安房守日(真田豪语录)

发新话题
打印

史记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 第二 [/TD][/TR][/ALIGN]

[TR]正义括地志云:“天齐池在青州临淄县东南十五里。封禅书云‘齐之所以为齐者,以天齐也’。”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①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②或封于申,③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注①集解吕氏春秋曰:“东夷之土。”索隐谯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尚其后也。”按:后文王得之渭滨,云“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盖牙是字,尚是其名,后武王号为师尚父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吕在南阳宛县西。” 注③索隐地理志申在南阳宛县,申伯国也。吕亦在宛县之西也。 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①以渔钓奸周西伯。②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篈,③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注①索隐谯周曰:“吕望尝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 注②正义奸音干。括地志云:“兹泉水源出岐州岐山县西南凡谷。吕氏春秋云‘太公钓于兹泉,遇文王’。郦元云‘磻磎中有泉,谓之兹泉。泉水潭积,自成渊渚,即太公钓处,今人谓之凡谷。石壁深高,幽篁邃密,林泽秀阻,人迹罕及。东南隅有石室,盖太公所居也。水次有磻石可钓处,即太公垂钓之所。其投竿跪饵,两膝遗迹犹存,是有磻磎之称也。其水清泠神异,北流十二里注于渭’。说苑云‘吕望年七十钓于渭渚,三日三夜鱼无食者,望即忿,脱其衣冠。 上有农人者,古之异人,谓望曰:“子姑复钓,必细其纶,芳其饵,徐徐而投,无令鱼骇。”望如其言,初下得鲋,次得鲤。刺鱼腹得书,书文曰“吕望封于齐”。望知其异’。” 注③集解徐广曰:“□知反。”索隐徐广音□知反,余本亦作“螭”字。 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或曰,吕尚处士,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 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于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①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须、②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注①正义六韬云:“武王问太公曰:‘律之音声,可以知三军之消息乎?’太公曰: ‘深哉王之问也!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宫、商、角、征、羽,此其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可以知敌。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之。其法,以天清静无阴云风雨,夜半遣轻骑往,至敌人之垒九百步,偏持律管横耳大呼惊之,有声应管,其来甚微。角管声应,当以白虎;征管声应,当以玄武;商管声应,当以句陈;五管尽不应,无有商声,当以青龙:此五行之府,佐胜之征,*(阴)**[成]*败之机也。’” 注②索隐按:郡国志在东郡廪丘县北,今曰顾城。密须,?姓,在河南密县东,故密城是也。与安定姬姓密国别也。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①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苍兕,②总尔觽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 注①集解刘向别录曰:“师之,尚之,父之,故曰师尚父。父亦男子之美号也。” 注②索隐亦有本作“苍雉”。按:马融曰“苍兕,主舟楫官名”。又王充曰“苍兕者,水兽,九头”。今誓觽,令急济,故言苍兕以惧之。然此文上下并今文泰誓也。 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髃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①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 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髃公奉明水,②韂康叔封布采席,③师尚父牵牲,史佚策祝,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封比干墓,释箕子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三年’。” 注②索隐周本纪毛叔郑奉明水也。 注③索隐周本纪韂康叔封布兹。兹是席,故此亦云采席也。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①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 “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儣明至国。 ②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营丘在青州临淄北百步外城中。” 注②索隐儣音里奚反。儣犹比也。一云儣犹迟也。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①畔周,乃使召康公②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③五侯九伯,实得征之。”④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注①正义孔安国云:“淮浦之夷,徐州之戎。” 注②集解服虔曰召公奭。 注③集解服虔曰:“是皆太公始受封土地疆境所至也。”索隐旧说穆陵在会稽,非也。按:今淮南有故穆陵门,是楚之境。无棣在辽西孤竹。服虔以为太公受封境界所至,不然也,盖言其征伐所至之域也。 注④集解杜预曰:“五等诸侯,九州之伯,皆得征讨其罪也。” 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①子丁公吕伋②立。丁公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③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④立。 注①集解礼记曰:“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郑玄曰:“太公受封,留为太师,死葬于周。五世之后乃葬齐。”皇览曰:“吕尚頉在临菑县城南,去县十里。”。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及’。”正义谥法述义不克曰丁。 注③索隐系本作“庮公慈母”。谯周亦曰“祭公慈母”也。 注④索隐系本作“不臣”。谯周亦作“不辰”。宋忠曰:“哀公荒淫田游,国史作还诗以刺之也。” 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①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②胡公徙都薄姑,③而当周夷王之时。 注①集解徐广曰周夷王。 注②正义谥法弥年寿考曰胡。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薄姑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 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①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菑。 注①索隐宋忠曰:“其党周马繻人将胡公于贝水杀之,而山自立也。” 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居彘。①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注①正义直厉反。括地志云:“晋州霍邑县也。”郑玄云:“霍山在彘,本秦时霍伯国。” 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厉公暴虐,故胡公子复入齐,齐人欲立之,乃与攻杀厉公。胡公子亦战死。齐人乃立厉公子赤为君,是为文公,而诛杀厉公者七十人。 文公十二年卒,子成公脱①立。成公九年卒,子庄公购立。 注①索隐系本及谯周皆作“说”。 庄公二十四年,犬戎杀幽王,周东徙雒。秦始列为诸侯。五十六年,晋弒其君昭侯。 六十四年,庄公卒,子厘公禄甫立。 厘公九年,鲁隐公初立。十九年,鲁桓公弒其兄隐公而自立为君。 二十五年,北戎伐齐。郑使太子忽来救齐,齐欲妻之。忽曰:“郑小齐大,非我敌。” 遂辞之。 三十二年,厘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曰公孙无知,厘公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 三十三年,厘公卒,太子诸儿立,是为襄公。 襄公元年,始为太子时,尝与无知□,及立,绌无知秩服,无知怨。 四年,鲁桓公与夫人如齐。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厘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齐襄公与鲁君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①桓公下车则死矣。鲁人以为让,②而齐襄公杀彭生以谢鲁。 注①集解公羊传曰:“搚干而杀之。”何休曰:“搚,折声也。”正义拉音力合反。 注②索隐让犹责也。 八年,伐纪,纪迁去其邑。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去其都邑。”索隐按:春秋庄四年“纪侯大去其国”,左传云“违齐难”是也。 十二年,初,襄公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①瓜时而往,及瓜而代。②往戍一岁,卒瓜时而公弗为发代。或为请代,公弗许。故此二人怒,因公孙无知谋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③使之闲襄公,④曰“事成以女为无知夫人”。冬十二月,襄公游姑棼,⑤遂猎沛丘。⑥见彘,从者曰“彭生”。⑦公怒,射之,彘人立而啼。公惧,坠车伤足,失屦。反而鞭主屦者茀⑧三百。茀出宫。而无知﹑连称﹑管至父等闻公伤,乃遂率其觽袭宫。逢主屦茀,茀曰:“且无入惊宫,惊宫未易入也。”无知弗信,茀示之创,⑨乃信之。待宫外,令茀先入。茀先入,即匿襄公户闲。良久,无知等恐,遂入宫。茀反与宫中及公之幸臣攻无知等,不胜,皆死。无知入宫,求公不得。或见人足于户闲,发视,乃襄公,遂弒之,而无知自立为齐君。 注①集解贾逵曰:“连称﹑管至父皆齐大夫。”杜预曰:“临淄县西有地名葵丘。” 索隐杜预曰“临淄西有地名葵丘”。又桓三十五年会诸侯于葵丘,当鲁僖公九年,杜预曰“陈留外黄县东有葵丘”。不同者,盖葵丘有两处,杜意以戍葵丘当不远出齐境,故引临淄县西之葵丘。若三十五年会诸侯于葵丘,杜氏又以不合在本国,故引外黄东葵丘为注,所以不同尔。 注②集解服虔曰:“瓜时,七月。及瓜谓后年瓜时。” 注③集解服虔曰:“为妾在宫也。” 注④集解王肃曰:“候公之闲隙。” 注⑤集解贾逵曰:“齐地也。”正义音扶云反。 注⑥集解杜预曰:“乐安博昌县南有地名贝丘。”索隐左传作“贝丘”也。正义左传云“齐襄公田于贝丘,坠车伤足”,即此也。 注⑦集解服虔曰:“公见彘,从者乃见彭生,鬼改形为豕也。” 注⑧正义非佛反,下同。茀,主履者也。 注⑨正义音疮。 桓公元年春,齐君无知游于雍林。①雍林人尝有怨无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袭杀无知,告齐大夫曰:“无知弒襄公自立,臣谨行诛。唯大夫更立公子之当立者,唯命是听。” 注①集解贾逵曰:“渠丘大夫也。”索隐亦有本作“雍廪”。贾逵曰“渠丘大夫”。左传云“雍廪杀无知”,杜预曰“雍廪,齐大夫”。此云“游雍林,雍林人尝有怨无知,遂袭杀之”,盖以雍林为邑名,其地有人杀无知。贾言“渠丘大夫”者,渠丘邑名,雍林为渠丘大夫也。 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淫于妇人,数欺大臣,髃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小白母,韂女也,有宠于厘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①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于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 注①集解贾逵曰:“齐正卿高敬仲也。”正义傒音奚。 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距鲁。秋,与鲁战于干时,①鲁兵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 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②召忽自杀,管仲请囚。桓公之立,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鲍叔牙曰:“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于是桓公从之。乃详为召管仲欲甘心,实欲用之。 管仲知之,故请往。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脱桎梏,③斋祓而见桓公。 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 注①集解杜预曰:“干时,齐地也。时水在乐安界,岐流,旱则涸竭,故曰干时。” 注②集解贾逵曰:“鲁地句渎也。”索隐贾逵云“鲁地句渎”。又按:邹诞生本作 “莘渎”,莘笙声相近。笙如字,渎音豆。论语作“沟渎”,盖后代声转而字异,故诸文不同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堂阜,鲁北境。”杜预曰:“堂阜,齐地。东莞蒙阴县西北有夷吾亭,或曰鲍叔解夷吾缚于此,因以为名也。” 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①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②设轻重鱼盐之利, ③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 注①集解徐广曰:“或作‘崩’也。” 注②集解国语曰:“管子制国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以为军令。” 注③索隐按:管子有理人轻重之法七篇。轻重谓钱也。又有捕鱼﹑煮盐法也。 二年,伐灭郯,①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时,过郯,郯无礼,故伐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谭’。”索隐据春秋,鲁庄十年“齐师灭谭”是也。杜预曰“谭国在济南平陵县西南”。然此郯乃东海郯县,盖亦不当作“谭”字也。 五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①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②鲁将盟,曹沬以匕首劫桓公于坛上,③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已而曹沬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后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沬。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④愈一小快耳,而□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于是遂与曹沬三败所亡地于鲁。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七年,诸侯会桓公于甄,⑤而桓公于是始霸焉。 注①集解杜预曰:“遂在济北蛇丘县东北。” 注②集解杜预曰:“此柯今济北东阿,齐之阿邑,犹祝柯今为祝阿。” 注③集解何休曰:“土基三尺,阶三等,曰坛。会必有坛者,为升降揖让,称先君以相接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云已许之而背信杀劫也。” 注⑤集解杜预曰:“甄,韂地,今东郡甄城也。” 十四年,陈厉公子完,①号敬仲,来奔齐。齐桓公欲以为卿,让;于是以为工正。 ②田成子常之祖也。 注①正义音桓。 注②集解贾逵曰:“掌百工。” 二十三年,山戎伐燕,①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诸侯闻之,皆从齐。 注①集解服虔曰:“山戎,北狄,盖今鲜卑也。”何休曰:“山戎者,戎中之别名也。” 二十七年,鲁愍公母曰哀姜,桓公女弟也。哀姜淫于鲁公子庆父,庆父弒愍公,哀姜欲立庆父,鲁人更立厘公。①桓公召哀姜,杀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史记‘僖’字皆作‘厘’。” 二十八年,韂文公有狄乱,告急于齐。齐率诸侯城楚丘①而立韂君。 注①集解贾逵曰:“韂地也。”索隐杜预曰:“不言城韂,韂未迁。”楚丘在济阴城武县南,即今之韂南县。 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①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蔡亦怒,嫁其女。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 注①集解贾逵曰:“荡,摇也。” 三十年春,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①遂伐楚。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 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②赐我先君履,③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具,④是以来责。昭王南征不复,是以来问。”⑤楚王曰:“贡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昭王之出不复,君其问之水滨。”⑥齐师进次于陉。⑦夏,楚王使屈完将兵扞齐,齐师退次召陵。⑧桓公矜屈完以其觽。屈完曰:“君以道则可;若不,则楚方城以为城,⑨江﹑汉以为沟,君安能进乎?” 乃与屈完盟而去。过陈,陈袁涛涂诈齐,令出东方,觉。秋,齐伐陈。⑩是岁,晋杀太子申生。 注①集解服虔曰:“民逃其上曰溃也。” 注②集解左传曰:“周公﹑太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所践履之界。” 注④集解贾逵曰:“包茅,菁茅包匦之也,以供祭祀。”杜预曰:“尚书‘包匦菁茅’,茅之为异未审。” 注⑤集解服虔曰:“周昭王南巡狩,涉汉未济,船解而溺昭王,王室讳之,不以赴,诸侯不知其故,故桓公以为辞责问楚也。”索隐宋衷云:“昭王南伐楚,辛由靡为右,涉汉中流而陨,由靡逐王,遂卒不复,周乃侯其后于西翟。” 注⑥集解杜预曰:“昭王时汉非楚境,故不受罪。” 注⑦集解杜预曰:“陉,楚地,颍川召陵县南有陉亭。”左传曰:“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注⑧集解杜预曰:“召陵,颍川县。” 注⑨集解服虔曰:“方城山在汉南。”韦昭曰:“方城,楚北之□塞。”杜预曰 “方城山在南阳叶县南”是也。索隐按:地理志叶县南有长城,号曰方城,则杜预﹑韦昭说为得,而服氏云在汉南,未知有何凭据。 注⑩集解左传曰:“讨不忠也。” 三十五年夏,会诸侯于葵丘。①周襄王使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②命无拜。桓公欲许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赐。③秋,复会诸侯于葵丘,益有骄色。周使宰孔会。诸侯颇有叛者。④晋侯病,后,遇宰孔。宰孔曰:“齐侯骄矣,弟无行。” 从之。是岁,晋献公卒,里克杀奚齐﹑卓子,⑤秦穆公以夫人入公子夷吾为晋君。桓公于是讨晋乱,至高梁,⑥使隰朋立晋君,还。 注①集解杜预曰:“陈留外黄县东有葵丘也。” 注②集解贾逵曰:“大路,诸侯朝服之车,谓之金路。” 注③集解韦昭曰:“下堂拜赐也。” 注④集解公羊传曰:“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 注⑤集解徐广曰:“史记‘卓’多作‘悼’。”正义卓,丑角反。 注⑥集解服虔曰:“晋地也。”杜预曰:“在平阳县西南。” 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①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于是桓公称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② 西伐大夏,涉流沙;③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④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⑤乘车之会六,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⑦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于此乎?吾欲封泰山,禅梁父。” 管仲固谏,不听;乃说桓公以远方珍怪物至乃得封,桓公乃止。 注①正义与音预,下同。 注②集解地理志曰令支县有孤竹城,疑离枝即令支也,令离声相近。应劭曰:“令音铃。”铃离声亦相近。管子亦作“离”字。索隐离枝音零支,又音令祗,又如字。离枝,孤竹,皆古国名。秦以离枝为县,故地理志辽西令支县有孤竹城。尔雅曰 “孤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也。 注③正义大夏,并州晋阳是也。 注④正义卑音壁。刘伯庄及韦昭并如字。 注⑤正义左传云鲁庄十三年,会北杏以平宋乱;僖四年,侵蔡,遂伐楚;六年,伐郑,围新城也。 注⑥正义左传云鲁庄十四年,会于鄄;十五年,又会鄄;十六年,同盟于幽;僖五年,会首止;八年,盟于洮;九年,会葵丘是也。 注⑦正义匡,正也。一匡天下,谓定襄王为太子之位也。 三十八年,周襄王弟带与戎﹑翟合谋伐周,齐使管仲平戎于周。周欲以上卿礼管仲,管仲顿首曰:“臣陪臣,安敢!”三让,乃受下卿礼以见。三十九年,周襄王弟带来奔齐。齐使仲孙请王,为带谢。襄王怒,弗听。 四十一年,秦穆公虏晋惠公,复归之。是岁,管仲﹑隰朋皆卒。①管仲病,桓公问曰:“髃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②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何?”对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③公曰:“竖刀如何?”④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管仲頉在青州临淄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与桓公頉连。隰朋墓在青州临淄县东北七里也。” 注②正义即雍巫也。贾逵云:“雍巫,雍人名巫,易牙也。” 注③集解管仲曰:“韂公子开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事君也。” 注④正义刀,鸟条反。颜师古云:“竖刀﹑易牙皆齐桓公臣。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将何以教寡人?’管仲曰:‘愿君远易牙﹑竖刀。’公曰:‘易牙烹其子以快寡人,尚可疑邪?’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公曰:‘竖刀自宫以近寡人,犹尚疑邪?’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身也,其身之忍,又将何有于君!’公曰:‘诺。’管仲遂尽逐之,而公食不甘心不怡者三年。公曰:‘仲父不已过乎?’于是皆即召反。明年,公有病,易牙﹑竖刀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有一妇人踰垣入至公所。公曰:‘我欲食。’妇人曰:‘吾无所得。’公曰: ‘我欲饮。’妇人曰:‘吾无所得。’公曰:‘何故?’曰:‘易牙﹑竖刀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故无所得。’公慨然叹,涕出,曰:‘嗟乎,圣人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见仲父乎?’蒙衣袂而死乎寿宫。虫流于户,盖以杨门之扇,二月不葬也。” 四十二年,戎伐周,周告急于齐,齐令诸侯各发卒戍周。是岁,晋公子重耳来,桓公妻之。 四十三年。初,齐桓公之夫人三:曰王姬﹑徐姬﹑①蔡姬,皆无子。桓公好内,② 多内宠,如夫人者六人,长韂姬,生无诡;③少韂姬,生惠公元; 郑姬,生孝公昭;葛嬴,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华子,④生公子雍。桓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太子。雍巫⑤有宠于韂共姬,因宦者竖刀以厚献于桓公,亦有宠,桓公许之立无诡。⑥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 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与竖刀因内宠杀髃吏,⑦而立公子无诡为君。太子昭奔宋。 注①索隐按:系本徐,嬴姓。礼,妇人称国及姓,今此言“徐姬”者,然姬是觽妾之总称,故汉禄秩令云“姬妾数百”。妇人亦总称姬,姬亦未必尽是姓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内,妇官也。” 注③索隐左传作“无亏”也。 注④集解贾逵曰:“宋华氏之女,子姓。” 注⑤集解贾逵曰:“雍巫,雍人,名巫,易牙字。”索隐贾逵以雍巫为易牙,未知何据。按:管子有棠巫,恐与雍巫是一人也。 注⑥集解杜预曰:“易牙既有宠于公,为长韂姬请立。” 注⑦集解服虔曰:“内宠如夫人者六人。髃吏,诸大夫也。”杜预曰:“内宠,内官之有权宠者。” 桓公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①桓公尸在黙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十二月乙亥,无诡立,乃棺赴。辛巳夜,敛殡。② 注①正义音古患反。 注②集解徐广曰:“敛,一作‘临’也。” 桓公十有余子,要其后立者五人:无诡立三月死,无谥;次孝公;次昭公;次懿公;次惠公。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诸侯兵送齐太子昭而伐齐。齐人恐,杀其君无诡。齐人将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与齐人四公子战。五月,宋败齐四公子师而立太子昭,是为齐孝公。宋以桓公与管仲属之太子,故来征之。以乱故,八月乃葬齐桓公。① 注①集解皇览曰:“桓公頉在临菑城南七里所菑水南。”正义括地志云:“齐桓公墓在临菑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堈,一所二坟。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版,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经数日,乃牵犬入中,得金蚕数十薄,珠襦﹑玉匣﹑缯彩﹑军器不可胜数。又以人殉葬,骸骨狼藉也。” 六年春,齐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齐也。①夏,宋襄公卒。七年,晋文公立。 注①集解服虔曰:“鲁僖公十九年,诸侯盟于齐,以无忘桓公之德。宋襄公欲行霸道,不与盟,故伐之。” 十年,孝公卒,孝公弟潘因韂公子开方杀孝公子而立潘,是为昭公。昭公,桓公子也,其母曰葛嬴。 昭公元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①而会诸侯践土,朝周,天子使晋称伯。②六年,翟侵齐。晋文公卒。秦兵败于殽。十二年,秦穆公卒。 注①正义贾逵云:“韂地也。” 注②正义音霸。 十九年五月,昭公卒,子舍立为齐君。舍之母无宠于昭公,国人莫畏。昭公之弟商人以桓公死争立而不得,阴交贤士,附爱百姓,百姓说。及昭公卒,子舍立,孤弱,即与觽十月即墓上弒齐君舍,而商人自立,是为懿公。懿公,桓公子也,其母曰密姬。 懿公四年春,初,懿公为公子时,与丙戎①之父猎,争获不胜,及即位,断丙戎父足,②而使丙戎仆。③庸职之妻好,④公内之宫,使庸职骖乘。 五月,懿公游于申池,⑤二人浴,戏。职曰:“断足子!”戎曰:“夺妻者!” 二人俱病此言,乃怨。谋与公游竹中,二人弒懿公车上,□竹中而亡去。 注①索隐左传“丙”作“邴”,邴歜也。 注②正义左传云“乃掘而别之”,杜预云“断其尸足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仆,御也。” 注④索隐左传作“阎职”,此言“庸职”。不同者,传所云“阎”,姓;“职”,名也。此言“庸职”,庸非姓,盖谓受顾织之妻,史意不同,字则异耳。正义国语及左传作“阎职”。 注⑤集解杜预曰:“齐南城西门名申门。齐城无池,唯此门左右有池,疑此是也。” 左思齐都赋注曰:“申池,海滨齐薮也。” 懿公之立,骄,民不附。齐人废其子而迎公子元于韂,立之,是为惠公。惠公,桓公子也。其母韂女,曰少韂姬,避齐乱,故在韂。 惠公二年,长翟来,①王子城父攻杀之,②埋之于北门。晋赵穿弒其君灵公。 注①集解谷梁传曰:“身横九亩,断其首而载之,眉见于轼。” 注②集解贾逵曰:“王子城父,齐大夫。” 十年,惠公卒,子顷公无野立。①初,崔杼有宠于惠公,惠公卒,高﹑国畏其偪也,逐之,崔杼奔韂。 注①正义顷音倾。 顷公元年,楚庄王强,伐陈;二年,围郑,郑伯降,已复国郑伯。 六年春,晋使郄克于齐,齐使夫人帷中而观之。郄克上,夫人笑之。郄克曰:“不是报,不复涉河!”归,请伐齐,晋侯弗许。齐使至晋,郄克执齐使者四人河内,杀之。八年。晋伐齐,齐以公子强质晋,晋兵去。十年春,齐伐鲁﹑韂。 鲁﹑韂大夫如晋请师,皆因郄克。①晋使郄克以车八百乘②为中军将,士燮将上军,栾书将下军,以救鲁﹑韂,伐齐。六月壬申,与齐侯兵合靡笄下。③癸酉,陈于赜。④ 逄丑父⑤为齐顷公右。顷公曰:“驰之,破晋军会食。” 射伤郄克,流血至履。克欲还入壁,其御曰:“我始入,再伤,不敢言疾,恐惧士卒,愿子忍之。”遂复战。战,齐急,丑父恐齐侯得,乃易处,顷公为右,车絓于木而止。⑥晋小将韩厥伏齐侯车前,曰“寡君使臣救鲁﹑韂”,戏之。 丑父使顷公下取饮,⑦因得亡,脱去,入其军。晋郄克欲杀丑父。丑父曰:“代君死而见僇,后人臣无忠其君者矣。”克舍之,丑父遂得亡归齐。于是晋军追齐至马陵。 ⑧齐侯请以宝器谢,⑨不听;必得笑克者萧桐叔子,⑩令齐东亩。⑾对曰:“叔子,齐君母。齐君母亦犹晋君母,子安置之?且子以义伐而以暴为后,其可乎?”于是乃许,令反鲁﹑韂之侵地。⑿ 注①索隐成二年左传鲁臧宜叔﹑韂孙桓子如晋,皆主于郄克是。 注②集解贾逵曰:“八百乘,六万人。” 注③集解徐广曰:“靡,一作‘摩’。”贾逵曰:“靡笄,山名也。”索隐靡,如字。靡笄,山名,在济南,与代地磨笄山不同。 注④集解服虔曰:“赜,齐地名也。” 注⑤集解贾逵曰:“齐大夫。” 注⑥正义絓,胡卦反。止也。有所碍也。 注⑦正义左传云“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苑茷为右,载齐侯获免”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一作‘陉’。”骃案:贾逵曰“马陉,齐地也”。 注⑨集解左传曰:“赂以纪甗﹑玉磬也。” 注⑩集解杜预曰:“桐叔,萧君之字,齐侯外祖父。子,女也。难斥言其母,故远言之。”贾逵曰:“萧,附庸,子姓。” 注⑾集解服虔曰:“欲令齐陇亩东行。”索隐垄亩东行,则晋车马东向齐行易也。 注⑿正义左传云晋师及齐国,使齐人归我汶阳之田也。 十一年,晋初置六卿,赏赜之功。齐顷公朝晋,欲尊王晋景公,①晋景公不敢受,乃归。归而顷公弛苑囿,薄赋敛,振孤问疾,虚积聚以救民,民亦大说。 厚礼诸侯。竟顷公卒,百姓附,诸侯不犯。 注①索隐王劭按:张衡曰“礼,诸侯朝天子执玉,既授而反之。若诸侯自相朝,则不授玉”。齐顷公战败朝晋而授玉,是欲尊晋侯为王,太史公探其旨而言。 今按:此文不云“授玉”,王氏之说复何所依,聊记异耳。 十七年,顷公卒,①子灵公环立。 注①集解皇览曰:“顷公頉近吕尚頉。” 灵公九年,晋栾书弒其君厉公。十年,晋悼公伐齐,齐令公子光质晋。十九年,立子光为太子,高厚傅之,令会诸侯盟于钟离。①二十七年,晋使中行献子伐齐。②齐师败,灵公走入临菑。晏婴止灵公,灵公弗从。曰:“君亦无勇矣!” 晋兵遂围临菑,临菑城守不敢出,晋焚郭中而去。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钟离故城在沂州承县界。” 注②索隐荀偃祖林父代为中行,后改姓为中行氏。献子名偃。 二十八年,初,灵公取鲁女,生子光,以为太子。仲姬,戎姬。戎姬嬖,仲姬生子牙,属之戎姬。戎姬请以为太子,公许之。仲姬曰:“不可。光之立,列于诸侯矣,① 今无故废之,君必悔之。”公曰:“在我耳。”遂东太子光,②使高厚傅牙为太子。灵公疾,崔杼迎故太子光而立之,是为庄公。庄公杀戎姬。五月壬辰,灵公卒,庄公即位,执太子牙于句窦之丘,杀之。八月,崔杼杀高厚。晋闻齐乱,伐齐,至高唐。③ 注①集解服虔曰:“数从诸侯征伐盟会。” 注②集解贾逵曰:“徙之东垂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高唐在祝阿县西北。” 庄公三年,晋大夫栾盈①奔齐,庄公厚客待之。晏婴﹑田文子谏,公弗听。 四年,齐庄公使栾盈闲入晋曲沃②为内应,以兵随之,上太行,入孟门。③栾盈败,齐兵还,取朝歌。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史记多作‘逞’。” 注②集解贾逵曰:“栾盈之邑。” 注③集解贾逵曰:“孟门﹑太行皆晋山隘也。”索隐孟门山在朝歌东北。太行山在河内温县西。 注④集解贾逵曰:“晋邑。” 六年,初,棠公妻好,①棠公死,崔杼取之。庄公通之,数如崔氏,以崔杼之冠赐人。待者曰:“不可。”崔杼怒,因其伐晋,欲与晋合谋袭齐而不得闲。 庄公尝笞宦者贾举,贾举复侍,为崔杼闲公②以报怨。五月,莒子朝齐,齐以甲戌飨之。崔杼称病不视事。乙亥,公问崔杼病,遂从崔杼妻。崔杼妻入室,与崔杼自闭户不出,公拥柱而歌。③宦者贾举遮公从官而入,闭门,崔杼之徒持兵从中起。公登台而请解,不许;请盟,不许;请自杀于庙,不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④近于公宫。 ⑤陪臣争趣有淫者,⑥不知二命。”⑦公踰墙,射中公股,公反坠,遂弒之。晏婴立崔杼门外,⑧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⑨若为己死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⑩门开而入,枕公尸而哭,三踊而出。人谓崔杼:“必杀之。”崔杼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⑾ 注①集解贾逵曰:“棠公,齐棠邑大夫。” 注②集解服虔曰:“伺公闲隙。”正义闲音闲,又如字。 注③集解服虔曰:“公以为姜氏不知己在外,故歌以命之也。一曰公自知见欺,恐不得出,故歌以自悔。” 注④集解服虔曰:“言不能亲听公命。” 注⑤集解服虔曰:“崔杼之宫近公宫,淫者或诈称公。” 注⑥集解徐广曰:“争,一作‘扞’。”索隐左传作“扞趣”。此为“争趣”者,是太史公变左氏之文。言陪臣但争趣投有淫者耳,更不知他命也。 注⑦集解杜预曰:“言得淫人,受崔子命讨之,不知他命也。” 注⑧集解贾逵曰:“闻难而来。” 注⑨集解服虔曰:“谓以公义为社稷死亡也。如是者,臣亦随之死亡。” 注⑩集解服虔曰:“言君自以己之私欲取死亡之祸,则私近之臣所当任也。”杜预曰:“私昵,所亲爱也。非所亲爱,无为当其祸也。” 注⑾集解服虔曰:“置之,所以得人心。” 丁丑,崔杼立庄公异母弟杵臼,①是为景公。景公母,鲁叔孙宣伯女也。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二相恐乱起,乃与国人盟曰:“不与崔庆者死!”晏子仰天曰:“婴所不*(获)*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从!”不肯盟。庆封欲杀晏子,崔杼曰: “忠臣也,舍之。”齐太史书曰“崔杼弒庄公”,崔杼杀之。 其弟复书,崔杼复杀之。少弟复书,崔杼乃舍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史记多作‘箸臼’。” 景公元年,初,崔杼生子成及强,其母死,取东郭女,生明。东郭女使其前夫子无咎与其弟偃①相崔氏。成有罪,②二相急治之,立明为太子。成请老于崔*(杼)*,崔杼许之,二相弗听,曰:“崔,宗邑,不可。”③成、强怒,告庆封。④庆封与崔杼有郄,欲其败也。成、强杀无咎、偃于崔杼家,家皆奔亡。崔杼怒,无人,使一宦者御,见庆封。庆封曰:“请为子诛之。”使崔杼仇卢蒲嫳⑤攻崔氏,杀成、强,尽灭崔氏,崔杼妇自杀。崔杼毋归,⑥亦自杀。庆封为相国,专权。 注①正义杜预云:“东郭偃,东郭姜之弟也。” 注②正义左传云成有疾而废之。杜预云有恶疾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也。” 注④正义左传云成强告庆封曰:“夫子身亦子所知也,唯无咎与偃是从,父兄莫能进矣。恐害夫子,敢以告。”庆封曰:“苟利夫子,必去之,难吾助汝。”乃杀东郭偃、棠无咎于崔氏朝也。其妻及崔杼皆缢死,崔明奔鲁。 注⑤集解贾逵曰:“嫳,齐大夫庆封之属。” 注⑥索隐毋音无也。 三年十月,庆封出猎。初,庆封已杀崔杼,益骄,嗜酒好猎,不听政令。庆舍用政, ①已有内郄。田文子谓桓子曰:“乱将作。”田、鲍、高、栾氏相与谋庆氏。庆舍发甲围庆封宫,四家徒共击破之。庆封还,不得入,奔鲁。齐人让鲁,封奔吴。吴与之朱方,聚其族而居之,富于在齐。其秋,齐人徙葬庄公,僇崔杼尸于市以说觽。 注①集解服虔曰:“舍,庆封之子也。生传其职政与子。” 九年,景公使晏婴之晋,与叔向私语曰:“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十二年,景公如晋,见平公,欲与伐燕。十八年,公复如晋,见昭公。二十六年,猎鲁郊,因入鲁,与晏婴俱问鲁礼。三十一年,鲁昭公辟季氏难,奔齐。齐欲以千社封之,①子家止昭公,昭公乃请齐伐鲁,取郓②以居昭公。 注①集解贾逵曰:“二十五家为一社。千社,二万五千家也。” 注②正义郓,郓城也。 三十二年,彗星见。景公坐柏寝,叹曰:“堂堂!谁有此乎?”①髃臣皆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髃臣谀甚。”景公曰:“彗星出东北,当齐分野,寡人以为忧。”晏子曰:“君高台深池,赋敛如弗得,刑罚恐弗胜,茀星②将出,彗星③何惧乎?” 公曰:“可禳否?”晏子曰:“使神可祝而来,④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万数,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胜觽口乎?”是时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故晏子以此谏之。 注①集解服虔曰:“景公自恐德薄不能久享齐国,故曰‘谁有此’也。” 注②正义茀音佩。谓客星侵近边侧欲相害。 注③正义彗,息岁反。若帚形,见,其境有乱也。 注④正义祝音章受反。 四十二年,吴王阖闾伐楚,入郢。 四十七年,鲁阳虎攻其君,不胜,奔齐,请齐伐鲁。鲍子谏景公,乃囚阳虎。阳虎得亡,奔晋。 四十八年,与鲁定公好会夹谷。①儣鉏②曰:“孔丘知礼而怯,请令莱人为乐,③ 因执鲁君,可得志。”景公害孔丘相鲁,惧其霸,故从儣鉏之计。方会,进莱乐,孔子历阶上,使有司执莱人斩之,以礼让景公。景公臱,乃归鲁侵地以谢,而罢去。是岁,晏婴卒。 注①集解服虔曰:“东海祝其县是也。” 注②索隐且,即余反。即儣弥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莱人,齐所灭莱夷。” 五十五年,范、中行反其君于晋,晋攻之急,来请粟。田乞欲为乱,树党于逆臣,说景公曰:“范、中行数有德于齐,不可不救。”及使乞救而输之粟。 五十八年夏,景公夫人燕姬适子死。景公宠妾芮姬生子荼,①荼少,其母贱,无行,诸大夫恐其为嗣,乃言愿择诸子长贤者为太子。景公老,恶言嗣事,又爱荼母,欲立之,惮发之口,乃谓诸大夫曰:“为乐耳,国何患无君乎?”秋,景公病,命国惠子、高昭子②立少子荼为太子,逐髃公子,迁之莱。③景公卒,④太子荼立,是为晏孺子。冬,未葬,而髃公子畏诛,皆出亡。荼诸异母兄公子寿、⑤驹、黔⑥奔韂,⑦公子驵、⑧阳生奔鲁。⑨莱人歌之曰:“景公死乎弗与埋,三军事乎弗与谋,⑩师乎师乎,胡党之乎?”⑾ 注①索隐左传曰“鬻姒之子荼嬖”,则荼母姓姒。此作“芮姬”,不同也。谯周依左氏作“鬻姒”,邹诞生本作“芮姁”。姁音五句反。 注②集解杜预曰:“惠子,国夏也。昭子,高张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莱,齐东鄙邑。” 注④集解皇览曰:“景公頉与桓公頉同处。” 注⑤索隐一作“嘉”。 注⑥正义三公子。 注⑦集解徐广曰:“一云‘寿、黔奔韂’。”索隐三人奔韂。 注⑧索隐左传作“鉏”。 注⑨索隐二人奔鲁,凡五公子也。 注⑩集解服虔曰:“莱人见五公子远迁鄙邑,不得与景公葬埋之事及国三军之谋,故愍而歌。”杜预曰:“称谥,盖葬后而为此歌,哀髃公子失所也。” 注⑾集解服虔曰:“师,觽也。党,所也。言公子徒觽何所适也。” 晏孺子元年春,田乞伪事高、国者,每朝,乞骖乘,言曰:“子得君,大夫皆自危,欲谋作乱。”又谓诸大夫曰:“高昭子可畏,及未发,先之。”大夫从之。 六月,田乞、鲍牧乃与大夫以兵入公宫,攻高昭子。昭子闻之,与国惠子救公。 公师败,田乞之徒追之,国惠子奔莒,遂反杀高昭子。晏圉奔鲁。①八月,齐秉意兹。②田乞败二相,乃使人之鲁召公子阳生。阳生至齐,私匿田乞家。十月戊子,田乞请诸大夫曰:“常之母有鱼菽之祭,③幸来会饮。”会饮,田乞盛阳生橐中,置坐中央,发橐出阳生,曰:“此乃齐君矣!”大夫皆伏谒。将与大夫盟而立之,鲍牧醉,乞诬大夫曰:“吾与鲍牧谋共立阳生。”鲍牧怒曰:“子忘景公之命乎?”诸大夫相视欲悔,阳生前,顿首曰:“可则立之,否则已。”鲍牧恐祸起,乃复曰:“皆景公子也,何为不可!”乃与盟,立阳生,是为悼公。悼公入宫,使人迁晏孺子于骀,④杀之幕下,而逐孺子母芮子。芮子故贱而孺子少,故无权,国人轻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圉,晏婴之子。” 注②集解徐广曰:“左传八月,齐邴意兹奔鲁。” 注③集解何休曰:“齐俗,妇人首祭事。言鱼豆者,示薄陋无所有也。” 注④集解贾逵曰:“齐邑。” 悼公元年,齐伐鲁,取讙、阐。①初,阳生亡在鲁,季康子以其妹妻之。及归即位,使迎之。季姬与季鲂侯通,②言其情,鲁弗敢与,故齐伐鲁,竟迎季姬。季姬嬖,齐复归鲁侵地。 注①集解杜预曰:“阐在东平刚县北。”索隐二邑名。讙在今博城县西南。杜预曰: “阐在东平刚县北。” 注②集解杜预曰:“鲂侯,康子叔父也。” 鲍子与悼公有郄,不善。四年,吴、鲁伐齐南方。鲍子弒悼公,赴于吴。吴王夫差哭于军门外三日,将从海入讨齐。齐人败之,吴师乃去。晋赵鞅伐齐,至赖而去。①齐人共立悼公子壬,是为简公。② 注①集解服虔曰:“赖,齐邑。” 注②集解徐广曰:“年表云简公壬者,景公之子也。” 简公四年春,初,简公与父阳生俱在鲁也,监止有宠焉。①及即位,使为政。 田成子惮之,骤顾于朝。②御鞅③言简公曰:“田、监不可并也,君其择焉。”④弗听。子我夕,⑤田逆杀人,逢之,⑥遂捕以入。⑦田氏方睦,⑧使囚病而遗守囚者酒,⑨醉而杀守者,得亡。子我盟诸田于陈宗。⑩初,田豹欲为子我臣,⑾使公孙言豹,⑿豹有丧而止。后卒以为臣,⒀幸于子我。子我谓曰:“吾尽逐田氏而立女,可乎?”对曰:“我远田氏矣。⒁且其违者不过数人,⒂何尽逐焉!”遂告田氏。子行曰:“彼得君,弗先,必祸子。”⒃子行舍于公宫。⒄ 注①集解贾逵曰:“阚止,子我也。”索隐监,左传作“阚”,音苦滥反。阚在东平须昌县东南也。 注②集解杜预曰:“心不安,故数顾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鞅,齐大夫也。”索隐鞅,名也,为仆御之官,故曰御鞅,亦田氏之族。按:系本陈桓子无宇产子亹,亹产子献,献产鞅也。 注④集解杜预曰:“择用一人也。” 注⑤集解服虔曰:“夕省事。” 注⑥集解服虔曰:“子我将往夕省事于君,而逢逆之杀人也。”杜预曰:“逆,子行。陈氏宗。” 注⑦集解杜预曰:“执逆入至于朝也。” 注⑧集解服虔曰:“陈常方欲谋有齐国,故和其宗族。” 注⑨集解服虔曰;“使陈逆诈病而遗也。” 注⑩集解服虔曰:“子我见陈逆得生出,而恐为陈氏所怨,故与盟而请和也。陈宗,宗长之家。” 注⑾集解贾逵曰:“豹,陈氏族也。” 注⑿集解贾逵曰:“公孙,齐大夫也。”杜预曰:“言,介达之意。” 注⒀集解杜预曰:“终丧也。” 注⒁集解服虔曰:“言我与陈氏宗疏远也。” 注⒂集解服虔曰:“违者,不从子我者。” 注⒃集解服虔曰:“彼谓阚止也。子谓陈常也。” 注⒄集解服虔曰:“止于公宫,为陈氏作内闲也。” 夏五月壬申,成子兄弟四乘如公。①子我在幄,②出迎之,遂入,闭门。③宦者御之,④子行杀宦者。⑤公与妇人饮酒于檀台,⑥成子迁诸寝。⑦公执戈将击之,⑧太史子余⑨曰:“非不利也,将除害也。”⑩成子出舍于库,⑾闻公犹怒,将出,⑿曰: “何所无君!”子行拔剑曰:“需,事之贼也。⒀谁非田宗?⒁所不杀子者有如田宗。” ⒂乃止。子我归,属徒⒃攻闱与大门,⒄皆弗胜,乃出。田氏追之。丰丘人执子我以告, ⒅杀之郭关。⒆成子将杀大陆子方,⒇田逆请而免之。 以公命取车于道,(21)出雍门。(22)田豹与之车,弗受,曰:“逆为余请,豹与余车,余有私焉。事子我而有私于其雠,何以见鲁、韂之士?”(23) 注①集解服虔曰:“成子兄弟八人,二人共一乘,故曰四乘。”索隐服虔曰:“成子兄弟八人,二人共乘一车,故四乘。”按系本,陈僖子乞产成子常、简子齿、宣子其夷、穆子安、廪丘子*(尚)*医兹、芒子盈、惠子得,凡七人。杜预又取昭子庄以充八人之数。按系本,昭子是桓子之子,成子之叔父,又不名庄,强相证会,言四乘有八人耳。今按:田完系家云田常兄弟四人如公宫,与此事同。今此唯称四乘,不云人数,知四乘谓兄弟四人乘车而入,非二人共车也。然其昆弟三人不见者,盖时或不在,不同入公宫,不可强以四乘为八人,添叔父为兄弟之数。服、杜殊失也。 注②集解杜预曰:“幄,帐也,听政之处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成子兄弟见子我出,遂突入,反闭门,子我不得复入。” 注④集解服虔曰:“阉竖以兵御陈氏。” 注⑤集解服虔曰:“舍于公宫,故得杀之。” 注⑥集解服虔曰:“当陈氏入时,饮酒于此台。” 注⑦集解服虔曰:“欲徙公令居寝也。” 注⑧集解杜预曰:“疑其作乱也。” 注⑨集解服虔曰:“齐大夫。” 注⑩集解杜预曰:“言将为公除害也。” 注⑾集解杜预曰:“以公怒故也。” 注⑿集解服虔曰:“出奔也。” 注⒀集解杜预曰:“言需疑则害事。” 注⒁集解杜预曰:“言陈氏宗族众多。” 注⒂集解杜预曰:“言子若欲出,我必杀子,明如陈宗。” 注⒃集解服虔曰:“会徒觽。” 注⒄集解宫中之门曰闱。大门,公门也。 注⒅集解贾逵曰:“丰丘,陈氏邑也。” 注⒆集解服虔曰:“齐关名。” 注⒇集解服虔曰:“子方,子我党,大夫东郭贾也。” 注(21)集解杜预曰:“子方取道中行人车。” 注(22)集解杜预曰:“齐城门。” 注(23)集解服虔曰:“子方将欲奔鲁﹑韂也。”左传曰:“东郭贾奔韂。” 庚辰,田常执简公于寿州。①公曰:“余蚤从御鞅言,不及此。”甲午,田常弒简公于寿州。田常乃立简公弟骜,②是为平公。平公即位,田常相之,专齐之政,割齐安平以东为田氏封邑。③ 注①集解春秋作“舒州”。贾逵曰:“陈氏邑也。”索隐寿音舒,其字从人。左氏作“舒”,舒,陈氏邑。说文作“□”,□在薛县。 注②索隐系本及谯周皆作“敬”,盖误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平公之时,齐自是称田氏。”索隐安平,齐邑。按:地理志涿郡有安平县也。 平公八年,越灭吴。二十五年卒,子宣公积立。 宣公五十一年卒,子康公贷立。田会反廪丘。① 注①索隐田会,齐大夫。廪,邑名,东郡有廪丘县也。 康公二年,韩﹑魏﹑赵始列为诸侯。十九年,田常曾孙田和始为诸侯,迁康公海滨。 二十六年,康公卒,吕氏遂绝其祀。田氏卒有齐国,为齐威王,强于天下。 太史公曰: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索隐述赞】太公佐周,实秉阴谋。既表东海,乃居营丘。小白致霸,九合诸侯。及溺内宠,衅钟虫流。庄公失德,崔杼作仇。陈氏专政,厚货轻收。悼﹑简遘祸,田﹑阚非俦。沨沨余烈,一变何由?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 第三 [/TD][/TR][/ALIGN]

[TR]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①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②笃仁,异于髃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 十一年,伐纣,至牧野,③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篃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④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注①集解谯周曰:“以太王所居周地为其采邑,故谓周公。”索隐周,地名,在岐山之阳,本太王所居,后以为周公之菜邑,故曰周公。即今之扶风雍东北故周城是也。谥曰周文公,见国语。 注②索隐邹诞本“孝”作“敬”也。 注③正义韂州即牧野之地,东北去朝歌七十三里。 注④正义括地志云:“兖州曲阜县外城即鲁公伯禽所筑也。”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髃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①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②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 ③告于太王﹑王季﹑文王。④史策祝曰:⑤“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⑥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⑦旦巧能,多材多蓺,能事鬼神。⑧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⑨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⑩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⑾今我其即命于元龟,⑿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⒀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⒁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⒂周公喜,开钥,乃见书遇吉。⒃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⒄兹道能念予一人。”⒅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⒆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 注①集解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戚,近也。未可以死近先王也。”郑玄曰:“二公欲就文王庙卜。戚,忧也。未可忧怖我先王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璧以礼神,圭以为贽。”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告谓祝辞。”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史为策书祝*(祠)**[词]*也。”郑玄曰:“策,周公所作,谓简书也。祝者读此简书,以告三王。” 注⑥集解徐广曰:“阻,一作‘淹’。”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大子之责,谓疾不可救也。不可救于天,则当以旦代之。 死生有命,不可请代,圣人□臣子之心以垂世教。”索隐尚书“负”为“丕”,今此为“负”者,谓三王负于上天之责,故我当代之。郑玄亦曰“丕”读曰“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言可以代武王之意。” 注⑨集解马融曰:“武王受命于天帝之庭,布其道以佑助四方。”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言武王用受命帝庭之故,能定先人子孙于天下,四方之民无不敬畏也。”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言不救,则坠天宝命也;救之,则先王长有所依归矣。”郑玄曰:“降,下也。宝犹神也。有所依归,为宗庙之主也。”正义坠,直类反。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就受三王之命于元龟,卜知吉凶者也。”马融曰:“元龟,大龟也。” 注⒀集解孔安国曰:“许谓疾瘳。待命,当以事神也。”马融曰:“待汝命。武王当愈,我当死也。” 注⒁集解孔安国曰:“不许,不愈也。屏,藏。言不得事神。” 注⒂集解孔安国曰:“占兆书也。” 注⒃集解王肃曰:“钥,藏占兆书管也。” 注⒄集解孔安国曰:“我新受三王命,武王维长终是谋周之道。” 注⒅集解马融曰:“一人,天子也。”郑玄曰:“兹,此也。” 注⒆集解孔安国曰:“藏之于匮,缄之以金,不欲人开也。”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①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髃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②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③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注①索隐强葆即“襁褓”,古字少,假借用之。正义强阔八寸,长八尺,用约小儿于背而负行。葆,小儿被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放言于国,以诬周公,以惑成王也。” 注③正义音避。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韂,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①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 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②作嘉禾。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鸮。③王亦未敢训周公。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穗’。颖即穗也。”索隐尚书曰“异亩”,此“母”义并通。邹诞本同。 注②集解徐广曰:“嘉,一作‘鲁’,今书序作‘旅’也。”索隐徐广云一作“鲁”, “鲁”字误也。今书序作“旅”。史记嘉天子命,于文亦得,何须作“嘉旅”? 注③集解毛诗序曰:“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毛传曰:“鸱鸮,□塇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训,一作‘诮’。”索隐按:尚书作“诮”。诮,让也。此作 “训”,字误耳,义无所通。徐氏合定其本,何须云一作“诮”也!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①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②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③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注①集解马融曰:“周,镐京也。丰,文王庙所在。朝者,举事上朝,将即土中易都,大事,故告文王﹑武王庙。”郑玄曰:“步,行也,堂下谓之步。丰﹑镐异邑,而言步者,告武王庙即行,出庙入庙,不以为远,为父恭也。”索隐丰,文王所作邑。后武王都镐,于丰立文王庙。按:丰在鄠县东,临丰水,东去镐二十五里也。 注②集解郑玄曰:“相,视也。” 注③集解公羊传曰:“成周者何?东周也。”何休曰:“名为成周者,周道始成,王所都也。”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①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堏堏如畏然。② 注①集解礼记曰:“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向而立。”郑玄曰: “周公摄王位,以明堂之礼仪朝诸侯也。不于宗庙,避王也。天子,周公也。 负之言倍也。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闲,周公于前立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堏堏,谨敬貌也。见三苍,音穷穷。一本作‘夔夔’也。”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①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注①索隐经典无文,其事或别有所出。而谯周云“秦既燔书,时人欲言金縢之事,失其本末,乃云‘成王少时病,周公祷河欲代王死,藏祝策于府。成王用事,人谗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策,乃迎周公’”,又与蒙恬传同,事或然也。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自度①治民,震惧不敢荒宁,②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其在高宗,③久劳于外,为与小人,④作其即位,乃有亮闇,三年不言,⑤言乃讙,⑥不敢荒宁,密靖殷国,⑦至于小大无怨,⑧故高宗飨国五十五年。⑨其在祖甲,⑩不义惟王,久为小人⑾于外,知小人之依,能保施小民,不侮鳏寡,⑿故祖甲飨国三十三年。”⒀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⒁在今后嗣王纣,诞淫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 ⒂其民皆可诛。”*(周多士)*“文王日中昃不暇食,飨国五十年。”作此以诫成王。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用法度也。” 注②集解马融曰:“知民之劳苦,不敢荒废自安也。” 注③正义武丁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父小乙使之久居人闲,劳是稼穑,与小人出入同事也。” 马融曰:“武丁为太子时,其父小乙使行役,有所劳役于外,与小人从事,知小人艰难劳苦也。”郑玄曰:“为父小乙将师役于外也。”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武丁起其即王位,则小乙死,乃有信嘿,三年不言,言孝行着也。”郑玄曰:“楣谓之梁,闇谓庐也。” 注⑥集解郑玄曰:“讙,喜悦也。言乃喜悦,则臣民望其言久矣。” 注⑦集解马融曰:“密,安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小大之政,民无怨者,言无非也。” 注⑨集解尚书云五十九年。 注⑩集解孔安国﹑王肃曰:“祖甲,汤孙太甲也。”马融﹑郑玄曰:“祖甲,武丁子帝甲也。”索隐孔安国以为汤孙太甲,马融﹑郑玄以为武丁子帝甲。按:纪年太甲唯得十二年,此云祖甲享国三十三年,知祖甲是帝甲明矣。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为王不义,久为小人之行,伊尹放之桐宫。”马融曰:“祖甲有兄祖庚,而祖甲贤,武丁欲立之,祖甲以王废长立少不义,逃亡民闲,故曰‘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也。武丁死,祖庚立。祖庚死,祖甲立。”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小人之所依,依仁政也。故能安顺于觽民,不敢侮慢惸独也。” 注⒀集解王肃曰:“先中宗后祖甲,先盛德后有过也。” 注⒁集解孔安国曰:“无敢失天道者,故无不配天也。” 注⒂集解徐广曰:“一作‘敬之’也。”骃案:马融曰“纣大淫乐其逸,无所能顾念于天施显道于民而敬之也”。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① 以便百姓。百姓说。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周公既致政成王,恐其怠忽,故以君臣立政为戒也。”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①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②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韂世家云管叔欲袭成周,然则或说尚书者不以成周为洛阳乎?诸侯年表□曰‘齐﹑晋﹑楚﹑秦,其在成周,微之甚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周公墓在雍州咸阳北十三里毕原上。” 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雨)*,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①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②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③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④曰:“自今后其无缪卜乎! ⑤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⑥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⑦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⑧岁则大孰。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⑨祭文王。⑩鲁有天子礼乐者,以曪周公之德也。 注①索隐据尚书,武王崩后有此雷风之异。今此言周公卒后更有暴风之变,始开金縢之书,当不然也。盖由史迁不见古文尚书,故说乖误。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简’。”骃案:孔安国曰“所藏请命策书本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二公倡王启之,故先见书也。史百执事皆从周公请命者。”郑玄曰:“问者,问审然否也。” 注④集解郑玄曰:“泣者,伤周公忠孝如是而无知之者。”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本欲敬卜吉凶,今天意可知,故止。” 注⑥集解王肃曰:“亦宜曪有德也。”正义孔安国云:“周公以成王未寤,故留东未还。成王改过自新,遣使者逆之,亦国家礼有德之宜也。”王﹑孔二说非也。按:言成王以开金縢之书,知天风雷以彰周公之德,故成王亦设郊天之礼以迎,我国家先祖配食之礼亦当宜之,故成王出郊,天乃雨反风也。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郊,以玉币谢天也。天即反风起禾,明郊之是也。”马融曰: “反风,风还反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筑,拾也。”骃案:马融曰“禾为木所偃者,起其木,拾其下禾,乃无所失亡也”。 注⑨集解礼记曰:“鲁君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 注⑩集解礼记曰:“诸侯不得祖天子。”郑玄曰:“鲁以周公之故,立文王之庙也。”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①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 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② 注①索隐周公元子就封于鲁,次子留相王室,代为周公。其余食小国者六人,凡﹑蒋﹑邢﹑茅﹑胙﹑祭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本云‘政不简不行,不行不乐,不乐则不平易;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又一本云‘夫民不简不易;有近乎简易,民必归之’。”索隐言为政简易者,民必附近之。近谓亲近也。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①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②曰:“陈尔甲冑,无敢不善。无敢伤牿。③马牛其风,臣妾逋逃,④勿敢越逐,敬⑤复之。⑥无敢寇攘,踰墙垣。⑦鲁人三郊三隧,⑧歭尔刍茭﹑糗粮﹑桢干,⑨ 无敢不逮。我甲戌筑而征徐戎,⑩无敢不及,有大刑。”⑾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淮浦之夷,徐州之戎,并起为寇。” 注②集解徐广曰:“肸,一作‘鲜’,一作‘狝’。”骃案:尚书作“粊”。孔安国曰“鲁东郊之地名也”。索隐尚书作“费誓”。徐广云一作“鲜”,一作“狝”。 按:尚书大传见作“鲜誓”,鲜誓即肸誓,古今字异,义亦变也。鲜,狝也。言于肸地誓觽,因行狝田之礼,以取鲜兽而祭,故字或作“鲜”,或作“狝”。孔安国云 “费,鲁东郊地名”,即鲁卿季氏之费邑地也。 注③正义古毒反。牿,牛马牢也。令臣无伤其牢,恐牛马逸。 注④集解郑玄曰:“风,走逸。臣妾,畼役之属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一作‘振’。”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勿敢□越垒伍而求逐也。觽人有得佚马牛,逃臣妾,皆敬还。” 注⑦集解郑玄曰:“寇,劫取也。因其失亡曰‘攘’。” 注⑧集解王肃曰:“邑外曰郊,郊外曰隧。不言四者,东郊留守,故言三也。”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皆当储歭汝粮,使足食;多积刍茭,供军牛马。”马融曰: “桢﹑干皆筑具,桢在前,干在两旁。”正义糗,去九反。桢音贞。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甲戌日当筑攻敌垒距堙之属。” 注⑾集解马融曰:“大刑,死刑。” ⑩鲁公伯禽卒,①子考公酋立。②考公四年卒,立弟熙,③是谓炀公。炀公筑茅阙门。 ④六年卒,子幽公宰立。⑤幽公十四年。幽公弟垊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⑥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⑦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献公三十二年卒, ⑧子真公濞立。⑨ 注①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伯禽以成王元年封,四十六年,康王十六年卒。” 注②索隐系本作“就”,邹诞本作“遒”。 注③索隐一作“怡”。考公弟。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第’,又作‘夷’。世本曰‘炀公徙鲁’,宋忠曰: ‘今鲁国’。” 注⑤索隐系本名圉。 注⑥集解徐广曰:“世本作‘微公’。”索隐系本“垊”作“弗”,音沸。“魏” 作“微”。且古书多用魏字作微,则太史公意亦不殊也。 注⑦索隐系本作“翟”,音持角反。 注⑧集解徐广曰:“刘歆云五十年。皇甫谧云三十六年。” 注⑨索隐真音慎,本亦多作“慎公”。按:韂亦有真侯,可通也。濞,系本作“挚”,或作“鼻”,音匹位反。邹诞本作“慎公坙”。 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无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为武公。 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①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周之樊仲山父谏宣王曰:“废长立少,不顺;不顺,必犯王命;犯王命,必诛之:故出令不可不顺也。令之不行,政之不立;②行而不顺,民将弃上。③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今天子建诸侯,立其少,是教民逆也。④若鲁从之,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⑤若弗从而诛之,是自诛王命也。⑥诛之亦失,不诛亦失,⑦王其图之。”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夏,武公归而卒,⑧戏立,是为懿公。 注①正义许义反,又音许宜反,后同。 注②集解韦昭曰:“令不行则政不立。” 注③集解韦昭曰:“使长事少,故民将弃上。” 注④集解唐固曰:“言不教之顺而教之逆。” 注⑤集解韦昭曰:“言先王立长之命将壅塞不行也。” 注⑥集解韦昭曰:“先王之命立长,今鲁亦立长,若诛之,是自诛王命。” 注⑦集解韦昭曰:“诛之,诛王命;不诛,则王命废。” 注⑧集解徐广曰:“刘歆云立二年。” 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①与鲁人攻弒懿公,而立伯御为君。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而问鲁公子能道顺诸侯者,②以为鲁后。樊穆仲曰:③“鲁懿公弟称,④肃恭明神,敬事耆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⑤不干所问,不犯所*(知)**[咨]*。”宣王曰:“然,能训治其民矣。”乃立称于夷宫,⑥是为孝公。自是后,诸侯多畔王命。 注①正义御,我嫁反,下同。 注②集解徐广曰:“顺,一作‘训’。”正义道音导。顺音训。 注③集解韦昭曰:“穆仲,仲山父之谥也。犹鲁叔孙穆子谓之穆叔也。” 注④正义尺证反。 注⑤集解徐广曰:“固,一作‘故’。”韦昭曰:“故实,故事之是者。” 注⑥集解韦昭曰:“夷宫者,宣王祖父夷王之庙。古者爵命必于祖庙。” 孝公二十五年,诸侯畔周,犬戎杀幽王。秦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孝公卒,子弗湟立,①是为惠公。 注①集解徐广曰:“表云弗生也。”索隐系本作“弗皇”。年表作“弗生”。 惠公三十年,晋人弒其君昭侯。四十五年,晋人又弒其君孝侯。 四十六年,惠公卒,长庶子息①摄当国,行君事,是为隐公。初,惠公适夫人无子, ②公贱妾声子生子息。息长,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③生子允。④ 登宋女为夫人,以允为太子。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 注①索隐隐公也。系本隐公名息姑。 注②正义适音的。 注③索隐左传宋武公生仲子,仲子手中有“为鲁夫人”文,故归鲁,生桓公。 今此云惠公夺息妇而自妻。又经传不言惠公无道,左传文见分明,不知太史公何据而为此说。谯周亦深不信然。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轨’。”索隐系本亦作“轨”也。 隐公五年,观渔于棠。①八年,与郑易天子之太山之邑祊及许田,君子讥之。② 注①集解贾逵曰:“棠,鲁地。陈渔而观之。”杜预曰:“高平方与县北有武棠亭,鲁侯观渔台也。” 注②集解谷梁传曰:“祊者,郑伯之所受命于天子而祭泰山之邑也。许田乃鲁之朝宿之邑。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 十一年冬,公子挥谄谓隐公曰:“百姓便君,君其遂立。吾请为君杀子允,君以我为相。”①隐公曰:“有先君命。吾为允少,故摄代。今允长矣,吾方营菟裘之地而老焉,②以授子允政。”挥惧子允闻而反诛之,乃反谮隐公于子允曰:“隐公欲遂立,去子,子其图之。请为子杀隐公。”子允许诺。十一月,隐公祭钟巫,③齐于社圃,④馆于蒍氏。⑤挥使人杀隐公于蒍氏,而立子允为君,是为桓公。 注①集解左传曰:“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太宰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菟裘,鲁邑也。营菟裘以作宫室,欲居之以终老也。”杜预曰: “菟裘在泰山梁父县南。” 注③集解贾逵曰:“钟巫,祭名也。” 注④集解杜预曰:“社圃,园名。” 注⑤集解服虔曰:“馆,舍也。蒍氏,鲁大夫。” 桓公元年,郑以璧易天子之许田。①二年,以宋之赂鼎入于太庙,君子讥之。② 注①集解麋信曰:“郑以祊不足当许田,故复加璧。” 注②集解谷梁传曰:“桓公内杀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 公羊传曰:“周公庙曰太庙。” 三年,使挥迎妇于齐为夫人。六年,夫人生子,与桓公同日,故名曰同。同长,为太子。 十六年,会于曹,伐郑,入厉公。 十八年春,公将有行,①遂与夫人如齐。申繻谏止,②公不听,遂如齐。 齐襄公通桓公夫人。公怒夫人,夫人以告齐侯。夏四月丙子,齐襄公飨公,③公醉,使公子彭生抱鲁桓公,因命彭生折其胁,公死于车。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好礼。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请得彭生除丑于诸侯。”齐人杀彭生以说鲁。立太子同,是为庄公。庄公母夫人因留齐,不敢归鲁。 注①集解杜预曰:“始议行事也。” 注②集解贾逵曰:“申繻,鲁大夫。” 注③集解服虔曰:“为公设享燕之礼。” 庄公五年冬,伐韂,内韂惠公。 八年,齐公子纠来奔。九年,鲁欲内子纠于齐,后桓公,桓公发兵击鲁,鲁急,杀子纠。召忽死。齐告鲁生致管仲。鲁人施伯曰:①“齐欲得管仲,非杀之也,将用之,用之则为鲁患。不如杀,以其尸②与之。”庄公不听,遂囚管仲与齐。齐人相管仲。 注①正义世本云:“施伯,鲁惠公孙。” 注②索隐本亦作“死”字也。 十三年,鲁庄公与曹沬会齐桓公于柯,曹沬劫齐桓公,求鲁侵地,已盟而释桓公。桓公欲背约,管仲谏,卒归鲁侵地。十五年,齐桓公始霸。二十三年,庄公如齐观社。 ① 注①集解韦昭曰:“齐因祀社,搜军实以示军容,公往观之。” 三十二年,初,庄公筑台临党氏,①见孟女,②说而爱之,许立为夫人,割臂以盟。 ③孟女生子斑。斑长,说梁氏女,④往观。圉人荦自墙外与梁氏女戏。⑤斑怒,鞭荦。庄公闻之,曰:“荦有力焉,遂杀之,是未可鞭而置也。”斑未得杀。会庄公有疾。 庄公有三弟,长曰庆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庄公取齐女为夫人曰哀姜。哀姜无子。哀姜娣⑥曰叔姜,生子开。庄公无适嗣,爱孟女,欲立其子斑。庄公病,而问嗣于弟叔牙。叔牙曰:“一继一及,鲁之常也。⑦庆父在,可为嗣,君何忧?”庄公患叔牙欲立庆父,退而问季友。季友曰:“请以死立斑也。”庄公曰:“曩者叔牙欲立庆父,柰何?”季友以庄公命命牙待于针巫氏,⑧使针季劫饮叔牙以鸩,⑨曰:“饮此则有后奉祀;不然,死且无后。”牙遂饮鸩而死,鲁立其子为叔孙氏。⑩八月癸亥,庄公卒,季友竟立子斑为君,如庄公命。侍丧,舍于党氏。⑾ 注①集解贾逵曰:“党氏,鲁大夫,任姓。” 注②集解贾逵曰:“党氏之女。”索隐即左传云孟任。党氏二女。孟,长也;任,字也,非姓耳。 注③集解服虔曰:“割其臂以与公盟。” 注④集解杜预曰:“梁氏,鲁大夫也。” 注⑤集解服虔曰:“圉人,掌养马者,荦其名也。”正义荦,力角反。 注⑥正义田戾反。 注⑦集解何休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 注⑧集解杜预曰:“针巫氏,鲁大夫也。” 注⑨集解服虔曰:“鸩鸟,一曰运日鸟。” 注⑩集解杜预曰:“不以罪诛,故得立后,世继其禄也。” 注⑾正义未至公宫,止于舅氏。 先时庆父与哀姜私通,欲立哀姜娣子开。及庄公卒而季友立斑,十月己未,庆父使圉人荦杀鲁公子斑于党氏。季友礶陈。①庆父竟立庄公子开,是为愍公。② 注①集解服虔曰:“季友内知庆父之情,力不能诛,故避其难出奔。” 注②索隐系本名启,今此作“开”,避汉景帝讳耳。春秋作“闵公”也。 愍公二年,庆父与哀姜通益甚。哀姜与庆父谋杀愍公而立庆父。庆父使卜齮袭杀愍公于武闱。①季友闻之,自陈与愍公弟申如邾,请鲁求内之。鲁人欲诛庆父。庆父恐,奔莒。于是季友奉子申入,立之,是为厘公。②厘公亦庄公少子。哀姜恐,奔邾。季友以赂如莒求庆父,庆父归,使人杀庆父,庆父请奔,弗听,乃使大夫奚斯行哭而往。庆父闻奚斯音,乃自杀。齐桓公闻哀姜与庆父乱以危鲁,及召之邾而杀之,以其尸归,戮之鲁。鲁厘公请而葬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卜齮,鲁大夫也。宫中之门谓之闱。”正义齮,鱼绮反。闱音韦。 注②索隐愍公弟名申,成季相之,鲁国以理,于是鲁人为僖公作鲁颂。 季友母陈女,故亡在陈,陈故佐送季友及子申。季友之将生也,父鲁桓公使人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闲于两社,为公室辅。①季友亡,则鲁不昌。” 及生,有文在掌曰“友”,遂以名之,号为成季。其后为季氏,庆父后为孟氏也。 注①集解贾逵曰:“两社,周社、亳社也。两社之闲,朝廷执政之臣所在。” 厘公元年,以汶阳鄪封季友。①季友为相。 注①集解贾逵曰:“汶阳,鄪,鲁二邑。”杜预曰:“汶阳,汶水北地也。汶水出泰山莱芜县。”索隐“鄪”或作“费”,同音秘。按:费在汶水之北,则“汶阳”非邑。贾言二邑,非也。地理志东海费县,班固云“鲁季氏邑”。盖尚书费誓即其地。 九年,晋里克杀其君奚齐、卓子。①齐桓公率厘公讨晋乱,至高梁②而还,立晋惠公。十七年,齐桓公卒。二十四年,晋文公即位。 注①集解徐广曰:“卓,一作‘悼’。” 注②索隐晋地,在平阳县西北。 三十三年,厘公卒,子兴立,是为文公。 文公元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三年,文公朝晋襄父。 十一年十月甲午,鲁败翟于咸,①获长翟乔如,富父终甥舂其喉,以戈杀之,②埋其首于子驹之门,③以命宣伯。④ 注①集解服虔曰:“鲁地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富父终甥,鲁大夫也。舂犹嚰。” 注③集解贾逵曰:“子驹,鲁郭门名。” 注④集解服虔曰:“宣伯,叔孙得臣子乔如也。得臣获乔如以名其子,使后世旌识其功。” 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①司徒皇父帅师御之,以败翟于长丘,②获长翟缘斯。 ③晋之灭路,④获乔如弟棼如。齐惠公二年,鄋瞒伐齐,齐王子城父获其弟荣如,埋其首于北门。⑤韂人获其季弟简如。⑥鄋瞒由是遂亡。⑦ 注①集解服虔曰:“武公,周平王时,在春秋前二十五年。鄋瞒,长翟国名。”正义鄋作“廋”音,所刘反。瞒,莫寒反。 注②集解杜预曰:“宋地名。” 注③集解贾逵曰:“乔如之祖。” 注④集解在鲁宣公十五年。 注⑤集解按年表,齐惠公二年,鲁宣公之二年。 注⑥集解服虔曰:“获与乔如同时。” 注⑦集解杜预曰:“长翟之种绝。” 十五年,季文子使于晋。 十八年二月,文公卒。文公有二妃:长妃齐女为哀姜,①生子恶及视;次妃敬嬴,嬖爱,生子俀。②俀私事襄仲,③襄仲欲立之,叔仲曰不可。④襄仲请齐惠公,惠公新立,欲亲鲁,许之。冬十月,襄仲杀子恶及视而立俀,是为宣公。哀姜归齐,哭而过巿,曰:“天乎!襄仲为不道,杀适⑤立庶!” 巿人皆哭,鲁人谓之“哀姜”。鲁由此公室卑,三桓强。⑥ 注①索隐此“哀”非谥,盖以哭而过巿,国人哀之,谓之“哀姜”,故生称“哀”,与上桓夫人别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倭’。”索隐倭音人唯反,一作“俀”,音同。 注③集解服虔曰:“襄仲,公子遂。” 注④集解服虔曰:“叔仲惠伯。” 注⑤正义音的。 注⑥集解服虔曰:“三桓,鲁桓公之族仲孙、叔孙、季孙。” 宣公俀十二年,楚庄王强,围郑。郑伯降,复国之。 十八年,宣公卒,子成公黑肱立,①是为成公。季文子曰:“使我杀适立庶失大援者,襄仲。”襄仲立宣公,公孙归父有宠。③宣公欲去三桓,与晋谋伐三桓。会宣公卒,季文子怨之,归父奔齐。 注①集解徐广曰:“肱,一作‘股’。” 注②集解服虔曰:“援,助也。仲杀适立庶,国政无常,邻国非之,是失大援助也。” 杜预曰:“襄仲立宣公,南通于楚既不固,又不能坚事齐、晋,故云失大援。” 注③集解服虔曰:“归父,襄仲之子。” 成公二年春,齐伐取我隆。①夏,公与晋郄克败齐顷公于赜,齐复归我侵地。 四年,成公如晋,晋景公不敬鲁。鲁欲背晋合于楚,或谏,乃不。十年,成公如晋。晋景公卒,因留成公送葬,鲁讳之。②十五年,始与吴王寿梦会钟离。③ 注①集解左传作“龙”。杜预曰:“鲁邑,在泰山博县西南。” 注②索隐经不书其葬,唯言“公如晋”,是讳之。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钟离国故城在濠州钟离县东五里。” 十六年,宣伯告晋,欲诛季文子。①文子有义,晋人弗许。 注①集解服虔曰:“宣伯,叔孙乔如。” 十八年,成公卒,子午立,是为襄公。是时襄公三岁也。 襄公元年,晋立悼公。往年冬,晋栾书弒其君厉公。四年,襄公朝晋。 五年,季文子卒。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以相三君。①君子曰: “季文子廉忠矣。” 注①索隐宣公,成公,襄公。 九年,与晋伐郑。晋悼公冠襄公于韂,①季武子从,相行礼。 注①集解左传曰:“冠于成公之庙,假钟磬焉,礼也。” 十一年,三桓氏分为三军。① 注①集解韦昭曰:“周礼,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鲁,伯禽之封,旧有三军,其后削弱,二军而已。季武子欲专公室,故益中军,以为三军,三家各征其一。”索隐征谓起徒役也。武子为三军,故一卿主一军之征赋也。 十二年,朝晋。十六年,晋平公即位。二十一年,朝晋平公。 二十二年,孔丘生。① 注①正义生在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二十二年,晋平七年,吴诸樊十年。 二十五年,齐崔杼弒其君庄公,立其弟景公。 二十九年,吴延陵季子使鲁,问周乐,尽知其意,鲁人敬焉。 三十一年六月,襄公卒。其九月,太子卒。①鲁人立齐归之子裯为君,②是为昭公。 注①集解左传曰:“毁也。”索隐左传云胡女敬归之子子野立,三月卒。 注②集解徐广曰:“裯,一作‘袑’。”服虔曰:“胡,归姓之国也。齐,谥也。” 索隐系本作“稠”。又徐广云一作“袑”,音绍也。 昭公年十九,犹有童心。①穆叔不欲立,②曰:“太子死,有母弟可立,不即立长。 ③年钧择贤,义钧则卜之。④今裯非适嗣,且又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为季氏忧。”季武子弗听,卒立之。比及葬,三易衰。⑤君子曰:“是不终也。” 注①集解服虔曰:“言无成人之志,而有童子之心。” 注②索隐鲁大夫叔孙豹也,宣伯乔如之弟。 注③集解服虔曰:“无母弟,则立庶子之长。” 注④集解杜预曰:“先人事,后卜筮。义钧谓贤等。” 注⑤集解杜预曰:“言其嬉戏无度。” 昭公三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鲁耻焉。四年,楚灵王会诸侯于申,昭公称病不往。七年,季武子卒。八年,楚灵王就章华台,召昭公。昭公往贺,①赐昭公宝器;已而悔,复诈取之。②十二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十三年,楚公子弃疾弒其君灵王,代立。十五年,朝晋,晋留之葬晋昭公,鲁耻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子狩竟,因入鲁问礼。③二十一年,朝晋至河,晋谢还之。 注①集解春秋云:“七年三月,公如楚。” 注②集解左传曰:“好以大屈。”服虔曰:“大屈,宝金,可以为剑。一曰大屈,弓名。鲁连书曰‘楚子享鲁侯于章华,与之大曲之弓,既而悔之’。大屈,殆所谓大曲之弓。” 注③索隐齐系家亦然。左传无其事。 二十五年春,钸鹆来巢。①师己曰:“文成之世童谣曰②‘钸鹆来巢,公在干侯。钸鹆入处,公在外野’。” 注①集解周礼曰:“钸鹆不踰济。”公羊传曰:“非中国之禽也,宜穴而巢。”谷梁传曰:“来者,来中国也。” 注②集解贾逵曰:“师己,鲁大夫也。文成,鲁文公、成公。” 季氏与郈氏①斗鸡羽,②季氏芥鸡羽,③郈氏金距。④季平子怒而侵郈氏,⑤郈昭伯亦怒平子。⑥臧昭伯之弟会⑦伪谗臧氏,匿季氏,臧昭伯囚季氏人。季平子怒,囚臧氏老。⑧臧、郈氏以难告昭公。昭公九月戊戌伐季氏,遂入。平子登台请曰:“君以谗不察臣罪,诛之,请迁沂上。”弗许。⑨请囚于鄪,弗许。⑩请以五乘亡,弗许。⑾子家驹⑿曰:“君其许之。政自季氏久矣,为徒者觽,觽将合谋。”弗听。郈氏曰:“必杀之。”叔孙氏之臣戾⒀谓其觽曰:“无季氏与有,孰利?”皆曰:“无季氏是无叔孙氏。” 戾曰:“然,救季氏!”遂败公师。孟懿子⒁闻叔孙氏胜,亦杀郈昭伯。郈昭伯为公使,故孟氏得之。三家共伐公,公遂奔。己亥,公至于齐。齐景公曰:“请致千社待君。”子家曰:“弃周公之业而臣于齐,可乎?”乃止。子家曰:“齐景公无信,不如早之晋。” 弗从。叔孙见公还,见平子,平子顿首。初欲迎昭公,孟孙、季孙后悔,乃止。 注①集解徐广曰:“郈,一本作‘厚’。世本亦然。” 注②集解杜预曰:“季平子、郈昭伯二家相近,故斗鸡。” 注③集解服虔曰:“捣芥子播其鸡羽,可以坌郈氏鸡目。”杜预曰:“或云以胶沙播之为介鸡。” 注④集解服虔曰:“以金錔距。” 注⑤集解服虔曰:“怒其不下己也,侵郈氏之宫地以自益。” 注⑥索隐按系本,昭伯名恶,鲁孝公之后,称厚氏也。 注⑦集解贾逵曰:“昭伯,臧孙赐也。”索隐系本臧会,臧顷伯也,宣叔许之孙,与昭伯赐为从父昆弟也。 注⑧集解服虔曰:“老,臧氏家之大臣。” 注⑨集解杜预曰:“鲁城南自有沂水,平子欲出城待罪也。大沂水出盖县,南入泗水。” 注⑩集解服虔曰:“鄪,季氏邑。” 注⑾集解服虔曰:“言五乘,自省约以出。” 注⑿索隐鲁大夫仲孙氏之族,名驹,谥懿伯也。 注⒀集解左传曰鬷戾。 注⒁集解贾逵曰:“懿子,仲孙何忌。” 二十六年春,齐伐鲁,取郓①而居昭公焉。夏,齐景公将内公,令无受鲁赂。 申丰﹑汝贾②许齐臣高龁﹑子将③粟五千庾。④子将言于齐侯曰:“髃臣不能事鲁君,有异焉。⑤宋元公为鲁如晋,求内之,道卒。⑥叔孙昭子⑦求内其君,无病而死。不知天弃鲁乎?抑鲁君有罪于鬼神也?愿君且待。”齐景公从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鲁邑。” 注②集解贾逵曰:“申丰﹑汝贾,鲁大夫。” 注③索隐一本“子将”上有“货”字。子将即梁丘据也。龁音纥,子将家臣也。左传“子将”作“子犹”。 注④集解贾逵曰:“十六斗为庾。五千庾,八万斗。” 注⑤集解服虔曰:“异犹怪也。” 注⑥集解春秋曰:“宋公佐卒于曲棘。” 注⑦索隐名婼,即穆叔子。 二十八年,昭公如晋,求入。季平子私于晋六卿,六卿受季氏赂,谏晋君,晋君乃止,居昭公干侯。①二十九年,昭公如郓。齐景公使人赐昭公书,自谓“主君”。②昭公耻之,怒而去干侯。三十一年,晋欲内昭公,召季平子。平子布衣跣行,③因六卿谢罪。六卿为言曰:“晋欲内昭公,觽不从。”晋人止。 三十二年,昭公卒于干侯。鲁人共立昭公弟宋为君,是为定公。 注①集解杜预曰:“干侯在魏郡斥丘县,晋竟内邑。” 注②集解服虔曰:“大夫称‘主’。比公于大夫,故称‘主君’。” 注③集解王肃曰:“示忧戚。” 定公立,赵简子问史墨①曰:“季氏亡乎?”史墨对曰:“不亡。季友有大功于鲁,受鄪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鲁文公卒,东门遂②杀适立庶,鲁君于是失国政。政在季氏,于今四君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③ 注①集解服虔曰:“史墨,晋史蔡墨。” 注②集解服虔曰:“东门遂,襄仲也。居东门,故称东门遂。”索隐系本作“述”,邹诞本作“秫”。又系本遂产子家归父及昭子子婴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器,车服;名,爵号。” 定公五年,季平子卒。阳虎私怒,囚季桓子,与盟,乃舍之。七年,齐伐我,取郓,以为鲁阳虎邑以从政。八年,阳虎欲尽杀三桓适,而更立其所善庶子以代之;载季桓子将杀之,桓子诈而得脱。三桓共攻阳虎,阳虎居阳关。①九年,鲁伐阳虎,阳虎奔齐,已而奔晋赵氏。② 注①集解服虔曰:“阳关,鲁邑。” 注②正义左传云仲尼曰:“赵氏其世有乱乎?”杜预云:“受乱人故。” 十年,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行相事。齐欲袭鲁君,孔子以礼历阶,诛齐淫乐,齐侯惧,乃止,归鲁侵地而谢过。十二年,使仲由毁三桓城,①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堕城,②伐之,不克而止。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去。③ 注①集解服虔曰:“仲由,子路。” 注②集解杜预曰:“堕,毁。”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桓子使定公受齐女乐,君臣相与观之,废朝礼三日。” 十五年,定公卒,子将立,是为哀公。① 注①索隐系本“将”作“蒋”也。 哀公五年,齐景公卒。六年,齐田乞弒其君孺子。 七年,吴王夫差强,伐齐,至缯,征百牢于鲁。季康子使子贡说吴王及太宰嚭,以礼诎之。吴王曰:“我文身,不足责礼。”乃止。 八年,吴为邹伐鲁,至城下,盟而去。齐伐我,取三邑。十年,伐齐南边。十一年,齐伐鲁。季氏用焻有有功,思孔子,孔子自韂归鲁。 十四年,齐田常弒其君简公于寿州。孔子请伐之,哀公不听。十五年,使子服景伯﹑子贡为介,适齐,齐归我侵地。田常初相,欲亲诸侯。十六年,孔子卒。 二十二年,越王句践灭吴王夫差。 二十七年春,季康子卒。夏,哀公患三桓,将欲因诸侯以劫之,三桓亦患公作难,故君臣多闲。①公游于陵阪,②遇孟武伯于街,③曰:“请问余及死乎?”④对曰: “不知也。”公欲以越伐三桓。八月,哀公如陉氏。⑤三桓攻公,公奔于韂,去如邹,遂如越。国人迎哀公复归,卒于有山氏。⑥子宁立,是为悼公。 注①集解贾逵曰:“闲,隙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陵阪,地名。” 注③索隐有本作“韂”者,非也。左传“于孟氏之衢”。 注④集解杜预曰:“问己可得以寿死不?” 注⑤集解杜预曰:“陉氏即有山氏。” 注⑥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哀公元甲辰,终庚午。” 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十三年,三晋灭智伯,分其地有之。 三十七年,悼公卒,①子嘉立,是为元公。元公二十一年卒,②子显立,是为穆公。 ③穆公三十三年卒,④子奋立,是为共公。共公二十二年卒,⑤子屯立,是为康公。⑥ 康公九年卒,⑦子匽立,是为景公。⑧景公二十九年卒,⑨子叔立,是为平公。⑩是时六国皆称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本云悼公即位三十年,乃于秦惠王卒,楚怀王死年合。又自悼公以下尽与刘歆历谱合,而反违年表,未详何故。皇甫谧云悼公四十年,元辛未,终庚戌。” 注②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辛亥,终辛未。” 注③索隐系本“显”作“不衍”。 注④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壬申,终甲辰。” 注⑤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乙巳,终丙寅。” 注⑥索隐屯音竹伦反。 注⑦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丁卯,终乙亥。” 注⑧索隐匽音偃。 注⑨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丙子,终甲辰。” 注⑩索隐系本“叔”作“旅”。 平公十二年,秦惠王卒。二十*(二)*年,平公卒,①子贾立,是为文公。②文公* (七)*[元]年,楚怀王死于秦。二十三年,文公卒,③子雠立,是为顷公。 注①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乙巳,终甲子。” 注②索隐系本作“愍公”。邹诞本亦同,仍云“系家或作‘文公’”。 注③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乙丑,终丁亥。” 顷公二年,秦拔楚之郢,①楚顷王东徙于陈。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②二十四年,楚考烈王伐灭鲁。顷公亡,迁于下邑,③为家人,鲁绝祀。顷公卒于柯。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文公十八年,秦拔郢,楚走陈。” 注②集解徐广曰:“徐州在鲁东,今薛县。”索隐按:说文“□,邾之下邑,在鲁东”。又郡国志曰“鲁国薛县,六国时曰徐州”。又纪年云“梁惠王三十一年,下邳迁于薛,故名曰徐州”。则“寿”与“□”并音舒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下,一作‘卞’。”索隐下邑谓国外之小邑。或有本作“卞邑”,然鲁有卞邑,所以惑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戊子,终辛亥。”索隐按:春秋“齐伐鲁柯而盟”,杜预云“柯,齐邑,今济北东阿也”。 鲁起周公至顷公,凡三十四世。 太史公曰: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洙泗之闲龂龂如也”。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隐桓之事;襄仲杀适立庶;三家北面为臣,亲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汉书地理志云‘鲁滨洙泗之闲,其民涉渡,幼者扶老而代其任。俗既薄,长者不自安,与幼者相让,故曰龂龂如也’。龂,鱼斤反,东州语也。盖幼者患苦长者,长者忿愧自守,故龂龂争辞,所以为道衰也。”索隐龂音鱼斤反,读如论语 “誾誾如也”。言鲁道虽微,而洙泗之闲尚誾誾如也。邹诞生亦音银。又作“断断”,如尚书读,则断断是专一之义。徐广又引地理志音五艰反,云龂龂是斗争之貌。故繁钦遂行赋云“涉洙泗而饮马兮,耻少长之龂龂”是也。今按:下文云“至于揖让之礼则从矣”,鲁尚有揖让之风,如论语音誾为得之也。 【索隐述赞】武王既没,成王幼孤。周公摄政,负扆据图。及还臣列,北面堏如。元子封鲁,少昊之墟。夹辅王室,系职不渝。降及孝王,穆仲致誉。隐能让国,春秋之初。丘明执简,曪贬备书。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 第三 [/TD][/TR][/ALIGN]

[TR]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①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②笃仁,异于髃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 十一年,伐纣,至牧野,③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篃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④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注①集解谯周曰:“以太王所居周地为其采邑,故谓周公。”索隐周,地名,在岐山之阳,本太王所居,后以为周公之菜邑,故曰周公。即今之扶风雍东北故周城是也。谥曰周文公,见国语。 注②索隐邹诞本“孝”作“敬”也。 注③正义韂州即牧野之地,东北去朝歌七十三里。 注④正义括地志云:“兖州曲阜县外城即鲁公伯禽所筑也。”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髃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①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②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 ③告于太王﹑王季﹑文王。④史策祝曰:⑤“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⑥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⑦旦巧能,多材多蓺,能事鬼神。⑧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⑨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⑩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⑾今我其即命于元龟,⑿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⒀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⒁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⒂周公喜,开钥,乃见书遇吉。⒃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⒄兹道能念予一人。”⒅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⒆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 注①集解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戚,近也。未可以死近先王也。”郑玄曰:“二公欲就文王庙卜。戚,忧也。未可忧怖我先王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璧以礼神,圭以为贽。”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告谓祝辞。”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史为策书祝*(祠)**[词]*也。”郑玄曰:“策,周公所作,谓简书也。祝者读此简书,以告三王。” 注⑥集解徐广曰:“阻,一作‘淹’。”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大子之责,谓疾不可救也。不可救于天,则当以旦代之。 死生有命,不可请代,圣人□臣子之心以垂世教。”索隐尚书“负”为“丕”,今此为“负”者,谓三王负于上天之责,故我当代之。郑玄亦曰“丕”读曰“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言可以代武王之意。” 注⑨集解马融曰:“武王受命于天帝之庭,布其道以佑助四方。”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言武王用受命帝庭之故,能定先人子孙于天下,四方之民无不敬畏也。”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言不救,则坠天宝命也;救之,则先王长有所依归矣。”郑玄曰:“降,下也。宝犹神也。有所依归,为宗庙之主也。”正义坠,直类反。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就受三王之命于元龟,卜知吉凶者也。”马融曰:“元龟,大龟也。” 注⒀集解孔安国曰:“许谓疾瘳。待命,当以事神也。”马融曰:“待汝命。武王当愈,我当死也。” 注⒁集解孔安国曰:“不许,不愈也。屏,藏。言不得事神。” 注⒂集解孔安国曰:“占兆书也。” 注⒃集解王肃曰:“钥,藏占兆书管也。” 注⒄集解孔安国曰:“我新受三王命,武王维长终是谋周之道。” 注⒅集解马融曰:“一人,天子也。”郑玄曰:“兹,此也。” 注⒆集解孔安国曰:“藏之于匮,缄之以金,不欲人开也。”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①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髃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②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③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注①索隐强葆即“襁褓”,古字少,假借用之。正义强阔八寸,长八尺,用约小儿于背而负行。葆,小儿被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放言于国,以诬周公,以惑成王也。” 注③正义音避。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韂,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①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 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②作嘉禾。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鸮。③王亦未敢训周公。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穗’。颖即穗也。”索隐尚书曰“异亩”,此“母”义并通。邹诞本同。 注②集解徐广曰:“嘉,一作‘鲁’,今书序作‘旅’也。”索隐徐广云一作“鲁”, “鲁”字误也。今书序作“旅”。史记嘉天子命,于文亦得,何须作“嘉旅”? 注③集解毛诗序曰:“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毛传曰:“鸱鸮,□塇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训,一作‘诮’。”索隐按:尚书作“诮”。诮,让也。此作 “训”,字误耳,义无所通。徐氏合定其本,何须云一作“诮”也!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①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②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③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注①集解马融曰:“周,镐京也。丰,文王庙所在。朝者,举事上朝,将即土中易都,大事,故告文王﹑武王庙。”郑玄曰:“步,行也,堂下谓之步。丰﹑镐异邑,而言步者,告武王庙即行,出庙入庙,不以为远,为父恭也。”索隐丰,文王所作邑。后武王都镐,于丰立文王庙。按:丰在鄠县东,临丰水,东去镐二十五里也。 注②集解郑玄曰:“相,视也。” 注③集解公羊传曰:“成周者何?东周也。”何休曰:“名为成周者,周道始成,王所都也。”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①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堏堏如畏然。② 注①集解礼记曰:“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向而立。”郑玄曰: “周公摄王位,以明堂之礼仪朝诸侯也。不于宗庙,避王也。天子,周公也。 负之言倍也。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闲,周公于前立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堏堏,谨敬貌也。见三苍,音穷穷。一本作‘夔夔’也。”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①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注①索隐经典无文,其事或别有所出。而谯周云“秦既燔书,时人欲言金縢之事,失其本末,乃云‘成王少时病,周公祷河欲代王死,藏祝策于府。成王用事,人谗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策,乃迎周公’”,又与蒙恬传同,事或然也。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自度①治民,震惧不敢荒宁,②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其在高宗,③久劳于外,为与小人,④作其即位,乃有亮闇,三年不言,⑤言乃讙,⑥不敢荒宁,密靖殷国,⑦至于小大无怨,⑧故高宗飨国五十五年。⑨其在祖甲,⑩不义惟王,久为小人⑾于外,知小人之依,能保施小民,不侮鳏寡,⑿故祖甲飨国三十三年。”⒀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⒁在今后嗣王纣,诞淫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 ⒂其民皆可诛。”*(周多士)*“文王日中昃不暇食,飨国五十年。”作此以诫成王。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用法度也。” 注②集解马融曰:“知民之劳苦,不敢荒废自安也。” 注③正义武丁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父小乙使之久居人闲,劳是稼穑,与小人出入同事也。” 马融曰:“武丁为太子时,其父小乙使行役,有所劳役于外,与小人从事,知小人艰难劳苦也。”郑玄曰:“为父小乙将师役于外也。”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武丁起其即王位,则小乙死,乃有信嘿,三年不言,言孝行着也。”郑玄曰:“楣谓之梁,闇谓庐也。” 注⑥集解郑玄曰:“讙,喜悦也。言乃喜悦,则臣民望其言久矣。” 注⑦集解马融曰:“密,安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小大之政,民无怨者,言无非也。” 注⑨集解尚书云五十九年。 注⑩集解孔安国﹑王肃曰:“祖甲,汤孙太甲也。”马融﹑郑玄曰:“祖甲,武丁子帝甲也。”索隐孔安国以为汤孙太甲,马融﹑郑玄以为武丁子帝甲。按:纪年太甲唯得十二年,此云祖甲享国三十三年,知祖甲是帝甲明矣。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为王不义,久为小人之行,伊尹放之桐宫。”马融曰:“祖甲有兄祖庚,而祖甲贤,武丁欲立之,祖甲以王废长立少不义,逃亡民闲,故曰‘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也。武丁死,祖庚立。祖庚死,祖甲立。”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小人之所依,依仁政也。故能安顺于觽民,不敢侮慢惸独也。” 注⒀集解王肃曰:“先中宗后祖甲,先盛德后有过也。” 注⒁集解孔安国曰:“无敢失天道者,故无不配天也。” 注⒂集解徐广曰:“一作‘敬之’也。”骃案:马融曰“纣大淫乐其逸,无所能顾念于天施显道于民而敬之也”。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① 以便百姓。百姓说。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周公既致政成王,恐其怠忽,故以君臣立政为戒也。”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①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②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韂世家云管叔欲袭成周,然则或说尚书者不以成周为洛阳乎?诸侯年表□曰‘齐﹑晋﹑楚﹑秦,其在成周,微之甚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周公墓在雍州咸阳北十三里毕原上。” 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雨)*,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①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②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③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④曰:“自今后其无缪卜乎! ⑤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⑥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⑦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⑧岁则大孰。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⑨祭文王。⑩鲁有天子礼乐者,以曪周公之德也。 注①索隐据尚书,武王崩后有此雷风之异。今此言周公卒后更有暴风之变,始开金縢之书,当不然也。盖由史迁不见古文尚书,故说乖误。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简’。”骃案:孔安国曰“所藏请命策书本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二公倡王启之,故先见书也。史百执事皆从周公请命者。”郑玄曰:“问者,问审然否也。” 注④集解郑玄曰:“泣者,伤周公忠孝如是而无知之者。”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本欲敬卜吉凶,今天意可知,故止。” 注⑥集解王肃曰:“亦宜曪有德也。”正义孔安国云:“周公以成王未寤,故留东未还。成王改过自新,遣使者逆之,亦国家礼有德之宜也。”王﹑孔二说非也。按:言成王以开金縢之书,知天风雷以彰周公之德,故成王亦设郊天之礼以迎,我国家先祖配食之礼亦当宜之,故成王出郊,天乃雨反风也。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郊,以玉币谢天也。天即反风起禾,明郊之是也。”马融曰: “反风,风还反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筑,拾也。”骃案:马融曰“禾为木所偃者,起其木,拾其下禾,乃无所失亡也”。 注⑨集解礼记曰:“鲁君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 注⑩集解礼记曰:“诸侯不得祖天子。”郑玄曰:“鲁以周公之故,立文王之庙也。”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①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 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② 注①索隐周公元子就封于鲁,次子留相王室,代为周公。其余食小国者六人,凡﹑蒋﹑邢﹑茅﹑胙﹑祭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本云‘政不简不行,不行不乐,不乐则不平易;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又一本云‘夫民不简不易;有近乎简易,民必归之’。”索隐言为政简易者,民必附近之。近谓亲近也。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①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②曰:“陈尔甲冑,无敢不善。无敢伤牿。③马牛其风,臣妾逋逃,④勿敢越逐,敬⑤复之。⑥无敢寇攘,踰墙垣。⑦鲁人三郊三隧,⑧歭尔刍茭﹑糗粮﹑桢干,⑨ 无敢不逮。我甲戌筑而征徐戎,⑩无敢不及,有大刑。”⑾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淮浦之夷,徐州之戎,并起为寇。” 注②集解徐广曰:“肸,一作‘鲜’,一作‘狝’。”骃案:尚书作“粊”。孔安国曰“鲁东郊之地名也”。索隐尚书作“费誓”。徐广云一作“鲜”,一作“狝”。 按:尚书大传见作“鲜誓”,鲜誓即肸誓,古今字异,义亦变也。鲜,狝也。言于肸地誓觽,因行狝田之礼,以取鲜兽而祭,故字或作“鲜”,或作“狝”。孔安国云 “费,鲁东郊地名”,即鲁卿季氏之费邑地也。 注③正义古毒反。牿,牛马牢也。令臣无伤其牢,恐牛马逸。 注④集解郑玄曰:“风,走逸。臣妾,畼役之属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一作‘振’。”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勿敢□越垒伍而求逐也。觽人有得佚马牛,逃臣妾,皆敬还。” 注⑦集解郑玄曰:“寇,劫取也。因其失亡曰‘攘’。” 注⑧集解王肃曰:“邑外曰郊,郊外曰隧。不言四者,东郊留守,故言三也。”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皆当储歭汝粮,使足食;多积刍茭,供军牛马。”马融曰: “桢﹑干皆筑具,桢在前,干在两旁。”正义糗,去九反。桢音贞。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甲戌日当筑攻敌垒距堙之属。” 注⑾集解马融曰:“大刑,死刑。” ⑩鲁公伯禽卒,①子考公酋立。②考公四年卒,立弟熙,③是谓炀公。炀公筑茅阙门。 ④六年卒,子幽公宰立。⑤幽公十四年。幽公弟垊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⑥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⑦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献公三十二年卒, ⑧子真公濞立。⑨ 注①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伯禽以成王元年封,四十六年,康王十六年卒。” 注②索隐系本作“就”,邹诞本作“遒”。 注③索隐一作“怡”。考公弟。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第’,又作‘夷’。世本曰‘炀公徙鲁’,宋忠曰: ‘今鲁国’。” 注⑤索隐系本名圉。 注⑥集解徐广曰:“世本作‘微公’。”索隐系本“垊”作“弗”,音沸。“魏” 作“微”。且古书多用魏字作微,则太史公意亦不殊也。 注⑦索隐系本作“翟”,音持角反。 注⑧集解徐广曰:“刘歆云五十年。皇甫谧云三十六年。” 注⑨索隐真音慎,本亦多作“慎公”。按:韂亦有真侯,可通也。濞,系本作“挚”,或作“鼻”,音匹位反。邹诞本作“慎公坙”。 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无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为武公。 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①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周之樊仲山父谏宣王曰:“废长立少,不顺;不顺,必犯王命;犯王命,必诛之:故出令不可不顺也。令之不行,政之不立;②行而不顺,民将弃上。③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今天子建诸侯,立其少,是教民逆也。④若鲁从之,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⑤若弗从而诛之,是自诛王命也。⑥诛之亦失,不诛亦失,⑦王其图之。”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夏,武公归而卒,⑧戏立,是为懿公。 注①正义许义反,又音许宜反,后同。 注②集解韦昭曰:“令不行则政不立。” 注③集解韦昭曰:“使长事少,故民将弃上。” 注④集解唐固曰:“言不教之顺而教之逆。” 注⑤集解韦昭曰:“言先王立长之命将壅塞不行也。” 注⑥集解韦昭曰:“先王之命立长,今鲁亦立长,若诛之,是自诛王命。” 注⑦集解韦昭曰:“诛之,诛王命;不诛,则王命废。” 注⑧集解徐广曰:“刘歆云立二年。” 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①与鲁人攻弒懿公,而立伯御为君。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而问鲁公子能道顺诸侯者,②以为鲁后。樊穆仲曰:③“鲁懿公弟称,④肃恭明神,敬事耆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⑤不干所问,不犯所*(知)**[咨]*。”宣王曰:“然,能训治其民矣。”乃立称于夷宫,⑥是为孝公。自是后,诸侯多畔王命。 注①正义御,我嫁反,下同。 注②集解徐广曰:“顺,一作‘训’。”正义道音导。顺音训。 注③集解韦昭曰:“穆仲,仲山父之谥也。犹鲁叔孙穆子谓之穆叔也。” 注④正义尺证反。 注⑤集解徐广曰:“固,一作‘故’。”韦昭曰:“故实,故事之是者。” 注⑥集解韦昭曰:“夷宫者,宣王祖父夷王之庙。古者爵命必于祖庙。” 孝公二十五年,诸侯畔周,犬戎杀幽王。秦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孝公卒,子弗湟立,①是为惠公。 注①集解徐广曰:“表云弗生也。”索隐系本作“弗皇”。年表作“弗生”。 惠公三十年,晋人弒其君昭侯。四十五年,晋人又弒其君孝侯。 四十六年,惠公卒,长庶子息①摄当国,行君事,是为隐公。初,惠公适夫人无子, ②公贱妾声子生子息。息长,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③生子允。④ 登宋女为夫人,以允为太子。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 注①索隐隐公也。系本隐公名息姑。 注②正义适音的。 注③索隐左传宋武公生仲子,仲子手中有“为鲁夫人”文,故归鲁,生桓公。 今此云惠公夺息妇而自妻。又经传不言惠公无道,左传文见分明,不知太史公何据而为此说。谯周亦深不信然。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轨’。”索隐系本亦作“轨”也。 隐公五年,观渔于棠。①八年,与郑易天子之太山之邑祊及许田,君子讥之。② 注①集解贾逵曰:“棠,鲁地。陈渔而观之。”杜预曰:“高平方与县北有武棠亭,鲁侯观渔台也。” 注②集解谷梁传曰:“祊者,郑伯之所受命于天子而祭泰山之邑也。许田乃鲁之朝宿之邑。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 十一年冬,公子挥谄谓隐公曰:“百姓便君,君其遂立。吾请为君杀子允,君以我为相。”①隐公曰:“有先君命。吾为允少,故摄代。今允长矣,吾方营菟裘之地而老焉,②以授子允政。”挥惧子允闻而反诛之,乃反谮隐公于子允曰:“隐公欲遂立,去子,子其图之。请为子杀隐公。”子允许诺。十一月,隐公祭钟巫,③齐于社圃,④馆于蒍氏。⑤挥使人杀隐公于蒍氏,而立子允为君,是为桓公。 注①集解左传曰:“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太宰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菟裘,鲁邑也。营菟裘以作宫室,欲居之以终老也。”杜预曰: “菟裘在泰山梁父县南。” 注③集解贾逵曰:“钟巫,祭名也。” 注④集解杜预曰:“社圃,园名。” 注⑤集解服虔曰:“馆,舍也。蒍氏,鲁大夫。” 桓公元年,郑以璧易天子之许田。①二年,以宋之赂鼎入于太庙,君子讥之。② 注①集解麋信曰:“郑以祊不足当许田,故复加璧。” 注②集解谷梁传曰:“桓公内杀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 公羊传曰:“周公庙曰太庙。” 三年,使挥迎妇于齐为夫人。六年,夫人生子,与桓公同日,故名曰同。同长,为太子。 十六年,会于曹,伐郑,入厉公。 十八年春,公将有行,①遂与夫人如齐。申繻谏止,②公不听,遂如齐。 齐襄公通桓公夫人。公怒夫人,夫人以告齐侯。夏四月丙子,齐襄公飨公,③公醉,使公子彭生抱鲁桓公,因命彭生折其胁,公死于车。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好礼。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请得彭生除丑于诸侯。”齐人杀彭生以说鲁。立太子同,是为庄公。庄公母夫人因留齐,不敢归鲁。 注①集解杜预曰:“始议行事也。” 注②集解贾逵曰:“申繻,鲁大夫。” 注③集解服虔曰:“为公设享燕之礼。” 庄公五年冬,伐韂,内韂惠公。 八年,齐公子纠来奔。九年,鲁欲内子纠于齐,后桓公,桓公发兵击鲁,鲁急,杀子纠。召忽死。齐告鲁生致管仲。鲁人施伯曰:①“齐欲得管仲,非杀之也,将用之,用之则为鲁患。不如杀,以其尸②与之。”庄公不听,遂囚管仲与齐。齐人相管仲。 注①正义世本云:“施伯,鲁惠公孙。” 注②索隐本亦作“死”字也。 十三年,鲁庄公与曹沬会齐桓公于柯,曹沬劫齐桓公,求鲁侵地,已盟而释桓公。桓公欲背约,管仲谏,卒归鲁侵地。十五年,齐桓公始霸。二十三年,庄公如齐观社。 ① 注①集解韦昭曰:“齐因祀社,搜军实以示军容,公往观之。” 三十二年,初,庄公筑台临党氏,①见孟女,②说而爱之,许立为夫人,割臂以盟。 ③孟女生子斑。斑长,说梁氏女,④往观。圉人荦自墙外与梁氏女戏。⑤斑怒,鞭荦。庄公闻之,曰:“荦有力焉,遂杀之,是未可鞭而置也。”斑未得杀。会庄公有疾。 庄公有三弟,长曰庆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庄公取齐女为夫人曰哀姜。哀姜无子。哀姜娣⑥曰叔姜,生子开。庄公无适嗣,爱孟女,欲立其子斑。庄公病,而问嗣于弟叔牙。叔牙曰:“一继一及,鲁之常也。⑦庆父在,可为嗣,君何忧?”庄公患叔牙欲立庆父,退而问季友。季友曰:“请以死立斑也。”庄公曰:“曩者叔牙欲立庆父,柰何?”季友以庄公命命牙待于针巫氏,⑧使针季劫饮叔牙以鸩,⑨曰:“饮此则有后奉祀;不然,死且无后。”牙遂饮鸩而死,鲁立其子为叔孙氏。⑩八月癸亥,庄公卒,季友竟立子斑为君,如庄公命。侍丧,舍于党氏。⑾ 注①集解贾逵曰:“党氏,鲁大夫,任姓。” 注②集解贾逵曰:“党氏之女。”索隐即左传云孟任。党氏二女。孟,长也;任,字也,非姓耳。 注③集解服虔曰:“割其臂以与公盟。” 注④集解杜预曰:“梁氏,鲁大夫也。” 注⑤集解服虔曰:“圉人,掌养马者,荦其名也。”正义荦,力角反。 注⑥正义田戾反。 注⑦集解何休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 注⑧集解杜预曰:“针巫氏,鲁大夫也。” 注⑨集解服虔曰:“鸩鸟,一曰运日鸟。” 注⑩集解杜预曰:“不以罪诛,故得立后,世继其禄也。” 注⑾正义未至公宫,止于舅氏。 先时庆父与哀姜私通,欲立哀姜娣子开。及庄公卒而季友立斑,十月己未,庆父使圉人荦杀鲁公子斑于党氏。季友礶陈。①庆父竟立庄公子开,是为愍公。② 注①集解服虔曰:“季友内知庆父之情,力不能诛,故避其难出奔。” 注②索隐系本名启,今此作“开”,避汉景帝讳耳。春秋作“闵公”也。 愍公二年,庆父与哀姜通益甚。哀姜与庆父谋杀愍公而立庆父。庆父使卜齮袭杀愍公于武闱。①季友闻之,自陈与愍公弟申如邾,请鲁求内之。鲁人欲诛庆父。庆父恐,奔莒。于是季友奉子申入,立之,是为厘公。②厘公亦庄公少子。哀姜恐,奔邾。季友以赂如莒求庆父,庆父归,使人杀庆父,庆父请奔,弗听,乃使大夫奚斯行哭而往。庆父闻奚斯音,乃自杀。齐桓公闻哀姜与庆父乱以危鲁,及召之邾而杀之,以其尸归,戮之鲁。鲁厘公请而葬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卜齮,鲁大夫也。宫中之门谓之闱。”正义齮,鱼绮反。闱音韦。 注②索隐愍公弟名申,成季相之,鲁国以理,于是鲁人为僖公作鲁颂。 季友母陈女,故亡在陈,陈故佐送季友及子申。季友之将生也,父鲁桓公使人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闲于两社,为公室辅。①季友亡,则鲁不昌。” 及生,有文在掌曰“友”,遂以名之,号为成季。其后为季氏,庆父后为孟氏也。 注①集解贾逵曰:“两社,周社、亳社也。两社之闲,朝廷执政之臣所在。” 厘公元年,以汶阳鄪封季友。①季友为相。 注①集解贾逵曰:“汶阳,鄪,鲁二邑。”杜预曰:“汶阳,汶水北地也。汶水出泰山莱芜县。”索隐“鄪”或作“费”,同音秘。按:费在汶水之北,则“汶阳”非邑。贾言二邑,非也。地理志东海费县,班固云“鲁季氏邑”。盖尚书费誓即其地。 九年,晋里克杀其君奚齐、卓子。①齐桓公率厘公讨晋乱,至高梁②而还,立晋惠公。十七年,齐桓公卒。二十四年,晋文公即位。 注①集解徐广曰:“卓,一作‘悼’。” 注②索隐晋地,在平阳县西北。 三十三年,厘公卒,子兴立,是为文公。 文公元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三年,文公朝晋襄父。 十一年十月甲午,鲁败翟于咸,①获长翟乔如,富父终甥舂其喉,以戈杀之,②埋其首于子驹之门,③以命宣伯。④ 注①集解服虔曰:“鲁地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富父终甥,鲁大夫也。舂犹嚰。” 注③集解贾逵曰:“子驹,鲁郭门名。” 注④集解服虔曰:“宣伯,叔孙得臣子乔如也。得臣获乔如以名其子,使后世旌识其功。” 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①司徒皇父帅师御之,以败翟于长丘,②获长翟缘斯。 ③晋之灭路,④获乔如弟棼如。齐惠公二年,鄋瞒伐齐,齐王子城父获其弟荣如,埋其首于北门。⑤韂人获其季弟简如。⑥鄋瞒由是遂亡。⑦ 注①集解服虔曰:“武公,周平王时,在春秋前二十五年。鄋瞒,长翟国名。”正义鄋作“廋”音,所刘反。瞒,莫寒反。 注②集解杜预曰:“宋地名。” 注③集解贾逵曰:“乔如之祖。” 注④集解在鲁宣公十五年。 注⑤集解按年表,齐惠公二年,鲁宣公之二年。 注⑥集解服虔曰:“获与乔如同时。” 注⑦集解杜预曰:“长翟之种绝。” 十五年,季文子使于晋。 十八年二月,文公卒。文公有二妃:长妃齐女为哀姜,①生子恶及视;次妃敬嬴,嬖爱,生子俀。②俀私事襄仲,③襄仲欲立之,叔仲曰不可。④襄仲请齐惠公,惠公新立,欲亲鲁,许之。冬十月,襄仲杀子恶及视而立俀,是为宣公。哀姜归齐,哭而过巿,曰:“天乎!襄仲为不道,杀适⑤立庶!” 巿人皆哭,鲁人谓之“哀姜”。鲁由此公室卑,三桓强。⑥ 注①索隐此“哀”非谥,盖以哭而过巿,国人哀之,谓之“哀姜”,故生称“哀”,与上桓夫人别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倭’。”索隐倭音人唯反,一作“俀”,音同。 注③集解服虔曰:“襄仲,公子遂。” 注④集解服虔曰:“叔仲惠伯。” 注⑤正义音的。 注⑥集解服虔曰:“三桓,鲁桓公之族仲孙、叔孙、季孙。” 宣公俀十二年,楚庄王强,围郑。郑伯降,复国之。 十八年,宣公卒,子成公黑肱立,①是为成公。季文子曰:“使我杀适立庶失大援者,襄仲。”襄仲立宣公,公孙归父有宠。③宣公欲去三桓,与晋谋伐三桓。会宣公卒,季文子怨之,归父奔齐。 注①集解徐广曰:“肱,一作‘股’。” 注②集解服虔曰:“援,助也。仲杀适立庶,国政无常,邻国非之,是失大援助也。” 杜预曰:“襄仲立宣公,南通于楚既不固,又不能坚事齐、晋,故云失大援。” 注③集解服虔曰:“归父,襄仲之子。” 成公二年春,齐伐取我隆。①夏,公与晋郄克败齐顷公于赜,齐复归我侵地。 四年,成公如晋,晋景公不敬鲁。鲁欲背晋合于楚,或谏,乃不。十年,成公如晋。晋景公卒,因留成公送葬,鲁讳之。②十五年,始与吴王寿梦会钟离。③ 注①集解左传作“龙”。杜预曰:“鲁邑,在泰山博县西南。” 注②索隐经不书其葬,唯言“公如晋”,是讳之。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钟离国故城在濠州钟离县东五里。” 十六年,宣伯告晋,欲诛季文子。①文子有义,晋人弗许。 注①集解服虔曰:“宣伯,叔孙乔如。” 十八年,成公卒,子午立,是为襄公。是时襄公三岁也。 襄公元年,晋立悼公。往年冬,晋栾书弒其君厉公。四年,襄公朝晋。 五年,季文子卒。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以相三君。①君子曰: “季文子廉忠矣。” 注①索隐宣公,成公,襄公。 九年,与晋伐郑。晋悼公冠襄公于韂,①季武子从,相行礼。 注①集解左传曰:“冠于成公之庙,假钟磬焉,礼也。” 十一年,三桓氏分为三军。① 注①集解韦昭曰:“周礼,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鲁,伯禽之封,旧有三军,其后削弱,二军而已。季武子欲专公室,故益中军,以为三军,三家各征其一。”索隐征谓起徒役也。武子为三军,故一卿主一军之征赋也。 十二年,朝晋。十六年,晋平公即位。二十一年,朝晋平公。 二十二年,孔丘生。① 注①正义生在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二十二年,晋平七年,吴诸樊十年。 二十五年,齐崔杼弒其君庄公,立其弟景公。 二十九年,吴延陵季子使鲁,问周乐,尽知其意,鲁人敬焉。 三十一年六月,襄公卒。其九月,太子卒。①鲁人立齐归之子裯为君,②是为昭公。 注①集解左传曰:“毁也。”索隐左传云胡女敬归之子子野立,三月卒。 注②集解徐广曰:“裯,一作‘袑’。”服虔曰:“胡,归姓之国也。齐,谥也。” 索隐系本作“稠”。又徐广云一作“袑”,音绍也。 昭公年十九,犹有童心。①穆叔不欲立,②曰:“太子死,有母弟可立,不即立长。 ③年钧择贤,义钧则卜之。④今裯非适嗣,且又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为季氏忧。”季武子弗听,卒立之。比及葬,三易衰。⑤君子曰:“是不终也。” 注①集解服虔曰:“言无成人之志,而有童子之心。” 注②索隐鲁大夫叔孙豹也,宣伯乔如之弟。 注③集解服虔曰:“无母弟,则立庶子之长。” 注④集解杜预曰:“先人事,后卜筮。义钧谓贤等。” 注⑤集解杜预曰:“言其嬉戏无度。” 昭公三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鲁耻焉。四年,楚灵王会诸侯于申,昭公称病不往。七年,季武子卒。八年,楚灵王就章华台,召昭公。昭公往贺,①赐昭公宝器;已而悔,复诈取之。②十二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十三年,楚公子弃疾弒其君灵王,代立。十五年,朝晋,晋留之葬晋昭公,鲁耻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子狩竟,因入鲁问礼。③二十一年,朝晋至河,晋谢还之。 注①集解春秋云:“七年三月,公如楚。” 注②集解左传曰:“好以大屈。”服虔曰:“大屈,宝金,可以为剑。一曰大屈,弓名。鲁连书曰‘楚子享鲁侯于章华,与之大曲之弓,既而悔之’。大屈,殆所谓大曲之弓。” 注③索隐齐系家亦然。左传无其事。 二十五年春,钸鹆来巢。①师己曰:“文成之世童谣曰②‘钸鹆来巢,公在干侯。钸鹆入处,公在外野’。” 注①集解周礼曰:“钸鹆不踰济。”公羊传曰:“非中国之禽也,宜穴而巢。”谷梁传曰:“来者,来中国也。” 注②集解贾逵曰:“师己,鲁大夫也。文成,鲁文公、成公。” 季氏与郈氏①斗鸡羽,②季氏芥鸡羽,③郈氏金距。④季平子怒而侵郈氏,⑤郈昭伯亦怒平子。⑥臧昭伯之弟会⑦伪谗臧氏,匿季氏,臧昭伯囚季氏人。季平子怒,囚臧氏老。⑧臧、郈氏以难告昭公。昭公九月戊戌伐季氏,遂入。平子登台请曰:“君以谗不察臣罪,诛之,请迁沂上。”弗许。⑨请囚于鄪,弗许。⑩请以五乘亡,弗许。⑾子家驹⑿曰:“君其许之。政自季氏久矣,为徒者觽,觽将合谋。”弗听。郈氏曰:“必杀之。”叔孙氏之臣戾⒀谓其觽曰:“无季氏与有,孰利?”皆曰:“无季氏是无叔孙氏。” 戾曰:“然,救季氏!”遂败公师。孟懿子⒁闻叔孙氏胜,亦杀郈昭伯。郈昭伯为公使,故孟氏得之。三家共伐公,公遂奔。己亥,公至于齐。齐景公曰:“请致千社待君。”子家曰:“弃周公之业而臣于齐,可乎?”乃止。子家曰:“齐景公无信,不如早之晋。” 弗从。叔孙见公还,见平子,平子顿首。初欲迎昭公,孟孙、季孙后悔,乃止。 注①集解徐广曰:“郈,一本作‘厚’。世本亦然。” 注②集解杜预曰:“季平子、郈昭伯二家相近,故斗鸡。” 注③集解服虔曰:“捣芥子播其鸡羽,可以坌郈氏鸡目。”杜预曰:“或云以胶沙播之为介鸡。” 注④集解服虔曰:“以金錔距。” 注⑤集解服虔曰:“怒其不下己也,侵郈氏之宫地以自益。” 注⑥索隐按系本,昭伯名恶,鲁孝公之后,称厚氏也。 注⑦集解贾逵曰:“昭伯,臧孙赐也。”索隐系本臧会,臧顷伯也,宣叔许之孙,与昭伯赐为从父昆弟也。 注⑧集解服虔曰:“老,臧氏家之大臣。” 注⑨集解杜预曰:“鲁城南自有沂水,平子欲出城待罪也。大沂水出盖县,南入泗水。” 注⑩集解服虔曰:“鄪,季氏邑。” 注⑾集解服虔曰:“言五乘,自省约以出。” 注⑿索隐鲁大夫仲孙氏之族,名驹,谥懿伯也。 注⒀集解左传曰鬷戾。 注⒁集解贾逵曰:“懿子,仲孙何忌。” 二十六年春,齐伐鲁,取郓①而居昭公焉。夏,齐景公将内公,令无受鲁赂。 申丰﹑汝贾②许齐臣高龁﹑子将③粟五千庾。④子将言于齐侯曰:“髃臣不能事鲁君,有异焉。⑤宋元公为鲁如晋,求内之,道卒。⑥叔孙昭子⑦求内其君,无病而死。不知天弃鲁乎?抑鲁君有罪于鬼神也?愿君且待。”齐景公从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鲁邑。” 注②集解贾逵曰:“申丰﹑汝贾,鲁大夫。” 注③索隐一本“子将”上有“货”字。子将即梁丘据也。龁音纥,子将家臣也。左传“子将”作“子犹”。 注④集解贾逵曰:“十六斗为庾。五千庾,八万斗。” 注⑤集解服虔曰:“异犹怪也。” 注⑥集解春秋曰:“宋公佐卒于曲棘。” 注⑦索隐名婼,即穆叔子。 二十八年,昭公如晋,求入。季平子私于晋六卿,六卿受季氏赂,谏晋君,晋君乃止,居昭公干侯。①二十九年,昭公如郓。齐景公使人赐昭公书,自谓“主君”。②昭公耻之,怒而去干侯。三十一年,晋欲内昭公,召季平子。平子布衣跣行,③因六卿谢罪。六卿为言曰:“晋欲内昭公,觽不从。”晋人止。 三十二年,昭公卒于干侯。鲁人共立昭公弟宋为君,是为定公。 注①集解杜预曰:“干侯在魏郡斥丘县,晋竟内邑。” 注②集解服虔曰:“大夫称‘主’。比公于大夫,故称‘主君’。” 注③集解王肃曰:“示忧戚。” 定公立,赵简子问史墨①曰:“季氏亡乎?”史墨对曰:“不亡。季友有大功于鲁,受鄪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鲁文公卒,东门遂②杀适立庶,鲁君于是失国政。政在季氏,于今四君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③ 注①集解服虔曰:“史墨,晋史蔡墨。” 注②集解服虔曰:“东门遂,襄仲也。居东门,故称东门遂。”索隐系本作“述”,邹诞本作“秫”。又系本遂产子家归父及昭子子婴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器,车服;名,爵号。” 定公五年,季平子卒。阳虎私怒,囚季桓子,与盟,乃舍之。七年,齐伐我,取郓,以为鲁阳虎邑以从政。八年,阳虎欲尽杀三桓适,而更立其所善庶子以代之;载季桓子将杀之,桓子诈而得脱。三桓共攻阳虎,阳虎居阳关。①九年,鲁伐阳虎,阳虎奔齐,已而奔晋赵氏。② 注①集解服虔曰:“阳关,鲁邑。” 注②正义左传云仲尼曰:“赵氏其世有乱乎?”杜预云:“受乱人故。” 十年,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行相事。齐欲袭鲁君,孔子以礼历阶,诛齐淫乐,齐侯惧,乃止,归鲁侵地而谢过。十二年,使仲由毁三桓城,①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堕城,②伐之,不克而止。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去。③ 注①集解服虔曰:“仲由,子路。” 注②集解杜预曰:“堕,毁。”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桓子使定公受齐女乐,君臣相与观之,废朝礼三日。” 十五年,定公卒,子将立,是为哀公。① 注①索隐系本“将”作“蒋”也。 哀公五年,齐景公卒。六年,齐田乞弒其君孺子。 七年,吴王夫差强,伐齐,至缯,征百牢于鲁。季康子使子贡说吴王及太宰嚭,以礼诎之。吴王曰:“我文身,不足责礼。”乃止。 八年,吴为邹伐鲁,至城下,盟而去。齐伐我,取三邑。十年,伐齐南边。十一年,齐伐鲁。季氏用焻有有功,思孔子,孔子自韂归鲁。 十四年,齐田常弒其君简公于寿州。孔子请伐之,哀公不听。十五年,使子服景伯﹑子贡为介,适齐,齐归我侵地。田常初相,欲亲诸侯。十六年,孔子卒。 二十二年,越王句践灭吴王夫差。 二十七年春,季康子卒。夏,哀公患三桓,将欲因诸侯以劫之,三桓亦患公作难,故君臣多闲。①公游于陵阪,②遇孟武伯于街,③曰:“请问余及死乎?”④对曰: “不知也。”公欲以越伐三桓。八月,哀公如陉氏。⑤三桓攻公,公奔于韂,去如邹,遂如越。国人迎哀公复归,卒于有山氏。⑥子宁立,是为悼公。 注①集解贾逵曰:“闲,隙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陵阪,地名。” 注③索隐有本作“韂”者,非也。左传“于孟氏之衢”。 注④集解杜预曰:“问己可得以寿死不?” 注⑤集解杜预曰:“陉氏即有山氏。” 注⑥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哀公元甲辰,终庚午。” 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十三年,三晋灭智伯,分其地有之。 三十七年,悼公卒,①子嘉立,是为元公。元公二十一年卒,②子显立,是为穆公。 ③穆公三十三年卒,④子奋立,是为共公。共公二十二年卒,⑤子屯立,是为康公。⑥ 康公九年卒,⑦子匽立,是为景公。⑧景公二十九年卒,⑨子叔立,是为平公。⑩是时六国皆称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本云悼公即位三十年,乃于秦惠王卒,楚怀王死年合。又自悼公以下尽与刘歆历谱合,而反违年表,未详何故。皇甫谧云悼公四十年,元辛未,终庚戌。” 注②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辛亥,终辛未。” 注③索隐系本“显”作“不衍”。 注④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壬申,终甲辰。” 注⑤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乙巳,终丙寅。” 注⑥索隐屯音竹伦反。 注⑦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丁卯,终乙亥。” 注⑧索隐匽音偃。 注⑨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丙子,终甲辰。” 注⑩索隐系本“叔”作“旅”。 平公十二年,秦惠王卒。二十*(二)*年,平公卒,①子贾立,是为文公。②文公* (七)*[元]年,楚怀王死于秦。二十三年,文公卒,③子雠立,是为顷公。 注①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乙巳,终甲子。” 注②索隐系本作“愍公”。邹诞本亦同,仍云“系家或作‘文公’”。 注③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乙丑,终丁亥。” 顷公二年,秦拔楚之郢,①楚顷王东徙于陈。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②二十四年,楚考烈王伐灭鲁。顷公亡,迁于下邑,③为家人,鲁绝祀。顷公卒于柯。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文公十八年,秦拔郢,楚走陈。” 注②集解徐广曰:“徐州在鲁东,今薛县。”索隐按:说文“□,邾之下邑,在鲁东”。又郡国志曰“鲁国薛县,六国时曰徐州”。又纪年云“梁惠王三十一年,下邳迁于薛,故名曰徐州”。则“寿”与“□”并音舒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下,一作‘卞’。”索隐下邑谓国外之小邑。或有本作“卞邑”,然鲁有卞邑,所以惑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戊子,终辛亥。”索隐按:春秋“齐伐鲁柯而盟”,杜预云“柯,齐邑,今济北东阿也”。 鲁起周公至顷公,凡三十四世。 太史公曰: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洙泗之闲龂龂如也”。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隐桓之事;襄仲杀适立庶;三家北面为臣,亲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汉书地理志云‘鲁滨洙泗之闲,其民涉渡,幼者扶老而代其任。俗既薄,长者不自安,与幼者相让,故曰龂龂如也’。龂,鱼斤反,东州语也。盖幼者患苦长者,长者忿愧自守,故龂龂争辞,所以为道衰也。”索隐龂音鱼斤反,读如论语 “誾誾如也”。言鲁道虽微,而洙泗之闲尚誾誾如也。邹诞生亦音银。又作“断断”,如尚书读,则断断是专一之义。徐广又引地理志音五艰反,云龂龂是斗争之貌。故繁钦遂行赋云“涉洙泗而饮马兮,耻少长之龂龂”是也。今按:下文云“至于揖让之礼则从矣”,鲁尚有揖让之风,如论语音誾为得之也。 【索隐述赞】武王既没,成王幼孤。周公摄政,负扆据图。及还臣列,北面堏如。元子封鲁,少昊之墟。夹辅王室,系职不渝。降及孝王,穆仲致誉。隐能让国,春秋之初。丘明执简,曪贬备书。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B] [/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 第五 [/TD][/TR][/ALIGN]

[TR]管叔鲜﹑①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②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③次曰霍叔处,④次曰康叔封,⑤次曰焻季载。⑥焻季载最少。同母昆弟十人,⑦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⑧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注①正义音仙。括地志云:“郑州管城县,今州外城即管国城也,是叔鲜所封国也。” 注②正义国语云:“□﹑缯二国,姒姓,夏禹之后,太姒之家。太姒,文王之妃,武王之母。”列女传云:“太姒者,武王之母,禹后姒氏之女也。在合之阳,在渭之涘。仁而明道,文王嘉之,亲迎于渭,造舟为梁。及入,太姒思媚太姜﹑太任,旦夕勤劳,以进妇道。太姒号曰文母。文王理外,文母治内。太姒生十男,教诲自少及长,未尝见邪僻之事,言常以正道持之也。”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在濮州雷泽县东南九十一里,汉郕阳县。古郕伯,姬姓之国,其后迁于成之阳。” 注④正义处,昌汝反。括地志云:“晋州霍邑县本汉彘县也。郑玄注周礼云霍山在彘,本春秋时霍伯国地。” 注⑤索隐孔安国曰:“康,畿内国名,地阙。叔,字也。封,叔名。” 注⑥索隐焻,国也。载,名也。季,字也。焻,或作“毶”。按:国语曰焻由郑姬。贾逵曰“文王子桞季之国”也。庄十八年“楚武王克权,迁于毶处”。杜预云“毶处,楚地。南郡编县有毶口城”。桞与毶皆音奴甘反。正义焻音奴甘反。或作“毶”,音同。焻国名也。季载,人名也。伯邑考最长,所以加“伯”。诸中子咸言“叔”,以载最少,故言季载。 注⑦集解徐广曰:“文王之子为侯者十有六国。” 注⑧正义左右并去声。 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①封叔度于蔡: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封叔振铎于曹,封叔武于成, ③封叔处于霍。④康叔封﹑焻季载皆少,未得封。 注①集解杜预曰:“管在荥阳京县东北。” 注②集解世本曰:“居上蔡。” 注③索隐按:春秋隐五年“韂师入郕”。杜预曰“东平刚父县有郕乡”。后汉郡国志以为成本国。又地理志廪丘县南有成故城。应劭云“武王封弟季载于成”,是古之成邑,应仲远误云季载封耳。 注④索隐春秋闵元年晋灭霍。地理志河东彘县,霍太山在东北,是霍叔之所封。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徒七十人从。而分殷余民为二:其一封微子启于宋,以续殷祀;其一封康叔为韂君,是为韂康叔。封季载于焻。焻季﹑康叔皆有驯行,①于是周公举康叔为周司寇,焻季为周司空,②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 注①索隐如字,音巡。驯,善也。 注②索隐事见定四年左传。 蔡叔度既迁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驯善。周公闻之,而举胡以为鲁卿士, ①鲁国治。于是周公言于成王,复封胡于蔡,②以奉蔡叔之祀,是为蔡仲。余五叔皆就国,③无为天子吏者。 注①索隐按:尚书云蔡仲克庸祗德,周公以为卿士,叔卒,乃命诸王,封之蔡,元无仕鲁之文。又伯禽居鲁乃是七年致政之后,此言乃说居摄政之初,未知史迁何凭而有斯言也。 注②集解宋忠曰:“胡徙居新蔡。” 注③索隐管叔﹑蔡叔﹑成叔﹑曹叔﹑霍叔。 蔡仲卒,子蔡伯荒立。蔡伯荒卒,子宫侯立。宫侯卒,子厉侯立。厉侯卒,子武侯立。武侯之时,周厉王失国,奔彘,共和行政,诸侯多叛周。 武侯卒,子夷侯立。夷侯十一年,周宣王即位。二十八年,夷侯卒,子厘侯所事立。 厘侯三十九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周室卑而东徙。秦始得列为诸侯。① 注①正义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东徙洛邑,秦襄公以兵救,因送平王至洛,故平王封襄公。 四十八年,厘侯卒,子共侯兴立。共侯二年卒,子戴侯立。戴侯十年卒,子宣侯措父立。 宣侯二十八年,鲁隐公初立。三十五年,宣侯卒,子桓侯封人立。桓侯三年,鲁弒其君隐公。二十年,桓侯卒,弟哀侯献舞立。 哀侯十一年,初,哀侯娶陈,息侯亦娶陈。①息夫人将归,过蔡,蔡侯不敬。 息侯怒,请楚文王:“来伐我,我求救于蔡,蔡必来,楚因击之,可以有功。” 楚文王从之,虏蔡哀侯以归。哀侯留九岁,死于楚。凡立二十年卒。蔡人立其子肸,是为缪侯。 注①集解杜预曰:“息国,汝南新息县。” 缪侯以其女弟为齐桓公夫人。十八年,齐桓公与蔡女戏船中,夫人荡舟,桓公止之,不止,公怒,归蔡女而不绝也。蔡侯怒,嫁其弟。①齐桓公怒,伐蔡;蔡溃,遂虏缪侯,南至楚邵陵。已而诸侯为蔡谢齐,齐侯归蔡侯。二十九年,缪侯卒,子庄侯甲午立。 注①索隐弟,女弟,即荡舟之姬。 庄侯三年,齐桓公卒。十四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二十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二十五年,秦穆公卒。三十三年,楚庄王即位。三十四年,庄侯卒,子文侯申立。 文侯十四年,楚庄王伐陈,杀夏征舒。十五年,楚围郑,郑降楚,楚复醳之。①二十年,文侯卒,子景侯固立。 注①正义醳音释。 景侯元年,楚庄王卒。四十九年,景侯为太子般娶妇于楚,而景侯通焉。太子弒景侯而自立,是为灵侯。 灵侯二年,楚公子围弒其王郏敖而自立,为灵王。①九年,陈司徒招②弒其君哀公。楚使公子弃疾灭陈而有之。十二年,楚灵王以灵侯弒其父,诱蔡灵侯于申,③伏甲饮之,醉而杀之,刑其士卒七十人。令公子弃疾围蔡。十一月,灭蔡,使弃疾为蔡公。④ 注①正义郏,纪洽反。敖,五高反。 注②索隐或作“昭”,或作“韶”,并时遥反。 注③正义故申城在邓州。 注④正义蔡之大夫也。 楚灭蔡三岁,楚公子弃疾弒其君灵王代立,为平王。平王乃求蔡景侯少子庐,立之,是为平侯。①是年,楚亦复立陈。楚平王初立,欲亲诸侯,故复立陈﹑蔡后。② 注①集解宋忠曰:“平侯徙下蔡。”索隐今系本无者,近脱耳。 注②集解世本曰:“平侯者,灵侯般之孙,太子友之子。” 平侯九年卒,灵侯般之孙东国攻平侯子而自立,是为悼侯。悼侯父曰隐太子友。 隐太子友者,灵侯之太子,平侯立而杀隐太子,故平侯卒而隐太子之子东国攻平侯子而代立,是为悼侯。悼侯三年卒,弟昭侯申立。 昭侯十年,朝楚昭王,持美裘二,献其一于昭王而自衣其一。楚相子常欲之,不与。子常谗蔡侯,留之楚三年。蔡侯知之,乃献其裘于子常;子常受之,乃言归蔡侯。蔡侯归而之晋,请与晋伐楚。 十三年春,与韂灵公会邵陵。蔡侯私于周苌弘以求长于韂;①韂使史鰌言康叔之功德,乃长韂。夏,为晋灭沉,②楚怒,攻蔡。蔡昭侯使其子为质于吴,③以共伐楚。冬,与吴王阖闾遂破楚入郢。蔡怨子常,子常恐,奔郑。十四年,吴去而楚昭王复国。 十六年,楚令尹为其民泣以谋蔡,蔡昭侯惧。二十六年,孔子如蔡。楚昭王伐蔡,蔡恐,告急于吴。吴为蔡远,约迁以自近,易以相救;昭侯私许,不与大夫计。吴人来救蔡,因迁蔡于州来。④二十八年,昭侯将朝于吴,大夫恐其复迁,乃令贼利杀昭侯; ⑤已而诛贼利以解过,而立昭侯子朔,是为成侯。⑥ 注①集解服虔曰:“载书使蔡在韂上。” 注②集解杜预曰:“汝南平舆县北有邥亭。” 注③正义质音致。 注④索隐州来在淮南下蔡县。 注⑤索隐案:利,贼名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或作‘景’。” 成侯四年,宋灭曹。十年,齐田常弒其君简公。十三年,楚灭陈。十九年,成侯卒,子声侯产立。声侯十五年卒,子元侯立。元侯六年卒,子侯齐立。 侯齐四年,楚惠王灭蔡,蔡侯齐亡,蔡遂绝祀。后陈灭三十三年。① 注①索隐鲁哀十七年楚灭陈,其楚灭蔡绝其祀,又在灭陈之后三十三年,即在春秋后二十三年。 伯邑考,其后不知所封。武王发,其后为周,有本纪言。管叔鲜作乱诛死,无后。周公旦,其后为鲁,有世家言。蔡叔度,其后为蔡,有世家言。曹叔振铎,有后为曹,有世家言。成叔武,其后世无所见。霍叔处,其后晋献公时灭霍。 康叔封,其后为韂,有世家言。焻季载,其后世无所见。 太史公曰:管蔡作乱,无足载者。然周武王崩,成王少,天下既疑,赖同母之弟成叔﹑焻季之属十人为辅拂,是以诸侯卒宗周,故附之世家言。 曹叔振铎者,①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② 注①索隐按:上文“叔振铎,其后为曹,有系家言”,则曹亦合题系家,今附管蔡之末而不出题者,盖以曹微小而少事夡,因附管蔡之末,不别题篇尔。且又管叔虽无后,仍是蔡﹑曹之兄,故题管﹑蔡而略曹也。 注②集解宋忠曰济阴定陶县。 叔振铎卒,子太伯脾立。太伯卒,子仲君平立。仲君平卒,子宫伯侯立。宫伯侯卒,子孝伯云立。孝伯云卒,子夷伯喜立。 夷伯二十三年,周厉王奔于彘。 三十年卒,弟幽伯强立。幽伯九年,弟苏杀幽伯代立,是为戴伯。戴伯元年,周宣王已立三岁。三十年,戴伯卒,子惠伯兕立。① 注①集解孙检曰:“兕音徐子反。曹惠伯或名雉,或名弟,或复名弟兕也。” 索隐按:年表作“惠公伯雉”,注引孙检,未详何代,或云齐人,亦恐其人不注史记。今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并无,又不知是裴骃所录否? 惠伯二十五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因东徙,益卑,诸侯畔之。秦始列为诸侯。 三十六,惠伯卒,子石甫立,其弟武杀之代立,是为缪公。缪公三年卒,子桓公终生立。① 注①集解孙检云:“一作‘终湦’。湦音生。” 桓公三十五年,鲁隐公立。四十五年,鲁弒其君隐公。四十六年,宋华父督弒其君殇公,及孔父。五十五年,桓公卒,子庄公夕姑①立。 注①索隐上音亦。即射姑也,同音亦。 庄公二十三年,齐桓公始霸。 三十一年,庄公卒,子厘公夷立。厘公九年卒,子昭公班立。昭公六年,齐桓公败蔡,遂至楚召陵。九年,昭公卒,子共公襄立。 共公十六年,初,晋公子重耳其亡过曹,曹君无礼,欲观其骈胁。①厘负羁②谏,不听,私善于重耳。二十一年,晋文公重耳伐曹,虏共公以归,令军毋入厘负羁之宗族闾。或说晋文公曰:“昔齐桓公会诸侯,复异姓;今君囚曹君,灭同姓,何以令于诸侯?” 晋乃复归共公。 注①集解韦昭曰:“骈者,并干也。”正义骈,白边反。胁,许业反。 注②正义厘音僖,曹大夫。 二十五年,晋文公卒。三十五年,共公卒,子文公寿立。文公二十三年卒,子宣公强立。①宣公十七年卒,弟成公负刍立。 注①索隐按左传,宣公名庐。 成公三年,晋厉公伐曹,虏成公以归,已复释之。①五年,晋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弒其君厉公。二十三年,成公卒,子武公胜立。武公二十六年,楚公子弃疾弒其君灵王代立。二十七年,武公卒,子平公*(顷)**[须]*立。平公四年卒,子悼公午立。是岁,宋﹑韂﹑陈﹑郑皆火。 注①索隐按:左传成十五年,晋厉公执负刍,归于京师。晋立宣公弟子臧,子臧曰 “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为君非吾节也”。遂逃奔宋。曹人请于晋。晋人谓子臧 “反国,吾归而君”。子臧反,晋于是归负刍。 悼公八年,宋景公立。九年,悼公朝于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为声公。 悼公死于宋,归葬。 声公五年,平公弟通弒声公代立,是为隐公。①隐公四年,声公弟露弒隐公代立,是为靖公。靖公四年卒,子伯阳立。 注①索隐按:谯周云春秋无其事。今检系本及春秋,悼伯卒,弟露立,谥靖公,实无声公﹑隐公,盖是彼文自疏也。 伯阳三年,国人有梦觽君子立于社宫,①谋欲亡曹;曹叔振铎止之,请待公孙强,许之。旦,求之曹,无此人。梦者戒其子曰:“我亡,尔闻公孙强为政,必去曹,无离曹祸。”②及伯阳即位,好田弋之事。六年,曹野人公孙强亦好田弋,获白鴈而献之,且言田弋之说,因访政事。伯阳大说之,有宠,使为司城以听政。梦者之子乃亡去。 注①集解贾逵曰:“社宫,社也。”郑觽曰:“社宫,中有室屋者。” 注②索隐离即罹。罹,被也。 公孙强言霸说于曹伯。十四年,曹伯从之,乃背晋干宋。①宋景公伐之,晋人不救。十五年,宋灭曹,执曹伯阳及公孙强以归而杀之。曹遂绝其祀。 注①集解贾逵曰:“以小加大。”索隐干谓犯也。言曹因□晋而犯宋,遂致灭也。裴氏引贾逵注云“以小加大”者,加,陵也,小即曹也,大谓晋及宋也。 太史公曰:①余寻曹共公之不用僖负羁,乃乘轩者三百人,②知唯德之不建。及振铎之梦,岂不欲引曹之祀者哉?如公孙强不修厥政,叔铎之祀忽诸。③ 注①索隐检诸本或无此论。 注②正义晋世家云:“晋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言,而美女乘轩三百人也。” 注③正义至如公孙强不修霸道之政,而伯阳之子立,叔铎犹尚飨祭祀,岂合忽绝之哉。 【索隐述赞】武王之弟,管﹑蔡及霍。周公居相,流言是作。狼跋致艰,鸱鸮讨恶。胡能改行,克复其爵。献舞执楚,遇息礼薄。穆侯虏齐,荡舟乖谑。曹共轻晋,负羁先觉。伯阳梦社,祚倾振铎。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 第六 [/TD][/TR][/ALIGN]

[TR]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①夏后之时,或失或续。②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③得妫满,封之于陈,④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注①索隐按:商均所封虞,即今之梁国虞城是也。 注②索隐按:夏代犹封虞思﹑虞遂是也。 注③索隐遏父为周陶正。遏父,遂之后。陶正,官名。生满。 注④索隐左传曰:“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而封之陈,以备三恪。” 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为孝公。孝公卒,子慎公圉戎立。慎公当周厉王时。慎公卒,子幽公宁立。 幽公十二年,周厉王奔于彘。 二十三年,幽公卒,子厘公孝立。厘公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厘公卒,子武公灵立。武公十五年卒,子夷公说立。是岁,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弟平公燮立。 ①平公七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周东徙。秦始列为诸侯。 注①正义燮,先牒反。 二十三年,平公卒,子文公圉立。 文公元年,取蔡女,生子佗。①十年,文公卒,长子桓公鲍立。 注①正义徒何反。 桓公二十三年,鲁隐公初立。二十六年,韂杀其君州吁。三十三年,鲁弒其君隐公。 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桓公鲍卒。①桓公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为佗杀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②是为厉公。桓公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③ 注①索隐陈乱,故再赴其日。正义甲戌﹑己丑凡十六日。 注②集解谯周曰:“春秋传谓佗即五父,世家与传违。”索隐谯周曰“春秋传谓他即五父,与此违”者,此以他为厉公,太子免弟跃为利公,而左传以厉公名跃。他立未踰年,无谥,故“蔡人杀陈他”。又庄二十二年传云“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则他与五父俱为蔡人所杀,其事不异,是一人明矣。史记既以他为厉公,遂以跃为利公。寻厉利声相近,遂误以他为厉公,五父为别人,是太史公错耳。班固又以厉公跃为桓公弟,又误。 注③集解徐广曰:“班氏云厉公跃者,桓公之弟也。” 厉公二年,生子敬仲完。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以周易筮之,卦得观之否:①“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②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③非此其身,在其子孙。④若在异国,必姜姓。⑤姜姓,太岳之后。⑥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⑦ 注①集解贾逵曰:“坤下巽上观,坤下干上否,观爻在六四,变而之否。” 注②集解杜预曰:“此周易观卦六四爻辞也。易之为书,六爻皆有变象,又有互体,圣人随其义而论之。” 注③正义六四变,内卦为中国,外卦为异国。 注④正义内卦为身,外卦为子孙。变在外,故知在子孙也。 注⑤正义六四变,此爻是辛未,观上体巽,未为羊,巽为女,女乘羊,故为姜。姜,齐姓,故知在齐。 注⑥集解杜预曰:“姜姓之先为尧四岳。” 注⑦正义周敬王四十一年,楚惠王杀陈愍公。齐简公,周敬王三十九年被田常杀之。 厉公取蔡女,蔡女与蔡人乱,厉公数如蔡淫。七年,厉公所杀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长曰跃,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诱厉公以好女,与蔡人共杀厉公①而立跃,是为利公。利公者,桓公子也。利公立五月卒,立中弟林,是为庄公。 庄公七年卒,少弟杵臼立,是为宣公。 注①集解公羊传曰:“淫于蔡,蔡人杀之。” 宣公三年,楚武王卒,楚始强。十七年,周惠王娶陈女为后。 二十一年,宣公后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乃杀其太子御寇。御寇素爱厉公子完,完惧祸及己,乃奔齐。齐桓公欲使陈完为卿,完曰:“羁旅之臣,①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桓公使为工正。②齐懿仲欲妻陈敬仲,卜之,占曰:“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③有妫之后,将育于姜。④五世其昌,并于正卿。⑤八世之后,莫之与京。”⑥ 注①集解贾逵曰:“羁,寄;旅,客也。” 注②正义周礼云冬官为考工,主作器械。 注③集解杜预曰:“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锵锵然也。犹敬仲夫妻有声誉。” 注④集解杜预曰:“妫,陈姓。姜,齐姓。” 注⑤集解服虔曰:“言完后五世与卿并列。” 注⑥集解贾逵曰:“京,大也。”正义按:陈敬仲八代孙,田常之子襄子盘也。 而杜以常为八代者,以桓子无宇生武子开,与厘子乞皆相继事齐,故以常为八代。 三十七年,齐桓公伐蔡,蔡败;南侵楚,至召陵,还过陈。陈大夫辕涛涂恶其过陈,诈齐令出东道。东道恶,桓公怒,执陈辕涛涂。是岁,晋献公杀其太子申生。 四十五年,宣公卒,子款立,是为穆公。穆公五年,齐桓公卒。十六年,晋文公败楚师于城濮。是岁,穆公卒,子共公朔立。共公六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是为穆王。十一年,秦穆公卒。十八年,共公卒,子灵公平国立。 灵公元年,①楚庄王即位。六年,楚伐陈。十年,陈及楚平。 注①正义谥法云“乱而不损曰灵”。 十四年,灵公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皆通于夏姬,①衷其衣以戏于朝。②泄冶谏曰: “君臣淫乱,民何效焉?”灵公以告二子,二子请杀泄冶,公弗禁,遂杀泄冶。③十五年,灵公与二子饮于夏氏。公戏二子曰:“征舒似汝。”二子曰:“亦似公。”④征舒怒。灵公罢酒出,征舒伏弩獜门射杀灵公。⑤孔宁﹑仪行父皆奔楚,灵公太子午奔晋。征舒自立为陈侯。征舒,故陈大夫也。 夏姬,御叔之妻,舒之母也。 注①正义列女传云:“陈女夏姬者,陈大夫夏征舒之母,御叔之妻也,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杜预云:“夏姬,郑穆公女,陈大夫御叔之妻。” 左传云:“杀御叔,弒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 注②集解左传曰:“衷其衵服。”谷梁传曰:“或衣其衣,或中其襦。” 注③集解春秋曰:“陈杀其大夫泄冶。” 注④集解杜预曰:“灵公即位十五年,征舒已为卿,年大,无嫌是公子也。盖以夏姬淫放,故谓其子多似以为戏也。” 注⑤集解左传曰:“公出自其獜。” 成公元年冬,楚庄王为夏征舒杀灵公,率诸侯伐陈。谓陈曰:“无惊,吾诛征舒而已。”已诛征舒,因县陈而有之,髃臣毕贺。申叔时使于齐来还,独不贺。①庄王问其故,对曰:“鄙语有之,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征舒为贼弒君,故征兵诸侯,以义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则后何以令于天下!是以不贺。”庄王曰:“善。”乃迎陈灵公太子午于晋而立之,复君陈如故,是为成公。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② 注①集解贾逵曰:“叔时,楚大夫。” 注②索隐谓申叔时之语。正义家语云:“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喟然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非申叔时之忠,弗能建其义;非楚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也。’” 八年,楚庄王卒。二十九年,陈倍楚盟。三十年,楚共王伐陈。是岁,成公卒,子哀公弱立。楚以陈丧,罢兵去。哀公三年,楚围陈,复释之。二十八年,楚公子围弒其君郏敖自立,为灵王。 三十四年,初,哀公娶郑,长姬生悼太子师,少姬生偃。①二嬖妾,长妾生留,少妾生胜。留有宠哀公,哀公属之其弟司徒招。哀公病,三月,招杀悼太子,立留为太子。哀公怒,欲诛招,招发兵围守哀公,哀公自经杀。②招卒立留为陈君。四月,陈使使赴楚。楚灵王闻陈乱,乃杀陈使者,③使公子弃疾发兵伐陈,陈君留奔郑。 九月,楚围陈。十一月,灭陈。使弃疾为陈公。 注①索隐按:昭八年经云“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左传“陈哀公元妃郑姬生悼太子偃师”。今此云两姬,又分偃师为二人,亦恐此非。 注②集解徐广曰:“三十五年时。” 注③索隐即司徒招也。一作“苕”也。 招之杀悼太子也,太子之子名吴,出奔晋。晋平公问太史赵曰:“陈遂亡乎?”对曰:“陈,颛顼之族。①陈氏得政于齐,乃卒亡。②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③舜重之以明德。至于遂,④世世守之。及胡公,周赐之姓,⑤使祀虞帝。且盛德之后,必百世祀。虞之世未也,其在齐乎?” 注①集解服虔曰:“陈祖虞舜,舜出颛顼,故为颛顼之族。” 注②集解贾逵曰:“物莫能两盛。” 注③集解贾逵曰:“幕,舜后虞思也。至于瞽瞍,无闻违天命以废绝者。”郑觽曰: “幕,舜之先也。”骃案国语,贾义为长。索隐按:贾逵以幕为虞思,非也。左传言自幕至瞽瞍,知幕在瞽瞍之前,必非虞思明矣。 注④集解杜预曰:“遂,舜后。盖殷之兴,存舜之后而封遂,言舜德乃至于遂也。” 索隐重音持用反。按:杜预以为舜有明德,乃至遂有国,义亦然也。且文云“自幕至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是言舜有明德为天子也。乃云殷封遂,代守之,亦舜德也。按:系本云“陈,舜后”。宋忠云“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遂于陈以祀舜”。 注⑤集解杜预曰:“胡公满,遂之后也。事周武王,赐姓曰妫,封之陈。” 楚灵王灭陈五岁,楚公子弃疾弒灵王代立,是为平王。平王初立,欲得和诸侯,乃求故陈悼太子师之子吴,立为陈侯,是为惠公。惠公立,探续哀公卒时年而为元,空籍五岁矣。① 注①索隐惠公探取哀公死楚,陈灭之后年为元年,故今空籍五岁矣。一云籍,借也,谓借失国之后年为五年。 十年,陈火。十五年,吴王僚使公子光伐陈,取胡、沉而去。①二十八年,吴王阖闾与子胥败楚入郢。是年,惠公卒,子怀公柳立。 注①索隐系本云“胡,归姓;沈,姬姓”。沈国在汝南平舆,胡亦在汝南。 怀公元年,吴破楚,在郢,召陈侯。陈侯欲往,大夫曰:“吴新得意;楚王虽亡,与陈有故,不可倍。”怀公乃以疾谢吴。四年,吴复召怀公。怀公恐,如吴。 吴怒其前不往,留之,因卒吴。陈乃立怀公之子越,是为愍公。① 注①索隐按左传,愍公名周,是史官记不同。 愍公六年,孔子适陈。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十三年,吴复来伐陈,陈告急楚,楚昭王来救,军于城父,吴师去。是年,楚昭王卒于城父。时孔子在陈。①十五年,宋灭曹。十六年,吴王夫差伐齐,败之艾陵,使人召陈侯。 陈侯恐,如吴。楚伐陈。二十一年,齐田常弒其君简公。二十三年,楚之白公胜杀令尹子西、子綦,袭惠王。叶公攻败白公,白公自杀。 注①索隐按:孔子以鲁定公十四年适陈,当陈愍公之六年,上文说是。此十三年,孔子仍在陈,凡经八年,何其久也? 二十四年,楚惠王复国,以兵北伐,杀陈愍公,遂灭陈而有之。是岁,孔子卒。 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①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②以奉夏后氏祀。 注①索隐杞,国名也,东楼公号谥也。不名者,史先失耳。宋忠曰“杞,今陈留雍丘县”。故地理志云雍丘县,故杞国,周武王封禹后为东楼公是也。盖周封杞而居雍丘,至春秋时杞已迁东国,故左氏隐四年传云“莒人伐杞,取牟娄”。牟娄,曹东邑也。僖十四年传云“杞迁缘陵”。地理志北海有营陵,淳于公之县。臣瓒云“即春秋缘陵,淳于公所都之邑”。又州,国名,杞后改国曰州而称淳于公,故春秋桓五年经云“州公如曹”,传曰“淳于公如曹”是也。然杞后代又称子者,以微小又僻居东夷,故襄二十九年经称“杞子来盟”,传曰“书曰子,贱之”是也。 注②集解宋忠曰:“杞,今陈留雍丘县也。” 东楼公生西楼公,西楼公生题公,题公生谋①娶公。②谋娶公当周厉王时。谋娶公生武公。武公立四十七年卒,子靖公立。靖公二十三年卒,子共公立。 共公八年卒,子德公立。③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④桓公十七年卒,子孝公⑤立。孝公十七年卒,弟文公益姑立。文公十四年卒,弟平公郁⑥立。平公十八年卒,子悼公成立。悼公十二年卒,子隐公乞立。七月,隐公弟遂弒隐公自立,是为厘公。厘公十九年卒,子愍公维立。愍公十五年,楚惠王灭陈。十六年,愍公弟阏路弒愍公代立,是为哀公。⑦哀公立十年卒,愍公子敕立,⑧是为出公。出公十二年卒,子简公春立。立一年,楚惠王之四十四年,灭杞。杞后陈亡三十四年。 注①集解徐广曰:“谋,一作‘谟’。”索隐注一作“谍”,音牒。 注②索隐娶音子臾反。 注③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惠公。”索隐系本及谯周并作“惠公”,又云惠公生成公及桓公,是此系家脱成公一代,故云“弟桓公姑容立”,非也。且成公又见春秋经传,故左传庄二十五年云□成公娶鲁女,有婚姻之好。至僖二十二年卒,始赴而书,左传云成公也,未同盟,故不书名。是□有成公,必当如谯周所说。 注④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惠公立十八年,生成公及桓公;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十七年。” 注⑤索隐音盖。□,名。 注⑥索隐一作“郁厘”,谯周云名郁来,盖“郁”“郁”“厘”“来”并声相近,遂不同耳。 注⑦索隐阏音遏。哀公杀兄愍公而立,谥哀。谯周云谥懿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敕,一作‘遫’。” 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 舜之后,周武王封之陈,至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禹之后,周武王封之杞,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契之后为殷,殷有本纪言。殷破,周封其后于宋,齐愍王灭之,有世家言。后稷之后为周,秦昭王灭之,有本纪言。皋陶之后,或封英、六,①楚穆王灭之,无谱。伯夷之后,至周武王复封于齐,曰太公望,陈氏灭之,有世家言。伯翳之后,至周平王时封为秦,项羽灭之,有本纪言。②垂、益、夔、龙,其后不知所封,不见也。右十一人者,皆唐虞之际名有功德臣也;其五人之后皆至帝王,③余乃为显诸侯。滕、薛、驺,夏、殷、周之闲封也,小,不足齿列,弗论也。④ 注①索隐蓼、六,本或作英、六,皆通。然蓼、六皆咎繇之后也。据系本,二国皆偃姓,故春秋文五年左传云楚人灭六,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杜预曰“蓼与六皆咎繇后”。地理志云六,故国,皋陶后,偃姓,为楚所灭。又僖十七年“齐人徐人伐英氏”。杜预又曰“英、六皆皋陶后,国名”。是有英、蓼,实未能详。或者英后改号曰蓼也。 注②索隐秦祖伯翳,解者以翳益,则一人,今言十一人,□伯翳而又别言垂、益,则是二人也。且按舜本纪□十人,无翳而有彭祖,彭祖亦坟典不载,未知太史公意如何,恐多是误。然据秦本纪□翳之功,云“佐舜驯调鸟兽”,与舜典“命益作虞,若予上下草木鸟兽”文同,则为一人必矣,今未详其所由也。 注③索隐舜、禹身为帝王,其稷、契及翳则后代皆为帝王也。 注④索隐滕不知本封,盖轩辕氏子有滕姓,是其祖也。后周封文王子错叔绣于滕,故宋忠云“今沛国公丘是滕国也”。薛,奚仲之后,任姓,盖夏、殷所封,故春秋有滕侯、薛侯。邾,曹姓之国,陆终氏之子会人之后。邾国,今鲁国驺县是也。然三国微小,春秋时亦预会盟,盖史缺无可□列也。 周武王时,侯伯尚千余人。及幽、厉之后,诸侯力攻相并。江、黄、①胡、沉之属,不可胜数,故弗采着于传*(上)**[云]*。 注①索隐按系本,江、黄二国并嬴姓。又地理志江国在汝南安阳县。 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谓至矣!禅位于夏,而后世血食者历三代。及楚灭陈,而田常得政于齐,卒为建国,百世不绝,苗裔兹兹,有土者不乏焉。至禹,于周则杞,微甚,不足数也。楚惠王灭杞,其后越王句践兴。 【索隐述赞】盛德之祀,必及百世。舜、禹余烈,陈、杞是继。妫满受封,东楼纂系。阏路篡逆,夏姬淫嬖。二国衰微,或兴或替。前并后虏,皆亡楚惠。 句践勃兴,田和吞噬。蝉联血食,岂其苗裔?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B] [/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三十七 韂康叔世家 第七 [/TD][/TR][/ALIGN]

[TR]韂康叔①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其次尚有焻季,焻季最少。 注①索隐康,畿内国名。宋忠曰:“康叔从康徙封韂,韂□殷墟定昌之地。畿内之康,不知所在。” 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余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为武庚未集,①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禄父,以和其民。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代成王治,当国。管叔、蔡叔疑周公,乃与武庚禄父作乱,欲攻成周。②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韂君,居河、淇闲故商墟。③ 注①索隐集犹和也。 注②索隐成周,洛阳。其时周公相成王,营洛邑,犹居西周镐京。管、蔡欲构难,先攻成周,于是周公东居洛邑,伐管、蔡。 注③索隐宋忠曰:“今定昌也。” 周公旦惧康叔齿少,乃申告康叔曰:“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先殷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告以纣所以亡者以淫于酒,酒之失,妇人是用,故纣之乱自此始。为梓材,①示君子可法则。故谓之康诰、酒诰、梓材以命之。康叔之国,既以此命,能和集其民,民大说。 注①正义若梓人为材,君子观为法则也。梓,匠人也。 成王长,用事,举康叔为周司寇,赐韂宝祭器,①以章有德。 注①集解左传曰:“分康叔以大路、大旗、少帛、綪茷、旃旌、大吕。”贾逵曰: “大路,全路也。少帛,杂帛也。綪茷,大赤也。通帛为旃,析羽为旌。大吕,钟名。” 郑觽曰:“綪茷,旆名也。” 康叔卒,子康伯代立。①康伯卒,子考伯立。考伯卒,子嗣伯立。嗣伯卒,子嚒② 伯立。③嚒伯卒,子靖伯立。靖伯卒,子贞伯立。④贞伯卒,子顷侯立。 注①索隐系本康伯名髡。宋忠曰:“□王孙牟也,事周康王为大夫。”按:左传所称王孙牟父是也。牟髡声相近,故不同耳。谯周古史考无康伯,而云子牟伯立,盖以不宜父子俱谥康,故因其名云牟伯也。 注②集解史记音隐曰:“音捷。” 注③索隐系本作“挚伯”。 注④索隐系本作“箕伯”。 顷侯厚赂周夷王,夷王命韂为侯。①顷侯立十二年卒,子厘侯立。 注①索隐按:康诰称命尔侯于东土,又云“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则康叔初封已为侯也。比子康伯□称伯者,谓方伯之伯耳,非至子□降爵为伯也。故孔安国曰“孟,长也。五侯之长,谓方伯”。方伯,州牧也,故五代孙祖恒为方伯耳。至顷侯德衰,不监诸侯,乃从本爵而称侯,非是至子□削爵,及顷侯赂夷王而称侯也。 厘侯十三年,周厉王出礶于彘,共和行政焉。二十八年,周宣王立。 四十二年,厘侯卒,太子共伯余立为君。共伯弟和有宠于厘侯,多予之赂;和以其赂赂士,以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厘侯羡①自杀。韂人因葬之厘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韂侯,是为武公。② 注①索隐音延。延,墓道。又音以战反。恭伯名余也。 注②索隐和杀恭伯代立,此说盖非也。按:季札美康叔、武公之德。又国语称武公年九十五矣,犹箴诫于国,恭恪于朝,倚几有诵,至于没身,谓之叡圣。 又诗着韂世子恭伯蚤卒,不云被杀。若武公杀兄而立,岂可以为训而形之于国史乎?盖太史公采杂说而为此记耳。 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四十二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五十五年,卒,子庄公扬立。 庄公五年,取齐女为夫人,好而无子。又取陈女为夫人,生子,蚤死。陈女女弟亦幸于庄公,而生子完。①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②立为太子。 庄公有宠妾,生子州吁。十八年,州吁长,好兵,庄公使将。石碏谏庄公曰:③ “庶子好兵,使将,乱自此起。”不听。二十三年,庄公卒,太子完立,是为桓公。 注①索隐女弟,戴妫也。子桓公完为州吁所杀,戴妫归陈,诗燕燕于飞之篇是。 注②索隐子之,谓养之为子也。齐女□庄姜也。诗硕人篇美之是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石碏,韂上卿。” 桓公二年,弟州吁骄奢,桓公绌之,州吁出礶。十三年,郑伯弟段攻其兄,不胜,亡,而州吁求与之友。十六年,州吁收聚韂亡人以袭杀桓公,州吁自立为韂君。为郑伯弟段欲伐郑,请宋、陈、蔡与俱,三国皆许州吁。州吁新立,好兵,弒桓公,韂人皆不爱。石碏乃因桓公母家于陈,详为善州吁。至郑郊,石碏与陈侯共谋,使右宰丑进食,因杀州吁于濮,①而迎桓公弟晋于邢而立之,②是为宣公。 注①集解服虔曰:“右宰丑,韂大夫。濮,陈地。”索隐贾逵曰:“濮,陈地。” 按:濮水首受河,又受汴,汴亦受河。东北至离狐分为二,俱东北至钜野入济。 则濮在曹韂之闲,贾言陈地,非也。若据地理志陈留封丘县濮水受泲,当言陈留水也。 注②集解贾逵曰:“邢,周公之胤,姬姓国。” 宣公七年,鲁弒其君隐公。九年,宋督弒其君殇公,及孔父。十年,晋曲沃庄伯弒其君哀侯。 十八年,初,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为太子,而令右公子傅之。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①太子伋母死,宣公正夫人与朔共谗恶太子伋。宣公自以其夺太子妻也,心恶太子,欲废之。 及闻其恶,大怒,乃使太子伋于齐而令盗遮界上杀之,②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且行,子朔之兄寿,太子异母弟也,知朔之恶太子而君欲杀之,乃谓太子曰:“界盗见太子白旄,即杀太子,太子可毋行。”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遂行。寿见太子不止,乃盗其白旄而先驰至界。界盗见其验,即杀之。寿已死,而太子伋又至,谓盗曰:“所当杀乃我也。”盗并杀太子伋,以报宣公。宣公乃以子朔为太子。十九年,宣公卒,太子朔立,是为惠公。 注①集解杜预曰:“左右媵之子,因以为号。” 注②正义左传云韂宣公使太子伋之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杜预云“莘,韂地”。 左右公子不平朔之立也,惠公四年,左右公子怨惠公之谗杀前太子伋而代立,乃作乱,攻惠公,立太子伋之弟黔牟为君,惠公礶齐。 韂君黔牟立八年,齐襄公率诸侯奉王命共伐韂,纳韂惠公,诛左右公子。韂君黔牟礶于周,惠公复立。惠公立三年出亡,亡八年复入,与前通年凡十三年矣。 二十五年,惠公怨周之容舍黔牟,与燕伐周。周惠王礶温,韂、燕立惠王弟颓为王。二十九年,郑复纳惠王。三十一年,惠公卒,子懿公赤立。 懿公即位,好鹤,①淫乐奢侈。九年,翟伐韂,韂懿公欲发兵,兵或畔。大臣言曰: “君好焽,焽可令击翟。”翟于是遂入,杀懿公。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故鹤城在滑州匡城县西南十五里。左传云‘韂懿公好鹤,* [鹤]*有乘轩者。狄伐韂,公欲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 俗传懿公养鹤于此城,因名也。” 懿公之立也,百姓大臣皆不服。自懿公父惠公朔之谗杀太子伋代立至于懿公,常欲败之,卒灭惠公之后而更立黔牟之弟昭伯顽之子申为君,是为戴公。 戴公申元年卒。齐桓公以韂数乱,乃率诸侯伐翟,为韂筑楚丘,①立戴公弟毁为韂君,②是为文公。文公以乱故礶齐,齐人入之。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城武县有楚丘亭。” 注②集解贾谊书曰:“韂侯朝于周,周行人问其名,答曰韂侯辟疆,周行人还之,曰启疆辟疆,天子之号,诸侯弗得用。韂侯更其名曰毁,然后受之。”正义毁音毁。 初,翟杀懿公也,韂人怜之,思复立宣公前死太子伋之后,伋子又死,而代伋死者子寿又无子。太子伋同母弟二人:其一曰黔牟,黔牟尝代惠公为君,八年复去;其二曰昭伯。昭伯、黔牟皆已前死,故立昭伯子申为戴公。戴公卒,复立其弟毁为文公。 文公初立,轻赋平罪,①身自劳,与百姓同苦,以收韂民。 注①索隐轻赋税,平断刑也。平,或作“卒”。卒谓士卒也。罪字连下读,盖亦一家之义耳十六年,晋公子重耳过,无礼。十七年,齐桓公卒。二十五年,文公卒,子成公郑立。 成公三年,晋欲假道于韂救宋,成公不许。晋更从南河度,①救宋。征师于韂,韂大夫欲许,成公不肯。大夫元咺攻成公,成公出礶。②晋文公重耳伐韂,分其地予宋,讨前过无礼及不救宋患也。韂成公遂出礶陈。③二岁,如周求入,与晋文公会。晋使人鸩韂成公,成公私于周主鸩,令薄,得不死。④已而周为请晋文公,卒入之韂,而诛元咺,韂君瑕出礶。⑤七年,晋文公卒。 十二年,成公朝晋襄公。十四年,秦穆公卒。二十六年,齐邴歜弒其君懿公。⑥三十五年,成公卒,⑦子穆公遫立。⑧ 注①集解服虔曰:“南河,济南之东南流河也。”杜预曰:“从汲郡南度,出韂南。” 注②索隐礶楚。正义咺,况远反。 注③索隐按:左传“韂侯闻楚师败,惧,出奔楚,遂适陈”是。 注④索隐按:私谓赂之也。 注⑤索隐是元咺所立者,成公入而杀之,故僖三十年经云“韂杀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此言“奔”,非也。 注⑥索隐邴歜与左氏同,而齐系家作“邴戎”者,盖邴歜掌御戎车,故号邴戎。邴音丙。歜亦作“嘠”。 注⑦集解世本曰:“成公徙濮阳。”宋忠曰:“濮阳,帝丘,地名。” 注⑧正义遫音速。 穆公二年,楚庄王伐陈,杀夏征舒。三年,楚庄王围郑,郑降,复释之。十一年,孙良夫救鲁伐齐,复得侵地。穆公卒,子定公臧立。定公十二年卒,子献公衎立。 献公十三年,公令师曹教宫妾鼓琴,①妾不善,曹笞之。妾以幸恶曹于公,公亦笞曹三百。十八年,献公戒孙文子、宁惠子食,皆往。日旰不召,②而去射鸿于囿。二子从之,③公不释射服与之言。④二子怒,如宿。⑤孙文子子数侍公饮,⑥使师曹歌巧言之卒章。⑦师曹又怒公之尝笞三百,乃歌之,欲以怒孙文子,报韂献公。文子语蘧伯玉,伯玉曰:“臣不知也。”⑧遂攻出献公。献公礶齐,齐置韂献公于聚邑。孙文子、宁惠子共立定公弟秋⑨为韂君,是为殇公。 注①集解贾逵曰:“师曹,乐人。” 注②集解服虔曰:“孙文子,林父也。宁惠子,宁殖也。敕戒二子,欲共晏食,皆服朝衣待命。旰,晏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从公于囿。” 注④集解左传曰:“不释皮冠。” 注⑤集解服虔曰:“孙文子邑也。”索隐左传作“戚”,此亦音戚也。 注⑥集解左传曰文子子□孙蒯也。 注⑦集解杜预曰:“巧言,诗小雅也。其卒章曰:‘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公欲以譬文子居河上而为乱。” 注⑧集解贾逵曰:“伯玉,韂大夫。” 注⑨集解徐广曰:“班氏云献公弟焱。”索隐左传作“剽”,古今人表作“焱”,盖音相乱,字易改耳。音方遥反,又匹妙反。 殇公秋立,封孙文子林父于宿。十二年,宁喜与孙林父争宠相恶,殇公使宁喜攻孙林父。林父礶晋,复求入故韂献公。献公在齐,齐景公闻之,与韂献公如晋求入。晋为伐韂,诱与盟。韂殇公会晋平公,平公执殇公与宁喜而复入韂献公。献公亡在外十二年而入。 献公后元年,诛宁喜。 三年,吴延陵季子使过韂,见蘧伯玉、史鰌,曰:“韂多君子,其国无故。”过宿,孙林父为击磬,曰:“不乐,音大悲,使韂乱乃此矣。”是年,献公卒,子襄公恶立。 襄公六年,楚灵王会诸侯,襄公称病不往。 九年,襄公卒。初,襄公有贱妾,幸之,有身,梦有人谓曰:“我康叔也,令若子必有韂,名而子曰‘元’。”妾怪之,问孔成子。①成子曰:“康叔者,韂祖也。”及生子,男也,以告襄公。襄公曰:“天所置也。”名之曰元。襄公夫人无子,于是乃立元为嗣,是为灵公。 注①集解服虔曰:“韂卿孔烝鉏。” 灵公五年,朝晋昭公。六年,楚公子弃疾弒灵王自立,为平王。十一年,火。 三十八年,孔子来,禄之如鲁。后有隙,孔子去。后复来。 三十九年,太子蒯聩与灵公夫人南子有恶,①欲杀南子。蒯聩与其徒戏阳遫谋,朝,使杀夫人。②戏阳后悔,不果。蒯聩数目之,夫人觉之,惧,呼曰:③“太子欲杀我!”灵公怒,太子蒯聩礶宋,已而之晋赵氏。 注①集解贾逵曰:“南子,宋女。” 注②集解贾逵曰:“戏阳遫,太子家臣。”正义戏音羲。 注③正义呼,火故反。 四十二年春,灵公游于郊,令子郢仆。①郢,灵公少子也,字子南。灵公怨太子出礶,谓郢曰:“我将立若为后。”郢对曰:“郢不足以辱社稷,君更图之。”②夏,灵公卒,夫人命子郢为太子,曰:“此灵公命也。”郢曰:“亡人太子蒯聩之子辄在也,不敢当。”于是韂乃以辄为君,是为出公。 注①集解贾逵曰:“仆,御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郢自谓己无德,不足立,以污辱社稷。” 六月乙酉,赵简子欲入蒯聩,乃令阳虎诈命韂十余人衰绖归,①简子送蒯聩。韂人闻之,发兵击蒯聩。蒯聩不得入,入宿而保,韂人亦罢兵。 注①集解服虔曰:“衰绖,为若从韂来迎太子也。” 出公辄四年,齐田乞弒其君孺子。八年,齐鲍子弒其君悼公。 孔子自陈入韂。九年,孔文子问兵于仲尼,仲尼不对。其后鲁迎仲尼,仲尼反鲁。 十二年,初,孔圉文子取太子蒯聩之姊,生悝。孔氏之竖浑良夫美好,孔文子卒,良夫通于悝母。太子在宿,悝母使良夫于太子。太子与良夫言曰:“苟能入我国,报子以乘轩,免子三死,毋所与。”①与之盟,许以悝母为妻。闰月,良夫与太子入,舍孔氏之外圃。②昏,二人蒙衣而乘,③宦者罗御,如孔氏。孔氏之老栾宁问之,④称姻妾以告。⑤遂入,适伯姬氏。⑥既食,悝母杖戈而先,⑦太子与五人介,舆猳从之。⑧伯姬劫悝于厕,强盟之,遂劫以登台。⑨栾宁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仲由。⑩召护驾乘车,⑾行爵食炙,⑿奉出公辄礶鲁。⒀ 注①集解杜预曰:“轩,大夫车也。三死,死罪三。”正义杜预云:三罪,紫衣、袒裘、带剑也。紫衣,君服也。热,故偏袒,不敬也。韂侯求令名者与之食焉,太子请使良夫,良夫紫衣狐裘,不释剑而食,太子使牵退,数之罪而杀之。 注②集解服虔曰:“圃,园。” 注③集解服虔曰:“二人谓良夫、太子。蒙衣,为妇人之服,以巾蒙其头而共乘也。” 注④集解服虔曰:“家臣称老。问其姓名。” 注⑤集解贾逵曰:“婚姻家妾也。” 注⑥集解服虔曰:“入孔氏家,适伯姬所居。” 注⑦集解服虔曰:“先至孔悝所。” 注⑧集解贾逵曰:“介,被甲也。舆猳豚,欲以盟故也。” 注⑨集解服虔曰:“于韂台上召韂髃臣。” 注⑩集解服虔曰:“季路为孔氏邑宰,故告之。” 注⑾集解服虔曰:“召护,韂大夫。驾乘车,不驾兵车也,言无距父之意。” 注⑿集解服虔曰:“栾宁使召季路,乃行爵食炙。” 注⒀集解服虔曰:“召护奉韂侯。” 仲由将入,遇子羔将出,①曰:“门已闭矣。”子路曰:“吾姑至矣。”②子羔曰: “不及,莫践其难。”③子路曰:“食焉不辟其难。”④子羔遂出。 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阖门,曰:“毋入为也!”⑤子路曰:“是公孙也?求利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有使者出,子路乃得入。曰:“太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或继之。”⑥且曰:“太子无勇。若燔台,必舍孔叔。” 太子闻之,惧,下石乞、盂黡敌子路,⑦以戈击之,割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⑧结缨而死。⑨孔子闻韂乱,曰:“嗟乎!柴也其来乎?由也其死矣。”孔悝竟立太子蒯聩,是为庄公。 注①集解贾逵曰:“子羔,韂大夫。高柴,孔子弟子也。将出,礶。” 注②集解杜预曰:“且欲至门。” 注③集解贾逵曰:“言家臣忧不及国,不得践履其难。”郑觽曰:“是时辄已出,不及事,不当践其难。子羔言不及,以为季路欲死国也。” 注④集解服虔曰:“言食悝之禄,欲救悝之难,此明其不死国也。” 注⑤集解服虔曰:“公孙敢,韂大夫。言辄已出,无为复入。” 注⑥集解王肃曰:“必有待 续其后攻太子。” 注⑦集解服虔曰:“二子,蒯聩之臣。敌,当也。”正义燔音烦。舍音舍。黡音乙减反。 注⑧集解服虔曰:“不使冠在地。” 注⑨正义缨,冠緌也。 庄公蒯聩者,出公父也,居外,怨大夫莫迎立。元年即位,欲尽诛大臣,曰:“寡人居外久矣,子亦尝闻之乎?”髃臣欲作乱,乃止。 二年,鲁孔丘卒。 三年,庄公上城,见戎州。①曰:“戎虏何为是?”戎州病之。十月,戎州告赵简子,简子围韂。十一月,庄公出礶,②韂人立公子斑师为韂君。③齐伐韂,虏斑师,更立公子起为韂君。④ 注①集解贾逵曰:“戎州,戎人之邑。”索隐左传曰“戎州人攻之”是也。隐二年 “公会戎于潜”,杜预云“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济阳与韂相近,故庄公登台望见戎州。又七年云“戎伐凡伯于楚丘”,是戎近韂。 注②索隐按:左传,庄公本由晋赵氏纳之,立而背晋,晋伐韂,韂人出庄公,立公子般师。晋师退,庄公复入,般师出奔。初,公登城见戎州己氏之妻发美,髡之以为夫人娰。又欲翦戎州,兼逐石圃,故石圃攻庄公。庄公惧,踰北墙折股,入己氏,己氏杀之。今系家不言庄公复入及死己氏,直云出奔,亦其疏也。 又左传云韂复立般师,齐伐韂,立公子起,执般师。明年,韂石圃逐其君起,起奔齐,出公辄复归。是左氏详而系家略也。 注③集解左传曰:“斑师,襄公之孙。” 注④集解服虔曰:“起,灵公子。” 韂君起元年,韂石曼?逐其君起,①起礶齐。韂出公辄自齐复归立。初,出公立十二年亡,亡在外四年复入。出公后元年,赏从亡者。立二十一年卒,②出公季父黔攻出公子而自立,是为悼公。 注①索隐左传作“石圃”,此作“□”,音圃,又音徒和反。□,或作“?”。诸本或无“曼”字。 注②索隐按:出公初立十二年,亡在外四年,复入九年卒,是立二十一年。 自即位至卒,凡经二十五年而卒于越。 悼公五年卒,①子敬公弗立。②敬公十九年卒,子昭公纠立。③是时三晋强,韂如小侯,属之。④ 注①索隐按:纪年云“四年卒于越”。系本名虔。 注②集解世本云敬公费也。索隐系本“弗”作“费”。 注③索隐系本云敬公生桡公舟,非也。 注④正义属赵也。 昭公六年,公子亹①弒之代立,是为怀公。怀公十一年,公子颓弒怀公而代立,是为慎公。慎公父,公子适;②适父,敬公也。慎公四十二年卒,子声公训立。③声公十一年卒,子成侯鮱④立。 注①正义音尾。 注②索隐音的。按:系本“适”作“虔”。虔,悼公也。 注③索隐训亦作“驯”,同休运反。系本作“圣公驰”。 注④索隐音速。系本作“不逝”。按:上穆公已名遫,不可成侯更名,则系本是。 成侯十一年,公孙鞅入秦。①十六年,韂更贬号曰侯。 注①索隐按:秦本纪云孝公元年鞅入秦,又按年表,成侯与秦孝公同年,然则“十一年”当为“元年”,字误耳。 二十九年,成侯卒,子平侯立。平侯八年卒,子嗣君立。① 注①索隐按:乐资据纪年,以嗣君即孝襄侯也。嗣君五年,更贬号曰君,独有濮阳。 四十二年卒,子怀君立。怀君三十一年,朝魏,魏囚杀怀君。魏更立嗣君弟,是为元君。元君为魏貋,故魏立之。①元君十四年,秦拔魏东地,②秦初置东郡,更徙韂野王县,③而并濮阳为东郡。二十五年,元君卒,子君角立。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班氏云元君者,怀君之弟。” 注②索隐魏都大梁,濮阳﹑黎阳并是魏之东地,故立郡名东郡也。 注③索隐按年表,元君十一年秦置东郡,十三年韂徙野王,与此不同也。 注④集解年表云元君十一年秦置东郡,十二年徙野王,二十三年卒。 君角九年,秦并天下,立为始皇帝。二十一年,二世废君角为庶人,韂绝祀。 太史公曰:余读世家言,至于宣公之太子以妇见诛,弟寿争死以相让,此与晋太子申生不敢明骊姬之过同,俱恶伤父之志。然卒死亡,何其悲也!或父子相杀,兄弟相灭,亦独何哉? 【索隐述赞】司寇受封,梓材有作。成锡厥器,夷加其爵。暨武能修,从文始约。诗美归燕,传矜石碏。皮冠射鸿,乘轩使焽。宣纵淫嬖,衅生伋﹑朔。蒯聩得罪,出公行恶。韂祚日衰,失于君角。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 第八 [/TD][/TR][/ALIGN]

[TR]微子开者,①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②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嘢国,③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④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⑤我祖遂陈于上,⑥纣沉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⑦殷既小大好草窃奸宄,⑧卿士师师非度,⑨皆有罪辜,乃无维获,⑩小民乃并兴,相为敌雠。⑾今殷其典丧!若涉水无津涯。⑿殷遂丧,越至于今。”⒀曰:“太师,少师,⒁我其发出往?⒂吾家保于丧?⒃今女无故告⒄予,颠跻,如之何其?”⒅太师若曰:“王子,天笃下菑亡殷国,⒆乃毋畏畏,不用老长。⒇今殷民乃陋淫神只之祀。(21)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遂亡。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微,畿内国名。子,爵也。为纣卿士。”索隐按:尚书微子之命篇云命微子启代殷后,今此名开者,避汉景帝讳也。 注②索隐按:尚书亦以为殷王元子而是纣之兄。按:吕氏春秋云生微子时母犹为妾,及为妃而生纣。故微子为纣同母庶兄。 注③集解徐广曰:“嘢音耆。”索隐嘢音耆,耆即黎也。邹诞本云“嗴音黎”。孔安国云“黎在上党东北,即今之黎亭是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太师,三公,箕子也。少师,孤卿,比干也。”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言殷不有治政四方之事,将必亡也。” 注⑥集解马融曰:“我祖,汤也。”孔安国曰:“言汤遂其功,陈力于上世也。” 注⑦集解马融曰:“下,下世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草野盗窃,又为奸宄于外内。” 注⑨集解马融曰:“非但小人学为奸宄,卿士已下转相师效,为非法度。” 注⑩集解郑玄曰:“获,得也。髃臣皆有是罪,其爵禄又无常得之者。言屡相攻夺。”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卿士既乱,而小民各起,共为敌雠。言不和同。” 注⑿集解徐广曰:“一作‘陟水无舟航’,言危也。”骃谓典,国典也。索隐尚书 “典”作“沦”,篆字变易,其义亦殊。徐广曰“典,国典也”。丧音息浪反。 注⒀集解马融曰:“越,于也。于是至矣,于今到矣。” 注⒁集解马融曰:“重呼告之。” 注⒂集解郑玄曰:“发,起也。纣祸败如此,我其起作出往也。”索隐往,尚书作 “狂”,盖亦今文尚书意异耳。 注⒃集解徐广曰:“一云‘于是家保’。”骃案:马融曰“卿大夫称家”。 注⒄集解王肃曰:“无意告我也,是微子求教诲也。” 注⒅集解马融曰:“跻犹坠也。恐颠坠于非义,当如之何也。”郑玄曰:“其,语助也。齐鲁之闲声如‘姬’。记曰‘何居’。” 注⒆集解孔安国曰:“微子,帝乙子,故曰‘王子’。天生纣为乱,是下菑也。” 郑玄曰:“少师不答,志在必死。”正义菑音灾。 注⒇集解孔安国曰:“上不畏天菑,下不畏贤人,违戾耆老之长,不用其教。” 注(21)集解徐广曰:“一云‘今殷民侵神牺’,又一云‘陋淫侵神只’。”骃案:马融曰“天曰神,地曰只”。索隐陋淫,尚书作“攘窃”。刘氏云“陋淫犹轻秽也”。 箕子者,①纣亲戚也。②纣始为象箸,③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为桮,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详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④ 注①集解马融曰:“箕,国名也。子,爵也。” 注②索隐箕,国;子,爵也。司马彪曰“箕子名胥余”。马融﹑王肃以箕子为纣之诸父。服虔﹑杜预以为纣之庶兄。杜预云“梁国蒙县有箕子頉”。 注③索隐箸音持略反。按:下云“为象箸必为玉杯”,杯箸事相近,周礼六尊有牺﹑象﹑着﹑壶﹑泰﹑山。着尊者,着地无足是也。刘氏音直虑反,则杯箸亦食用之物,亦并通。 注④集解风俗通义曰:“其道闭塞忧愁而作者,命其曲曰操。操者,言遇菑遭害,困厄穷迫,虽怨恨失意,犹守礼义,不惧不慑,乐道而不改其操也。” 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于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① 注①集解时比干已死,而云少师者似误。 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①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注①索隐肉袒者,袒而露肉也。面缚者,缚手于背而面向前也。刘氏云“面即背也”,义亦稍迂。 武王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使管叔﹑蔡叔傅相之。 武王既克殷,访问箕子。 武王曰:“于乎!维天阴定下民,相和其居,①我不知其常伦所序。”②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天不言而默定下民,助合其居,使有常生之资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言我不知天所以定民之常道理次序,问何由。” 箕子对曰:“在昔鲧馛鸿水,汨陈其五行,①帝乃震怒,不从鸿范九等,常伦所斁。 ②鲧则殛死,禹乃嗣兴。③天乃锡禹鸿范九等,常伦所序。④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馛,塞;汨,乱也。治水失道,是乱陈五行。”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释’。”骃案:郑玄曰“帝,天也。天以鲧如是,乃震动其威怒,不与天道大法九类,言王所问所由败也”。 注③集解郑玄曰:“春秋传曰‘舜之诛也殛鲧,其举也兴禹’。”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天与禹,洛出书也。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初一曰五行;二曰五事;三曰八政;四曰五纪;五曰皇极;六曰三德;七曰稽疑;八曰庶征;九曰向用五福,畏用六极。① 注①集解马融曰:“言天所以畏惧人用六极。”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①水曰润下,火曰炎上,②木曰曲直,③金曰从革,④土曰稼穑。⑤润下作咸,⑥炎上作苦,⑦曲直作酸,⑧从革作辛,⑨稼穑作甘。⑩ 注①集解郑玄曰;“此数本诸阴阳所生之次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言其自然之常性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木可揉使曲直也。” 注④集解马融曰:“金之性从人,而更可销铄。” 注⑤集解王肃曰:“种之曰稼,敛之曰穑。”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水卤所生。”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焦气之味。”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木实之性。”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金气之味。”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甘味生于百谷。五行以下,箕子所陈。”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①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②恭作肃,从作治,③明作智,聪作谋,④睿作圣。⑤ 注①集解马融曰:“发言当使可从。” 注②集解马融曰:“睿,通也。” 注③集解马融曰:“出令而从,所以为治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所谋必成审也。”马融曰:“上聪则下进其谋。”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①五曰司徒,②六曰司寇,②七曰宾,④八曰师。⑤ 注①集解马融曰:“司空,掌营城郭,主空土以居民。”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主徒觽,教以礼义。” 注③集解马融曰:“主诛寇害。” 注④集解郑玄曰:“掌诸侯朝觐之官。” 注⑤集解郑玄曰:“掌军旅之官。” “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①五曰历数。② 注①集解马融曰:“星,二十八宿。辰,日月之所会也。”郑玄曰:“星,五星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历数,节气之度。以为历数,敬授民时。” “皇极:皇建其有极,①敛时五福,用傅锡其庶民,②维时其庶民于女极,③锡女保极。④凡厥庶民,毋有淫朋,人毋有比德,维皇作极。⑤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女则念之。⑥不协于极,不离于咎,皇则受之。⑦而安而色,曰予所好德,女则锡之福。 ⑧时人斯其维皇之极。⑨毋侮鳏寡而畏高明。⑩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国其昌。 ⑾凡厥正人,既富方谷。⑿女不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⒀于其毋好,女虽锡之福,其作女用咎。⒁毋偏毋颇,遵王之义。⒂毋有作好,遵王之道。⒃毋有作恶,遵王之路。毋偏毋党,王道荡荡。⒄毋党毋偏,王道平平。⒅毋反毋侧,王道正直。⒆会其有极,⒇归其有极。(21)曰王极之傅言,(22)是夷是训,于帝其顺。(23)凡厥庶民,极之傅言,(24)是顺是行,(25)以近天子之光。(26)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27)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太中之道,大立其有中,谓行九畴之义。” 注②集解马融曰:“当敛是五福之道,用布与觽民。” 注③集解马融曰:“以其能敛是五福,故觽民于汝取中正以归心也。” 注④集解郑玄曰:“又赐女以守中之道。”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民有善则无淫过朋党之恶,比周之德,惟天下皆大为中正也。” 注⑥集解马融曰:“凡其觽民有谋有为,有所执守,当思念其行有所趣舍也。”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凡民之行虽不合于中,而不罹于咎恶,皆可进用大法受之。”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女当安女颜色,以谦下人。人曰我所好者德也,女则与之爵禄。”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不合于中之人,女与之福,则是人此其惟大之中,言可勉进也。” 注⑩集解马融曰:“高明显宠者,不枉法畏之。” 注⑾集解王肃曰:“使进其行,任之以政,则国为之昌。”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正直之人,既当爵禄富之,又当以善道接之。” 注⒀集解孔安国曰:“不能使正人有好于国家,则是人斯其诈取罪而去也。” 注⒁集解郑玄曰:“无好于女家之人,虽锡之以爵禄,其动作为女用恶。谓为天子结怨于民。” 注⒂集解孔安国曰:“偏,不平;颇,不正。言当循先王正义以治民。” 注⒃集解马融曰:“好,私好也。” 注⒄集解孔安国曰:“言开辟也。”郑玄曰:“党,朋党。” 注⒅集解孔安国曰:“言辨治也。” 注⒆集解马融曰:“反,反道也。侧,倾侧也。” 注⒇集解郑玄曰:“谓君也当会聚有中之人以为臣也。” 注(21)集解郑玄曰:“谓臣也当就有中之君而事之。” 注(22)集解马融曰:“王者当尽极行之,使臣下布陈其言。” 注(23)集解马融曰:“是大中而常行之,用是教训天下,于天为顺也。” 注(24)集解马融曰:“亦尽极敷陈其言于上也。” 注(25)集解王肃曰:“民纳言于上而得中者,则顺而行之。” 注(26)集解王肃曰:“近犹益也。顺行民言,所以益天子之光。” 注(27)集解王肃曰:“政教务中,民善是用,所以为民父母,而为天下所归往。” “三德:一曰正直,①二曰刚克,三曰柔克。②平康正直,③强不友刚克,④内友柔克,⑤沉渐刚克,⑥高明柔克。⑦维辟作福,维辟作威,维辟玉食。⑧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辟,民用僭忒。⑨ 注①集解郑玄曰:“中平之人。” 注②集解郑玄曰:“克,能也。刚而能柔,柔而能刚,宽猛相济,以成治立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世平安,用正直治之。”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友,顺也。世强御不顺,以刚能治之。”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世和顺,以柔能治之也。”索隐内,当为“燮”。燮,和也。 注⑥集解马融曰:“沉,阴也。潜,伏也。阴伏之谋,谓贼臣乱子非一朝一夕之渐,君亲无将,将而诛。”索隐尚书作“沈潜”,此作“渐”字,其义当依马注。 注⑦集解马融曰:“高明君子,亦以德怀也。” 注⑧集解马融曰:“辟,君也。玉食,美食。不言王者,关诸侯也。”郑玄曰:“作福,专爵赏也。作威,专刑罚也。玉食,备珍美也。”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在位不端平,则下民僭差。” “稽疑:择建立卜筮人。①乃命卜筮,曰雨,曰济,曰涕,②曰雾,③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之用二,衍貣。④立时人为卜筮,⑤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⑥女则有大疑,谋及女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⑦女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⑧而身其康强,而子孙其逢吉。⑨女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龟从,筮从,女则逆,庶民逆,吉。庶民从,龟从,筮从,女则逆,卿士逆,吉。⑩女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⑾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⑿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龟曰卜,蓍曰筮。考正疑事,当选择知卜筮人而建立之。” 注②集解尚书作“圛”。索隐涕音亦,尚书作“圛”。孔安国云“气骆驿亦连续”。今此文作“涕”,是涕泣亦相连之状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曰‘洟’,曰‘被’。”索隐雾音蒙,然“蒙”与“雾”亦通。徐广所见本“涕”作“洟”,“蒙”作“被”,义通而字变。 注④集解郑玄曰:“卜五占之用,谓雨﹑济﹑圛﹑雾﹑克也。二衍貣,谓贞﹑悔也。将立卜筮人,乃先命名兆卦而分别之。兆卦之名凡七,龟用五,易用二。 审此道者,乃立之也。雨者,兆之体,气如雨然也。济者,如雨止之云气在上者也。圛者,色泽而光明也。雾者,气不释,郁冥冥也。克者,如祲气之色相犯也。内卦曰贞,贞,正也。外卦曰悔,悔之言晦也,晦犹终也。卦象多变,故言‘衍貣’也。” 注⑤集解郑玄曰:“立是能分别兆卦之名者,以为卜筮人。” 注⑥集解郑玄曰:“从其多者。蓍龟之道幽微难明,慎之深。”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先尽谋虑,然后卜筮以决之。”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大同于吉。”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动不违觽,故后世遇吉也。” 注⑩集解郑玄曰:“此三者皆从多,故为吉。” 注⑾集解郑玄曰:“此逆者多,以故举事于境内则吉,境外则凶。”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安以守常则吉,动则凶。”郑玄曰:“龟筮皆与人谋相违,人虽三从,犹不可以举事。” “庶征:曰雨,曰阳,曰奥,曰寒,曰风,曰时。①五者来备,各以其序,庶草繁庑。②一极备,凶。一极亡,凶。③曰休征:④曰肃,时雨若,⑤曰治,时旸若;⑥曰知,时奥若;⑦曰谋,时寒若;⑧曰圣,时风若。⑨曰咎征:⑩曰狂,常雨若;⑾曰僭,常旸若;⑿曰舒,常奥若;⒀曰急,常寒若;⒁曰雾,常风若。⒂王眚维岁,⒃卿士维月,⒄师尹维日。⒅岁月日时毋易,⒆百谷用成,治用明,⒇畯民用章,家用平康。(21)日月岁时既易,百谷用不成,治用昏不明,畯民用微,家用不宁。庶民维星,(22)星有好风,星有好雨。(23)日月之行,有冬有夏。(24)月之从星,则以风雨。(25)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雨以润物,阳以干物,暖以长物,寒以成物,风以动物。五者各以时,所以为觽验。”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言五者备至,各以次序,则觽草木繁庑滋丰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一者备极过甚则凶,一者极无不至亦凶,谓其不时失□之谓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美行之验。”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君行敬,则时雨顺之。”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君政治,则时旸顺之。”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君昭哲,则时暖顺之。”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君能谋,则时寒顺之。”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君能通理,则时风顺之。”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恶行之验也。”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君行狂妄,则常雨顺之。”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君行僭差,则常旸顺之。” 注⒀集解孔安国曰:“君臣逸豫,则常暖顺之。”索隐舒,依字读。按:下有“曰急”也。 注⒁集解孔安国曰:“君行急,则常寒顺之。” 注⒂集解孔安国曰:“君行雾闇,则常风顺之。” 注⒃集解马融曰:“言王者所眚职,如岁兼四时也。” 注⒄集解孔安国曰:“卿士各有所掌,如月之有别。” 注⒅集解孔安国曰:“觽正官之吏分治其职,如日之有岁月也。” 注⒆集解孔安国曰:“各顺常。” 注⒇集解孔安国曰:“岁月无易,则百谷成;君臣无易,则正治明。” 注(21)集解孔安国曰:“贤臣显用,国家平宁。” 注(22)集解孔安国曰:“星,民象,故觽民惟若星也。” 注(23)集解马融曰:“箕星好风,毕星好雨。” 注(24)集解孔安国曰:“日月之行,冬夏各有常度。” 注(25)集解孔安国曰:“月经于箕则多风,离于毕则多雨。政教失常,以从民欲,亦所以乱。”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①四曰攸好德,②五曰考终命。③六极:一曰凶短折,④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⑤六曰弱。”⑥ 注①集解郑玄曰:“康宁,平安。”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所好者德,福之道。”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各成其短长之命以自终,不横夭。” 注④集解郑玄曰:“未龀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索隐未龀,未毁齿也。音楚□反。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恶,丑陋也。” 注⑥集解郑玄曰:“愚懦不壮毅曰弱。” 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①而不臣也。 注①索隐潮仙二音。地因水为名也。 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①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②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③ 注①索隐妇人之性多涕泣。 注②索隐渐渐,麦芒之状,音子廉反,又依字读。油油者,禾黍之苗光悦貌。 注③集解杜预曰:“梁国蒙县有箕子頉。” 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欲袭成王﹑周公。①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②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云‘欲袭成周’。” 注②集解世本曰:“宋更曰睢阳。” 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①微仲卒,子宋公稽立。②宋公稽卒,子丁公申立。丁公申卒,子愍公共立。愍公共卒,弟炀公熙立。炀公即位,愍公子鲋祀弒炀公而自立,③曰“我当立”,是为厉公。厉公卒,子厘公举立。 注①集解礼记曰:“微子舍其孙腯而立衍也。”郑玄曰:“微子适子死,立其弟衍,殷礼也。”索隐按:家语微子弟仲思名衍,一名泄,嗣微子为宋公。虽迁爵易位,而班级不过其故,故以旧官为称。故二微虽为宋公,犹称微,至于稽乃称宋公也。 注②索隐谯周云:“未谥,故名之。” 注③集解徐广曰:“鲋,一作‘鲂’。”索隐徐云一本作“鲂”,谯周亦作“鲂祀”,据左氏,□愍公庶子也。弒炀公,欲立太子弗父何,何让不受。 厘公十七年,周厉王出奔彘。 二十八年,厘公卒,子惠公啫立。①惠公四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年,惠公卒,子哀公立。哀公元年卒,子戴公立。 注①集解吕忱曰:“啫音古苋反。” 戴公二十九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始列为诸侯。 三十四年,戴公卒,子武公司空立。武公生女为鲁惠公夫人,生鲁桓公。十八年,武公卒,子宣公力立。 宣公有太子与夷。十九年,宣公病,让其弟和,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我其立和。”和亦三让而受之。宣公卒,弟和立,是为穆公。 穆公九年,病,召大司马孔父谓曰:“先君宣公舍太子与夷而立我,我不敢忘。 我死,必立与夷也。”孔父曰:“髃臣皆愿立公子冯。”穆公曰:“毋立冯,吾不可以负宣公。”于是穆公使冯出居于郑。八月庚辰,穆公卒,兄宣公子与夷立,是为殇公。君子闻之,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复享之。 殇公元年,韂公子州吁弒其君完自立,欲得诸侯,使告于宋曰:“冯在郑,必为乱,可与我伐之。”宋许之,与伐郑,至东门而还。二年,郑伐宋,以报东门之役。其后诸侯数来侵伐。 九年,大司马孔父嘉妻好,出,道遇太宰华督,①督说,目而观之。②督利孔父妻,乃使人宣言国中曰:“殇公即位十年耳,而十一战,③民苦不堪,皆孔父为之,我且杀孔父以宁民。”是岁,鲁弒其君隐公。十年,华督攻杀孔父,取其妻。殇公怒,遂弒殇公,而迎穆公子冯于郑而立之,是为庄公。 注①集解服虔曰:“戴公之孙。” 注②集解服虔曰:“目者,极视精不转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一战,伐郑,围其东门;二战,取其禾;三战,取邾田;四战,邾郑伐宋,入其郛;五战,伐郑,围长葛;六战,郑以王命伐宋;七战,鲁败宋师于菅;八战,宋、韂入郑;九战,伐戴;十战,郑入宋;十一战,郑伯以虢师大败宋。” 庄公元年,华督为相。九年,执郑之祭仲,要以立突为郑君。祭仲许,竟立突。 十九年,庄公卒,子愍公捷立。 愍公七年,齐桓公即位。九年,宋水,鲁使臧文仲往吊水。①愍公自罪曰:“寡人以不能事鬼神,政不修,故水。”臧文仲善此言。此言乃公子子鱼教愍公也。 注①集解贾逵曰:“问凶曰吊。” 十年夏,宋伐鲁,战于乘丘,①鲁生虏宋南宫万。②宋人请万,万归宋。 十一年秋,愍公与南宫万猎,因博争行,愍公怒,辱之,曰:“始吾敬若;今若,鲁虏也。”万有力,病此言,遂以局杀愍公于蒙泽。③大夫仇牧闻之,以兵造公门。万搏牧,牧齿着门阖死。④因杀太宰华督,乃更立公子游为君。诸公子礶萧,公子御说礶亳。⑤万弟南宫牛将兵围亳。冬,萧及宋之诸公子共击杀南宫牛,弒宋新君游而立愍公弟御说,是为桓公。宋万礶陈。宋人请以赂陈。陈人使妇人饮之醇酒,⑥以革裹之,归宋。⑦宋人醢万也。⑧ 注①集解徐广曰:“乘,一作‘媵’。”骃案:杜预曰“乘丘,鲁地”。 注②集解贾逵曰:“南宫,氏;万,名。宋卿。” 注③集解贾逵曰:“蒙泽,宋泽名也。”杜预曰:“宋地,梁国有蒙县。” 注④集解何休曰:“阖,门扇。” 注⑤集解服虔曰:“萧,亳,宋邑也。”杜预曰:“今沛国有萧县,蒙县西北有亳城也。” 注⑥集解服虔曰:“宋万多力,勇不可执,故先使妇人诱而饮之酒,醉而缚之。” 注⑦集解左传曰:“以犀革裹之。” 注⑧集解服虔曰:“醢,肉酱。” 桓公二年,诸侯伐宋,至郊而去。三年,齐桓公始霸。二十三年,迎韂公子毁于齐,立之,是为韂文公。文公女弟为桓公夫人。秦穆公即位。三十年,桓公病,太子兹甫让其庶兄目夷为嗣。桓公义太子意,竟不听。三十一年春,桓公卒,太子兹甫立,是为襄公。以其庶兄目夷为相。未葬,而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襄公往会。 襄公七年,宋地霣星如雨,与雨偕下;①六鶂退蜚,②风疾也。③ 注①集解左传曰:“陨石于宋五,陨星也。”索隐按:僖十六年左传“霣石于宋五,霣星也。六鶂退飞,过宋都”。是当宋襄公之时。访内史叔兴曰“吉凶焉在”?对曰 “君将得诸侯而不终”也。然庄七年传又云“恒星不见,夜中星霣如雨,与雨偕也”。且与雨偕下,自在别年,不与霣石退鶂之事同。此史以霣石为霣星,遂连恒星不见之时与雨偕为文,故与左传小不同也。 注②集解公羊传曰:“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察之则退飞。” 注③集解贾逵曰:“风起于远,至宋都高而疾,故鶂逢风却退。” 八年,齐桓公卒,宋欲为盟会。十二年春,宋襄公为鹿上之盟,①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不听。秋,诸侯会宋公盟于盂。②目夷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襄公以伐宋。冬,会于亳,以释宋公。子鱼曰:“祸犹未也。”十三年夏,宋伐郑。 子鱼曰:“祸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郑。襄公将战,子鱼谏曰:“天之弃商久矣,不可。”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③楚人未济,目夷曰:“彼觽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 ④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⑤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注①集解杜预曰:“鹿上,宋地。汝阴有原鹿县。”索隐按:汝阴原鹿其地在楚,僖二十一年“宋人、楚人、齐人盟于鹿上”是也。然襄公始求诸侯于楚,楚纔许之,计未合至女阴鹿上。今济阴乘氏县北有鹿城,盖此地也。 注②集解杜预曰:“盂,宋地。” 注③集解谷梁传曰:“战于泓水之上。” 注④集解何休曰:“军法,以鼓战,以金止,不鼓不战也。不成列,未成陈。” 注⑤集解徐广曰:“一云‘尚何言与’。” 楚成王已救郑,郑享之;去而取郑二姬以归。①叔瞻曰:“成王无礼,②其不没乎?为礼卒于无别,有以知其不遂霸也。” 注①索隐谓郑夫人芈氏、姜氏之女。既是郑女,故云“二姬”。 注②正义谓取郑二姬也。 是年,晋公子重耳过宋,襄公以伤于楚,欲得晋援,厚礼重耳以马二十乘。① 注①集解服虔曰:“八十匹。” 十四年夏,襄公病伤于泓而竟卒,①子成公王臣立。 注①索隐按:春秋战于泓在僖二十三年,重耳过宋及襄公卒在二十四年。今此文以重耳过与伤泓共岁,故云“是年”。又重耳过与宋襄公卒共是一岁,则不合更云“十四年”。是进退俱不合于左氏,盖太史公之疏耳。 成公元年,晋文公即位。三年,倍楚盟亲晋,以有德于文公也。四年,楚成王伐宋,宋告急于晋。五年,晋文公救宋,楚兵去。九年,晋文公卒。十一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十六年,秦穆公卒。 十七年,成公卒。①成公弟御杀太子及大司马公孙固②而自立为君。宋人共杀君御而立成公少子杵臼,③是为昭公。 注①正义年表云公孙固杀成公。 注②正义世本云:“宋庄公孙名固,为大司马。” 注③正义年表云宋昭元年。杵臼,襄公之子。徐广曰:“一云成公少子。” 昭公四年,宋败长翟缘斯于长丘。①七年,楚庄王即位。 注①集解鲁世家云宋武公之世,获缘斯于长丘。今云此时,未详。索隐徐广曰: “鲁系家云宋武公之代,获缘斯于长丘,今云此时未详”者,春秋文公十一年,鲁败翟于咸,获长狄缘斯于长丘,齐系家惠公二年,长翟来,王子城父攻杀之,此并取左传之说,载于诸国系家,今考其年岁亦颇相协。而鲁系家云武公,此云昭公,盖此“昭”当为“武”,然前代虽已有武公,此杵臼当亦谥武也。 若将不然,岂下五系公子特为君,又合谥昭乎? 九年,昭公无道,国人不附。昭公弟鲍革①贤而下士。先,襄公夫人欲通于公子鲍,不可,②乃助之施于国,③因大夫华元为右师。④昭公出猎,夫人王姬使韂伯攻杀昭公杵臼。弟鲍革立,是为文公。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无‘革’字。” 注②集解服虔曰:“襄公夫人,周襄王之姊王姬也。不可,鲍不肯也。” 注③正义施,贰是反。襄夫人助公子鲍布施恩惠于国人也。 注④正义公子鲍因华元请,得为右师。华元,戴公五代孙,华督之曾孙也。 文公元年,晋率诸侯伐宋,责以弒君。闻文公定立,乃去。二年,昭公子因文公母弟须与武、缪、戴、庄、桓之族为乱,文公尽诛之,出武、缪之族。① 注①集解贾逵曰:“出,逐也。” 四年春,*(郑)**[楚]*命*(楚)**[郑]*伐宋。宋使华元将,郑败宋,囚华元。 华元之将战,杀羊以食士,其御羊羹不及,①故怨,驰入郑军,故宋师败,得囚华元。宋以兵车百乘文马四百匹②赎华元。未尽入,华元亡归宋。 注①集解左传曰御羊斟也。 注②集解贾逵曰:“文,狸文也。”王肃曰:“文马,画马也。”正义按:文马者,装饰其马。四百匹,用牵车百乘,遗郑赎华元也。又云文马赤鬣缟身,目如黄金。 十四年,楚庄王围郑。郑伯降楚,楚复释之。 十六年,楚使过宋,宋有前仇,执楚使。九月,楚庄王围宋。十七年,楚以围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无食,华元乃夜私见楚将子反。子反告庄王。王问:“城中何如?” 曰:“析骨而炊,①易子而食。”庄王曰:“诚哉言!我军亦有二日粮。”以信故,遂罢兵去。 注①集解何休曰:“析破人骨也。” 二十二年,文公卒,子共公瑕立。始厚葬。君子讥华元不臣矣。 共公*(元)**⑩*年,华元善楚将子重,又善晋将栾书,两盟晋楚。十三年,共公卒。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司马唐山攻杀太子肥,欲杀华元,华元礶晋,鱼石止之,至河乃还,①诛唐山。乃立共公少子成,是为平公。② 注①集解皇览曰:“华元頉在陈留小黄县城北。” 注②集解左传曰鱼石礶楚。 平公三年,楚共王拔宋之彭城,以封宋左师鱼石。四年,诸侯共诛鱼石,而归彭城于宋。三十五年,楚公子围弒其君自立,为灵王。四十四年,平公卒,子元公佐立。 元公三年,楚公子弃疾弒灵王,自立为平王。八年,宋火。十年,元公毋信,诈杀诸公子,大夫华、向氏作乱。楚平王太子建来礶,见诸华氏相攻乱,建去如郑。十五年,元公为鲁昭公避季氏居外,为之求入鲁,行道卒,子景公头曼①立。 注①索隐音万。 景公十六年,鲁阳虎来礶,已复去。二十五年,孔子过宋,宋司马桓魋恶之,欲杀孔子,孔子微服去。三十年,曹倍宋,又倍晋,宋伐曹,晋不救,遂灭曹有之。①三十六年,齐田常弒简公。 注①正义宋景公灭曹在鲁哀公八年,周敬王三十三年也。 三十七年,楚惠王灭陈。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于岁。”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于是候之,果徙三度。 六十四年,景公卒。宋公子特①攻杀太子而自立,是为昭公。②昭公者,元公之曾庶孙也。昭公父公孙纠,纠父公子啳秦,③啳秦即元公少子也。景公杀昭公父纠,④故昭公怨杀太子而自立。 注①索隐昭公也。左传作“德”。 注②索隐按左传,景公无子,取元公庶曾孙公孙周之子德及启畜于公宫。及景公卒,先立启,后立德,是为昭公。与此全乖,未知太史公据何而为此说。 注③集解徐广曰:“啳音端。” 注④索隐左传名周。 昭公四十七年卒,子悼公购由立。①悼公八年卒,②子休公田立。休公田二十三年卒,子辟公辟兵立。③辟公三年卒,子剔成立。④剔成四十一年,剔成弟偃攻袭剔成,剔成败奔齐,偃自立为宋君。 注①集解年表云四十九年。索隐购音古候反。 注②索隐按纪年为十八年。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云‘辟公兵’。”索隐按:纪年作“桓侯璧兵”,则璧兵谥桓也。又庄子云“桓侯行,未出城门,其前驱呼辟,蒙人止之,后为狂也”。 司马彪云“呼辟,使人避道。蒙人以桓侯名辟,而前驱呼‘辟’,故为狂也”。 注④集解年表云剔成君也。索隐王劭按:纪年云宋易城盱废其君辟而自立也。 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①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盛血以韦囊,县而射之,命曰“射天”。淫于酒妇人。 髃臣谏者辄射之。于是诸侯皆曰“桀宋”。②“宋其复为纣所为,不可不诛”。 告齐伐宋。王偃立四十七年,齐愍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 ③ 注①索隐战国策﹑吕氏春秋皆以偃谥曰康王也。 注②索隐晋太康地记言其似桀也。 注③集解年表云偃立四十三年。 太史公曰: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①春秋讥宋之乱自宣公废太子而立弟,②国以不宁者十世。③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④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⑤伤中国阙礼义,曪之也,⑥宋襄之有礼让也。 注①集解何晏曰:“仁者爱人。三人行异而同称仁者,何也?以其俱在忧乱宁民也。” 夏侯玄曰:“微子,仁之穷也;箕子﹑比干,智之穷也。故或尽材而止,或尽心而留,皆其极也。致极,斯君子之事矣。是以三仁不同,而其归一揆也。” 注②集解公羊传曰:“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也。” 注③索隐按:春秋公羊有此说,左氏则无讥焉。 注④集解韩诗商颂章句亦美襄公。索隐按:裴骃引韩诗商颂章句亦美襄公,非也。今按:毛诗商颂序云正考父于周之太师“得商颂十二篇,以那为首”。国语亦同此说。今五篇存,皆是商家祭祀乐章,非考父追作也。又考父佐戴﹑武﹑宣,则在襄公前且百许岁,安得述而美之?斯谬说耳。 注⑤集解公羊传曰:“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 注⑥索隐襄公临大事不忘大礼,而君子或以为多,且伤中国之乱,阙礼义之举,遂不嘉宋襄之盛德,故太史公曪而述之,故云曪之也。 【索隐述赞】殷有三仁,微﹑箕纣亲。一囚一去,不顾其身。颂美有客,书称作宾。卒传頉嗣,或□彝伦。微仲之后,世载忠勤。穆亦能让,实为知人。伤泓之役,有君无臣。偃号“桀宋”,天之□殷。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三十九 晋世家 第九 [/TD][/TR][/ALIGN]

[TR]晋唐叔虞者,①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②梦天谓武王曰: “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 注①索隐按:太叔以梦及手文而名曰虞,至成王诛唐之后,因戏削桐而封之。 叔,字也,故曰唐叔虞。而唐有晋水,至子燮改其国号曰晋侯。然晋初封于唐,故 称晋唐叔虞也。且唐本尧后,封在夏墟,而都于鄂。鄂,今在大夏是也。及成王灭唐之 后,乃分徙之于许﹑郢之闲,故春秋有唐成公是也,即今之唐州也。 注②集解左传曰:“邑姜方娠太叔。”服虔曰:“邑姜,武王后,齐太公女也。”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①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 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 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 里,故曰唐叔虞。②姓姬氏,字子于。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即尧裔子所封。春秋云夏孔 甲时,有尧苗裔刘累者,以豢龙事孔甲,夏后嘉之,赐氏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 死,潜醢之以食夏后;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夏后*(召孟)**[盖]*别封刘累之孙 于大夏之墟为侯。至周成王时,唐人作乱,成王灭之,而封大叔,更迁唐人子孙于杜, 谓之杜伯,即范□所云‘在周为唐杜氏’。按:鲁县汝州鲁山县是。今随州枣阳县东南一百五十里上唐乡故城即*[是]*。后子孙徙于唐。” 注②集解世本曰:“居鄂”。宋忠曰:“鄂地今在大夏。”正义括地志云:“故鄂 城在慈州昌宁县东二里。”按:与绛州夏县相近。禹都安邑,故城在县东北十五里,故 云“在大夏”也。然封于河﹑汾二水之东,方百里,正合在晋州平阳县,不合在鄂,未 详也。 唐叔子燮,是为晋侯。①晋侯子宁族,②是为武侯。武侯之子服人,是为成侯。成 侯子福,③是为厉侯。厉侯之子宜臼,是为靖侯。靖侯已来,年纪可推。自唐叔至靖侯 五世,无其年数。 注①正义燮,先牒反。括地志云:“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城记云尧筑也。 *[徐才]*宗国都城记云‘唐叔虞之子燮父徙居晋水傍。今并理故唐城。唐者,即燮父所 徙之处,其城南半入州城,中削为坊,城墙北半见在’。毛诗谱云‘叔虞子燮父以尧墟 南有晋水,改曰晋侯’。” 注②索隐系本作“曼期”,谯周作“曼旗”也。 注③索隐系本作“辐”字。 靖侯十七年,周厉王迷惑暴虐,国人作乱,厉王出奔于彘,大臣行政,故曰“共和”。 ① 注①正义厉王奔彘,周﹑召和其百姓行政,号曰“共和”。 十八年,靖侯卒,子厘侯司徒立。厘侯十四年,周宣王初立。十八年,厘侯卒,子 献侯籍①立。献侯十一年卒,子穆侯费王②立。 注①索隐系本及谯周皆作“苏”。 注②索隐邹诞本作“弗生”,或作“垊王”,并音秘。 穆侯四年,取齐女姜氏为夫人。七年,伐条。生太子仇。①十年,伐千亩,有功。 ②生少子,名曰成师。③晋人师服曰:④“异哉,君之命子也! 太子曰仇,仇者雠也。少子曰成师,成师大号,成之者也。名,自命也;物,自定 也。今适庶名反逆,此后晋其能毋乱乎?” 注①集解杜预曰:“条,晋地。” 注②集解杜预曰:“西河介休县南有地名千亩。” 注③集解杜预曰:“意取能成其觽也。” 注④集解贾逵曰:“晋大夫。” 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殇叔三年,周宣王崩。四年,穆侯 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 文侯十年,周幽王无道,犬戎杀幽王,周东徙。而秦襄公始列为诸侯。 三十五年,文侯仇卒,子昭侯伯立。 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①曲沃邑大于翼。翼,晋君都邑也。②成师封曲 沃,号为桓叔。靖侯庶孙栾宾③相桓叔。桓叔是时年五十八矣,好德,晋国之觽皆附焉。 君子曰:“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注①索隐河东之县名,汉武帝改曰闻喜也。 注②索隐翼本晋都也,自孝侯已下一号翼侯,平阳绛邑县东翼城是也。 注③正义世本云栾叔宾父也。 七年,晋大臣潘父弒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桓叔欲入晋,晋人发兵攻桓叔。 桓叔败,还归曲沃。晋人共立昭侯子平为君,是为孝侯。诛潘父。 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卒,子钏①代桓叔,是为曲沃庄伯。孝侯十五年,曲沃庄伯弒 其君晋孝侯于翼。晋人攻曲沃庄伯,庄伯复入曲沃。晋人复立孝侯子蜔②为君,是为鄂 侯。 注①索隐音时战反。又音善,又音汣。 注②索隐系本作“蜔”,而他本亦有作“都”。正义音丘戟反。 鄂侯二年,鲁隐公初立。 鄂侯六年卒。曲沃庄伯闻晋鄂侯卒,乃兴兵伐晋。周平王使虢公将兵伐曲沃庄伯, 庄伯走保曲沃。晋人共立鄂侯子光,是为哀侯。 哀侯二年曲沃庄伯卒,子称代庄伯立,①是为曲沃武公。哀侯六年,鲁弒其君隐公。 哀侯八年,晋侵陉廷。②陉廷与曲沃武公谋,九年,伐晋于汾旁,③虏哀侯。晋人乃立 哀侯子小子为君,是为小子侯。④ 注①正义称,尺证反。 注②集解贾逵曰:“翼南鄙邑名。” 注③正义白郎反。汾水之旁。 注④集解礼记曰:“天子未除丧曰余小子,生名之,死亦名之。”郑玄曰:“晋有 小子侯,是取之天子也。” 小子元年,曲沃武公使韩万杀所虏晋哀侯。①曲沃益强,晋无如之何。 注①集解贾逵曰:“韩万,曲沃桓叔之子,庄伯弟。” 晋小子之四年,曲沃武公诱召晋小子杀之。周桓王使虢仲①伐曲沃武公,武公入于 曲沃,乃立晋哀侯弟缗为晋侯。 注①正义马融云:“周武王克商,封文王异母弟虢仲于夏阳。” 晋侯缗四年,宋执郑祭仲而立突为郑君。晋侯十九年,齐人管至父弒其君襄公。 晋侯二十八年,齐桓公始霸。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厘王。 厘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于是尽并晋地而有之。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晋武公。晋武公始都晋国,前即位曲沃,通年 三十八年。 武公称者,先晋穆侯曾孙也,①曲沃桓叔孙也。桓叔者,始封曲沃。武公,庄伯子 也。自桓叔初封曲沃以至武公灭晋也,凡六十七岁,而卒代晋为诸侯。 武公代晋二岁,卒。与曲沃通年,即位凡三十九年而卒。子献公诡诸立。 注①索隐晋有两穆侯,言先,以别后也。 献公元年,周惠王弟颓攻惠王,惠王出奔,居郑之栎邑。① 注①索隐栎,郑邑,今河南阳翟是也。故郑之十邑有栎有华也。 五年,伐骊戎,得骊姬﹑①骊姬弟,俱爱幸之。 注①集解韦昭曰:“西戎之别在骊山也。” 八年,士蒍说公①曰:“故晋之髃公子多,不诛,乱且起。”乃使尽杀诸公子,而 城聚都之,②命曰绛,始都绛。③九年,晋髃公子既亡奔虢,虢以其故再伐晋,弗克。 十年,晋欲伐虢,士蒍曰:“且待其乱。” 注①集解贾逵曰:“士蒍,晋大夫。” 注②集解贾逵曰:“聚,晋邑。” 注③索隐春秋庄二十六年传“士蒍城绛”是也。杜预曰“今平阳绛邑县”。应劭曰 “绛水出西南”也。 十二年,骊姬生奚齐。献公有意废太子,乃曰:“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而蒲边秦, 屈边翟,①不使诸子居之,我惧焉。”于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 吾居屈。献公与骊姬子奚齐居绛。晋国以此知太子不立也。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 曰齐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为秦穆公夫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 女弟也。献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贤行。及得骊姬,乃远此三子。 注①集解韦昭曰:“蒲,今蒲阪;屈,北屈:皆在河东。”杜预曰:“蒲,今平阳蒲子县是也。” 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①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 灭霍,灭魏,灭耿。②还,为太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士蒍曰: “太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③而位以卿,④先为之极,⑤又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 罪至。为吴太伯,不亦可乎,⑥犹有令名。”⑦太子不从。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 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⑨以是始赏,天开之矣。⑩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 命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觽。”⑾初,毕万卜仕于晋国,遇屯之比。⑿辛廖占之曰: “吉。⒀屯固比入,吉孰大焉。⒁其后必蕃昌。” 注①集解左传曰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今始为二军。 注②集解服虔曰:“三国皆姬姓,魏在晋之蒲阪河东也。”杜预曰:“平阳皮氏县 东南有耿乡,永安县东北有霍太山也。”索隐按:永安县西南汾水西有霍城,古霍国; 有霍水,出霍太山。地理志河东河北县,古魏国。地记亦以为然。 服虔云在蒲阪,非也。地记又曰皮氏县汾水南耿城,是故耿国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邑有先君之主曰都。” 注④集解贾逵曰:“谓将下军也。” 注⑤集解服虔曰:“言其禄位极尽于此也。” 注⑥集解王肃曰:“太伯知天命在王季,奔吴不反。” 注⑦集解王肃曰:“虽去犹可有令名,何与其坐而及祸也。” 注⑧集解贾逵曰:“卜偃,晋掌卜大夫郭偃。” 注⑨集解服虔曰:“数从一至万为满。魏喻巍,巍,高大也。” 注⑩集解服虔曰:“以魏赏毕万,是为天开其福。” 注⑾集解杜预曰:“以魏从万,有觽多之象。” 注⑿集解贾逵曰:“震下坎上屯,坤下坎上比。屯初九变之比。” 注⒀集解贾逵曰:“辛廖,晋大夫。” 注⒁集解杜预曰:“屯,险难也,所以为坚固。比,亲密,所以得入。” 十七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①里克谏献公曰:②“太子奉頉祀社稷之粢盛, 以朝夕视君膳者也,③故曰頉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④从曰抚军,⑤守曰监国,古 之制也。夫率师,专行谋也;⑥誓军旅,⑦君与国政之所图也:⑧非太子之事也。师在 制命而已,⑨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适不可以帅师。君失其官,⑩率师不 威,将安用之?”⑾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谁立。”里克不对而退,见太 子。太子曰:“吾其废乎?”里克曰:“太子勉之!教以军旅,⑿不共是惧,何故废乎? 且子惧不孝,毋惧不得立。⒀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太子帅师,公衣之偏衣,⒁ 佩之金玦。⒂里克谢病,不从太子。太子遂伐东山。 注①集解贾逵曰:“东山,赤狄别种。” 注②集解贾逵曰:“里克,晋卿里季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厨膳饮食。” 注④集解服虔曰:“有代太子守则从之。” 注⑤集解服虔曰:“助君抚循军士。” 注⑥集解杜预曰:“率师者必专谋军事。” 注⑦集解杜预曰:“宣号令。” 注⑧集解贾逵曰:“国政,正卿也。” 注⑨集解杜预曰:“命,将军所制。” 注⑩集解杜预曰:“太子统师,是失其官也。” 注⑾集解杜预曰:“专命则不孝,是为师必不威也。” 注⑿集解贾逵曰:“将下军。” 注⒀集解服虔曰:“不得立己也。” 注⒁集解服虔曰:“偏裻之衣,偏异色,驳不纯,裻在中,左右异,故曰偏衣。” 杜预曰:“偏衣左右异色,其半似公服。”韦昭曰:“偏,半也。分身之半以授太子。” 正义上“衣”去声,下“衣”如字。 注⒂集解服虔曰:“以金为玦也。”韦昭曰:“金玦,兵要也。”正义玦音决。 十九年,献公曰:“始吾先君庄伯、武公之诛晋乱,而虢常助晋伐我,①又匿晋亡 公子,果为乱。弗诛,后遗子孙忧。”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②假道于虞。 虞假道,遂伐虢,③取其下阳以归。④ 注①正义言虢助晋伐曲沃也。 注②集解何休曰:“屈产,出名马之地。乘,备驷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虞在晋南,虢在虞南。” 注④集解服虔曰:“下阳,虢邑也,在大阳东北三十里。谷梁传曰下阳,虞、虢之 塞邑。” 献公私谓骊姬曰:“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骊姬泣曰:“太子之立,诸侯皆 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柰何以贱妾之故废适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骊 姬详誉太子,而阴令人谮恶太子,而欲立其子。 二十一年,骊姬谓太子曰:“君梦见齐姜,太子速祭曲沃,①归厘于君。”太子于 是祭其母齐姜于曲沃,上其荐胙于献公。献公时出猎,置胙于宫中。骊姬使人置毒药胙 中。居二日,②献公从猎来还,宰人上胙献公,献公欲飨之。 骊姬从旁止之,曰:“胙所从来远,宜试之。”祭地,地坟;③与犬,犬死; 与小臣,小臣死。④骊姬泣曰:“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弒代之,况他人乎? 且君老矣,旦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弒之!”谓献公曰:“太子所以然者,不过以 妾及奚齐之故。妾愿子母辟之他国,若早自杀,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 始君欲废之,妾犹恨之;至于今,妾殊自失于此。”⑤太子闻之,奔新城。⑥献公 怒,乃诛其傅杜原款。或谓太子曰:“为此药者乃骊姬也,太子何不自辞明之?”太子 曰:“吾君老矣,非骊姬,寝不安,食不甘。即辞之,君且怒之。不可。”或谓太子曰: “可奔他国。” 太子曰:“被此恶名以出,人谁内我?我自杀耳。”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杀于新城。 ⑦ 注①集解服虔曰:“齐姜庙所在。” 注②索隐左传云“六日”,不同。 注③集解韦昭曰:“将饮先祭,示有先也。坟,起也。” 注④集解韦昭曰:“小臣,官名,掌阴事,今阉士也。” 注⑤索隐太子之行如此,妾前见君欲废而恨之,今乃自以恨为失也。 注⑥集解韦昭曰:“新城,曲沃也,新为太子城。” 注⑦索隐国语云:“申生乃雉经于新城庙。”韦昭云:“曲沃也,新为太子城,故 曰新城。” 此时重耳、夷吾来朝。人或告骊姬曰:“二公子怨骊姬谮杀太子。”骊姬恐,因谮 二公子:“申生之药胙,二公子知之。”二子闻之,恐,重耳走蒲,夷吾走屈,保其城, 自备守。初,献公使士蒍为①二公子筑蒲、屈城,弗就。夷吾以告公,公怒士蒍。士蒍 谢曰:“边城少寇,安用之?”退而歌曰:“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②卒 就城。及申生死,二子亦归保其城。 注①正义蒍,为诡反。为,于伪反。 注②集解服虔曰:“蒙茸以言乱貌。三公言君与二公子。将敌,故不知所从。” 二十二年,献公怒二子不辞而去,果有谋矣,乃使兵伐蒲。蒲人之宦者勃鞮①命重 耳促自杀。重耳踰垣,宦者追斩其衣袪。②重耳遂奔翟。使人伐屈,屈城守,不可下。 注①正义勃,白没反。鞮,都提反。韦昭云:“伯楚,寺人披之字也,于文公时为 勃鞮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袪,袂也。” 是岁也,晋复假道于虞以伐虢。虞之大夫宫之奇谏虞君曰:“晋不可假道也,是且 灭虞。”虞君曰:“晋我同姓,不宜伐我。”宫之奇曰:“太伯、虞仲,太王之子也, 太伯亡去,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子也,为文王卿士,其记勋在王室,藏于盟 府。①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之亲能亲于桓、庄之族乎?桓、庄之族何罪,尽灭之。 虞之与虢,唇之与齿,唇亡则齿寒。”虞公不听,遂许晋。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其冬, 晋灭虢,虢公丑奔周。②还,袭灭虞,虏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③以媵秦穆姬,④而 修虞祀。⑤荀息牵曩所遗虞屈产之乘马奉之献公,献公笑曰:“马则吾马,齿亦老矣!” ⑥ 注①集解杜预曰:“盟府,司盟之官也。” 注②集解皇览曰:“虢公頉在河内温县郭东,济水南大頉是也。其城南有虢公台。” 注③正义南雍州记云:“百里奚宋井伯,宛人也。” 注④集解杜预曰:“穆姬,献公女。送女曰媵,以屈辱之。” 注⑤集解服虔曰:“虞所祭祀,命祀也。” 注⑥集解公羊传曰:“盖戏之也。”何休曰:“以马齿戏喻荀息之年老也。” 二十三年,献公遂发贾华等伐屈,①屈溃。②夷吾将奔翟。冀芮曰:“不可,③重 耳已在矣,今往,晋必移兵伐翟,翟畏晋,祸且及。不如走梁,梁近于秦,秦强,吾君 百岁后可以求入焉。”遂奔梁。二十五年,晋伐翟,翟以重耳故,亦击晋于啮桑,④晋 兵解而去。 注①集解贾逵曰:“贾华,晋右行大夫。” 注②正义民逃其上曰溃。 注③集解韦昭曰:“冀芮,晋大夫。” 注④集解左传作“采桑”,服虔曰“翟地”。索隐裴氏云左传作“采桑”。按: 今平阳曲南七十里河水有采桑津,是晋境。服虔云翟地,亦颇相近。然字作“啮桑”, 啮桑韂地,恐非也。 当此时,晋强,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① 注①索隐河内,河曲也。内音汭。 骊姬弟生悼子。① 注①索隐左传作“卓子”,音耻角反。弟,女弟也。 二十六年夏,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①晋献公病,行后,未至,逢周之宰孔。宰 孔曰:“齐桓公益骄,不务德而务远略,诸侯弗平。君弟毋会,②毋如晋何。”献公亦 病,复还归。病甚,乃谓荀息曰:“吾以奚齐为后,年少,诸大臣不服,恐乱起,子能 立之乎?”荀息曰:“能。”献公曰:“何以为验?”对曰:“使死者复生,③生者不 臱,④为之验。”于是遂属奚齐于荀息。荀息为相,主国政。秋九月,献公卒。里克、 邳郑欲内重耳,以三公子之徒作乱,⑤谓荀息曰:“三怨将起,秦、晋辅之,子将何如?” 荀息曰:“吾不可负先君言。”十月,里克杀奚齐于丧次,献公未葬也。荀息将死之, 或曰不如立奚齐弟悼子而傅之,荀息立悼子而葬献公。十一月,里克弒悼子于朝,⑥荀 息死之。君子曰:“诗所谓‘白珪之玷,犹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⑦其荀息 之谓乎!不负其言。”初,献公将伐骊戎,卜曰“齿牙为祸”。⑧及破骊戎,获骊姬, 爱之,竟以乱晋。 注①正义在曹州考城县东南一里。 注②索隐弟,但也。 注③索隐谓荀息受公命而立奚齐,虽复身死,不背生时之命,是死者复生也。 注④索隐言生者见荀息不背君命而死,不为之羞臱也。 注⑤集解贾逵曰:“邳郑,晋大夫。三公子,申生、重耳、夷吾也。” 注⑥集解列女传曰:“鞭杀骊姬于市。” 注⑦集解杜预曰:“诗大雅,言此言之玷难治甚于白珪。” 注⑧集解韦昭曰:“齿牙,谓兆端左右衅坼有似齿牙,中有纵画,以象谗言之为害 也。” 里克等已杀奚齐、悼子,使人迎公子重耳于翟,①欲立之。重耳谢曰:“负父之命 ②出奔,父死不得修人子之礼侍丧,重耳何敢入!大夫其更立他子。”还报里克,里克 使迎夷吾于梁。夷吾欲往,吕省、③郄芮④曰:“内犹有公子可立者而外求,难信。计 非之秦,辅强国之威以入,恐危。”乃使郄芮厚赂秦,约曰:“即得入,请以晋河西之 地与秦。”及遗里克书曰:“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 ⑤秦缪公乃发兵送夷吾于晋。齐桓公闻晋内乱,亦率诸侯如晋。秦兵与夷吾亦至晋, 齐乃使隰朋会秦俱入夷吾,立为晋君,是为惠公。齐桓公至晋之高梁而还归。 注①正义国语云:“里克及邳郑使屠岸夷告公子重耳于翟曰:‘国乱民扰,得国在 乱,治民在扰,子盍入乎?’” 注②正义负音佩。 注③正义省音眚。杜预曰:“姓瑕吕,名饴甥,字子金。” 注④正义蜔成子,即冀芮。 注⑤集解贾逵曰:“汾,水名。汾阳,晋地也。”索隐按:国语“命里克汾阳之田 百万,命邳郑以负蔡之田七十万”。今此不言,亦其疏略也。 惠公夷吾元年,使邳郑谢秦曰:“始夷吾以河西地许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 ‘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 亦不与里克汾阳邑,而夺之权。四月,周襄王使周公忌父①会齐、秦大夫共礼晋惠 公。惠公以重耳在外,畏里克为变,赐里克死。谓曰:“微里子寡人不得立。虽然,子 亦杀二君一大夫,②为子君者不亦难乎?”里克对曰:“不有所废,君何以兴?欲诛之, 其无辞乎?乃言为此!臣闻命矣。”遂伏剑而死。于是邳郑使谢秦未还,故不及难。 注①集解贾逵曰:“周卿士。” 注②集解服虔曰:“奚齐、悼子、荀息也。” 晋君改葬恭太子申生。①秋,狐突之下国,②遇申生,申生与载而告之③曰:“夷 吾无礼,余得请于帝,④将以晋与秦,秦将祀余。”狐突对曰:“臣闻神不食非其宗, 君其祀毋乃绝乎?君其图之。”申生曰:“诺,吾将复请帝。 后十日,⑤新城西偏将有巫者见我焉。”⑥许之,遂不见。⑦及期而往,复见,申 生告之曰:“帝许罚有罪矣,獘于韩。”⑧儿乃谣曰:“恭太子更葬矣,⑨后十四年, 晋亦不昌,昌乃在兄。” 注①集解韦昭曰:“献公时申生葬不如礼,故改葬之。” 注②集解服虔曰:“晋所灭国以为下邑。一曰曲沃有宗庙,故谓之国;在绛下,故 曰下国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忽如梦而相见。狐突本为申生御,故复使登车。” 注④集解服虔曰:“帝,天帝。请罚有罪。” 注⑤集解左传曰:“七日。” 注⑥集解杜预曰:“将因巫以见。” 注⑦集解杜预曰:“狐突许其言,申生之象亦没。” 注⑧集解贾逵曰:“獘,败也。韩,晋韩原。” 注⑨索隐更,作也。更丧谓改丧。言后十四年晋不昌。 邳郑使秦,闻里克诛,乃说秦缪公曰:“吕省、①郄称、冀芮实为不从。②若重赂 与谋,出晋君,入重耳,事必就。”秦缪公许之,使人与归报晋,厚赂三子。三子曰: “币厚言甘,此必邳郑卖我于秦。”遂杀邳郑及里克、邳郑之党七舆大夫。③邳郑子豹 奔秦,言伐晋,缪公弗听。 注①索隐左传作“吕甥”。 注②集解杜预曰:“三子,晋大夫。不从,不与秦赂也。”索隐吕省、蜔称、冀芮 三子,晋大夫。 注③集解韦昭曰:“七舆,申生下军之觽大夫也。”杜预曰:“侯伯七命,副车七 乘。” 惠公之立,倍秦地及里克,诛七舆大夫,国人不附。二年,周使召公过①礼晋惠公, 惠公礼倨,②召公讥之。 注①集解韦昭曰:“召武公,为王卿士。” 注②索隐谓受玉惰也。事见僖十一年。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奚,①百里奚曰:“天菑流行,国家代有,救 菑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缪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 卒与粟,自雍属绛。 注①集解服虔曰:“秦大夫。” 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曰:①“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 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射曰:②“往年天以晋赐秦, 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 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注①集解杜预曰:“庆郑,晋大夫。” 注②集解服虔曰:“虢射,惠公舅。” 六年春,秦缪公将兵伐晋。晋惠公谓庆郑曰:“秦师深矣,①柰何?”郑曰: “秦内君,君倍其赂;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 乎!”晋卜御右,庆郑皆吉。公曰:“郑不孙。”②乃更令步阳御戎,家仆徒为右,③ 进兵。九月壬戌,秦缪公、晋惠公合战韩原。④惠公马騺不行,⑤秦兵至,公窘,召庆 郑为御。郑曰:“不用卜,败不亦当乎!”遂去。 更令梁繇靡御,⑥虢射为右,辂秦缪公。⑦缪公壮士冒败晋军,晋军败,遂失秦缪 公,反获晋公以归。秦将以祀上帝。晋君姊为缪公夫人,衰绖涕泣。 公曰:“得晋侯将以为乐,今乃如此。且吾闻箕子见唐叔之初封,曰‘其后必当大 矣’,晋庸可灭乎!”乃与晋侯盟王城⑧而许之归。晋侯亦使吕省等报国人曰:“孤虽 得归,毋面目见社稷,卜日立子圉。”晋人闻之,皆哭。秦缪公问吕省:“晋国和乎?” 对曰:“不和。小人惧失君亡亲,⑨不惮立子圉,曰‘必报雠,宁事戎、狄’。⑩其君 子则爱君而知罪,以待秦命,曰‘必报德’。 有此二故,不和。”于是秦缪公更舍晋惠公,馈之七牢。⑾十一月,归晋侯。晋侯 至国,诛庆郑,修政教。谋曰:“重耳在外,诸侯多利内之。”欲使人杀重耳于狄。重 耳闻之,如齐。 注①集解韦昭曰:“深,入境。一曰深犹重。” 注②集解服虔曰:“孙,顺。” 注③集解服虔曰:“二子,晋大夫也。” 注④索隐在冯翊夏阳北二十里,今之韩城县是。 注⑤索隐騺音竹二反。谓马重而陷之于泥。 注⑥正义韦昭云:“梁由靡,大夫也。” 注⑦集解服虔曰:“辂,迎也。”索隐辂音五稼反。邹诞音五额反。 注⑧集解杜预曰:“冯翊临晋县东有王城。” 注⑨正义君,惠公也。亲,父母也。言惧失君国乱,恐亡父母,不惮立子圉也。 注⑩正义小人言立子圉为君之后,必报秦。终不事秦,宁事戎、狄耳。 注⑾正义馈音匮。一牛一羊一豕为一牢。 八年,使太子圉质秦。①初,惠公亡在梁,梁伯以其女妻之,生一男一女。 梁伯卜之,男为人臣,女为人妾,故名男为圉,女为妾。② 注①正义质音致。 注②集解服虔曰:“圉人掌养马臣之贱者。不聘曰妾。” 十年,秦灭梁。梁伯好土功,治城沟,①民力罢怨,②其觽数相惊,曰“秦寇至”, 民恐惑,秦竟灭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沟,堑也。” 注②正义罢音皮。 十三年,晋惠公病,内有数子。太子圉曰:“吾母家在梁,梁今秦灭之,我外轻于 秦而内无援于国。君即不起,病大夫轻,更立他公子。”乃谋与其妻俱亡归。 秦女曰:“子一国太子,辱在此。秦使婢子侍,①以固子之心。子亡矣,我不从子, 亦不敢言。”子圉遂亡归晋。十四年九月,惠公卒,太子圉立,是为怀公。 注①集解服虔曰:“曲礼曰‘世妇以下自称婢子’。婢子,妇人之卑称。” 子圉之亡,秦怨之,乃求公子重耳,欲内之。子圉之立,畏秦之伐也。乃令国中诸 从重耳亡者与期,期尽不到者尽灭其家。狐突之子毛及偃从重耳在秦,弗肯召。怀公怒, 囚狐突。突曰:“臣子事重耳有年数矣,今召之,是教之反君也。 何以教之?”怀公卒杀狐突。秦缪公乃发兵送内重耳,使人告栾、郄之党①为内应, 杀怀公于高梁,入重耳。重耳立,是为文公。 注①正义栾枝、蜔縠之属也。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 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 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献公十三年,以骊姬故,重耳备蒲城守秦。献公二十一 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 履鞮①趣杀重耳。重耳踰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是时重耳 年四十三。从此五士,其余不名者数十人,至狄。 注①索隐即左传之勃鞮,亦曰寺人披也。 狄伐咎如,①得二女:以长女妻重耳,生伯鯈、叔刘;以少女妻赵衰,生盾。 ③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杀, 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 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④以近 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 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 于是遂行。重耳谓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乃嫁。”其妻笑曰:“儣二十五 年,⑤吾頉上柏大矣。⑥虽然,妾待子。”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 注①集解贾逵曰:“赤狄之别,隗姓。”索隐赤狄之别种也,隗姓也。咎音高。 邹诞本作“囷如”,又云或作“囚”。 注②正义直留反。 注③索隐左传云伐廧咎如,获其二女,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公子取季隗,生伯鯈、 叔刘。则叔隗长而季隗少,乃不同也。 注④索隐与音余。诸本或为“兴”。兴,起也。非翟可用兴起,故奔之也。 注⑤索隐儣犹比也。 注⑥正义杜预云:“言将死入木也,不复成嫁也。” 过韂,韂文公不礼。去,过五鹿,①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 重耳怒。 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韂地。”杜预曰:“今韂县西北有地名五鹿,阳平元城县东亦有五鹿。” 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二十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 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 赵衰、咎犯乃于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①劝重耳 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它!必死于此,②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 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 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行远而觉,重耳大怒,引戈欲杀咎 犯。咎犯曰:“杀臣成子,偃之愿也。”重耳曰:“事不成,我食舅氏之肉。”咎犯曰: “事不成,犯肉腥臊,何足食!”乃止,遂行。 注①集解服虔曰:“惧孝公怒,故杀之以灭口。”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云‘人生一世,必死于此’。” 过曹,曹共公不礼,欲观重耳骈胁。曹大夫厘负羁曰:“晋公子贤,又同姓,穷来 过我,柰何不礼!”共公不从其谋。负羁乃私遗重耳食,置璧其下。重耳受其食,还其 璧。 去,过宋。宋襄公新困兵于楚,伤于泓,闻重耳贤,乃以国礼礼于重耳。①宋司马 公孙固善于咎犯,曰:“宋小国新困,不足以求入,更之大国。”乃去。 注①索隐以国君之礼礼之也。 过郑,郑文公弗礼。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 郑之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觽,安可尽礼!” 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后为国患。”郑君不听。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①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余 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 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 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余,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谷?” 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②楚将子玉怒曰: “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 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③居楚数月,而晋太子圉亡秦,秦怨 之;闻重耳在楚,乃召之。成王曰:“楚远,更数国乃至晋。秦晋接境,秦君贤,子其 勉行!”厚送重耳。 注①索隐适音敌。 注②集解贾逵曰:“司马法‘从遯不过三舍’。三舍,九十里也。” 注③索隐子玉请杀重耳,楚成王不许,言人出言不可轻易之。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①曰: “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赵衰歌黍苗诗。②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 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 惠公以九月卒,子圉立。十一月,葬惠公。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郄等闻重耳在秦,皆 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觽。于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 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唯惠公之故贵臣吕、郄之属③不欲立重耳。重耳 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注①集解服虔曰:“胥臣臼季也。” 注②集解韦昭曰:“诗云‘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注③正义吕甥,郄芮也。 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 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 ①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 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渡河。秦兵围令狐,晋 军于庐柳。②二月辛丑,咎犯与秦晋大夫盟于郇。③壬寅,重耳入于晋师。丙午,入于 曲沃。 丁未,朝于武宫,④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髃臣皆往。怀公圉奔高梁。戊申,使 人杀怀公。 注①索隐视犹见也。 注②集解韦昭曰:“庐柳,晋地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解县西北有郇城。”索隐音荀,即文王之子所封。又音环。 注④集解贾逵曰:“文公之祖武公庙也。” 怀公故大臣吕省、郄芮本不附文公,文公立,恐诛,乃欲与其徒谋烧公宫,杀文公。 文公不知。始尝欲杀文公宦者履鞮知其谋,欲以告文公,解前罪,求见文公。文公不见, 使人让曰:“蒲城之事,女斩予袪。其后我从狄君猎,女为惠公来求杀我。惠公与女期 三日至,而女一日至,何速也?女其念之。”宦者曰: “臣刀锯之余,不敢以二心事君倍主,故得罪于君。君已反国,其毋蒲、翟乎? 且管仲射钩,桓公以霸。今刑余之人以事告而君不见,祸又且及矣。”于是见之, 遂以吕、郄等告文公。文公欲召吕、郄,吕、郄等党多,文公恐初入国,国人卖己,乃 为微行,会秦缪公于王城,①国人莫知。三月己丑,吕、郄等果反,焚公宫,不得文公。 文公之韂徒与战,吕、郄等引兵欲奔,秦缪公诱吕、郄等,杀之河上,晋国复而文公得 归。夏,迎夫人于秦,秦所与文公妻者卒为夫人。秦送三千人为韂,以备晋乱。 注①索隐杜预云:“冯翊临晋县东有故王城,今名武乡城。” 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 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 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①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此乎?与女偕隐。”至死不复见。 注①集解服虔曰:“蒙,欺也。” 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①龙已升云,四蛇各入 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 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挠上山中,②于是文公环挠上山中而 封之,以为介推田,③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④ 注①索隐龙喻重耳。五蛇即五臣,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及子推也。 旧云五臣有先轸﹑颠颉,今恐二人非其数。 注②集解贾逵曰:“挠上,晋地。”杜预曰:“西河介休县南有地名挠上。”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作‘国’。” 注④集解贾逵曰:“旌,表也。” 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 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 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晋人闻 之,皆说。 二年春,秦军河上,①将入王。赵衰曰;“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周晋同姓,晋不先 入王,后秦入之,毋以令于天下。方今尊王,晋之资也。”三月甲辰,晋乃发兵至阳樊, ②围温,入襄王于周。四月,杀王弟带。周襄王赐晋河内阳樊之地。 注①索隐晋地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阳樊,周地。阳,邑名也,樊仲山之所居,故曰阳樊。” 四年,楚成王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定霸,于今在矣。” ①狐偃曰:“楚新得曹而初婚于韂,若伐曹﹑韂,楚必救之,则宋免矣。”于是晋 作三军。②赵衰举郄縠将中军,郄臻佐之;使狐偃将上军,狐毛佐之,命赵衰为卿;栾 枝将下军,③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儏为右:④往伐。冬十二月,晋兵先下山东, 而以原封赵衰。⑤ 注①集解杜预曰:“报宋赠马之施。” 注②集解王肃曰:“始复成国之礼,半周军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栾枝,栾宾之孙。” 注④正义儏,昌由反,又音受。 注⑤集解杜预曰:“河内沁水县西北有原城。” 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于韂,韂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韂。正月, 取五鹿。二月,晋侯﹑齐侯盟于敛盂。①韂侯请盟晋,晋人不许。韂侯欲与楚,国人不 欲,故出其君以说晋。韂侯居襄牛,②公子买守韂。楚救韂,不卒。③晋侯围曹。三月 丙午,晋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厘负羁言,而用美女乘轩者三百人也。令军毋入僖负羁 宗家以报德。楚围宋,宋复告急晋。文公欲救则攻楚,为楚尝有德,不欲伐也;欲释宋, 宋又尝有德于晋:患之。④先轸曰:“执曹伯,分曹﹑韂地以与宋,楚急曹﹑韂,其势 宜释宋。”⑤于是文公从之,而楚成王乃引兵归。 注①集解杜预曰:“韂地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韂地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作‘胜’。” 注④索隐晋若攻楚,则伤楚子送其入秦之德;又欲释宋不救,乃亏宋公赠马之惠。 进退有难,是以患之。 注⑤索隐楚初得曹,又新婚于韂,今晋执曹伯分曹﹑韂之地与宋,则楚急曹﹑韂, 其势宜释宋。 楚将子玉曰:“王遇晋至厚,今知楚急曹﹑韂而故伐之,是轻王。”王曰:“晋侯 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阨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 子玉请曰:“非敢必有功,愿以闲执谗慝之口也。”①楚王怒,少与之兵。于是子玉使 宛春告晋:②“请复韂侯而封曹,臣亦释宋。”咎犯曰: “子玉无礼矣,君取一,臣取二,勿许。”③先轸曰:“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 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不如私许曹﹑韂以诱之,执宛春以 怒楚,④既战而后图之。”⑤晋侯乃囚宛春于韂,且私许复曹﹑韂。曹﹑韂告绝于楚。 楚得臣怒,⑥击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 文公曰:“昔在楚,约退三舍,可倍乎!”楚师欲去,得臣不肯。四月戊辰,宋公 ﹑⑦齐将﹑秦将⑨与晋侯次城濮。⑩己巳,与楚兵合战,楚兵败,得臣收余兵去。甲午, 晋师还至衡雍,⑾作王宫于践土。⑿ 注①集解服虔曰:“子玉非敢求有大功,但欲执蒍贾谗慝之口,谓子玉过三百乘不 能入也。”杜预曰:“执犹塞也。” 注②集解贾逵曰:“宛春,楚大夫。” 注③集解韦昭曰:“君,文公也。臣,子玉也。一谓释宋围,二谓复曹﹑韂。” 注④集解韦昭曰:“怒楚,令必战。” 注⑤集解杜预曰:“须胜负决乃定计。” 注⑥集解得臣即子玉。 注⑦索隐成公王臣。 注⑧索隐国归父。 注⑨索隐小子兿也。 注⑩集解贾逵曰:“韂地也。” 注⑾集解杜预曰:“衡雍,郑地,今荥阳卷县也。” 注⑿集解服虔曰:“既败楚师,襄王自往临践土,赐命晋侯,晋侯闻而为之作宫。” 索隐杜预云践土,郑地。然据此文,晋师还至衡雍,衡雍在河南也。 故刘氏云践土在河南。下文践土在河北,今元城县西有践土驿,义或然也。 初,郑助楚,楚败,惧,使人请盟晋侯。晋侯与郑伯盟。 五月丁未,献楚俘于周,①驷介百乘,徒兵千。②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③赐 大辂,彤弓矢百,玈弓矢千,④秬鬯一卣,珪瓒,⑤虎贲三百人。⑥晋侯三辞,然后稽 首受之。⑦周作晋文侯命:“王若曰:父义和,⑧丕显文﹑武,能慎明德,⑨昭登于上, 布闻在下,⑩维时上帝集厥命于文﹑武。⑾恤朕身﹑继予一人永其在位。”⑿于是晋文 公称伯。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⒀ 注①正义俘音孚,囚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驷介,驷马被甲也。徒兵,步卒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王子虎,周大夫。” 注④集解贾逵曰:“大辂,金辂。彤弓,赤;玈弓,黑也。诸侯赐弓矢,然后征伐。” 正义彤,徒冬反。玈音庐。 注⑤集解贾逵曰:“秬,黑黍;鬯,香酒也。所以降神。卣,器名,诸侯赐珪瓒, 然后为鬯。” 注⑥集解贾逵曰:“天子卒曰虎贲。” 注⑦集解贾逵曰:“稽首首至地。”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同姓,故称曰父。”马融曰:“王顺曰,父能以义和我诸侯。” 索隐按:尚书文侯之命是平王命晋文侯仇之语,今此文乃襄王命文公重耳之事,代数悬 隔,勋策全乖。太史公虽复弥缝左氏,而系家颇亦时有疏谬。 裴氏集解亦引孔﹑马之注,而都不言时代乖角,何习迷而同醉也?然计平王至襄王 为七代,仇至重耳为十一代而十三侯。又平王元年至鲁僖二十八年,当襄二十年,为一 百三十余岁矣,学者颇合讨论之。而刘伯庄以为盖天子命晋同此一辞,尤非也。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文王﹑武王能详慎显用明德。” 注⑩集解马融曰:“昭,明也。上谓天,下谓人。”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惟以是故集成其王命,德流子孙。”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当忧念我身,则我一人长安王位。” 注⒀集解服虔曰:“王庭,践土也。”索隐服氏知王庭是践土者,据二十八年五月 “公会晋侯,盟于践土”,又此上文“四月甲午,作王宫于践土”。王庭即王宫也。 晋焚楚军,火数日不息,文公叹。左右曰:“胜楚而君犹忧,何?”文公曰:“吾 闻能战胜安者唯圣人,是以惧。且子玉犹在,庸可喜乎!”子玉之败而归,楚成王怒其 不用其言,贪与晋战,让责子玉,子玉自杀。晋文公曰:“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 相应。”于是乃喜。 六月,晋人复入韂侯。壬午,晋侯度河北归国。行赏,狐偃为首。或曰:“城濮之 事,先轸之谋。”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 之以胜。然此一时之说,偃言万世之功,柰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 是以先之。” 冬,晋侯会诸侯于温,欲率之朝周。力未能,恐其有畔者,乃使人言周襄王狩于河 阳。壬申,遂率诸侯朝王于践土。①孔子读史记至文公,曰“诸侯无召王”﹑“王狩河 阳”者,春秋讳之也。 注①索隐按:左氏传“五月,盟于践土;冬,会诸侯于温,天王狩于河阳; 壬申,公朝于王所”。此文亦说冬朝于王,当合于河阳温地,不合取五月践土之文。 丁丑,诸侯围许。曹伯臣或说晋侯曰:“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今君为会而灭同 姓。曹,叔振铎之后;晋,唐叔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晋侯说,复曹伯。 于是晋始作三行。①荀林父将中行,先縠将右行,②先蔑将左行。③ 注①集解服虔曰:“辟天子六军,故谓之三行。” 注②索隐左传屠击将右行,与此异。 注③集解杜预曰:“三行无佐,疑大夫帅也。”索隐据左传,荀林父并是卿,而云 “大夫帅”者,非也。不置佐者,当避天子也。或新置三行,官未备耳。 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 围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自杀。郑持叔瞻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 郑恐,乃闲令使①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 得为东道交?”②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注①索隐使谓烛之武。 注②索隐交犹好也。诸本及左传皆作“主”。 九年冬,晋文公卒,子襄公欢立。是岁郑伯亦卒。 郑人或卖其国于秦,①秦缪公发兵往袭郑。十二月,秦兵过我郊。襄公元年春,秦 师过周,无礼,王孙满讥之。兵至滑,郑贾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十二牛劳秦师。 秦师惊而还,灭滑而去。 注①正义左传云秦﹑晋伐郑,烛之武说秦,师罢。今杞子﹑逢孙﹑杨孙三大夫戍郑。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晋先轸曰:“秦伯不用蹇叔,反其觽心,此可击。”栾枝曰:“未报先君施于秦, 击之,不可。”先轸曰:“秦侮吾孤,伐吾同姓,何德之报?”遂击之。襄公墨衰绖。 ①四月,败秦师于殽,虏秦三将孟明视﹑西乞秫﹑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②文公 夫人秦女,谓襄公曰:“秦欲得其三将戮之。”公许,遣之。 先轸闻之,谓襄公曰:“患生矣。”轸乃追秦将。秦将渡河,已在船中,顿首谢, 卒不反。 注①集解贾逵曰:“墨,变凶。”杜预曰:“以凶服从戎,故墨之。” 注②集解服虔曰:“非礼也。”杜预曰:“记礼所由变也。” 后三年,秦果使孟明伐晋,报殽之败,取晋汪以归。①四年,秦缪公大兴兵伐我, 度河,取王官,②封殽尸而去。晋恐,不敢出,遂城守。五年,晋伐秦,取新城,③报 王官役也。 注①索隐按:左传文二年,秦孟明视伐晋,报殽之役,无取晋汪之事。又其年冬, 晋先且居等伐秦,取汪﹑彭衙而还。则汪是秦邑,止可晋伐秦取之,岂得秦伐晋而取汪 也?或者晋先取之秦,今伐晋而收汪,是汪从晋来,故云取晋汪而归也。彭衙在合阳北, 汪不知所在。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王官故城在同州澄城县西北六十里。”左传文公三年,秦伐 晋,取王官,即此。先言度河,史文颠倒耳。 注③集解服虔曰:“秦邑,新所作城也。” 六年,赵衰成子﹑栾贞子﹑咎季子犯﹑霍伯皆卒。①赵盾代赵衰执政。 注①集解贾逵曰:“栾贞子,栾枝也。霍伯,先且居也。” 七年八月,襄公卒。太子夷皋少。晋人以难故,①欲立长君。赵盾曰:“立襄公弟 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立善则固,事长则顺,奉爱则孝,结 旧好则安。”贾季曰:“不如其弟乐。辰嬴嬖于二君,②立其子,民必安之。”赵盾曰: “辰嬴贱,班在九人下,③其子何震之有!④且为二君嬖,淫也。为先君子,⑤不能求 大而出在小国,僻也。母淫子僻,无威;⑥陈小而远,无援:将何可乎!”使士会如秦 迎公子雍。贾季亦使人召公子乐于陈。赵盾废贾季,以其杀阳处父。⑦十月,葬襄公。 十一月,贾季奔翟。是岁,秦缪公亦卒。 注①集解服虔曰:“晋国数有患难。” 注②集解服虔曰:“辰嬴,怀嬴也。二君,怀公、文公。” 注③集解服虔曰:“班,次也。” 注④集解贾逵曰:“震,威也。” 注⑤正义乐,文公子也。 注⑥正义僻,匹亦反。言乐僻隐在陈,而远无援也。 注⑦集解案:左传,此时贾他为太师,阳处父为太傅。 灵公元年四月,秦康公曰:“昔文公之入也无韂,故有吕、郄之患。”乃多与公子 雍韂。太子母缪嬴日夜抱太子以号泣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适而外求 君,将安置此?”①出朝,则抱以适赵盾所,顿首曰:“先君奉此子而属之子,曰‘此 子材,吾受其赐;不材,吾怨子’。②今君卒,言犹在耳,③而弃之,若何?”赵盾与 诸大夫皆患缪嬴,且畏诛,乃背所迎而立太子夷皋,是为灵公。发兵以距秦送公子雍者。 赵盾为将,往击秦,败之令狐。先蔑、随会亡奔秦。秋,齐、宋、韂、郑、曹、许君皆 会赵盾,盟于扈,④以灵公初立故也。 注①集解服虔曰:“此,太子。” 注②集解王肃曰:“怨其教导不至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在宣子之耳。” 注④集解杜预曰:“郑地。荥阳卷县西北有扈亭。” 四年,伐秦,取少梁。秦亦取晋之郩。①六年,秦康公伐晋,取羁马。晋侯怒,使 赵盾、赵穿、郄缺击秦,大战河曲,赵穿最有功。七年,晋六卿患随会之在秦,常为晋 乱,乃详令魏寿余反晋降秦。秦使随会之魏,因执会以归晋。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北征也。”索隐徐云年表曰征。然按左传,文十年春, 晋人伐秦,取少梁。夏,秦伯伐晋,取北征,北征即年表之征。今云郩者,字误也。征 音惩,亦冯翊之县名。 八年,周顷王崩,公卿争权,故不赴。①晋使赵盾以车八百乘平周乱而立匡王。② 是年,楚庄王初即位。十二年,齐人弒其君懿公。 注①索隐按:春秋鲁文十二年“顷王崩,周公阅与王孙苏争政,故不赴”是也。 注②索隐文十四年传又云“晋赵盾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捷菑于邾,不克,乃还”。 而“周公阅与王孙苏讼于晋,赵宣子平王室而复之”。则以车八百乘,自是宣子纳邾捷 菑,不关王室之事,但文相连耳,多恐是误也。 十四年,灵公壮,侈,厚敛以雕墙。①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 ②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赵盾、随会前数谏,不听;已又见死 人手,二人前谏。随会先谏,不听。灵公患之,使鉏麑刺赵盾。③盾闺门开,居处节, 鉏麑退,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 遂触树而死。④ 注①集解贾逵曰:“雕,画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蹯,熊掌,其肉难熟。”正义胹音而。蹯音樊。 注③集解贾逵曰:“鉏麑,晋力士。”正义鉏音锄。麑音迷。 注④集解杜预曰:“赵盾庭树也。” 初,盾常田首山,①见桑下有饿人。饿人,示眯明也。②盾与之食,食其半。问其 故,曰:“宦三年,③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 赵盾弗复知也。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公宰示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 而进曰:“君赐臣,觞三行④可以罢。”欲以去赵盾,令先,毋及难。盾既去,灵公伏 士未会,先纵⑤啮狗名敖。⑥明为盾搏杀狗。盾曰:“弃人用狗,虽猛何为。”然不知 明之为阴德也。已而灵公纵伏士出逐赵盾,示眯明反击灵公之伏士,伏士不能进,而竟 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饿人。”问其名,弗告。⑦明亦因亡去。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三十九 晋世家 第九 [/TD][/TR][/ALIGN]

[TR]注①集解徐广曰:“蒲阪县有雷首山。” 注②索隐邹诞云示眯为祁弥也,即左传之提弥明也。提音市移反,刘氏亦音祁为时移反,则祁提二字同音也。而此史记作“示”者,示即周礼古本“地神曰只”,皆作 “示”字。“邹”为“祁”者,盖由只提音相近,字遂变为“祁”也。眯音米移反。以 “眯”为“弥”,亦音相近耳。又左氏桑下饿人是灵辄也。 其示眯明,是嗾獒者也,其人□而死。今合二人为一人,非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宦,宦学事也。” 注④索隐如字。 注⑤索隐纵,足用反。又本作“嗾”,又作“蹴”,同素后反。 注⑥集解何休曰:“犬四尺曰敖。” 注⑦集解服虔曰:“不望报。” 盾遂奔,未出晋境。乙丑,盾昆弟将军赵穿袭杀灵公于桃园①而迎赵盾。赵盾素贵,得民和;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弒易。②盾复位。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弒其君”,以视于朝。盾曰:“弒者赵穿,我无罪。”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孔子闻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③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④惜也,出疆乃免。”⑤ 注①集解虞翻曰:“园名也。” 注②索隐以豉反。 注③集解杜预曰:“不隐盾之罪。” 注④集解服虔曰:“闻义则服。”杜预曰:“善其为法受屈也。”正义为,于伪反。 注⑤集解杜预曰:“越境则君臣之义绝,可以不讨贼也。” 赵盾使赵穿迎襄公弟黑臀于周而立之,是为成公。 成公者,文公少子,其母周女也。壬申,朝于武宫。 成公元年,赐赵氏为公族。①伐郑,郑倍晋故也。三年,郑伯初立,附晋而弃楚。楚怒,伐郑,晋往救之。 注①集解服虔曰:“公族大夫也。” 六年,伐秦,虏秦将赤。① 注①索隐赤即斥,谓斥候之人也。按:宣八年左传“晋伐秦,获秦谍,杀诸绛市”。 盖彼谍即此赤也。晋成公六年为鲁宣八年,正同,故知然。 七年,成公与楚庄王争强,会诸侯于扈。陈畏楚,不会。晋使中行桓子①伐陈,因救郑,与楚战,败楚师。是年,成公卒,子景公据立。 注①索隐荀林父也。 景公元年春,陈大夫夏征舒弒其君灵公。二年,楚庄王伐陈,诛征舒。 三年,楚庄王围郑,郑告急晋。晋使荀林父将中军,随会将上军,赵朔将下军,郄克、栾书、先縠、韩厥、巩朔佐之。六月,至河。闻楚已服郑,郑伯肉袒与盟而去,荀林父欲还。先縠曰:“凡来救郑,不至不可,将率离心。”卒度河。楚已服郑,欲饮马于河为名而去。楚与晋军大战。郑新附楚,畏之,反助楚攻晋。晋军败,走河,争度,船中人指甚觽。楚虏我将智罃。归而林父曰:“臣为督将,军败当诛,请死。” 景公欲许之。随会曰:“昔文公之与楚战城濮,成王归杀子玉,而文公乃喜。今楚已败我师,又诛其将,是助楚杀仇也。”乃止。 四年,先縠以首计而败晋军河上,恐诛,乃奔翟,与翟谋伐晋。晋觉,乃族縠。 縠,先轸子也。 五年,伐郑,为助楚故也。是时楚庄王强,以挫晋兵河上也。 六年,楚伐宋,宋来告急晋,晋欲救之,伯宗谋曰:①“楚,天方开之,不可当。” 乃使解扬绐为救宋。②郑人执与楚,楚厚赐,使反其言,令宋急下。 解扬绐许之,卒致晋君言。楚欲杀之,或谏,乃归解扬。 注①集解贾逵曰:“伯宗,晋大夫。” 注②集解服虔曰:“解扬,晋大夫。” 七年,晋使随会灭赤狄。 八年,使郄克于齐。齐顷公母从楼上观而笑之。所以然者,郄克偻,而鲁使蹇,韂使眇,故齐亦令人如之以导客。郄克怒,归至河上,曰:“不报齐者,河伯视之!”至国,请君,欲伐齐。景公问知其故,曰:“子之怨,安足以烦国!”弗听。魏文子请老休,辟郄克,克执政。 九年,楚庄王卒。晋伐齐,齐使太子强为质于晋,晋兵罢。 十一年春,齐伐鲁,取隆。①鲁告急韂,韂与鲁皆因郄克告急于晋。晋乃使郄克、栾书、韩厥以兵车八百乘与鲁、韂共伐齐。夏,与顷公战于赜,伤困顷公。顷公乃与其右易位,下取饮,以得脱去。齐师败走,晋追北至齐。顷公献宝器以求平,不听。郄克曰:“必得萧桐侄子②为质。”齐使曰:“萧桐侄子,顷公母;顷公母犹晋君母,柰何必得之?不义,请复战。”晋乃许与平而去。 注①索隐刘氏云“隆即龙也,鲁北有龙山”。又此年当鲁成二年,经书“齐侯伐我北鄙”,传曰“围龙”。又邹诞及别本作“厅”字,厅当作“郓”。文十二年“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注曰“厅即郓也,字变耳”。地理志云在东莞县东也。 注②索隐左传作“叔子”。 楚申公巫臣盗夏姬以奔晋,晋以巫臣为邢大夫。① 注①集解贾逵曰:“邢,晋邑。” 十二年冬,齐顷公如晋,欲上尊晋景公为王,景公让不敢。晋始作六*(卿)**[军]*,①韩厥、巩朔、赵穿、荀骓、②赵括、赵旃皆为卿。智罃自楚归。 注①集解贾逵曰:“初作六军,僭王也。” 注②索隐音佳。谥文子。 十三年,鲁成公朝晋,晋弗敬,鲁怒去,倍晋。晋伐郑,取泛。 十四年,梁山崩。①问伯宗,伯宗以为不足怪也。② 注①集解公羊传曰:“梁山,河上山。”杜预曰:“在冯翊夏阳县北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年表云伯宗隐其人,用其言。” 十六年,楚将子反怨巫臣,灭其族。巫臣怒,遗子反书曰:“必令子罢于奔命!” 乃请使吴,令其子为吴行人,教吴乘车用兵。吴晋始通,约伐楚。 十七年,诛赵同、赵括,族灭之。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柰何绝祀!” 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后,复与之邑。 十九年夏,景公病,立其太子寿曼为君,是为厉公。后月余,景公卒。 厉公元年,初立,欲和诸侯,与秦桓公夹河而盟。归而秦倍盟,与翟谋伐晋。 三年,使吕相让秦,①因与诸侯伐秦。至泾,败秦于麻隧,虏其将成差。 注①集解贾逵曰:“吕相,晋大夫。” 五年,三郄谗伯宗,杀之。①伯宗以好直谏得此祸,国人以是不附厉公。 注①集解贾逵曰:“三郄,郄锜、郄儏、郄至也。” 六年春,郑倍晋与楚盟,晋怒。栾书曰:“不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乃发兵。 厉公自将,五月度河。闻楚兵来救,范文子请公欲还。郄至曰:“发兵诛逆,见强辟之,无以令诸侯。”遂与战。癸巳,射中楚共王目,楚兵败于鄢陵。①子反收余兵,拊循欲复战,晋患之。共王召子反,其侍者竖阳谷进酒,子反醉,不能见。王怒,让子反,子反死。王遂引兵归。晋由此威诸侯,欲以令天下求霸。 注①集解徐广曰:“鄢,一作‘焉’。”服虔曰:“鄢陵,郑之东南地也。”索隐鄢音偃,又于连反。 厉公多外嬖姬,归,欲尽去髃大夫而立诸姬兄弟。宠姬兄曰胥童,尝与郄至有怨,及栾书又怨郄至不用其计而遂败楚,①乃使人闲谢楚。楚来诈厉公曰:“鄢陵之战,实至召楚,欲作乱,内子周立之。会与国不具,是以事不成。”厉公告栾书。栾书曰: “其殆有矣!愿公试使人之周②微考之。”果使郄至于周。 栾书又使公子周见郄至,郄至不知见卖也。厉公验之,信然,遂怨郄至,欲杀之。 八年,厉公猎,与姬饮,郄至杀豕奉进,宦者夺之。③郄至射杀宦者。 公怒,曰:“季子欺予!”④将诛三郄,未发也。郄锜欲攻公,曰:“我虽死,公亦病矣。”郄至曰:“信不反君,智不害民,勇不作乱。失此三者,谁与我? 我死耳!”十二月壬午,公令胥童以兵八百人袭攻杀三郄。胥童因以劫栾书、中行偃于朝,曰:“不杀二子,患必及公。”公曰:“一旦杀三卿,寡人不忍益也。”对曰: “人将忍君。”⑤公弗听,谢栾书等以诛郄氏罪:“大夫复位。”二子顿首曰:“幸甚幸甚!”公使胥童为卿。闰月乙卯,厉公游匠骊氏,⑥栾书、中行偃以其党袭捕厉公,囚之,杀胥童,而使人迎公子周⑦于周而立之,是为悼公。 注①集解左传曰:“栾书欲待楚师退而击之,郄至云‘楚有六闲,不可失也’。” 注②集解虞翻曰:“周京师。” 注③索隐宦者孟张也。 注④集解杜预曰:“公反以为郄至夺豕也。” 注⑤集解杜预曰:“人,谓书、偃。” 注⑥集解贾逵曰:“匠骊氏,晋外嬖大夫在翼者。” 注⑦集解徐广曰:“一作‘纠’。” 悼公元年正月庚申,栾书、中行偃弒厉公,葬之①以一乘车。②厉公囚六日死,死十日庚午,智罃迎公子周来,至绛,刑鸡与大夫盟而立之,是为悼公。 辛巳,朝武宫。二月乙酉,即位。 注①集解左传曰:“葬之于翼东门之外也。” 注②集解杜预曰:“言不以君礼葬也。诸侯葬车七乘。” 悼公周者,其大父捷,晋襄公少子也,不得立,号为桓叔,桓叔最爱。桓叔生惠伯谈,谈生悼公周。周之立,年十四矣。悼公曰:“大父﹑父皆不得立而辟难于周,客死焉。寡人自以疏远,毋几为君。①今大夫不忘文﹑襄之意而惠立桓叔之后,赖宗庙大夫之灵,得奉晋祀,岂敢不战战乎?大夫其亦佐寡人!” 于是逐不臣者七人,修旧功,施德惠,收文公入时功臣后。秋,伐郑。郑师败,遂至陈。 注①索隐几音冀,谓望也。 三年,晋会诸侯。①悼公问髃臣可用者,祁傒举解狐。解狐,傒之仇。复问,举其 子祁午。君子曰:“祁傒可谓不党矣!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方会诸侯,悼公弟 杨干乱行,②魏绛戮其仆。③悼公怒,或谏公,公卒贤绛,任之政,使和戎,戎大亲附。十一年,悼公曰:“自吾用魏绛,九合诸侯,④和戎﹑翟,魏子之力也。”赐之乐,三让乃受之。冬,秦取我栎。⑤ 注①索隐于□泽也。 注②集解贾逵曰:“行,陈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仆,御也。” 注④集解服虔曰:“九合:一谓会于戚,二会城棣救陈,三会于鄢,四会于邢丘,五同盟于戏,六会于柤,七戍郑虎牢,八同盟于亳城北,九会于萧鱼。” 注⑤索隐音历。释例云在河北,地阙。 十四年,晋使六卿率诸侯伐秦,度泾,大败秦军,至棫林而去。 十五年,悼公问治国于师旷。师旷曰:“惟仁义为本。”冬,悼公卒,子平公彪立。 平公元年,伐齐,齐灵公与战靡下,①齐师败走。晏婴曰:“君亦毋勇,何不止战?” 遂去。晋追,遂围临菑,尽烧屠其郭中。东至胶,南至沂,齐皆城守,晋乃引兵归。 注①集解徐广曰:“靡,一作‘历’。”索隐刘氏靡音眉绮反,即靡鮼也。 六年,鲁襄公朝晋。晋栾逞有罪,奔齐。八年,齐庄公微遣栾逞于曲沃,以兵随之。齐兵上太行,栾逞从曲沃中反,袭入绛。绛不戒,平公欲自杀,范献子止公,以其徒击逞,逞败走曲沃。曲沃攻逞,逞死,遂灭栾氏宗。逞者,栾书孙也。①其入绛,与魏氏谋。齐庄公闻逞败,乃还,取晋之朝歌去,以报临菑之役也。 注①集解左传“逞”作“盈”。 十年,齐崔杼弒其君庄公。晋因齐乱,伐败齐于高唐去,报太行之役也。 十四年,吴延陵季子来使,与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语,曰:“晋国之政,卒归此三家矣。” 十九年,齐使晏婴如晋,与叔向语。叔向曰:“晋,季世也。公厚赋为台池而不恤政,政在私门,其可久乎!”晏子然之。 二十二年,伐燕。二十六年,平公卒,子昭公夷立。 昭公六年卒。六卿强,①公室卑。子顷公去疾立。 注①索隐韩﹑赵﹑魏﹑范,中行及智氏为六卿。后韩﹑赵﹑魏为三卿,而分晋政,故曰三晋。 顷公六年,周景王崩,王子争立。晋六卿平王室乱,立敬王。 九年,鲁季氏逐其君昭公,昭公居干侯。十一年,韂﹑宋使使请晋纳鲁君。季平子私赂范献子,献子受之,乃谓晋君曰:“季氏无罪。”不果入鲁君。 十二年,晋之宗家祁傒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 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晋益弱,六卿皆大。 十四年,顷公卒,子定公午立。 定公十一年,鲁阳虎奔晋,赵鞅简子舍之。十二年,孔子相鲁。 十五年,赵鞅使邯郸大夫午,不信,欲杀午,午与中行寅﹑①范吉射②亲攻赵鞅,鞅走保晋阳。定公围晋阳。荀栎﹑韩不信﹑魏侈与范﹑中行为仇,乃移兵伐范﹑中行。范﹑中行反,晋君击之,败范﹑中行。范﹑中行走朝歌,保之。韩﹑魏为赵鞅谢晋君,乃赦赵鞅,复位。二十二年,晋败范﹑中行氏,二子奔齐。 注①索隐寅,荀偃之孙也。 注②索隐音亦。范献子,士鞅之子。 三十年,定公与吴王夫差会黄池,争长,赵鞅时从,卒长吴。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吴世家说黄池之盟云‘赵鞅怒,将战,吴乃长晋定公’。 左氏传云‘乃先晋人’,外传云‘吴公先歃,晋公次之’。” 三十一年,齐田常弒其君简公,而立简公弟骜为平公。三十三年,孔子卒。 三十七年,定公卒,子出公凿立。 出公十七年,①知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②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故知伯乃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③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出公立十八年。或云二十年。” 注②索隐时赵﹑魏﹑韩共灭范氏及中行氏,而分其地,犹有智氏与三晋,故曰“四卿”也。 注③索隐按:赵系家云骄是为懿公。又年表云出公十八年,次哀公忌二年,次懿公骄十七年。纪年又云出公二十三年奔楚,乃立昭公之孙,是为敬公。系本亦云昭公生桓子雍,雍生忌,忌生懿公骄。然晋﹑赵系家及年表各各不同,何况纪年之说也! 哀公大父雍,晋昭公少子也,号为戴子。①戴子生忌。忌善知伯,蚤死,故知伯欲尽并晋,未敢,乃立忌子骄为君。当是时,晋国政皆决知伯,晋哀公不得有所制。知伯遂有范﹑中行地,最强。 注①集解徐广曰:“世本作‘相子雍’,注云戴子。” 哀公四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共杀知伯,尽并其地。① 注①索隐如纪年之说,此乃出公二十二年事。 十八年,哀公卒,子幽公柳立。 幽公之时,晋畏,反朝韩﹑赵﹑魏之君。①独有绛﹑曲沃,余皆入三晋。 注①索隐畏,惧也。为衰弱故,反朝韩﹑赵﹑魏也。宋忠引此注系本,而“畏”字为“衰”。 十五年,魏文侯初立。①十八年,幽公淫妇人,夜窃出邑中,盗杀幽公。②魏文侯以兵诛晋乱,立幽公子止,是为烈公。③ 注①索隐按纪年,魏文侯初立在敬公十八年。 注②索隐纪年云夫人秦嬴贼公于高寝之上。 注③索隐系本云幽公生烈公止。又年表云魏诛幽公,立其弟止。 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 二十七年,烈公卒,子孝公颀立。①孝公九年,魏武侯初立,袭邯郸,不胜而去。十七年,孝公卒,②子静公俱酒立。③是岁,齐威王元年也。 注①索隐系本云孝公倾。纪年以孝公为桓公,故韩子有“晋桓侯。” 注②索隐纪年云桓公二十年赵成侯﹑韩共侯迁桓公于屯留。已后更无晋事。 注③索隐系本云静公俱。 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①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注①索隐按:纪年魏武侯以桓公十九年卒,韩哀侯﹑赵敬侯并以桓公十五年卒。又赵系家烈侯十六年与韩分晋,封晋君端氏,其后十年,肃侯迁晋君于屯留。不同也。 太史公曰:晋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及即位而行赏,尚忘介子推,况骄主乎?灵公既弒,其后成﹑景致严,至厉大刻,大夫惧诛,祸作。悼公以后日衰,六卿专权。故君道之御其臣下。固不易哉! 【索隐述赞】天命叔虞,卒封于唐。桐珪既削,河﹑汾是荒。文侯虽嗣,曲沃日强。未知本末,祚倾桓庄。献公昏惑,太子罹殃。重耳致霸,朝周河阳。灵既丧德,厉亦无防。四卿侵侮。晋祚遽亡。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四十 楚世家 第十 [/TD][/TR][/ALIGN]

[TR]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①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②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③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④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注①正义尺证反。 注②集解徐广曰:“世本云老童生重黎及吴回。”谯周曰:“老童即卷章。” 索隐卷章名老童,故系本云“老童生重黎”。重氏﹑黎氏二官代司天地,重为木正,黎为火正。案:左氏传少昊氏之子曰重,颛顼氏之子曰黎。今以重黎为一人,仍是颛顼之子孙者,刘氏云“少昊氏之后曰重,颛顼氏之后曰重黎,对彼重则单称黎,若自言当家则称重黎。故楚及司马氏皆重黎之后,非关少昊之重”。愚谓此解为当。 注③索隐此重黎为火正,彼少昊氏之后重自为木正,知此重黎即彼之黎也。 注④集解虞翻曰:“祝,大;融,明也。”韦昭曰:“祝,始也。”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①其长一曰昆吾;②二曰参胡;③三曰彭祖;④四曰会人;⑤五曰曹姓;⑥六曰季连,啱姓,楚其后也。⑦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⑧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注①集解干宝曰:“先儒学士多疑此事。谯允南通才达学,精核数理者也,作古史考,以为作者妄记,废而不论。余亦尤其生之异也。然按六子之世,子孙有国,升降六代,数千年闲,迭至霸王,天将兴之,必有尤物乎?若夫前志所传,修己背坼而生禹,简狄匤剖而生契,历代久远,莫足相证。近魏黄初五年,汝南屈雍妻王氏生男儿从右胳下水腹上出,而平和自若,数月创合,母子无恙,斯盖近事之信也。以今况古,固知注记者之不妄也。天地云为,阴阳变化,安可守之一端,概以常理乎?诗云‘不坼不副,无灾无害’。原诗人之旨,明古之妇人尝有坼副而产者矣。又有因产而遇灾害者,故美其无害也。”索隐系本云:“陆终娶鬼方氏妹,曰女嬇。” 注②集解虞翻曰:“昆吾名樊,为己姓,封昆吾。”世本曰:“昆吾者,韂是也。” 索隐长曰昆吾。系本云:“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又曰:“昆吾者,韂是。”宋忠曰: “昆吾,国名,己姓所出。”左传曰:“韂侯梦见披发登昆吾之观。”按:今濮阳城中有昆吾台。正义括地志云:“濮阳县,古昆吾国也。昆吾故城在县西三十里,台在县西百步,即昆吾墟也。” 注③集解世本曰:“参胡者,韩是也。”索隐系本云:“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参胡者,韩是。”宋忠曰:“参胡,国名,斟姓,无后。” 注④集解虞翻曰:“名翦,为彭姓,封于大彭。”世本曰:“彭祖者,彭城是也。” 索隐系本云:“三曰籛铿,是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虞翻云:“名翦,为彭姓,封于大彭。”正义括地志云:“彭城,古彭祖国也。外传云殷末灭彭祖国也。虞翻云名翦。神仙传云彭祖讳铿,帝颛顼之玄孙,至殷末年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遂往流沙之西,非寿终也。” 注⑤集解世本曰:“会人者,郑是也。”索隐系本云:“四曰求言,是为郐人。郐人者,郑是。”宋忠曰:“求言,名也。妘姓所出,郐国也。”正义括地志云:“故郐城在郑州新郑县东北二十二里。毛诗谱云‘昔高辛之土,祝融之墟,历唐至周,重黎之后妘姓处其地,是为郐国,为郑武公所灭也’。” 注⑥集解世本曰:“曹姓者,邾是也。”索隐系本云:“五曰安,是为曹姓。曹姓,邾是。”宋忠曰:“安,名也。曹姓者,诸曹所出。”正义括地志云:“故邾国在黄州黄冈县东南百二十一里,史记云邾子,曹姓也。” 注⑦索隐系本云:“六曰季连,是为啱姓。季连者,楚是。”宋忠曰:“季连,名也。啱姓所出,楚之先。”啱音弥是反。啱,羊声也。 注⑧集解孙检曰:“一作‘祖’。”索隐沮音才□反。 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 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啱氏,居丹阳。①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韂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南郡枝江县。”正义颍容*(云)*传例云:“楚居丹阳,今枝江县故城是也。”括地志云:“归州巴东县东南四里归故城,楚子熊绎之始国也。又熊绎墓在归州秭归县。舆地志云秭归县东有丹阳城,周回八里,熊绎始封也。” 熊绎生熊艾,熊艾生熊,①熊生熊胜。熊胜以弟熊杨②为后。熊杨生熊渠。 注①索隐一作“黮”,音土感反。音但,与“”同字,亦作“”。 注②索隐邹诞本作“熊钖”。一作“炀”。 熊渠生子三年。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闲民和,乃兴兵伐庸﹑①杨粤,②至于鄂。③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④中子红为鄂王,⑤少子执疵为越章王,⑥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注①集解杜预曰:“庸,今上庸县。”正义括地志云:“房州竹山县,本汉上庸县,古之庸国。昔周武王伐纣,庸蛮在焉。” 注②索隐有本作“杨雩”,音吁,地名也。今音越。谯周亦作“杨越”。 注③正义五各反。刘伯庄云:“地名,在楚之西,后徙楚,今东鄂州是也。”括地志云:“邓州向城县南二十里西鄂故城是楚西鄂。” 注④集解张莹曰:“今江陵也。”索隐系本“康”作“庸”,“亶”作“袒”。地理志云江陵,南郡之县也。楚文王自丹阳徙都之。 注⑤集解九州记曰:“鄂,今武昌。”索隐有本作“艺经”二字,音挚红,从下文熊挚红读也。古史考及邹氏﹑刘氏等音无艺经,恐非也。正义括地志云:“武昌县,鄂王旧都。今鄂王神即熊渠子之神也。” 注⑥索隐系本无执字,越作“就”。 后为熊毋康,①毋康蚤死。熊渠卒,子熊挚红立。②挚红卒,其弟弒而代立,曰熊延。③熊延生熊勇。 注①集解徐广曰:“即渠之长子。” 注②索隐如此史意即上鄂王红也。谯周以为“熊渠卒,子熊翔立;卒,长子挚有疾,少子熊延立”。此云“挚红卒,其弟杀而自立,曰熊延”。欲会此代系,则翔亦毋康之弟,元嗣熊渠者。毋康既蚤亡,挚红立而被延杀,故史考言“挚有疾”,而此言“弒” 也。正义即上鄂王红也。 注③正义谯周言“挚有疾”,此言“弒”,未详。宋均注乐纬云:“熊渠嫡嗣曰熊挚,有恶疾,不得为后,别居于夔,为楚附庸,后王命曰夔子也。” 熊勇六年,而周人作乱,攻厉王,厉王出奔彘。熊勇十年,卒,弟熊严为后。 熊严十年,卒。有子四人,长子伯霜,中子仲雪,次子叔堪,①少子季徇。②熊严卒,长子伯霜代立,是为熊霜。 注①索隐一作“湛”。 注②索隐旬俊反。 熊霜元年,周宣王初立。熊霜六年,卒,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避难于濮; ①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熊徇十六年,郑桓公初封于郑。二十二年,熊徇卒,子熊咢②立。熊咢九年,卒,子熊仪立,是为若敖。 注①集解杜预曰:“建宁郡南有濮夷。”正义按:建宁,晋郡,在蜀南,与蛮相近。刘伯庄云:“濮在楚西南。”孔安国云:“庸﹑濮在汉之南。”按:成公元年“楚地千里”,孔说是也。 注②索隐噩音鄂,亦作“咢”。若敖二十年,周幽王为犬戎所弒,周东徙,而秦襄公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若敖卒,子熊坎①立,是为霄敖。霄敖六年,卒,子熊眴立,②是为蚡冒。③蚡冒十三年,晋始乱,以曲沃之故。蚡冒十七年,卒。蚡冒弟熊通弒蚡冒子而代立,是为楚武王。 注①索隐苦感反。一作“菌”,又作“钦”。 注②集解徐广曰:“眴音舜。”索隐徐音舜。按:玉篇在口部,顾氏云“楚之先,即蚡冒也”。刘音舜,其近代本即有字从目者。刘舜音,非。 注③索隐古本“蚡”作“羒”,音愤。冒音亡北反,或亡报反。 武王十七年,晋之曲沃庄伯弒主国晋孝侯。十九年,郑伯弟段作乱。二十一年,郑侵天子之田。二十三年,韂弒其君桓公。二十九年,鲁弒其君隐公。三十一年,宋太宰华督弒其君殇公。 三十五年,楚伐随。①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随,姬姓也。”杜预曰:“随国今义阳随县。”正义括地志云: “随州外城古随国地。”世本云:“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随,姬姓也。 武王卒师中而兵罢。”括地志云“上蔡县东北五十里”是也。 五十一年,周召随侯,数以立楚为王。楚怒,以随背己,伐随。武王卒师中而兵罢。 ①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② 注①集解皇览曰:“楚武王頉在汝南郡鲖阳县葛陂乡城东北,民谓之楚王岑。 汉永平中,葛陵城北祝里社下于土中得铜鼎,而名曰‘楚武王’,由是知楚武王之頉。民传言,秦﹑项﹑赤眉之时欲发之,辄颓坏填压,不得发也。” 正义有本注“葛陂乡”作“葛陵乡”者,误也。地理志云新蔡县西北六十里有葛陂乡,即费长房投竹成龙之陂,因为乡名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纪南故城在荆州江陵县北五十里。杜预云国都于郢,今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是也。”括地志云:“又至平王,更城郢,在江陵县东北六里,故郢城是也。” 文王二年,伐申过邓,①邓人曰“楚王易取”,邓侯不许也。②六年,伐蔡,③虏蔡哀侯以归,已而释之。楚强,陵江汉闲小国,小国皆畏之。十一年,齐桓公始霸,楚亦始大。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故申城在邓州南阳县北三十里。晋太康地志云周宣王舅所封。故邓城在襄州安养县北二十里。春秋之邓国,庄十六年楚文王灭之。” 注②集解服虔云:“邓,曼姓。” 注③正义豫州上蔡县在州北七十里,古蔡国也。县外城,蔡国城也。 十二年,伐邓,灭之。十三年,卒,子熊傦立,①是为庄敖。②庄敖五年,欲杀其弟熊恽,③恽奔随,与随袭弒庄敖代立,是为成王。 注①集解史记音隐云:“傦,古‘艰’字。” 注②索隐上音侧状反。 注③索隐恽音纡粉反。左传作“頵”,纡贫反。 成王恽元年,初即位,布德施惠,结旧好于诸侯。使人献天子,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于是楚地千里。 十六年,齐桓公以兵侵楚,至陉山。①楚成王使将军屈完②以兵御之,与桓公盟。桓公数以周之赋不入王室,楚许之,乃去。 注①正义杜预云:“陉,楚地。颍川召陵县南有陉亭。”括地志云:“陉山在郑州西南一百一十里,即此山也。” 注②正义屈,曲勿反。完音桓,楚族也。 十八年,成王以兵北伐许,①许君肉袒谢,乃释之。二十二年,伐黄。②二十六年,灭英。③ 注①集解地理志曰颍川许昌县,故许国也。 注②索隐汝南弋阳县,故黄国。正义括地志云:“黄国故城,汉弋阳县也。秦时黄都,嬴姓,在光州定城县四十里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年表及他本皆作‘英’,一本作‘黄’。”正义英国在淮南,盖蓼国也,不知改名时也。 三十三年,宋襄公欲为盟会,召楚。楚王怒曰:“召我,我将好往袭辱之。”遂行,至盂,①遂执辱宋公,已而归之。三十四年,郑文公南朝楚。楚成王北伐宋,败之泓,射伤宋襄公,襄公遂病创死。 注①正义音于,宋地也。 三十五年,晋公子重耳过楚,成王以诸侯客礼飨,而厚送之于秦。 三十九年,鲁僖公来请兵以伐齐,楚使申侯将兵伐齐,取谷,①置齐桓公子雍焉。齐桓公七子皆奔楚,楚尽以为上大夫。灭夔,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② 注①集解杜预曰:“济北谷城县。”正义括地志云:“谷在济州东阿县东二十六里。” 注②集解服虔曰:“夔,楚熊渠之孙,熊挚之后。夔在巫山之阳,秭归乡是也。” 索隐谯周作“灭归”,归即夔之地名归乡也。 夏,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救宋,成王罢归。将军子玉请战,成王曰:“重耳亡居外久,卒得反国,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固请,乃与之少师而去。晋果败子玉于城濮。成王怒,诛子玉。 四十六年,初,成王将以商臣为太子,语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齿未也,①而又多内宠,绌乃乱也。楚国之举常在少者。②且商臣窎目而豺声,忍人也,③不可立也。” 王不听,立之。后又欲立子职④而绌太子商臣。商臣闻而未审也,告其傅潘崇曰:“何以得其实?”崇曰:“飨王之宠姬⑤江芈⑥而勿敬也。”商臣从之。江芈怒曰:“宜乎王之欲杀若而立职也。”商臣告潘崇曰:“信矣。”崇曰:“能事之乎?”⑦曰:“不能。” “能亡去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⑧曰:“能。”冬十月,商臣以宫韂兵围成王。成王请食熊蹯而死,⑨不听。丁未,成王自绞杀。商臣代立,是为穆王。 注①集解杜预曰:“齿,年也。言尚少。” 注②集解贾逵曰:“举,立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言忍为不义。” 注④集解贾逵曰:“职,商臣庶弟也。” 注⑤集解姬,当作“妹”。 注⑥正义芈,亡尔反。 注⑦集解服虔曰:“若立职,子能事之?” 注⑧集解服虔曰:“谓弒君。” 注⑨集解杜预曰:“熊掌难熟,冀久将有外救之也。” 穆王立,以其太子宫予潘崇,使为太师,掌国事。穆王三年,灭江。①四年,灭六﹑蓼。六﹑蓼,皋陶之后。②八年,伐陈。十二年,卒。子庄王侣立。 注①集解杜预曰:“江国在汝南安阳县。” 注②集解杜预曰:“六国,今庐江六县。蓼国,今安丰蓼县。” 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有敢谏者死无赦!”伍举入谏。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闲。伍举曰:“愿有进隐。”①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居数月,淫益甚。大夫苏从乃入谏。王曰:“若不闻令乎?”对曰:“杀身以明君,臣之愿也。”于是乃罢淫乐,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任伍举﹑苏从以政,国人大说。是岁灭庸。②六年,伐宋,获五百乘。 注①集解隐谓隐藏其意。 注②正义今房州竹山县是也。 八年,伐陆浑戎,①遂至洛,观兵于周郊。②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③楚王问鼎小大轻重,④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⑤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⑥ 铸鼎象物,⑦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⑧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⑨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⑩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⑾昔成王定鼎于郏鄏,⑿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注①集解服虔曰:“陆浑戎在洛西南。”正义允姓之戎徙居陆浑。 注②集解服虔曰:“观兵,陈兵示周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以郊劳礼迎之也。” 注④集解杜预曰:“示欲偪周取天下。” 注⑤正义喙,许韂反。凡戟有钩。喙,钩口之尖也。言楚国戟之钩口尖有折者,足以为鼎,言鼎之易得也。 注⑥集解服虔曰:“使九州之牧贡金。” 注⑦集解贾逵曰:“象所图物着之于鼎。” 注⑧集解杜预曰:“图鬼神百物之形,使民逆备之也。” 注⑨集解贾逵曰:“载,辞也。祀,年也。商曰祀。”王肃曰:“载祀者,犹言年也。” 注⑩集解杜预曰:“不可迁。” 注⑾集解杜预曰:“言可移。” 注⑿集解杜预曰:“郏鄏今河南也,河南县西有郏鄏陌。武王迁之,成王定之。” 索隐按周书,郏,雒北山名,音甲。鄏谓田厚鄏,故以名焉。 九年,相若敖氏。①人或谗之王,恐诛,反攻王,王击灭若敖氏之族。十三年,灭舒。② 注①集解左传曰子越椒。 注②集解杜预曰:“庐江六县东有舒城也。” 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弒其君,故诛之也。已破陈,即县之。髃臣皆贺,申叔时使齐来,不贺。王问,对曰:“鄙语曰,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庄王乃复国陈后。 十七年春,楚庄王围郑,三月克之。入自皇门,①郑伯肉袒牵羊以逆,②曰:“孤不天,不能事君,君用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宾之南海,若以臣妾赐诸侯,亦惟命是听。若君不忘厉﹑宣﹑桓﹑武,③不绝其社稷,使改事君,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楚髃臣曰:“王勿许。” 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庸可绝乎!”庄王自手旗,左右麾军,引兵去三十里而舍,遂许之平。④潘尪入盟,子良出质。⑤夏六月,晋救郑,与楚战,大败晋师河上,遂至衡雍而归。 注①集解贾逵曰:“郑城门。”何休曰:“郭门也。” 注②集解贾逵曰:“肉袒牵羊,示服为臣隶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周厉王﹑宣王,郑之所自出也。郑桓公﹑武公,始封之贤君也。” 注④集解杜预曰:“退一舍而礼郑。” 注⑤集解潘尪,楚大夫。子良,郑伯弟。 二十年,围宋,以杀楚使也。①围宋五月,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 宋华元出告以情。庄王曰:“君子哉!”遂罢兵去。 注①索隐左传宣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 乃杀之。楚子闻之,投袂而起。九月,围宋”是也。 二十三年,庄王卒,子共王审立。 共王十六年,晋伐郑。郑告急,共王救郑。与晋兵战鄢陵,晋败楚,射中共王目。共王召将军子反。子反嗜酒,从者竖阳谷进酒醉。王怒,射杀子反,遂罢兵归。 三十一年,共王卒,子康王招立。康王立十五年卒,子员①立,是为郏敖。 注①索隐音云。左传作“俧”。 康王宠弟公子围﹑①子比﹑子鴋﹑弃疾。郏敖三年,以其季父康王弟公子围为令尹,主兵事。四年,围使郑,道闻王疾而还。十二月己酉,围入问王疾,绞而弒之,②遂杀其子莫及平夏。使使赴于郑。伍举问曰:“谁为后?”③对曰:“寡大夫围。”伍举更曰:“共王之子围为长。”④子比奔晋,而围立,是为灵王。 注①集解徐广曰:“史记多作‘回’。” 注②集解荀卿曰:“以冠缨绞之。”左传曰:“葬王于郏,谓之郏敖。” 注③集解服虔曰:“问来赴者。” 注④集解杜预曰:“伍举更赴辞,使从礼告终称嗣,不以篡弒赴诸侯。” 灵王三年六月,楚使使告晋,欲会诸侯。诸侯皆会楚于申。伍举曰:“昔夏启有钧台之飨,①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王有盟津之誓,成王有岐阳之搜,②康王有丰宫之朝, ③穆王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君其何用?”灵王曰:“用桓公。”④时郑子产在焉。于是晋﹑宋﹑鲁﹑韂不往。灵王已盟,有骄色。伍举曰:“桀为有仍之会,有缗叛之。⑤纣为黎山之会,东夷叛之。⑥幽王为太室之盟,戎﹑翟叛之。 ⑦君其慎终!” 注①集解杜预曰:“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坡。” 注②集解贾逵曰:“岐山之阳。” 注③集解服虔曰:“丰宫,成王庙所在也。”杜预曰:“丰在始平鄠县东,有灵台,康王于是朝诸侯。” 注④集解杜预曰:“用会召陵之礼也。” 注⑤集解贾逵曰:“仍,缗,国名也。” 注⑥集解服虔曰:“黎,东夷国名也,子姓。” 注⑦集解杜预曰:“太室,中岳也。” 七月,楚以诸侯兵伐吴,围朱方。八月,克之,囚庆封,灭其族。以封徇,曰:“无效齐庆封弒其君而弱其孤,以盟诸大夫!”①封反曰:“莫如楚共王庶子围弒其君兄之子员而代之立!”②于是灵王使疾杀之。 注①集解杜预曰:“齐崔杼弒其君,庆封其党,故以弒君之罪责之也。” 注②集解谷梁传曰:“军人粲然皆笑。” 七年,就章华台,①下令内亡人实之。 注①集解杜预曰:“南郡华容县有台,在城内。” 八年,使公子弃疾将兵灭陈。十年,召蔡侯,醉而杀之。使弃疾定蔡,因为陈蔡公。 十一年,伐徐以恐吴。①灵王次于干溪以待之。王曰:“齐﹑晋﹑鲁﹑韂,其封皆受宝器,我独不。今吾使使周求鼎以为分,其予我乎?”②析父对曰:“其予君王哉! ③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露蓝蒌④以处草莽,跋涉山林⑤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⑥齐,王舅也;⑦晋及鲁﹑韂,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周今与四国服事君王,将惟命是从,岂敢爱鼎?” 灵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⑧今郑人贪其田,不我予,今我求之,其予我乎?”对曰:“周不爱鼎,郑安敢爱田?”灵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吾大城陈﹑蔡﹑不羹,⑨赋皆千乘,诸侯畏我乎?”对曰:“畏哉!”灵王喜曰:“析父善言古事焉。”⑩ 注①集解左传曰使荡侯等围徐。 注②集解服虔曰:“有功德,受分器。” 注③集解贾逵曰:“析父,楚大夫。”索隐据左氏此是右尹子革之词,史盖误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荜,一作‘暴’。”骃案:服虔曰“荜露,柴车素木辂也。蓝蒌,言衣敝坏,其蒌蓝蓝然也”。 注⑤集解服虔曰:“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注⑥集解服虔曰:“桃弧棘矢所以御其灾,言楚地山林无所出也。” 注⑦集解服虔曰:“齐吕伋,成王之舅。” 注⑧集解服虔曰:“陆终氏六子,长曰昆吾,少曰季连。季连,楚之祖,故谓昆吾为伯父也。昆吾曾居许地,故曰旧许是宅。” 注⑨集解韦昭曰:“二国,楚别都也。颍川定陵有东不羹,襄城有西不羹。”正义括地志云:“不羹故城在许州襄城县东三十里。地理志云此乃西不羹者也。” 注⑩正义左传昭十二年,析父谓子革曰:“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杜预曰:“讥其顺王心如响应声也。”按:此对王言是子革之辞,太史公云析父,误也。析父时为王仆,见子革对,故叹也。 十二年春,楚灵王乐干溪,不能去也。国人苦役。初,灵王会兵于申,僇越大夫常寿过,①杀蔡大夫观起。②起子从亡在吴,③乃劝吴王伐楚,为闲越大夫常寿过而作乱,为吴闲。使矫公子弃疾命召公子比于晋,至蔡,与吴﹑越兵欲袭蔡。令公子比见弃疾,与盟于邓。④遂入杀灵王太子禄,立子比为王,公子子鴋为令尹,弃疾为司马。 先除王宫,观从从师于干溪,令楚觽曰:“国有王矣。先归,复爵邑田室。后者迁之。”楚觽皆溃,去灵王而归。 注①索隐僇,辱也。 注②索隐观音官。观,姓;起,名。 注③索隐从音才松反。 注④集解杜预曰:“颍川邵陵县西有邓城。”正义括地志云:“故邓城在豫州郾城县东三十五里。”按:在古召陵县西十里也。 灵王闻太子禄之死也,自投车下,而曰:“人之爱子亦如是乎?”侍者曰:“甚是。” 王曰:“余杀人之子多矣,能无及此乎?”右尹曰:①“请待于郊以听国人。”②王曰: “觽怒不可犯。”曰:“且入大县而乞师于诸侯。”王曰:“皆叛矣。”又曰:“且奔诸侯以听大国之虑。”王曰:“大福不再,祗取辱耳。” 于是王乘舟将欲入鄢。③右尹度王不用其计,惧俱死,亦去王亡。 注①集解左传曰右尹子革。 注②集解服虔曰:“听国人欲为谁。” 注③集解服虔曰:“鄢,楚别都也。”杜预曰:“襄阳宜城县。”正义音偃。 括地志云:“故鄢城在襄州安养县北三里,在襄州北五里,南去荆州二百五十里。” 按:王自夏口从汉水上入鄢也。 左传云“王沿夏将欲入鄢”是也。括地志云:“鄢水源出襄州义清县西界托仗山。水经云蛮水即鄢水是也。” 灵王于是独傍偟山中,野人莫敢入王。王行遇其故鋗人,①谓曰:“为我求食,我已不食三日矣。”鋗人曰:“新王下法,有敢饟王从王者,罪及三族,且又无所得食。” 王因枕其股而卧。鋗人又以土自代,逃去。王觉而弗见,遂饥弗能起。芋尹申无宇之子申亥曰:“吾父再犯王命,②王弗诛,恩孰大焉!”乃求王,遇王饥于厘泽,奉之以归。夏五月癸丑,王死申亥家,③申亥以二女从死,并葬之。 注①集解韦昭曰:“今之中涓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断王旌,执人于章华之宫。” 注③正义左传云“夏五月癸亥,王缢于芋尹申亥”是也。 是时楚国虽已立比为王,畏灵王复来,又不闻灵王死,故观从谓初王比曰:“不杀弃疾,虽得国犹受祸。”王曰:“余不忍。”从曰:“人将忍王。”王不听,乃去。弃疾归。国人每夜惊,曰:“灵王入矣!”乙卯夜,弃疾使船人从江上走呼曰:“灵王至矣!”国人愈惊。又使曼成然告初王比及令尹子鴋曰:“王至矣! 国人将杀君,司马将至矣!①君蚤自图,无取辱焉。觽怒如水火,不可救也。” 初王及子鴋遂自杀。丙辰,弃疾即位为王,改名熊居,是为平王。 注①集解杜预曰:“司马谓弃疾。” 平王以诈弒两王而自立,恐国人及诸侯叛之,乃施惠百姓。复陈蔡之地而立其后如故,归郑之侵地。存恤国中,修政教。吴以楚乱故,获五率以归。①平王谓观从:“恣尔所欲。”欲为卜尹,王许之。② 注①集解服虔曰:“五率,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 注②集解贾逵曰:“卜尹,卜师,大夫官。” 初,共王有宠子五人,无适立,乃望祭髃神,请神决之,使主社稷,而阴与巴姬① 埋璧于室内,②召五公子斋而入。康王跨之,③灵王肘加之,子比﹑子鴋皆远之。平王幼,抱其上而拜,压纽。故康王以长立,至其子失之;围为灵王,及身而弒;子比为王十余日,子鴋不得立,又俱诛。四子皆绝无后。唯独弃疾后立,为平王,竟续楚祀,如其神符。 注①集解贾逵曰:“共王妾。” 注②正义左传云:“埋璧于太室之庭。”杜预曰:“太室,祖庙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两足各跨璧一边。”杜预曰:“过其上。” 初,子比自晋归,韩宣子问叔向曰:“子比其济乎?”对曰:“不就。”宣子曰:“同恶相求,如市贾焉,①何为不就?”对曰:“无与同好,谁与同恶?②取国有五难:有宠无人,一也;③有人无主,二也;④有主无谋,三也;⑤有谋而无民,四也; ⑥有民而无德,五也。⑦子比在晋十三年矣,晋﹑楚之从不闻通者,可谓无人矣;⑧族尽亲叛,可谓无主矣;⑨无衅而动,可谓无谋矣;⑩为羁终世,可谓无民矣;⑾亡无爱征,可谓无德矣。⑿王虐而不忌,⒀子比涉五难以弒君,谁能济之!有楚国者,其弃疾乎? 君陈﹑蔡,方城外属焉。⒁苛慝不作,盗贼伏隐,私欲不违,⒂民无怨心。先神命之,国民信之。啱姓有乱,必季实立,楚之常也。子比之官,则右尹也;数其贵宠,则庶子也;以神所命,则又远之;民无怀焉,将何以立?” 宣子曰:“齐桓﹑晋文不亦是乎?”⒃对曰:“齐桓,韂姬之子也,有宠于厘公。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以为辅,有莒﹑韂以为外主,⒄有高﹑国以为内主。⒅从善如流,⒆施惠不倦。有国,不亦宜乎?昔我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生十七年,有士五人,有先大夫子余﹑子犯以为腹心,⒇有魏儏﹑贾佗以为股肱,有齐﹑宋﹑秦﹑楚以为外主,(21)有栾﹑郄﹑狐﹑先以为内主。(22)亡十九年,守志弥笃。惠﹑怀弃民,(23)民从而与之。(24)故文公有国,不亦宜乎?子比无施于民,无援于外,去晋,晋不送;归楚,楚不迎。何以有国!”子比果不终焉,卒立者弃疾,(25)如叔向言也。 注①集解服虔曰:“谓国人共恶灵王者,如市贾之人求利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言无党于内,当与谁共同好恶。” 注③集解杜预曰:“宠须贤人而固。” 注④集解杜预曰:“虽有贤人,当须内主为应。” 注⑤集解杜预曰:“谋,策谋也。” 注⑥集解杜预曰:“民,觽也。” 注⑦集解杜预曰:“四者既备,当以德成之。” 注⑧集解杜预曰:“晋﹑楚之士从子比游,皆非达人。” 注⑨集解杜预曰:“无亲族在楚。” 注⑩集解服虔曰:“言灵王尚在,而妄动取国,故谓无谋。” 注⑾集解杜预曰:“终身羁客在于晋,是无民。” 注⑿集解杜预曰:“楚人无爱念者。” 注⒀集解杜预曰:“灵王暴虐,无所畏忌,将自亡。” 注⒁正义方城山在许州叶县西十八里也。 注⒂集解服虔曰:“不以私欲违民心。” 注⒃集解服虔曰:“皆庶子而出奔。” 注⒄集解贾逵曰:“齐桓出奔莒,自莒先入,韂人助之。” 注⒅集解服虔曰:“国子,高子,皆齐之正卿。” 注⒆集解服虔曰:“言其疾。” 注⒇集解贾逵曰:“子余,赵衰。” 注(21)集解贾逵曰:“齐以女妻之,宋赠之马,楚享以九献,秦送内之。” 注(22)集解贾逵曰:“四姓,晋大夫。”正义杜预云:“谓栾枝﹑郄縠﹑狐突﹑先轸也。” 注(23)集解服虔曰:“皆弃民不恤。” 注(24)正义以惠﹑怀弃民,故民相从而归心于文公。 注(25)正义左传云:“获神,一也;有民,二也;令德,三也;宠贵,四也;居常,五也。有五利以去五难,谁能害之!”杜预云:“获神,当璧拜也;有民,民信也;令德,无苛慝也;宠贵,妃子也;居常,弃疾季也。”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B] [/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四十 楚世家 第十 [/TD][/TR][/ALIGN]

[TR]平王二年,使费无忌①如秦为太子建取妇。②妇好,来,未至,无忌先归,说平王曰:“秦女好,可自娶,为太子更求。”平王听之,卒自娶秦女,生熊珍。 更为太子娶。是时伍奢为太子太傅,无忌为少傅。无忌无宠于太子,常谗恶太子建。建时年十五矣,其母蔡女也,无宠于王,王稍益疏外建也。 注①集解服虔曰:“楚大夫。”索隐左传作“无极”,极忌声相近。 注②正义左传云:“楚子之在蔡也,□阳之女奔之,生太子建。”杜预云:“□,蔡邑也。”□,古觅反。 六年,使太子建居城父,守边。①无忌又日夜谗太子建于王曰:“自无忌入秦女,太子怨,亦不能无望于王,王少自备焉。且太子居城父,擅兵,外交诸侯,且欲入矣。” 平王召其傅伍奢责之。伍奢知无忌谗,乃曰:“王柰何以小臣疏骨肉?” 无忌曰:;“今不制,后悔也。”于是王遂囚伍奢。*(而召其二子而告以免父死)* 乃令司马奋扬召太子建,欲诛之。太子闻之,亡奔宋。 注①集解服虔曰:“城父,楚北境邑。”杜预曰:“襄城城父县。”正义父音甫。括地志云:“城父故城在许州叶县东北四十五里,即杜预云襄城城父县也。 又许州襄城县东四十里亦有父城故城一所,服虔云‘城父,楚北境’,乃是父城之名,非建所守。杜预云*(言)*成父,又误也。传及郦元水经注云‘楚大城城父,使太子建居之’,即十三州志云太子建所居城父,谓今亳州城父县也。”按: 今亳州见有城父县,是建所守者也。地理志云颍川有父城县,沛郡有城父县,此二名别耳。 无忌曰:“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必至。”于是王使使谓奢:“能致二子则生,不能将死。”奢曰:“尚至,胥不至。”王曰:“何也?” 奢曰:“尚之为人,廉,死节,慈孝而仁,闻召而免父,必至,不顾其死。胥之为人,智而好谋,勇而矜功,知来必死,必不来。然为楚国忧者必此子。”于是王使人召之,曰:“来,吾免尔父。”伍尚谓伍胥曰:“闻父免而莫奔,不孝也;父戮莫报,无谋也;度能任事,知也。子其行矣,我其归死。”伍尚遂归。 伍胥弯弓属矢,出见使者,曰:“父有罪,何以召其子为?”将射,使者还走,遂出奔吴。伍奢闻之,曰:“胥亡,楚国危哉。”楚人遂杀伍奢及尚。 十年,楚太子建母在居巢,①开吴。吴使公子光伐楚,遂败陈﹑蔡,取太子建母而去。楚恐,城郢。②初,吴之边邑卑梁③与楚边邑钟离小童争桑,两家交怒相攻,灭卑梁人。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钟离。楚王闻之怒,发国兵灭卑梁。吴王闻之大怒,亦发兵,使公子光因建母家攻楚,遂灭钟离﹑居巢。楚乃恐而城郢。④ 注①正义庐州巢县是也。 注②正义在江陵县东北六里,已解于前。按:传城郢在昭公二十三年,下重言城郢。杜预云“楚用子囊遗言以筑郢城矣,今畏吴,复修以自固也” 注③正义卑梁邑近钟离也。 注④索隐去年已城郢,今又重言。据左氏昭二十三年城郢,二十四年无重城郢之文,是史记误也。 十三年,平王卒。将军子常曰:“太子珍少,且其母乃前太子建所当娶也。”欲立令尹子西。子西,平王之庶弟也,有义。子西曰:“国有常法,更立则乱,言之则致诛。” 乃立太子珍,是为昭王。 昭王元年,楚觽不说费无忌,以其谗亡太子建,杀伍奢子父与郄宛。宛之宗姓伯氏子嚭及子胥皆奔吴,吴兵数侵楚,楚人怨无忌甚。楚令尹子常①诛无忌以说觽,觽乃喜。 注①正义名瓦。左传云囊瓦伐吴。 四年,吴三公子①奔楚,楚封之以扞吴。五年,吴伐取楚之六﹑潜。②七年,楚使子常伐吴,吴大败楚于豫章。③ 注①索隐昭三十年,二父公奔楚,公子掩余奔徐,公子烛庸奔钟离。此言三公子,非也。 注②正义故六城在寿州安丰县南百三十二里,偃姓,皋陶之后所封也。潜城,楚之潜邑,在霍山县东二百步。 注③正义今洪州也。 十年冬,吴王阖闾﹑伍子胥﹑伯嚭与唐﹑蔡俱伐楚,楚大败,吴兵遂入郢,辱平王之墓,以伍子胥故也。吴兵之来,楚使子常以兵迎之,夹汉水阵。吴伐败子常,子常亡奔郑。楚兵走,吴乘胜逐之,五战及郢。己卯,昭王出奔。庚辰,吴人入郢。① 注①集解春秋云十一月庚辰。 昭王亡也至云梦。云梦不知其王也,射伤王。王走郧。①郧公之弟怀曰:“平王杀吾父,②今我杀其子,不亦可乎?”郧公止之,然恐其弒昭王,乃与王出奔随。③吴王闻昭王往,即进击随,谓随人曰:“周之子孙封于江汉之闲者,楚尽灭之。”欲杀昭王。王从臣子綦乃深匿王,自以为王,谓随人曰:“以我予吴。”随人卜予吴,不吉,乃谢吴王曰:“昭王亡,不在随。”吴请入自索之,随不听,吴亦罢去。 注①正义走音奏。郧音云。括地志云:“安州安陆县城,本春秋时郧国城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父曼成然。”正义成然立平王,贪求无厌,平王杀之。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随州城外古随国城。随,姬姓也。”又云:“楚昭王城在随州县北七里。左传云吴师入郢,王奔随,随人处之公宫之北,即此城是也。” 昭王之出郢也,使申鲍胥①请救于秦。秦以车五百乘救楚,楚亦收余散兵,与秦击吴。十一年六月,败吴于稷。②会吴王弟夫概见吴王兵伤败,乃亡归,自立为王。阖闾闻之,引兵去楚,归击夫概。夫概败,奔楚,楚封之堂溪,③号为堂溪氏。 注①集解服虔曰:“楚大夫王孙包胥。” 注②集解贾逵曰:“楚地也。” 注③正义*(地理)**[括地]*志云:“堂溪故城在豫州郾城县西八十有五里也。” 楚昭王灭唐①九月,归入郢。十二年,吴复伐楚,取番。②楚恐,去郢,北徙都鄀。③ 注①集解杜预曰:“义阳安昌县东南上唐乡。”正义括地志云:“上唐乡故城在随州枣阳县东南百五十里,古之唐国也。世本云唐,姬姓之国。” 注②正义片寒反,又音婆。括地志云:“饶州鄱阳县,春秋时为楚东境,秦为番县,属九江郡,汉为鄱阳县也。” 注③正义音若。括地志云:“楚昭王故城在襄州乐乡县东北三十二里,在故都城东五里,即楚国故昭王徙都鄀城也。” 十六年,孔子相鲁。二十年,楚灭顿,①灭胡。②二十一年,吴王阖闾伐越。越王句践射伤吴王,遂死。吴由此怨越而不西伐楚。 注①集解地理志曰:“汝南南顿县,故顿子国。”正义括地志云:“陈州南顿县,故顿子国。应劭云古顿子国,姬姓也,逼于陈,后南徙,故曰南顿也。” 注②集解杜预曰:“汝南县西北胡城。”正义括地志云:“故胡城在豫州郾城县界。” 二十七年春,吴伐陈,楚昭王救之,军城父。十月,昭王病于军中,有赤云如鸟,夹日而蜚。①昭王问周太史,太史曰:“是害于楚王,然可移于将相。” 将相闻是言,乃请自以身祷于神。昭王曰:“将相,孤之股肱也,今移祸,庸去是身乎!”弗听。卜而河为祟,大夫请祷河。昭王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 ②而河非所获罪也。”止不许。孔子在陈,闻是言,曰:“楚昭王通大道矣。其不失国,宜哉!” 注①集解杜预曰:“云在楚上,惟楚见之。” 注②集解服虔曰:“谓所受王命,祀其国中山川为望。”正义按:江,荆州南大江也,汉,江也,二水楚境内也。河,黄河,非楚境也。 昭王病甚,乃召诸公子大夫曰:“孤不佞,再辱楚国之师,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 让其弟公子申为王,不可。又让次弟公子结,亦不可。乃又让次弟公子闾,五让,乃后许为王。将战,庚寅,昭王卒于军中。子闾曰:“王病甚,舍其子让髃臣,臣所以许王,以广王意也。今君王卒,臣岂敢忘君王之意乎!”乃与子西﹑子綦谋,伏师闭① 涂,迎越女之子章立之,②是为惠王。然后罢兵归,葬昭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壁’。” 注②集解服虔曰:“闭涂,不通外使也。越女,昭王之妾。”索隐闭涂即攒涂也,故下云惠王后即罢兵归葬。服虔说非。正义左传云“谋潜师闭涂”。按:潜师,密发往迎也;闭涂,防断外寇也。为昭王薨于军,嗣子未定,恐有邻国及诸公子之变,故伏师闭涂,迎越女之子章立为惠王也。 惠王二年,子西召故平王太子建之子胜于吴,以为巢大夫,号曰白公。①白公好兵而下士,欲报仇。六年,白公请兵令尹子西伐郑。初,白公父建亡在郑,郑杀之,白公亡走吴,子西复召之,故以此怨郑,欲伐之。子西许而未为发兵。 八年,晋伐郑,郑告急楚,楚使子西救郑,受赂而去。白公胜怒,乃遂与勇力死士石乞等袭杀令尹子西﹑子綦于朝,因劫惠王,置之高府,②欲弒之。惠王从者屈固负王亡走昭王夫人宫。③白公自立为王。月余,会叶公来救楚,楚惠王之徒与共攻白公,杀之。惠王乃复位。是岁也,④灭陈而县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伍子胥传曰使胜守楚之边邑鄢。”骃案:服虔曰“白,邑名。楚邑大夫皆称公”。杜预曰“汝阴箧信县西南有白亭”。正义巢,今庐州居巢县也。括地志云:“白亭在豫州箧信东南三十二里。褎信本汉郾县之地,后汉分郾置箧信县,在今箧信县东七十七里。” 注②集解贾逵曰:“高府,府名也。”杜预曰:“楚别府。” 注③集解服虔曰:“昭王夫人,惠王母,越女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惠王之十年。” 十三年,吴王夫差强,陵齐﹑晋,来伐楚。十六年,越灭吴。①四十二年,楚灭蔡。 ②四十四年,楚灭杞。③与秦平。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④楚东侵,广地至泗上。 注①正义表云越灭吴在元王四年。 注②正义周定王二十二年。 注③正义周定王二十四年。 注④正义正,长也。江﹑淮北谓广陵县,徐﹑泗等州是也。 五十七年,惠王卒,子简王中立。① 注①正义中音仲。 简王元年,北伐灭莒。①八年,魏文侯﹑韩武子﹑赵桓子始列为诸侯。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密州莒县,故国也。”言“北伐”者,莒在徐﹑泗之北。 二十四年,简王卒,子声王当立。①声王六年,,盗杀声王,子悼王熊疑立。 悼王二年,三晋来伐楚,至乘丘而还。②四年,楚伐周。郑杀子阳。九年,伐韩,取负黍。十一年,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③楚厚赂秦,与之平。 二十一年,悼王卒,子肃王臧立。 注①正义谥法云“不生其国曰声”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年表三年归榆关于郑。”正义年表云:三晋公子伐我,至乘丘,误也,已解在年表中。*(地理志)**[括地志]*云“乘丘故城在衮州瑕丘县西北三十五里” 是也。 注③索隐此榆关当在大梁之西也。 肃王四年,蜀伐楚,取兹方。①于是楚为扞关以距之。②十年,魏取我鲁阳。③十一年,肃王卒,无子,立其弟熊良夫,是为宣王。 注①索隐地名,今阙。正义古今地名云:“荆州松滋县古鸠兹地,即楚兹方是也。” 注②集解李熊说公孙述曰:“东守巴郡,距扞关之口。”索隐按:郡国志巴郡鱼复县有扞关。 注③集解地理志云南阳有鲁阳县。正义括地志云:“汝州鲁山本汉鲁阳县也。古鲁县以古鲁山为名也。” 宣王六年,周天子贺秦献公。秦始复强,而三晋益大,魏惠王﹑齐威王尤强。 三十年,秦封韂鞅于商,南侵楚。是年,宣王卒,子威王熊商立。 威王六年,周显王致文武胙于秦惠王。 七年,齐孟尝君父田婴欺楚,楚威王伐齐,败之于徐州,①而令齐必逐田婴。 田婴恐,张丑伪谓楚王曰:“王所以战胜于徐州者,田盼子不用也。②盼子者,有功于国,而百姓为之用。婴子弗善而用申纪。申纪者,大臣不附,百姓不为用,故王胜之也。今王逐婴子,婴子逐,盼子必用矣。复搏其士卒以与王遇,③必不便于王矣。” 楚王因弗逐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时楚已灭越而伐齐也。齐说越,令攻楚,故云齐欺楚。” 注②索隐盼子,婴之同族。 注③索隐搏音膊,亦有作“附”读。战国策作“整”。 十一年,威王卒,子怀王熊槐立。魏闻楚丧,伐楚,取我陉山。①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陉山在郑州新郑县西南三十里。” 怀王元年,张仪始相秦惠王。四年,秦惠王初称王。 六年,楚使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于襄陵,①得八邑。②又移兵而攻齐,齐王患之。③陈轸适为秦使齐,齐王曰:“为之柰何?”陈轸曰:“王勿忧,请令罢之。” 即往见昭阳军中,曰:“愿闻楚国之法,破军杀将者何以贵之?”昭阳曰:“其官为上柱国,封上爵执珪。”陈轸曰:“其有贵于此者乎?”昭阳曰:“令尹。”陈轸曰:“今君已为令尹矣,此国冠之上。④臣请得譬之。人有遗其舍人一卮酒者,舍人相谓曰:‘数人饮此,不足以篃,请遂画地为蛇,蛇先成者独饮之。’一人曰:‘吾蛇先成。’举酒而起,曰:‘吾能为之足。’及其为之足,而后成人夺之酒而饮之,曰: ‘蛇固无足,今为之足,是非蛇也。’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功莫大焉,冠之上不可以加矣。今又移兵而攻齐,攻齐胜之,官爵不加于此;攻之不胜,身死爵夺,有毁于楚:此为蛇为足之说也。不若引兵而去以德齐,此持满之术也。”昭阳曰:“善。” 引兵而去。 注①索隐县名,在河东。 注②索隐古本作“八邑”,今亦作“八城”。 注③集解徐广曰:“怀王六年,昭阳移和而攻齐。军门曰和。” 注④索隐冠音官。令尹乃尹中最尊,故以国为言,犹如卿子冠军然。 燕、韩君初称王。秦使张仪与楚、齐、魏相会,盟啮桑。① 注①正义徐广曰:“在梁与彭城之闲也。” 十一年,苏秦约从山东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齐独后。十二年,齐愍王伐败赵、魏军,秦亦伐败韩,与齐争长。 十六年,秦欲伐齐,而楚与齐从亲,秦惠王患之,乃宣言张仪免相,使张仪南见楚王,谓楚王曰:“敝邑之王所甚说者无先大王,虽仪之所甚愿为门阑之厮者亦无先大王。敝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先齐王,虽仪之所甚憎者亦无先齐王。而大王和之,①是以敝邑之王不得事王,而令仪亦不得为门阑之厮也。王为仪闭关而绝齐,今使使者从仪西取故秦所分楚商于之地方六百里,②如是则齐弱矣。是北弱齐,西德于秦,私商于以为富,此一计而三利俱至也。”怀王大悦,乃置相玺于张仪,日与置酒,宣言“吾复得吾商于之地”。髃臣皆贺,而陈轸独吊。怀王曰:“何故?”陈轸对曰:“秦之所为重王者,以王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交先绝,是楚孤也。夫秦又何重孤国哉,必轻楚矣。且先出地而后绝齐,则秦计不为。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见欺于张仪,则王必怨之。怨之,是西起秦患,北绝齐交。西起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之兵必至。③臣故吊。”楚王弗听,因使一将军西受封地。 注①索隐和谓楚与齐相和亲。 注②集解商于之地在今顺阳郡南乡、丹水二县,有商城在于中。故谓之商于。 索隐商于在今慎阳。案:地理志丹水及商属弘农,今言顺阳者,是魏晋始分置顺阳郡,商城、丹水俱隶之。 注③索隐两国,韩、魏也。 张仪至秦,详醉坠车,称病不出三月,地不可得。楚王曰:“仪以吾绝齐为尚薄邪?” 乃使勇士宋遗北辱齐王。齐王大怒,折楚符而合于秦。秦齐交合,张仪乃起朝,谓楚将军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楚将军曰:“臣之所以见命者六百里,不闻六里。”即以归报怀王。怀王大怒,兴师将伐秦。 陈轸又曰:“伐秦非计也。不如因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①取偿于齐也,吾国尚可全。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秦齐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遂绝和于秦,发兵西攻秦。秦亦发兵击之。 注①索隐谓失商于之地。 十七年春,与秦战丹阳,①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大将军屈、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遂取汉中之郡。楚怀王大怒,乃悉国兵复袭秦,战于蓝田,②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楚,至于邓。楚闻,乃引兵归。 注①索隐此丹阳在汉中。 注②正义蓝田在雍州东南八十里,从蓝田关入蓝田县。 十八年,秦使使约复与楚亲,分汉中之半以和楚。楚王曰:“愿得张仪,不愿得地。” 张仪闻之,请之楚。秦王曰:“楚且甘心于子,柰何?”张仪曰:“臣善其左右靳尚,靳尚又能得事于楚王幸姬郑袖,袖所言无不从者。且仪以前使负楚以商于之约,今秦楚大战,有恶,臣非面自谢楚不解。且大王在,楚不宜敢取仪。诚杀仪以便国,臣之愿也。” 仪遂使楚。 至,怀王不见,因而囚张仪,欲杀之。仪私于靳尚,靳尚为请怀王曰:“拘张仪,秦王必怒。天下见楚无秦,必轻王矣。”又谓夫人郑袖曰:“秦王甚爱张仪,而王欲杀之,今将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以美人聘楚王,以宫中善歌者为之媵。 楚王重地,秦女必贵,而夫人必斥矣。夫人不若言而出之。”郑袖卒言张仪于王而出之。仪出,怀王因善遇仪,仪因说楚王以叛从约而与秦合亲,约婚姻。 张仪已去,屈原使从齐来,谏王曰:“何不诛张仪?”怀王悔,使人追仪,弗及。 是岁,秦惠王卒。 二十*(六)*年,齐愍王欲为从长,①恶楚之与秦合,乃使使遗楚王书曰:“寡人患楚之不察于尊名也。今秦惠王死,武王立,张仪走魏,樗里疾、公孙衍用,而楚事秦。夫樗里疾善乎韩,而公孙衍善乎魏;楚必事秦,韩、魏恐,必因二人求合于秦,则燕、赵亦宜事秦。四国争事秦,则楚为郡县矣。王何不与寡人并力收韩、魏、燕、赵,与为从而尊周室,以案兵息民,令于天下?莫敢不乐听,则王名成矣。王率诸侯并伐,破秦必矣。王取武关、蜀、汉之地,②私吴、越之富而擅江海之利,韩、魏割上党,西薄函谷,则楚之强百万也。且王欺于张仪,亡地汉中,兵锉蓝田,天下莫不代王怀怒。今乃欲先事秦!愿大王孰计之。” 注①索隐按:下文始言二十四年,又更有二十六年,则此错。云二十六年,衍字也,当是二十年事。又徐广推校二十年取武遂,二十三年归武遂,则此必二十年、二十一年事乎? 注②正义武关在商州东一百八十里商洛县界。蜀,巴蜀;汉中,郡也。 楚王业已欲和于秦,见齐王书,犹豫不决,下其议髃臣。群臣或言和秦,或曰听齐。昭雎①曰:“王虽东取地于越,不足以刷耻;必且取地于秦,而后足以刷耻于诸侯。王不如深善齐、韩以重樗里疾,如是则王得韩、齐之重以求地矣。 秦破韩宜阳,②而韩犹复事秦者,以先王墓在平阳,③而秦之武遂去之七十里,④ 以故尤畏秦。不然,秦攻三川,⑤赵攻上党,楚攻河外,韩必亡。 楚之救韩,不能使韩不亡,然存韩者楚也。韩已得武遂于秦,以河山为塞,⑥所报德莫如楚厚,臣以为其事王必疾。齐之所信于韩者,以韩公子眛为齐相也。⑦韩已得武遂于秦,王甚善之,使之以齐、韩重樗里疾,疾得齐、韩之重,其主弗敢弃疾也。今又益之以楚之重,樗里子必言秦,复与楚之侵地矣。”于是怀王许之,竟不合秦,而合齐以善韩。⑧ 注①索隐七余反。 注②索隐弘农之县,在渑池西南。 注③索隐非尧都也。 注④索隐亦非河闲之县,则韩之平阳,秦之武遂,并当在宜阳左右。 注⑤正义三川,洛州也。 注⑥正义河,蒲州西黄河也。山,韩西境也。 注⑦正义眛,莫葛反,后同。 注⑧集解徐广曰:“怀王之二十二年,秦拔宜阳,取武遂,二十三年,秦复归韩武遂,然则已非二十年事矣。” 二十四年,倍齐而合秦。秦昭王初立,乃厚赂于楚。楚往迎妇。二十五年,怀王入与秦昭王盟,约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二十六年,齐、韩、魏为楚负其从亲而合于秦,三国共伐楚。楚使太子入质于秦而请救。秦乃遣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二十七年,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楚太子杀之而亡归。二十八年,秦乃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眛,取我重丘而去。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杀我将军景缺。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于齐以求平。三十年,秦复伐楚,取八城。秦昭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弟兄,盟于黄棘,太子为质,至驩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①所从相亲久矣。而今秦楚不驩,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楚怀王见秦王书,患之。 欲往,恐见欺;无往,恐秦怒。昭雎曰:“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怀王子子兰劝王行,曰:“柰何绝秦之驩心!”于是往会秦昭王。昭王诈令一将军伏兵武关,号为秦王。楚王至,则闭武关,遂与西至咸阳,②朝章台,如蕃臣,不与亢礼。楚怀王大怒,悔不用昭子言。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不复许秦。秦因留之。 注①正义貋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貋之父母相谓为婚姻,两貋相谓为娅。 注②索隐右扶风渭城县,故咸阳城也,在水北山南,故曰咸阳。咸,皆也。 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乃欲立怀王子在国者。昭雎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愍王谓其相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 或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然则东国必可得矣。”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太子横至,立为王,是为顷襄王。乃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 顷襄王横元年,秦要怀王不可得地,楚立王以应秦,秦昭王怒,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①二年,楚怀王亡逃归,秦觉之,遮楚道,怀王恐,乃从闲道走赵以求归。赵主父②在代,其子惠王初立,行王事,恐,不敢入楚王。楚王欲走魏,秦追至,遂与秦使复之秦。怀王遂发病。顷襄王三年,怀王卒于秦,秦归其丧于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秦楚绝。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取十六城,既取析,又并取左右十五城也。”骃按:地理志弘农有析县。正义括地志云:“邓州内乡县城本楚析邑,一名丑,汉置析县,因析水为名也。” 注②索隐主字亦或作“王”。 六年,秦使白起伐韩于伊阙,①大胜,斩首二十四万。秦乃遗楚王书曰:“楚倍秦,秦且率诸侯伐楚,争一旦之命。愿王之饬士卒,得一乐战。”楚顷襄王患之,乃谋复与秦平。七年,楚迎妇于秦,秦楚复平。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伊阙山在洛州南十九里也。” 十一年,齐秦各自称为帝;月余,复归帝为王。 十四年,楚顷襄王与秦昭王好会于宛,结和亲。十五年,楚王与秦、三晋、燕共伐齐,取淮北。十六年,与秦昭王好会于鄢。其秋,复与秦王会穰。 十八年,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鴈之上者,顷襄王闻,召而问之。对曰:“小臣之好射鶀鴈,①罗鸗,②小矢之发也,何足为大王道也。且称楚之大,因大王之贤,所弋非直此也。昔者三王以弋道德,五霸以弋战国。故秦、魏、燕、赵者,鶀鴈也;齐、鲁、韩、韂者,青首也;③驺、费、④郯、邳者,罗鸗也。外其余则不足射者。见鸟六双,⑤以王何取?王何不以圣人为弓,以勇士为缴,时张而射之?此六双者,可得而囊载也。其乐非特朝昔之乐也,⑥其获非特凫鴈之实也。王朝张弓而射魏之大梁之南,加其右臂而径属之于韩,则中国之路绝而上蔡之郡坏矣。还⑦射⑧圉之东,⑨解魏左肘⑩ 而外击定陶,则魏之东外弃而大宋、方与二郡者举矣。⑾且魏断二臂,颠越矣;膺击郯国,大梁可得而有也。王綪缴兰台,⑿饮马西河,定魏大梁,此一发之乐也。若王之于弋诚好而不厌,则出宝弓,碆新缴,⒀射噣鸟于东海,还盖长城以为防,⒁朝射东莒, ⒂夕发浿丘,⒃夜加即墨,顾据午道,⒄则长城之东收而太山之北举矣。⒅西结境于赵 ⒆而北达于燕,⒇三国布佨,(21)则从不待约而可成也。北游目于燕之辽东而南登望于越之会稽,此再发之乐也。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今秦破韩以为长忧,得列城而不敢守也;伐魏而无功,击赵而顾病,(22)则秦魏之勇力屈矣,楚之故地汉中、析、郦可得而复有也。王出宝弓,碆新缴,涉鄳塞,(23)而待秦之倦也,山东、河内(24)可得而一也。劳民休觽,南面称王矣。故曰秦为大鸟,负海内而处,东面而立,左臂据赵之西南,右臂傅楚鄢郢,膺击韩魏,(25)垂头中国, (26)处既形便,势有地利,奋翼鼓佨,方三千里,则秦未可得独招而夜射也。”欲以激怒襄王,故对以此言。襄王因召与语,遂言曰:“夫先王为秦所欺而客死于外,怨莫大焉。 今以匹夫有怨,尚有报万乘,白公、子胥是也。今楚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犹足以踊跃中野也,而坐受困,臣窃为大王弗取也。”于是顷襄王遣使于诸侯,复为从,欲以伐秦。秦闻之,发兵来伐楚。 注①索隐鶀音其,小鴈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吕静曰鸗,野鸟也。音龙。”索隐吕静音聋,邹亦音卢动反,刘音龙。鸗,小鸟。 注③索隐亦小凫,有青首者。 注④索隐邹秘二音。 注⑤索隐以喻下文秦赵等十二国,故云“六双”。 注⑥索隐昔犹夕也。 注⑦索隐音患,谓绕也。 注⑧索隐音石。 注⑨正义圉音语。城在汴州雍丘县东。 注⑩索隐解音纪买反。 注⑾正义言王朝张弓射魏大梁﹑汴州之南,即加大梁之右臂;连韩﹑郯,则河北中国之路向东南断绝,则韩上蔡之郡自破坏矣。复遶雍丘圉城之东,便解散魏左肘宋州,而外击曹定陶,及魏东之外解□,则宋﹑方与两郡并举。 注⑿集解徐广曰:“綪,萦也,音争。兰,一作‘简’。”正义郑玄云:“綪,屈也,江沔之闲谓之萦,收绳索綪也。”按:缴,丝绳,系弋射鸟也。若膺击郯,围大梁已了,乃收弋缴于兰台。兰台,桓山之别名也。 注⒀集解徐广曰:“以石傅弋缴曰碆。碆音波。”索隐碆作“磻”,音播。傅音附。 注⒁集解徐广曰:“噣,一作‘独’。还音宦。盖,一作‘益’。益县在乐安,盖县在泰山。济北卢县有长城,东至海也。”索隐噣音昼,谓大鸟之有钩喙者,以比齐也。还音患,谓遶也。盖者,覆也。言射者环遶盖覆,使无飞走之路,因以长城为防也。徐以盖为益县,非也。长城当在济南。正义太山郡记云:“太山西北有长城,缘河径太山千余里,至琅邪台入海。”齐记云:“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括地志云:“长城西北起济州平阴县,缘河历太山北冈上,经济州淄川,即西南兖州博城县北,东至密州琅邪台入海。蓟代记云齐有长城巨防,足以为塞也。” 注⒂正义括地志云:“密州莒县,故莒子国。地理志云周武王封少昊之后嬴姓于莒,始都计斤,春秋时徙居莒也。” 注⒃集解徐广曰:“在清河。”正义括地志云:“浿丘,丘名也,在青州临淄县西北二十五里也。” 注⒄索隐顾,反也。午道当在齐西界。一从一横为午道,亦未详其处。正义刘伯庄云“齐西界”。按:盖在博州之西境也。 注⒅正义言从济州长城东至海,太山之北,黄河之南,尽举收于楚。 注⒆正义言得齐地约结于赵,为境界,定从约也。 注⒇索隐北,一作“杜”。杜者,宽大之名。言齐晋既伏,收燕不难也。正义北达,言四通无所滞碍。言燕无山河之限也。 注(21)集解徐广曰:“音翅。一作‘属’。”索隐亦作“翅”,同式豉反。三国,齐﹑赵﹑燕也。 注(22)索隐顾犹反也。 注(23)集解徐广曰:“或以为‘冥’,今江夏。一作‘黾’。”正义括地志云:“故鄍城在陕州河北县东十里,虞邑也。杜预云河东大阳有鄍城是也。”徐言江夏,亦误也。 注(24)正义谓华山之东,怀州河内之郡。 注(25)索隐谓韩﹑魏当秦之前,故云“膺击”。俗本作“鹰”,非。 注(26)索隐垂头犹申颈也。言欲吞山东。 楚欲与齐韩连和伐秦,因欲图周。周王赧使武公①谓楚相昭子曰:“三国以兵割周郊地以便输,而南器以尊楚,臣以为不然。夫弒共主,臣世君,②大国不亲;以觽胁寡,小国不附。大国不亲,小国不附,不可以致名实。名实不得,不足以伤民。夫有图周之声,非所以为号也。”昭子曰:“乃图周则无之。虽然,周何故不可图也?”对曰: “军不五不攻,城不十不围。夫一周为二十晋,③公之所知也。韩尝以二十万之觽辱于晋之城下,锐士死,中士伤,而晋不拔。 公之无百韩以图周,此天下之所知也。夫怨结两周以塞驺鲁之心,④交绝于齐,⑤ 声失天下,其为事危矣。夫危两周以厚三川,⑥方城之外必为韩弱矣。⑦何以知其然也?西周之地,绝长补短,不过百里。名为天下共主,裂其地不足以肥国,得其觽不足以劲兵。虽无攻之,名为弒君。然而好事之君,喜攻之臣,发号用兵,未尝不以周为终始。是何也?见祭器在焉,欲器之至而忘弒君之乱。今韩以器之在楚,臣恐天下以器雠楚也。臣请譬之。夫虎肉臊,其兵利身,⑧人犹攻之也。若使泽中之麋蒙虎之皮,人之攻之必万于虎矣。⑨裂楚之地,足以肥国;诎楚之名,足以尊主。今子将以欲诛残天下之共主,居三代之传器,⑩吞三翮六翼,⑾以高世主,非贪而何?周书曰‘欲起无先’,故器南则兵至矣。”于是楚计辍不行。 注①集解徐广曰:“定王之曾孙,而西周惠公之子。” 注②索隐共主,世君,俱是周自谓也。共主,言周为天下共所宗主也;世君,言周室代代君于天下。 注③正义言周王之国,其地虽小,诸侯尊之,故敌二十晋也。 注④索隐驺鲁有礼义之国,今楚欲结怨两周而夺九鼎,是塞邹鲁之心。 注⑤正义楚本与齐韩和伐秦,因欲图周;齐不与图周,故齐交绝于楚。 注⑥正义三川,两周之地,韩多有之,言厚韩也。 注⑦正义方城之外,许州叶县东北也。言楚取两周,则韩强,必弱楚方城之外也。 注⑧索隐谓虎以爪牙为兵,而自利于防身也。 注⑨索隐攻易而利大也。正义野泽之麋蒙衣虎皮,人之攻取必万倍于虎也。譬楚伐周收祭器,其犹麋蒙虎皮矣。 注⑩索隐谓九鼎也。 注⑾索隐翮,亦作“佦”,同音历。三翮六翼,亦谓九鼎也。空足曰翮。六翼即六耳,翼近耳旁,事具小尔雅。 十九年,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①二十年,秦将白起拔我西陵。 ②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③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二十二年,秦复拔我巫﹑黔中郡。 注①正义谓割房﹑金﹑均三州及汉水之北与秦。 注②集解徐广曰:“属江夏。”正义括地志云:“西陵故城在黄州黄山西二里。” 注③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拔郢,烧夷陵。”索隐夷陵,陵名,后为县,属南郡。正义括地志云:“峡州夷陵县是也。在荆州西。应劭云夷山在西北。” 二十三年,襄王乃收东地兵,得十余万,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秦。二十七年,使三万人助三晋伐燕。复与秦平,而入太子为质于秦。楚使左徒侍太子于秦。 三十六年,顷襄王病,太子亡归。秋,顷襄王卒,太子熊元①代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 注①索隐系本作“完”。 考烈王元年,纳州于秦以平。①是时楚益弱。 注①集解徐广曰:“南郡有州陵县。” 六年,秦围邯郸,赵告急楚,楚遣将军景阳救赵。七年,至新中。①秦兵去。 ②十二年,秦昭王卒,楚王使春申君吊祠于秦。十六年,秦庄襄王卒,秦王赵政立。二十二年,与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东徙都寿春,③命曰郢。 注①索隐按:赵地无名新中者,“中”字误。钜鹿有新市,“中”当为“市”。 正义新中,相州安阳县也。七国时魏宁新中邑,秦庄襄王拔之,更名安阳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六年春申君救赵,十年徙于钜阳。” 注③正义寿春在南寿州,寿春县是也。 二十五年,考烈王卒,子幽王悍立。李园杀春申君。幽王三年,秦﹑魏伐楚。 秦相吕不韦卒。九年,秦灭韩。十年,幽王卒,同母弟犹代立,是为哀王。哀王立二月余,哀王庶兄负刍之徒袭杀哀王而立负刍为王。是岁,秦虏赵王迁。 王负刍元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二年,秦使将军伐楚,大破楚军,亡十余城。三年,秦灭魏。四年,秦将王翦破我军于蕲,①而杀将军项燕。 注①索隐机祈二音。 五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楚)*郡云。① 注①集解孙检曰:“秦虏楚王负刍,灭去楚名,以楚地为三郡。”索隐裴注频引孙检,不知其人本末,盖齐人也。 太史公曰:楚灵王方会诸侯于申,诛齐庆封,作章华台,求周九鼎之时,志小天下;及饿死于申亥之家,为天下笑。操行之不得,悲夫!势之于人也,可不慎与?弃疾以乱立,嬖淫秦女,甚乎哉,几①再亡国! 注①索隐音祈。 【索隐述赞】鬻熊之嗣,周封于楚。僻在荆蛮,荜路蓝缕。及通而霸,僭号曰武。文既伐申,成亦赦许。子圉篡嫡,商臣杀父。天祸未悔,凭奸自怙。昭困奔亡,怀迫囚虏。顷襄﹑考烈,祚衰南土。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四十一 越王勾践世家 第十一 [/TD][/TR][/ALIGN]

[TR]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①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②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 注①正义吴越春秋云:“禹周行天下,还归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髃臣,封有功,爵有德,崩而葬焉。至少康,恐禹夡宗庙祭祀之绝,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贺循会稽记云:“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越绝记云:“无余都,会稽山南故越城是也。” 注②正义舆地志云:“越侯传国三十余叶,历殷至周敬王时,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春秋贬为子,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 越王句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于檇李,① 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注①集解杜预曰:“吴郡嘉兴县南有檇李城。”索隐事在左传鲁定公十四年。 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①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②吴王追而围之。 注①集解杜预曰:“夫椒在吴郡吴县,太湖中椒山是也。”索隐夫音符。椒音焦,本又作“湫”,音酒小反。贾逵云地名。国语云败之五湖,则杜预云在椒山为非。事具哀公元年。 注②集解杜预曰:“上会稽山也。”索隐邹诞云:“保山曰栖,犹鸟栖于木以避害也,故六韬曰‘军处山之高者则曰栖’。” 越王谓范蠡曰:①“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柰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② 定倾者与人,③节事者以地。④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⑤句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⑥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句践。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闲行⑦言之。”于是句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闲献吴太宰嚭。⑧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句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句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⑨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 “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注①正义会稽典录云:“范蠡字少伯,越之上将军也。本是楚宛三户人,佯狂倜傥负俗。文种为宛令,遣吏谒奉。吏还曰:‘范蠡本国狂人,生有此病。’种笑曰:‘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驾车而往,蠡避之。后知种之必来谒,谓兄嫂曰:‘今日有客,愿假衣冠。’有顷种至,抵掌而谈,旁人观者耸听之矣。” 注②集解韦昭曰:“与天,法天也。天道盈而不溢。”索隐与天,天与也。言持满不溢,与天同道,故天与之。 注③集解虞翻曰:“人道尚谦卑以自牧。”索隐人主有定倾之功,故人与之也。 注④集解韦昭曰:“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索隐国语“以”作 “与”,此作“以”,亦与义也。言地能财成万物,人主宜节用以法地,故地与之。韦昭等解恐非。 注⑤集解韦昭曰:“市,利也。谓委管钥属国家,以身随之。”正义卑作言辞,厚遗珍宝。不许平,越王身往事之,如市贾货易以利,此是定倾危之计。 注⑥索隐大夫,官;种,名也。一曰大夫姓,犹司马﹑司徒之比,盖非也。成者,平也,求和于吴也。正义吴越春秋云:“大夫种姓文名种,字子禽。荆平王时为宛令,之三户之里,范蠡从犬窦蹲而吠之,从吏恐文种臱,令人引衣而鄣之。文种曰:‘无鄣也。吾闻犬之所吠者人,今吾到此,有圣人之气,行而求之,来至于此。且人身而犬吠者,谓我是人也。’乃下车拜,蠡不为礼。” 注⑦索隐闲音纪闲反。闲行犹微行。 注⑧索隐国语云:“越饰美女二人,使大夫种遗太宰嚭。” 注⑨索隐言悉五千人触战,或有能当吴兵者,故国语作“耦”,耦亦相当对之名。又下云“无乃伤君王之所爱乎”,是有当则相伤也。 句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礶翟,齐小白礶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①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②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③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注①集解徐广曰:“吊,一作‘葬’。” 注②索隐镇音。 注③索隐越大夫也。国语作“诸稽郢”。 句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大夫逢同①谏曰:“国新流亡,今乃复殷给,缮饰备利,吴必惧,惧则难必至。且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句践曰:“善。” 注①索隐逢,姓;同,名。故楚有逢伯。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 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菷①也。愿王释齐先越。” 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②虏齐高﹑国③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 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越大夫种曰:“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 ④我又立若,⑤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⑥于是吴任嚭政。 注①索隐疥菷音介尟。 注②索隐在鲁哀十一年。 注③索隐国惠子﹑高昭子。 注④索隐而,汝也。父,阖庐也。 注⑤索隐若亦汝也。 注⑥索隐国语云吴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见”,乃盛以鸱夷,投之于江也。 居三年,句践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者觽,可乎?”对曰:“未可。”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②句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人,③教士四万人,④君子六千人,⑤诸御千人,⑥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 注①索隐在哀十三年。 注②索隐据左氏传,太子名友。 注③索隐虞书云“流宥五刑”。按:流放之罪人,使之习战,任为卒伍,故有二千人。正义谓先惯习流利战阵死者二千人也。 注④索隐谓常所教练之兵也。故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之”是也。 注⑤集解韦昭曰:“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吴所谓‘贤良’,齐所谓‘士’ 也。”虞翻曰:“言君养之如子。”索隐君子谓君所子养有恩惠者。又按:左氏“楚沈尹戌帅都君子以济师”,杜预曰“都君子谓都邑之士有复除者”。国语“王以私卒君子六千人”。 注⑥索隐诸御谓诸理事之官在军有职掌者。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①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 “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句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厄乎?” 句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② 使者去,不者且得罪。”③吴使者泣而去。句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④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⑤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注①集解虞翻曰:“吴大夫。” 注②集解虞翻曰:“执事,蠡自谓也。” 注③集解虞翻曰:“我为子得罪。”索隐虞翻注盖依国语之文,今望此文,谓使者宜速去,不且得罪于越,义亦通。 注④集解杜预曰:“甬东,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也。”索隐国语云“与之夫妇三百” 是也。 注⑤正义今之面衣是其遗象也。越绝云:“吴王曰‘闻命矣!以三寸帛幎吾两目。使死者有知,吾臱见伍子胥﹑公孙圣;以为无知,吾耻生者’。越王则解绶以幎其目,遂伏剑而死。”幎音觅。顾野王云大巾覆也。 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句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①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② 注①集解楚世家曰:“越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 注②索隐越在蛮夷,少康之后,地远国小,春秋之初未通上国,国史既微,略无世系,故纪年称为“于□子”。据此文,句践平吴之后,周元王始命为伯,后遂僭而称王也。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①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 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②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注①集解徐广曰:“狡,一作‘郊’。” 注②正义越绝云:“九术:一曰尊天事鬼;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焒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荧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以尽其财,以疲其力;六曰贵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利;九曰坚甲利兵以承其弊。” 句践卒,①子王鼫与立。②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王不寿卒,③子王翁立。王翁卒,④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⑤王之侯卒,子王无强立。⑥ 注①索隐纪年云:“晋出公十年十一月,于□子句践卒,是为菼执。” 注②索隐鼫音石。与音余。按:纪年云“于□子句践卒,是菼执。次鹿郢立,六年卒”。乐资云“越语谓鹿郢为鼫与也”。 注③索隐纪年云:“不寿立十年见杀,是为盲姑。次朱句立。” 注④索隐纪年于□子朱句三十四年灭滕,三十五年灭郯,三十七年朱句卒。 注⑤索隐纪年云:“翳三十三年迁于吴,三十六年七月太子诸咎弒其君翳,十月□ 杀诸咎。□滑,吴人立子错枝为君。明年,大夫寺区定□乱,立无余之。 十二年,寺区弟忠弒其君莽安,次无颛立。无颛八年薨,是为菼蠋卯。” 故庄子云“越人三弒其君,子搜患之,逃乎丹穴不肯出,越人熏之以艾,乘以王舆”。乐资云“号曰无颛”。盖无颛后乃次无强也,则王之侯即无余之也。 注⑥索隐盖无颛之弟也。音其良反。 王无强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当楚威王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曰:“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图越之所为不伐楚者,为不得晋也。韩﹑魏固不攻楚。韩之攻楚,覆其军,杀其将,则叶﹑阳翟危;①魏亦覆其军,杀其将,则陈﹑上蔡不安。②故二晋之事越也,③不至于覆军杀将,马汗之力不效。④所重于得晋者何也?”⑤越王曰:“所求于晋者,不至顿刃接兵,而况于攻城围邑乎?⑥愿魏以聚大梁之下,愿齐之试兵南阳⑦莒地,以聚常﹑郯之境,⑧则方城之外不南,⑨淮﹑泗之闲不东,商﹑于﹑析﹑郦﹑⑩宗胡之地,⑾夏路以左,⑿不足以备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⒀则齐﹑秦﹑韩﹑魏得志于楚也,是二晋不战分地,不耕而获之。不此之为,而顿刃于河山之闲以为齐秦用,所待者如此其失计,柰何其以此王也!”齐使者曰: “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⒁王所待于晋者,非有马汗之力也,又非可与合军连和也,将待之以分楚觽也。今楚觽已分,何待于晋?”越王曰:“柰何?”曰:“楚三大夫张九军,北围曲沃﹑于中,⒂以至无假之关者⒃三千七百里,⒄景翠之军北聚鲁﹑齐﹑南阳,分有大此者乎?⒅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此时不攻楚,臣以是知越大不王,小不伯。复雠﹑庞﹑⒆长沙,⒇楚之粟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关,(21)此四邑者不上贡事于郢矣。(22)臣闻之,图王不王,其敝可以伯。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故愿大王之转攻楚也。” 注①正义叶,式涉反,今许州叶县。阳翟,河南阳翟县也。二邑此时属韩,与楚犬牙交境,韩若伐楚,恐二邑为楚所危。 注②正义陈,今陈州也。上蔡,今豫州上蔡县也。二邑此时属魏,与楚犬牙交境,魏若伐楚,恐二国为楚所危也。 注③正义言韩﹑魏与楚邻,今令越合于二晋而伐楚。 注④集解徐广曰:“效犹见也。” 注⑤正义从“不至”已下此是齐使者重难越王。 注⑥正义顿刃,筑营垒也。接兵,战也。越王言韩魏之事越,犹不至顿刃接兵,而况更有攻城围邑,韩﹑魏始服乎?言畏秦﹑齐而故事越也。 注⑦索隐此南阳在齐之南界,莒之西。 注⑧索隐常,邑名,盖田文所封邑。郯,故郯国。二邑皆齐之南地。 注⑨正义方城山在许州叶县西南十八里。外谓许州﹑豫州等。言魏兵在大梁之下,楚方城之兵不得南伐越也。 注⑩索隐四邑并属南阳,楚之西南也。正义郦音掷。括地志云:“商洛县则古商国城也。荆州图副云‘邓州内乡县东七里于村,即于中地也’。”括地志又云:“邓州内乡县楚邑也。故郦县在邓州新城县西北三十里。”按:商﹑于﹑析﹑郦在商﹑邓二州界,县邑也。 注⑾集解徐广曰:“胡国,今之汝阴。”索隐宗胡,邑名。胡姓之宗,因以名邑。杜预云“汝阴县北有故胡城”是。 注⑿集解徐广曰:“盖谓江夏之夏。”索隐徐氏以为江夏,非也。刘氏云“楚适诸夏,路出方城,人向北行,以西为左,故云夏路以左”,其意为得也。正义括地志云: “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入穰县,北连翼望山,无土之处累石为固。楚襄王控霸南土,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适华夏,号为方城。”按:此说刘氏为得,云邑徒觽少,不足备秦峣﹑武二关之道也。 注⒀正义江南,洪﹑饶等州,春秋时为楚东境也。泗上,徐州,春秋时楚北境也。二境并与越邻,言不足当伐越。 注⒁索隐言越王知晋之失,不自觉越之过,犹人眼能见豪毛而自不见其睫,故谓之 “目论”也。 注⒂集解徐广曰:“一作‘北面曲沃’。”正义括地志云:“曲沃故城在陕县西三十二里。于中在邓州内乡县东七里。”尔时曲沃属魏,于中属秦,二地相近,故楚围之。 注⒃集解徐广曰:“无,一作‘西’。” 注⒄正义按:无假之关当在江南长沙之西北也。言从曲沃﹑于中西至汉中﹑巴﹑巫﹑黔中千余里,皆备秦﹑晋也。 注⒅正义鲁,兖州也。齐,密州莒县邑南至泗上也。南阳,邓州也,时属韩也。言楚又备此三国也,分散有大此者乎? 注⒆集解徐广曰:“一作‘宠’。” 注⒇索隐刘氏云“复者发语之声”,非也。言发语声者,文势然也,则是脱 “况”字耳。雠当作“儏”,儏,邑名,字讹耳。则儏﹑庞﹑长沙是三邑也。下云“竟泽陵”,当为“竟陵泽”。言竟陵之山泽出材木,故楚有七泽,盖其一也。合上文为四邑也。正义复,扶富反。 注(21)集解徐广曰:“无,一作‘西’。” 注(22)正义言今越北欲斗晋楚,南复雠敌楚之四邑,庞﹑长沙﹑竟陵泽也。 庞﹑长沙出粟之地,竟陵泽出材木之地,此邑近长沙潭﹑衡之境,越若窥兵西通无假之关,则四邑不得北上贡于楚之郢都矣。战国时永﹑郴﹑衡﹑潭﹑岳﹑鄂﹑江﹑洪﹑饶并是东南境,属楚也。袁﹑吉﹑虔﹑抚﹑歙﹑宣并越西境,属越也。 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①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②服朝于楚。 注①集解徐广曰:“周显王之四十六年。”索隐按:纪年□子无颛薨后十年,楚伐徐州,无楚败越杀无强之语,是无强为无颛之后,纪年不得录也。 注②正义今台州临海县是也。 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 范蠡①事越王句践,既苦身暞力,与句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句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句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句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句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于是句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② 注①集解太史公素王妙论曰:“蠡本南阳人。”列仙传云:“蠡,徐人。”正义吴越春秋云:“蠡字少伯,乃楚宛三户人也。”越绝云:“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皮,在陶为朱公。”又云:“居楚曰范伯。谓大夫种曰:‘三王则三皇之苗裔也,五伯乃五帝之末世也。天运历纪,千岁一至,黄帝之元,执辰破巳,霸王之气,见于地户。伍子胥以是挟弓矢干吴王。’于是要大夫种入吴。此时冯同相与共戒之:‘伍子胥在,自余不能关其词。’蠡曰:‘吴越之邦同风共俗,地户之位非吴则越。彼为彼,我为我。’ 乃入越,越王常与言,尽日方去。” 注②索隐国语云“乃环会稽三百里以为范蠡之地”。奉音扶用反。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①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 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闲行以去,止于陶,②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 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③天下称陶朱公。 注①索隐范蠡自谓也。盖以吴王杀子胥而盛以鸱夷,今蠡自以有罪,故为号也。韦昭曰“鸱夷,革囊也”。或曰生牛皮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今之济阴定陶。”正义括地志云:“陶山在济州平阴县东三十五里。”止此山之阳也,今山南五里犹有朱公頉。 注③集解徐广曰:“万万也。”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遗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柰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 ①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注①索隐据其时代,非庄周也。然验其行事,非子休而谁能信任于楚王乎? 正义年表云周元王四年越灭吴范蠡遂去齐,归定陶,后遗庄生金。庄周与魏惠王、 *(周元王)**[齐宣王]*同时,从周元王四年至齐宣王元年一百三十年,此庄生非庄子。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藋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庄生曰: “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 庄生闲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柰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 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①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 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②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注①集解国语曰:“周景王时将铸大钱。”贾逵说云:“虞、夏、商、周金币三等,或赤,或白,或黄。黄为上币,铜铁为下币。”韦昭曰:“钱者,金币之名,所以贸买物,通财用也。”单穆公云:“古者有母权子,子权母而行,然则三品之来,古而然矣。” 骃谓楚之三钱,贾韦之说近之。 注②集解或曰:“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者,钱币至重,虑人或逆知有赦,盗窃之,所以封钱府,备盗窃也。汉灵帝时,河内张成能候风角,知将有赦,教子杀人,捕得七日赦出,此其类也。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柰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①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狡,一作‘郊’。” 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朱公。① 注①集解张华曰:“陶朱公頉在南郡华容县西,树碑云是越之范蠡也。”正义盛弘之荆州记云:“荆州华容县西有陶朱公頉,树碑云是越范蠡。范蠡本宛三户人,与文种俱入越,吴亡后,自适齐而终。陶朱公登仙,未闻葬此所由。”括地志云陶朱公頉也。又云:“济州平阴县东三十里陶山南五里有陶公頉。并止于陶山之阳。”按:葬处有二,未详其处。 太史公曰:禹之功大矣,渐九川,①定九州,至于今诸夏艾安。及苗裔句践,苦身焦思,终灭强吴,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②句践可不谓贤哉!盖有禹之遗烈焉。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 注①集解徐广曰:“渐者亦引进通导之意也,字或宜然。”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主’。” 【索隐述赞】越祖少康,至于允常。其子始霸,与吴争强。檇李之役,阖闾见伤。会稽之耻,句践欲当。种诱以利,蠡悉其良。折节下士,致胆思尝。卒复雠寇,遂殄大邦。后不量力,灭于无强。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四十二 郑世家 第十二 [/TD][/TR][/ALIGN]

[TR]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①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②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③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雒之闲,人便思之。为司徒一岁,幽王以曪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于是桓公问太史伯④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对曰:“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公曰:“何以?” 对曰:“地近虢、郐,⑤虢、郐之君贪而好利,⑥百姓不附。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 公曰:“吾欲南之江上,何如?”对曰:“昔祝融为高辛氏火正,其功大矣,而其于周未有兴者,楚其后也。周衰,楚必兴。兴,非郑之利也。”公曰:“吾欲居西方,何如?”⑦对曰:“其民贪而好利,难久居。”公曰:“周衰,何国兴者?”对曰:“齐、秦、晋、楚乎?夫齐,姜姓,伯夷之后也,伯夷佐尧典礼。秦,嬴姓,伯翳之后也,伯翳佐舜怀柔百物。及楚之先,皆尝有功于天下。而周武王克纣后,成王封叔虞于唐,⑧ 其地阻险,以此有德与周衰并,亦必兴矣。”桓公曰:“善。”于是卒言王,东徙其民雒东,而虢、郐果献十邑,⑨竟国之。⑩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母弟。” 注②索隐郑,县名,属京兆。秦武公十一年“初县杜、郑”是也。又系本云“桓公居棫林,徙拾”。宋忠云“棫林与拾皆旧地名”,是封桓公乃名为郑耳。 至秦之县郑,盖是郑武公东徙新郑之后,其旧郑乃是故都,故秦始县之。 注③集解韦昭曰:“幽王八年为司徒。”索隐韦昭据国语以幽王八年为司徒也。 注④集解虞翻曰:“周太史。” 注⑤集解徐广曰:“虢在成皋,郐在密县。”骃案:虞翻曰“虢,姬姓,东虢也。郐,妘姓”。正义括地志云:“洛州泛水县,古东虢叔之国,东虢君也。”又云:“故郐城在郑州新郑县东北三十二里。” 注⑥索隐郑语云“虢叔恃势,郐仲恃险,皆有骄侈,又加之以贪冒”是也。虢叔,文王弟。郐,妘姓之国也。 注⑦索隐国语曰:“公曰‘谢西之九州何如’。”韦昭云“谢,申伯之国。谢西有九州。二千五百家为州”。其说盖异此。 注⑧集解徐广曰:“晋世家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索隐唐者,古国,尧之后,其君曰叔虞。何以知然者?据此系家下文云“唐人之季代曰唐叔虞。 当武王邑姜方动大叔,梦天命而子曰虞,与之唐。及生有文在手曰‘虞’,遂以名之。及成王灭唐而国太叔,故因以称唐叔虞”。杜预亦曰“取唐君之名”是也。 注⑨集解虞翻曰:“十邑谓虢、郐、鄢、蔽、补、丹、依、厵、历、莘也。” 索隐国语云:“太史伯曰‘若克二邑,鄢、蔽、补、丹、依、厵、历、莘君之土也’。” 虞翻注皆依国语为说。 注⑩集解韦昭曰:“后武公竟取十邑地而居之,今河南新郑也。” 二岁,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并杀桓公。郑人共立其子掘突,①是为武公。② 注①正义上求勿反,下户骨反。 注②索隐谯周云“名突滑”,皆非也。盖古史失其名,太史公循旧失而妄记之耳。何以知其然者?按下文其孙昭公名忽,厉公名突,岂有孙与祖同名乎?当是旧史杂记昭厉忽突之名,遂误以掘突为武公之字耳。 武公十年,娶申侯女①为夫人,曰武姜。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后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爱之。②二十七年,武公疾。夫人请公,欲立段为太子,公弗听。是岁,武公卒,寤生立,是为庄公。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故申城在邓州南阳县北三十里。”左传云“郑武公取于申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十四年生寤生,十七年生太叔段。” 庄公元年,封弟段于京,①号太叔。祭仲曰:“京大于国,非所以封庶也。” 庄公曰:“武姜欲之,我弗敢夺也。”段至京,缮治甲兵,与其母武姜谋袭郑。 二十二年,段果袭郑,武姜为内应。庄公发兵伐段,段走。伐京,京人畔段,段出走鄢。②鄢溃,段出奔共。③于是庄公迁其母武姜于城颍,④誓言曰:“不至黄泉,⑤ 毋相见也。”居岁余,已悔思母。颍谷之考叔⑥有献于公,公赐食。考叔曰:“臣有母,请君食赐臣母。”庄公曰:“我甚思母,恶负盟,柰何?”考叔曰:“穿地至黄泉,则相见矣。”于是遂从之,见母。 注①集解贾逵曰:“京,郑都邑。”杜预曰:“今荥阳京县。” 注②正义邬音乌古反。今新郑县南邬头有村,多万家。旧作“鄢”,音偃。杜预云: “鄢,今鄢陵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共,国名也。”杜预曰:“今汲郡共县也。”正义按:今韂州共城县是也。 注④集解贾逵曰:“郑地。”正义疑许州临颍县是也。 注⑤集解服虔曰:“天玄地黄,泉在地中,故言黄泉。” 注⑥集解贾逵曰:“颍谷,郑地。”正义括地志云:“颍水源出洛州嵩高县东南三十里阳干山,今俗名颍山泉。源出山之东谷。其侧有古人居处,俗名为颍墟,故老云是颍考叔故居,□郦元注水经所谓颍谷也。” 二十四年,宋缪公卒,公子冯奔郑。郑侵周地,取禾。①二十五年,韂州吁弒其君桓公自立,与宋伐郑,以冯故也。二十七年,始朝周桓王。桓王怒其取禾,弗礼也。② 二十九年,庄公怒周弗礼,与鲁易祊、许田。③三十三年,宋杀孔父。三十七年,庄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陈、蔡、虢、韂伐郑。庄公与祭仲、④高渠弥⑤发兵自救,王师大败。祝聸⑥射中王臂。祝聸请从之,郑伯止之,曰:“犯长且难之,况敢陵天子乎?”乃止。夜令祭仲问王疾。 注①索隐隐二年左传“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及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夏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是。 注②索隐杜预曰:“桓王□位,周郑交恶,至是始朝,故言始也。”左传又曰:“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况不礼焉,郑不来矣’。” 注③索隐许田,近许之田,鲁朝宿之邑。祊者,郑所受助祭太山之汤沐邑。郑以天子不能巡守,故以祊易许田,各从其近。 注④索隐左传祭仲足,盖祭是邑,其人名仲字仲足,故传云祭封人仲足是也。此繻葛之战在鲁桓公五年。 注⑤索隐一作“弥”,一作“眯”,并名卑反。 注⑥索隐左传作“祝桞”。 三十八年,北戎伐齐,齐使求救,郑遣太子忽将兵救齐。齐厘公欲妻之,忽谢曰: “我小国,非齐敌也。”时祭仲与俱,劝使取之,曰:“君多内宠,①太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所谓三公子者,太子忽,其弟突,次弟子亹也。② 注①集解服虔曰:“言庶子有宠者多。” 注②索隐此文则数太子忽及突、子亹为三,而杜预云不数太子,以子突、子亹、子仪为三,盖得之。 四十三年,郑庄公卒。初,祭仲甚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公使娶邓女,生太子忽,故祭仲立之,是为昭公。 庄公又娶宋雍氏女,①生厉公突。雍氏有宠于宋。②宋庄公闻祭仲之立忽,乃使人诱召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亦执突以求赂焉。祭仲许宋,与宋盟。以突归,立之。昭公忽闻祭仲以宋要立其弟突,九月*(辛)**[丁]*亥,忽出奔韂。己亥,突至郑,立,是为厉公。 注①集解贾逵曰:“雍氏,黄帝之孙,?姓之后,为宋大夫。” 注②集解服虔曰:“为宋正卿,故曰有宠。” 厉公四年,祭仲专国政。厉公患之,阴使其貋雍纠欲杀祭仲。①纠妻,祭仲女也,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母曰:“父一而已,人尽夫也。”②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杀雍纠,戮之于市。厉公无柰祭仲何,怒纠曰:“谋及妇人,死固宜哉!”夏,厉公出居边邑栎。③祭仲迎昭公忽,六月乙亥,复入郑,即位。 注①集解贾逵曰:“雍纠,郑大夫。” 注②集解杜预曰:“妇人在室则天父,出则天夫。女以为疑,故母以所生为本解之。” 注③集解宋忠曰:“今颍川阳翟县。”索隐按:栎音历,即郑初得十邑之历也。 秋,郑厉公突因栎人杀其大夫单伯,①遂居之。诸侯闻厉公出奔,伐郑,弗克而去。宋颇予厉公兵,自守于栎,郑以故亦不伐栎。 注①集解杜预曰:“郑守栎大夫也。”索隐依左传作“檀伯”。檀伯,郑守栎大夫,事在桓十五年。此文误为“单伯”者,盖亦有所因也。按鲁庄公十四年,厉公自栎侵郑,事与周单伯会齐师伐宋相连,故误耳。 昭公二年,自昭公为太子时,父庄公欲以高渠弥为卿,太子忽恶之,庄公弗听,卒用渠弥为卿。及昭公即位,惧其杀己,冬十月辛卯,渠弥与昭公出猎,射杀昭公于野。祭仲与渠弥不敢入厉公,乃更立昭公弟子亹为君,是为子亹也,无谥号。 子亹元年七月,齐襄公会诸侯于首止,①郑子亹往会,高渠弥相,从,祭仲称疾不行。所以然者,子亹自齐襄公为公子之时,尝会斗,相仇,及会诸侯,祭仲请子亹无行。子亹曰:“齐强,而厉公居栎,即不往,是率诸侯伐我,内厉公。我不如往,往何遽必辱,且又何至是!”卒行。于是祭仲恐齐并杀之,故称疾。子亹至,不谢齐侯,齐侯怒,遂伏甲而杀子亹。高渠弥亡归,②归与祭仲谋,召子亹弟公子婴于陈而立之,是为郑子。 ③是岁,齐襄公使彭生醉拉杀鲁桓公。 注①集解服虔曰:“首止,近郑之地。”杜预曰:“首止,韂地。陈留襄邑县东南有首乡。” 注②索隐左氏云轘高渠弥。 注③索隐左传以郑子名子仪,此云婴,盖别有所见。 郑子八年,齐人管至父等作乱,弒其君襄公。十二年,宋人长万弒其君愍公。 郑祭仲死。 十四年,故郑亡厉公突在栎者使人诱劫郑大夫甫假,①要以求入。假曰:“舍我,我为君杀郑子而入君。”厉公与盟,乃舍之。六月甲子,假杀郑子及其二子而迎厉公突,突自栎复入即位。初,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居六年,厉公果复入。入而让其伯父原②曰:“我亡国外樱肝抟馊胛遥嗌跻印!? 原曰:“事君无二心,人臣之职也。原知罪矣。”遂自杀。厉公于是谓甫假曰:“子之事君有二心矣。”遂诛之。假曰:“重德不报,诚然哉!” 注①索隐左传作“傅瑕”。此本多假借,亦依字读。 注②索隐左传谓之原繁。 厉公突后元年,齐桓公始霸。 五年,燕﹑韂与周惠王弟颓伐王,①王出奔温,立弟颓为王。六年,惠王告急郑,厉公发兵击周王子颓,弗胜,于是与周惠王归,王居于栎。七年春,郑厉公与虢叔袭杀王子颓而入惠王于周。 注①索隐惠王,庄王孙,僖王子。子颓,庄王之妾王姚所生。事在庄十九年。 秋,厉公卒,子文公踕①立。厉公初立四岁,亡居栎,居栎十七岁,复入,立七岁,与亡凡二十八年。 注①索隐音在接反。系本云文公徙郑。宋忠云□新郑。 文公十七年,齐桓公以兵破蔡,遂伐楚,至召陵。 二十四年,文公之贱妾曰燕?,①梦天与之兰,②曰:“余为伯鯈。余,尔祖也。 ③以是为而子,④兰有国香。”以梦告文公,文公幸之,而予之草兰为符。遂生子,名曰兰。 注①集解贾逵曰:“?,南燕姓。” 注②集解贾逵曰:“香草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伯鯈,南燕祖。” 注④集解王肃曰:“以是兰也为汝子之名。” 三十六年,晋公子重耳过,文公弗礼。文公弟叔詹曰:“重耳贤,且又同姓,穷而过君,不可无礼。”文公曰:“诸侯亡公子过者多矣,安能尽礼之!”詹曰:“君如弗礼,遂杀之;弗杀,使即反国,为郑忧矣。”文公弗听。 三十七年春,晋公子重耳反国,立,是为文公。秋,郑入滑,滑听命,已而反与韂,于是郑伐滑。①周襄王使伯欕②请滑。郑文公怨惠王之亡在栎,而文公父厉公入之,而惠王不赐厉公爵禄,③又怨襄王之与韂滑,故不听襄王请而囚伯欕。王怒,与翟人伐郑,弗克。冬,翟攻伐襄王,襄王出奔郑,郑文公居王于泛。三十八年,晋文公入襄王成周。 注①索隐僖二十四年左传“郑公子士泄﹑堵俞弥帅师伐滑”。 注②索隐音服。左传“王使伯服﹑游孙伯如郑请滑”。杜预云“二子周大夫”。知伯欕□伯服也。 注③索隐此言爵禄,与左氏说异。左传云“郑伯享王,王以后之鞶鉴与之。 虢公请器,王予之爵”。则爵酒器,是太史公与丘明说别也。 四十一年,助楚击晋。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初,郑文公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溉①逐髃公子。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 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于晋,以求入郑为太子。晋于是欲得叔詹为僇。郑文公恐,不敢谓叔詹言。詹闻,言于郑君曰:“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愿也。”乃自杀。郑人以詹尸与晋。晋文公曰: “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曰:“吾闻?姓乃后稷之元妃,②其后当有兴者。子兰母,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瑕’。”索隐音蔇。左传作“瑕”。 注②集解杜预曰:“?姓之女,为后稷妃。” 四十五年,文公卒,子兰立,是为缪公。 缪公元年春,秦缪公使三将将兵欲袭郑,至滑,逢郑贾人弦高诈以十二牛劳军,故秦兵不至而还,晋败之于崤。初,往年郑文公之卒也,郑司城缯贺以郑情卖之,秦兵故来。三年,郑发兵从晋伐秦,败秦兵于汪。 往年①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二十一年,与宋华元伐郑。华元杀羊食士,不与其御羊斟,怒以驰郑,郑囚华元。宋赎华元,元亦亡去。晋使赵穿以兵伐郑。 注①集解徐广曰:“缪公之二年。” 二十二年,郑缪公卒,子夷立,是为灵公。 灵公元年春,楚献鼋于灵公。子家﹑子公将朝灵公,①子公之食指动,②谓子家曰: “佗日指动,必食异物。”及入,见灵公进鼋羹,子公笑曰:“果然!” 灵公问其笑故,具告灵公。灵公召之,独弗予羹。子公怒,染其指,③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夏,弒灵公。郑人欲立灵公弟去疾,去疾让曰: “必以贤,则去疾不肖;必以顺,则公子坚长。”坚者,灵公庶弟,④去疾之兄也。于是乃立子坚,是为襄公。 注①集解贾逵曰:“二子郑卿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第二指。” 注③集解左传曰:“染指于鼎。” 注④集解徐广曰:“年表云灵公庶兄。” 襄公立,将尽去缪氏。缪氏者,杀灵公﹑子公之族家也。去疾曰:“必去缪氏,我将去之。”乃止。皆以为大夫。 襄公元年,楚怒郑受宋赂纵华元,伐郑。郑背楚,与晋亲。五年,楚复伐郑,晋来救之。六年,子家卒,国人复逐其族,以其弒灵公也。 七年,郑与晋盟鄢陵。八年,楚庄王以郑与晋盟,来伐,围郑三月,郑以城降楚。楚王入自皇门,郑襄公肉袒掔羊以迎,曰:“孤不能事边邑,使君王怀怒以及獘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君王迁之江南,及以赐诸侯,亦惟命是听。若君王不忘厉﹑宣王,桓﹑武公,哀不忍绝其社稷,锡不毛之地,①使复得改事君王,孤之愿也,然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惟命是听。”庄王为却三十里而后舍。楚髃臣曰:“自郢至此,士大夫亦久劳矣。今得国舍之,何如?”庄王曰:“所为伐,伐不服也。今已服,尚何求乎?”卒去。晋闻楚之伐郑,发兵救郑。其来持两端,故迟,比至河,楚兵已去。晋将率或欲渡,或欲还,卒渡河。庄王闻,还击晋。郑反助楚,大破晋军于河上。十年,晋来伐郑,以其反晋而亲楚也。 注①集解何休曰:“硗埆不生五谷曰不毛。谦不敢求肥饶。” 十一年,楚庄王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景公欲发兵救宋,伯宗谏晋君曰:“天方开楚,未可伐也。”乃求壮士得霍人解扬,字子虎,诓楚,令宋毋降。过郑,郑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楚。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许。 于是楚登解扬楼车,①令呼宋。遂负楚约而致其晋君命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宋虽急,慎毋降楚,晋兵今至矣!”楚庄王大怒,将杀之。解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无陨。”②庄王曰:“若之许我,已而背之,其信安在?”解扬曰:“所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也。”将死,顾谓楚军曰:“为人臣无忘尽忠得死者!”楚王诸弟皆谏王赦之,于是赦解扬使归。晋爵之为上卿。 注①集解服虔曰:“楼车所以窥望敌军,兵法所谓‘云梯’也。”杜预曰:“楼车,车上望橹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陨,坠也。” 十八年,襄公卒,子悼公垊①立。 注①索隐刘音秘。邹本一作“沸”,一作“弗”。左传作“费”,音扶味反。 悼公元年,鄦公①恶郑于楚,悼公使弟睔②于楚自讼。讼不直,楚囚睔。 于是郑悼公来与晋平,遂亲。睔私于楚子反,子反言归睔于郑。 注①集解徐广曰:“鄦音许。许公,灵公也。” 注②索隐公逊反。 二年,楚伐郑,晋兵来救。是岁,悼公卒,立其弟睔,是为成公。 成公三年,楚共王曰“郑成公孤有德焉”,使人来与盟。成公私与盟。秋,成公朝晋,晋曰“郑私平于楚”,执之。使栾书伐郑。四年春,郑患晋围,公子如乃立成公庶兄繻①为君。其四月,晋闻郑立君,乃归成公。郑人闻成公归,亦杀君繻,迎成公。晋兵去。 注①索隐音须。邹氏云:“一作‘纁’,音训。” 十年,背晋盟,盟于楚。晋厉公怒,发兵伐郑。楚共王救郑。晋楚战鄢陵,楚兵败,晋射伤楚共王目,俱罢而去。十三年,晋悼公伐郑,兵于洧上。①郑城守,晋亦去。 注①集解服虔曰:“洧,水名。”正义括地志云:“洧水在郑州新郑县北三里,古新郑城南。韩诗外传云‘郑俗,二月桃花水出时,会于溱﹑洧水上,以自祓除’。”按:在古城城南,与溱水合。 十四年,成公卒,子恽①立。是为厘公。 注①索隐纡纷反。左传作“髡顽”。 厘公五年,郑相子驷朝厘公,厘公不礼。子驷怒,使厨人药杀厘公,①赴诸侯曰 “厘公暴病卒”。立厘公子嘉,嘉时年五岁,是为简公。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子驷使贼夜弒僖公。” 简公元年,诸公子谋欲诛相子驷,子驷觉之,反尽诛诸公子。二年,晋伐郑,郑与盟,晋去。冬,又与楚盟。子驷畏诛,故两亲晋﹑楚。三年,相子驷欲自立为君,公子子孔使尉止杀相子驷而代之。子孔又欲自立。子产曰:“子驷为不可,诛之,今又效之,是乱无时息也。”于是子孔从之而相郑简公。 四年,晋怒郑与楚盟,伐郑,郑与盟。楚共王救郑,败晋兵。简公欲与晋平,楚又囚郑使者。 十二年,简公怒相子孔专国权,诛之,而以子产为卿。十九年,简公如晋请韂君还,而封子产以六邑。①子产让,受其三邑。二十二年,吴使延陵季子于郑,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之执政者侈,难将至,政将及子。子为政,必以礼;不然,郑将败。” 子产厚遇季子。二十三年,诸公子争宠相杀,又欲杀子产。公子或谏曰:“子产仁人,郑所以存者子产也,勿杀!”乃止。 注①集解服虔曰:“四井为邑。” 二十五年,郑使子产于晋,问平公疾。平公曰:“卜而曰实沉﹑台骀为祟,史官莫知,敢问?”对曰:“高辛氏有二子,长曰阏伯,季曰实沈,居旷林,①不相能也,日操干戈以相征伐。后帝弗臧,②迁阏伯于商丘,主辰,③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④迁实沈于大夏,主参,⑤唐人是因,服事夏﹑商,⑥其季世曰唐叔虞。⑦当武王邑姜方娠大叔,梦帝谓己:⑧‘余命而子曰虞,⑨乃与之唐,属之参而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掌曰‘虞’,遂以命之。 及成王灭唐而国大叔焉。故参为晋星。⑩由是观之,则实沉,参神也。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⑾生允格﹑台骀。⑿台骀能业其官,⒀宣汾﹑洮,⒁障大泽, ⒂以处太原。⒃帝用嘉之,国之汾川。⒄沉﹑姒﹑蓐﹑黄实守其祀。⒅今晋主汾川而灭之。⒆由是观之,则台骀,汾﹑洮神也。然是二者不害君身。山川之神,则水旱之菑禜之;⒇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不时禜之;若君疾,饮食哀乐女色所生也。”平公及叔向曰:“善,博物君子也!” 厚为之礼于子产。 注①索隐贾逵曰:“旷,大也。” 注②集解贾逵曰:“后帝,尧也。臧,善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商丘在漳南。”杜预曰:“商丘,宋地。”服虔曰:“辰,大火,主祀也。” 注④集解服虔曰:“商人,契之先,汤之始祖相土封阏伯之故地,因其故国而代之。” 注⑤集解服虔曰:“大夏在汾浍之闲,主祀参星。”杜预曰;“大夏,今晋阳县。” 注⑥集解贾逵曰:“唐人谓陶唐氏之胤刘累事夏孔甲,封于大夏,因实沉之国,子孙服事夏﹑商也。”正义括地志云:“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徐才宗国都城记云‘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春秋云“夏孔甲时有尧苗冑刘累者,以豢龙事孔甲,夏后嘉之,赐曰御龙氏,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之以食夏后。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夏后盖别封刘累之后于夏之墟,为唐侯。 至周成王时,唐人作乱,成王灭之而封太叔,迁唐人子孙于杜,谓之杜伯,范氏所云在周为唐杜氏也’。地记云‘唐氏在大夏之墟,属河东安县。今在绛城西北一百里有唐城者,以为唐旧国’。”然则叔虞之封□此地也。 注⑦集解杜预曰:“唐人之季世,其君曰叔虞。” 注⑧集解贾逵曰:“帝,天也。己,武王也。” 注⑨集解杜预曰:“取唐君之名。” 注⑩集解贾逵曰:“晋主祀参,参为晋星。” 注⑾集解服虔曰:“金天,少璤也。玄冥,水官也。师,长也。昧为水官之长。” 注⑿集解服虔曰:“允格﹑台骀,兄弟也。” 注⒀集解服虔曰:“修昧之职。” 注⒁集解贾逵曰:“宣犹通也。汾﹑洮,二水名。” 注⒂集解服虔曰:“陂障其水也。” 注⒃集解服虔曰:“太原,汾水名。”杜预曰:“太原,晋阳也,台骀之所居者。” 注⒄集解服虔曰:“帝颛顼也。” 注⒅集解贾逵曰:“四国台骀之后也。” 注⒆集解贾逵曰:“灭四国。” 注⒇集解服虔曰:“禜为营,攒用币也。若有水旱,则禜祭山川之神以祈福也。” 二十七年夏,郑简公朝晋。冬,畏楚灵王之强,又朝楚,子产从。二十八年,郑君病,使子产会诸侯,与楚灵王盟于申,诛齐庆封。 三十六年,简公卒,子定公宁立。秋,定公朝晋昭公。 定公元年,楚公子弃疾弒其君灵王而自立,为平王。欲行德诸侯。归灵王所侵郑地于郑。 四年,晋昭公卒,其六卿强,公室卑。子产谓韩宣子曰:“为政必以德,毋忘所以立。” 六年,郑火,公欲禳之。子产曰:“不如修德。” 八年,楚太子建来奔。十年,太子建与晋谋袭郑。郑杀建,建子胜奔吴。 十一年,定公如晋。晋与郑谋,诛周乱臣,入敬王于周。① 注①索隐王避弟子朝之乱出居狄泉,在昭二十三年;至二十六年,晋﹑郑入之。经曰“天王入于成周”是也。 十三年,定公卒,子献公虿立。献公十三年卒,子声公胜立。当是时,晋六卿强,侵夺郑,郑遂弱。 声公五年,郑相子产卒,①郑人皆哭泣,悲之如亡亲戚。子产者,郑成公少子也。为人仁爱人,事君忠厚。孔子尝过郑,与子产如兄弟云。及闻子产死,孔子为泣曰: “古之遗爱也!”②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子产墓在新郑县西南三十五里。郦元注水经云‘子产墓在潩水上,累石为方坟,坟东北向郑城,杜预云言不忘本’。” 注②集解贾逵曰:“爱,惠也。”杜预曰:“子产见爱,有古人遗风也。” 八年,晋范﹑中行氏反晋,告急于郑,郑救之。晋伐郑,败郑军于铁。① 注①集解杜预曰:“戚城南铁丘。”正义括地志云:“铁丘在滑州韂南县东南十五里。” 十四年,宋景公灭曹。二十年,齐田常弒其君简公,而常相于齐。二十二年,楚惠王灭陈。孔子卒。 三十六年,晋知伯伐郑,取九邑。 三十七年,声公卒,子哀公易立。①哀公八年,郑人弒哀公而立声公弟丑,是为共公。共公三年,三晋灭知伯。三十一年,共公卒,子幽公已立。幽公元年,韩武子伐郑,杀幽公。郑人立幽公弟骀,是为繻公。② 注①集解年表云三十八年。 注②集解年表云郑立幽公子骀繻。或作“缭”。 繻公十五年,韩景侯伐郑,取雍丘。郑城京。 十六年,郑伐韩,败韩兵于负黍。①二十年,韩﹑赵﹑魏列为诸侯。二十三年,郑围韩之阳翟。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阳城。”正义括地志云:“负黍亭在洛州阳城县西南三十五里,故周邑也。” 二十五年,郑君杀其相子阳。二十七,子阳之党共弒繻公骀而立幽公弟乙为君,是为郑君。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本云‘立幽公弟乙阳为君,是为康公’。六国年表云立幽公子骀,又以郑君阳为郑康公乙。班固云‘郑康公乙为韩所灭’。” 郑君乙立二年,郑负黍反,复归韩。十一年,韩伐郑,取阳城。 二十一年,韩哀侯灭郑,并其国。 太史公曰:语有之,“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甫瑕是也。甫瑕虽以劫杀郑子内厉公,厉公终背而杀之,此与晋之里克何异?守节如荀息,身死而不能存奚齐。变所从来,亦多故矣! 【索隐述赞】厉王之子,得封于郑。代职司徒,缁衣在咏。虢﹑郐献邑,祭祝专命。庄既犯王,厉亦奔命。居栎克入,梦兰毓庆。伯服生囚,叔瞻尸聘。厘﹑简之后,公室不竞。负黍虽还,韩哀日盛。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四十三 赵世家 第十三 [/TD][/TR][/ALIGN]

[TR]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①为帝大戊御。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 注①正义中音仲。 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①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造父幸于周缪王。造父取骥之乘匹,②与桃林③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④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⑤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⑥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⑦由此为赵氏。 注①集解徐广曰:“或云皋狼地名,在西河。”索隐按:如此说,是名孟增号宅皋狼。而徐广云“或曰皋狼地名,在西河”。按地理志,皋狼是西河郡之县名,盖孟增幸于周成王,成王居之于皋狼,故云皋狼。 注②索隐言造父取八骏,品其色,齐其力,使驯调也。并四曰乘,并两曰匹。正义乘,食证反。并四曰乘,两曰匹。取八骏品其力,使均驯。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桃林在陕州桃林县,西至潼关,皆为桃林塞地。山海经云夸父之山,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广阔三百里,中多马,造父于此得骅骝﹑騄耳之乘献周穆王也。” 注④索隐穆天子传曰“穆王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作歌”,是乐而忘归也。谯周不信此事,而云“余常闻之,代俗以东西阴阳所出入,宗其神,谓之王父母。或曰地名,在西域,有何见乎”。 注⑤正义括地志云:“大徐城在泗州徐城县北三十里,古之徐国也。博物志云:‘徐君宫人娠,生卵,以为不祥,□于水滨。孤独母有犬名鹄仓,衔所□卵以归,覆暖之,遂成小儿,生偃王。故宫人闻之,更收养之。及长,袭为徐君。后鹄仓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鹄仓或名后仓也’。” 注⑥索隐谯周曰:“徐偃王与楚文王同时,去周穆王远矣。且王者行有周韂,岂闻乱而独长驱日行千里乎?”并言此事非实也。 注⑦正义晋州赵城县□造父邑也。 自造父已下六世至奄父,曰公仲,周宣王时伐戎,为御。及千亩战,①奄父脱宣王。奄父生叔带。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去周如晋,事晋文侯,始建赵氏于晋国。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千亩原在晋州岳阳县北九十里也。” 自叔带以下,赵宗益兴,五世而*(生)**[至]*赵夙。 赵夙,晋献公之十六年伐霍﹑魏﹑耿,而赵夙为将伐霍。霍公求礶齐。①晋大旱,卜之,曰“霍太山为祟”。使赵夙召霍君于齐,复之,以奉霍太山之祀,晋复穰。晋献公赐赵夙耿。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求,一作‘来’。” 注②索隐杜预曰:“耿,今河东皮氏县耿乡是。” 夙生共孟,当鲁闵公之元年也。共孟生赵衰,字子余。① 注①索隐系本云公明生共孟及赵夙,夙生成季衰,衰生宣孟盾。左传云衰,赵夙弟。而此系家云共孟生衰,谯周亦以此为误耳。 赵衰卜事晋献公及诸公子,莫吉;卜事公子重耳,吉,即事重耳。重耳以骊姬之乱亡奔翟,赵衰从。翟伐廧咎如,得二女,翟以其少女妻重耳,长女妻赵衰而生盾。初,重耳在晋时,赵衰妻亦生赵同﹑赵括﹑赵婴齐。赵衰从重耳出亡,凡十九年,得反国。重耳为晋文公,赵衰为原大夫,居原,任国政。①文公所以反国及霸,多赵衰计策,语在晋事中。 注①索隐系本云:“成季徙原。”宋忠云:“今鴈门原平县也。”正义括地志云: “原平故城,汉原平县也,在代州崞县南三十五里。”崞音郭。按:宋忠说非也。括地志云:“故原城在怀州济原县西北二里。左传云襄王以原赐晋文公,原不服,文公伐原以示信,原降,以赵衰为原大夫,即此也。原本周畿内邑也。” 赵衰既反晋,晋之妻固要迎翟妻,而以其子盾为适嗣,晋妻三子皆下事之。晋襄公之六年,而赵衰卒,谥为成季。 赵盾代成季任国政二年而晋襄公卒,太子夷皋年少。盾为国多难,欲立襄公弟雍。雍时在秦,使使迎之。太子母①日夜啼泣,顿首谓赵盾曰:“先君何罪,释其适子而更求君?”赵盾患之,恐其宗与大夫袭诛之,乃遂立太子,是为灵公,发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灵公既立,赵盾益专国政。 注①索隐穆嬴也。 灵公立十四年,益骄。赵盾骤谏,灵公弗听。及食熊蹯,胹不熟,杀宰人,持其尸出,赵盾见之。灵公由此惧,欲杀盾。盾素仁爱人,尝所食桑下饿人反扞救盾,盾以得亡。未出境,而赵穿弒灵公而立襄公弟黑臀,是为成公。赵盾复反,任国政。君子讥盾 “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故太史书曰“赵盾弒其君”。晋景公①时而赵盾卒,谥为宣孟,子朔嗣。 注①索隐成公之子,名据。 赵朔,晋景公之三年,朔为晋将下军救郑,与楚庄王战河上。朔娶晋成公姊为夫人。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①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兆绝而后好。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衰。”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篃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弒君,子孙在朝,何以惩谸?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注①集解徐广曰:“按年表,救郑及诛灭,皆景公三年。”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藳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柰何?” 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 “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①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 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 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 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 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注①集解徐广曰:“小儿被曰葆。” 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觽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 “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髃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髃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髃臣之愿也。”于是召赵武﹑程婴篃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推次,晋复与赵武田邑,是景公之十七年也。而乃是春秋成公八年经书‘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左传于此说立赵武事者,注云‘终说之耳,非此年也’。” 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 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① 注①集解新序曰:“程婴﹑公孙杵臼可谓信友厚士矣。婴之自杀下报,亦过矣。” 正义今河东赵氏祠先人,犹别舒一座祭二士矣。 赵氏复位十一年,而晋厉公杀其大夫三郄。栾书畏及,乃遂弒其君厉公,更立襄公曾孙周,①是为悼公。晋由此大夫稍强。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襄公孙也。”索隐晋系家襄公少子,名周。 赵武续赵宗二十七年,晋平公立。平公十二年,而赵武为正卿。十三年,吴延陵季子使于晋,曰:“晋国之政卒归于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之后矣。”赵武死,谥为文子。 文子生景叔。①景叔之时,齐景公使晏婴于晋,②晏婴与晋叔向语。婴曰:“齐之政后卒归田氏。”叔向亦曰:“晋国之政将归六卿。六卿侈矣,而吾君不能恤也。” 注①索隐系本云:“景叔名成。” 注②集解徐广曰:“平公之十九年。” 赵景叔卒,生赵鞅,是为简子。 赵简子在位,晋顷公之九年,简子将合诸侯戍于周。其明年,入周敬王于周,辟弟子朝之故也。 晋顷公之十二年,六卿以法诛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之大夫。晋公室由此益弱。 后十三年,鲁贼臣阳虎来奔,赵简子受赂,厚遇之。 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视之,出,董安于问。①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②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 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疾与之同,不出三日疾必闲,闲必有言也。” 注①集解韦昭曰:“安于,简子家臣。” 注②索隐二子,秦大夫公孙支﹑子桑也。 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 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 ①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②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勋,适余将以其冑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孙。’”③董安于受言而书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注①正义谓晋定公﹑出公﹑哀公﹑幽公﹑烈公﹑孝公﹑静公为七世。静公二年,为三晋所灭。据此及年表,简子疾在定公十一年。 注②索隐范魁,地名,不知所在,盖赵地。正义嬴,赵姓也。周人谓韂也。晋亡之后,赵成侯三年伐韂,取都鄙七十三是也。贾逵云“小阜曰魁”也。 注③索隐即娃嬴,吴广之女。姚,姓;孟,字也。七代孙,武灵王也。 他日,简子出,有人当道,辟之不去,从者怒,将刃之。当道者曰:“吾欲有谒于主君。”从者以闻。简子召之,曰:“嘻,吾有所见子晰也。”①当道者曰:“屏左右,愿有谒。”简子屏人。当道者曰:“主君之疾,臣在帝侧。”简子曰:“然,有之。子之见我,我何为?”当道者曰:“帝令主君射熊与罴,皆死。” 简子曰:“是,且何也?”当道者曰:“晋国且有大难,主君首之。帝令主君灭二卿,夫熊与罴皆其祖也。”②简子曰:“帝赐我二笥皆有副,何也?”③当道者曰: “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翟,皆子姓也。”④简子曰:“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长以赐之’。夫儿何谓以赐翟犬?”当道者曰:“儿,主君之子也。翟犬者,代之先也。主君之子且必有代。及主君之后嗣,且有革政而胡服,⑤并二国于翟。”⑥简子问其姓而延之以官。当道者曰:“臣野人,致帝命耳。”遂不见。简子书藏之府。 注①索隐简子见当道者,乃寤曰:“嘻,是吾前梦所见,知其名曰子□者。” 注②正义范氏﹑中行氏之祖也。 注③正义副谓皆子姓也。 注④正义谓代及智氏也。 注⑤正义今时服也,废除裘裳也。 注⑥正义武灵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楼烦﹑榆中是也。 异日,姑布子卿①见简子,简子篃召诸子相之。子卿曰:“无为将军者。”简子曰: “赵氏其灭乎?”子卿曰:“吾尝见一子于路,殆君之子也。”简子召子毋恤。毋恤至,则子卿起曰:“此真将军矣!”简子曰:“此其母贱,翟婢也,奚道贵哉?”子卿曰: “天所授,虽贱必贵。”自是之后,简子尽召诸子与语,毋恤最贤。简子乃告诸子曰: “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恤还,曰:“已得符矣。”简子曰:“奏之。”毋恤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②简子于是知毋恤果贤,乃废太子伯鲁,而以毋恤为太子。 注①集解司马彪曰:“姑布,姓;子卿,字。” 注②正义地道记云:“恒山在上曲阳县西北百四十里。北行四百五十里得恒山岌,号飞狐口,北则代郡也。” 后二年,晋定公之十四年,范﹑中行作乱。明年春,简子谓邯郸大夫午曰:“归我韂士五百家,吾将置之晋阳。”①午许诺,归而其父兄不听,②倍言。 赵鞅捕午,囚之晋阳。乃告邯郸人曰:“我私有诛午也,诸君欲谁立?”③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反。④晋君使籍秦⑤围邯郸。荀寅﹑范吉射⑥与午善,⑦不肯助秦而谋作乱,董安于知之。十月,范﹑中行氏⑧伐赵鞅,鞅奔晋阳,晋人围之。范吉射﹑荀寅仇人魏襄等谋逐荀寅,以梁婴父代之;⑨逐吉射,以范皋绎代之。⑩荀栎⑾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乱者死。今三臣始乱⑿而独逐鞅,用刑不均,请皆逐之。”十一月,荀栎﹑韩不佞﹑⒀魏哆⒁奉公命以伐范﹑中行氏,不克。范﹑中行氏反伐公,公击之,范﹑中行败走。丁未,二子⒂奔朝歌。韩﹑魏以赵氏为请。⒃十二月辛未,赵鞅入绛,盟于公宫。其明年,知伯文子谓赵鞅曰:“范﹑中行虽信为乱,安于发之,是安于与谋也。晋国有法,始乱者死。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独在。”赵鞅患之。安于曰:“臣死,赵氏定,晋国宁,吾死晚矣。”遂自杀。赵氏以告知伯,然后赵氏宁。 注①集解服虔曰:“往年赵鞅围韂,韂人恐惧,故贡五百家,鞅置之邯郸,又欲更徙于晋阳。” 注②集解服虔曰:“午之诸父兄及邯郸中长老。” 注③集解杜预曰:“午,赵鞅同族,别封邯郸,故使邯郸人更立午宗亲也。” 注④集解服虔曰:“稷,午子。” 注⑤集解左传曰籍秦此时为上军司马。索隐据系本,晋大夫籍游之孙,籍谈之子 注⑥索隐范氏,晋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后。蒍生成伯缺,缺生武子会,会生文叔燮,燮生宣叔□,□生献子鞅,鞅生吉射。 注⑦集解左传曰:“午,荀寅之甥。荀寅,范吉射之姻。” 注⑧索隐系本云:“晋大夫逝遨生桓伯林父,林父生宣伯庚宿,庚宿生献伯偃,偃生穆伯吴,吴生寅。本姓荀,自荀偃将中军,晋改中军曰中行,因氏焉。元与智伯同祖逝遨,故智氏亦称荀。”正义按:会食邑于范,因为范氏。又中行寅本姓荀,自荀偃将中军为中行,因号中行氏。元与智氏同承袭逝遨,姓荀氏。 注⑨集解贾逵曰:“梁婴父,晋大夫也。” 注⑩集解服虔曰:“范氏之侧室子。” 注⑾集解服虔曰:“荀栎,智文子。”索隐系本云:“逝遨生庄子首,首生武子罃,罃生庄子朔,朔生悼子盈,盈生文子栎,栎生宣子申,申生智伯瑶。” 注⑿集解贾逵曰:“范﹑中行﹑赵也。” 注⒀索隐韩简子。 注⒁索隐魏简子。系本名取。 注⒂索隐范吉射﹑荀寅也。 注⒃集解服虔曰:“以其罪轻于荀﹑范也。”正义按:赵鞅被范﹑中行伐,乃奔晋阳,以其罪轻,故韩﹑魏为请晋君而得入绛。 孔子闻赵简子不请晋君而执邯郸午,保晋阳,故书春秋曰“赵鞅以晋阳畔”。 赵简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谏。周舍死,简子每听朝,常不悦,大夫请谸。简子曰: “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是以忧也。”①简子由此能附赵邑而怀晋人。 注①集解韩诗外传曰:“周舍立于门下三日三夜,简子使问之曰:‘子欲见寡人何事?’对曰:‘愿为鄂鄂之臣,墨笔操牍,从君之过,而日有所记,月有所成,岁有所效也。’” 晋定公十八年,赵简子围范、中行于朝歌,中行文子①奔邯郸。明年,韂灵公卒。简子与阳虎送韂太子蒯聩于韂,韂不内,居戚。② 注①索隐荀寅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故戚城在相州澶水县东三十里。杜预云‘戚,韂邑,在顿丘 *[韂]*县西有戚城’是也。” 晋定公二十一年,简子拔邯郸,中行文子奔柏人。简子又围柏人,中行文子、范昭子①遂奔齐。赵竟有邯郸、柏人。范、中行余邑入于晋。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 注①索隐范吉射也。 晋定公三十年,定公与吴王夫差争长于黄池,赵简子从晋定公,卒长吴。定公三十七年卒,而简子除三年之丧,期而已。是岁,越王句践灭吴。 晋出公十一年,知伯伐郑。赵简子疾,使太子毋恤将而围郑。知伯醉,以酒灌击毋恤。毋恤髃臣请死之。毋恤曰:“君所以置毋恤,为能忍纮。”然亦愠知伯。 知伯归,因谓简子,使废毋恤,简子不听。毋恤由此怨知伯。 晋出公十七年,简子卒,①太子毋恤代立,是为襄子。 注①集解张华曰:“赵简子頉在临水界,二頉并,上气成楼阁。” 赵襄子元年,越围吴。①襄子降丧食,使楚隆问吴王。② 注①正义年表及*(赵)**[越]*世家、*(云)*左传越灭吴在简子三十五年,已在襄子元年前十五年矣,何得更有越围吴之事?从此以下至“问吴王”是三十年事,文*(说)* *[脱]*误在此耳。 注②正义左传云哀公二十年,简子死,襄子嗣立,以越围吴故,降父之祭馔,而使楚隆慰问王,为哀公十三年。简子在黄池之役,与吴王质言曰“好恶同之”,故减祭馔及问吴王也。而赵世家及六国年表云此年晋定公卒,简子除三年之丧,服儙而已。按:简子死及使吴年月皆误,与左传文不同。 襄子姊前为代王夫人。简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①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② 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③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鮼自杀。代人怜之,所死地名之为摩鮼之山。④遂以代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伯鲁者,襄子兄,故太子。太子蚤死,故封其子。 注①集解徐广曰:“山在广武。”正义括地志云:“夏屋山一名贾屋山,今名贾母山,在代州鴈门县东北三十五里。夏屋与句注山相接,盖北方之险,亦天下之阻路,所以分别内外也。” 注②正义音斗。其形方,有柄,取斟水器。说文云勺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作‘雒’。” 注④正义鮼,今簪也。括地志云:“摩鮼山一名磨鮼山,亦名为*[鸣鸡]*山,在蔚州飞狐县东北百五十里。魏土地记云‘代郡东南二十五里有马头山。赵襄子既杀代王,使人迎其妇。代王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磨鮼自刺而死。使者遂亦自杀’。” 襄子立四年,知伯与赵、韩、魏尽分其范、中行故地。晋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共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知伯乃立昭公曾孙骄,是为晋懿公。 ①知伯益骄。请地韩、魏,韩、魏与之。请地赵,赵不与,以其围郑之辱。知伯怒,遂率韩、魏攻赵。赵襄子惧,乃奔保晋阳。 注①索隐或作“哀公”。其大父名雍,□昭公少子,号戴子也。 原过从,后,至于王泽,①见三人,自带以上可见,自带以下不可见。与原过竹二节,莫通。曰:“为我以是遗赵毋恤。”原过既至,以告襄子。襄子齐三日,亲自剖竹,“赵毋恤,余霍泰山②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将使女反灭知氏。女亦立我百邑,余将赐女林胡之地。至于后世,且有伉王,赤黑,龙面而鸟噣,鬓麋髭椩,大膺大胸,修下而冯,左囏界乘,③奄有河宗,④至于休溷诸貉,⑤南伐晋别,⑥北灭黑姑。” ⑦襄子再拜,受三神之令。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王泽在绛州正平县南七里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河东永安县。” 注③集解徐广曰:“修,或作‘随’。界,一作‘介’。” 注④正义穆天子传云:“河宗之子孙*(则)**[鱇]*□絮。”按:盖在龙门河之上流,岚、胜二州之地也。 注⑤正义音陌。自河宗、休溷诸貉,乃戎狄之地也。 注⑥正义赵南伐晋之别邑,谓韩、魏之邑也。 注⑦正义亦戎国。 三国攻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①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髃臣皆有外心,礼益慢,唯高共②不敢失礼。襄子惧,乃夜使相张孟同③私于韩、魏。韩、魏与合谋,以三月丙戌,三国反灭知氏,共分其地。 于是襄子行赏,高共为上。张孟同曰:“晋阳之难,唯共无功。”襄子曰:“方晋阳急,髃臣皆懈,惟共不敢失人臣礼,是以先之。”于是赵北有代,南并知氏,强于韩、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霍泰山祠祀。④ 注①正义何休云:“八尺曰版。”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赫’。” 注③索隐按:战国策作“张孟谈”。谈者,史迁之父名,迁例改为“同”。 注④正义括地志云:“三神祠今名原过祠,今在霍山侧也。” 其后娶空同氏,①生五子。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不肯立子,且必欲传位与伯鲁子代成君。成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为太子。②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为献侯。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崆峒山在肃州福禄县东南六十里,古西戎地。又原州平高县西百里亦有崆峒山,□黄帝问广成子道处。”俱是西戎地,未知孰是。 注②索隐代成君名周,伯鲁之子。系本云代成君子起□襄子之子,不云伯鲁,非也。 献侯少即位,治中牟。① 注①集解地理志曰河南中牟县,赵献侯自耿徙此。瓒曰:“中牟在春秋之时是郑之疆内也,及三卿分晋,则在魏之邦土也。赵界自漳水以北,不及此。春秋传曰‘韂侯如晋过中牟’,按中牟非韂适晋之次也。汲郡古文曰‘齐师伐赵东鄙,围中牟’,此中牟不在赵之东也。按中牟当漯水之北。”索隐此赵中牟在河北,非郑之中牟。正义按:五鹿在魏州元城县东十二里,邺□相州荡阴县西五十八里,有牟山,盖中牟邑在此山侧也。 襄子弟桓子①逐献侯,自立于代,一年卒。国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杀其子而复迎立献侯。 注①索隐系本云襄子子桓子,与此不同。 十年,中山武公初立。①十三年,城平邑。②十五年,献侯卒,子烈侯籍立。 注①集解徐广曰:“西周桓公之子。桓公者,孝王弟而定王子。”索隐按:中山,古鲜虞国,姬姓也。系本云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为赵武灵王所灭,不言谁之子孙。徐广云西周桓公之子,亦无所据,盖未能得其实耳。 注②集解地理志曰代郡有平邑县。 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六年,魏、韩、赵皆相立为诸侯,追尊献子为献侯。 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有爱,可以贵之乎?”公仲曰:“富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枪、石二人,①吾赐之田,人万亩。” 公仲曰:“诺。”不与。居一月,烈侯从代来,问歌者田。公仲曰:“求,未有可者。”有顷,烈侯复问。公仲终不与,乃称疾不朝。番吾君②自代来,谓公仲曰:“君实好善,而未知所持。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公仲曰:“未也。”番吾君曰:“牛畜、荀欣、徐越皆可。”公仲乃进三人。及朝,烈侯复问:“歌者田何如?” 公仲曰:“方使择其善者。”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逌然。③明日,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所与无不充,君说。烈侯使使谓相国曰:“歌者之田且止。”官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 ④赐相国衣二袭。⑤ 注①索隐枪,七羊反。枪与石二人名。 注②集解徐广曰:“番音盘。常山有番吾县。”正义括地志云:“番吾故城在恒州房山县东二十里。”番蒲古今音异耳。 注③正义逌音由,古字与“攸”同。言牛畜以仁义约以王道,故止歌者田。攸攸,气行貌,宽缓也。 注④正义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少府)*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 注⑤集解单复具为一袭。 九年,烈侯卒,弟武公立。①武公十三年卒,赵复立烈侯太子章,是为敬侯。是岁,魏文侯卒。 注①索隐谯周云:“系本及说赵语者并无其事,盖别有所据。” 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赵始都邯郸。 二年,败齐于灵丘。①三年,救魏于廪丘,大败齐人。四年,魏败我兔台。筑刚平②以侵韂。五年,齐、魏为韂攻赵,取我刚平。六年,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③八年,拔魏黄城。④九年,伐齐。齐伐燕,赵救燕。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⑤ 注①集解地理志曰代郡有灵丘县。 注②正义兔台、刚平并在河北。 注③正义今赵州平棘县,古棘蒲邑。 注④集解杜预曰:“陈留外黄县东有黄城。”正义括地志云:“故黄城在魏州冠氏县南十里,因黄沟为名。”按:陈留外黄城非随所别也。 注⑤正义赵州房子县是。 十一年,魏、韩、赵共灭晋,分其地。伐中山,又战于中人。①十二年,敬侯卒,子成侯种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中山唐县有中人亭。”正义括地志云:“中山故城一名中人亭,在定州唐县东北四十一里,春秋时鲜虞国之中人邑也。” 成侯元年,公子胜与成侯争立,为乱。二年六月,雨雪。三年,太戊午①为相。伐韂,取乡邑七十三。魏败我蔺。②四年,与秦战高安,③败之。五年,伐齐于鄄。④魏败我怀。攻郑,败之,以与韩,韩与我长子。⑤六年,中山筑长城。伐魏,败欌泽,⑥ 围魏惠王。七年,侵齐,至长城。⑦与韩攻周。八年,与韩分周以为两。⑧九年,与齐战阿下。⑨十年,攻韂,取甄。十一年,秦攻魏,赵救之石阿。⑩十二年,秦攻魏少梁, ⑾赵救之。十三年,秦献公使庶长国伐魏少梁,虏其太子、痤。魏败我浍,取皮牢。⑿成侯与韩昭侯遇上党。十四年,与韩攻秦。十五年,助魏攻齐。 注①集解徐广曰:“戊,一作‘成’。” 注②正义地理志云属西河郡也。 注③正义盖在河东。 注④正义濮州鄄城县是也。 注⑤集解地理志曰上党有长子县。 注⑥正义欌音浊。徐广云长杜有浊泽,非也。括地志云:“浊水源出蒲州解县东北平地。”尔时魏都安邑,韩、赵伐魏,岂河南至长杜也?解县浊水近于魏都,当是也。 注⑦正义齐长城西头在济州平阴县。太山记云:“太山西北有长城,缘河经太山千余里,琅邪入海。”括地志云:“所侵处在密州南三十里。” 注⑧集解徐广曰:“显王二年。周纪无此。”正义括地志云:“史记周显二年,西周惠公封少子子班于巩,为东周。其子武公为秦所灭。郭缘生述征记云巩县本周巩伯邑。” 注⑨集解徐广曰:“战,一作‘会’也。”正义阿,东阿也,今济州东阿县也。 注⑩正义盖在石、隰等州界也。 注⑾正义少梁故城在同州韩城县南二十二里,古少梁国也。 注⑿集解徐广曰:“魏年表曰取赵皮牢。”正义括地志云:“浍水县在绛州翼城县东南二十五里。”按:皮牢当在浍之侧。 十六年,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平阳。”正义端氏,泽州县也。 十七年,成侯与魏惠王遇葛駆。①十九年,与齐、宋会平陆,②与燕会阿。③二十年,魏献荣椽,因以为檀台。④二十一年,魏围我邯郸。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郸,齐亦败魏于桂陵。⑤二十四年,魏归我邯郸,与魏盟漳水上。秦攻我蔺。二十五年,成侯卒。公子譄与太子肃侯⑥争立,譄败,亡奔韩。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马丘。年表曰十八年赵孟如齐。” 注②正义兖州县也。平陆城*(与)*□古厥国。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故葛城一名依城,又名西阿城,在瀛州高阳县西北五十里。以徐、*(兖)**[滱]*二水并过其西,又徂经其北。曲曰阿,以齐有东阿,故曰西阿城。地理志云瀛州属河闲,赵分也。”按:燕会赵□此地。 注④集解徐广曰:“襄国县有檀台。”索隐刘氏云“荣椽盖地名,其中有一高处,可以为台”,非也。按:荣椽是良材,可为椽,斲饰有光荣,所以魏献之,故赵因用之以为檀台。正义郑玄云:“荣,屋翼也。”说文云:“椽,榱也。屋梠之两头起者为荣也。”括地志云:“檀台在洺州临洺县北二里。” 注⑤正义括地志云:“故桂城在曹州乘氏县东北二十一里,故老云此□桂陵也。” 注⑥索隐系本云名语。 肃侯元年,夺晋君端氏,徙处屯留。①二年,与魏惠王遇于阴晋。②三年,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四年,朝天子。六年,攻齐,拔高唐。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③十一年,秦孝公使商君伐魏,虏其将公子卬。赵伐魏。十二年,秦孝公卒,商君死。十五年,起寿陵。④魏惠王卒。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屯留故城在潞州长子县东北三十里,本汉屯留县城也。” 注②正义地理志云华阴县,魏之阴晋,秦惠文王更名宁秦,高帝更名华阴。今属华州。 注③正义盖在河北也。 注④正义徐广云:“在常山。” 十六年,肃侯游大陵,①出于鹿门,②大戊午扣马③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肃侯下车谢。 注①集解徐广曰:“太原有大陵县,亦曰陆。”正义括地志云:“大陵城在并州文水县北十三里,汉大陵县城。” 注②正义并州盂县西有白鹿泓,源出白鹿山南渚,盖鹿门在北山水之侧也。 注③集解吕忱曰:“扣,牵马。” 十七年,围魏黄,不克。①筑长城。② 注①集解地理志曰山阳有黄县。正义黄城在魏州,前拔之,却为魏,今赵围之矣。 注②正义刘伯庄云“盖从云中以北至代”。按:赵长城从蔚州北西至岚州北,尽赵界。又疑此长城在*(潭)*[漳]水之北,赵南界。 十八年,齐﹑魏伐我,我决河水灌之,兵去。二十二年,张仪相秦。赵疵与秦战,败,秦杀疵河西,取我蔺﹑离石。二十三年,韩举①与齐﹑魏战,死于桑丘。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韩将。” 注②集解地理志云泰山有桑丘县。正义括地志云:“桑丘城在易州遂城县界。” 或云在泰山,非也。此时齐伐燕桑丘,三晋皆来救之,不得在泰山*(有)**[之]*桑丘县,此说甚误也。 二十四年,肃侯卒。秦﹑楚﹑燕﹑齐﹑魏出锐师各万人来会葬。子武灵王立。① 注①索隐名雍。 武灵王元年,①阳文君赵豹相。梁襄王与太子嗣,韩宣王与太子仓来朝信宫。②武灵王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及听政,先问先王贵臣肥义,加其秩;国三老年八十,月致其礼。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魏败我赵护。” 注②正义在洺州临洺县也。 三年,城鄗。四年,与韩会于区鼠。①五年,娶韩女为夫人。 注①正义盖在河北。 八年,韩击秦,不胜而去。五国相王,赵独否,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 令国人谓已曰“君”。 九年,与韩﹑魏共击秦,秦败我,斩首八万级。齐败我观泽。①十年,秦取我中都及西阳。②齐破燕。燕相子之为君,君反为臣。十一年,王召公子职于韩,立以为燕王, ③使乐池送之。④十三年,秦拔我蔺,虏将军赵庄。⑤楚﹑魏王来,过邯郸。十四年,赵何攻魏。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观泽故城在魏州顿丘县东十八里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年表云‘秦取中都﹑西阳﹑安邑。十一年,秦败我将军英’。太原有中都县,西河有中阳县。” 注③集解徐广曰:“纪年亦云尔。” 注④集解按燕世家,子之死后,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无赵送公子职为燕王之事,当是赵闻燕乱,遥立职为燕王,虽使乐池送之,竟不能就。索隐燕系家无其事,盖是疏也。今此云“使乐池送之”,必是凭旧史为说。且纪年之书,其说又同,则裴骃之解得其旨矣。 注⑤正义本一作“芘”,音疋婢反。 十六年,秦惠王卒。王游大陵。他日,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诗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①命乎命乎,曾无我嬴!”②异日,王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状。吴广闻之,因夫人而内其女娃嬴。③孟姚也。④孟姚甚有宠于王,是为惠后。 注①集解綦毋邃曰:“陵苕之草其华紫。”正义苕音条。毛诗疏云:“苕,饶也。幽州谓之翘饶。蔓似闦豆而细,叶似蒺犊而青,其华细绿色,可生食,味如小豆藿也。” 又本草经云:“陵苕生下湿水中,七八月生,华紫,草可以染帛,煮沐头,发即黑也。” 注②集解綦毋邃曰:“言有命禄,生遇其时,人莫知己贵盛盈满也。”正义按:命,名也。嬴,姓嬴也。言世觽名其美好,曾无我好嬴也。重言“名乎”者,以谈说觽也。 注③集解方言曰:“娃,美也。吴有馆娃之宫。” 注④集解徐广曰;“古史考云内其女曰娃。”索隐孟姚,吴广女也。广,舜之后,故上文云“余思虞舜之勋,故命其冑女孟姚以配而七代之孙”是已。然舜后封虞,在河东大阳山西上虞城是,亦曰吴城。虞吴音相近,故舜后亦姓吴,非独太伯﹑虞仲之裔。 十七年,王出九门,①为野台,②以望齐﹑中山之境。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常山。”正义本战国时赵邑。战国策云:“本有宫室而居,赵武灵王改为九门。” 注②集解徐广曰:“野,一作‘望’。”正义括地志云:“野台一名义台,在定州新乐县西南六十三里。” 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①而死。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于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绝瞑’。音亡丁反。” 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①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②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又取蔺﹑郭狼,败林人③于荏,而功未遂。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④东有胡,⑤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⑥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柰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吾欲胡服。”楼缓曰:“善。” 髃臣皆不欲。 注①正义赵州县也。 注②正义黄华盖西河侧之山名也。 注③正义即林胡也。 注④正义地理志云赵分晋,北有信都﹑中山,又得涿郡之高阳﹑鄚州乡;东有清河﹑河闲,又得渤海郡东平舒等七县。在河以北,故言“北有燕”。 注⑤正义赵东有瀛州之东北。营州之境即东胡﹑乌丸之地。服虔云:“东胡,乌丸之先,后为鲜卑也。” 注⑥正义林胡﹑楼烦即岚﹑胜之北也。岚﹑胜以南石州﹑离石﹑蔺等,七国时赵边邑也。秦隔河也。晋﹑洺﹑潞﹑泽等州皆七国时韩地,为并赵西境也。 于是肥义侍,王曰:“简﹑襄主之烈,计胡﹑翟之利。为人臣者,宠有孝弟长幼顺明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①此两者臣之分也。今吾欲继襄主之迹,开于胡﹑翟之乡,而卒世不见也。②为敌弱,③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毋尽百姓之劳,而序往古之勋。④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⑤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⑥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柰何?”肥义曰:“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觽。昔者舜舞有苗,禹袒裸国,非以养欲而乐志也,务以论德而约功也。愚者闇成事,智者鷪未形,则王何疑焉。” 王曰:“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于是遂胡服矣。 注①正义宠,贵宠也。通,达理也。凡为人臣,有孝弟长幼顺明之节制者,得贵宠也;有补民益主之功业者,为达理也。 注②正义卒,子律反,尽也。言尽世闲不见补民益主之忠臣也。 注③正义我为胡服,敌人必困弱也。 注④正义厚,重也。往古谓赵简子﹑襄子也。 注⑤正义负,留也。言古周公﹑孔子留衣冠礼义之俗,今变为胡服,是负留风俗之谴累也。 注⑥正义言世有独计智之思虑者,必任隐逸敖慢之民怨望也。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四十三 赵世家 第十三 [/TD][/TR][/ALIGN]

[TR]使王譄告公子成曰:“寡人胡服,将以朝也,亦欲叔服之。家听于亲而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子不反亲,臣不逆君,兄弟之通义也。①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行政先信于贵。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事有所止而功有所出,②事成功立,然后善也。今寡人恐叔之逆从政之经,以辅叔之议。且寡人闻之,事利国者行无邪,因贵戚者名不累,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譄谒之叔,③请服焉。”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固闻王之胡服也。臣不佞,寝疾,未能趋走以滋进也。王命之,臣敢对,因竭其愚忠。曰:臣闻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④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人道,逆人之心,而怫学者,离中国,故臣愿王图之也。”使者以报。王曰:“吾固闻叔之疾也,我将自往请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兄弟,一作‘元夷’。元,始也;夷,平也。” 注②正义郑玄云:“止,至也。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按:出犹成也。 注③索隐为句。 注④集解徐广曰:“五帝本纪云幼而徇齐。” 王遂往之公子成家,因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圣人观乡而顺宜,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①瓯越之民也。②黑齿雕题,③却冠秫绌,④大吴之国也。故礼服莫同,其便一也。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儒者一师而俗异,中国同礼而教离,况于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智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辩。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焉而觽求尽善也。今叔之所言者俗也,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 ⑤与齐﹑中山同之,⑥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⑦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故寡人无舟楫之用,夹水居之民,将何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⑧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智所明也。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⑨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字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于王之义,敢道世俗之闻,臣之谸也。今王将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命乎!”再拜稽首。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也。 注①索隐错臂亦文身,谓以丹青错画其臂。孔衍作“右臂左衽”,谓右袒其臂也。 注②索隐刘氏云:“今珠崖﹑儋耳谓之瓯人,是有瓯越。”正义按:属南越,故言瓯越也。舆地志云“交址,周时为骆越,秦时曰西瓯,文身断发避龙”。则西瓯骆又在番吾之西。南越及瓯骆皆啱姓也。世本云“越,啱姓也,与楚同祖”是也。 注③集解刘逵曰:“以草染齿,用白作黑。”郑玄曰:“雕文谓刻其肌,以青丹涅之。” 注④集解徐广曰:“战国策作‘秫缝’,绌亦缝紩之别名也。秫者,綦针也。古字多假借,故作‘秫绌’耳。此盖言其女功针缕之麤拙也。又一本作‘鲑冠黎譄’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安平经县西有漳水,津名薄洛津。”正义按:安平县属定州也。 注⑥正义尔时齐与中山相亲,中山﹑赵共薄洛水,故言“与齐﹑中山同之”,须有舟楫之备。 注⑦集解徐广曰:“一云‘自常山以下,代﹑上党以东’。” 注⑧索隐林胡,楼烦,东胡,是三胡也。 注⑨正义上音计,下力追反。 赵文﹑赵造﹑周袑﹑①赵俊皆谏止王毋胡服,如故法便。王曰:“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虙戏﹑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随时制法,因事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礼也不必一道,而便国不必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者志淫,则是邹﹑鲁无奇行也;②俗辟者民易,则是吴﹑越无秀士也。③且圣人利身谓之服,便事谓之礼。夫进退之节,衣服之制者,所以齐常民也,非所以论贤者也。故齐民与俗流,贤者与变俱。故谚曰‘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不及也。”遂胡服招骑射。 注①集解徐广曰:“战国策作‘绍’。袑音绍。” 注②索隐按:邹﹑鲁好长缨,是奇服,非其志皆淫僻也,而有孔门颜﹑焻之属,岂是无奇行哉! 注③索隐言方俗僻处山谷,而人皆改易不通大化,则是吴﹑越无秀士,何得有延州来及大夫种之属哉! 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①西略胡地,至榆中。②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 注①索隐一作“蔓葭”,县名,在中山。 注②正义胜州北河北岸也。 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陉,①合军曲阳,②攻取丹丘﹑③华阳﹑④鸱之塞。⑤ 王军取鄗﹑石邑﹑⑥封龙﹑⑦东垣。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二十三年,攻中山。二十五年,惠后卒。⑧使周袑胡服傅王子何。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陆’,又作‘陉’。或宜言‘赵与之陉’。陉者山绝之名。常山有井陉,中山有苦陉,上党有阏与。”正义与音与。陉音荆。陉,陉山也,在并州陉县东南十八里。然赵希并将代﹑赵之兵,与诸军向井陉之侧,共出定州上曲阳县,合军攻取丹丘﹑华阳﹑鸱上之关。 注②集解徐广曰:“上曲阳在常山,下曲阳在钜鹿。”正义括地志云:“上曲阳故城在定州曲阳县西五里。”按:合军曲阳,即上曲阳也,以在常山郡也。 注③正义盖邢州丹丘县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华,一作‘爽’。”正义括地志云:“北岳有五别名,一曰兰台府,二曰列女宫,三曰华阳台,四曰紫台,五曰太一宫。”按:北岳恒山在定州恒阳县北百四十里。 注⑤集解徐广曰:“鸱,一作‘鸿’。”正义上昌之反,下先代反。徐广曰“鸱,一作‘鸿’”,鸿上故关今名汝城,在定州唐县东北六十里,本晋鸿上关城也。又有鸿上水,源出唐县北葛洪山,接北岳恒山,与鸿上塞皆在定州。然一本作“鸣”字,误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在常山。”正义括地志云:“石邑故城在恒州鹿泉县南三十五里,六国时旧邑。” 注⑦正义括地志云:“封龙山一名飞龙山,在恒州鹿泉县南四十五里。邑因山为名。” 注⑧索隐按:谓武灵王之前后,太子章之母,惠文王之嫡母也。惠后卒后,吴娃始当正室,至孝成二年称“惠文后卒”是也。而下文又云“孟姚卒后,何宠衰,欲并立”,亦误也。 二十七年五月戊申,大朝于东宫,传国,立王子何以为王。王庙见礼毕,出临朝。大夫悉为臣,肥义为相国,并傅王。是为惠文王。惠文王,惠后吴娃子也。 武灵王自号为主父。 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 惠文王①二年,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 注①集解徐广曰:“元年,以公子胜为相,封平原。” 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①起灵寿,②北地方从,代道大通。还归,行赏,大赦,置酒酺五日,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③章素侈,心不服其弟所立。主父又使田不礼相章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上郡。”正义今延州肤施县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常山。”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东安阳故城在朔州定襄县界。地志云东安阳县属代郡。” 李兑谓肥义曰:“公子章强壮而志骄,党觽而欲大,殆有私乎?田不礼之为人也,忍杀而骄。二人相得,必有谋阴贼起,一出身徼幸。夫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同类相推,俱入祸门。以吾观之,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势大,乱之所始,祸之所集也,子必先患。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子奚不称疾毋出,传政于公子成?毋为怨府,毋为祸梯。” 肥义曰:“不可,昔者主父以王属义也,曰:‘毋变而度,毋异而虑,坚守一心,以殁而世。’义再拜受命而籍之。①今畏不礼之难而忘吾籍,变孰大焉。进受严命,退而不全,负孰甚焉。变负之臣,不容于刑。 谚曰‘死者复生,生者不愧’。②吾言已在前矣,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 且夫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行明。子则有赐而忠我矣,虽然,吾有语在前者也,终不敢失。”李兑曰:“诺,子勉之矣!吾见子已今年耳。”涕泣而出。李兑数见公子成,以备田不礼之事。 注①索隐籍,录也。谓当时即记录,书之于籍。 注②正义肥义报李兑云:必尽*[力]*傅何为王,不可惧章及田不礼而生异心。 使死者复更变生,并见在生者*(并见)*傅王无变,令我不愧之,若荀息也。 异日肥义谓信期①曰:“公子与田不礼甚可忧也。其于义也声善而实恶,此为人也不子不臣。吾闻之也,奸臣在朝,国之残也;谗臣在中,主之蠹也。此人贪而欲大,内得主而外为暴。矫令为慢,以擅一旦之命,不难为也,祸且逮国。 今吾忧之,夜而忘寐,饥而忘食。盗贼出入不可不备。自今以来,若有召王者必见吾面,我将先以身当之,无故而王乃入。”信期曰:“善哉,吾得闻此也!” 注①索隐即下文高信也。正义上音申也。 四年,朝髃臣,安阳君亦来朝。主父令王听朝,而自从旁观窥髃臣宗室之礼。 见其长子章鐥然也,反北面为臣,诎于其弟,心怜之,于是乃欲分赵而王章于代,计未决而辍。 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①公子章即以其徒与田不礼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 肥义先入,杀之。高信即与王战。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党贼而定王室。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 公子章之败,往走主父,主主开之,②成﹑兑因围主父宫。公子章死,公子成﹑李兑谋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主父。令宫中人“后出者夷”,宫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鷇而食之,③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④主父定死,乃发丧赴诸侯。 注①正义在邢州平乡县东北二十里*(矣)*也。 注②索隐开谓开门而纳之。俗本亦作“闻”字者,非也。谯周及孔衍皆作“闭之”,闭谓藏之也。正义谓不责其反叛之罪,容其入宫藏也。 注③集解綦毋邃曰:“鷇,爵子也。”索隐按:曹大家云“鷇,雀子也。生受哺者谓之鷇”。 注④集解应劭曰:“武灵王葬代郡灵丘县。”正义括地志云:“赵武灵王墓在蔚州灵丘县东三十里。”应说是也。 是时王少,成﹑兑专政,畏诛,故围主父。主父初以长子章为太子,后得吴娃,爱之,为不出者数岁,生子何,乃废太子章而立何为王。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或无此十四字。” *(主父死惠文王立立)*五年,与燕鄚﹑易。①八年,城南行唐。②九年,赵梁将,与齐合军攻韩,至鲁关下。③及十年,秦自置为西帝。十一年,董叔与魏氏伐宋,得河阳于魏。秦取梗阳。④十二年,赵梁将攻齐。十三年,韩徐为将,攻齐。公主死。⑤十四年,相国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⑥取灵丘。⑦与秦会中阳。⑧十五年,燕昭王来见。赵与韩﹑魏﹑秦共击齐,齐王败走,燕独深入,取临菑。 注①集解徐广曰:“皆属涿郡。鄚音莫。”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常山。”正义行,寒庚反。括地志云:“行唐县属冀州。”为南行唐筑城。 注③正义刘伯庄云:“盖在南阳鲁阳关。”按:汝州鲁山县,古谷阳县。 注④集解杜预曰:“太原晋阳县南梗阳城也。”索隐地理志云太原榆次有梗阳乡。与杜预所据小别也。正义括地志云:“梗阳故城在并州清源县南百二十步,分晋阳县置,本汉榆次县地,春秋晋大夫祁氏邑也。” 注⑤索隐盖吴娃女,惠文王之姊。 注⑥按年表及韩魏等系家,五国攻齐在明年,然此下文十五年重击齐,是此文为得,盖此年同伐齐耳。 注⑦正义蔚*(丘)*[州]县也。 注⑧正义括地志云:“中阳故县在汾州隰城县南十里,汉中阳县也。” 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苏厉为齐遗赵王书曰:臣闻古之贤君,其德行非布于海内也,教顺非洽于民人也,祭祀时享非数常于鬼神也。甘露降,时雨至,年谷丰孰,民不疾疫,觽人善之,然而贤主图之。 今足下之贤行功力,非数加于秦也;怨毒积怒,非素深于齐也。秦赵与国,以强征兵于韩,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欲亡韩而吞二周,故以齐餤天下。恐事之不合,故出兵以劫魏﹑赵。恐天下畏己也,故出质以为信。恐天下亟反也,故征兵于韩以威之。声以德与国,①实而伐空韩,臣以秦计为必出于此。夫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楚久伐而中山亡,今齐久伐而韩必亡。破齐,王与六国分其利也。亡韩,秦独擅之。收二周,西取祭器,秦独私之。赋田计功,王之获利孰与秦多? 注①索隐与国,赵也。秦赵今为与国,秦征兵于韩,帅之共赵伐齐,以威声和赵,是以德与国也。 说士之计曰:“韩亡三川,①魏亡晋国,②市朝未变而祸已及矣。”燕尽齐之北地,去沙丘﹑钜鹿敛三百里,③韩之上党去邯郸百里,燕﹑秦谋王之河山,闲三百里而通矣。秦之上郡④近挺关,至于榆中者千五百里,秦以三郡攻王之上党,⑤羊肠之西,⑥句注之南,⑦非王有已。踰句注,斩常山而守之,三百里而通于燕,代马胡犬不东下,⑧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宝者亦非王有已。王久伐齐,从强秦攻韩,其祸必至于此。愿王孰虑之。 注①正义河南之地,两川之闲。 注②正义河北之地,安邑﹑河内。 注③正义沙丘,邢州也。钜鹿,冀州也。齐北界,贝州也。敛,减也。言破齐灭韩之后,燕之南界,秦之东界,相去减三百里,赵国在中闲也。 注④正义鄜﹑延等州也。 注⑤正义秦上党郡今泽﹑潞﹑仪﹑沁等四州之地,兼相州之半,韩总有之。 至七国时,赵得仪﹑沁二州之地,韩犹有潞州及泽州之半,半属赵﹑魏。沁州在羊肠坡之西,仪﹑并﹑代三州在句注山之南。秦以三郡攻赵之泽﹑潞,则句注之南赵无地。然秦始皇置上党郡,此言之者,太史公郄引前书也。他皆仿此。 注⑥正义太行山膎道名,南属怀州,北属泽州。 注⑦正义句注山在代州西北也。 注⑧正义言秦踰句注山,斩常山而守之,西北代马胡犬不东入赵,沙州昆山之玉亦不出至赵矣。郭璞云:“胡地野犬似狐而小。” 且齐之所以伐者,以事王也;①天下属行,②以谋王也。燕秦之约成而兵出有日矣。五国三分王之地,③齐倍五国之约而殉王之患,④西兵以禁强秦,秦废帝请服,⑤反高平﹑根柔于魏,⑥反巠分﹑⑦先俞于赵。⑧齐之事王,宜为上佼,⑨而今乃抵谸,⑩臣恐天下后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愿王孰计之也。 注①正义以赵王为事也,而秦必伐之也。 注②正义上音烛,下胡郎反。言秦欲令齐称帝,与约五国共灭赵,三分赵地。 注③正义谓秦﹑齐﹑韩﹑魏﹑燕三分赵之地也。 注④正义齐王以身从赵王之患也。 注⑤正义言秦齐相约,欲更重称帝,故言“废帝”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纪年云魏哀王四年改阳曰河雍,向曰高平。根柔,一作‘籏柔’,一作‘平柔’。”正义返,还也。括地志云:“高平故城在怀州河阳县西四十里。纪年云魏哀王改向曰高平也。”根柔未详。两邑,魏地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一作‘王公’。巠音胡鼎反。”正义巠音邢。分字误,当作 “山”字耳。括地志云:“句注山一名西陉山,在代州鴈门县西北四十里。” 注⑧集解徐广曰:“尔雅曰西俞,鴈门是。”正义俞音戍。郭注云:“西隃即鴈门山也。”按:西先声相近,盖陉山﹑西隃二山之地并在代州鴈门县,皆赵地也。 注⑨索隐佼犹行也。 注⑩谓共秦伐齐也。 今王毋与天下攻齐,天下必以王为义。齐抱社稷而厚事王,天下必尽重王义。 王以天下善秦,秦暴,王以天下禁之,是一世之名宠制于王也。 于是赵乃辍,谢秦不击齐。 王与燕王遇。廉颇将,攻齐昔阳,①取之。②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昔阳故城一名阳城,在并州乐平县东。春秋释地名云‘昔阳,肥国所都也。乐平城沾县东*[有]*昔阳城。肥国,白狄别种也。乐平县城,汉沾县城也’。” 注②集解杜预曰:“乐平沾县有昔阳城。” 十七年,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①而秦怨赵不与己击齐,伐赵,拔我两城。 十八年,秦拔我石城。②王再之韂东阳,决河水,③伐魏氏。大潦,漳水出。魏焻来相赵。十九年,秦*(败)**[取]*我二城。赵与魏伯阳。赵奢将,攻齐麦丘,取之。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伯阳故城一名邯会城,在相州邺县西五十五里,七国时魏邑,汉邯会城。” 注②集解地理志云右北平有石城县。正义括地志云:“石城在相州林虑县西南九十里。”疑相州石城是。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东阳故城在贝州历亭县界。”按:东阳先属韂,今属赵。 河历贝州南,东北流,过河南岸即魏地也。故言王再之韂东阳伐魏氏也。 二十年,廉颇将,攻齐。王与秦昭王遇西河外。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与秦会渑池。” 二十一年,赵徙漳水武平西。①二十二年,大疫。置公子丹为太子。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武平亭今名渭城,在瀛州文安县北七十二里。”按:二十七年又徙漳水武平南。 二十三年,楼昌将,攻魏几,①不能取。十二月,廉颇将,攻几,取之。二十四年,廉颇将,攻魏房子,②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二十五年,燕周③将,攻昌城﹑④高唐,取之。与魏共击秦。秦将白起破我华阳,⑤得一将军。二十六年,取东胡欧代地。⑥ 注①正义音祁。传云伐齐几,几拔之。又战国策云秦败阏与,及攻魏几。按:几邑或属齐,或属魏,当在相潞之闲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属常山。” 注③索隐赵人,为赵将。 注④集解徐广曰:“属齐郡。”正义括地志云:“故昌城在淄州淄川县东北四十里也。” 注⑤正义括地志云:“故华阳城在郑州管城县南四十里。司马彪云华阳亭在今洛州密县。”是时魏﹑韩﹑赵聚兵于华阳。西攻秦。 注⑥正义今营州也。索隐东胡叛赵,驱略代地人觽以叛,故取之也。 二十七年,徙漳水武平南。封赵豹为平阳君。①河水出,大潦。 注①集解战国策曰赵豹,平阳君,惠文王母弟。 二十八年,蔺相如伐齐,至平邑。①罢城北九门大城。②燕将成安君公孙操弒其王。 ③二十九年,秦﹑韩相攻,而围阏与。④赵使赵奢将,击秦,大破秦军阏与下,赐号为马服君。⑤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平邑故城在魏州昌乐县东北四十里也。” 注②正义恒州九门县城。 注③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是燕武成王元年。”索隐按:乐资云其王□惠王。 注④正义上于连反,下音预。括地志云:“阏与,聚落,今名乌苏城,在潞州铜鞮县西北二十里。又仪州和顺县城,亦云韩阏与邑。二所未详。又有阏与山在洺州武安县西五十里,盖是也。” 注⑤正义因马服山为号也,虞喜志林云“马,兵之首也。号曰马服者,言能服马也”。括地志云:“马服山,邯郸县西北十里也。” 三十三年,惠文王卒,太子丹立,是为孝成王。 孝成王元年,①秦伐我,拔三城。赵王新立,太后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②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曰:“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入,③徐趋而坐,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体之有所苦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耳。”④曰:“食得毋衰乎?”曰: “恃粥耳。”曰:“老臣闲者殊不欲食,乃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不和之色少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韂王宫,昧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不思也,祭祀则祝之曰‘必勿使反’,岂非计长久,为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主之子孙为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曰:“此其近者祸及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侯则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之计短也,故以为爱之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注①集解徐广曰:“平原君相也。” 注②索隐孔衍云:“惠文后之少子也。赵亦有长安,今其地阙。”正义长安君者,以长安善,故名也。 注③集解胥犹须也。谷梁传曰:“胥其出也。” 注④索隐按:束皙云“赵惠文王子何者,吴广之甥,娃嬴之子也”。如系家计之,则武灵王十六年梦吴娃而纳之,至二十七年王薨,及惠文王三十二年卒,孝成王元年遣长安君质于齐,若娃年二十入王宫,至此亦年六十左侧,亦可称老。而束广微言太后纔三十有奇者,误也。 子义闻之,①曰:“人主之子,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持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于予乎?” 注①索隐子义,赵之贤人。 齐安平君①田单将赵师而攻燕中阳,②拔之。又攻韩注人,③拔之。二年,惠文后卒。田单为相。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安平城在青州临淄县东十九里,古纪之酅邑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人’。”正义燕无中阳。括地志云:“中山故城一名中人亭,在定州唐县东北四十一里,尔时属燕国也。” 注③正义邑名也。括地志云“注城在汝州梁县西十五里”,盖是其地也。 四年,王梦衣偏裻之衣,①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见金玉之积如山。明日,王召筮史敢占之,曰:“梦衣偏裻之衣者,残也。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者,有气而无实也。见金玉之积如山者,忧也。” 注①正义杜预云:“偏,左右异色。裻在中,左右异,故曰偏。”按:裻,衣背缝也。 后三日,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王大喜,召平阳君豹告之曰:“冯亭入城市邑十七,受之何如?”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 “人怀吾德,何谓无故乎?”对曰:“夫秦蚕食韩氏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之地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 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小弱顾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可谓非无故之利哉!且夫秦以牛田之①水通粮②蚕食,上乘倍战者,③裂上国之地,④其政行,不可与为难,必勿受也。”王曰:“今发百万之军而攻,踰年历岁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邑十七币吾国,⑤此大利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无此字。”正义秦蚕食韩氏,国中断不通。夫牛耕田种谷,至秋则收之,成熟之义也。言秦伐韩上党,胜有日矣,若牛田之必冀收获矣。 注②正义秦从渭水漕粮东入河﹑洛,军击韩上党也。 注③正义乘,承证反。蚕食桑叶,渐进必尽也。司马法云:“百亩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出革车一乘,七十二人也。”上乘,天下第一也。倍战,力攻也。韩国四战之地,军士惯习,倍于余国。 注④正义上国,秦地也。言韩上党之地以列为秦国之地,其政已行,赵不可与秦作难,必莫受冯亭十七邑也。 注⑤正义冯亭将十七邑入赵,若币帛之见遗,此大利也。 赵豹出,王召平原君与赵禹而告之。对曰:“发百万之军而攻,踰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乃令赵胜受地,告冯亭曰: “敝国使者臣胜,敝国君使胜致命,以万户都三封太守,①千户都三封县令,皆世世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矣;入之秦,不听主令,不义二矣;卖主地而食之,不义三矣。”赵遂发兵取上党。②廉颇将军军长平。③ 注①正义尔时未合言太守,至汉景帝始加太守,此言“太”,衍字也。 注②集解汉书冯奉世传曰:“赵封亭为华陵君,与赵将括距秦,战死于长平,宗族由是分散,或在赵。在赵者,为官师将,官师将子为代相。及秦灭六国,而冯亭之后冯无择﹑冯去疾﹑冯劫皆为秦将相焉。汉兴,冯唐□代相之子也。”上党记云:“冯亭頉在壶关城西五里。”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长平故城在泽州高平县西二十一里,□白起败括于长平处。” 七*(年)**[月]*,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坑之。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 王还,不听秦,秦围邯郸。①武垣令②傅豹﹑王容﹑苏射率燕觽反燕地。③赵以灵丘④封楚相春申君。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九年。” 注②集解徐广曰:“河闲有武垣县,本属涿郡。”正义括地志云:“武垣故城今瀛州城是也。” 注③正义武垣此时属赵,与燕接境,故云率燕觽反燕地也。 注④正义括地志云:“灵丘,蔚州理县也。” 八年,平原君如楚请救。还,楚来救,及魏公子无忌亦来救,①秦围邯郸乃解。 注①正义魏公子传云“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年表云“九年公子无忌救邯郸”。围在九年,其文错误。 十年,燕攻昌壮,①五月拔之。赵将乐乘﹑庆舍攻秦信梁军,破之。②太子死。③ 而秦攻西周,拔之。徒父祺④出。⑤十一年,城元氏,⑥县上原。武阳君郑安平死,⑦ 收其地。十二年,邯郸廥烧。⑧十四年,平原君赵胜死。⑨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社’。”正义壮字误,当作“城”。括地志云:“昌城故城在冀州信都县西北五里。”此时属赵,故攻之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新中军也。”索隐信梁,秦将也。正义信梁盖王龁号也。秦本纪云“昭襄王五十年王龁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今相州理县也。年表云“韩﹑魏﹑楚救赵新中军,秦兵罢”是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是年周赧王卒,或者‘太子’云‘天子’乎?”索隐赵之太子也,史失名。 注④索隐赵大夫,名祺。 注⑤正义赵见秦拔西周,故令徒父祺将兵出境也。 注⑥集解地理志常山有元氏县。正义元氏,赵州县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故秦将降赵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廥,厩之名,音脍也。”索隐廥,积鰖焒之处,为火所烧也。 注⑨索隐按年表在十五年也。 十五年,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①燕王令丞相栗腹约驩,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归,报燕王曰:“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闲而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王曰:“吾以觽伐寡,二而伐一,可乎?”对曰:“不可。”王曰:“吾即以五而伐一,可乎?”对曰:“不可。”燕王大怒。髃臣皆以为可。燕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将而攻代。②廉颇为赵将,破杀栗腹,虏卿秦﹑乐闲。③ 注①索隐尉文盖地名。或曰,尉,官;文,名。谓以尉文所食之地以封廉颇也。古文质略,文省耳。正义尉文盖蔚州地也。信平,廉颇号也,言笃信而平和也。 注②索隐二人皆燕将姓名。 注③正义三人皆燕将*(姓)*也。 十六年,廉颇围燕。以乐乘为武襄君。①十七年,假相大将武襄君攻燕,围其国。十八年,延陵钧②率师从相国信平君助魏攻燕。秦拔我榆次三十七城。③十九年,赵与燕易土:④以龙兑﹑⑤汾门﹑⑥临乐⑦与燕;燕以葛﹑武阳﹑⑧平舒⑨与赵。 注①正义襄,举也,上也。言乐乘功最高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代郡有延陵县。” 注③集解徐广曰:“在太原。” 注④索隐音亦。谓与燕换易县也。 注⑤正义括地志云:“北新城故城在易州遂城县西南二十里。按:遂城县西南二十五里有龙山,邢子励赵记云‘龙山有四麓,各有一穴,大如车轮,春风出东,秋风出西,夏风出南,冬风出北,不相夺伦’。按盖谓龙兑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在北新城。”正义括地志云:“易州永乐县有徐水,出广昌岭,三源奇发,同泻一涧,流至北平县东南,历石门中,俗谓之龙门,水经其闲,奔激南出,触石成井。”盖汾字误也,遂城及永乐﹑*[固]*安﹑新城县地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方城有临乡。”正义括地志云:“临乡故城在幽州固安南十七里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葛城在高阳。”正义括地志云:“故葛城又名西河城,在瀛州高阳县西北五十里。” 注⑨集解徐广曰:“平舒在代郡。”正义括地志云:“平舒故城在蔚州灵丘县北九十三里也。” 二十年,秦王政初立。秦拔我晋阳。 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①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子偃立,是为悼襄王。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顿丘。”正义括地志云:“繁阳故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北二十七里。应劭云‘繁水之北,故曰繁阳也’。” 悼襄王元年,大备①魏。欲通平邑﹑中牟之道,不成。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修’。”正义谓行大备之礼也。 注②正义平邑在魏州昌乐县东北三十里。相州汤阴县西五十八里有牟山。按:*(中)*牟山之侧,时二邑皆属魏,欲渡黄河作道相通,遂不成也。 二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①秦召春平君,因而留之。泄钧②为之谓文信侯曰:“春平君者,赵王甚爱之而郎中妒之,故相与谋曰‘春平君入秦,秦必留之’,故相与谋而内之秦也。今君留之,是绝赵而郎中之计中也。君不如遣春平君而留平都。 ③春平君者言行信于王,王必厚割赵而赎平都。”文信侯曰:“善。”因遣之。④城韩皋。 注①集解徐广曰:“武遂属安平。”正义括地志云:“易州遂城,战国时武遂城也。方城故在幽州固安县南十七里。”时二邑属燕,赵使李牧拔之也。 注②正义人姓名也。 注③正义*(舆地理志)**[括地志]*云:“平都县在今新兴郡,与阳周县相近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太子从质秦归。”正义按:太子□春平君也。 三年,庞暖将,攻燕,禽其将剧辛。四年,庞暖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秦蕞, ①不拔;移攻齐,取饶安。②五年,傅抵③将,居平邑;庆舍将东阳④河外师,守河梁。 ⑤六年,封长安君以饶。⑥魏与赵邺。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新丰。”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渤海。又云饶属北海,安属平原。”正义饶安,沧州县也,七国时属齐,战国时属赵。 注③正义上音付,下音邸。赵将姓名。 注④正义属贝州,在河北岸也。 注⑤正义河外,河南岸魏州地也。河梁,桥也。 注⑥正义□饶阳也。瀛州饶阳县东二十里饶阳故城,汉县也,明长安君是号也。 九年,赵攻燕,取狸阳城。①兵未罢,秦攻邺,拔之。②悼襄王卒,子幽缪王迁立。 注①正义按:燕无狸阳,疑“狸”字误,当作“渔阳”,故城在檀州密云县南十八里,燕渔阳郡城也。按赵东界至瀛州,则檀州在北,赵攻燕取渔阳城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今饶阳在河闲。又年表曰拔阏与﹑邺九城。” 幽缪王迁元年,①城柏人。二年,秦攻武城,②扈辄率师救之,军败,死焉。 注①集解徐广曰:“又云‘愍王’。世本云孝成王丹生悼襄王偃,偃生今王迁。 年表及史考赵迁皆无谥。”索隐徐广云王迁无谥,今惟此独称幽缪王者,盖秦灭赵之后,人臣窃追谥之,太史公或别有所见而记之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年表云秦拔我平阳。” 三年,秦攻赤丽﹑宜安,①李牧率师与战肥下,②却之。封牧为武安君。 四年,秦攻番吾,③李牧与之战,却之。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宜安故城在恒州焒城县西南二十里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肥累故城在恒州焒城县西七里,春秋时肥子国,白狄别种也。” 注③正义上音婆,又音盘,又作“蒲”。括地志云:“蒲吾城在恒州房山县东二十里也。” 五年,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①北至平阴,②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③六年,大饥,民斗言曰:“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 注①集解徐广曰:“徐,一作‘除’。” 注②正义乐徐在晋州,平阴在汾也。 注③正义其坼沟见在,亦在晋﹑汾二州之界也。 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箶及齐将颜聚代之。赵箶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① 注①集解淮南子云:“赵王迁流于房陵,思故乡,作为山水之讴,闻之者莫不流涕。” 正义括地志云:“赵王迁墓在房州房陵县西九里也。” 八年十月,邯郸为秦。 太史公曰。吾闻冯王孙曰:“赵王迁,其母倡也,①嬖于悼襄王。悼襄王废适子嘉而立迁。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岂不缪哉!秦既虏迁,赵之亡大夫共立嘉为王,王代六岁,秦进兵破嘉,遂灭赵以为郡。 注①集解徐广曰:“列女传曰邯郸之倡。” 【索隐述赞】赵氏之系,与秦同祖。周穆平徐,乃封造父。带始事晋,夙初有土。岸贾矫诛,韩厥立武。宝符临代,卒居伯鲁。简梦翟犬,灵歌处女。胡服虽强,建立非所。颇﹑牧不用,王迁囚虏。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四十四 魏世家 第十四 [/TD][/TR][/ALIGN]

[TR]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①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②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 注①索隐左传富辰说文王之子十六国有毕﹑原﹑丰﹑郇,言毕公是文王之子。此云与周同姓,似不用左氏之说。马融亦云毕﹑毛,文王庶子。 注②集解杜预曰:“毕在长安县西北。”正义括地志云:“毕原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 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①为大夫。卜偃曰:②“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觽。”初,毕万卜事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 注①正义魏城在陕州芮城县北五里。郑玄诗谱云:“魏,姬姓之国,武王伐纣而封焉。” 注②索隐晋掌卜大夫郭偃也。 毕万封十一年,晋献公卒,四子争更立,晋乱。而毕万之世弥大,从其国名为魏氏。生武子。魏武子以魏诸子事晋公子重耳。晋献公之二十一年,武子从重耳出亡。十九年反,重耳立为晋文公,而令魏武子袭魏氏之后封,列为大夫,治于魏。生悼子。 魏悼子徙治霍。①生魏绛。② 注①索隐系本云“武仲生庄子绛”,无悼子。又系本居篇曰“魏武子居魏,悼子徙霍”。宋忠曰“霍,今河东彘县也”。则是有悼子,系本卿大夫代自脱耳。 然魏,今河北魏县是也。正义晋州霍邑县,汉彘县也,后汉改曰永安,隋改曰霍邑,本春秋时霍伯国也。 注②索隐谥昭子。系本云“庄子”,文错也。居篇又曰“昭子徙安邑”,亦与此文同也。 魏绛事晋悼公。悼公三年,会诸侯。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僇辱杨干。①悼公怒曰: “合诸侯以为荣,今辱吾弟!”将诛魏绛。或说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绛政,使和戎﹑翟,戎﹑翟亲附。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赐之乐,三让,然后受之。徙治安邑。②魏绛卒,谥为昭子。③生魏嬴。嬴生魏献子。④ 注①索隐左传曰僇杨干之仆。 注②正义安邑在绛州夏县安邑故城是。 注③集解徐广曰:“世本曰庄子。” 注④索隐系本云“献子名荼。荼,庄子之子”。无魏嬴。 献子事晋昭公。昭公卒而六卿强,公室卑。 晋顷公之十二年,韩宣子老,魏献子为国政。晋宗室祁氏﹑羊舌氏相恶,六卿诛之,尽取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子为之大夫。献子与赵简子﹑①中行文子﹑②范献子③并为晋卿。 注①索隐赵鞅。 注②索隐荀寅。 注③索隐范吉射。 其后十四岁而孔子相鲁。后四岁,赵简子以晋阳之乱也,而与韩﹑魏共攻范﹑中行氏。魏献子生魏侈。①魏侈与赵鞅共攻范﹑中行氏。 注①索隐侈,他本亦作“哆”,盖“哆”字误,而代数错也。按系本“献子生简子取,取生襄子多”,而左传云“魏曼多”是也。则侈是襄子,中闲少简子一代。 魏侈之孙曰魏桓子,①与韩康子﹑②赵襄子③共伐灭知伯,④分其地。 注①索隐系本云:“襄子生桓子驹。” 注②索隐名虔。 注③索隐名无恤。 注④索隐智伯,智瑶也,本姓荀,亦曰荀瑶。正义知音智。括地志云:“故智城在蒲州虞乡县西北四十里。古今地名云解县有智城,盖谓此也。” 桓子之孙曰文侯都。①魏文侯元年,秦灵公之元年也。与韩武子﹑②赵桓子﹑周威王同时。 注①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斯也。”索隐系本云“桓子生文侯斯”,其传云“孺子卥是魏驹之子”,与此系代亦不同也。 注②索隐系本“武子名启章,康子子”六年,城少梁。十三年,使子击围繁﹑庞,出其民。十六年,伐秦,筑临晋元里。 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缢然,柰何其同之哉!”子击不怿而去。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合阳。① 注①正义雒,漆沮水也,城在水南。合阳,合水之北。括地志云:“合阳故城在同州河西县南三里。雒阴在同州西也。” 二十二年,魏﹑赵﹑韩列为诸侯。 二十四年,秦伐我,至阳狐。①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阳狐郭在魏州元城县东北三十里也。” 二十五年,子击生子罃。① 注①索隐乙耕反。击,武侯也。罃,惠王也。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①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注①正义过,光卧反。文侯轼干木闾也。皇甫谧高士传云:“木,晋人也,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干木踰墙避之。文侯以客礼待之,出过其闾而轼。其仆曰: ‘君何轼?’曰:‘段干木贤者也,不趣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吾安得勿轼!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势;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势不若德贵,财不若义高。’又请为相,不肯。后卑己固请见,与语,文侯立倦不敢息。”淮南子云:“段干木,晋之大驵,而为文侯师。”吕氏春秋云:“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及见翟璜,踞于堂而与之言。翟璜不悦。 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今汝欲官则相至,欲禄则上卿至,既受吾赏,又责吾礼,无乃难乎?’”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①称治。 注①索隐按:大河在邺东,故名邺为河内。正义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河北,故呼河北为河内,河南为河外。 又云河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韂州,折东北入海,曲绕冀州,故言河内云也。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①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君不察故也。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鷪记,臣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于魏成子!” 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而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克对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 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注①集解徐广曰:“文侯弟名成。” 二十六年,虢山崩,壅河。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陕。骃案:地理志曰弘农陕县故虢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正义括地志云:“虢山在陕州陕县西二里,临黄河。今临河有冈阜,似是颓山之余也。” 三十二年,伐郑。城酸枣。败秦于注。①三十五年,齐伐取我襄陵。②三十六年,秦侵我阴晋。③ 注①集解司马彪曰:“河南梁县有注城也。”正义括地志云:“注城在汝州梁县西十五里。注,或作‘铸’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今在南平阳县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今之华阴。”索隐按:年表作“齐侵阴晋”。秦本纪云“惠王六年,魏纳阴晋,更名曰宁秦”。徐氏云“今之华阴也”。 三十八年,伐秦,败我武下,得其将识。①是岁,文侯卒,②子击立,是为武侯。 注①索隐识,将名也。武下,魏地。正义括地志云:“故武城一名武平城,在华州郑县东十三里。” 注②索隐三十八年卒。纪年云五十年卒。 魏武侯元年,赵敬侯初立,①公子朔为乱,不胜,奔魏,与魏袭邯郸,魏败而去。 注①索隐按:纪年魏武侯之元年当赵烈侯之十四年,不同也。又系本敬侯名章。 二年,城安邑、王垣。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垣县有王屋山也。”索隐按:纪年十四年城洛阳及安邑、王垣。徐广云“垣县有王屋山,故曰王垣”。正义括地志云:“故城汉垣县,本魏王垣也,在绛州垣县西北二十里也。” 七年,伐齐,至桑丘。①九年,翟败我于浍。②使吴起伐齐,至灵丘。③齐威王初立。④ 注①正义年表云“齐伐燕,取桑丘”,故魏救燕伐齐,至桑丘也。括地志云:“桑丘故城俗名敬城,在易州遂城县界也。” 注②索隐古外反。于浍,于浍水之侧。正义括地志云:“浍高山又云浍山,在绛州翼城县东北二十五里,浍水出此山也。” 注③正义灵丘,蔚州县也。时属齐,故三晋伐之也。 注④索隐按纪年,齐幽公之十八年而威王立。 十一年,与韩、赵三分晋地,灭其后。 十三年,秦献公县栎阳。十五年,败赵北蔺。① 注①正义在石州,赵之西北。属赵,故云赵北蔺也。 十六年,伐楚,取鲁阳。①武侯卒,②子罃立,是为惠王。 注①正义今汝州鲁山县也。 注②索隐按纪年,武侯二十六年卒。 惠王元年,初,武侯卒也,子罃与公中缓①争为太子。公孙颀②自宋入赵,自赵入韩,谓韩懿侯③曰:“魏罃与公中缓争为太子,④君亦闻之乎?今魏罃得王错,⑤挟上党,固半国也。因而除之,⑥破魏必矣,不可失也。” 懿侯说,乃与赵成侯⑦合军并兵以伐魏,战于浊泽,⑧魏氏大败,魏君围。 赵谓韩曰:“除魏君,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且利。”韩曰:“不可。杀魏君,人必曰暴;割地而退,人必曰贪。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强于宋﹑韂,则我终无魏之患矣。”赵不听。韩不说,以其少卒夜去。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家谋不和也。若从一家之谋,则魏必分矣。故曰“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⑨ 注①正义中音仲。 注②索隐音祈。 注③索隐哀侯之子。 注④索隐按:纪年“武侯元年封公子缓。赵侯种﹑韩懿侯伐我,取蔡,而惠王伐赵,围浊阳。七年,公子缓如邯郸以作难”,是说此事矣。 注⑤集解徐广曰:“汲頉纪年惠王二年,魏大夫王错出奔韩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除,一作‘倍’。”正义按:除,除魏罃及王错也。 注⑦索隐系本云:“成侯名种。” 注⑧集解徐广曰:“长社有浊泽。” 注⑨索隐此盖古人之言及俗说,故云“故曰”。 二年,魏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三年,齐败我观。①五年,与韩会宅阳。②城武堵。为秦所败。③六年,伐取宋仪台。④九年,伐败韩于浍。与秦战少梁,虏我将公孙痤,⑤取庞。秦献公卒,子孝公立。 注①集解徐广曰:“齐世家云献观以和齐。年表曰伐魏取观。今之韂县也。”索隐田完系家云:“败魏于浊津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正义观音馆。魏州观城县,古之观国。国语注:“观国,夏启子太康第五弟之所封也,夏衰,灭之矣。”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宅阳故城一名北宅,在郑州荥阳县东南十七里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秦年表曰败韩、魏洛阴。”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义台’。”索隐按:年表作“义台”,然义台见庄子,司马彪亦曰台名,郭象云义台,灵台。 注⑤集解徐广曰:“年表云虏我太子也。” 十年,伐取赵皮牢。彗星见。十二年,星昼坠,有声。 十四年,与赵会鄗。十五年,鲁、韂、宋、郑君来朝。①十六年,与秦孝公会*(社) **[杜]*平。 侵宋黄池,宋复取之。 注①索隐按:纪年鲁恭侯、宋桓侯、韂成侯﹑郑厘侯来朝,皆在十四年,是也。郑厘侯者,韩昭侯也。韩哀侯灭郑而徙都之,改号曰郑。 十七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围赵邯郸。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 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① 注①正义塞,先代反。括地志云:“棝阳县,汉旧县也,在银州银城县界。”按:魏筑长城,自郑滨洛,北达银州,至胜州固阳县为塞也。固阳有连山,东至黄河,西南至夏、会等州。棝音固矣。 二十年,归赵邯郸,与盟漳水上。①二十一年,与秦会彤。赵成侯卒。②二十八年,齐威王卒。中山君相魏。③ 注①正义邯郸,洺州县也。漳,水名。漳水源出洺州武安县三门山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年表云二十七年,丹封名会。丹,魏大臣也。” 注③索隐按:魏文侯灭中山,其弟守之,后寻复国,至是始令相魏。其中山后又为赵所灭。 三十年,魏伐赵,①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过外黄,外黄徐子②谓太子曰:“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太子曰:“可得闻乎?”客曰:“固愿效之。”曰:“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③则富不过有魏,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齐,则万世无魏矣。此臣之百战百胜之术也。”太子曰: “诺,请必从公之言而还矣。”客曰:“太子虽欲还,不得矣。 彼劝太子战攻,欲啜汁者觽。④太子虽欲还,恐不得矣。”太子因欲还,其御曰: “将出而还,与北同。”太子果与齐人战,败于马陵。⑤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涓,军遂大破。 注①正义孙膑传云“魏与赵攻韩,韩告急齐”,此文误耳。魏伐赵,赵请救齐,齐使孙膑救赵,败魏桂陵,乃在十八年也。 注②集解刘向别录曰:“徐子,外黄人也。”外黄时属宋。正义括地志云:“故圉城有南北二城,在汴州雍丘县界,本属外黄,□太子申见徐子之地也。” 注③正义莒,密州县也,在齐东南。言从西破齐,并至莒地,则齐土尽矣。 注④正义啜,穿悦反。汁,之入反。冀功勋者觽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在元城。”索隐徐广曰:“在元城。”按:纪年二十八年,与齐田□战于马陵;上二年,魏败韩马陵;十八年,赵又败魏桂陵。桂陵与马陵异处。正义虞喜志林云:“马陵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六十里,有陵,涧谷深峻,可以置伏。”按:庞涓败□此也。徐说马陵在魏州元城县东南一里,庞涓败非此地也。田完世家云“宣王二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战于南梁。韩氏请于齐,齐使田忌、田婴将,孙子为师,救韩、赵,以击魏,大破之马陵”。按:南梁在汝州。又此传云“太子为上将军,过外黄”。又孙膑传云“魏与赵攻韩,韩告急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已过而西矣”。按:孙子减醦退军,三日行至马陵,遂杀庞涓,虏魏太子申,大破魏军,当如虞喜之说,从汴州外黄退至濮州东北六十里是也。然赵、韩共击魏,战困于南梁,韩急,请救于齐,齐师走大梁,败魏马陵,岂合更渡河北,至魏州元城哉?徐说定非也。 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①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卬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②以公子赫为太子。 注①索隐按:纪年“二十九年五月,齐田□伐我东鄙。九月,秦韂鞅伐我西鄙。十月,邯郸伐我北鄙。王攻韂鞅,我师败绩”是也。然言二十九年,不同。 注②集解徐广曰:“今浚仪。”骃案:汲頉纪年曰“梁惠成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也。索隐纪年以为惠王九年,盖误也。正义陈留风俗传云“魏之都也,毕万十叶徙大梁”。按:今汴州浚仪也。 三十三年,秦孝公卒,商君亡秦归魏,魏怒,不入。三十五年,与齐宣王会平阿南。 ① 注①集解地理志沛郡有平阿县也。 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梁惠王曰:“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①辱幸至獘邑之廷,将何利吾国?”孟轲曰:“君不可以言利若是。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为人君,仁义而已矣,何以利为!” 注①集解刘熙曰:“叟,长老之称,依魭首之言。” 三十六年,复与齐王会甄。是岁,惠王卒,①子襄王立。② 注①索隐按纪年,惠成王三十六年改元称一年,未卒也。 注②索隐系本襄王名嗣。 襄王元年,与诸侯会徐州,①相王也。追尊父惠王为王。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今薛县。” 注②集解徐广曰:“二年,伐赵。” 五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①围我焦、曲沃。②予秦河西之地。③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上郡。”正义括地志云:“雕阴故县在鄜州洛交县北三十里,雕阴故城是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故焦城在陕县东北百步古虢城中东北隅,周同姓也。曲沃有城,在陕县西南三十二里。按:今有曲沃店也。” 注③正义自华州北至同州,并魏河北之地,尽入秦也。 六年,与秦会应。①秦取我汾阴、皮氏、焦。②魏伐楚,败之陉山。③七年,魏尽入上郡于秦。④秦降我蒲阳。⑤八年,秦归我焦、曲沃。 注①集解徐广曰:“颍川父城有应乡也。”正义应,乙陵反。括地志云:“故应城,故应乡也,在汝州鲁山县东三十里。”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汾阴故城在蒲州汾阴县北九里。皮氏故城在绛州龙门县西一百八十步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在密县。”正义括地志云:“陉山在郑州新郑县西南三十里。” 注④正义括地志云:“上郡故城在绥州上县东南五十里,秦魏之上郡地也。” 按:丹、鄜、延、绥等州,北至固阳,并上郡地。魏筑长城界秦,自华州郑县已北,滨洛至庆州洛源县白于山,□东北至胜州固阳县,东至河西上郡之地,尽入于秦。 注⑤正义在隰州,隰川县蒲邑故城是也。 十二年,楚败我襄陵。诸侯执政与秦相张仪会啮桑。①十三年,张仪相魏。魏有女子化为丈夫。秦取我曲沃、平周。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梁与彭城之闲。” 注②正义绛州桐乡县,晋曲沃邑。十三州志云:“古平周县在汾州介休县西五十里也。” 十六年,襄王卒,子哀王立。①张仪复归秦。 注①集解荀勖曰:“和峤云‘纪年起自黄帝,终于魏之今王’。今王者,魏惠成王子。案太史公书惠成王但言惠王,惠王子曰襄王,襄王子曰哀王。惠王三十六年卒,襄王立十六年卒,并惠、襄为五十二年。今案古文,惠成王立三十六年,改元称一年,改元后十七年卒。太史公书为误分惠、成之世,以为二王之年数也。世本惠王生襄王而无哀王,然则今王者魏襄王也。”索隐按:系本襄王生昭王,无哀王,盖脱一代耳。而纪年说惠成王三十六年,又称后元一十七年卒。今此分惠王之历以为二王之年,又有哀王,凡二十三年,纪事甚明,盖无足疑。而孔衍□魏语亦有哀王。盖纪年之作失哀王之代,故分襄王之年为惠王后元,□以襄王之年包哀王之代耳。 哀王元年,五国共攻秦,①不胜而去。 注①正义韩、魏、楚、赵、燕也。 二年,齐败我观津。①五年,秦使樗里子②伐取我曲沃,走犀首③岸门。④六年,秦*(求)**[来]*立公子政⑤为太子。与秦会临晋。七年,攻齐。⑥与秦伐燕。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观津城在冀州枣阳县东南二十五里。”本赵邑,今属魏也。 注②索隐秦昭王弟疾居樗里,因号焉。 注③索隐犀首,官名,□公孙衍。 注④集解徐广曰:“颍阴有岸亭。”索隐徐广云“颍阴有岸门亭”,刘氏云“河东皮氏县有岸头亭”也。正义括地志云:“岸门在许州长社县西北十八里,今名西武亭。” 注⑤索隐魏公子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击齐,虏赘子于濮也。” 八年,伐韂,拔列城二。①韂君患之。如耳②见韂君曰:“请罢魏兵,免成陵君可乎?”韂君曰:“先生果能,孤请世世以韂事先生。”如耳见成陵君曰:“昔者魏伐赵,断羊肠,拔阏与,②约斩赵,赵分而为二,所以不亡者,魏为从主也。今韂已迫亡,将西请事于秦。与其以秦醳韂,不如以魏醳韂,④韂之德魏必终无穷。” 成陵君曰:“诺。”如耳见魏王曰:“臣有谒于韂。韂故周室之别也,其称小国,多宝器。今国迫于难而宝器不出者,其心以为攻韂醳韂不以王为主,故宝器虽出必不入于王也。臣窃料之,先言醳韂者必受韂者也。”如耳出,成陵君入,以其言见魏王。魏王听其说,罢其兵,免成陵君,终身不见。 注①索隐纪年云:“八年,翟章伐韂。” 注②正义魏大夫姓名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在上党。”正义阏,于连反。与音预。羊肠阪道在太行山上,南口怀州,北口潞州。阏与故城在潞州及仪州。若断羊肠,拔阏与,北连恒州,则赵国东西断而为二也。 注④正义醳音释。 九年,与秦王会临晋。张仪、魏章①皆归于魏。魏相田需死,楚害张仪、犀首、薛公。②楚相昭鱼③谓苏代曰:“田需死,吾恐张仪、犀首、薛公有一人相魏者也。”代曰:“然相者欲谁而君便之?”昭鱼曰:“吾欲太子之自相也。” 代曰:“请为君北,必相之。”昭鱼曰:“柰何?”对曰:“君其为梁王,代请说君。”昭鱼曰:“柰何?”对曰:“代也从楚来,昭鱼甚忧,曰:‘田需死,吾恐张仪、犀首、薛公有一人相魏者也。’④代曰:‘梁王,长主也,必不相张仪。 张仪相,必右秦而左魏。犀首相,必右韩而左魏。薛公相,必右齐而左魏。梁王,长主也,必不便也。’王曰:‘然则寡人孰相?’代曰:‘莫若太子之自相。 太子之自相,是三人者皆以太子为非常相也,皆将务以其国事魏,欲得丞相玺也。以魏之强,而三万乘之国辅之,魏必安矣。故曰莫若太子之自相也。’”遂北见梁王,以此告之。太子果相魏。 注①索隐章为魏将,后又相秦。 注②索隐田文也。 注③索隐昭奚恤也。 注④索隐太子□襄王也。 十年,张仪死。十一年,与秦武王会应。十二年,太子朝于秦。秦来伐我皮氏,未拔而解。十四年,秦来归武王后。十六年,秦拔我蒲反、阳晋、封陵。①十七年,与秦会临晋。秦予我蒲反。十八年,与秦伐楚。②二十一年,与齐、韩共败秦军函谷。③ 注①索隐纪年作“晋阳、封谷”。正义阳晋当作“晋阳”也,史文误。括地志云: “晋阳故城今名晋城,在蒲州虞乡县西三十五里。”表云“魏哀王十六年秦拔我杜阳、晋阳”,□此城也。封陵亦蒲州。按阳晋故城在曹州,解在苏秦传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二十年,与齐王会于韩。” 注③集解徐广曰:“河、渭绝一日。” 二十三年,秦复予我河外及封陵为和。哀王卒,①子昭王立。② 注①索隐按:汲頉纪年终于哀王二十年,昭王三年丧毕,始称元年耳。 注②索隐系本昭王名遫。 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二年,与秦战,我不利。三年,佐韩攻秦,秦将白起败我军伊阙二十四万。六年,予秦河东地方四百里。芒卯以诈重。①七年,秦拔我城大小六十一。八年,秦昭王为西帝,齐愍王为东帝,月余,皆复称王归帝。九年,秦拔我新垣、曲阳之城。② 注①索隐谓卯以智诈见重于魏。 注②正义*(年表及)*括地志云:“曲阳故城在怀州济源县西十里。”新垣近曲阳,未详端的所之处也。 十年,齐灭宋,宋王死我温。十二年,与秦、赵、韩、燕共伐齐,败之济西,愍王出亡。燕独入临菑。与秦王会西周。① 注①正义□王城也,今河南郡城也。 十三年,秦拔我安城。①兵到大梁,去。②十八年,秦拔郢,楚王徙陈。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安城故城,豫州汝陵县东南七十一里。” 注②集解徐广曰:“十四年大水。” 十九年,昭王卒,子安厘王立。① 注①索隐系本安僖王名圉。 安厘王元年,秦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①以和。苏代谓魏王曰:“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玺,使欲玺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已。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王曰:“是则然也。虽然,事始已行,不可更矣。”对曰:“王独不见夫博之所以贵枭者,便则食,不便则止矣。 今王曰‘事始已行,不可更’,是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枭也?”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修武。” 注②正义博头有刻为枭鸟形者,掷得枭者合食其子,若不便则为余行也。 九年,秦拔我怀。十年,秦太子外质于魏死。十一年,秦拔我郪丘。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郪丘,一作‘廪丘’,又作‘邢丘’。郪丘今为宋公县。” 索隐郪,七丝反,又音妻。正义郪,七私反,又音妻。地理志云汝南郡新郪县。 应劭曰:“秦伐魏,取郪丘,汉兴为新郪,章帝封殷后,更名宋也。” 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时韩、魏与始孰强?”对曰:“不如始强。”王曰:“今时如耳、魏齐与孟尝、芒卯孰贤?”对曰:“不如。”王曰:“以孟尝、芒卯之贤,率强韩、魏以攻秦,犹无柰寡人何也。今以无能之如耳、魏齐而率弱韩、魏以伐秦,其无柰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甚然。”中旗冯琴①而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当晋六卿之时,知氏最强,灭范、中行,又率韩、魏之兵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之城,②不湛者三版。知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为参乘。知伯曰:‘吾始不知水之可以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③绛水可以灌平阳。④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而知氏地分,身死国亡,为天下笑。今秦兵虽强,不能过知氏;韩、魏虽弱,尚贤其在晋阳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时也,愿王之勿易也!”⑤于是秦王恐。 注①索隐按:战国策作“推琴”者,春秋后语作“伏琴”,而韩子作“推瑟”,说苑作“伏瑟”,文各不同。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晋水源出并州晋阳县西悬壅山。山海经云悬壅之山,晋水出焉,东南流注汾水。昔赵襄子保晋阳,智氏防山以水灌之,不没者三版。其渎乘高西注入晋阳城,以周灌溉,东南出城注于汾阳也。” 注③正义安邑在绛州夏县,本魏都。汾水东北历安邑西南入河也。 注④正义平阳,晋州,本韩都也。括地志云:“绛水一名白水,今名弗泉,源出绛山。飞泉奋涌,扬波北注,县流积壑二十许丈,望之极为奇观矣。”按:引此灌平阳城也。 注⑤索隐易音以豉反。 齐、楚相约而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而秦救不至。魏人有唐雎①者,年九十余矣,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王,令兵先臣出。”魏王再拜,遂约车而遣之。唐雎到,入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远至此,甚苦矣!夫魏之来求救数矣,寡人知魏之急已。”唐雎对曰:“大王已知魏之急而救不发者,臣窃以为用策之臣无任矣。夫魏,一万乘之国也,然所以西面而事秦,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者,以秦之强足以为与也。②今齐、楚之兵已合于魏郊矣,而秦救不发,亦将赖其未急也。使之大急,彼且割地而约从,王尚何救焉?必待其急而救之,是失一东藩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则王何利焉?”于是秦昭王遽为发兵救魏。魏氏复定。 注①索隐七余反。 注②索隐与谓许与为亲而结和也。 赵使人谓魏王曰:“为我杀范痤,吾请献七十里之地。”魏王曰:“诺。”使吏捕之,围而未杀。痤因上屋骑危,①谓使者曰:“与其以死痤市,不如以生痤市。有如痤死,赵不予王地,则王将柰何?故不若与先定割地,然后杀痤。” 魏王曰:“善。”痤因上书信陵君曰:“痤,故魏之免相也,赵以地杀痤而魏王听之,有如强秦亦将袭赵之欲,则君且柰何?”信陵君言于王而出之。 注①集解危,栋上也。索隐上音奇。危,栋上也。礼云“中屋履危”。盖升屋以避兵。 魏王以秦救之故,欲亲秦而伐韩,以求故地。无忌谓魏王曰: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非有所施厚积德也。故太后母也,而以忧死;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两弟无罪,而再夺之国。此于亲戚若此,而况于仇雠之国乎?今王与秦共伐韩而益近秦患,臣甚惑之。而王不识则不明,髃臣莫以闻则不忠。 今韩氏以一女子奉一弱主,内有大乱,外交强秦魏之兵,王以为不亡乎?韩亡,秦有郑地,与大梁邺,①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地,今负强秦之亲,王以为利乎? 注①索隐战国策“邺”作“邻”字为得。 秦非无事之国也,韩亡之后必将更事,更事必就易与利,就易与利必不伐楚与赵矣。是何也?夫越山踰河,绝韩上党而攻强赵,是复阏与之事,①秦必不为也。若道河内,倍邺、朝歌,绝漳滏水,与赵兵决于邯郸之郊,是知伯之祸也,秦又不敢。伐楚,道涉谷,②行三千里。③而攻冥阨之塞,④所行甚远,所攻甚难,⑤秦又不为也。若道河外,倍大梁,⑥右*(蔡左)**[上蔡]*、召陵,⑦与楚兵决于陈郊,秦又不敢。故曰秦必不伐楚与赵矣,又不攻韂与齐矣。⑧ 注①索隐复音扶富反。谓前年秦韩相攻阏与,而赵奢破秦军。 注②索隐道犹行也。涉谷是往楚之险路。从秦向楚有两道,涉谷是西道,河内是东道。 注③正义刘伯庄云:“秦兵向楚有两道,涉谷是西道,河外是东道。从褒斜入梁州, □东南至申州攻石城山,险□之塞也。” 注④集解孙检曰:“楚之险塞也。”徐广曰:“或以为今江夏鄳县。”正义冥音盲。括地志云:“石城山在申州钟山县东南二十一里。魏攻冥□□此,山上有故石城。注水经云‘或言在鯳’,指此山也。吕氏春秋云‘九塞’,此其一也。” 注⑤索隐攻,亦作“致”,战国策见作“致军”,言致军粮难也。 注⑥正义从河外出函谷关,历同州南至郑州,东向陈州,则背大梁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一无‘左’字。”正义上蔡县在豫州北七十里,邵陵故城亦在豫州郾城县东四十五里,并在陈州西。从汴州南行向陈州之西郊,则上蔡、邵陵正南面,向东皆身之右,定无“左”字也。 注⑧正义韂、齐皆在韩、赵、魏之东,故秦不伐也。 夫韩亡之后,兵出之日,非魏无攻已。秦固有怀、茅、①邢丘,②城③垝津④以临河内,河内共、汲⑤必危;有郑地,⑥得垣雍,⑦决荧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王之使者出过而恶安陵氏于秦,⑧秦之欲诛之久矣。 秦叶阳、昆阳与舞阳邻,⑨听使⑩者之恶之,随安陵氏而亡之,⑾绕舞阳之北,以东临许,南国必危,⑿国无害*(已)**[乎]*?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修武轵县,有茅亭。”正义茅,卯包反。怀州武陟县西十一里故怀城,本周邑,后属晋。左传云周与郑人苏忿生十二邑,其一曰攒茅。括地志云“在怀州获嘉县东北二十五里”也。获嘉,古修武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平皋。”正义括地志云:“平皋故城在怀州武德县东南二十里,本邢丘邑也,以其在河之皋地也。” 注③索隐按:战国策云邢丘、安城,此少“安”字耳。 注④索隐在河北。垝音九毁反。正义垝音诡。字误,当作“延”。括地志云:“延津故俗字名临津,故城在韂州清淇县西南二十六里。杜预云‘汲郡城南有延津’是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汲县属河内。”索隐汲,亦作“波”。波及汲皆县名,俱属河内。 注⑥集解徐广曰:“成皋、荥阳亦属郑。” 注⑦集解徐广曰:“垣雍城在卷县,卷县属魏也。卷县又有长城,经阳武到密者也。” 正义雍,于用反。括地志云:“故城在郑州原武县西北七里。”释例:“地名卷县,理或垣城也。”言韩亡之后,秦有郑地,得垣雍城,从荧泽决沟历雍灌大梁是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召陵有安陵乡,征羌有安陵亭也。”正义括地志云:“覸陵县西北十五里。李奇云六国时为安陵也。”言魏王使者出向秦云,共伐韩以成过失,而更恶安陵氏于秦,今伐之,重非也。 注⑨正义括地志云:“叶阳今许州叶县也。昆阳故城在许州叶县北二十五里。舞阳故城在叶县东十里。”此时叶阳、昆阳属秦,舞阳属魏也。 注⑩索隐上平声,下去声。 注⑾正义随犹听也。无忌说言使者恶安陵氏,亦听秦亡安陵氏。然绕舞阳之北以东临许,许必危矣。秦有许地,魏国可无害。 注⑿正义南国,今许州许昌县南西四十里许昌故城是也。此时属韩,在魏之南,故言南国。括地志云:“周时为许国,武王伐纣所封。地理志云颍川许县古许国,姜姓,四岳之后,文叔所封,二十四君,为楚所灭。”三卿背晋,其地属韩。 夫憎韩不爱安陵氏可也,夫不患秦之不爱南国非也。异日者,秦在河西晋,国去梁千里,①有河山以阑之,有周韩以闲之。从林乡军②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 ③边城尽拔,文台堕,④垂都焚,⑤林木伐,麋鹿尽,而国继以围。又长驱梁北,东至陶韂之郊,⑥北至平监。⑦所亡于秦者,山南山北,⑧河外河内,⑨大县数十,⑩名都数百。⑾秦乃在河西晋,去梁千里,而祸若是矣,又况于使秦无韩,有郑地,无河山而阑之,无周韩而闲之,去大梁百里,祸必由此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魏国之界千里。又云河南梁县有注城。”正义河西,同州也。晋国都绛州,魏都安邑,皆在河东,去大梁有千里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林乡在宛县。”索隐刘氏云“林,地名,盖春秋时郑地之棐林,在大梁之西北”。徐广云在宛陵也。正义括地志云:“宛陵故城在郑州新郑县东北三十八里,本郑旧县也。”按刘徐二说,是其地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作‘城’也。”索隐囿□圃田。圃田,郑薮,属魏。徐广云一作“城”。而战国策作“国中”。正义括地志云:“圃田泽在郑州管城县东三里。周礼云豫州薮曰圃田也。” 注④索隐文台,台名。列士传曰“隐陵君施酒文台”也。正义堕,许规反。括地志云:“文台在曹州冤句县西北六十五里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一云‘魏山都焚’。句阳有垂亭。”索隐垂,地名。有庙曰都。并魏邑名。 注⑥正义陶,曹州定陶也。韂□宋州楚丘县,韂文公都之,秦兵历取其郊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平县属河南。平,或作‘乎’字。史记齐阚止作‘监’字。阚在东平须昌县。” 注⑧正义山,华山也。华山之东南,七国时邓州属韩,汝州属魏。华山之北,同、华、银、绥并魏地也。 注⑨正义河外谓华州以东至虢、陕,河内谓蒲州以东至怀、韂也。 注⑩集解徐广曰:“一作‘百’。” 注⑾集解徐广曰:“一作‘十’。” 异日者,从之不成也,①楚、魏疑而韩不可得也。今韩受兵三年,秦桡之以讲,② 识亡不听,③投质于赵,请为天下鴈行顿刃,楚、赵必集兵,皆识秦之欲无穷也,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是故臣愿以从事王,④王速受楚赵之约,*(赵)**[而] *挟韩之质⑤以存韩,而求故地,韩必效之。⑥此士民不劳而故地得,其功多于与秦共伐韩,而又与强秦邻之祸也。 注①索隐从音足松反。 注②索隐桡音尼孝反。谓韩被秦之兵,桡扰已经三年,云欲讲说与韩和。 注③索隐识犹知也。故战国策云“韩知亡犹不听”也。 注④索隐从音足松反。从事,言合从事王也。战国策亦然。 注⑤索隐言韩以质子入赵,则赵挟韩质而亲韩也。 注⑥索隐效犹致也,谓致故地于赵也。正义无忌令魏王速受楚﹑赵之从。赵﹑楚挟持韩之质以存韩,而魏以求地,韩必效之,胜于与秦伐韩又与秦邻之祸殃也。 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天时已。通韩上党于共﹑宁,①使道安成,②出入赋之,是魏重质韩以其上党也。今有其赋,足以富国。韩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是韩则魏之县也。魏得韩以为县,韂﹑大梁﹑河外必安矣。今不存韩,二周﹑安陵必危,楚﹑赵大破,韂﹑齐甚畏,天下西乡而驰秦入朝而为臣不久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朝歌有宁乡。”正义共,韂州共城县。宁,怀州修武县,本殷之宁邑。韩诗外传云“武王伐纣,勒兵于宁,故曰修武”。今魏开通共宁之道,使韩上党得直路而行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故安城在郑州原武县东南二十里。”时属魏也。 二十年,秦围邯郸,信陵君无忌矫夺将军晋鄙兵以救赵,①赵得全。无忌因留赵。二十六年,秦昭王卒。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魏德故城一名晋鄙城,在韂县西北五十里,即公子无忌矫夺晋鄙兵,故名魏德城也。” 三十年,无忌归魏,率五国兵攻秦,败之河外,走蒙骜。魏太子增质于秦,秦怒,欲囚魏太子增。或为增谓秦王①曰:“公孙喜②固谓魏相曰‘请以魏疾击秦,秦王怒,必囚增。魏王又怒,击秦,秦必伤’。今王囚增,是喜之计中也。故不若贵增而合魏,以疑之于齐﹑韩。”秦乃止增。 注①索隐按:战国策作“苏秦为公子增谓秦王”。 注②索隐战国策作“公孙衍”。 三十一年,秦王政初立。 三十四年,安厘王卒,太子增立,是为景愍王。①信陵君无忌卒。 注①索隐系本云:“安厘王生景愍王午。” 景愍王元年,秦拔我二十城,以为秦东郡。二年,秦拔我朝歌。韂徙野王。①三年,秦拔我汲。五年,秦拔我垣﹑蒲阳﹑衍。②十五年,景愍王卒,子王假立。 注①集解徐广曰:“韂从濮阳徙野王。” 注②集解徐广曰:“十二年献城秦。”正义括地志云:“故垣地本魏王垣也,在绛州垣县西北二十里。蒲邑故城在隰州隰川县南四十五里。”在蒲水之北,故曰蒲阳。衍,地名,在郑州。 王假元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二年,新郑反。” 三年,秦灌大梁,虏王假,①遂灭魏以为郡县。 注①集解列女传曰:“秦杀假。” 太史公曰: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说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余以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曷益乎?① 注①索隐按:谯周曰“以予所闻,所谓天之亡者,有贤而不用也,如用之,何有亡哉?使纣用三仁,周不能王,况秦虎狼乎?” 【索隐述赞】毕公之苗,因国为姓。大名始赏,盈数自正。胤裔繁昌,系载忠正。杨干就戮,智氏奔命。文始建侯,武实强盛。大梁东徙,长安北侦。卯既无功,卬亦外聘。王假削弱,虏于秦政。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四十五 韩世家 第十五 [/TD][/TR][/ALIGN]

[TR]韩之先与周同姓,①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②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③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 注①索隐按:左氏传云“邗﹑晋﹑应﹑韩,武之穆”,是武王之子,故诗称“韩侯出祖”,是有韩而先灭。今据此文,云“其后裔事晋,封于韩原,曰韩武子”,则武子本是韩侯之后,晋又封之于韩原,□今之冯翊韩城是也。然按系本及左传旧说,皆谓韩万是曲沃桓叔之子,即是晋之支庶。又国语叔向谓韩宣子能修武子之德,起再拜谢曰 “自桓叔已下,嘉吾子之赐”,亦言桓叔是韩之祖也。今以韩侯之后别有桓叔,非关曲沃之桓叔,如此则与太史公之意亦有违。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韩原在同州韩城县西南八里。又韩城在县南十八里,故古韩国也。古今地名云韩武子食菜于韩原故城也。” 注③索隐系本云:“万生赇伯,赇伯生定伯简,简生舆,舆生献子厥。 韩厥,晋景公之三年,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诛灵公之贼赵盾。赵盾已死矣,欲诛其子赵朔。韩厥止贾,贾不听。厥告赵朔令亡。朔曰:“子必能不绝赵祀,死不恨矣。” 韩厥许之。及贾诛赵氏,厥称疾不出。程婴﹑公孙杵臼之藏赵孤赵武也,厥知之。 景公十一年,厥与郄克将兵八百乘伐齐,败齐顷公于鞍,①获逢丑父。于是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号为献子。 注①正义音安。括地志云:“故鞍城今俗名马鞍城,在济州平阴县十里。” 晋景公十七年,病,卜大业之不遂者为祟。韩厥称赵成季之功,今后无祀,以感景公。景公问曰:“尚有世乎?”厥于是言赵武,而复与故赵氏田邑,续赵氏祀。 晋悼公之*(十)**⑦*年,韩献子老。献子卒,子宣子代。宣字徙居州。① 注①索隐宣子名起。州,今在河内是也。正义括地志云:“怀州武德县本周司寇苏忿生之州邑也。” 晋平公十四年,吴季札使晋,曰:“晋国之政卒归于韩﹑魏﹑赵矣。”晋顷公十二年,韩宣子与赵﹑魏共分祁氏﹑羊舌氏十县。晋定公十五年,宣子与赵简子侵伐范﹑中行氏。宣子卒,子贞子代立。贞子徙居平阳。① 注①索隐系本作“平子”,名须,宣子子也。又云“景子居平阳”。平阳在山西。宋忠曰“今河东平阳县”。正义平阳,晋州城是。 贞子卒,子简子代。①简子卒,子庄子代。庄子卒,子康子②代。康子与赵襄子﹑魏桓子共败知伯,分其地,地益大,大于诸侯。 注①集解徐广曰:“史记多无简子﹑庄子,而云贞子生康子。班氏亦同。”索隐徐广云:“史记多无简子﹑庄子,而云贞子生康子。班氏亦同。”按:系本有简子,名不信;庄子,名庚。赵系家亦有简子,名不佞。 注②索隐名虎。 康子卒,子武子①代。武子二年,伐郑,杀其君幽公。十六年,武子卒,子景侯立。② 注①索隐名启章。 注②索隐纪年及系本皆作“景子”,名处。 景侯虔元年,伐郑,取雍丘。二年,郑败我负黍。 六年,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 九年,郑围我阳翟。景侯卒,子列侯取立。① 注①索隐系本作“武侯”。 列侯三年,聂政杀韩相侠累。①九年,秦伐我宜阳,取六邑。十三年,列侯卒,子文侯立。②是岁魏文侯卒。 注①集解徐广曰:“六年救鲁也。”索隐战国策作“杀韩傀”,高诱曰“韩傀,侠侯累也”。 注②索隐按:纪年无文侯,系本无列侯。 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伐宋,到彭城,执宋君。七年,伐齐,至桑丘。郑反晋。九年,伐齐,至灵丘。①十年,文侯卒,子哀侯立。 注①正义灵丘,蔚州县也,此时属燕也。 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二年,灭郑,因徙都郑。① 注①索隐按:纪年魏武侯二十一年,韩灭郑,哀侯入于郑。二十二年,晋桓公邑哀侯于郑。是韩既徙都,因改号曰郑,故战国策谓韩惠王曰郑惠王,犹魏徙大梁称梁王然也。 六年,韩严弒其君哀侯。而子懿侯立。① 注①索隐按:年表懿侯作“庄侯”。又纪年云“晋桓公邑哀侯于郑,韩山坚贼其君哀侯而立韩若山”。若山即懿侯也,则韩严为韩山坚也。而战国策又有韩仲子,名遂,又恐是韩严也。 懿侯二年,魏败我马陵。①五年,与魏惠王会宅阳。②九年,魏败我浍。③十二年,懿侯卒,子昭侯立。 注①正义在魏州元城县东南一里。 注②正义在郑州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大雨三月也。”正义浍,古外反,在陵州浍水之上也。 昭侯元年,秦败我西山。二年,宋取我黄池。①魏取朱。六年,伐东周,②取陵观﹑邢丘。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平丘。” 注②正义河南巩县。 八年,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十年,韩姬弒其君悼公。①十一年,昭侯如秦。二十二年,申不害死。二十四年,秦来拔我宜阳。 注①索隐纪年“姬”亦作“□”,并音羊之反。姬是韩大夫,而王邵亦云不知悼公何君也。 二十五年,旱,作高门。屈宜臼①曰:“昭侯不出此门。何也?不时。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人固有利不利时。昭侯尝利矣,不作高门。往年秦拔宜阳,今年旱,昭侯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谓‘时绌举赢’。”②二十六年,高门成,昭侯卒,③ 果不出此门。子宣惠王立。 注①集解许慎曰:“屈宜臼,楚大夫,在魏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时衰秏而作奢侈。” 注③索隐按:纪年“郑昭侯武薨,次威侯立。威侯七年,与邯郸围襄陵。五月,梁惠王会威侯于巫沙。十月,郑宣王朝梁”,不见威侯之卒。下败韩举在威侯八年,而此系家即以为宣惠王之年。又上有杀悼公,悼公又不知是谁之谥。 则韩微小,国史失代系,故此文及系本不同,盖亦不可复考。 宣惠王五年,张仪相秦。八年,魏败我将韩举。①十一年,君号为王。与赵会区鼠。十四,秦伐败我鄢。② 注①索隐韩举则是韩将不疑,而纪年云韩举,赵将,盖举先为赵将,后入韩。又纪年云其败当韩威王八年,是不同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颍川鄢陵县。音于干反。”正义今许州鄢陵县西北十五里有鄢陵故城是也。 十六年,秦败我修鱼,①虏得韩将麿﹑申差于浊泽。②韩氏急,公仲③谓韩王曰: “与国非可恃也。今秦之欲伐楚久矣,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以一名都,具甲,与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④韩王曰:“善。”乃警公仲之行,⑤将西购于秦。 ⑥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楚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祷祀而求也。 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起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己也。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⑦必不为鴈行以来,⑧是秦韩不和也,兵虽至,楚不大病也。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韩。韩之南交楚,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 是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曰:“善。”乃警四境之内,兴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不谷国虽小,已悉发之矣。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谷将以楚殉韩。”⑨韩王闻之大说,乃止公仲之行。⑩公仲曰: “不可。夫以实伐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 王恃楚之虚名,而轻绝强秦之敌,王必为天下大笑。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也。已有伐形,因发兵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已使人报于秦矣,今不行,是欺秦也。夫轻欺强秦而信楚之谋臣,恐王必悔之。”韩王不听,遂绝于秦。秦因大怒,益甲伐韩,大战,楚救不至韩。十九年,大破我岸门。⑾太子仓质于秦以和。 注①索隐地名。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云鲠﹑申差。长社有浊泽。”索隐麿﹑申差,二将。麿音瘦,亦作“鲠”。正义按:浊泽者盖误,当作“观泽”。年表云“秦惠文王更元八年,与韩战,斩首八万。韩宣惠王十六年,秦败我修鱼,得将军申差。魏哀王二年,齐败我观泽。赵武灵王九年,与韩﹑魏击秦。齐愍王七年,败魏﹑赵观泽”,浊泽定误矣。徐广又云 “浊泽在长社”,不晓错误之甚。括地志云“观泽在魏州顿丘县东十八里”。 注③索隐韩相国,名侈。 注④索隐一,谓名都也。二,谓使不伐韩而又与之伐楚也。 注⑤索隐警,戒也。战国策作“韂”。 注⑥索隐战国策作“讲”。讲亦谋议,与购求意通。 注⑦索隐言韩王信楚之救,虽不能听待楚救至,折入于秦,犹德于楚也。 注⑧索隐言韩以楚必救己,己虽随秦来战,犹德于王,故不为鴈行而来,言不同心旅进也。 注⑨索隐殉,从死也。言以死助韩。 注⑩索隐止不令西之秦。 注⑾集解徐广曰:“颍阴有岸亭。”正义括地志云:“岸门在许州长社县西北十八里,今名西武亭矣。” 二十一年,①与秦共攻楚,②败楚将屈丐,斩首八万于丹阳。③是岁,宣惠王卒,太子仓立,是为襄王。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周王赧之三年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围景痤也。” 注③索隐故楚都,在今均州。正义左传[释]例云:“楚居丹阳,今枝江县故城是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云周赧王六年,韩襄哀王三年,张仪死。赧王九年,襄哀王六年,秦昭王立。” 襄王四年,与秦武王会临晋。其秋,秦使甘茂攻我宜阳。五年,秦拔我宜阳,①斩首六万。秦武王卒。六年,秦复与我武遂。九年,秦复取我武遂。十年,太子婴朝秦而归。②十一年,秦伐我,取穰。③与秦伐楚,败楚将唐眛。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故韩城一名宜阳城,在洛州福昌县东十四里,韩宜阳城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与秦会临晋,因至咸阳而还。” 注③正义穰,人羊反,邓州县也。郭仲产南雍州记云:“楚之别邑。秦初侵楚,封公子悝为穰侯。后属韩,秦昭王取之也。” 十二年,太子婴死。公子咎﹑公子虮虱争为太子。时虮虱质于楚。苏代谓韩咎曰: “虮虱亡在楚,楚王欲内之甚。今楚兵十余万在方城之外,①公何不令楚王筑万室之都雍氏之旁,②韩必起兵以救之,公必将矣。公因以韩楚之兵奉虮虱而内之,其听公必矣,必以楚韩封公也。”韩咎从其计。 注①索隐方城,楚之北境。之外,北境之北也。正义括地志云:“方城山在许州叶县西南十八里。左传云楚大夫屈完对齐侯曰‘楚国方城以为城’,杜注云‘方城山在南阳叶县南’。”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阳翟。”正义括地志云:“故雍氏城在洛州阳翟县二十五里。故老云黄帝臣雍父作杵臼也。” 楚围雍氏,①韩求救于秦。秦未为发,使公孙昧入韩。公仲曰:“子以秦为且救韩乎?”对曰:“秦王之言曰‘请道南郑﹑蓝田,②出兵于楚以待公’,殆不合矣。”③ 公仲曰:“子以为果乎?”对曰:“秦王必祖张仪之故智。④楚威王攻梁也,张仪谓秦王曰:‘与楚攻魏,魏折而入于楚,韩固其与国也,是秦孤也。不如出兵以到之,⑤魏楚大战,秦取西河之外以归。’今其状阳言与韩,其实阴善楚。公待秦而到,必轻与楚战。楚阴得秦之不用也,必易与公相支也。⑥公战而胜楚,遂与公乘楚,施三川而归。 ⑦公战不胜楚,楚塞三川守之,⑧公不能救也。窃为公患之。司马庚⑨三反于郢,甘茂与昭鱼⑩遇于商于,其言收玺,⑾实类有约也。”公仲恐,曰:“然则柰何?”曰:“公必先韩而后秦,先身而后张仪。⑿公不如亟以国合于齐楚,齐楚必委国于公。公之所恶者张仪也,⒀其实犹不无秦也。”于是楚解雍氏围。⒁ 注①集解徐广曰:“秦本纪惠王后元十三年,周赧王三年,楚怀王十七年,齐愍王十二年,皆云‘楚围雍氏’。纪年于此亦说‘楚景翠围雍氏。韩宣王卒,秦助韩共败楚屈丐’。又云‘齐﹑宋围煮枣’。皆与史记年表及田完世家符同。然则此卷所云‘襄王十二年,韩咎从其计’以上,是楚后围雍氏,赧王之十五年事也。又说‘楚围雍氏’以下,是楚前围雍氏,赧王之三年事。” 注②正义南郑,梁州县。蓝田,雍州县。秦王言或出雍州西南至郑,或出雍州东南历蓝田出峣关,俱绕楚北境以待韩使而东救雍氏。如此迟缓,近不合于楚矣。 注③索隐殆不合于南郑。 注④集解徐广曰:“祖者,宗之习之谓也。故智,犹前时谋计也。” 注⑤索隐到,欺也,犹俗云“张到”。然战国策作“劲”,劲,强也。 注⑥索隐言楚阴知秦,不为公用,亦必易为公相支拒也。 注⑦正义施犹设也。三川,周天子都也。言韩战胜楚,则秦与韩驾御于楚,即于天子之都,张设救韩之功,行霸王之夡,加威诸侯,乃归咸阳是也。 注⑧正义楚乃塞南河四关守之,韩不能救三川。 注⑨集解徐广曰:“一作‘唐’。” 注⑩集解徐广曰:“楚相国。”索隐战国策谓之昭鵤。 注⑾刘氏云“诈言昭鱼来秦,欲得秦官之印玺”。收即取之义也。 注⑿正义先以身存韩之计,而后知张仪为秦到魏之计,不如急以国合于齐楚。 注⒀正义恶,乌故反。公孙昧言公仲所恶者张仪到魏之计,虽以国合于齐楚,其实犹不轻欺无秦也。 注⒁集解徐广曰:“甘茂传云‘楚怀王以兵围韩雍氏,韩使公仲告急于秦,秦昭王新立,不肯救。甘茂为韩言之,乃下师于殽以救韩也’。又云‘周赧王十五年,韩襄王十二年,秦击楚,斩首二万,败楚襄城,杀景缺’。周本纪赧王八年之后云‘楚围雍氏’,此当韩襄王十二年,魏哀王十九年。纪年于此亦说‘楚入雍氏,楚人败’。然尔时张仪已死十年矣。”正义自此已上十二年,并是楚后围雍氏,赧王之十五年一段事也。前注徐广云“‘楚围雍氏’之下,是楚前围雍氏,赧王三年事”,徐说非也。徐见下文云 “先身而后张仪”及“公之所恶者张仪也”,言张仪尚存,楚又两度围雍氏,故生此前后之见,甚误也。然是公孙昧却述张仪时事,说韩相公仲耳。 苏代又谓秦太后弟啱戎①曰:“公叔伯婴恐秦楚之内虮虱也,②公何不为韩求质子于楚?③楚王听入质子于韩,④则公叔伯婴知秦楚之不以虮虱为事,必以韩合于秦楚。秦楚挟韩以窘魏,魏氏不敢合于齐,是齐孤也。公又为秦求质子于楚,⑤楚不听,怨结于韩。韩挟齐魏以围楚,楚必重公。⑥公挟秦楚之重以积德于韩,公叔伯婴必以国待公。” 于是虮虱竟不得归韩。⑦韩立咎为太子。齐﹑魏王来。⑧ 注①集解徐广曰:“号新城君。”索隐啱,姓;戎,名。秦宣太后弟,号新城君。 注②索隐按战国策,公叔伯婴与虮虱及公子咎并是襄王子。然伯婴即太子婴,婴前死,故咎与虮虱又争立。此取战国策说,伯婴未立之先亦与虮虱争立,故事重而文倒也。 注③索隐令韩求楚,更以别人为质,以替虮虱也。正义为,于伪反。后同。 注④索隐质子,虮虱也。正义质子,虮虱。苏代令啱戎为韩求虮虱入于韩,楚不听。公叔伯婴知秦楚不以虮虱为事,必以韩合于秦楚。“楚王听入质子于韩”当云“楚王不听入质子于韩”,承前脱“不”字耳。次下云“知秦楚不以虮虱为事”,重明脱“不” 字。 注⑤索隐令啱戎教秦,于楚索韩所送质子,令入之于秦也。 注⑥正义言韩合齐魏以围楚,楚必尊重啱戎以求秦救矣。 注⑦正义自此已前苏代数计皆不成,故韩竟立咎为太子也。 注⑧正义苏代为韩立计,故得齐﹑魏王来。 十四年,与齐﹑魏王共击秦,至函谷而军焉。十六年,秦与我河外及武遂。襄王卒,太子咎立,是为厘王。 厘王三年,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秦败我二十四万,虏喜伊阙。五年,秦拔我宛。 ①六年,与秦武遂地二百里。②十年,秦败我师于夏山。十二年,与秦昭王会西周而佐秦攻齐。齐败,愍王出亡。十四年,与秦会两周闲。二十一年,使暴倿③救魏,为秦所败,倿走开封。 注①正义宛,于元反。宛,邓州县也,时属韩也。 注②正义此武遂及上武遂皆宜阳近地。 注③正义音捐。韩将姓名。 二十三年,赵﹑魏攻我华阳。①韩告急于秦,秦不救。韩相国谓陈筮②曰:“事急,愿公虽病,为一宿之行。”陈筮见穰侯。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来。”陈筮曰:“未急也。”穰侯怒曰:“是可以为公之主使乎?夫冠盖相望,告敝邑甚急,公来言未急,何也?”陈筮曰:“彼韩急则将变而佗从,以未急,故复来耳。”穰侯曰:“公无见王,请今发兵救韩。”八日而至,败赵﹑魏于华阳之下。 是岁,厘王卒,子桓惠王立。 注①正义司马彪云:“华阳,山名,在密县。”郑州管城县南四十里。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筌’。”索隐徐广云一作“荃”。战国策作“田荼”。 桓惠王元年,伐燕。九年,秦拔我陉,城汾旁。①十年,秦击我于太行,②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十四年,秦拔赵上党,③杀马服子卒四十余万于长平。十七年,秦拔我阳城﹑负黍。④二十二年,秦昭王卒。二十四年,秦拔我城皋﹑荥阳。二十六年,秦悉拔我上党。二十九年,秦拔我十三城。 注①正义陉音刑。秦拔陉城于汾水之旁。陉故城在绛州曲沃县西北二十里汾水之旁也。 注②正义太行山在怀州河内县北二十五里也。 注③正义韩上党也。从太行山西北泽﹑潞等州是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负黍在阳城。”正义古今地名云:“负黍在洛州阳城西三十七里也。” 三十四年,桓惠王卒,子王安立。 王安五年,秦攻韩,韩急,使韩非使秦,秦留非,因杀之。 九年,秦虏王安,尽入其地,为颍州郡。韩遂亡。① 注①正义亡在秦始皇帝十七年。 太史公曰:韩厥之感晋景公,绍赵孤之子武,以成程婴﹑公孙杵臼之义,此天下之阴德也。韩氏之功,于晋未鷪其大者也。然与赵﹑魏终为诸侯十余世,宜乎哉! 【索隐述赞】韩氏之先,实宗周武。事微国小,春秋无语。后裔事晋,韩原是处。赵孤克立,智伯可取。既徙平阳,又侵负黍。景赵俱侯,惠*(文)**[又]*僭主。秦败修鱼,魏会区鼠。韩非虽使,不禁狼虎。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 第十六 [/TD][/TR][/ALIGN]

[TR]陈完者,陈厉公他①之子也。完生,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卜完,卦得观之否: “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而在异国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四岳之后。②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③ 注①索隐他音徒何反。此系家以他为厉公,而左传厉公名跃,陈系家又有利公跃,利即厉也,是厉公名跃。盖他是厉公之兄,立未踰年,无谥。今此云“厉公他”,非也。他一名五父,故经云“蔡人杀陈他”,传又云“蔡人杀五父”是也。 注②正义杜预云:“姜姓之先,为尧四岳也。” 注③正义陈愍公,周敬王四十一年为楚惠王灭。齐简公,周敬王三十九年被田常所杀。 厉公者,陈文公少子也,其母蔡女。文公卒,厉公兄鲍立,是为桓公。桓公与他异母。及桓公病,蔡人为他杀桓公鲍及太子免而立他,为厉公。厉公既立,娶蔡女。蔡女淫于蔡人,数归,厉公亦数如蔡。桓公之少子林怨厉公杀其父与兄,乃令蔡人诱厉公而杀之。林自立,是为庄公。故陈完不得立,为陈大夫。厉公之杀,以淫出国,故春秋曰 “蔡人杀陈他”,罪之也。 庄公卒,立弟杵臼,是为宣公。宣公*②*十一年,杀其太子御寇。御寇与完相爱,恐祸及己,完故奔齐。齐桓公欲使为卿,辞曰:“羁旅之臣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桓公使为工正。①齐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谓凤皇于蜚,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卒妻完。完之奔齐,齐桓公立十四年矣。 注①正义工巧之长,若将作大匠。 完卒,谥为敬仲。仲生嗫孟夷。①敬仲之如齐,以陈字为田氏。② 注①索隐系本作“夷孟思”。盖嗫是名,孟夷字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应劭云始食菜地于田,由是改姓田氏。”索隐据如此云,敬仲奔齐,以陈田二字声相近,遂以为田氏。应劭云“始食菜于田”,则田是地名,未详其处。正义案:敬仲既奔齐,不欲称本国故号,故改陈字为田氏。 田嗫孟夷生愍孟庄,①田愍孟庄生文子须无。田文子事齐庄公。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芷’。”索隐系本作“闽孟克”。芷,昌改反。 晋之大夫栾逞①作乱于晋,来奔齐,齐庄公厚客之。晏婴与田文子谏,庄公弗听。 注①索隐音盈。史记多作“逞”字。 文子卒,生桓子无宇。田桓子无宇有力,事齐庄公,甚有宠。 无宇卒,生武子开与厘子乞。①田厘子乞事齐景公为大夫,其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之,其*(粟)**[禀]*予民以大斗,行阴德于民,而景公弗禁。由此田氏得齐觽心,宗族益强,民思田氏。晏子数谏景公,景公弗听。已而使于晋,与叔向私语曰:“齐国之政卒归于田氏矣。” 注①正义厘音僖。 晏婴卒后,范﹑中行氏反晋。晋攻之急,范﹑中行请粟于齐。田乞欲为乱,树党于诸侯,乃说景公曰:“范﹑中行数有德于齐,齐不可不救。”齐使田乞救之而输之粟。 景公太子死,后有宠姬曰芮子,①生子荼。②景公病,命其相国惠子③与高昭子④ 以子荼为太子。景公卒,两相高﹑国立荼,是为晏孺子。而田乞不说,欲立景公他子阳生。阳生素与乞欢。晏孺子之立也,阳生奔鲁。田乞伪事高昭子﹑国惠子者,每朝代参乘,言曰:“始诸大夫不欲立孺子。孺子既立,君相之,大夫皆自危,谋作乱。”又绐大夫曰:“高昭子可畏也,及未发先之。”诸大夫从之。田乞﹑鲍牧与大夫以兵入公室,攻高昭子。昭子闻之,与国惠子救公。公师败。田乞之觽追国惠子,惠子奔莒,遂返杀高昭子。晏*(孺子)**[圉]*奔鲁。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粥子’。” 注②索隐音舒。又如字。 注③索隐名夏。 注④索隐名张。 田乞使人之鲁,迎阳生。阳生至齐,匿田乞家。请诸大夫曰:“常之母有鱼菽之祭,幸而来会饮。”会饮田氏。田乞盛阳生橐中,①置坐中央。发橐,出阳生,曰:“此乃齐君矣。”大夫皆伏谒。将盟立之,田乞诬曰:“吾与鲍牧谋共立阳生也。”鲍牧怒曰: “大夫忘景公之命乎?”诸大夫欲悔,阳生乃顿首曰:“可则立之,不可则已。”鲍牧恐祸及己,乃复曰:“皆景公之子,何为不可!” 遂立阳生于田乞之家,是为悼公。乃使人迁晏孺子于骀,②而杀孺子荼。悼公既立,田乞为相,专齐政。 注①索隐橐音托。橐中谓皮橐之中。 注②正义音台,又音台。贾逵云:“齐地也。” 四年,田乞卒,子常代立,是为田成子。 鲍牧与齐悼公有蜔,弒悼公。齐人共立其子壬,是为简公。田常成子与监止①俱为左右相,相简公。田常心害监止,监止幸于简公,权弗能去。于是田常复修厘子之政,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齐人歌之曰:“妪乎采蘎,归乎田成子!”②齐大夫朝,御鞅③谏简公曰:“田﹑监不可并也,君其择焉。”君弗听。 注①集解监,一作“阚”。索隐上音如字,又音苦滥反。监,姓也。名止。 注②索隐言妪之采蘎菜皆归入于田成子,以刺齐国之政将归陈。 注③索隐御,官也;鞅,名也。亦田氏之族。 子我者,监止之宗人也,①常与田氏有却。田氏疏族田豹事子我有宠。子我曰: “吾欲尽灭田氏适,以豹代田氏宗。”豹曰:“臣于田氏疏矣。”不听。已而豹谓田氏曰:“子我将诛田氏,田氏弗先,祸及矣。”子我舍公宫,田常兄弟四人乘如公宫,欲杀子我。子我闭门。简公与妇人饮檀台,②将欲击田常。 太史子余曰:“田常非敢为乱,将除害。”简公乃止。田常出,闻简公怒,恐诛,将出亡。田子行曰:“需,事之贼也。”③田常于是击子我。 子我率其徒攻田氏,不胜,出亡。田氏之徒追杀子我及监止。 注①索隐案:齐系家云“子我夕”,贾逵云“即监止也”。寻其文意,当是监止。今云“宗人”,盖太史误也。 注②正义在青州临淄县东北一里。 注③索隐需音须。需者,疑也。疑必致难,故云事之贼也。 简公出奔,田氏之徒追执简公于徐州。①简公曰:“蚤从御鞅之言,不及此难。” 田氏之徒恐简公复立而诛己,遂杀简公。简公立四年而杀。于是田常立简公弟骜,是为平公。平公即位,田常为相。 注①索隐徐音舒。徐州,齐邑,薛县是也,非九州之徐。正义齐之西北界上地名,在勃海郡东平县也。 田常既杀简公,惧诸侯共诛己,乃尽归鲁﹑韂侵地,西约晋﹑韩﹑魏﹑赵氏,南通吴﹑越之使,修功行赏,亲于百姓,以故齐复定。 田常言于齐平公曰:“德施人之所欲,君其行之;刑罚人之所恶,臣请行之。” 行之五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田常于是尽诛鲍﹑晏﹑监止及公族之强者,而割齐自安平以东①至琅邪,自为封邑。②封邑大于平公之所食。 注①集解徐广曰:“安平在北海。”索隐案:司马彪郡国志“北海东安平,六国时曰安平”,则徐广云在北海是。正义括地志云:“安平城在青州临淄县东十九里,古纪国之酅邑。”青州即北海郡也。 注②正义琅邪,沂州也。从安平已东,莱﹑登﹑沂﹑密等州皆自为田常封邑也。 田常乃选齐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为后宫,后宫以百数,而使宾客舍人出入后宫者不禁。及田常卒,有七十余男。① 注①索隐案:鲍昱云“陈成子有数十妇,生男百余人”,与此亦异。然谯允南案春秋,陈恒为人,虽志大负杀君之名,至于行事亦修整,故能自保,固非苟为禽兽之行。夫成事在德,虽有奸子七十,只以长乱,事岂然哉?言其非实也。 田常卒,子襄子盘①代立,相齐。常谥为成子。 注①集解徐广曰:“盘,一作‘塈’。”索隐徐广云一作“塈”。音许既反。系本作“班”。 田襄子既相齐宣公,三晋杀知伯,①分其地。襄子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与三晋通使,且以有齐国。 注①集解徐广曰:“宣公之三年时也。” 襄子卒,子庄子白①立。田庄子相齐宣公。宣公四十三年,伐晋,毁黄城,围阳狐。 ②明年,伐鲁﹑葛及安陵。③明年,取鲁之一城。 注①索隐系本名伯。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故黄城在魏州冠氏县南十里。阳狐郭在魏州元城县东北三十二里也。”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故鲁城在许昌县南四十里,本鲁朝宿邑。长葛故城在许州长葛县北十三里,郑之葛邑也。鄢陵故城在许州鄢陵县西北十五里。李奇云六国时为安陵也。” 庄子卒,子太公和立。①田太公相齐宣公。宣公四十八年,取鲁之郕。②明年,宣公与郑人会西城。伐韂,取毋丘。③宣公五十一年卒,田会自廪丘反。④ 注①索隐案:纪年“齐宣公十五年,田庄子卒。明年,立田悼子。悼子卒,乃次立田和”。是庄子后有悼子。盖立年无几,所以作系本及记史者不得录也。 而庄周及鬼谷子亦云“田成子杀齐君,十二代而有齐国”。今据系本﹑系家,自成子至王建之灭,唯只十代;若如纪年,则悼子及侯剡即有十二代,乃与庄子﹑鬼谷说同,明纪年亦非妄。 注②正义音城。括地志云:“故郕城在兖州泗水县西北五十里。说文云‘郕,鲁孟氏邑’是也。” 注③索隐□音贯,古国名,韂之邑。今作“□”者,字残缺耳。正义括地志云: “故贯城即古贯国,今名蒙泽城,在曹州济阴县南五十六里也。” 注④索隐纪年“宣公五十一年,公孙会以廪丘叛于赵。十二月,宣公薨”。于周正为明年二月。 宣公卒,子康公贷立。①贷立十四年,淫于酒妇人,不听政。太公乃迁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明年,鲁败齐平陆。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十一年,伐鲁,取最。”索隐贷音土代反。最音祖外反。 注②集解徐广曰东平平陆。正义兖州县也。 三年,太公与魏文侯会浊泽,①求为诸侯。魏文侯乃使使言周天子及诸侯,请立齐相田和为诸侯。周天子许之。康公之十九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纪元年。 注①集解徐广曰:“康公之十六年。”索隐徐广云“康公十六年”,盖依年表为说,而不省此上文“贷立十四年”,又云“明年会平陆”,“又三年会浊泽”,则是十八年,表及此注并误也。 齐侯太公和立二年,和卒,①子桓公午立。②桓公午五年,秦﹑魏攻韩,韩求救于齐。齐桓公召大臣而谋③曰:“蚤救之孰与晚救之?”驺忌曰:“不若勿救。”段干朋 ④曰:“不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若救之。”田臣思⑤曰:“过矣君之谋也!秦﹑魏攻韩﹑楚,赵必救之,是天以燕予齐也。”桓公曰:“善”。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韩自以为得齐之救,因与秦﹑魏战。楚﹑赵闻之,果起兵而救之。齐因起兵袭燕国,取桑丘。⑥ 注①集解徐广曰:“伐鲁,破之。” 注②索隐纪年“齐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后十年,齐田午弒其君及孺子喜而为公”。春秋后传亦云“田午弒田侯及其孺子喜而兼齐,是为桓侯”。与此系家不同也。 注③索隐谓驺忌﹑段干朋。如战国策威王二十六年邯郸之役有此谋臣耳。又南梁之难在宣王二年,有驺子﹑田忌﹑孙膑之谋。战国策又有张田。其辞前后交互,是记史者所取各异,故不同耳。 注④索隐段干,姓;朋,名也。战国策作“段干纶”。 注⑤索隐战国策作“田期思”,纪年谓之徐州子期,盖即田忌也。 注⑥正义括地志云:“桑丘故城俗名敬城,在易州遂城县。”尔时齐伐燕桑丘,魏﹑赵来救之。魏﹑赵世家并云“伐齐至桑丘”,皆是易州。 六年,救韂。桓公卒,①子威王因齐立。是岁,故齐康公卒,绝无后,奉邑皆入田氏。 注①索隐案纪年,梁惠王十二年当齐桓公十八年,后威王始见,则桓公十九年而卒,与此不同。 齐威王元年,三晋因齐丧来伐我灵丘。①三年,三晋灭晋后而分其地。六年,鲁伐我,入阳关。②晋伐我,至博陵。③七年,韂伐我,取薛陵。九年,赵伐我,取甄。④ 注①正义灵丘,河东蔚州县。案:灵丘此时属齐,三晋因丧伐之。韩﹑魏﹑赵世家云“伐齐至灵丘”,皆是蔚州。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钜平。”正义括地志云:“鲁阳关故城在兖州博城县南二十九里,西临汶水也。” 注③正义在济州西界也。 注④正义音绢。即濮州甄城县也。 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闲,诸侯并伐,国人不治。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①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曰: “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 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韂取薛陵,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 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皆并烹之。遂起兵西击赵﹑韂,败魏于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赵人归我长城。于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致兵于齐二十余年。 注①正义莱州胶水县南六十里即墨故城是也。 驺忌子以鼓琴见威王,威王说而舍之右室。须臾,王鼓琴,驺忌子推户入曰:“善哉鼓琴!”王勃然不说,去琴按剑曰:“夫子见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驺忌子曰: “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①攫②之深,醳③之愉者,④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吾是以知其善也。”王曰:“善语音。”驺忌子曰:“何独语音,夫治国家而弭人民皆在其中。”王又勃然不说曰:“若夫语五音之纪,信未有如夫子者也。若夫治国家而弭人民,又何为乎丝桐之闲?”驺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而舍之愉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夫复而不乱者,所以治昌也;连而径者,所以存亡也:故曰琴音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王曰:“善。” 注①集解琴操曰:“大弦者,君也,宽和而温。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乱。” 索隐大弦浊以温者君也。案:春秋后语“温”字作“春”,春气温,义亦相通也。蔡邕曰:“凡弦以缓急为清浊。琴,紧其弦则清,缦其弦则浊。” 注②集解徐广曰:“以爪持弦也。攫音己足反。”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作‘舒’。” 注④索隐醳音释,与下文舍字并同。愉音舒也。 驺忌子见三月而受相印。淳于髡见之曰:“善说哉!髡有愚志,愿陈诸前。”驺忌子曰:“谨受教。”淳于髡曰:“得全全昌,①失全全亡。”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毋离前。”②淳于髡曰:“狶膏棘轴,所以为滑也,然而不能运方穿。”③驺忌子曰: “谨受令,请谨事左右。”淳于髡曰:“弓胶昔干,④所以为合也,然而不能傅合疏罅。” ⑤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自附于万民。” 淳于髡曰:“狐裘虽敝,不可补以黄狗之皮。”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择君子,毋杂小人其闲。”淳于髡曰:“大车不较,⑥不能载其常任;琴瑟不较,不能成其五音。” 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修法律而督奸吏。”淳于髡说毕,趋出,至门,而面其仆曰: “是人者,吾语之微言五,其应我若响之应声,是人必封不久矣。”⑦居儙年,封以下邳,号曰成侯。 注①索隐案:得全,谓人臣事君之礼全具无失,故云得全也。全昌者,谓若无失则身名获昌,故云全昌也。 注②索隐谓佩服此言,常无离心目之前。 注③索隐狶膏,猪脂也。棘轴,以棘木为车轴,至滑而坚也。然而穿孔若方,则不能运转,言逆理反经也。故下忌曰“请谨事左右”,言每事须顺从。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干’。”索隐音孤捍反。昔,久旧也。干,弓干也。 徐广又曰一作“干”。考工记作“鯏干”,则鯏昔音相近。言作弓之法,以胶被昔干而纳诸檠中,则是以势令合耳。 注⑤索隐傅音附。罅音五嫁反。以言胶干可以势暂合,而久亦不能常傅合于疏罅隙缝。以言人臣自宜弥缝得所,岂待拘以礼制法式哉。故下云“请自附于万人”是也。 注⑥索隐较者,校量也。言有常制,若大车不较,则车不能载常任,琴不能成五音也。 注⑦集解新序曰:“齐稷下先生喜议政事。驺忌既为齐相,稷下先生淳于髡之属七十二人皆轻驺忌,以为设以微辞,驺忌必不能及,乃相与俱往见驺忌。淳于髡之徒礼倨,驺忌之礼卑。淳于髡等称辞,驺忌知之如应响,淳于叞等辞诎而去,驺忌之礼倨,淳于髡之礼卑。故所以尚干将﹑莫邪者,贵其立断也。所以尚骐骥者,为其立至也。必且历日旷久,则系牦能挈石,驽马亦能致远。是以聪明捷敏,人之美材也。” 威王二十三年,与赵王会平陆。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①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②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③皆来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④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梁惠王臱,不怿而去。 注①索隐案:韩婴诗外传以为齐宣王,其说异也。 注②索隐檀子,齐臣。檀,姓;子,美称,大夫皆称子。□子,田□也。黔夫及种首皆臣名。事悉具战国策也。 注③索隐邾、莒、宋、鲁之比。 注④集解贾逵曰:“齐之北门西门也。言燕、赵之人畏见侵伐,故祭以求福。” 二十六年,魏惠王围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 驺忌子曰:“不如勿救。”段干朋曰:“不救则不义,且不利。”威王曰:“何也?” 对曰:“夫魏氏并邯郸,其于齐何利哉?且夫救赵而军其郊,是赵不伐而魏全也。 故不如南攻襄陵①以獘魏,邯郸拔而乘魏之獘。”威王从其计。 注①正义襄陵故城在兖州邹县也。 其后成侯驺忌与田忌不善,公孙阅①谓成侯忌曰:“公何不谋伐魏,田忌必将。战胜有功,则公之谋中也;战不胜,非前死则后北,而命在公矣。”于是成侯言威王,使田忌南攻襄陵。十月,邯郸拔,齐因起兵击魏,大败之桂陵。②于是齐最强于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 注①索隐战国策作“公孙闳”。 注②索隐在威王二十六年。正义在曹州乘氏县东北二十一里。 三十三年,杀其大夫牟辛。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夫人’。”索隐牟辛,大夫姓字也。徐广曰一作“夫人”。案:年表亦作“夫人”。王劭案纪年云“齐桓公十一年杀其君母。宣王八年杀王后”。然则夫人之字,或如纪年之说。 三十五年,公孙阅又谓成侯忌曰:“公何不令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乎不吉乎’?”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之卜者,验其辞于王之所。田忌闻之,因率其徒袭攻临淄,求成侯,不胜而礶。① 注①索隐案:战国策田忌前败魏于马陵,因被构,不得入齐,非是居齐历十年乃出奔也。是时齐都临淄,且孟尝列传云“田忌袭齐之边邑”,其言为得,□与系家不同也。 三十六年,威王卒,子宣王辟强立。 宣王元年,秦用商鞅。周致伯于秦孝公。 二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战于南梁。①宣王召田忌复故位。韩氏请救于齐。宣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②孙子③曰:“夫韩、魏之兵未獘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于齐矣。 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獘,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宣王曰:“善。”乃阴告韩之使者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将, ④孙子为*(帅)**[师]*,救韩、赵以击魏,大败之马陵,⑤杀其将庞涓,虏魏太子申。其后三晋之王皆因田婴朝齐王于博望,⑥盟而去。⑦ 注①索隐晋太康地记曰:“战国谓梁为南梁者,别之于大梁、少梁也。”正义括地志云:“故梁在汝州西南二百步。晋太康地记云‘战国时谓南梁者,别之于大梁、少梁也’。古蛮子邑也。” 注②索隐案:纪年威王十四年,田□伐梁,战马陵。战国策南梁之难,有张田对曰 “蚤救之”。此云邹忌者,王劭云“此时邹忌死已四年,又齐威时未称王,故战国策谓之田侯。今此以田侯为宣王,又横称邹忌,皆谬矣”。 注③索隐孙膑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婴,一作‘□’。” 注⑤索隐在宣王二年注⑥正义括地志云:“博望故城在邓州向城县东南四十五里。” 注⑦集解徐广曰:“表曰三年,与赵会博望伐魏。” 七年,与魏王会平阿南。①明年,复会甄。魏惠王卒。②明年,与魏襄王会徐州,诸侯相王也。十年,楚围我徐州。十一年,与魏伐赵,赵决河水灌齐、魏,兵罢。十八年,秦惠王称王。 注①正义沛郡平阿县也。 注②索隐明年,梁惠王卒。案纪年,梁惠王乃是齐愍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时。此时梁惠王改元称一年,未卒也。而系家以其后□为魏襄王之年,又以此文当齐宣王时,实所不能详考。 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①田骈、②接予、③慎到、④环渊⑤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⑥ 注①正义赘暂,齐之稷下先生也。 注②正义白眠反。艺文志云田骈,齐人,游稷下,号天口骈,作田子二十五篇也。 注③正义齐人。艺文志云接予二篇,在道家流。 注④正义赵人,战国时处士。艺文志作慎子四十二篇也。 注⑤正义楚人。孟子传云环渊著书上下篇也。 注⑥集解刘向别录曰:“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索隐刘向别录曰“齐有稷门,齐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其下”。齐地记曰“齐城西门侧,系水左右有讲室,趾往往存焉”。盖因侧系水出,故曰稷门,古侧稷音相近耳。又虞喜曰 “齐有稷山,立馆其下以待游士”,亦异说也。春秋传曰“莒子如齐,盟于稷门”。 十九年,宣王卒,子愍王地①立。 注①索隐系本名遂。 愍王元年,秦使张仪与诸侯执政会于啮桑。三年,封田婴于薛。四年,迎妇于秦。七年,与宋攻魏,败之观泽。 十二年,攻魏。楚围雍氏,①秦败屈丐。苏代谓田轸曰:“臣愿有谒于公,其为事甚完,使楚利公,成为福,不成亦为福。今者臣立于门,客有言曰魏王谓韩冯、②张仪曰:‘煮枣将拔,③齐兵又进,子来救寡人则可矣;不救寡人,寡人弗能拔。’④此特转辞也。秦、韩之兵毋东,旬余,则魏氏转韩从秦,秦逐张仪,⑤交臂而事齐楚,此公之事成也。”田轸曰:“柰何使无东?”对曰:“韩冯之救魏之辞,必不谓韩王曰‘冯以为魏’,必曰‘冯将以秦韩之兵东却齐宋,冯因抟⑥三国之兵,乘屈丐之獘,⑦南割于楚,故地必尽得之矣’。 张仪救魏之辞,必不谓秦王曰‘仪以为魏’,必曰‘仪且以秦韩之兵东距齐宋,仪将抟三国之兵,乘屈丐之獘,南割于楚,名存亡国,实伐三川⑧而归,此王业也’。公令楚王⑨与韩氏地,使秦制和,谓秦王曰‘请与韩地,而王以施三川,⑩韩氏之兵不用而得地于楚’。韩冯之东兵之辞且谓秦何?曰‘秦兵不用而得三川,伐楚韩以窘魏,魏氏不敢东,是孤齐也’。张仪之东兵之辞且谓何?曰‘秦韩欲地而兵有案,声威发于魏,魏氏之欲不失齐楚者有资矣’。魏氏转秦韩争事齐楚,楚王欲而无与地,⑾公令秦韩之兵不用而得地,有一大德也。⑿秦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 ⒀以责于秦韩,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⒁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阳翟,属韩。” 注②集解徐广曰:“韩之公仲侈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在济阴宛朐。” 注④索隐能犹胜也。言不胜其拔,故听齐拔之耳。 注⑤索隐逐,随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音专。专犹并合制领之谓也。”索隐抟音团,团谓握领也。徐作“专”,亦通。 注⑦正义屈丐,楚将,为秦所败,今更欲乘之。 注⑧索隐韩也。 注⑨索隐公谓陈轸。 注⑩正义施,张设也。言秦王于天子都张设迫胁也。 注⑾集解徐广曰:“楚王欲得魏来事己,而不欲与韩地也。” 注⑿正义苏代谓陈轸,今秦韩之兵不战伐而得地,陈轸于秦韩岂不有大恩德。 注⒀索隐券,要也。左,不正也。言我以右执其左而责之。 注⒁正义左券下,右券上也。苏代说陈轸以上券令秦韩不用兵得地,而以券责秦韩却韩冯、张仪以徇服魏,故秦韩善陈轸而恶张仪多取矣。 十三年,秦惠王卒。二十三年,与秦击败楚于重丘。①二十四年,秦使泾阳君质于齐。二十五年,归泾阳君于秦。孟尝君薛文入秦,即相秦。文亡去。二十六年,②齐与韩魏共攻秦,至函谷军焉。二十八年,秦与韩河外以和,兵罢。二十九年,赵杀其主父。齐佐赵灭中山。③ 注①集解徐广曰:“表曰与秦击楚,使公子将,大有功。” 注②集解徐广曰:“孟尝君为相。” 注③集解徐广曰:“三十年,田甲劫王,相薛文走。” 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苏代自燕来,入齐,见于章华东门。①齐王曰:“嘻,善,子来!秦使魏焻致帝,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臣也卒,而患之所从来微,愿王受之而勿备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且让争帝名,无伤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且天下立两帝,王以天下为尊齐乎?尊秦乎?”王曰:“尊秦。”曰:“释帝,天下爱齐乎?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曰:“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②王曰:“伐桀宋利。”对曰:“夫约钧,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桀宋之利,故愿王明释帝以收天下,倍约宾秦,无争重,而王以其闲举宋。夫有宋,韂之阳地危;③有济西,赵之阿东国危; ④有淮北,楚之东国危;⑤有陶、平陆,梁门不开。⑥释帝而贷之以伐桀宋之事,国重而名尊,燕楚所以形服,天下莫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为尊者也。愿王孰虑之。” 于是齐去帝复为王,秦亦去帝位。 注①集解左思齐都赋注曰:“齐小城北门也。”而此言东门,不知为是一门非邪?正义括地志云:“齐城章华之东有闾门、武鹿门也。” 注②集解宋世家云:“宋王偃,诸侯皆曰桀宋也。” 注③集解阳地,濮阳之地。正义案:韂此时河南独有濮阳也。 注④正义阿,东阿也。尔时属赵,故云东国危。 注⑤正义淮北,徐、泗也。东国谓下相﹑僮﹑取虑也。 注⑥正义陶,定陶,今曹州也。平陆,兖州县也,县在大梁东界。 三十八年,伐宋。秦昭王怒曰:“吾爱宋与爱新城、阳晋同。①韩聂与吾友也,而攻吾所爱,何也?”苏代为齐谓秦王曰:“韩聂之攻宋,所以为王也。齐强,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是王不烦一兵,不伤一士,无事而割安邑也,②此韩聂之所祷于王也。”秦王曰:“吾患齐之难知。一从一衡,其说何也?”对曰:“天下国令齐可知乎?齐以攻宋,其知事秦以万乘之国自辅,不西事秦则宋治不安。③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齐秦之交,伏式结轶④西驰者,未有一人言善齐者也,伏式结轶东驰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何则?皆不欲齐秦之合也。何晋楚之智而齐秦之愚也!晋楚合必议齐秦,齐秦合必图晋楚,请以此决事。”秦王曰:“诺。”于是齐遂伐宋,宋王出亡,死于温。⑤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新城故城在宋州宋城县界。阳晋故城在曹州乘氏县西北三十七里。” 注②正义年表云秦昭王二十一年,魏纳安邑及河内。 注③索隐战国策作“宋地不安”。 注④索隐轶音侄。轶者,车辙也,言车辙往还如结也。战国策作“结靷”。 注⑤正义怀州有温城。 三十九年,秦来伐,拔我列城九。 四十年,燕、秦、楚、三晋合谋,各出锐师以伐,败我济西。①王解而却。 燕将乐毅遂入临淄,尽取齐之宝藏器。愍王出亡,之韂。韂君辟宫舍之,称臣而共具。愍王不逊,韂人侵之。愍王去,走邹、鲁,有骄色,邹、鲁君弗内,遂走莒。楚使淖齿②将兵救齐,因相齐愍王。淖齿遂杀愍王而与燕共分齐之侵地卤器。③ 注①集解徐广曰:“案其余诸传无楚伐齐事。年表云楚取淮北。” 注②索隐淖音女教反。 注③正义卤掠齐宝器也。 愍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①家庸。太史敫女奇法章状貌,以为非恒人,怜而常窃衣食之,而与私通焉。淖齿既以去莒,莒中人及齐亡臣相聚求愍王子,欲立之。法章惧其诛己也,久之,乃敢自言“我愍王子也”。于是莒人共立法章,是为襄王。以保莒城而布告齐国中:“王已立在莒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音跃,一音皎。” 襄王既立,立太史氏女为王后,是为君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污吾世。”终身不鷪君王后。君王后贤,不以不鷪故失人子之礼。 襄王在莒五年,田单以即墨攻破燕军,迎襄王于莒,入临菑。齐故地尽复属齐。齐封田单为安平君。① 注①正义安平城在青州临淄县东十九里,古纪之酅邑也。 十四年,秦击我刚寿。十九年,襄王卒,子建立。 王建立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遂攻之。” 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周子①曰:“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于齐楚,扞蔽也,②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也。 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之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秦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遂围邯郸。 注①索隐盖齐之谋臣,史失名也。战国策以“周子”为“苏秦”,而“楚”字皆作 “燕”,然此时苏秦死已久矣。 注②正义此时秦伐赵上党欲克,无意伐齐﹑楚,故言赵之于齐﹑楚为扞蔽也。 十六年,秦灭周。君王后卒。二十三年,秦置东郡。二十八年,王入朝秦,秦王政置酒咸阳。三十五年,秦灭韩。三十七年,秦灭赵。三十八年,燕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杀轲。明年,秦破燕,燕王亡走辽东。明年,秦灭魏,秦兵次于历下。四十二年,秦灭楚。明年,虏代王嘉,灭燕王喜。 四十四年,秦兵击齐。齐王听相后胜计,不战,以兵降秦。秦虏王建,迁之共。①遂灭齐为郡。天下壹并于秦,秦王政立号为皇帝。始,君王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齐亦东边海上,秦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于秦,以故王建立四十余年不受兵。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闲金,多使宾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客皆为反闲,劝王去从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五国已亡,秦兵卒入临淄,民莫敢格者。王建遂降,迁于共。故齐人怨王建不蚤与诸侯合从攻秦,听奸臣宾客以亡其国,歌之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②疾建用客之不详也。③ 注①集解地理志河内有共县。正义今韂州共城县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战国策云秦处建于共松柏闲也。”索隐耶音邪。谓是建客邪,客说建住言遂乃失策,令建迁共。共,今在河内也。 注③索隐谓不详审用客,不知其善否也。 太史公曰:盖孔子晚而喜易。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 故周太史之卦田敬仲完,占至十世之后;及完奔齐,懿仲卜之亦云。田乞及常所以比犯二君,①专齐国之政,非必事势之渐然也,盖若遵厌兆祥云。 注①索隐比如字,又频律反。二君□悼公﹑简公也。僖子废晏孺子,鲍牧以乞故杀悼公,而成子又杀简公,故云田氏比犯二君也。 【索隐述赞】田完避难,奔于大姜;始辞羁旅,终然凤皇。物莫两盛,代五其昌。二君比犯,三晋争强。 和始擅命,威遂称王。祭急燕﹑赵,弟列康﹑庄。秦假东帝,莒立法章。王建失国,松柏苍苍。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B] [/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 第十七 [/TD][/TR][/ALIGN]

[TR]索隐孔子非有诸侯之位,而亦称系家者,以是圣人为教化之主,又代有贤哲,故称系家焉。正义孔子无侯伯之位,而称世家者,太史公以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于夫子,可谓至圣,故为世家。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①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②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③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④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⑤生而首上圩顶,⑥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注①集解徐广曰:“陬音驺。孔安国曰‘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索隐陬是邑名,昌平,乡号。孔子居鲁之邹邑昌平乡之阙里也。正义括地志云:“故邹城在兖州泗水县东南六十里。昌平山在泗水县南六十里。孔子生昌平乡,盖乡取山为名。故阙里在泗水县南五十里。舆地志云邹城西界阙里有尼丘山。” 按:今尼丘山在兖州邹城,阙里即此也。括地志云:“兖州曲阜县鲁城西南三里有阙里,中有孔子宅,宅中有庙。伍缉之从征记云阙里背邾面泗,即此也。” 按:夫子生在邹,长徙曲阜,仍号阙里。 注②索隐家语:“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生弗父何,以让弟厉公。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故孔氏为鲁人也。”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叔梁纥庙亦名尼丘山祠,在兖州泗水县五十里尼丘山东趾。地理志云鲁县有尼丘山,有叔梁纥庙。” 注④索隐家语云“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于颜氏征在,从父命为婚”。其文甚明。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征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故论语云“野哉由也”,又“先进于礼乐,野人也”,皆言野者是不合礼耳。正义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绝。女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十四阴道通,七七四十九阴道绝。婚姻过此者,皆为野合。故家语云“梁纥娶鲁施氏女,生九女,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小女征在”。据此,婚过六十四矣。 注⑤索隐公羊传“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今以为二十二年,盖以周正十一月属明年,故误也。后序孔子卒,云七十二岁,每少一岁也。 注⑥索隐圩音乌。顶音鼎。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正义括地志云:“女陵山在曲阜县南二十八里。干宝三日纪云 ‘征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窦,在鲁南山之空窦中。无水,当祭时酒扫以告,辄有清泉自石门出,足以周用,祭讫泉枯。今俗名女陵山’。” 丘生而叔梁纥死,①葬于防山。②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③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④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⑤盖其慎也。⑥郰人⑦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注①索隐家语云生三岁而梁纥死。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防山在兖州曲阜县东二十五里。礼记云孔子母合葬于防也。” 注③索隐谓孔子少孤,不的知父坟处,非谓不知其茔地。征在笄年适于梁纥,无几而老死,是少寡,盖以为嫌,不从送葬,故不知坟处,遂不告耳,非讳之也。 注④正义俎豆以木为之,受四升,高尺二寸。大夫以上赤云气,诸侯加象饰足,天子玉饰也。 注⑤正义括地志云:“五父衢在兖州曲阜县西南二里,鲁城内衢道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鲁县有阙里,孔子所居也。又有五父之衢也。”索隐谓孔子不知父墓,乃且殡其母于五父之衢,是其谨慎也。正义慎谓以绋引棺就殡所也。 注⑦正义上音邹。 孔子要绖,①季氏飨士,孔子与往。②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注①索隐家语“孔子之母丧,既练而见”,不非之也。今此谓孔子实要绖与飨,为阳虎所绌,亦近诬矣。一作“要经”。要经犹带经也,故刘氏云嗜学之意是也。 注②正义与音预。季氏为馔饮鲁文学之士,孔子与迎而往,阳虎以孔子少,故折之也。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①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②灭于宋。③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④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⑤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⑥‘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⑦循墙而走,⑧亦莫敢余侮。⑨饘于是,粥于是,以餬余口。’⑩其恭如是。 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⑾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厘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⑿往学礼焉。是岁,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注①索隐昭公七年左传云“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及其将死,召大夫”云云。按:谓病者,不能礼为病,非疾困之谓也。至二十四年僖子卒,贾逵云“仲尼时年三十五矣”。是此文误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圣人谓商汤。” 注③集解杜预曰:“孔子六世祖孔父嘉为宋华督所杀,其子奔鲁也。” 注④集解杜预曰:“弗父何,孔父嘉之高祖,宋愍公之长子,厉公之兄也。何嫡嗣,当立,以让厉公也。” 注⑤集解服虔曰:“正考父,弗父何之曾孙。” 注⑥集解杜预曰:“三命,上卿也。考父庙之鼎。” 注⑦集解服虔曰:“偻,伛,俯,皆恭敬之貌也。” 注⑧集解杜预曰:“言不敢安行。” 注⑨集解杜预曰:“其恭如是,人亦不敢侮慢。” 注⑩集解杜预曰:“于是鼎中为饘粥。饘粥,餬属。言至俭也。” 注⑾集解王肃曰:“谓若弗父何,殷汤之后,而不继世为宋君也。”杜预曰:“圣人之后,有明德而不当大位,谓正考父。” 注⑿索隐左传及系本,敬叔与懿子皆孟僖子之子,不应更言“鲁人”,亦太史公之疏耳。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①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韂,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注①索隐有本作“委吏”。按:赵岐曰“委吏,主委积仓库之吏”。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①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③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④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⑤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注①索隐庄子云“孔子年五十一,南见老桞”。盖系家亦依此为说而不究其旨,遂俱误也。何者?孔子适周,岂访礼之时□在十七?且孔子见老桞,云“甚矣道之难行也”,此非十七之人语也,乃既仕之后言耳。 注②索隐庄周“财”作“轩”。 注③集解王肃曰:“谦言窃仁者之名。” 注④集解王肃曰:“身父母之有。”索隐家语作“无以有己为人子者”。 注⑤索隐家语作“无以恶己为人臣者”。王肃云:“言听则仕,不用则去,保身全行,臣之节也。” 是时也,晋平公淫,六卿擅权,东伐诸侯;楚灵王兵强,陵轹中国;齐大而近于鲁。鲁小弱,附于楚则晋怒;附于晋则楚来伐;不备于齐,齐师侵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身举五羖,①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②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注①正义百里奚也。 注②索隐家语无此一句。孟子以为“不然”之言也。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斗鸡故①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干侯。②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③齐人称之。 注①正义郈音后。括地志云:“斗鸡台二所,相去十五步,在兖州曲阜县东南三里鲁城中。左传昭二十五年,季氏与郈昭伯斗鸡,季氏芥鸡翼,郈氏为金距之处。” 注②正义相州成安县东南三十里斥丘故城,本春秋时干侯之邑。 注③集解周氏曰:“孔子在齐,闻习韶乐之盛美,故忘于肉味也。”索隐按论语,子语鲁太师乐,非齐太师也。又“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无“学之”文。今此合论语齐﹑鲁两文而为此言,恐失事实。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①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②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③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闲。④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⑤吾不能。” 以季孟之闲待之。⑥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当此之时,陈恒制齐,君不君,臣不臣,故以此对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言将危也。陈氏果灭齐。” 注③索隐此说出晏子及墨子,其文微异。 注④索隐息者,生也。言上古大贤生则有礼乐,至周室微而始缺有闲也。 注⑤索隐刘氏奉音扶用反,非也。今奉音如字,谓奉待孔子如鲁季氏之职,故下文云“以季孟之闲待之”也。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鲁三卿,季氏为上卿,最贵;孟氏为下卿,不用事。言待之以二者之闲也。” 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干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①问仲尼云“得狗”。②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③水之怪龙、罔象,④土之怪坟羊。”⑤ 注①集解韦昭曰:“羊,生羊也,故谓之怪也。”索隐家语云“桓子穿井于费,得物如土缶,其中有羊焉”是也。 注②集解韦昭曰:“获羊而言狗者,以孔子博物,测之。” 注③集解韦昭曰:“木石谓山也。或云夔,一足,越人谓之山缫也。或言独足魍魉,山精,好学人声而迷惑人也。”索隐夔音逵。阆音两。家语作“魍魉”。缫音骚。然山缫独一足是山神名,故谓之夔。夔,一足兽,状如人也。 注④集解韦昭曰:“龙,神兽也,非常见,故曰怪。或云‘罔象食人,一名沐肿’。” 索隐沐肿音木踵。 注⑤集解唐固曰:“坟羊,雌雄未成者也。” 吴伐越,堕会稽,①得骨节专车。②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 “禹致髃神于会稽山,③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④其节专车,此为大矣。”吴客曰: “谁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其守为神,⑤社稷为公侯,⑥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⑦为厘姓。⑧在虞、夏、商为汪罔,于周为长翟,今谓之大人。”⑨客曰:“人长几何?”仲尼曰:“僬侥氏⑩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⑾于是吴客曰:“善哉圣人!” 注①集解王肃曰:“堕,毁也。”索隐隳会稽。会稽,山名,越之所都。隳,毁也。吴伐越在鲁哀元年。 注②集解韦昭曰:“骨一节,其长专车。专,擅也。” 注③集解韦昭曰:“髃神谓主山川之君为髃神之主,故谓之神也。” 注④集解韦昭曰:“防风氏违命后至,故禹杀之,陈尸为戮。” 注⑤集解王肃曰:“守山川之祀者为神,谓诸侯也。”韦昭曰:“足以纲纪天下,谓名山大川能兴云致雨以利天下也。” 注⑥集解王肃曰:“但守社稷无山川之祀者,直为公侯而已。” 注⑦集解韦昭曰:“封,封山;禺,禺山:在吴郡永安县。”骃案:晋太康元年改永安为武康县,今属吴兴郡。 注⑧索隐厘音僖。家语云姓漆,盖误。系本无漆姓。 注⑨集解王肃曰:“周之初及当孔子之时,其名异也。” 注⑩集解韦昭曰:“僬侥,西南蛮之别名也。”[正义]按:括地志“在大秦国*(北) **[南]*也”。 注⑾集解王肃曰:“十之,谓三丈也,数极于此也。” 桓子嬖臣曰仲梁怀,与阳虎有隙。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①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醳之。②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觽,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不狃为季氏宰。”索隐狃音女久反。邹氏云一作“蹂”。论语作“弗扰”。 注②正义醳音释。 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于季氏,因阳虎为乱,欲废三桓之适,①更立其庶駆阳虎素所善者,遂执季桓子。桓子诈之,得脱。定公九年,阳虎不胜,奔于齐。是时孔子年五十。 注①正义适音嫡。 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曰: “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庶几乎!”①欲往。子路不说,止孔子。孔子曰: “夫召我者岂徒哉?如用我,其为东周乎!”②然亦卒不行。 注①索隐检家语及孔子之书,并无此言,故桓谭亦以为诬也。 注②集解何晏曰:“兴周道于东方,故曰东周也。”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①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注①索隐家语作“西方”。王肃云:“鲁国近东,故西方诸侯皆取法则焉。”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①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 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②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 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③ 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④孔子趋而进,历阶⑤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 “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 “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⑥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 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髃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柰何?”有司进对曰: “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⑦ 注①索隐及,与也。平,成也。谓与齐和好,故云平。 注②集解徐广曰:“司马彪云今在祝其县也。” 注③集解王肃曰:“会遇之礼,礼之简略也。” 注④索隐家语作“莱人以兵鼓噪劫定公”。袚音弗,谓舞者所执,故周礼乐有袚舞。拨音伐,谓大楯也。 注⑤索隐谓历阶级也。故王肃云“历阶,登阶不聚足”。 注⑥索隐谓经营而惑乱也。家语作“荧侮”。 注⑦集解服虔曰:“三田,汶阳田也。龟,山名。阴之田,得其田不得其山也。” 杜预曰:“太山博县北有龟山。”索隐左传“郓、讙及龟阴之田”,则三田皆在汶阳也。正义郓,今郓州郓城县,在兖州龚丘县东北五十四里。故谢城在龚丘县东七十里。齐归侵鲁龟阴之田以谢鲁,鲁筑城于此,以旌孔子之功,因名谢城。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①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②于是叔孙氏先堕郈。③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④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⑤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⑥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⑦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⑧公敛处父⑨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注①集解王肃曰:“高丈长丈曰堵,三堵曰雉。” 注②集解服虔曰:“三都,三家之邑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东平无盐县东南郈乡亭。”正义括地志云:“郈亭在郓州宿城县东三十二里。” 注④集解服虔曰:“三子,季孙、孟孙、叔孙也。” 注⑤集解服虔曰:“人有入及公之台侧。” 注⑥集解服虔曰:“申句须、乐颀,鲁大夫。” 注⑦集解杜预曰:“鲁国卞县南有姑蔑城。”正义括地志云:“姑蔑故城在兖州泗水县东四十五里。”按:泗水县本汉卞县地。 注⑧集解杜预曰:“泰山钜平县东南有成城也。”正义括地志云:“故郕城在兖州泗水县西北五十里。” 注⑨集解服虔曰:“成宰也。”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①皆予之以归。② 注①集解王肃曰:“有司常供其职,客求而有在也。” 注②索隐家语作“皆如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①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②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③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④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 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⑤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⑥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髃婢故也夫!” 注①索隐家语作“容玑”。王肃云:“舞曲名也。” 注②索隐谓请鲁君为周偏道路游行,因出观齐之女乐。 注③集解王肃曰:“膰,祭肉。” 注④集解屯在鲁之南也。索隐地名。 注⑤集解王肃曰:“言妇人之口请谒,足以忧使人死败,故可以出走也。” 注⑥集解王肃曰:“言仕不遇也,故且优游以终岁。” 孔子遂适韂,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①韂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 对曰:“奉粟六万。”韂人亦致粟六万。②居顷之,或谮孔子于韂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③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韂。 注①索隐孟子曰“孔子于韂主颜雠由,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今此云浊邹是子路之妻兄,所说不同。 注②索隐若六万石似太多,当是六万斗,亦与汉之秩禄不同。正义六万小斗,计当今二千石也。周之斗升斤两皆用小也。 注③索隐谓以兵仗出入,以胁夫子也。 将适陈,过匡,①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③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④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⑤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⑥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⑦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⑧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韂,然后得去。⑨ 注①正义故匡城在滑州匡城县西南十里。 注②索隐谓昔所被攻缺破之处也。正义琴操云:“孔子到匡郭外,颜渊举策指匡穿垣曰:‘往与阳货正从此入。’匡人闻其言,告君曰:‘往者阳货今复来。’乃率觽围孔子数日,乃和琴而歌,音曲甚哀,有暴风击军士僵仆,于是匡人有知孔子圣人,自解也。” 注③索隐匡,宋邑也。家语云匡人简子以甲士围夫子。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言与孔子相失,故在后也。” 注⑤集解包氏曰:“言夫子在,己无所致死也。”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兹,此也。言文王虽已没,其文见在此。此,自谓其身也。”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文王既没,故孔子自谓后死也。言天将丧此文者,本不当使我知之;今使我知之,未欲丧之也。” 注⑧集解马融曰:“如予何犹言‘柰我何’也。天未丧此文,则我当传之,匡人欲柰我何!言不能违天以害己。” 注⑨索隐家语“子路弹剑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终,匡人解围而去”。今此取论语 “文王既没”之文,及从者臣宁武子然后得去。盖夫子再□匡人,或设辞以解围,或弹剑而释难。今此合论语、家语之文以为一事,故彼此文交互耳。 去即过蒲。①月余,反乎韂,主蘧伯玉家。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 “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②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③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④居韂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巿过之。⑤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⑥于是丑之,去韂,过曹。是岁,鲁定公卒。 注①集解徐广曰:“长垣县有匡城、蒲乡。”正义括地志云:“故蒲城在滑州匡城县北十五里。匡城本汉长垣县。” 注②正义璆音齨。 注③索隐上“见”如字。下“见”音贤篃反,去声。言我不为相见之礼现而答之。 注④集解栾肇曰:“见南子者,时不获已,犹文王之拘羑里也。天厌之者,言我之否屈乃天命所厌也。”蔡谟曰:“矢,陈也。夫子为子路陈天命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招摇,鬏翔也。”索隐家语作“游过巿”。 注⑥集解何晏曰:“疾时薄于德,厚于色,故发此言也。”李充曰:“使好德如好色,则□邪而反正矣。” 孔子去曹适宋,①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定公十三年,孔子至韂;十四年,至陈;哀公三年,孔子过宋。” 注②集解包氏曰:“天生德者,谓授以圣性,德合天地,吉无不利,故曰其如予何。”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①“东门有人,其颡似尧,②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③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注①索隐家语姑布子卿谓子贡曰。 注②索隐家语云“河目而隆颡,其颡似尧”。 注③集解王肃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然不得志之貌也。韩诗外传曰‘丧家之狗,既敛而椁,有席而祭,顾望无人’也。” 孔子遂至陈,主于司城贞子家。岁余,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赵鞅伐朝歌。楚围蔡,蔡迁于吴。吴败越王句践会稽。 有隼集于陈廷而死,楛矢贯之,石砮,矢长尺有咫。①陈愍公使使问仲尼。②仲尼曰:“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③昔武王克商,信道九夷百蛮,④使各以其方贿来贡, ⑤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贡楛矢石砮,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肃慎矢分大姬, ⑥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分同姓以珍玉,展亲;⑦分异姓以远职,使无忘服。⑧故分陈以肃慎矢。”试求之故府,果得之。⑨ 注①集解韦昭曰:“隼,鸷鸟,今之鹗也。楛,木名。砮,镞也,以石为之。八寸曰咫。楛矢贯之,坠而死。”正义隼音頾。毛诗义疏:“鹞,齐人谓之击征,或谓之题肩,或曰省鴈,春化为布谷。此属数种皆为隼。” 注②索隐家语﹑国语皆作“陈惠公”,非也。按:惠公以鲁昭元年立,定四年卒。又按系家,愍公*(十)*六年孔子适陈,十三年亦在陈,则此愍公为是。 注③正义肃慎国记云:“肃慎,其地在夫余国东北,*(河)**[可]*六十日行。其弓四尺,强劲弩射四百步,今之靺鞨国方有此矢。” 注④集解王肃曰:“九夷,东方夷有九种也。百蛮,夷狄之百种。” 注⑤集解王肃曰:“各以其方面所有之财贿而来贡。” 注⑥集解韦昭曰:“大姬,武王元女也。” 注⑦集解韦昭曰:“展,重也。玉谓若夏后氏之璜。” 注⑧集解王肃曰:“使无忘服从于王也。” 注⑨集解韦昭曰:“故府,旧府也。” 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及吴侵陈,陈常被寇。孔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于是孔子去陈。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 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 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①谓孔子曰:“苟毋适韂,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韂。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注①索隐家语云“我宁斗死,挺剑而合觽,将与之战,蒲人惧”是也。 韂灵公闻孔子来,喜,郊迎。问曰:“蒲可伐乎?”对曰:“可。”灵公曰:“吾大夫以为不可。今蒲,韂之所以待晋楚也,①以韂伐之,无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②妇人有保西河之志。③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④灵公曰:“善。” 然不伐蒲。 注①正义韂在濮州,蒲在滑州,在韂西也。韩魏及楚从西向东伐,先在蒲,后及韂。 注②集解王肃曰:“公叔氏欲以蒲适他国,而男子欲死之,不乐适他。” 注③集解王肃曰:“妇人恐惧,欲保西河,无战意也。”索隐此西河在韂地,非魏之西河也。 注④集解王肃曰:“本与公叔同畔者。” 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儙月而已,三年有成。” ①孔子行。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言诚有用我于政事者,儙年而可以行其政教,必三年乃有成也。” 佛肸为中牟宰。①赵简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曰:“由闻诸夫子,‘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②今佛肸亲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 ③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④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晋大夫赵简子之邑宰。”索隐此河北之中牟,盖在汉阳西。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不入其国。”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磷,薄也。涅,可以染皁者也。言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中而不黑,君子虽在浊乱,不能污也。” 注④集解何晏曰:“言匏瓜得系一处者,不食故也。吾自食物当东西南北,不得如不食之物系滞一处。” 孔子击磬。有荷蒉而过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①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② 注①集解何晏曰:“蒉,草器也。有心谓契契然也。” 注②集解何晏曰:“此硁硁,信己而已,言亦无益也。”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①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闲,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闲,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闲,*(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②几然而长, ③眼如望羊,④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注①索隐家语师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盖师襄子鲁人,论语谓之 “□磬襄”是也。 注②集解王肃曰:“黯,黑貌。” 注③集解徐广曰:“诗云‘颀而长兮’。”索隐“几”与注“颀”,并音祈,家语无此四字。 注④集解王肃曰:“望羊,望羊视也。”索隐王肃云:“望羊,望羊视也。”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B] [/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Re:史记

[/ALIGN]

[HR][/ALIGN]

[TR]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 第十七 [/TD][/TR][/ALIGN]

[TR]孔子既不得用于韂,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①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杀之乃从政。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 ②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乃还息乎陬乡,作为陬操③以哀之。而反乎韂,入主蘧伯玉家。 注①集解徐广曰:“或作‘鸣铎窦 摺肿鳌紶呙咯p舜华也’。”索隐家语云“闻赵简子杀窦 呙考八椿保镌啤懊祚紶摺保蝰紶咦置浚忠欤? 或作“鸣铎”。庆华当作“舜华”,诸说皆同。 注②索隐有角曰蛟龙。龙能兴云致雨,调和阴阳之气。 注③集解王肃曰:“陬操,琴曲名也。”索隐此陬乡非鲁之陬邑。家语云作“盘操” 也。 他日,灵公问兵陈。①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②明日,与孔子语,见蜚鴈,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③复如陈。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军陈行列之法。” 注②集解郑玄曰:“万二千人为军,五百人为旅。军旅末事,本未立不可教以末也。” 注③索隐此鲁哀二年也。 夏,韂灵公卒,立孙辄,是为韂出公。六月,赵鞅内太子蒯聩于戚。阳虎使太子絻,八人衰绖,伪自韂迎者,哭而入,遂居焉。冬,蔡迁于州来。是岁鲁哀公三年,而孔子年六十矣。齐助韂围戚,以韂太子蒯聩在故也。 夏,鲁桓厘庙燔,南宫敬叔救火。孔子在陈,闻之,曰:“灾必于桓厘庙乎?”①已而果然。 注①集解服虔曰:“桓厘当毁,而鲁事非礼之庙,故孔子闻有火灾,知其加桓僖也。” 秋,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康子曰:“则谁召而可?”曰:“必召焻求。”于是使使召焻求。焻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 “归乎归乎!①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②子赣知孔子思归,送焻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 注①索隐此系家再有“归与”之辞者,前辞出孟子,此辞见论语,盖止是一称“归与”,二书各记之,今前后再引,亦失之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简,大也。孔子在陈思归欲去,曰:‘吾党之小子狂者进取于大道,妄穿凿以成章,不知所以裁制,当归以裁耳。’” 焻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陈迁于蔡。蔡昭公将如吴,吴召之也。前昭公欺其臣迁州来,后将往,大夫惧复迁,公孙翩射杀昭公。①楚侵蔡。秋,齐景公卒。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哀公四年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哀公五年也。” 明年,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他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①孔子闻之,曰:“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叶公名诸梁,楚大夫,食菜于叶,僭称公。不对,未知所以对也。” 去叶,反于蔡。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①长沮曰: “彼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然。”曰:“是知津矣。”②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③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④耰而不辍。⑤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⑥曰:“鸟兽不可与同髃。⑦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⑧ 注①集解郑玄曰:“耜广五寸,二耜为耦。津,济渡处也。”正义括地志云:“黄城山俗名菜山,在许州叶县西南二十五里。圣贤頉墓记云黄城山即长沮﹑桀溺所耕处。下有东流,则子路问津处也。” 注②集解马融曰:“言数周流,自知津处。”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悠悠者,周流之貌也。言当今天下治乱同,空舍此适彼,故曰‘谁以易之’。” 注④集解何晏曰:“士有辟人之法,有辟世之法。长沮﹑桀溺谓孔子为士,从辟人之法者也;己之为士,则从辟世之法也。” 注⑤集解郑玄曰:“耰,覆种也。辍,止也。覆种不止,不以津告也。” 注⑥集解何晏曰:“为其不达己意而非己。”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隐于山林是同髃。” 注⑧集解何晏曰:“凡天下有道者,丘皆不与易也,己大而人小故也。” 他日,子路行,遇荷莜丈人,①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②植其杖而芸。③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复往,则亡。④ 注①集解包氏曰:“丈人,老者。莜,草器名也。” 注②集解包氏曰:“丈人曰不勤劳四体,分植五谷,谁为夫子而索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植,倚也。除草曰芸。”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子路反至其家,丈人出行不在。”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①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闲,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闲,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②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③ 注①集解徐广曰:“哀公四年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兴,起也。” 注③集解何晏曰:“滥,溢也。君子固亦有穷时,但不如小人穷则滥溢为非。”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①非与?”②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③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然谓多学而识之。”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问今不然耶。” 注③集解何晏曰:“善有元,事有会,天下殊涂而同归,百虑而一致。知其元则觽善举也,故不待学,以一知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①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②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③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④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⑤ 注①集解王肃曰:“率,循也。言非兕虎而循旷野也。” 注②集解王肃曰:“言人不信吾,岂以未仁故乎?” 注③集解王肃曰:“言人不使通行而困穷者,岂以吾未智乎?” 注④正义言仁者必使四方信之,安有伯夷﹑叔齐饿死乎? 注⑤正义言智者必使处事通行,安有王子比干剖心哉?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 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①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②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注①集解王肃曰:“种之为稼,敛之为穑。言良农能善种之,未必能敛获之。” 注②集解王肃曰:“言良工能巧而已,不能每顺人之意。”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① 注①集解王肃曰:“宰,主财者也。为汝主财,言志之同也。”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①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 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 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 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 注①集解服虔曰:“书,籍也。”索隐古者二十五家为里,里则各立社,则书社者,书其社之人名于籍。盖以七百里书社之人封孔子也,故下焻求云“虽累千社而夫子不利” 是也。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①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②往者不可谏兮,③来者犹可追也!④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⑤孔子下,欲与之言。⑥趋而去,弗得与之言。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接舆,楚人也。佯狂而来歌,欲以感切孔子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比孔子于凤鸟,待圣君乃见。非孔子周行求合,故曰‘衰’ 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已往所行,不可复谏止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自今已来,可追自止,避乱隐居。”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言‘已而’者,言世乱已甚,不可复治也。再言之者,伤之深也。” 注⑥集解包氏曰:“下,下车也。” 于是孔子自楚反乎韂。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 其明年,吴与鲁会缯,征百牢。①太宰嚭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贡往,然后得已。 注①索隐此哀七年时也。百牢,牢具一百也。周礼上公九牢,侯伯七牢,子男五牢。今吴征百牢,夷不识礼故也。子贡对以周礼,而后吴亡是征也。正义括地志云:“故鄫城在沂州承县。地理志云缯县属东海郡也。” 孔子曰:“鲁韂之政,兄弟也。”①是时,韂君辄父不得立,在外,诸侯数以为让。而孔子弟子多仕于韂,韂君欲得孔子为政。子路曰:“韂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②孔子曰:“必也正名乎!”③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 何其正也?”④孔子曰:“野哉由也!⑤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⑥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夫君子为之必可名,言之必可行。⑦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注①集解包氏曰:“周公、康叔既为兄弟,康叔睦于周公,其国之政亦如兄弟也。” 注②集解包氏曰:“问往将何所先行。” 注③集解马融曰:“正百事之名也。” 注④集解包氏曰:“迂犹远也。言孔子之言远于事也。”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野,不达也。”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礼以安上,乐以移风。二者不行,则有淫刑滥罚也。” 注⑦集解王肃曰:“所名之事,必可得明言;所言之事,必可得遵行者。” 其明年,焻有为季氏将师,与齐战于郎,克之。①季康子曰:“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焻有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曰:“孔子何如人哉?” 对曰:“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质诸鬼神而无憾。求之至于此道,虽累千社,夫子不利也。”康子曰:“我欲召之,可乎?”对曰:“欲召之,则毋以小人固之,则可矣。” 而韂孔文子②将攻太叔,③问策于仲尼。仲尼辞不知,退而命载而行,曰:“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④文子固止。会季康子逐公华、公宾、公林,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 注①集解徐广曰:“此哀公十一年也,去吴会缯已四年矣。年表哀公十年,孔子自陈至韂也。”索隐徐说去会四年,是也。按:左传及此文,孔子是时在韂归鲁,不见有在陈之文,在陈当哀公之初,盖年表误尔。正义括地志云:“郎亭在徐州滕县西五十三里。” 注②集解服虔曰:“文子,韂卿也。” 注③集解左传曰太叔名疾。 注④集解服虔曰:“鸟喻己,木以喻所之之国。”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① 注①索隐前文孔子以定公十四年去鲁,计至此十三年。鲁系家云定公十二年孔子去鲁,则首尾计十五年矣。 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①则枉者直。” 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②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注①集解包氏曰:“错,置也。举正直之人用之,废置邪枉之人。”索隐论语“季康子问政,子曰‘政者,正也’”。又“哀公问曰‘何为则人服’?子曰‘举直错诸枉则人服’”。今此初论康子问政,未合以孔子答哀公使人服,盖太史公撮略论语为文而失事实。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欲,情欲也。言民化于上,不从其所令,从其所好也。”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夡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①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②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③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注①集解包氏曰:“征,成也。□宋二国,夏殷之后也。夏殷之礼吾能说之,□宋之君不足以成也。” 注②集解何晏曰:“物类相召,势数相生,其变有常,故可预知者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监,视也。言周文章备于二代,当从之也。” 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①纵之纯如,②皦如,③绎如也,以成。” ④“吾自韂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⑤ 注①集解何晏曰:“太师,乐官名也。五音始奏,翕如盛也。” 注②集解何晏曰:“言五音既发放纵尽,其声纯和谐也。” 注③集解何晏曰:“言其音节明。” 注④集解何晏曰:“纵之以纯如,皦如,绎如,言乐始于翕如而成于三者也。” 注⑤集解郑玄曰:“反鲁,鲁哀公十一年冬。是时道衰乐废,孔子来还,乃正之,故雅颂各得其所。”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①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②鹿鸣为小雅始,③文王为大雅始,④清庙为颂始”。⑤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注①正义去,丘吕反。重,逐龙反。 注②正义乱,理也。诗小序云:“关雎,后□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毛苌云:“关关,和声。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后□悦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色,慎固幽深,若雎鸠之有别,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也。”按:王雎,金口鹗也。 注③正义小序云:“鹿鸣,宴髃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毛苌云:“鹿得苹,呦呦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 注④正义小序云:“文王,文王受命作周。”郑玄云:“文王初为西伯,有功于民,其德着见于天,故天命之以为王,使君天下。” 注⑤正义小序云:“清庙,祀文王也。周公既成雒邑,朝诸侯,率以祀文王焉。” 毛苌云:“清庙者,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宫也。谓祭文王,天德清明,文王象焉,故祭之而歌此诗也。” 孔子晚而喜易,序①彖、②系、③象、④说卦、⑤文言。⑥读易,韦编三绝。曰: “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注①正义序,易序卦也。夫子作十翼,谓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序卦、说卦、杂卦也。易正义曰:“文王既繇六十四卦分为上下篇,先后之次,其理不易。孔子就上下二经,各序其相次之义。” 注②正义吐乱反。上彖,卦下辞;下彖,爻卦下辞。易正义曰:“夫子所作,统论一卦之义,或说其卦德,或说其卦义,或说其卦名。庄氏云‘彖,断也,言断定一卦之义’也。” 注③正义如字,又音系。易正义云:“系辞者,圣人系属此辞于爻卦之下。分为上下篇者,以简编重大,是以分之。”又言“系辞者,取纲系之义”也。 注④正义上象,卦辞;下象,爻辞。易正义云:“万物之体自然,各有形象,圣人设卦以写万物之象,今夫子释此卦之象也。” 注⑤正义易正义云:“说卦者,陈说八卦德业变化法象所为也。” 注⑥正义易正义云:“夫子赞明易道,申说义理,释乾坤二卦经文之言,故称文言。” 又:“杂卦者,六十四卦以为义,于序卦之外,别言圣人之兴,因时而作,随其事宜,不必相因袭,当有损益。”又云:“杂揉觽卦,错综其义,或以同相类,或以异相明。” 按:史不出杂卦,故附之。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①颇受业者甚觽。 注①正义浊音卓。邹音聚。颜浊邹,非七十*(七)*②人数也。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①绝四: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所慎:齐,战,疾。⑥子罕言利与命与仁。⑦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⑧ 注①集解何晏曰:“四者有形质,可举以教。” 注②集解何晏曰:“以道为度,故不任意也。” 注③集解何晏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故无专必。” 注④集解何晏曰:“无可无不可,故无固行也。” 注⑤集解何晏曰:“述古而不自作,处髃萃而不自异,唯道是从,故不有其身。” 注⑥集解何晏曰:“此三者人所不能慎,而夫子慎也。” 注⑦集解何晏曰:“罕者,希也。利者,义之和也。命者,天之命也。仁者,行之盛也。寡能及之,故希言之。” 注⑧集解郑玄曰:“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端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重教也。” 其于乡党,恂恂①似不能言者。其于宗庙朝廷,辩辩②言,唯谨尔。③朝,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④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⑤ 注①集解王肃曰:“恂恂,温恭貌也。”索隐有本作“逡逡”,音七旬反。 注②索隐论语作“便便”。 注③集解郑玄曰:“唯辩而谨敬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中正之貌也。”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和乐貌。” 入公门,鞠躬如也;趋进,翼如也。①君召使傧,②色勃如也。③君命召,不俟驾行矣。④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言端好也。” 注②集解郑玄曰:“有宾客,使迎之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必变色。” 注④集解郑玄曰:“急趋君命也,行出而车驾随之。” 鱼馁,肉败,割不正,不食。①席不正,不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鱼败曰馁也。” 是日哭,则不歌。见齐衰、瞽者,虽童子必变。① 注①集解包氏曰:“瞽,盲。” “三人行,必得我师。”①“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②使人歌,善,则使复之,然后和之。③ 注①集解何晏曰:“言我三人行,本无贤愚,择善而从之,不善而改之,无常师。”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夫子常以此四者为忧也。” 注③集解何晏曰:“乐其善,故使重歌而自和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① 注①集解王肃曰:“怪,怪异也。力谓若奡荡舟,乌获举千钧之属也。乱谓臣弒君,子弒父也。神谓鬼神之事。或无益于教化,或所不忍言也。”李充曰:“力不由理,斯怪力也。神不由正,斯乱神也。怪力,乱神,有与于邪,无益于教,故不言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①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②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③瞻之在前,忽焉在后。④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⑤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⑥达巷党人*(童子)*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⑦子闻之曰: “我何执?执御乎?执射乎?我执御矣。”⑧牢曰:“子云‘不试,故艺’。”⑨ 注①集解何晏曰:“章,明。文,彩。形质着见,可以耳目循也。” 注②集解何晏曰:“性者,人之所受以生也。天道者,元亨日新之道。深微,故不可得而闻之。” 注③集解何晏曰:“言不可穷尽。” 注④集解何晏曰:“言忽恍不可为形象。” 注⑤集解何晏曰:“循循,次序貌也。诱,进也。言夫子正以此道进劝人学有次序也。”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言夫子既以文章开博我,又以礼节节约我,使我欲罢不能。已竭吾才矣,其有所立,则卓然不可及。言己虽蒙夫子之善诱,犹不能及夫子所立也。” 注⑦集解郑玄曰:“达巷者,党名。五百家为党。此党之人美孔子学道艺,不成一名而已。” 注⑧集解郑玄曰:“闻人美之,承以谦也。吾执御者,欲明六艺之卑。” 注⑨集解郑玄曰:“牢者,弟子子牢也。试,用也。言孔子自云我不见用故多伎艺也。” 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①叔孙氏车子鉏商获兽,②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 “麟也。”取之。③曰:“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④颜渊死,孔子曰: “天丧予!”⑤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⑥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 “何为莫知子?”⑦子曰:“不怨天,不尤人,⑧下学而上达,⑨知我者其天乎!”⑩ 注①集解服虔曰:“大野,薮名,鲁田圃之常处,盖今钜野是也。”正义括地志云: “获麟堆在郓州钜野县东十二里。春秋哀十四年经云‘西狩获麟’。国都城记云‘钜野故城东十里泽中有土台,广轮四五十步,俗云获麟堆,去鲁城可三百余里’。” 注②集解服虔曰:“车子,微者也;鉏商,名也。”索隐春秋传及家语并云“车子鉏商”,而服虔以“子”为姓,非也。今以车子为主车车士,微者之人也。人微故略其姓,则“子”非姓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麟非时所常见,故怪之,以为不祥也。仲尼名之曰‘麟’,然后鲁人乃取之也。明麟为仲尼至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圣人受命,则河出图,今无此瑞。吾已矣夫者,*[伤]*不得见*[也]*。河图,八卦是也。” 注⑤集解何休曰:“予,我也。天生颜渊为夫子辅佐,死者是天将亡夫子之证者也。” 注⑥集解何休曰:“麟者,太平之兽,圣人之类也。时得而死,此天亦告夫子将殁之证,故云尔。” 注⑦集解何晏曰:“子贡怪夫子言何为莫知己,故问之。” 注⑧集解马融曰:“孔子不用于世,而不怨天不知己,亦不尤人。”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下学人事,上达天命。” 注⑩集解何晏曰:“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故曰唯天知己。”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乎!”①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②行中清,废中权”。③“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④ 注①集解郑玄曰:“言其直己之心,不入庸君之朝。” 注②集解包氏曰:“放,置也。置不复言世务也。” 注③集解马融曰:“清,纯絜也。遭世乱,自废□以免患,合于权也。” 注④集解马融曰:“亦不必进,亦不必退。唯义所在。”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 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①故殷,运之三代。②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注①索隐言夫子修春秋,以鲁为主,故云据鲁。亲周,盖孔子之时周虽微,而亲周王者,以见天下之有宗主也。 注②正义殷,中也。又中运夏﹑殷﹑周之事也。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① 注①集解刘熙曰:“知者,行尧舜之道者也。罪者,在王公之位,见贬绝者。” 明岁,子路死于韂。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①梁柱摧乎!哲人萎乎!”②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③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④ 注①集解郑玄曰:“太山,觽山所仰。” 注②集解王肃曰:“萎,顿也。” 注③集解王肃曰:“伤道之不行也。” 注④集解郑玄曰:“明圣人知命也。”正义括地志云:“汉封夫子十二代孙忠为褒成侯;生光,为丞相,封侯;平帝封孔霸孙莽二千户为褒成侯;后汉封十七代孙志为褒成侯;魏封二十二代孙羡为崇圣侯;晋封二十三代孙震为奉圣亭侯;后魏封二十七代孙为崇圣大夫;孝文帝又封三十一代孙珍为崇圣侯,高齐改封珍为恭圣侯,周武帝改封邹国公;隋文帝仍旧封邹国公,炀帝改为绍圣侯;皇唐给复二千户,封孔子裔孙孔德伦为褒圣侯也。”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① 注①索隐若孔子以鲁襄二十一年生,至哀十六年为七十三;若襄二十二年生,则孔子年七十二。经传生年不定,致使孔子寿数不明。 哀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兿遗一老,①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②呜呼哀哉!尼父,毋自律!”③子贡曰:“君其不没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④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余一人’,非名也。”⑤ 注①集解王肃曰:“吊,善也。兿,且也。一老谓孔子也。” 注②集解王肃曰:“疚,病也。” 注③集解王肃曰:“父,丈夫之显称也。律,法也。言毋以自为法也。” 注④索隐失礼为昏,失所为□。左传及家语皆云“失志为昏,失礼为□”,与此不同也。 注⑤集解服虔曰:“天子自谓‘一人’,非诸侯所当名也。”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①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②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赣庐于頉上,③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頉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頉,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頉。孔子頉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④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注①集解皇览曰:“孔子頉去城一里。頉茔百亩,頉南北广十步,东西十三步,高一丈二尺。頉前以瓴甓为祠坛,方六尺,与地平。本无祠堂。頉茔中树以百数,皆异种,鲁人世世无能名其树者。民传言‘孔子弟子异国人,各持其方树来种之’。其树柞﹑枌﹑雒离﹑安贵﹑五味﹑毚檀之树。孔子茔中不生荆棘及刺人草。”索隐雒离,各离二音,又音落藜。藜是草名也。安贵,香名,出西域。五味,药草也。毚音谗。毚檀,檀树之别种。 注②索隐诀音决。诀者,别也。 注③索隐按:家语无“上”字。且礼云“适墓不登陇”,岂合庐于頉上乎?盖“上” 者,亦是边侧之义。 注④索隐谓孔子所居之堂,其弟子之中,孔子没后,后代因庙藏夫子平生衣冠琴书于寿堂中。 孔子生鲤,字伯鱼。①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② 注①索隐按:家语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并官氏之女,一岁而生伯鱼。伯鱼之生,鲁昭公使人遗之鲤鱼。夫子荣君之赐,因以名其子也。 注②集解皇览曰:“伯鱼頉在孔子頉东,与孔子并,大小相望也。” 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① 注①集解皇览曰:“子思頉在孔子頉南,大小相望。” 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尝为魏相。 子慎生鲋,年五十七,为陈王涉博士,死于陈下。 鲋弟子襄,年五十七。尝为孝惠皇帝博士,迁为长沙太守。长九尺六寸。 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国。安国为今皇帝博士,至临淮太守,蚤卒。安国生卬,卬生驩。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①天下君王至于贤人觽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②可谓至圣矣! 注①索隐祗,敬也。言祗敬迟回不能去之。有本亦作“低回”,义亦通。 注②索隐离骚云“明五帝以折中”。王师叔云“折中,正也”。宋均云“折,断也。中,当也”。按:言欲折断其物而用之,与度相中当,故以言其折中也。 【索隐述赞】孔子之冑,出于商国。弗父能让,正考铭勒。防叔来奔,邹人掎足。尼丘诞圣,阙里生德。七十升堂,四方取则。卯诛两观,摄相夹谷。歌凤遽衰,泣麟何促!九流仰镜,万古钦躅。 [/TD][/TR][TR][TD][/TD][/TR][/ALIGN]

[TR][TD][/TD][/TR][TR][TD][B][/B] [/TD][/TR][/ALIGN]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