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房守日(真田豪语录)

 21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汉民族与大和民族的血缘关系求证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汉民族与大和民族的血缘关系求证

汉民族与大和民族的血缘关系求证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一种观点,汉民族与大和民族同源而异出。“同源”是指这两个民族血脉的主流成分,都是由先秦和前汉时代逐鹿中原的华夏各民族混血而成的,“异出”是指生成的“容器”不同,胜者君临天下,在中原;败者亡命天涯,在日本列岛。

关键词:炎黄子孙、同源异出、劫波度尽、共拓太空

“龙”字是繁衍于东亚的华夏各民族之总称,龙的图腾形象地记录了古代华夏各民族类聚群分、血缘交融的发展过程。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被称为“亚洲四小龙”,因为他们和我们中国同源于古代华夏各民族,都是龙的传人,其特征是具有黄色的皮肤。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关系比一般的睦邻关系更密切,根本原因是同血缘的关系。血缘关系是家庭、民族、国家的基础,家庭、社会、政治等各种关系都以此为基线而波动,当偏离过大时,就会逆向回归,这是大自然的规律。面对外族的侵略,同根、同源的兄弟民族本身就是一个紧密的军事联盟。而日本呢?几千年的邻里关系,都是黄色的面孔,古代华夏各民族与大和民族在血缘这一层面究竟是什么关系,至今仍处于混沌状态,没有一个明确的共识!
血缘关系恍惚,就会骨肉相残而浑然不知!反思近一百多年来惨痛的历史教训,展望未来东亚乃至世界的和平,在血缘这个层面上确认汉民族与大和民族的关系至关重要!
本文提出一种观点——汉民族与大和民族同源而异出,都源于先秦和前汉时期逐鹿中原的华夏各民族。这是我对中日两国学者关于日本人祖先的大量研究成果进行再分析后,抓住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期,持续数百年的战争,导致了日本由原始社会快速转变为奴隶制社会这个主要矛盾,依据量变到质变的关系得出的。
下面首先给出综述,然后引用权威可信的资料从不同角度,逐一进行再分析、再求证,以此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请教……

综述:汉民族与大和民族同源而异出
追逐利益是人类的本能,面对东亚大陆富饶的平原,肥沃的土地,巨大利益的驱使,引发了炎黄、东夷、苗蛮、百越和戎狄等古代华夏各民族,逐鹿中原,群雄争霸,恰如M.Z.D诗中所赞:“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历时长达55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社会向大一统的封建制社会变革的伟大时期。奴隶制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正如国际歌中所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广大的劳动人民不愿做奴隶的的意愿,是产生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由此可见,秦王朝的短命,西楚霸王项羽的失败,也与他们具有奴隶制度的“血统”有关,这就是历史的必然。
M.Z.D说:“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持续了数百年的战争,就是这个“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存在和发展”的主要矛盾。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的需求使得社会生产力显著地提高。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的进程,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也加快了社会大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秦汉帝国相继崛起。
胜者君临天下——确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制度。随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生活,血液的交融使各族群之间的边界趋于模糊,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习俗,进而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利益等等。古代华夏各民族统一于秦王朝,其族称曾经改为“秦人”。但秦王朝仅有二十年短命的国运,使“秦人”这个称呼很快被人们遗忘了。长达400多年的汉王朝,宽松的历史环境和充分的认知时间,汉民族逐渐变成了其治下“大一统的华夏民族”之称谓。从此以后,汉民族 就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败者亡命天涯——奴隶制社会制度的崩溃,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成为了四散逃命的人流。踏着中国大陆政权频繁更替的节拍,吴灭徐,越灭吴,楚灭越,秦灭六国,汉灭秦……,逃命的奴隶主贵族,还有那些不堪暴政的平民百姓,组成了一波又一波的逃亡集团,通过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东部沿海有序地汇集到这个四面环海的日本列岛。在这个封闭的岛国空间中,原来不共戴天的仇恨,只能消磨在无奈之中;情爱的本能,血液的交融,亲情的包容,融合而成了大和民族。“大和”二字,涵盖了这个从量变到质变,既痛苦又无奈的漫长过程。
这是一次质的飞跃,日本弥生时代人口激增了数十倍,使持续了数千年的原始社会快速转变为奴隶制社会。对此,日本史学界一致公认:“弥生文化是一种来自中国的文化”。
环视日本列岛的地理环境,细查先秦各时代移民东渡的能力,纵观东亚几千年的文明史, 导致了这一剧变的也只能是公元前东亚大陆这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战争。
汉民族与大和民族同源而异出,“同源”是指这两个民族血脉的主流成分,都是由先秦和前汉时代逐鹿中原的炎黄、东夷、苗蛮、百越和戎狄等华夏各民族混血而成的,“异出”是指生成的“容器”不同,胜者君临天下,在中原;败者亡命天涯,在日本列岛。

求证一:古代日本列岛的地理环境与大陆移民东渡的能力
在黑龙江出海口的库页岛南部和日本北部的北海道,居住着阿伊努人,古称虾夷。因为他们眼窝深陷、肌体健壮、毛发浓密,也叫毛人。北海道,古称虾夷岛,明治时期才改称北海道。近年来的DNA研究结果表明,阿伊努人具有非黄种人的特征 ,他们更多地传承了日本绳纹时期土著人种的血脉。公元前,他们祖先的足迹曾遍及日本全境,8世纪时还控制着本州岛的三分之一地区。经过大和朝廷一千多年的“东征毛人”,明治初期还有二十多万人生活在北海道。另据北海道政府在1984年的调查资料,当时的北海道仅有 24,381个阿伊努人了。一个正常迁徙的非黄种人的民族,他们的祖先曾一度占据过大部分日本列岛,被另一个后迁徙过来的黄种人的民族驱赶、同化,压缩至东北一隅,几尽灭绝。这种巨大而持续的能量是怎样形成的呢?本文前面所综述的观点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日本列岛的地理环境,然后再探讨古代东亚大陆移民东渡的能力。
四面环海的日本列岛,分布在北纬约20~45度、东经约123~154度的海域中,恍如一条苍龙,孤悬天涯,斜卧海角,花纹古朴,景观奇特。列岛的东方,是一望无边浩瀚的太平洋。公元前,人类还不具备横跨太平洋在日本列岛东海岸登陆的能力。因此,古代人类由美洲和澳洲等地向日本列岛批量迁徙,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日本列岛的西方,邻近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站在朝鲜半岛的南端,极目远眺,对岸的岛国风光就能尽收眼底。天气晴朗时,对马岛、壹歧岛以及海峡对岸的九州,仅用肉眼就可以看清楚。不到200公里海峡,熟悉潮流的人,利用顺风,一、二日就能渡过。
据考古发现,日本千叶县加茂遗迹出土的独木舟,长7米,宽0.5米,距今约5千年,也许那时华夏民族就已经东渡日本。中国在商代已有了海上的运输贸易,周代时就已经开辟了沿朝鲜半岛西海岸的航路。通过海底沉船上的古币可以证明,那时就存在着从山东半岛经朝鲜半岛的南端到日本九州的古老航线了。
春秋战国时期,专门设有造船的船官。船只种类也很多,有渔船、战船、运输船等等。譬如吴国,在造船、航海方面就处于领先地位。吴军水师的主力,其战船有大翼 、中翼、小翼、突冒、楼船等。其中大翼船长十二丈,宽一丈六尺,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战士有26人,下层划桨手多达50人。另有操长钩矛、长斧者各4人,专职掌握航向及联络者3人,指挥机构则由吏、仆、射、长各1人组成,共计载员91名。这样的战船在水面活动是相当快速、灵便的。中翼船长九丈六尺,宽一丈三尺五寸,载员86名。小翼船长九丈,宽一丈二尺,载员80人。要注明的是,周代和秦代的一丈,约合现在的2.31米。这三种战船都是当时的主力战船,人们将它们合称为三翼船。突冒是船首装有冲角的战船,楼船通常是指挥船。水战基本方式是先用弩射,再用突冒撞击敌船,紧接着进行接舷战斗,最后登船格斗。
通过海上作战,动则水军数千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直捣敌方要害。这些水师,就曾用来从吴国的长江口一带北进,千里突袭隶属齐国的山东半岛 ,以满足吴王夫差与齐、晋两国争霸的欲望。这些战船也完全可以从中国的长江口一带运载数千人的军队,直达日本九州岛的南端。因此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已经具备了从中国的东海岸渡海到达日本九州岛和四国岛的能力,而规模之宏大,一次可运载数千人。

求证二:一条“大和”而成的苍龙
M.Z.D曾有诗:“……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诗中“苍龙”一语双关,首先是指红军长征北上的主要任务是抗击日本侵略者,其次也指对红军围追堵截欲全歼而后快的蒋介石。历史学是一门实证科学,文学的佳句,很有可能是史学之大忌。M.Z.D的这个文学的佳句却预言了日本战败投降,还有蒋介石集团苍惶逃亡台湾。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中蕴涵着的历史规律,而不应仅仅看作是不幸言中的巧合。
对于这个“龙”字,本文第一句就已经给出了定义。因此,龙的传人就是古代繁衍于东亚的华夏各民族,类聚群分、血缘交融的后代。作为龙的传人,蒋介石集团自不必多说,而大和民族是龙的传人吗?没有明确的共识。但若否定大和民族也是龙的传人,面对着一张张黄色的脸,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乎情理的,本文对此持肯定的观点。
“苍龙”指“太岁星”,古人认为代表凶神。同是龙的传人,日本这条苍龙对其周边邻居的态度是凶恶的,不友好的,一百多年来的近代历史就是明证。
“苍”字一般泛指深青、深绿、灰白等颜色,有动态、变化不定的内涵。例如《旧唐书•东夷传•日本》中:“不以实对,故中国疑焉。”,还有《新唐书•东夷传•日本》中:“使者不以情,故疑焉。”,这两句是说日本使者向唐朝解释国号改称“日本” 时,遮遮掩掩,不以实对,似有一种难以明言的动机。中国的济南地区称具有这种“遮遮掩掩,不以实对,似有一种难以明言的动机”的特征为“苍”。用当地人的土话说:“这个日本使者真够苍的!”。
心中有难以明言的动机,行为上遮遮掩掩,又不能够告诉他人,必有其原因。当这个原因被逐渐淡忘时,“难以明言的动机”就成为一种心理障碍。在心理障碍的初期,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或在他人的帮助下,回忆起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想通了,就破除了心中之魔障。两千年多的淡忘,已是障壁高耸,近百代的传衍,“苍”的特征近乎于固化成性格。然而劫波即将度尽,那段被淡忘了的历史在朦胧中漫漫地浮现了出来……
在古代日本的绳纹时代末期和弥生时代前期,踏着中国大陆政治动荡的节拍,一波又一波逃命而来的“天孙”们,使得列岛上的居住人口激增。他们的祖先、父兄曾经是中原逐鹿的对手,甚至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历史的老人却把他们有序地送到了这个人烟稀少日本列岛,往日的骄纵已经荡然无存,但仇恨的泯灭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求生存,只能以各自为政的部落形式居住了下来。土地被迅速地瓜分殆尽,日本的弥生时代来临了。
他们在兵器、生产力及文化等各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随着岁月的流失,他们的部落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远远地超过了列岛上原来的土著人种,这些部落就是后来百多个小国的雏形。这些逃命而来的“天孙”们,俨然变成了列岛的主宰,他们是日本的先民,“号称”八百万众神。他们给还处在原始部落状态的日本列岛带来了奴隶制的社会制度,其结果是产生了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快速转变。
“大和”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封闭的岛国空间中,伴随着不共戴天的仇恨,痛苦的整合在漫长的岁月中煎熬。好在日本风光秀美,温泉颇多。泡泡温泉、看看火山,令人心旷神怡。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些“罗迷欧和朱丽叶”,情爱的本能导致了多元化的混血,仇恨的隔膜渗进了亲情的血液。思想、宗教、习俗、艺术伴随着血液在流动、在碰撞、在渗透、在交融,一条“大和”而成的苍龙降生了,它就是大和民族。

求证三:睿智的君主
日本国歌《君之代》的词出自一首古诗歌,源于公元10世纪的《古今和歌集》和公元11世纪的《和汉朗咏集》,但歌词的作者不详。歌词译文的大意是:“君主御世,千秋万代;砂砾成岩,遍生青苔。”。《君之代》又名《君主御世》,是颂扬在天皇的治理下,大和民族犹如一个遍生青苔的岩石,千秋万代,生生不息。
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岩石不是由岩浆冷却后所形成,而是由砂砾聚合而成的。下面依据前面综述的观点对日本的国歌《君之代》诠译如下:
弥生时代前半期的日本列岛,比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还要热闹。这些逃命而来的“天孙”们,他们的祖先、父兄,在中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对手,甚至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往日的骄纵虽已荡然无存,但仇恨的泯灭,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父仇不报,不共戴天;父仇不报,妄为人子;父仇不报,禽兽不如;父仇不报,何以生为?警句昭昭,言犹在耳!更何况是灭族之恨啊!仇恨的烙印,求生的本能,是那个时代鲜明的特征。日本列岛在弥生时代的中后期和古坟时代,百多个“砂砾”一样的小国就是真实的历史写照。
那时候没有天皇,各小国的首脑是君主。大家都是君主,并且伴随着环环相扣的仇恨,谁又会听谁的呢?因此将“御世”解释成“治理”有些牵强。不共戴天的仇恨,在漫长的岁月中,不仅仅是在痛苦的整合中煎熬,还有人在静观默察,睿智思考,他就是日本国歌歌词中的君主。他治下的小国,并非是最强大的,但却可能是最古老的之一。因为他相对超脱,并能够洞察全局,这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时间。这位悟性极高的君主发现,多维的仇恨,虽互为掣肘,却平衡于自然。于是,他采用帝王御人的制衡之术,利用其相互之间的仇恨与亲情,来驾御面前这百多个“砂砾”一样散乱的小国,这就是“君主御世”。
既然可以御世,御人就更不成问题了。这位深谙御人之术的君主广开贤路,招揽人才,运用政治、经济、军事、信仰等各种手段制衡周边各国的内政外交,自己也迅速地崛起,向宗主国过渡。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控制周边各国的外交和国防,使其处于半独立状态而成为自己的藩属国。此后,在历代君主不懈地努力下,从量变到质变,“砂砾”聚合成一个遍生青苔的岩石——大和民族。大化改新后,大一统的倭国将国号改称日本,御世的君主升格为天皇。日本国歌《君之代》就是以最简单扼要的词句,向后人叙述了这段大和民族崛起的历史,并祝愿今后在天皇的治理下,万代生生不息,直到永远。
“君主御世”是一个适合当时日本的国情的伟大的创举,通过加强宗主国对藩属国的控制程度,使藩属国逐渐地瘫痪乃至消亡,由奴隶制的社会制度向封建制的社会制度缓慢地过渡,最终将“砂砾”般的倭国聚合成了大一统的日本国。
每个国家的国歌中都含有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信息,日本国歌也不例外。就像“君”、“大和”、“日本”这些字、词一样,它们都是恰如其分、不可替代的标志。然而如此重要的标志在日文中却要用汉字来表示,就因为它恰恰就是历史老人身体中的“DNA”。

求证四:万世一系的王化之鸿基
大化改新 以后,日本逐渐地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封建制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一统”,军事上的“大一统”是打天下,而思想上的“大一统”却关乎于坐天下。对此,历代的统治者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秦始皇首创了“万世一系”的理念,他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乃至万世”。为此,他欲依靠强权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导致了焚书坑儒。他失败了,只传了二世,昙花一现的秦王朝就淹没在历史的海洋之中。汉武帝汲取了秦始皇霸道治国的历史教训,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适合中国的国情,使汉王朝的统治延续达400多年,创中国封建制社会之最。
中国的秦皇、汉武没做到的,日本的天武天皇(673-686在位)却做到了。《古事記》是现存的日本古代第一本(官修)史书,作者太安万侣在序言中谈到,天武天皇作为统治者,认为修史乃“邦家之经纬,王化之鸿基”,要求将当时各种版本的《帝纪》和《本辞》,经“讨核”、“削伪”后,撰写成统一口径的史书,流传后世。《帝纪》也叫《帝皇日继》,是皇室的系谱;《本辞》中包括神话、传说等等。
这个旨意实际暗含着一个“焚书”的过程,30年后,到日本和铜四年(711),日本元明天皇(707-715在位)敕命太安万侣编撰日本古代史时,已经没有任何《帝纪》和《本辞》的文字资料了。幸亏30年前,太安万侣家有个舍人,“姓稗田,名阿礼,年是廿八,为人聪明,度目诵口,拂耳勒心。即勅语阿礼,令诵习帝皇日继及先代旧辞。”,这样,太安万侣才能根据稗田阿礼背诵的《帝记》和《旧辞》笔录而成了《古事記》,并经“谨随诏旨,仔细采摭”,于和铜五年(712)1月28日完成后,献给了元明天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旧辞》即《先代旧辞》,是指被“焚书”前《本辞》的文字资料。再就是“勅”即“敕”字,古同“饬”。意思是在“焚书”前,太安万侣饬令自己家的舍人稗田阿礼背诵“帝皇日继及先代旧辞”,这里“勅语”二字不应理解为天武天皇的敕命。
成书后的《古事记》分成三个部份,作者太安万侣的序言部分;上卷是《本辞》部分,收录了神话、传说等等;中卷和下卷是《帝纪》部分,收录了第1代天皇(神武天皇)到第33代天皇(推古天皇)的家谱、事迹等。
天武天皇下旨官修统一口径的史书时,各种版本的《帝纪》和《本辞》还很多。而在30年后,太安万侣竟堂而皇之地告诉元明天皇,《古事記》是靠稗田阿礼背诵的笔录写成的。也就是说,像他这样的官员奉旨编撰《古事記》,却没有任何可参考的文字记录。即使有,他也没有资格看。仅能靠口口相传,而这点内容还要按“领导”意图,仔细采摭,由此可知当时的政治背景是个什么样子了。这是太安万侣利用合法的手段,对那个时代文化浩劫的控诉!
稍后,在天武天皇的儿子舍人亲王的主持下,经过近40年的努力,日本正式的官修史书《日本书纪》于720年问世,完成了天武天皇对大和王朝的“邦家之经纬,王化之鸿基”统一口径的遗愿。《帝记》和《旧辞》毕竟还是大和王朝自己的历史记录,连它们都见不到了,更何况其它各种历史资料,包括涉及各藩国形成及演变的历史记录,全部被荡涤一空。从大化改新以后,藤原氏家族主导日本政坛近千年,天武天皇“万世一系”的统治理念,他们参与制定并给予了成功的延续,当然要荣辱与共了……
天武天皇作为统治者,以荡涤日本古代历史文化为代价,成就了思想上的 “大一统”,奠定了日本天皇“万世一系”的王化之鸿基。这样做虽然根除了原来那百多个如“砂砾”般小国之间的旧怨,相当于增加了凝聚力,但却给现代的日本人留下了一个难题——谁是日本人的祖先?他们对自己是神仙传衍的后代无法坚信不移,因为神仙是生活在虚拟的时空中。他们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种族,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忘记了”自己国家或祖先的历史,是谓“数典忘祖”,是一种多么巨大的心理压力呀!他们在到处的寻找,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甚至采用各种高科技的手段,以至于各种各样的新说比神仙还要多……

求证五:大和民族也是炎黄的子孙
在颂扬天武天皇的道和德时,作者太安万侣在《古事記》的序言中这样说:“道轶轩后,徳跨周王。”,要感谢太安万侣,这等于公开宣布——大和民族也是炎黄的子孙。
“道轶轩后,徳跨周王。”不可简单地理解成溜须拍马,作为日本的帝王,天武天皇当之无愧!可太安万侣为什么不用神武、崇神、仁德各位天皇来对比呢?为什么不用秦皇、汉武来对比呢?而却要颂扬天武天皇的道和德超过轩辕黄帝之后,周朝及以前的所有帝王呢?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M.Z.D在评价先代帝王时的著名诗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为什么M.Z.D在诗句中不提亚历山大、拿破仑,也不提列宁、斯大林呢?因为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对于M.Z.D诗句中特指的先代帝王,在大脑中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背景,这个背景就是作者自己祖先的历史。
由此可知,太安万侣那个时代的统治阶级,上至天皇,下至官员,都默认中国两周及以前的历史,就是自己祖先的历史。更确切地说,是指中国春秋战国以前的历史。此后就分叉了,汉民族与大和民族同源而异出,这也是太安万侣为什么不用秦皇、汉武来对比的原因。
对于谁是日本人的祖先?太安万侣是最有发言权的人,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可以这么说,他说的这句话是获得了那个时代的认可,这个认可的历史背景正是前面综述中所给出的观点:大和民族也源于先秦和前汉时期逐鹿中原的华夏各民族。

求证六:对小山修三教授的第一组统计数据进行再分析
小山修三教授的第一组统计数据是:“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全国人口,绳纹后期为16万1千人,弥生时代增至60万1千500人” 。时间上对应于中国的战国(前472—前221年)时期,考虑到迁徙要有一定时间上的滞后,把这段时间确定为公元前450年——公元前200年,共250年的时间,是比较合理的。因此可得到下式:
161000(人)×(1+年均人口增长率)250 = 601500(人)
由上式可解得:
年均人口增长率 ≈ 5.286‰
这个数据的含义是,在公元前450年——公元前200年这250年的时间中,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全国人口,每年平均的人口增长率约为5.286‰ 。据此还可以往前类推:
601500(人)÷(1 + 5.286‰)571 ≈ 29638(人)
这个数据的含义是,在公元前771年,也就是中国春秋战国的初期,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全国人口约为29638人。再往前类推,如下式:
601500(人)÷(1 + 5.286‰)846 ≈ 6954(人)
这个数据的含义是,在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中国的商末周初,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全国人口约为6954人。
由上可知,在还不具备较大规模迁徙条件的商末周初,除北海道以外日本列岛的人口也不过七千人。如果没有持续了几百年一波又一波从中国大陆而来的逃亡集团,则不会产生人口的暴增,日本列岛就不会进入弥生时代,也不会进入奴隶制社会,还是处于原始社会的部落状态。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人口平均寿命仅为18-20岁,奴隶制社会也只有20-30岁,人口增长是相当困难的。 对于中国的整个奴隶制时期,即从夏朝初年到春秋战国之交的1600多年,人口增长大约1.7倍 ,可得到:
(1+年均人口增长率)1600 = 1 + 1.7
由上式可解出中国整个奴隶制时期的:
年均人口增长率≈ 0.621‰
我们不妨利用中国整个奴隶制时期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621‰ 这个数据,作为不考虑外来人口的年均人口增长率,来探讨一下古代日本的绳纹时代的末期和弥生时代的前半期,在外来人口暴增的条件下所产生的混血比率。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其人口增长率也高于原始社会。虽然使用这个数据看似略显保守,但得到的结果却更具说服力。令:
α=1+0.621‰   为1 + 不考虑外来人口的年均人口增长率
β=1+5.286‰   为1 + 包含了外来人口的年均人口增长率
n 取0,1,2,……,N,令Ρn=0为第0年年初的人口数,姑且假设Ρn=0全部为原绳纹晚期的土著人种的人口数;则在第n年时的人口中,原绳纹晚期土著人种的血缘所占的混血比率:
ρn =(Ρn=0×αn)÷(Ρn=0×βn)=αn÷βn =(α÷β)n
由这个混血比率公式可推出:
(1)、公元前1046年(相当于中国商末周初)时的绳纹晚期土著人种,他们的血缘在弥生时代中期(公元元年)的人口中,所占的混血比率为:
ρ1046 =(α÷β)1046=(1.000621÷1.005286)1046  ≈ 0.00771
其含义是,商末周初就已经具备了从朝鲜半岛南岸渡海,途经对马岛、壹歧岛到达海峡对岸九州的能力,从那时算起,到公元元年,来到日本列岛的的移民,把大约99.229% 的绳纹晚期土著人种的血缘成分屏蔽掉了。
(2)、公元前771年(相当于中国春秋战国初期)时的绳纹晚期土著人种,他们的血缘在弥生时代中期(公元元年)的人口中,所占的混血比率为:
ρ771 =(α÷β)771=(1.000621÷1.005286)771 ≈ 0.0277
其含义是,公元前的771年时间,包含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秦及楚汉相争,还有西汉对匈奴的驱赶等等,这些战争给日本列岛送来的的移民,把大约97.23% 的绳纹晚期土著人种的血缘成分屏蔽掉了。
(3)、公元前771年(相当于中国春秋战国初期)时的绳纹晚期土著人种,他们的血缘在在公元前200年(相当于中国汉朝初期)的人口中,所占的混血比率为:
ρ571 =(α÷β)571=(1.000621÷1.005286)571 ≈ 0.07
其含义是,仅仅中国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逃往日本列岛的移民,就把大约93%的绳纹晚期土著人种的血缘成分屏蔽掉了。

论证七:对小山修三教授的第二组统计数据进行再分析
小山修三教授的第二组统计数据是:“从绳文时代晚期到8世纪,人口呈飞跃式激增,增长70多倍。其中,近畿地区从2千余人跃增至120余万,尤为醒目”⑦。从绳文时代晚期到8世纪,大约1200年的时间,横跨日本整个奴隶制社会。
(1)、若人口增长按70倍算,由式β70倍1200=70 ,解得:
β70倍=1+3.5467‰  为1 + 包含了外来人口的年均人口增长率
代入上述混血比率公式:
ρ70倍=(α÷β70倍)1200=(1.000621÷1.0035467)1200 ≈ 0.03
其含义是,从公元前4世纪到8世纪这1200年的时间,迁徙到日本列岛的移民,把原来绳纹晚期土著人种大约97%的血缘成分屏蔽掉了。
由此可知,在公元8世纪时,日本人口集中的中部、南部包括九州岛和四国岛,外来的移民血缘成分所占的比例在97%左右。但对于日本本州北部尤其是北海道,就会有所误差,因为那里居住着少数民族阿伊努人,他们更多地传承了绳纹晚期土著人种的血脉。另外他们独特样貌,大量的胡须和丰富的体毛显示还有高加索人种的血统。
(2)、对于从绳文时代晚期到8世纪这1200年期间,近畿地区人口从2千余人跃增至120余万,由式β近畿1200=1200000÷2000 ,解得:
β近畿=1+5.345‰   为1 +包含了外来人口的年均人口增长率
代入上述混血比率公式:
ρ近畿=(α÷β近畿)1200=(1.000621÷1.005345)1200 ≈ 0.00351
其含义是,从公元前4世纪到8世纪这1200年的时间,迁徙到日本列岛的移民,分布是不均匀的。就人口密集的近畿地区而言,绳纹晚期土著人种的血缘遗传,仅占约三百分之一,几乎全是外来的移民了。

求证八:纹生代的屏蔽特征以及量变到质变的大和过程
我们把古代日本公元前的771年时间,即绳纹时代的末期和弥生时代的前半期,称为纹生代。这段时间,对应于中国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秦及楚汉相争;还有汉武帝对匈奴的驱赶,灭卫满朝鲜设汉四郡,将汉帝国的疆域扩展到朝鲜半岛的中、北部地区。战争是最大的人祸,政权频频更替,百姓生灵涂炭。大规模逃命者的徙居,以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在日本列岛上融合而成为大和民族。与汉民族的血缘成分相比,其主体是非常相似的。也就是说,都是炎黄、东夷、苗蛮、百越和戎狄等华夏各民族的大融合。只不过由于地域的原因,东夷、荆蛮、和百越的血缘成分相对偏重一些。
通过对小山修三教授第一组统计数据的定量再分析,可以看出整个纹生代期间,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外来人口的持续暴增,最终导致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全国人口具有如下特征:
(1)纹生代以前,以绳纹晚期土著人种的血缘为主流;
(2)纹生代期间,绳纹晚期土著人种的血缘成分逐渐地下降到3%以下,而外来人口的血缘成分逐渐地上升到97%以上,具备了质变的必要条件;
(3)纹生代期间,外来人口的血缘成分各不相同,中国大陆的炎黄、东夷、苗蛮、百越和戎狄等华夏各民族是他们的主要来源。
(4)纹生代以后,中国大陆已进入封建制社会,政治格局相对稳定,动荡的压力和频率都大为降低。随着外来人口逐步减少,日本列岛居住人口繁衍的数量逐渐成为主流,这一缩量的变化形成了区分新老移民的界限。以后再来的就没有资格被称之为先民,只能作为归化人或渡来人,为臣为民。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液的交融,族群之间的边界逐渐地模糊,最终导致汉民族与大和民族的血缘成分趋于相似。
这就是纹生代的屏蔽特征。无论是探讨大和民族的起源,还是研究汉民族与大和民族的血缘关系,以及各种各样与此有关的考古证据,都可以借鉴纹生代的屏蔽特征,通过相互印证及合理地取舍,导出圆满的解释。譬如,可以合理地解释现代日本人与现代中国人的DNA近似率高,而现代日本人与自己祖先绳纹人的DNA近似率却很低这一类的问题。
通过上面对小山修三教授的第二组统计数据的定量再分析,量化的数据不仅印证了“大和”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揭示出量变的极点在近畿地区,同时它恰恰又是质变的起点,这个“质变”标志着“大一统”的封建制度成为主流,奴隶制的社会制度走向衰亡。由“倭”到“和”的演变,大和民族诞生于这里,以后逐渐地统一了整个日本列岛,这正是我们现在看到并经确认的日本历史。

求证九:高科技手段考古结论是两个民族同源的佐证
近年来,中日一些学者运用高科技手段,对血液、体形、遗传因子等进行比较和研究,其结果都可通过前文所描述的“纹生代的屏蔽特征”进行合理归纳,并导出更为详尽的解释,成为汉民族与大和民族同源的佐证。举例如下:
1996年开始,中国及日本的一些学者们组成“江南人骨中日共同调查团”,对江苏省出土的60个人头骨、大腿骨和牙齿进行了考古研究 。这些遗骨中,有28个属中国新石器时代,17个为春秋战国时代,15个属前汉时代。通过从牙齿中提取DNA,与日本九州地区的福冈县、山口县出土的古代人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Ⅰ、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骨与日本古代人完全不同。
Ⅱ、中国春秋战国和前汉时代的人骨与日本的原始弥生人骨极为相似。
Ⅲ、江苏省徐州郊区的“良王城遗址”出土的人骨中的DNA与日本福冈县出土的弥生人骨中的DNA完全一致,估计他们在十几代前为同一祖先。
Ⅳ、通过对大腿骨的测量,中国江南人的骨骼长度与日本九州弥生人骨骼长度基本一致,鼻梁至前牙的距离也相同。
下面结合本文所提出的观点对以上高科技手段考古的四点结论诠释如下:
对于Ⅰ,这条结论涉及到冰川期,那时的日本列岛和东亚大陆是通过陆桥而联结的,人类可以通过陆桥步行抵达。至于日本列岛与大陆分离后,当年那些通过陆桥步行徙居的人类,是否是日本绳纹晚期土著人种的祖先,不在本文探讨的范畴。即使有的话,由前文所描述的“纹生代的屏蔽特征”可知,其血缘成分也会因纹生代外来人口的激增而丧失殆尽。
对于Ⅱ,依据前文所描述的“纹生代的屏蔽特征”,更具概括性的解释应该是:几乎每个日本的原始弥生人骨,都可以在中国春秋战国和前汉时代的人骨中找到极为相似的。也就是说,某个日本的原始弥生人骨,若在中国春秋战国和前汉时代的人骨中比对,可能极为相似的是在长江流域的人骨;而另一个日本的原始弥生人骨,同样在中国春秋战国和前汉时代的人骨中比对,可能极为相似的是在黄河流域的人骨;若再有一个日本的原始弥生人骨,还是在中国春秋战国和前汉时代的人骨中比对,可能极为相似的是在云南、贵州或东北的洮儿河流域的人骨……
对于Ⅲ,进入春秋之后,随着周王朝的日渐衰微,各诸侯国纷纷并起,称雄争霸,征战不已。地处淮河流域的徐国属东夷集团,也趁机兼并了周边一些小国,包括同姓的舒国等,以致后来与吴国发生战争。公元前512年冬,吴派大军伐徐,引水灌徐国都城,城破,徐国灭亡。徐国历夏、商、周三代,江苏省徐州郊区的“良王城遗址”是徐国的腹地,很有可能是徐国的国都。上述运用高科技手段得到的考古结论Ⅲ,证明了在纹生代早期逃到日本列岛的移民,就有地处淮河流域的徐夷集团。
对于Ⅳ,太伯始创句吴,即吴国,据地长江下游一带,建都于吴中(今江苏省苏州市)。吴国虽居荆蛮之地,但太伯却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周文王姬昌的大伯父。因此其父系就是姬姓的黄帝部落,而其母系是姜姓的炎帝部落②。春秋后期句吴国力强盛,先破强邻楚国,次败宿敌越国,挟军威北上争霸。哪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公元前482年挥师攻陷吴都,到公元前473年灭吴,句吴遂亡于夫差。
勾践灭吴后,历八主,二百二十四年。越王勾践自己有卧薪尝胆而复国的体会,自然不会给吴国留下任何机会,因此这二百二十四年,越王勾践本人及其后世诸君,必对吴国任何企图复国的机会极尽赶尽杀绝之能事。前面我们讨论过吴国已具备了东渡日本的规模能力,确有其残部陆续逃亡日本,是早期逃往日本列岛累计人数最多且军事力量最强的移民集团。
公元前512年,吴灭徐;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公元前249年,楚灭越;公元前224年,秦灭楚;可见地处长江流域的“夷”、“蛮”中,徐人、吴人、越人、楚人是早期弥生人的主体,这也是导致近代日本人身材比较矮小的原因。与近年来中日一些学者运用高科技手段的研究结果:“日本人种与亚洲大陆的人种具有亲缘关系,尤其与长江流域的人种拥有许多共同的特征。”⑥相吻合。
与四面环海的日本列岛不同,中国大陆富饶的平原,肥沃的土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两千多年来,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地入侵,如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五胡乱华,元、清两朝入主中原等等,多元化的混血使得近代汉人在身高方面比近代日本人略占优势。
上述高科技手段的考古结论,也与前文对日本国歌《君之代》的诠译互为印证。“日本原始弥生人骨”也可对应于《君之代》中的“砂砾”,这些“砂砾”质地各不相同。而公元前逐鹿中原的炎黄、东夷、苗蛮、百越和戎狄等华夏各民族,就是这些不同质地的“砂砾”之源。巨大作用力是东亚大陆持续了数百年的战争,“砂砾”不断地汇集到日本列岛,经过近千年从量变到质变既痛苦又无奈的漫长过程,聚合成一个遍生青苔的岩石——大和民族。

关于本文所提出的观点


对于本文所提出的观点——汉民族与大和民族同源而异出,都源于先秦和前汉时期的逐鹿中原的华夏各民族,如果两国人民能够达成共识,远的不说,仅以现实而言,就有助于逐步走出近代历史问题的阴影,东亚乃至整个环太平洋的格局就会重新整合,向有利于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
人类的历史就是对利益追逐和争夺的演义,这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本能。就环太平洋的这些国家和地区而言,每年用于对利益的追逐和争夺,还有那台前幕后智慧博弈的成本,其内耗何止数以千亿美金计之。人类对利益的追逐永恒的,这是我们必须顺应的规律。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当目光环视那浩瀚无际的太空时,具有大智慧人类,必将会作出把“争夺”转变为“开拓”的抉择。就这一点而言,统一的欧洲已经作出了表率。对于数以千亿美金的资源,还有那“烫手”的核弹,巨大的能量可把人类毁灭N次。我们完全可以用来建造一颗与地球同步的行星,把人类的文明提高到行星级的寿命。伴随着巨大的内耗被合理地疏导,将会有更多的和平降临到我们这个星球上。
关于本文所提出的观点,还望各路专家学者们不吝赐教!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M.Z.D选集》1991年第2版,第320页。
  《汉族的起源》 http://www.e56.com.cn/system_file/minority/hanzu/lishi.htm
  阿伊努历史展   http://www.nakoruru.org/ainu/ainu1.htm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六•水战》:伍子胥《水战兵法》
  《左传》曾记载吴大夫徐承率水军于公元前485年进攻位于山东半岛齐国之事。
  王勇著《日本通史》和《吴越移民与古代日本》
  小山修三:《绳文时代》,日本东京:中央公论社,1984 年版
  陶立群:《关于百岁老人与长寿的研究》 http://www.ocan.com.cn/zjlt-t92.htm
  尚绪芝:中国古代社会“一夫一妻制”未能真正实行的原因探析
  南山:《青年参考•日本祖先来自何方又有新说》1999年4月16日
http://www.cyol.net/cyd/qnck/19990416/GB/771%5EC61119.htm

主要参考书还有:《古事记》、《日本书纪》、《列岛古代千年略史》、《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社会》、《史记•吴太伯世家》、《吴越春秋》、《旧唐书•东夷传》、《新唐书•东夷传》等

[ 本帖最后由 canglongya 于 2009-1-15 11:33 编辑 ]

TOP

字太多了,沙发。

同源,肯定同源,都是韩国人。

TOP

抱歉,楼主的文章我给移到水区了。楼主写文是花了不少心思,这一点还是需要肯定的。可惜内容过于想当然了,而且把某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看得过重,所引用的文章也缺乏必然的联系。望楼主能够彻底调整自己的分析问题的思路,而不应该纠缠在无根之木上。

TOP

在颂扬天武天皇的道和德时,作者太安万侣在《古事記》的序言中这样说:“道轶轩后,徳跨周王。”,要感谢太安万侣,这等于公开宣布——大和民族也是炎黄的子孙。

看到这里终于忍不住倒了啊~~~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做不到,就做一个低调、蛋定、靠谱、牛逼的人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真田豪 于 2008-9-4 20:26 发表
在颂扬天武天皇的道和德时,作者太安万侣在《古事記》的序言中这样说:“道轶轩后,徳跨周王。”,要感谢太安万侣,这等于公开宣布——大和民族也是炎黄的子孙。

看到这里终于忍不住倒了啊~~~
——不笑不足以为道。

TOP

日本民族的形成比较复杂,毫无疑问是多次混血的结果~~~~说有汉人血缘,那肯定是没疑问的(<日本书纪>上就明明白白写着几次大规模的渡来人融入.更别提三国时代之前的交往了)~~~但硬要说"大和民族也是炎黄的子孙",就未免让人感到过了啊~~~而且以太安万侣在《古事記》的序言中的话为依据更是不妥,那时是日本崇拜我们唐朝的时代,自然会有那样的表达,做不得准的~~~

PS:欢迎楼主常来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做不到,就做一个低调、蛋定、靠谱、牛逼的人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真田豪 于 2008-11-1 23:08 发表
日本民族的形成比较复杂,毫无疑问是多次混血的结果~~~~说有汉人血缘,那肯定是没疑问的(上就明明白白写着几次大规模的渡来人融入.更别提三国时代之前的交往了)~~~但硬要说"大和民族也是炎黄的子孙",就未免让人感到过了 ...
现在台湾的蒋氏集团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就是最好的例子,可以不必用DNA来探索,.........
本文所讨论的只是先秦时代多个“蒋氏集团”映像的叠加而已.........

[ 本帖最后由 canglongya 于 2008-11-1 23:18 编辑 ]

TOP

这种说法,是有些危险的。以现在中日关系而言。(既然日本人也是炎黄子孙,那他是不是就有征服中国的伦理基础了呢?)
如果只是为了中日友好,那找这种关系大可不必。发展中美友谊,难道要证明美国人也是炎黄后代?感觉好像韩国人在搞的那些一样。
只要看看那些历史剧,那些大臣们总是给自己的君王拍马“德比尧舜”什么的。太安万侣说这样的话也一点不奇怪。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引用:
原帖由 踏月追风 于 2008-11-2 01:06 发表
这种说法,是有些危险的。以现在中日关系而言。(既然日本人也是炎黄子孙,那他是不是就有征服中国的伦理基础了呢?)
如果只是为了中日友好,那找这种关系大可不必。发展中美友谊,难道要证明美国人也是炎黄后代? ...
1、出身是不能选择的。阁下用这种着眼于眼前利益的方法来研究血缘关系的论点显然是不对的。
2、“拍马屁”也有逻辑,首先要靠谱,本文中说的很清楚:
“道轶轩后,徳跨周王。”不可简单地理解成溜须拍马,作为日本的帝王,天武天皇当之无愧!可太安万侣为什么不用神武、崇神、仁德各位天皇来对比呢?为什么不用秦皇、汉武来对比呢?而却要颂扬天武天皇的道和德超过轩辕黄帝之后,周朝及以前的所有帝王呢?

TOP

你这是断章取义,以前就说过,神武、崇神、仁德在原文的序文中都提到过,并非没用神武、崇神、仁德各位天皇来对比。
喜欢拿中国上古帝王自比是自中国文化广泛流传以来东亚许多民族都做过的事情。

TOP

秦皇汉武最重要的功绩是统一和开疆,天武在这2点上有得比吗?说德比尧舜容易,要和秦皇汉武比较就难拉。前者说德,看不见摸不到,就好像韦小宝说鸟生鱼汤,对任何帝王都管用。秦皇汉武那是要有实绩拿出来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OP

《记纪》编纂的时代,正好是天武和他老婆掌权的时代,不大肆拔高才怪呢~~~虽然客观上说,俺也认为天智天武两兄弟的确是了不起的家伙~~~呵呵~~

PS:这帖干脆放南蛮吧~~~那里是讨论版块,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参与谈论~~~放水区是会被淹没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做不到,就做一个低调、蛋定、靠谱、牛逼的人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踏月追风 于 2008-11-2 13:23 发表
秦皇汉武最重要的功绩是统一和开疆,天武在这2点上有得比吗?说德比尧舜容易,要和秦皇汉武比较就难拉。前者说德,看不见摸不到,就好像韦小宝说鸟生鱼汤,对任何帝王都管用。秦皇汉武那是要有实绩拿出来的。
关于天武天皇“统一和开疆”本文在“万世一系的王化之鸿基”一节有所论述,摘录如下:

    封建制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一统”,军事上的“大一统”是打天下,而思想上的“大一统”却关乎于坐天下。对此,历代的统治者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秦始皇首创了“万世一系”的理念,他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乃至万世”。为此,他欲依靠强权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导致了焚书坑儒。他失败了,只传了二世,昙花一现的秦王朝就淹没在历史的海洋之中。汉武帝汲取了秦始皇霸道治国的历史教训,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适合中国的国情,使汉王朝的统治延续达400多年,创中国封建制社会之最。
    中国的秦皇、汉武没做到的,日本的天武天皇(673-686在位)却做到了。《古事記》是现存的日本古代第一本(官修)史书,作者太安万侣在序言中谈到,天武天皇作为统治者,认为修史乃“邦家之经纬,王化之鸿基”,要求将当时各种版本的《帝纪》和《本辞》,经“讨核”、“削伪”后,撰写成统一口径的史书,流传后世。........
     这个旨意实际暗含着一个“焚书”的过程。30年后,到日本和铜四年(711),日本元明天皇(707-715在位)敕命太安万侣编撰日本古代史时,已经没有任何《帝纪》和《本辞》的文字资料了。
..................

   天武天皇作为统治者,以荡涤日本古代历史文化为代价,成就了思想上的 “大一统”,奠定了日本天皇“万世一系”的王化之鸿基。

TOP

天武的成就主要还不是在弄史。那几乎是古今中外当权者或者说篡位者都会想到和必须去做的事情,没什么了不起的~~~天武主要是真正确立了天皇的权威和地位,在掌权期间不设立掌权的大臣,凡事亲力亲为,较好的构建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封建律令制度~~~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做不到,就做一个低调、蛋定、靠谱、牛逼的人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真田豪 于 2008-11-2 14:10 发表
《记纪》编纂的时代,正好是天武和他老婆掌权的时代,不大肆拔高才怪呢~~~虽然客观上说,俺也认为天智天武两兄弟的确是了不起的家伙~~~呵呵~~

PS:这帖干脆放南蛮吧~~~那里是讨论版块,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参与谈论~~ ...
城主说的不错,帖子放到这儿,也是希望有所讨论..........
对于本文,诸位可能感觉不太适应。不错,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也不适应,主要是不适应这种研究方法。不过这种研究方法也并非在下的新创,“大胆的假设,小心的考证”,胡适先生早有名言。 另外,本文的研究方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首先从宏观角度把握住论点,然后通过各种历史资料进行求证,实事求是地修正原有的论点,以期更接近于事实。
真诚地欢迎诸位共同讨论,共同完善..........

TOP

引用:
原帖由 真田豪 于 2008-11-2 16:48 发表
天武的成就主要还不是在弄史。那几乎是古今中外当权者或者说篡位者都会想到和必须去做的事情,没什么了不起的~~~天武主要是真正确立了天皇的权威和地位,在掌权期间不设立掌权的大臣,凡事亲力亲为,较好的构建了以天 ...
同意城主的观点。这也正说明是他通过亲力亲为,通过对秦皇汉武的历史功过取长补短,确立了天皇的权威,创下了一千多年来天皇在日本的历史地位之基础。

TOP

引用:
原帖由 真田豪 于 2008-11-1 23:08 发表
日本民族的形成比较复杂,毫无疑问是多次混血的结果~~~~说有汉人血缘,那肯定是没疑问的(上就明明白白写着几次大规模的渡来人融入.更别提三国时代之前的交往了)~~~但硬要说"大和民族也是炎黄的子孙",就未免让人感到过了 ...
1、现在的日本语是九世纪成型的,是在唐朝的武则天称帝时代承认日本为对等的国家以后,此前的倭国使用汉字。
附带说一句,日本国的国名是唐高宗时代武皇后所赐,当时的日本列岛有多个国家,日本国是其中之一,但被后来统一日本列岛的大和政权给灭掉了,日本国这个名字却没有被灭掉,反而成为了这个统一日本列岛的国名。
也就是说,先有统一的日本国,后才有了现在的日本语。此前的日本列岛多个国家,主要使用汉字。

2、对于谁是日本人的祖先?太安万侣是最有发言权的人,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可以这么说,他说的这句话是获得了那个时代的认可,作为现存日本的第一本史书,而且在前言中,太安万侣涉及到统一后倭国的祖先,如此重要的地方,即使是“拍马屁”也不能乱拍的,还望仔细设身处地的想想。再说,日本的史书中有没有证据否定他们是夏、商、周及以前大陆华夏民族的后代呢?

3、“那时是日本崇拜我们唐朝的时代,自然会有那样的表达,做不得准的~~~”中的“崇拜”二字还请斟酌。难道“崇拜”是靠白村江一战打出来的吗?既然“日本崇拜我们唐朝”,为什么后来要改变国号?为什么后来要改变国语?这是“崇拜”吗?历史地看,这是卧薪尝胆......

TOP

不知道说啥好了~~~日本国的国名是唐高宗时代武皇后所赐?这是从何说起啊?可有文献记载?~~~抛开文献不谈吧暂且,考古发掘总是比较能说明问题的吧,从遗迹、骨骼等来看,楼主你的论点也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啊~~~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做不到,就做一个低调、蛋定、靠谱、牛逼的人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真田豪 于 2009-7-5 09:43 发表
不知道说啥好了~~~日本国的国名是唐高宗时代武皇后所赐?这是从何说起啊?可有文献记载?~~~抛开文献不谈吧暂且,考古发掘总是比较能说明问题的吧,从遗迹、骨骼等来看,楼主你的论点也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啊~ ...
特别要注意的是:武皇后时代的日本列岛,是由多个小国变为统一的倭国的时代,而统一的倭国改称为日本国并被唐(大周)所承认,是在武则天时代。”

1、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关于倭国改名日本提到两次:
「案,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五帝本纪)
「倭国,武皇后,改曰日本国」(夏本纪)

公元655年,诏令废黜王皇后及萧淑妃为庶人,立武昭仪为皇后。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公元683年底,唐高宗李治驾崩。张守节所称“武皇后”是指唐高宗时代为皇后(655—683)的“武媚娘”。

2、使团于日本大宝二年(702)六月出发,在大唐楚州盐城县登陆。粟田真人作为执节使,在涉及到比较敏感的问题,如更改国号为“日本”时,据《新唐书·日本传》中记载:“使者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或云日本乃小国,为倭所并,故冒其号,使者不以情,故疑焉。”

因此:
日本国的国名是唐高宗时代武皇后所赐,当时的日本列岛有多个国家,日本国是其中之一,但被后来统一日本列岛的大和政权给灭掉了,日本国这个名字却没有被灭掉,反而成为了这个统一日本列岛的国名。

[ 本帖最后由 canglongya 于 2009-7-5 17:06 编辑 ]

TOP

这个……楼上还是先读下本论坛的《白村江战争本末杂叙》吧,里面对倭国改名日本的解释是很清楚的。不要太迷信中国古籍对外国的记载,本来在文化交流中就容易产生误解,何况中国古代对记述外国历史往往是半心半意呢。
文园渴甚兼贫甚,只典征裘不典琴。
三项能力:8 6 5  目前兵力:2052   军资金:14931  技能:稳固战线

TOP

 21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