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蜀吴荆州问题的发展看“隆中对”
“赤壁之战”后蜀吴两国对于荆州问题上就有着欲演欲烈的局势。
从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占领成都,实现战略中的“跨有荆、益”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其中虽有刘备出让荆州三郡以缓解两国之间剑拔弩张的局势;但是仍然无法改变动荡不安的局面。
而“夷陵之战”则是蜀吴在荆州问题上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说到“夷陵之战”,也许一般人会认为,刘备是为了给关羽报仇。
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蜀汉要夺回荆州,要恢复“隆中对”里两路夹击中原的战略形态。
“隆中对”是蜀汉立国的指导纲领,所以它可以说是蜀国的“天”。
“隆中对”作为蜀国的指导性政略和战略方针,体现了政治家的深谋远虑,以及对当时政治军事的发展作出了正确的预见。
“隆中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分析了天下的形式,预见到天下三分的未来。
②指出了实现三分的途径。
③规划了建立霸业的战略和政略。
“隆中对”可以说是表现了诸葛亮见识、谋略、智慧的不朽杰作;然则,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隆中对”其实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缺陷,这就是“跨有荆、益”。
“跨有荆、益”的失败说明了“隆中对”中包含了不合理的因数:“政略方针和战略方针的自相矛盾”。
对于蜀汉来说,争夺天下最有利的莫过于“跨有荆、益”夹击曹操;但是“跨有荆、益”就得对付东吴,并不能真正的夹击曹操。
荆州对于东吴来说就是西面的门户,其地理位置在军事上关系到东吴的强弱、安危和存亡。正因为荆州对于东吴来说如此重要,所以只要蜀汉占有荆州,哪怕是荆州的一部分,东吴为了自身的安全就不会放弃对荆州的争夺,就不会真正与蜀汉结盟。
PS:小弟第一次写策论,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学长给予指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