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房守日(真田豪语录)

发新话题
打印

透过史料看任那

透过史料看任那

[PP] [/SIZE] 关于任那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中国、朝鲜和日本,三方对此有着不同甚至是相反的看法。历史的真相肯定只有一个,但对于一千多年之后的我们来说,那么遥远的事只能努力从史料中搜寻相关的记载并且加以比较分析,力图能够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的真实。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古代中国有着最强大的国力和最先进的科技和文化,东亚世界便以中国王朝为中心,形成了以朝贡和册封关系为特征的国际秩序体系。中国有着悠久而严谨的治史传统,而且中国史籍有着同时代史的性质,其编撰者往往是同时代人或者是接近该时代的人,所以中国史料的可信度是很高的。那么,在中国史料中关于任那的记载有哪些呢?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弁辰诸国条中提到的“弥乌邪马”,有种说法认为就是任那的前身,不过此说没有得到普遍认同(“弁辰亦十二国,又有诸小别邑,备有渠帅,大者名臣智--------- 弁、辰韩合二十四国,大国四五千家,小国六七百家,总四五万户。其十二国属辰王”。二十四国中国名前标有弁辰的有弁辰弥离弥冻国、弁辰接涂国、弁辰古资弥冻国、弁辰古淳是国、弁辰半路国、弁辰乐奴国、弁辰弥乌邪马国、弁辰甘路国、弁辰狗邪国,弁辰走漕马国、弁辰安邪国、弁辰渎卢国。)。在比较可信的史料中第一次出现"任那",是在《广开土王陵碑文》400年条中("十年庚子,遣步骑五万,往救新罗。从男居城至新罗城,倭满其中。官军方至,倭贼退。自倭背急追至任那加罗从拔城,城即归服,安罗人戍兵。拔新罗城、盐城,倭寇大溃,城内十九,尽拒随倭,安罗人戍兵。”)。此后,《宋书》中弁辰这一说法消失了,438年条中出现任那(《宋书·列传第五十七夷蛮》倭国条记载:“赞死,弟珍立,遣使贡献。自称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表求除正,诏除安东将军、倭国王。珍又求除正倭隋等十三人平西、征虏、冠军、辅国将军号,诏并听。”)。值得注意的是,451年条中突然出现了加罗这个名字,而且是与任那相提并论的(《宋书·列传第五十七夷蛮》倭国条记载:“二十八年,加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将军如故。并除所上二十三人军、郡。”),此后这种写法被沿袭下来,《南齐书》中也做如此记载(《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九蛮东南夷》倭国条记载:“建元元年,进新除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王武号为镇东大将军。”)。《梁书》中则记为伽罗,(《梁书·列传第四十八诸夷》倭国条记载:“齐建元中,除武持节、督倭、新罗、任那、伽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在上面这些史料中,秦韩是辰韩,慕韩是马韩,任那与加罗是弁韩,而加罗始终是作为与任那并提的国家而出现的。记载525年前后状况的《梁职贡图》百济条中,所提到的百济南方诸小国中已经没有任那了(萧绎《职贡图》,原图共三十五国使,如今只存十二使,如描述滑国、波斯、百济等使臣像,并撰文述各国风情,以记其事。原图不存,现有宋人摹本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院。“(百济国)旁小国,有叛波、卓、多罗、前罗、斯罗、止迷、麻连、上己文、下枕罗等附之。”)。《翰苑》(660年成书)中却又提到了任那(表十四 隋倭使臣与新罗、任那使臣记事对照表),在其注解中说根据新罗的故老相传,加罗和任那被新罗灭亡了,其故地就在新罗国都以南700~800里处。此外,《通典》(801年成书)、《太平御览》(983年成书)和《册府元龟》(1013年成书)也有相似的记载。 通过以上这些中国史料中零散提到的关于“任那”的记载,大致可以梳理出以下这些要点: 三国时代(220年- 280年)称“弁辰”(弁韩)-- 在宋代(420年- 479年)已经形成“任那”,大约在450年左右,加罗从“任那”中分离出来,与任那相提并论了-- 梁代(502年- 557年),很可能就在525年以前,任那被新罗灭亡。而有关任那故地的记忆,一直维持到唐高宗时代(649年- 683年)。 按说朝鲜三国时代的史料是关于任那最可信的资料,可惜半岛三国时期的历史书籍现在已经湮没无存,否则任那问题估计也不会弄得如此众说纷纭。在现存的朝鲜史料中,只有三处提到任那。除了前文提到的《广开土王陵碑文》外,尚有两处。《凤林寺真镜大师宝月凌空塔碑文》(924年)中有“任那”二字,而洋洋大观的《三国史记》(1145年成书)中却几乎完全找不到相关记载,只是在“强首传”中提到“任那加良”而已(卷第四十六记载:“王惊喜,恨相见之晚,问其姓名。对曰:‘臣本<任那><加良>人,名<字头{牛头}>。'”)。抛开政治问题不提,就事论事的话,这说明直到924年时,有关任那的史料或是记忆仍然有所残留,但是到十二世纪金富轼编写《三国史记》时,有关任那的史料,只怕大部分已经被遗失了。我们知道,高句丽早已编有史书《留记》一百卷,600年太学博士李文真将其改编成《新集》五卷,百济于375年由博士高兴编纂《书记》,新罗于545年由居柒夫等多名学者编纂《国史》,可惜以上这些史籍均未能留存下来。据说十二世纪金富轼编写《三国史记》时,曾利用这些书籍作为史料素材,不过估计那时就已经是残缺不全的了。 朝鲜史籍关于任那的记载极其稀少,中国史料中也只是有零星的记录,那么日本史料中关于“任那”的记载又有哪些呢?事实上,日本史料中关于任那的记载是中日韩三国中最为丰富的,不过其中记载最为详细丰富的《日本书纪》中关于任那的定义却颇为令人费解,“任那”时而作为加耶联盟的整体,时而作为特指的所谓“任那日本府(官家)”,时而又作为仅仅可能是金官的一个小国,弄得人一头雾水。《肥前风土记》(713年成书)松浦郡条中出现任那(《肥前风土记》松浦郡条记载:“镜渡,在郡北。昔者,橧隈卢入野宫御宇武少广国押楯天皇之世宣化(约公元536年至539年),遣大伴狭手彦连,镇任那之国,兼救百济之国,奉命到来,至于此村,即娉筱原村筱谓志弩弟日姬子,成婚。日下部君等祖也。容貌美丽,特绝人间。分别之日,取镜与妇。妇含悲渧,渡栗川,所与之镜,绪绝沈川。因名镜渡。”),而在《日本书纪》(720年成书)的崇神天皇条~天武天皇条中,有大量关于任那的记载(如:“(崇神)六十五年秋七月,任那国遣苏那曷叱知,令朝贡也。任那者,去筑紫国二千余里,北阻海以在鸡林之西南。……(垂仁二年)是岁,任那人苏那曷叱智请之,欲归于国。盖先皇之世来朝还欤。故敦赏苏那曷叱智,仍赍赤绢一百匹赐任那王。然新罗人遮之于道而夺焉。其二国之怨,始起于是时也。”等等),《新撰姓氏录》(815年成书)中则有“任那”、“弥麻那”、“三间名”的记载(如《新撰姓氏录》山城国诸藩之任那条中,多多良公后注:“御问名国主尔利久牟すぃ出で,钦明天皇の御代に投化し,金の多多利(方形の台),と金の乎居(桶)等お献たので,天皇多多良公赐。”这里的多多良公即是任那移民)。从地理位置上看,任那是朝鲜半岛最接近日本的地域(位于半岛南部),一度是当时日本获取铁等各种珍贵资源、以及各种先进文化技术和人才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来源。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相比之下,日本史料中关于任那的记载最为丰富了。 从当时东亚形势来看,任那兴起于取代魏国统治中国的晋代。300年发生“八王之乱”,中原形势大乱,慕容氏趁势崛起成为强者,势力进入辽东和辽西,从而使乐浪和带方两郡与中原的陆路联络被削弱。313年,高句丽趁机相继吞并乐浪郡和带方郡。346年,前燕的慕容氏(注1)曾经一度击败高句丽,使其实力大挫。然而357年,随着前燕与高句丽议和并将战略重点移往中原,朝鲜半岛南部的形势又变得复杂和严峻了。很可能正是在这种高句丽、前燕等强国巨大的压力之下,在朝鲜半岛南部,位于百济和新罗之间的、魏国时被称为弁辰(弁韩)的各国便组成了“任那”这一联盟。不过这只是一个假设,尚未得到证实,如果是真的,那么组成联盟的时间应该是在320年至355年之间。 由于朝鲜史料中关于任那的记载几乎没有,所以只好主要结合中国和日本的史料来分析任那的发展变化与灭亡。《日本书纪》512年条有割让任那四县给百济的记载(《日本书纪》继体纪六年十二月条<512>:“冬十二月,百济遣使贡调,别表请任那国上哆唎、下哆唎、娑陀、牟娄四县。”),而《梁职贡图》(525年绘成)已经没有关于任那的记载,这是否说明任那是在512年至525年间被灭亡的呢? (“廿一年夏六月,壬辰朔甲午,近江毛野臣率从众六万欲住任那,为复兴建新罗所破南加罗、彔己吞,合任那。”也就是说在527年爆发“磐井之乱”之前,新罗就已经入侵并掠夺了任那地域的南加罗和彔己吞,使任那残破。)此后《日本书纪》所记载的541年及544年由百济所倡导的所谓“任那复兴”,其实正是很好的旁证。然而,在《日本书纪》钦明天皇的记录中,指出任那是在560年至562年间灭亡的(“二十三年春正月,新罗打灭任那官家。一本云,二十一年,任那灭焉。总言任那,別言加罗国、安罗国、斯二岐国、多罗国、卒麻国、古嵯国、子他国、散半下国、乞飧国、稔礼国,合十国。”)。《三国遗事》中也提到弁韩诸国中,与新罗相邻的金官伽倻532年被新罗吞并。从以上这些记述来看,在任那四县被割让给百济后,任那实际的灭亡年很难确定,一般都以562年作为其灭亡年。 根据一般的说法,“任那四县”被比定为现在的全罗南道,而“加罗”则被比定为现在的庆尚道,这说明“任那”和“加罗”不可能是对同一地区的不同称呼。《日本书纪》说在“任那四县”被割让给百济后,任那地域还有加罗国、安罗国、斯二岐国、多罗国、率麻国、古嵯国、子他国、散半下国、乞飧国和稔礼国共计十国,总称为“任那”。在这里,加罗只是任那联盟中的一个小国,那么在五世纪中叶就被与任那并提的“加罗”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加耶,史料中有各种写法:伽倻、加罗、驾罗、迦罗、驾洛等,其实是以汉字表示所造成的差异。事实上,由于半岛南部的金官、卓淳、安罗先后与倭国交好,面临高句丽的强大压力,处于百济和新罗之间的弁韩其余地区诸小国就组成了以大伽倻为首的联盟。加罗,很可能就是朝鲜史学界所指的大伽倻。《日本书纪》中所提到的伴跛国,可能就是大伽倻联盟的成员国。(如继体纪七年六月条<513>:“百济遣姐弥文贵将军、州利即尔将军、副穗积臣押山。百济本记云,委意斯移麻歧弥,贡五经博士段杨尔,别奏云:‘伴跛国略夺臣国已汶之地,伏请天恩判,还本属!'”及继体纪九年四月条<515>:“夏四月,物部连于帶沙江停住六日,伴跛兴师往伐,逼脱衣裳,劫掠所齎,尽烧帷幕。物部连等怖畏逃遁,仅存身命,泊汶慕罗。汶慕罗,岛名也。”)伴跛国能够同时与倭国、新罗和百济相敌对,可见是拥有较强国力的。事实上,关于伴跛国的记载显得无始无终,在最后被灭亡的任那十国中并没有伴跛国。从比定的地理位置上看,伴跛国与加罗处于大致相同的地域(或者是在和加罗毗邻的北方),同处于洛东江中游地域,所以很可能是大伽倻联盟的成员国。《梁职贡图》载:“(百济国)旁小国,有叛波、卓、多罗、前罗、斯罗、止迷、麻连、上己文、下枕罗等附之。”叛波即伴跛,卓即卓淳,前罗即加罗,斯罗即新罗,下枕罗在济州岛,多罗、己文是本名,止迷、麻连尚未得到确认。也就是说,至少在525年左右,伴跛还是和加罗、卓淳等国并存的。531年卓淳被新罗所吞并,532年金官伽倻投降新罗,以其为中心的洛东江下游地区周边势力被分化瓦解乃至被新罗所吞并,而以大伽倻(加罗)为中心的洛东江中游周边势力(大伽倻联盟)就成为新罗和百济眼中的肥肉。新罗的怀柔政策无疑很成功,(《三国史记》法兴王十九年条<532>记载:“十九年,<金官>国主<金仇亥>,与妃及三子:长曰<奴宗>、仲曰<武德>、季曰<武力>,以国帑宝物来降。王礼待之,授位上等,以本国为食邑。子<武力>仕至角干。”金官王室投降之后,新罗破格给予其最高贵族的待遇,并赐姓为金,大名鼎鼎的金庚信就是其后裔。)大伽倻联盟中很可能出现了内应,《日本书纪》钦明五年三月条百济上表所言:“夫彔国之灭,匪由他也。彔国之函跛旱岐贰心加罗国,而内应新罗,加罗自外合战,由是灭焉。若使函跛旱岐不为内应,彔国虽少,未必亡也。”也就是说,百济认定是函跛(伴跛)旱岐出卖了加罗,同样是在《日本书纪》钦明五年条中,安罗倭人阿贤移那斯?佐鲁麻都也被认为是新罗的内应,(“佐鲁麻都虽是韩腹,位居大连,厕日本执事之间,入荣班贵盛之列。而今反著新罗奈麻礼冠,即身心归附,于他易照。熟观所作,都无怖畏。故前奏恶行,具录闻讫。今犹著他服,日赴新罗域,公私往还,都无所惮。”)不过这有可能是百济借以排除亲新罗派官人的说词。不管怎样,大伽倻(加罗)是任那地域最晚被新罗灭亡的国家,由此可见其实力在任那地域中是最强的。 关于加罗自立,有一条很重要的证据。《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九蛮东南夷》记载:“加罗国,三韩种也。建元元年(479年),国王荷知使来献。诏曰:‘量广始登,远夷治化。加罗王荷知,款关海外,奉贽东遐。可授辅国将军、本国王。'”也就是说,加罗作为一个独立国,首次得到中国王朝的确认,虽然辅国将军的地位不算高,但却意义重大。加罗直接向中国遣使表求除正,可见其此时已经完全独立于任那之外了,毕竟任那地域的其他小国并没有能这样做。加罗国479年谋求南朝齐的加封,这应该是其谋求自立的表现。有趣的是,中国史料中从451年就将加罗与任那并提,而且是倭国自己要求册封都督包括加罗在内的六国军事,这就很值得玩味了。这是否正说明加罗有自立的倾向或者已经自立,倭国企图通过中国的权威来实现自己对加罗的控制呢? 《日本书纪》说百济是从倭国手中取得任那四县的,这样一来上哆唎、下哆唎、娑陀、牟娄四县似乎就应该是倭国的直辖地。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继体纪七年十一月条<513>:“辛亥朔乙卯,于朝庭,引列百济姐弥文贵将军、斯罗汶得至、安罗辛已奚及卖巴委佐,伴破既殿奚及竹汶至等,奉宣恩敕,以己汶·帶沙,赐百济国。是月,伴跛国遣戢支,献珍宝乞己汶之地,而终不赐国。”据此看来,己汶、带沙也是倭国给予百济的,这就让人觉得当时倭国在朝鲜半岛南部的确有一定数量实际支配的领地。至少,此时倭国应该不会放弃所有在半岛南部的直辖地。事实上,直到现在,日本史学界大多数人仍然赞同任那的范围原来是包括以上六处的,只是在割让给百济后,任那才缩减为半岛东南部的伽倻联盟。其实仔细推敲的话就会发现,日本方面是将下韩(南韩)也视作了任那的一部分,因为通常认为任那即伽倻联盟,是由原来的弁韩发展形成的,应该位于半岛东南部(庆尚道)。而所谓下韩却是从马韩末裔发展而来,位于半岛西南部(全罗道),即所谓南蛮。百济正是通过不断地吞并马韩的土地并压迫伽倻联盟而发展起来的。所以说,任那四县很可能是在百济南迁后,为弥补北方被高句丽侵占的领土损失,尽快恢复其国力而出兵将其占领,倭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承认这种事实。至于已文、带沙之地也可能是大伽倻联盟之地(或者是下韩之地),事实上正是由于百济入侵,伴跛国才与其交战的。倭国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支持百济,在《日本书纪》中反倒说是伴跛国夺取了百济的已文、带沙之地,强行干预并帮助百济予以侵占,这就难怪伴跛国会愤怒地与倭国交战了。 事实上,具体半岛南部哪些小国和地方是为倭国所支配的,还有待查证。从《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弁辰十二国“其渎卢国与倭接界”的记载来看,并没有说弁辰渎卢国与倭隔海相望,而是说“接界”,这说明早在三国时代,半岛南部就可能有倭国的直辖地了(不过那时的倭国应该还是指北九州的地方政权,很可能就是邪马台国。)。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韩国条记载:“韩在带方之南,东西以海为限,南与倭接。方可四千里。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日弁韩。辰韩者,古之辰国也。马韩在西。”倭国条则记载:“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余国,汉时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三十国。从郡至倭,循海岸水行,历韩国,乍南乍东,到其北岸狗邪韩国,七千余里,始渡一海,千余里至对马国。” 上面两段史料为我们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我们知道,韩国条中所列五十五国中并没有狗邪韩国,而且“到其北岸狗邪韩国”一句,无论从字面意思上看还是联系上下文来看,这个“其”字都应该是指倭国。因为如果是韩国的话,就不是北岸而是南岸了。而从其北岸狗邪韩国始渡一海,千余里至对马国(对马岛)来看,很可能当时半岛南部的狗邪韩国是被倭人所支配的,而且狗邪韩国很可能就是金官国的前身。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被比定为位于洛东江下游的狗邪韩国,很可能就是倭人将势力渗透到朝鲜半岛的桥头堡和中转站。 至于最为扑朔迷离的任那官家问题,对其是在日本本土还是在半岛南部现在还有争议,个人倾向于是在半岛南部,先是在金官后迁移至安罗。至少从《广开土王陵碑文》来看,四世纪末即相当于应神天皇时期,任那官家就已经在安罗一带了(安罗人戍兵)。半岛南部应该很早就有倭人的移民和军事据点,倭国通过从本土派遣官人,来达到将势力渗透到任那的目的。所谓的“任那官家”很可能就是管理倭移民和军事据点的机构。此外,关于任那复兴会议,其实两次都是百济主导的,期间百济和倭国一直处于僵持状态,百济要求倭国召回亲新罗派的倭府官员,而倭国则一再要求百济任命的下韩(南韩)郡令及城主听命于任那日本府并支持任那联盟(注2)。二者分歧无法弥合,这就导致所谓的任那复兴难以实现。(《日本书纪钦明记》记载:“(四年)冬十一月,丁亥朔甲午,遣津守连,诏百济曰:‘在任那之下韩百济郡令、城主,宜附日本府。------汝若早建任那,河内直等,自当止退,其足云乎?'”)而百济以复兴任那为由,图谋吞并任那之心更是昭然若揭。541年,百济与新罗结盟共同应对高句丽,551年两国联合夺取汉城(汉江流域),之后二者决裂,554年管山城之战百济圣明王战死,此时大伽倻联盟中的加良是加入百济方的。正是大伽倻联盟在二者中选择了不幸失败的百济,才导致新罗入侵,大加耶联盟彻底被消灭,任那官家也被灭亡。(任那官家此时应该在安罗,《日本书纪钦明记》记载:“(二年)秋七月(即541年),百济闻安罗日本府与新罗通计”,但是紧接着又有了“圣明王更谓任那日本府曰”这样前后不一令人费解的句子,难道倭国在那有两套班子?) 最后,我们综合中、日、朝三方的史料,可以大致得出这样的推论--在中国三国时代(220年- 280年)朝鲜半岛南部称“弁辰”的地域,为了应对高句丽、前燕等强国巨大的压力而在320年至355年之间组成了任那联盟。倭国(此时尚未统一日本本土,很可能只是位于北九州的地方政权,比如邪马台国)此时就已经将势力渗透到任那。450年左右,与以金官为中心的卓淳、安罗等亲倭联盟不同,加罗从“任那”中分离出来(注3)并以其为中心形成了大伽倻联盟。475年百济败于高句丽南迁之后,为弥补北方损失的领土而于512年获取了“任那四县”,次年又得到了己汶、带沙之地,大伽倻联盟为此与百济和倭国交恶,转而与新罗接近。关于这一点,从《三国史记》中记载的522年伽倻国王向新罗求婚和524年新罗与伽倻国王会盟可以看出端倪(法兴王九年三月条<522>:“九年,春三月,<加耶国>王遣使请婚,王以伊湌<比助夫>之妹送之。”及法兴王十一年九月条<524>:“十一年,秋九月,王出巡南境拓地。<加耶国>王来会。”)。梁代(502年- 557年),任那被日渐强大的新罗所蚕食,虽然此时已经大致统一本土的倭国试图联合百济努力维持自己在任那的势力,但仍然未能阻止以金官为首的洛东江下游流域在532年左右被新罗吞并,随后以加罗为首的大伽倻联盟(主要位于洛东江中游流域)由于最终选择支持百济而在百济被新罗击败后遭到灭顶之灾。至此,任那终于在562年左右被新罗灭亡。有关任那故地的记忆,一直维持到唐高宗时代(649年- 683年)。十二世纪后,朝鲜本地史料中已经罕有关于任那的记载了。由于任那地域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倭国获取铁等珍贵资源和大陆先进文化技术的来源,所以倭国对其极为重视,一直谋求恢复自己在朝鲜半岛南部曾经有过的势力范围(即所谓“任那复兴”),甚至在任那被灭亡百年之后,仍然试图借助扶持百济复国之机在半岛南部取得立足之地,但是随着“白村江之战”的惨败和百济的灭亡,任那的复兴终于成了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关于任那问题,还有很多迷题没有被解开,比如说,在中国史料中是没有金官国的,因此中国史料中的“加罗”、“驾洛”等称谓究竟是朝鲜史学界所称大伽倻还是金官伽倻还需要分析论证,个人赞同是指大伽倻。神秘的伴跛国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呢?它在《日本书纪》中突然出现又不知所终,实在是个迷。而所谓的任那日本府究竟有没有?有的话又是在哪里呢?个人认为是存在的,但肯定不是称为日本府,因为那时尚无日本这一称谓。倭国通过派遣官人来达到将势力渗透到任那的目的,这个倭府后期在安罗似乎没有疑问,但前期(指神功应神时代,不含九州政权时期)是否存在于南加罗即金官也需要再认真探讨(虽然个人认为是在金官)。关于任那问题,中日韩三国史学家已经争论了很久,我辈后生小子,又是业余爱好者,本无插嘴的可能,不过是将自己认为比较令人信服的观点,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予以整理成文而已,如能取得抛砖引玉的作用,则不胜欢欣鼓舞矣。 [PP]

[B] [/B][B] [/B] [IMGA]http://www.sanada.net.cn/shiliaoleadbbsfile/15_04.gif[/IMGA] 广开土王碑(好太王碑)拓本 为现存记载“任那”之最早史料(见最后一行)。[/SIZE] [IMGA]http://www.sanada.net.cn/shiliaoleadbbsfile/15_05.jpg[/IMGA] (任那的缩小,倭国先后割让上哆唎、下哆唎、娑陀、牟娄、己汶、带沙给百济) [IMGA]http://www.sanada.net.cn/shiliaoleadbbsfile/15_07.gif[/IMGA] (任那地域详图) 注1: 前燕——辽西鲜卑族慕容部领袖慕容皝,于咸康三年(337年)建立,都龙城(今辽宁朝阳)。慕容皝在位时,东破高丽,北灭宇文部,袭破夫余,成为东北强国。永和五年(349年),子慕容隽继位后南下夺取后赵幽州。次年,徙都于蓟(今北京市西南部)。后又进略冀州,东取青、齐,南规河南,升平元年(357年),迁都于邺。复西取并州,南略豫、兖。“慕容燕盛时,南至汝、颍,东尽青、齐,西抵崤、黾,北守云中”,略有今山东全省,辽宁、河北、山西、河南的大部,及江苏、安徽的北部。 注2:《日本书纪钦明记》“百济圣明王协议任那复建”中记载:“夏四月,安罗次旱岐夷吞奚、大不孫、久取柔利,加罗上首位古殿奚,卒麻旱岐,散半奚旱岐儿,多罗下旱岐夷他,斯二岐旱岐儿,子他旱岐等,与任那日本府吉备臣往赴百济,俱听诏书。百济圣明王谓任那旱岐等言:‘日本天皇所诏者,全以复建任那。今用何策,起建任那?盍各尽忠奉展圣怀!’”(即541年,安罗、加罗、卒麻、散半奚、多罗、斯二岐和子他共计七国参与百济所倡导的任那复建计划。) 《日本书纪钦明记》“任那复建计划”记载:“圣明王谓之曰:‘任那之国与吾百济,自古以來,约为子弟。今日本府印岐弥既讨新罗,更將代我。又乐听新罗虛诞谩语也。夫遣印岐弥于任那者,本非侵害其国。往古來今,新罗无道,食言违信,而灭卓淳。股肱之国,欲快返悔。故遣召到,俱承恩詔,欲冀兴继任那之国,犹如旧日,永为兄妹。窃闻,新罗、安罗两国之境,有大江水,要害之地也。吾欲据此,修缮六城。谨请天皇三千兵士,每城充以五百,并我兵士,勿使作田而逼恼者。久礼山之五城,庶自投兵降首。卓淳之国亦复当兴。所请兵士,吾给衣粮,欲奏天皇,其策一也!犹于南韩置郡令、城主者,岂欲违背天皇,遮断貢调之路?唯庶剋济多难,歼扑强敌。凡厥凶党,谁不谋附?北敌强大,我国微弱。若不置南韩郡領、城主,修理防护,不可以御此强敌,亦不可以制新罗。故犹置之攻逼新罗,抚存任那。若不尔者,恐见灭亡,不得朝聘。欲奏天皇,其策二也!又吉备臣、河內直、移那斯、麻都,犹在任那者,天皇虽召建成任那,不可得也。请移此四人,各遣还其本邑。奏于天皇,其策三也!宜与日本臣、任那旱岐等俱奉遣使,同奏天皇,乞听恩诏。’”(544年,百济王提出复兴任那的三条计策,即修缮六城并要求倭国派兵三千,百济在加倻设置郡领城主,要求倭国将吉备臣、河內直、移那斯、麻都召还。现在看来百济不象献计,倒象是在与倭国讨价还价,呵呵。)   注3:《三国遗事》卷第三塔像第四,记载了这样的传说:金官国第八代珷知王二年(452),“置寺于其地(建虎溪寺于金官),又创王后寺,至今奉福焉。兼以镇南倭。”金官国建造佛寺,希望借助佛的法力来震慑南倭,其与倭国不睦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是否有可能在此前后,南加罗就从任那中分离出来了呢?关于这一点现在还缺乏有力的证明。(金官亦称南加罗) 另据《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九蛮东南夷》记载:“加罗国,三韩种也。建元元年(479年),国王荷知使来献。诏曰:‘量广始登,远夷治化。加罗王荷知,款关海外,奉贽东遐。可授辅国将军、本国王。’”也就是说,加罗作为一个独立国,首次得到中国王朝的确认,虽然辅国将军的地位不算高,但却意义重大。加罗很可能就是朝鲜史学界所指的大伽倻,而直接向中国遣使表求除正,可见其此时已经完全独立于任那之外了。[/ALIG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9 11:34:27编辑过]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做不到,就做一个低调、蛋定、靠谱、牛逼的人吧。

TOP

Re:透过史料看任那

[em06]
「愛」の立物が、いかにも情け深き名将·兼続らしさをあらわしている。

TOP

Re:透过史料看任那

我掉进来了,哈哈。 不过关于任那的东西可是着实不好写的,朝鲜史料阙如,中国和日本的记载都含混不清,甚至连任那日本府这个殖民政府的所在到底在半岛还是在日本都未有定论。任那和加罗不在一处应当属实。任那应夹于百济与新罗之间偏于半岛南部。加罗似乎是在稍稍偏北的地区,应神十四年秦造移民的头领弓月君曾对天皇说“臣族人120县被新罗阻在加罗国,不得朝见”云云,天皇派皇帝用了三年时间才将这些移民接来,看来加罗应不靠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9 11:26:12编辑过]

法身无相,不可以音声求;妙道亡言,岂可以文字会。纵使超佛越祖,犹落阶梯;直饶说妙谈玄,终挂唇齿。须是功勋不犯,影迹不留。枯木寒岩,更无津润;幻人木马,情识皆空。方能垂手入鄽,转身异类。不见道,无漏国中留不住,却来烟雾卧寒沙。

TOP

Re:透过史料看任那

[PP][B]以下是引用[I]观枫院宗秋[/I]在2005-4-9 11:21:31的发言:[/B] 我掉进来了,哈哈。 不过关于任那的东西可是着实不好写的,朝鲜史料阙如,中国和日本的记载都含混不清,甚至连任那日本府这个殖民政府的所在到底在半岛还是在日本都未有定论。任那和加罗不在一处应当属实。任那应夹于百济与新罗之间偏于半岛南部。加罗似乎是在稍稍偏北的地区,应神十四年秦造移民的头领弓月君曾对天皇说“臣族人120县被新罗阻在加罗国,不得朝见”云云,天皇派皇帝用了三年时间才将这些移民接来,看来加罗应不靠海。 多谢大哥指点,的确不好弄,我只是在做书虫抄书而已,嘿嘿~~~`加罗的位置可以看下面两张图~~``` [IMGA]http://www.sanada.net.cn/shiliaoleadbbsfile/15_05.jpg[/IMGA][/SIZE] [IMGA]http://www.sanada.net.cn/shiliaoleadbbsfile/15_07.gif[/IMGA][/SIZE]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做不到,就做一个低调、蛋定、靠谱、牛逼的人吧。

TOP

Re:透过史料看任那

地图很清晰,但我还是搞不明白,加罗和加罗国是否当属同一概念,一般就日本的历史释名,加罗历来只是被称做“古地名”,位置相当于庆尚道南端洛东江口附近,根据地图她是临海的,难道作为一个小国家居然没有一点制海权,抑或东南部所有海岸线全部位于新罗的控制之下,以至于出海移民日本也需要日本派专人来交涉吗?百济从古坟时代到飞鸟时代一直与大和朝廷交好,任那更建有日本府,如果说加罗是任那的属国,就不存在移民被新罗阻隔于加罗的情况了。
法身无相,不可以音声求;妙道亡言,岂可以文字会。纵使超佛越祖,犹落阶梯;直饶说妙谈玄,终挂唇齿。须是功勋不犯,影迹不留。枯木寒岩,更无津润;幻人木马,情识皆空。方能垂手入鄽,转身异类。不见道,无漏国中留不住,却来烟雾卧寒沙。

TOP

Re:透过史料看任那

嗯,加罗可能是任那联盟的一个地方政权~~~``至于新罗的海上力量肯定是强的,512年新罗能够征服并统治东海的于山国(郁陵岛)便是很好的证明~~~~~新罗与倭国历来不和,自然可能阻止甚至掠夺移民~~~``当然,只是偶一孔之见而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做不到,就做一个低调、蛋定、靠谱、牛逼的人吧。

TOP

Re:透过史料看任那

南加罗(金官国、朝鲜史学界称为金官伽倻)靠海,位于洛东江下游,532年被新罗吞并(投降了)~~~~~ 加罗,很可能就是朝鲜史学界所指的大伽倻,也有可能是《日本书纪》中提到的伴跛国(不靠海,位于洛东江中游)。伴跛国能同时与倭国、新罗和百济为敌,可见国力较强,所以450年后的中国史书中将加罗与任那相提并论,并未将其划归任那。大伽倻(加罗)562年被新罗灭亡,这样任那地域在512年及513年被百济占去六处后,终于彻底被新罗所吞并~~~~~任那灭亡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0 1:03:58编辑过]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做不到,就做一个低调、蛋定、靠谱、牛逼的人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