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取物语》的秘密

真田豪/作


    在《竹取物语》中,向辉夜姬求婚失败的五个贵公子,已经在历史上找到了相应的原型,江户时代纪州藩藩士加纳诸平指出他们分别是多治比岛、藤原不比等、阿倍御主人、大伴御行和石上麻吕,如今这一说法获得了普遍认可。但是对于故事中的主角辉夜姬和竹取翁,通常认为是虚构的,并没有历史上的原型存在。也就是说,这个故事只是为了揶揄五个贵公子,尤其是藤原氏而已。这个故事也极有可能是憎恨藤原氏的人写的,一直以来对于谁是作者众说纷纭,只好记作无名氏,可是现在我们终于能够看见这位神秘作者的影子了。
   事实上文武天皇的夫人藤原宫子就是辉夜姬的原型,而大纳言纪麻吕就是竹取翁的原型。通常的说法认为宫子是藤原不比等与贺茂比卖的孩子,然而梅原猛先生却认为宫子其实是纪伊国日高郡的渔夫的女儿。考证宫子从海女变为皇太夫人这样离奇的一生,就会发现她与故事中的辉夜姬十分相象,而故事中从竹节间发现辉夜姬的竹取翁,正是从纪伊一带村落发现宫子的纪麻吕。至于《竹取物语》的作者,也非无名之辈,而是大名鼎鼎的僧正玄昉(注1),他与藤原宫子的关系促使他创造了这一不朽的杰作。这就是本文将要向您一一揭示的《竹取物语》的秘密。
  《竹取物语》中一共有十六个登场人物,可以分成三种--即主角、配角和不重要的角色。主角就是由始至终在故事里都登场的人物,配角是故事中部分重要情节里登场的人物,至于不重要的角色则是故事中点出名字的人物。当然还有一些连名字也没有的人物,我们就没有一一探讨的必要了。
    1)主角(两人):
   从竹子中诞生的姑娘--辉夜姬、竹取翁--赞岐的造麻吕。
    2)配角(六人):
    求婚者--石作皇子、车持皇子、右大臣阿倍御主人、大纳言大伴御行和中纳言石上麿足。事实上还有一位隐性的求婚者,就是故事里的天皇。也就是说,事实上求婚者一共有六个人。
    3)不重要的角色(八人):
    三室户地方一个名叫斋部秋田的人--给姑娘取名为“嫩竹的辉夜姬”的人、当时第一流的工匠内麻吕--伪造蓬莱玉枝的人、小野房守--右大臣阿部御主人精明干练的侍从、那年舶来日本的中国贸易船上的王庆--大唐的商人、仓津麻吕--大炊寮的司事、内侍中臣房子--天皇派来求婚的使者、担任钦差的头中将高野大国--六卫府的将领、名叫调岩笠的使者--将天皇御著的诗和辉夜姬送给天皇的不死之药在富士山一并烧毁的使者。
  求婚的六个人都是有真实原型的,他们中的五个都是文武天皇大宝元年(701年)时当朝的权贵,江户时代的国学者加纳诸平经过精细的考证后将其一一指出,按照求婚顺序排列如下(官职依据的是大宝元年《公卿补任》):
    石作皇子--左大臣正二位多治比真人岛(624--701年)、车持皇子--大纳言正三位藤原朝臣不比等(659--720年)、 右大臣阿部御主人--右大臣从二位阿部朝臣御主人(635--703年)、大纳言大伴御行--大纳言正二位大伴宿弥御行(646--701年)、中纳言石上麿足--大纳言正三位石上朝臣麻吕(640--717年)。                     
  《竹取物语》既然将求婚的五人刻画得生动形象,现在又都找到了历史上的原型,这就令人怀疑作为主角的辉夜姬与竹取翁并非完全虚构,应该同样有着真实原型。故事里尽情地嘲笑了求婚的五个贵公子,特别是以藤原不比等作为原型的车持皇子令人印象深刻。故事里说他是个深谋远虑的人,以伪造的蓬莱玉枝欺骗辉夜姬,这家伙不仅善于伪装而且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滔滔不绝的说谎,若不是因为过于吝啬不给工钱被工匠们揭穿的话,阴谋险些便要得逞了。结果告发他的工匠们在回去的路上被他派来的人打得头破血流,还将辉夜姬送给工匠们的金钱都抢走了,其行为在所有求婚者中可以称得上最卑鄙无耻了。由此也可以窥见作者对平安时代的当权者藤原氏的不满和厌恶,顺着这一线索探寻与藤原氏对立的氏族或由于藤原氏的缘故而没落的氏族,就能够发现隐藏在历史浓雾中的作者--僧正玄昉。  
   事实上,也有人关注到《竹取物语》中有疑点,梅山秀幸先生就认为辉夜姬是后宫中无辜冤死的一名采女。可是这样一来,这个嘲弄藤原氏等权贵的故事就变成了为死去的采女安魂的故事了。并且,梅山秀幸先生认为这个故事是在后宫中被秘密制作并被流传开来的。然而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指出,那个所谓的采女实际上就是藤原宫子,天皇其实就是文武天皇,而作者则是僧正玄昉。
  下面我们试着来说明理由:                  
  五个贵公子的真实原型既然是文武朝的朝臣,那么天皇自然就如梅山秀幸先生所指出的那样是文武天皇。梅山秀幸先生的依据如下:
    (1)求婚者不是五人而是六人,天皇其实是第六位求婚者。前面五人都有原型,偏偏第六位没有原型这说不过去;
    (2)文武天皇前后分别是持统天皇、元明天皇和元正天皇,她们全都是女帝。不用说向辉夜姬求婚的自然应该是男性;
    (3)故事中的天皇在富士山顶烧掉辉夜姬留下的不死药,这暗示了天皇的短命,而历史上的文武天皇死时年仅二十五岁。
    可以看出,推理是很严密的,故事里的天皇很可能就是文武天皇。那么故事中得到天皇求婚的辉夜姬,就必须是在文武天皇后宫陪侍的女性,或者是文武天皇打算迎入后宫的女性才对。
   当时在文武天皇后宫陪侍的女性,按照《续日本纪》的记载共有三位(文武天皇元年九月二十二日条) ,她们分别是:
  (1)藤原朝臣宫子娘 (夫人) (藤原不比等的女儿,母亲是贺茂比卖)
  (2)纪朝臣竃门娘 (妃)
  (3)石川朝臣刀子娘 (妃)
   这个记载其实是很特殊的,因为当时“妃”的地位是在“夫人”之上的(注2),而《续日本纪》却反而先记下作为夫人的宫子,而后才记载二位妃子。(“癸未,以藤原朝臣-宮子娘为夫人。紀朝臣-竃门娘、石川朝臣-刀子娘为妃。”)更加奇怪的是《续日本纪》元明天皇和铜六年(713年)十一月条的记载:“乙丑,贬石川、纪二嫔号,不得称嫔。石川刀子娘、纪竈门娘,并文武嫔也。”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石川刀子娘与纪竈门娘,在此之前就已经被降格为地位比“夫人”还要低的“嫔”了,而现在更是连“嫔”的称号都被剥夺了。通常认为,这是藤原不比等为了让女儿宫子的孩子成为下任天皇,以使自己拥有更加牢固的权力,而排挤皇宫中的其他女性。这种解释自然很妥当,但也证实了文武天皇对于宫子的热爱何等强烈。如果不是文武天皇痴迷宫子,无论藤原不比等采取怎样的强力手段,元明天皇估计也不会这么做的。很可能正是为了已经死去的爱子文武天皇,身为母亲的元明天皇才会同意这样做。要知道当时不比后来的平安时代中期,藤原氏还没有把持朝政的绝对实力,天皇也不是此后的傀儡。
    文武天皇为何会特别迷恋宫子呢?我们知道文武天皇是天武十一年(683年)出生,文武天皇元年(697年)时才十五岁。藤原宫子按照《道成寺绘本》记载是白凤八年(680年)出生,比文武天皇要大三岁,当年应该是十八岁,正是女人变得成熟、最有魅力的年龄。相对而言,石川刀子娘与纪竈门娘要比文武天皇年纪小,估计是十二岁左右,根本就是不解风情的年龄,对于男女之事想来也是懵懂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文武天皇会象发疯一样地迷恋宫子了。
   既然故事中的“天皇”--真实的文武天皇狂热爱恋的女性只有宫子,那么应该不会谋求将宫子以外的女子迎入后宫。《竹取物语》中那位痴情的天皇,喊着“不能再见辉夜姬,安用不死之灵药。” ,他所热恋着的应该就是藤原宫子,也就是说,辉夜姬其实就是藤原宫子。  
   然而问题出现了,《续日本纪》中对于藤原宫子的描述,给人的印象与《竹取物语》中的辉夜姬实在相差太远。
    (1)宫子是藤原不比等与贺茂比卖的孩子,是贵族之女,辉夜姬则是被下贱的竹取翁抚养的女子;
    (2)宫子大约活了七十多岁,并没有象辉夜姬那样年纪轻轻就升天了;
    (3)宫子是文武天皇的夫人,生下了此后的圣武天皇,而辉夜姬最后却拒绝了天皇的求爱。
    为了解开这个迷团,下面就让我们来探寻藤原宫子这位神秘的美人吧。
    首先要证实的一点就是藤原宫子真正的身份,只有这样才能揭开迷团。事实上,宫子是纪伊国日高郡的九海士王子之里的海女。所谓海女,就是以钻入海里捕获鱼贝为业的下等人,只不过因为生来美貌而被送入宫中,不久得到轻皇子(即此后的文武天皇)的宠爱,改名为“宫子”,在轻皇子成为天皇后终于成为了夫人。事实上,日高郡的道成寺就是文武天皇下诏命令纪道成修建的,因为那里是宫子的故乡。
   这一见解是从梅原猛先生的文章《海女和天皇》中获得启发后得出的,梅原猛先生指出道成寺藏有《道成寺宫子姬传记》,纪道神社传有《纪道大明神缘起》,而且当地还流传着古谣曲《钟卷》,这些都揭示了宫子的身世。
   通过昭和53~55年对道成寺的发掘调查,发现了法起寺样式的白凤时代的大伽蓝,同时令人吃惊的在本尊千手观音佛像内发现了八尺二寸的木制干漆佛像残骸(白凤佛)等,道成寺是因为文武天皇的敕令而建造的,这一说法得到了证实。下诏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建造如此雄伟壮观的寺院,是因为这里才是宫子的出生地。


    此外,梅原猛先生还指出在《续日本纪》中其实也有可以作为旁证的记载:
    (1)正如前文所说,在文武元年(697年)关于文武天皇后妃的记载中,紀朝臣-竃门娘和石川朝臣-刀子娘是妃,而作为权臣藤原不比等的女儿,宫子却只是地位比妃还要低下的夫人,这让人觉得难以理解。事实上,这恰好说明宫子的出身其实很低贱。
    (2)大宝元年(701年)九月文武天皇巡幸纪伊国,直到武漏温泉才终止,赏赐诸官位阶和衣服,下诏对武漏郡免税。正是在这一年,宫子生下了首皇子(即以后的圣武天皇)。“九月,戊寅,遣使诸国。巡省产业,赈恤百姓。丁亥,天皇幸纪伊国。冬十月,丁未,车驾至武漏温泉。戊申,从官并国郡司等进阶,并赐衣、衾。及国內高年給稻,各有差。勿收当年租调并正稅利。唯武漏郡,本利并免。本利者,正税之本稻、利稻也。前件免正税利者,仅免利稻尔尔。曲赦罪人。戊午,车驾自纪伊至。”“是年,夫人藤原氏,诞皇子也。首皇子,圣武天皇也。”
       (3)文武天皇死后,元明、元正二位女帝先后即位,宫子所生的首皇子到二十四岁才成为圣武天皇。即从十四岁开始,做了整整十年的皇太子也没能即位,这很可能也是因为其生母藤原宫子的出身低贱。
    (4)成为圣武天皇皇后的藤原光明子(安宿媛)和藤原宫子,按说都是藤原不比等的女儿,二人尽管是同父异母的姐妹,但相比之下宫子远不如光明子,受到了明显的冷遇。光明子住在原来藤原不比等宅邸对面宏伟的法华寺,而宫子却住在狭窄的名为海龙王寺的角落。海龙王寺这个名字,不正暗示宫子是海女吗?
   
    (5)《续日本记》天平九年(737年)十二月条记载:“皇太夫人藤原氏就皇后宫见僧正玄昉法师。天皇亦幸皇后宫。皇太夫人为沈幽忧久废人事。自诞天皇未曾相见。法师一看,惠然开晤。至是适与天皇相见,天下莫不庆贺。”宫子从生下圣武天皇后就没见过自己这个儿子,直到今天才得以母子团聚,难道真是因为宫子得了神经病?如果真是这样,是否是因为过分激烈的环境变化才令宫子神智不清呢?
    (6)贺茂比卖按说是圣武天皇的外祖母,一般来说,天皇对于自己的外祖母一族应该给予很优厚的待遇,然而圣武天皇即位后,对贺茂一族并没有什么特别优待,这样不近人情的做法也很令人费解。
    应该说,以上种种,都可以作为宫子其实是纪州海女出身的旁证。
    梅原猛先生在此基础上作出以下推论:
    (1)受文武天皇之命创建道成寺的纪道成,就是大宝元年身为大纳言从三位的纪麻吕(659-705年);
    (2)成为文武天皇妃子的纪竃门娘,应该就是纪麻吕的妹妹或者女儿。宫子最初应该就是作为纪竃门娘的侍女入宫的;
    (3)眼见宫子获得文武天皇(当时还是轻皇子)的宠爱,政治嗅觉敏锐的藤原不比等与妻子县犬养橘三千代便将宫子作为养女,事实上宫子并不是贺茂比卖的孩子。
    藤原宫子既然真实身份只是卑贱的海女,那么就与《竹取物语》中被下贱的竹取翁抚养的辉夜姬不矛盾了。
    接下来我们来探究一下藤原宫子的寿命问题。辉夜姬年纪轻轻就升天了,而宫子是天平胜宝六年(754年)死去的,就算是与文武天皇同年也应该有七十二岁了,若是按照《道成寺绘本》的记载,宫子生于白凤八年(680年)的话,那么她就活了七十五岁。
   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到《续日本纪》天平九年十二月条那段记载。说皇太夫人宫子长年精神恍惚,三十七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孩子圣武天皇,直到见到僧正玄昉,才突然清醒过来。在藤原光明子的皇后宫中,母子才得以团聚。为此普天同庆,圣武天皇还给予玄昉非常厚重的奖赏,连带着“中宫职官人六人位各有差。亮从五位下下道朝臣真备授从五位上。少进外从五位下阿倍朝臣虫麻吕从五位下。外从五位下文忌寸马养外从五位上。”
   那么玄昉是什么样的人呢?他被认为是创立道成寺的义渕的门生。灵龟二年(716年)作为第八次遣唐使去了中国,潜心研修佛法,于天平七年(735年)随第九次遣唐使一起回到日本。回国后,得到圣武天皇和光明皇后的信赖,受到特别礼遇。
   其实从这条记载中也可以看出光明皇后为了宫子而煞费苦心。是光明子安排自己信赖的玄昉去见宫子,并让他将宫子带到自己的宫里来,然后让圣武天皇与宫子相见。对光明子来说,名义上宫子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而实际上宫子是自己丈夫圣武天皇的生母。也许光明子这样做并不全是为了宫子,也有为了自己丈夫的打算,但无论怎样,从这件事上看,光明子还是富有人性的,并没有弃宫子于不顾。
    
   同样受光明皇后委托而奔走的,还有中宫亮下道真备,也就是天平十八年(746年)被赐姓吉备朝臣的吉备朝臣真备。真备与玄昉同为第八次遣唐使去了唐朝,并且同时回国,此后二人又相携支撑起橘诸兄的政权,可见二人关系密切。由于在令宫子母子相聚这件事上有功,真备得到了晋升。
   从记载来看,宫子在这三十余年间,始终处于精神恍惚的状态,说的明白一点,就是得了神经病。
   无独有偶,现代的美智子皇后也曾患有精神病,在嫁给明仁皇太子的第四年(即昭和38年),终于由于神经受刺激而得了失语症,不得不在叶山长期疗养,接受精神科医生神谷惠美子的治疗,在治愈后才成了如今身心健康热爱网球运动的美智子皇后。美智子皇后的父亲是大企业日清制粉公司的社长正田英三郎,美智子本人的学历也很高,经常出入上流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大为改变,追求民主与变革。1959年传出她将从平民步入皇室的消息,日本全国都沸腾了,祝贺之声不绝于耳。然而即使是这样,美智子还是觉得宫廷中充满了可怕的中伤、诽谤与憎恶,感到自己孤立无援,精神压抑。
   美智子皇后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宫子只是名出身于社会最底层的卑贱的海女了。梅原猛先生认为她开始只是追随纪朝臣竃门娘入宫,大概只是个作杂役的女子。别说宫中的习俗,只怕连文字都不认识。藤原不比等虽然收她做了养女,但那不过是种手段。在宫子看来,她的周围充满了冷酷的眼睛,根本找不到可以依赖的人。生下的孩子当天就被人从自己手中抱走了,交给了选出来的奶娘。现在想来,老谋深算的藤原不比等大概是担心生下的首皇子在文盲女人身边有百害而无一利。文武天皇还在世时,宫子尚有可以倾诉的人,偏偏文武天皇年纪轻轻就死了,此后孤立无援的她很自然的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吧?
   宫子就这样与世隔绝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与死了差不多。也就是说,藤原宫子的肉体是活着,但作为社会的人,其精神早在和铜初年她二十几岁时就已经死去了。
  《竹取物语》中的辉夜姬其实也不能说是死了,而只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天上)。宫子不是也只是从现实生活中游离而到了不为人知的灵魂世界吗?
    辉夜姬对于天皇反复的求婚,直到最后仍然没有接受,始终只是交换诗文,一如在谈一场帕拉图式的恋爱。而宫子难道不是唯唯诺诺顺从文武天皇的意志吗?不仅嫁给了他还生下了首皇子,这样看来宫子与辉夜姬截然不同,然而真相真的是这样的吗?
   显而易见,一般说来男女双方要萌发热烈的爱意,应该是门当户对的,也就是说二人的身分地位等各项条件不能相差太过悬殊,否则即使结合也很容易分手。
   宫子与文武天皇的结合,就是身份地位极为悬殊的二人结合。文武天皇是高高在上的神,因为天武、持统朝以来,天皇就被神化了。而另一方面,宫子却是比尘垢都下贱的海女。文武天皇只是被宫子无以伦比的美貌所吸引,痴迷于她健康而成熟的身体,才疯狂地爱上了她。可是宫子只怕是惶恐地听从这个拥有无上权力的男人而已。站在她的立场上看,与其说是喜欢文武天皇,不如说是极度诚惶诚恐的伺候这个男人,不要说世人不会允许,只怕连天也不会容许她爱上天皇。
    辉夜姬说自己是月之国的人,是异界的人,当然不能爱天皇。宫子是下贱之人,对贵族来说就是异界的人,所以宫子不能爱文武天皇。
   在形式上,宫子是文武天皇的夫人,并且为文武天皇生下了首皇子,而实际上,这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婚姻。因为在精神方面,宫子并没有与文武天皇结合,而这一点在《竹取物语》中就表现为辉夜姬拒绝了包括天皇在内的所有求婚者。
    这样一来,藤原宫子作为辉夜姬原型的三个分歧点--出身、寿命、对天皇的态度就都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所以可以得出辉夜姬的原型就是藤原宫子的结论。现在,让我们来探究一下竹取翁的真实原型吧。
    作为故事另一主角的竹取翁,故事里名叫赞岐造麻吕,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当时的大纳言纪麻吕。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1)竹取翁的姓,一般写作“赞岐”(也有其他异说),赞岐造麻吕与纪朝臣麻吕较为接近;
   (2)据《公卿补任》记载,纪朝臣麻吕也是大宝元年文武天皇朝的一员。向辉夜姬求婚的五个贵公子的原型--多治比岛、藤原不比等、阿倍御主人、大伴御行、石上麻吕,都是正三位以上,而只有纪麻吕是从三位,位于末席,想来作者虽然没有将他作为求婚者之一,但也因此给他安排了出场的机会。
   (3)《竹取物语》的作者在写求婚的过程时很可能是借用了中国的《斑竹姑娘》这一传说,所以将求婚者定为五个人,正如前面所说,只有纪麻吕官位低,故而没有把他作为求婚者。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纪麻吕从乡下村落发现了美貌的宫子,将她作为侍女送入宫中。从这一点上来说,与从竹节中发现辉夜姬并加以收养的竹取翁十分相似。 
   (4)《日本书纪》持统天皇十年(696年)十月条记载:“仮赐正广参位右大臣丹比真人资人一百廿人,正广肆大纳言阿部朝臣御主人、大伴宿祢御幸並八十人,直广壹石上朝臣麻吕、直广贰藤原朝臣不比等並五十人···。”即将资人赏赐给功臣们。所谓资人,就是赐给高官私用的为朝廷效力的舍人。这也是推定五人就是《竹取物语》中求婚的五位贵公子原型的主要依据之一,此时纪麻吕并未在受赏之列。然而四年多后的大宝元年(701年),纪麻吕却晋升为大纳言从而与五人官位相当了。纪麻吕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晋升呢?很可能正是因为此时轻皇子即位成为文武天皇,而宫子也正式被封为夫人,纪麻吕献美有功才得到特别晋升。《竹取物语》中天皇不是也曾说过:“这才不错。是你抚育成长的人,难道你不能自由做主吗?如果你把她送进宫来,我封你一个五品官员。”
   (5)纪麻吕于文武天皇庆云二年(705年)四十七岁时死去。梅原猛先生依据《道成寺宫子姬传记》认为他就是纪道成,受文武天皇之命在修建道成寺时,亲自登上筏子指挥在日高川上运输木料,结果筏子不幸在高津村的九留濑与岩石剧烈碰撞,纪道成掉入河中溺水而死。《竹取物语》中在辉夜姬升天后,“旁人把辉夜姬留下的信读给老翁听。他说:‘我为什么还要爱惜这条命呢?我们还为谁活在世间呢?'他生病了,不肯服药,就此一病不起。”这是否暗示宫子神智不清时,纪麻吕也不幸死去了呢?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在《竹取物语》中,辉夜姬要回到天上时,竹取翁去向天皇求援,提到“他今年只有五十岁(前文言七十岁,疑为作者笔误)”,这真的是作者笔误吗?联想到纪麻吕是四十七岁时死去的,说五十岁反而是合理的吧?
    
   我们已经知道《竹取物语》中两位主角和六位配角的原型了,然而在不重要的角色中,内侍中臣房子这个登场人物的原型也值得一提,那就是藤原不比等的妻子县犬养橘三千代。
   县犬养橘三千代开始嫁给了美努王,生下了葛城王(即此后的橘诸兄)、佐为王(即橘佐为)和牟漏女王(后为藤原房前之妻)。在离开美努王嫁给藤原不比等后,生下了安宿媛(即光明子、此后的光明皇后)和多比能(后嫁给了橘诸兄)。县犬养橘三千代究竟是怎样一个女性呢?事实上,她效力于从天武天皇到圣武天皇的整整六代天皇(即天武、持统、文武、元明、元正和圣武),堪称六朝元老!另外身为文武天皇的奶娘,在后宫中拥有巨大的权力,和铜元年(708年)时赐姓为橘宿弥,与藤原不比等是二人三足的关系,是构筑藤原氏与橘氏繁荣基础的关键人物。藤原不比等正是敏锐的觉察到她是能够帮助自己平步青云的女人,才会去向她求婚的,而县犬养橘三千代也看出了藤原不比等的潜力,才果断地离开前夫美努王嫁给了不比等,这两人其实是政治婚姻。
    梅原猛先生推定,很可能正是政治女强人县犬养橘三千代察觉轻皇子宠爱出身下贱的宫子,才策划让丈夫藤原不比等将宫子认为养女的,这实在是位了不起的女人,是她帮助藤原氏获得了天皇外戚这样显赫的身份,并最终令藤原氏权倾朝野。
    宫子的出身十分卑贱,也许文武天皇正为此而苦恼不已,县犬养橘三千代让丈夫藤原不比等将宫子认为养女,宫子就摇身一变成为贵族出身了,这正好替文武天皇解决了难以将宫子迎入宫中进而立为夫人的难题。
   在《竹取物语》中,内侍中臣房子作为天皇的使者催促辉夜姬入宫接受天皇的求婚,不正与县犬养橘三千代帮助文武天皇获得宫子所起的作用相似吗?此外,还有另外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那就是中臣是藤原不比等原来的姓。
    将《竹取物语》的角色原型一一找到后,这个故事的作者也就慢慢浮出水面了,那就是僧正玄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有他的可能性最大。宫子出身的秘密、宫子内心的苦恼,只有玄昉最清楚。另外玄昉很有可能对宫子心存爱慕却又绝对不能为人所知,只有将对宫子的爱恋写入这貌似神话的故事里。
   按《续日本纪》的记载,是玄昉治愈了宫子并使其母子相见的,但是八年后的天平十七年(745年)十一月,玄昉却被降职为筑紫观世音寺的别当。这是藤原仲麻吕瓦解橘诸兄政权的阴谋。翌年,即天平十八年(746年)六月,玄昉死去。大概玄昉正是在筑紫这抑郁忧虑的半年时间里,回忆着远方的宫子,写下了《竹取物语》的。
   玄昉受光明皇后所托治疗藤原宫子的心病,第一次见到宫子,玄昉就被宫子的美貌深深的震撼了。从那时开始,宫子对他来说就是月亮里才有的天人。当宫子开口断断续续地叙说自己的出身和内心的苦恼时,玄昉再次被打动了,他觉得宫子的苦恼和不幸就是自己的苦恼和不幸,玄昉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宫子。
   关于二人关系的流言开始悄悄流传开来,甚至说宫子与玄昉生了一个孩子。《扶桑略记》就说延历十六年(797年)死去的僧正善珠其实是僧正玄昉与皇太夫人藤原宫子私通所生之子。《元亨释书》在第二卷慧解一善珠法师传中也说他其实是皇太夫人藤原宫子的私生子。《兴福寺流记》也有这样的记载:“四恩堂,玄昉僧正、圣武天皇母后宫子密通之所。”
   那么传言是真实的吗?现在看来这只是想将玄昉扳倒的藤原仲麻吕有意捏造并散布的谣言。因为善珠僧正生于养老七年(723年),而此时玄昉还在中国潜心钻研佛法,他怎么可能与宫子私通生子呢?但流言如此广泛传播并且为人熟知,是否也说明玄昉与宫子关系密切从而引起世人怀疑和不满呢?不道德的男女关系一直是为世人所不容的,但是当时男女间的关系与现在显著不同。如果不与丈夫往来的话,与其他的男人交往是可以的,更不用说丈夫死后妻子与其他男人交往了。《兴福寺流记》的记载很可能是后世的观念而已。但是,即使普通人这样做是可以容许的,但身为天皇的母亲,只怕就不会被允许了。
   按照现代心理学和医学的理论,性行为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性行为所带来的喜悦可以在瞬间释放精神压力,使人获得满足和平静,甚至唤起往日美好的记忆。玄昉是否与宫子有性行为很难说,但既然要进行治疗,至少与宫子有过较为密切的接触。正是这样密切的接触,在玄昉的心里深深烙上了宫子的身影。
    玄昉被降职前往筑紫的途中,只怕念念不忘的也还是宫子吧?在筑紫闲居的日子里,郁闷的玄昉想着提笔记录下自己的思念。然而虽然相关的很多人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但那些人的子孙却还活着,而且大多身居高位。宫子也仍在人间,这样一来自然无法如实记载自己的想法了,于是玄昉只好将自己对宫子的爱恋写成美丽的神话。当年的玄昉大概一边写着一边在心里默默地念着--这是献给我心目中天人的书。
    与对宫子的爱恋不同,想起由于藤原仲麻吕的阴谋,自己不得不远离宫子被贬到九州来,玄昉就难以压制自己心中的愤怒,而表现到《竹取物语》中,就是车持皇子这样一个阴险的角色,而这个角色的原型就是藤原仲麻吕的祖父藤原不比等。可是,我想对于藤原氏的愤狠还是第二位的,玄昉创作《竹取物语》真正的目的不是因为恨而是因为爱,这也是《竹取物语》能够深深打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真正原因。
   在这里还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1)据说《竹取物语》有用汉文写的原本,因为玄昉曾经留学中国并在那里生活多年,所以他的汉文基础应该是很好的。出于隐藏自己的原因,玄昉也很可能用汉文创作。
    (2)《竹取物语》中五个贵公子的求婚故事,可能是借鉴了中国西藏的民间故事《斑竹姑娘》的故事情节。只有象玄昉这样留学中国的人,才可能知道这个故事吧?玄昉在中国呆了将近二十年,很可能从西藏传来的佛经中读到过这个故事(这一点近年来存在异议,有人认为正好相反,《斑竹姑娘》是受《竹取物语》影响而形成的)。
    现在让我们来做个小结,并做出进一步的分析推理: 
   (1)玄昉呕心沥血创作了《竹取物语》这一作品,不久就抑郁而亡(注3)。而藤原宫子在此后一直住在海龙王寺,平静地结束了一生。玄昉是否向好友吉备真备托付了自己的后事并告诉了他自己这篇精心之作呢?吉备真备在不久之后的天平胜宝三年(751年)也为藤原仲麻吕所排挤,被贬为筑前守,在第二次入唐后成为太宰少贰。也有可能正是在这个时候,真备发现了玄昉留下的这篇作品并且向世人传播。
   在世间流传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为世人理解与传诵,不久之后《竹取物语》就被人用混杂假名的日文重新书写了。进入平安时代之后,又被进行了一些修改。譬如说“头中将”这个官衔是弘仁元年(810年)以后才有的,原作中很可能是“中将(近卫中将)”。  
   (2)其实在《竹取物语》这个美丽神话的最后,作者玄昉也亲自出场了,就是那位被称为“调岩笠”的人物。他在富士山烧掉了辉夜姬留下来的不死之药,不正表现出玄昉深感人世虚幻无常吗?
   调氏是百济渡来人“奴理使主”的后裔,而玄昉出身于物部系氏族的阿刀氏。“壬申之乱”时,天武天皇从吉野逃出,随行的二十余名舍人中,有两人名为安斗连智德和调首淡海,这两个氏族说不定有某种亲密的关系。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玄昉才假借了调氏之名。 
    现在让我们将《竹取物语》的秘密整理一下吧,就可以得出下面这样一个表格了:
     作者:玄昉(?--746年)
     主角:辉夜姬--藤原宫子(?680--754年)、竹取翁(赞岐的造麻吕)-- 纪朝臣麻吕(659--705年)
     配角:石作皇子---左大臣正二位多治比真人岛(624--701年)、车持皇子---大纳言正三位藤原朝臣不比等(659--720年)、 右大臣阿部御主人---右大臣从二位阿部朝臣御主人(635--703年)、大纳言大伴御行---大纳言正二位大伴宿弥御行(646--701年)、中纳言石上麿足---大纳言正三位石上朝臣麻吕(640--717年)、天皇--文武天皇(683--707年)。
     不重要的角色:内侍中臣房子--县犬养橘三千代(?--733年)
     说到底,《竹取物语》其实就是一部写给心目中爱人的书啊 !






    注1:僧正,僧纲的最高等级。开始是一人,后分成大僧正、僧正、权僧正三个级别,人数也增加到十几人。后文中玄昉被贬到筑紫所担任的别当,也是僧官之一,是设置在东大寺、兴福寺等大寺的长官,统辖一山的寺务。后来,熊野、石清水、北野等诸社也设置了别当。
    注2:天皇的妻妾分有后(一人)、妃(二人,也称中宫)、夫人(三人,也称女御)、嫔(四人,也称更衣)等四级身份。也就是说,夫人的地位比妃低但要比嫔高。  
    注3:个人的理解《竹取物语》是以日本民间故事为基础(最初的历史原形应该是《古事记》中所记载的垂仁天皇时代的事情),在吸取了中国的神话传说后形成的。玄昉将故事中的人物利用现实中的人物为模特进行了重新加工,在流传过程中又经过民歌那样的千锤百炼多次修改,终于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一直以来都认为《竹取物语》与905年纪贯之的《古今和歌集》是同一时代的,即大约是延喜年间的产物,现在看来只怕要比后者早一百多年。


   主要参考资料:

http://www2s.biglobe.ne.jp/~Taiju/taketori.htm

http://www.infonet.co.jp/nobk/hime/kaguyahime.htm

http://ja.wikipedia.org/wiki/%E7%AB%B9%E5%8F%96%E7%89%A9%E8%AA%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