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壮观平城京

真田豪/作


    7世纪之前,日本的都城都是随着天皇所在地而变换的。但是随着律令制度的完善,与大陆的交流也日趋频繁,大和朝廷深切感受到唐朝巨大的都城可以有效地显示国威,于是着手建造自己最初的大都城。694年建成的藤原京(位于奈良县橿原市),因为土地不够宽广,难以适应越来越多的人口居住,所以在仅仅16年后的710年,元明天皇便迁都平城京。784年桓武天皇迁都奈良市西方的长冈京,在这之间的70多年中,平城京是日本的国都,而这一时代也被称为奈良时代(注1)。

   (迁都路线图)

    平城京是仿照唐朝都城长安(西安)建造的,东西约4.2km(32町),南北约4.7km(36町),面积大约相当于长安城的四分之一。这个矩形的城内,不论东西南北,每隔4町就有大路相通,犹如棋盘一样。城北的正中,有向南占地8町见方的“大内里”(平城宫),皇宫和役所就在其中。此外城中还有贵族和役人的住所、大寺院、庶民住的盖有茅草的屋子和稻田。都城设有东西两个市场,使用货币“和铜开弥”交易各种物品。估计当时城中的人口约有10万人(全盛时估计有20万人),其中高级贵族约100人,中级役人约600人,可见绝大多数还是奴婢、手工业者、农民和从地方征用来的壮丁。役所、贵族的宅邸、寺院等建筑物,有着红色的柱子、雪白的墙壁,屋顶则盖有瓦。

    1959年(昭和34年)对平城宫遗迹的发掘调查,探明了建筑物的规模,而且出土了很多写有文字的木简、以土器为主的生活用具。平城宫遗迹现在作为史迹公园受到保护,而通过不断的发掘研究,一个雄伟壮观的平城京渐渐显现在我们眼前。

  (模拟的平城京)

迁都平城京的理由

    和铜三年(710年),在大和北方的奈良建造了新的都城平城京,元明天皇从藤原京迁都至此。这是个由大路分割成九条九坊的约四公里见方的都城,皇宫和役所在其正北。到延历三年(784年)桓武天皇迁都到更北面的长冈京为止,平城京曾被荒废了一段时期,但是在七代天皇约70年中,平城京始终是日本的政治中心。

    平城京是仿照唐朝的都城长安而建造的,加之由于圣武天皇狂热地信仰和推广佛教,所以平城京中有很多的寺院。这里也是《万叶集》后期众多和歌作者们生活的场所。
    迁都到平城京之前,日本的国都是位于大和平原南面明日香村北部的藤原京。藤原京是明日香净御原宫时代天武天皇计划修建的都城,然而直到其妻子即位为持统天皇后才得以建成。
    在天武天皇之前,国都是随着天皇所在地而一代一都制的变动着。掌握政治实权的高官们,特别是以大和为中心的有力豪族们,常常在自己的根据地周围生活,在执行政务时便到皇宫来。这样的体制,与其说存在都城,不如说作为天皇住所的皇宫是国家政治中心比较合适。
    与此不同的是,和日本隔海相望的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却在很早以前就确立了律令制度,大规模的都城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都市,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大化革新”以来,学习先进的大陆国家体制而建立的律令制度得以完备,天武天皇便将建设国都提上了中心议程,于是在明日香以北筹划建造新的国都藤原京。
    藤原京以皇宫为中心,天皇、为朝廷效力的役人等各家族一起住在一个城市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变革。因为当时的生活是以自给自足为主,所以消费型的流通经济并不发达。模仿强大国家中国的都城,是想向朝鲜半岛的外国使节们和本土的国民显示日本的国威吧。
    应该指出的是,藤原京的建造,很可能并不是日本人参考中国真实的都城所建。据说是天智八年(669年)的遣唐使,参考周礼等中国书籍而建设的。
    时隔30年,日本再次派遣了遣唐使。大宝二年(702年)回国时他们详细描述了中国长安城的辉煌壮丽。曾经以为是以长安为范本而建造的藤原京,与之相比实在显得微不足道。
    在以前的发掘调查中,都没能找到藤原京的大极殿遗址。昭和32年奈良县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宣称找到被称为大宫土檀的地方,并认为这附近就是藤原京的大极殿所在地。由于当初研究者大多有着“藤原京是模仿长安城建造的”这一先入为主的固有观念,认为皇宫应该位于都城的北面,并且是在平坦的地方,朝向南侧。所以推测藤原京的范围是北面以西通大阪、东抵伊势的横大路为界,西面以位于畝傍山东方的下道(以见濑丸山古坟为基准)、东面以经过香具山山顶的中道为界(详见附图)。可是经过此后的多次发掘调查,京城大路遗迹和侧沟等被发掘出土。大家才发觉当初所设定的范围其实是实际范围的两倍,藤原宫并不是位于都城的北面,而是位于都城的正中,这样一来藤原京的全貌便渐渐清晰起来。

  
                  (粉红色的框内是预想的藤原京范围)

    现在反过来想想就会明白了,藤原京与长安城是有着很大不同的。首先,皇宫不是如长安城那样位于都城的北面并向南延伸,而是位于都城的中心。这恐怕是以周礼中的“天子畿内说”为根据,认为天子的住所应该是位于中央的,在这种想象之下才建造形成的。
    此外,长安城整体来说地势从北向南渐渐由高变低,这是考虑到南面有黄河的缘故而在打地基时有意安排的,皇城位于长安城的北端,废水、污物等不会滞留宫中。可是藤原京因为位于大和平原的南面,飞鸟川向北流动,地势是由南向北渐渐由高变低。藤原宫却位于藤原京的中央,可想而知排出的废水、污物等就会顺着飞鸟川流经藤原宫了,那滋味肯定是不好受的。
    而且长安城朱雀门南面还有明德门,宽广的大路令人顿觉气势逼人。可是藤原京的朱雀大路却很快被丘陵所阻止,实际上是横跨飞鸟川并削平日高山才建成的。总之,作为都城的藤原京缺乏合理的设计和向外拓展的空间。最宽阔的朱雀大路也才不到25m宽,比起长安城来真是相当的寒酸,亲眼见过气势宏伟的长安城,再看自己的都城藤原京,相信那些遣唐使肯定会感慨良多吧。
    进入长安城的外国使节是先从黄河沿岸进入南面的明德门,再沿北上的道路前往皇宫。藤原京却是从西面的横大路进入,外国使节们是从西面进入位于中央的皇宫,这就不能显示天子座北朝南与臣下接触的威仪,也显现不出国威来。
    早先曾认为是因为《大宝律令》推行之后官衙(役所建筑)显得狭窄,藤原京中的人口增长过快而使元明天皇决定迁都的,现在看来仅仅经过二代天皇便放弃藤原京,原因并不仅仅在此啊,上面所叙述的事说不定也是迁都的理由,而且可能是真正重要的理由。

(图左是长安城,图右是平城京)

平城京的规模、区划

    以元明天皇为中心的朝廷达官显贵们迫切想要对都城进行扩建,为此他们放弃了位于明日香的藤原京,筹划在大和国北方奈良建造新的更为宏伟的新都城。
    所选择的定都地址位于大和平野北方,北面有佐保丘陵,佐保川斜向由北向南流淌着,地势北高南低。东面是春日山地、西面是生驹山脉,在其包围中的盆地的确是个理想的建都场所。
    元明天皇亲自视察后,决定在此建设新的都城。在决定迁都的诏书上认定这里是四神护佑适宜天子居住的地方。(即认为有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守护着平城宫)在整体规划中,首先以视为神山的御笠山山顶到生驹山山顶一线,作为都城东西方向的基准线。将从藤原京延伸到下道的延长线作为都城的南北中心线,即朱雀大路。并且以中道做为都城东面的境界线。都城整体上纵横各划分为8区形成内京,而在中心线与东境界间再划出4区,以1区的距离为准等距离继续划分出南北4区形成外京,京城中遍布象正方形一样的大路。
    这样的规划自然是利用大陆传来的测量技术才得以实现的。实际建设时,西面因为矢田丘陵的缘故,并没有修建西京极大路(西四坊大路)。并且在北面又增加了一个区(即南北方向上有9个区),在皇宫东面形成突出在外的外京。至于为什么要建设成为现在奈良市旧市街这样向东突出的地域呢?对此现在还没有定论,可能是平城京北面有佐保乡、中部附近有春日乡,在定都于此之前这里就建有宅邸了,所以才予以保留拓展,当做平城京郊外的外京的。

  
                                  (平城京平面图)

    从藤原京二条沿古道“下道”可达平城京之南,九条大路中间就是平城京的入口罗城门。为了模仿中国的城郭形态,在平原正中屹立巨大的门显得有些不协调。门前佐保川东西方向流动着就好象是堀,门的左右看起来象是有一面围墙。
    从罗城门向北的通道就是朱雀大路,宽达74m,到平城宫朱雀门大约有4km的距离。这么庞大的工程便是用现代的巨型机械也不容易完工。朱雀大路左右有侧沟,沿路种有柳树、槐树等树木,形成一条林荫路。唐朝和新罗的外国使节曾通过这里前往平城京。
    平城京中各处的大路宽度有所不同。平城宫南面东西走向的二条大路宽36m,其他的大路则有着24m、16m、14m、13m、9m这样各种各样的宽度。道路两侧的侧沟宽度和深度也根据地方不同而有着各种规格。七条东一坊大路东侧沟宽3m、深度0.25m,西侧沟则宽8m、深度1.6m。八条西一坊中央坊间路的东侧沟宽1.0m,深度0.3m,西侧沟则宽5.5m~11m,深度1.5m~1.7m。可见是因地制宜,并没有统一的规格。
    位于左京二坊内的佐保川被整修成宽度10m以上的东堀,河水向南流淌,秋筱川则沿右京西一坊大路成为西堀。奇怪的是相对来说桥却显得比较少,在二条大路东一坊大路西侧沟上有宽13.4m、长3.8m的桥,其宝珠纹饰的栏杆也已出土。然而左京三条条间北小路的东侧沟宽4m,右京三条条间南小路西侧沟宽3m,却都没有找到曾经建有桥梁的痕迹。这是否是出于治安上的考虑呢?
    坂上郎女与藤原麻吕对歌时就曾提到渡过佐保川时感到不安,虽然可能有文学的虚构成分,但这与考古发现的并不是有大路的地方就有桥这一结果相吻合。有的坊好象也筑有盖有瓦的塀,但似乎并不是整个平城京都有这样的塀,这也表明很可能是这些地区治安不好才建有塀。(注2)
    此外,平城宫东院东侧的东二坊坊间路和东院南侧二条条间路北侧沟的北侧出土了东西方向的掘立柱或塀。因为从这往北就是藤原不比等的宅邸(后来的法华寺),出于治安上的考虑一天之中有的时间会禁止通行。律令“宫衙令分街条”规定,从夜晚到拂晓(都会敲打小鼓做标识),除了公使、婚嫁、居丧治病这样的正当理由以外,禁止通行。从夜晚禁止通行这一条,也可以证实当时的确有治安问题。
    坊间的配置,是大路中心线之间相隔533m,在此之间四等分为三条小路。因此被大路包围的四角形会被分割成十六块,每一小块就称为“坪”。这样住所的位置就可以用坪数来表示,比如说二条东一坊五坪。然而据《万叶集》来看,这样的说法并未普及,“菅原里”、“坂上里”之类的旧里名照常被使用,这说明至少役所、官员的住所并未普及以坪来称呼定位。

  (宽74m的朱雀大路)

平城宫

    由罗城门经朱雀大路北上4km,在与二条大路的交叉路口便矗立着平城宫的正门朱雀门,由此往北的广大区域就是平城宫。平城宫占地东西1.3km、南北1km,四周有高5m的塀,有包括朱雀门在内的12个大门。其中正门朱雀门宽约25m、深约10m、算上基石的话高约22m,是座入母屋造式的二重门。

   (朱雀门)

  (复原的塀)

    平城京的核心建筑物大极殿和朝堂院就位于平城宫中,依据对遗迹的考察,位于朱雀门偏东一点,但令人费解的是发掘结果显示在朱雀门中心线上也存在大极殿。平城京有两个大极殿和朝堂院,这真有点不可思议。有种说法认为是圣武天皇时,作为迁都恭仁京(740年)和难波京(744年)的过渡建筑物,在朱雀门中心线上建造了第一次大极殿。745年都城重新迁回平城京后,为了有所区别而有意在略微偏东的地方建造了第二次大极殿。然而通过对第二次大极殿下层遗迹的发掘,找到了掘立式的柱子遗骸,证明在迁都前两个大极殿很可能都是存在的。第一次大极殿可能是在灵龟年间(715年)建成的,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先建造第一次大极殿是为了给后建造的第二次大极殿争取时间呢?也就是说,在第二次大极殿完工之后,分担了第一次大极殿的部分机能。
    但是这样还是令人费解,为什么要建造两个同样机能的大极殿呢?要知道,这可是很耗费人力财力的工程,看看第一次大极殿四周南北长320m、东西长180m的回廊就可以想象工程之巨。目前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这么做是在模仿长安城的格局——长安中心建筑物是太极宫太极殿,西面则有大明宫含元殿。这样的话就好理解了,第一次大极殿是举办天皇即位式和外国使节谒见仪式时用的,而第二次大极殿就是用来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了。

    第一次大极殿在740年迁都恭仁京后,成为山城国国分寺的金堂,镰仓时代毁于战火,只留下了现存于蟹满寺的本尊丈六释迦如来像。745年迁回平城京后,在第一次大极殿原址上,模仿长安大明宫的鳞德殿建造了楼阁,用以举办宴会,而这被认为是后来平安京丰乐院的原型。此外还对第二次大极殿的基石进行了改筑重建,使其能更好的承担处理日常政务的机能。
    内里位于大极殿北部,朝堂院则位于大极殿南面,这种布局与早先的藤原宫相同,但与更早的飞鸟净御原宫不太一样。通过对飞鸟净御原宫的发掘调查,得知其中心建筑物的东南方有建筑群存在,这个建筑群中央有正殿并有建筑物往南北延伸。这种格局是否说明北面是天皇居住的内里、举行仪式时用的大极殿,而负责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就是东南方这个新发现的建筑群,也就是后来演变形成的朝堂呢?可能是朝廷机构复杂化才追加朝堂这种建筑的吧?

    平城宫的核心建筑物是位于南面的朝堂院、大极殿,以及第二次大极殿北面的内里。各种役所围绕在四周,值得一提的是在平城宫东端有称为“东院”的建筑物,这是皇太子所居住的东宫,皇太子不在时则似乎作为天皇的宫内离宫使用,奈良时代结束后,光仁天皇将其改造成了柳梅宫。
    此外,在平城宫遗迹东端发现了天平时代的东院庭园,与《续日本记》记载相吻合,这是个充分利用了东西80m、南北100m内复杂地形的庭园,多用以召开宴会。由于遗迹深埋土中故而保存较为完好,现在已经将池、桥、塀及其他建筑物复原,并移植了许多花草树木,天平时代贵族那种优雅高贵的宴会氛围恍惚就在我们眼前。

    (东院庭园)

平城京中的生活

    在朝廷仕官的人根据位阶不同而享有面积不等的土地作为宅地。平城京中的土地究竟是怎样分配的还不得而知,但参照藤原京的分配办法,估计二者时间相隔不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据《日本书纪》记载,持统5年12月对藤原京宅地的分配是这样的——“乙巳,诏曰:‘赐右大臣宅地四町、直广二以上二町、大参以下一町、勤以下至无位,随其户口,其上户一町、中户半町、下户四分之一。王等亦准此。’”也就是说,右大臣(二——三位)4町、直广二(从四位以下)以上2町、直大参(正五位上)以下1町、勤(六位)以下无位以上的上户1町、中户二分之一町、下户四份之一町。
    参考上面的数据,会觉得当时的人们占有那么宽广的土地真是令人羡慕 (1町大约120m见方,即14400平方米) 。大贵族及中下级役人们,将庭园开垦成田地来补助生活。当时没有现在这样的自来水设备,都是挖井灌溉的,排泄物也都在田地里处理掉。在水井旁边的田里就有排泄物,这就是当时的生活写照。
    分发到手的宅地,如果主人位阶上升了,就可以得到与位阶相般配的宅地。那时候宅地是否允许自由买卖还不是很清楚,但无疑会迁居。
    平城京中有官方设立的东西两市。市场好象在午时(上午十一点)左右开市,在日落时分闭市。东西集市由市司管辖,市场中的店被称为肆,如史料中记载的绢肆、布肆等,就是专门买卖绢、布的店,而在市场上做买卖的人就被称为市人(商人)。
    由于给予役人们的报酬,常以实物支付。那些棉、布之类的就需要换成生活必须的粮食,于是设立用来交换的市场是必要的。
    随着市场中各种物品交易变得频繁,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物资的搬运。可是与现在的运输业不同,那时都是用人力来运输的,在都城中似乎并未使用牛马来搬运物资。交易者需要支付车钱和搬运费。
    平城京中,以天皇为顶点,皇族、贵族、役人、僧尼、商人、职人(手艺人)、人夫(壮丁)、农民、流浪者等各种阶层的人们聚居于此,形成古代真正意义上最初的城市。同时由于那时卫生观念不强,没有考虑到下水道的重要,而只是在大路边挖有侧沟排放污水,不难想象的到,这样的城市很快就会异臭弥漫。
    平城京中的寺院,既有从飞鸟迁来的,也有新建造的。因为奈良时代中后期就是古代日本佛教文化最鼎盛的天平时代,所以在平城京中新建了很多的寺院。
    从飞鸟迁来的有药师寺、元兴寺、大安寺和兴福寺等。其中药师寺于养老二年(718)迁移至此,不过从出土木简来看,似乎是从灵龟二年(716)就开始在平城京动工了。元兴寺和大安寺则于灵龟二年(716)迁来,据《续日本纪》记载,天平十四年(742)建好大安寺金堂、天平十九年(747)塔院以外的建筑才得以完成。此外,和铜三年(710)兴福寺、养老二年(718)法兴寺(飞鸟寺)、养老四年(720)兴福寺佛殿司(北圆堂或者中金堂)也都纷纷迁入平城京。
    与此同时新建寺院也有很多。其中天平十七年(745)发愿修建东大寺的前身金钟寺,天平胜宝四年才完工(大佛开眼)。此外,尚有藤原不比等死后,其女光明子捐献财物修建的法华寺。天平宝字三年(759)新田部皇子为从唐朝来的高僧鉴真修建的唐招提寺。神护景云元年(767)建的西大寺和西隆寺。宝龟七年(776)建的佐伯院(香积寺)等等。
   就这样,在短短数十年中,大量寺院出现在平城京中。有趣的是,知名的神道教春日大社也是奈良时代末期创建的。

  (东大寺)

     让我们看看平城京早朝的情形。凌晨三点,第一次开门鼓会响起,平城京各处的大门会打开。早上六点半,第二次开门鼓响起,大极殿和朝堂院的南门会打开。役人们都会在第二次开门鼓敲响之前上朝,等待朝堂院大门打开。正午左右退朝鼓声传来,大门就会关闭。通常劳作时间是在上午,据“公式令京官上下条”记载,京官全部在开门前上朝,闭门后下朝。外官则是日出上朝,午后下朝。公务繁忙、有事相商、值班宿卫的官员,不在此例。
    此后又特别制定了律令“仮宁令”来进一步规范外官(舍人和卫士等),另外,似乎允许在农忙时去领有地从事农事(五月、八月各有十五日的休假),这点从《万叶集》中可见一斑,也就是说,这是法律认可的休假。
    平城京中除了役人之外,还有僧尼、工商业者、奴婢,以及本来就在此居住的人,和从地方进京居住的人等等,估计人口在10万人左右。特别是从地方进京的人,到后期越来越多。他们之中有被征调来的士兵、服徭役的壮丁,以及负责将租、庸、调等运进京的人,为招待这些各国赶来运输租、庸、调的人,还成立了称为各国调邸的投宿设施。由于回国的旅费也是自己负担的,许多人因贫穷而不能回国,最终成为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的人。此外,也有许多建造寺院等建筑物的壮工定居在平城京中。

    透过雄伟壮观的平城京遗迹和出土的木简、土器等文物,一个繁华的、急切模仿大唐盛世的天平时代就在我们的眼前。

      

                (鬼瓦)                               (出土木简)

   (平城宫遗址)

 

 

 

注1:其间740年——745年间曾短暂迁都恭仁京和难波京,但745年又迁回平城京。

注2:当时将人民的生活程度分为上上户到下下户和等外户十级,而据730年越前的记录,90%以上为等外户,另据750年安房的记录,80%左右是等外户,下下户占15%以上。所谓等外户是立即需要救济的,老百姓的生活如此艰难,当时的治安如何也就可以想象的到了。 (见井上清著《日本历史》)

 

 

 

   主要参考资料:

http://www.nabunken.go.jp/site/heijo.html

http://db.gakken.co.jp/jiten/ha/518760.htm

http://www.gns.ne.jp/eng/cael/sketch/heijokyo/heijokyo.htm

http://yoshi01.kokugo.edu.yamaguchi-u.ac.jp/jugyou/heizyou.html

http://www.kintetsu.co.jp/senden/Database/HE-Htm/HE0002.html

http://www.kakinoha.co.jp/naranara/heijyoukyou/heijyoukyo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