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战争时期基础军事知识

小田鸟津布/编译



第一讲:部队编制与洋枪


西洋军事的引进·部队编制的变化

直到幕末,各藩部队编制的主流,仍倾向于沿用战国时代的“~众”和“~队”。但在马关攘夷战争、萨英战争等等对外战斗以及幕长战争之中,西方军事力量之强悍终在日本初露锋芒,日本人不得不重审战争,并接受西方军事的洗礼。在此后,幕府和各藩的部队编制,也开始变为把西洋军队编制中的步兵队(洋枪队)作为主力,分成小队、中队、大队的三级部队单位。戊辰战争时,参战各方也正是将步兵队作主力使用,所以很有必要简述其部队单位的规模情况。

首先,须知这一部队编制只限于戊辰战争时代,若与近代军队的编制有所差异,敬请理解。

再者,西洋军事的“本家”—— 当时的欧洲大陆 —— 是将兵科分为“步兵” 、“骑兵” 、“炮兵”三种,与以平原为主、道路网相对完善的欧陆不同,在当时的以山岳为主、道路网相对混杂的日本,“骑兵” 、“炮兵” 并不发达。基于地形原因,新政府军曾向西国各藩发布军令,制定确立大规模“步兵”(洋枪队)兼及少量“炮兵 ”(注1)的兵科,投入到戊辰战争之中。

 

步兵队的部队单位

 

戊辰战争时,步兵队(洋枪队)的基本部队单位是小队,据各藩差异,构成人数约为30~50人不等。也有的藩将小队一分为二,形成“半小队”。“半小队”亦可合二为一,构成“小队”;亦可由“半队长”率领,独自作战。

“中队”一般由2~3支小队构成。出于战术必要,各藩也会适时调整部队规模的称谓以迷惑敌军。例如会津藩和萨摩藩,就曾把实质是“中队”(2支小队)规模的部队称为“小队”。(下文亦以“中队相当”来标明中队规模。)

戊辰战争时代的“大队”,则已经类似近代军队中的大队,即由2~6支中队构成。幕府军的步兵队中,是由2支小队组成中队、5支中队组成大队。也有的直接将小队组成大队,据各藩而异,将5~10支小队组成各种规模的大队。

另外,近代军队是以3~4支大队组成连队的。而当时的幕府步兵队,也是由2支大队组成连队,但是部队编制的规模与近代不同。

近代军队的编制中,比连队更大的部队单位,有旅团、师团、军团、军、军集团,等等。在江户开城投降的时候,大鸟圭介率领的江户败走军的规模,就与上述“旅团”相当(约为三千人),败走军中还置有可自行补给、持续战斗的司令部,在编制上更近于一个小规模的师团。

把握好以上内容,掌握住戊辰战争时小队、中队、大队的基本规模,即可比较清楚地了解当时参战各方的动员兵力。

 

戊辰战争中的洋枪

 

幕末时代,日本引进西方军事技术的“软件”——西式部队编制,同时也大量引进了西方军事技术的“硬件”—— 洋枪。当时世界各地战争频仍,同时间段内进行着好几个相当规模的大型战争,比如拿破仑战争、南北战争等,因而在当时的全球市场,充斥着各种武器、用品直至饱和,一如日本敞开国门后巨量涌进的洋枪。

戊辰战争时,各式各样的洋枪竞相威风,这里简单地予以梳理介绍:

首先,以各种枪械性能的高低排序,从低到高,则有“前装滑膛枪”(前装滑腔銃)、“前装线膛枪”(前装施条銃)、“后装线膛枪”(後装施条銃)三种。

前装滑膛枪的历史悠久,形式大体和战国时代的火绳枪一样、从枪筒发射子弹。戊辰战争时的东国各藩也曾沿用火绳枪,但在滑膛枪中使用率最高的还是前装滑膛枪——燧石式洋式枪(ゲベール銃 )。燧石式洋式枪的整体构造,与火绳枪无异,不同之处在于,以打火石作为点火装置代替了火绳。此后,还出现了以雷管点火的新类型。这一形似火绳枪的旧式步枪,成为东国列藩、乃至新政府军一部分藩兵于战争初期极力垂青的武器。

另一种在当时被广泛使用的前装枪,叫做“前装线膛枪”,它与滑膛枪在枪身构造上保有不同:其枪管内部具有膛线;发射子弹时,子弹迫于枪膛内刻有的螺纹线而旋转飞行,从而具备滑膛子弹不具备的、在高速运动中的精确指向性和长久稳定性,使远距离狙击成为可能。另外,在众多描写战国历史的电视连续剧里,各家铁炮部队都是排行成列地攻击敌人,试图以较高密集度的射击来弥补枪械的低下命中率。鉴于此,前装线膛枪的发明不若可说是促进了单兵作战能力的质量飞跃,士兵无须再拥作一团,以弹幕面积决定攻击少量敌人的成果。他们开始具备各个击破或一枪毙敌的战斗能力,随之诞生的,是军事技术的新概念思维——散兵战术。前装线膛枪的发明和使用,促生新战术和新思维,但前装枪本身仍有不足之处:因其构造原因(前装)而导致上弹困难。试想在瞬息万变的生死较量中无法快速填补子弹,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也正是前装线膛枪未能很好普及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知,前装线膛枪的近亲——“猎兵步枪”(ヤーゲル銃)在当时大量装备于会津藩。

前装线膛枪存有装填弹药困难、发射效率低的弱点,在一定程度上被“米尼弹”的发明所弥补。米尼弹的口径比前装线膛枪的枪身直径要小一圈,解决了填弹困难的问题;弹头底部挖了小洞,发射时,燃起使弹头膨胀、紧贴枪膛,在膛线的压迫下,弹头又可以高速旋转而出,命中精度大幅提高。米尼弹,是子弹历史中极具革命色彩的发明。

这种以线膛配合米尼弹的前装洋枪(下文以“米尼枪”表示利用米尼弹的前装线膛枪),是戊辰战争中对战双方(新政府军·反新政府军)不约而同选择的主用武器,使用率之高,令人咋舌。

如果说戊辰战争初前期的主角是“米尼枪”(ミニエー銃),那么,随着战事的深入化、白热化,转而采用“后装线膛枪”的藩军开始日益增多(幕府步兵队传习队,就在鸟羽伏见之战中装备后装线膛枪)。所谓“后装”,是指在枪身后部上弹的填装方式,后装和前装的同类步枪,在性能上有云泥之别,后装枪具备“匍匐上弹” 、“发射间隔被大量缩短”等等特点和技术进步。

当时所用的后装线膛枪,主要有“后膛步枪”(シャスポー銃)(注 2)、“施耐德步枪”(スナイドル銃)(注 3)、“斯宾塞步枪”(スペンサー銃)(注 4)三种。 其中,后膛步枪的结构可以说是现在狩猎用来复枪的雏形,为步枪的完成形态。但日本列岛是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气较重,后膛步枪的纸制弹药匣就非常不便于携带和使用,因而装备金属弹药匣的施耐德步枪和斯宾塞步枪的藩军部队,在戊辰战争中占有环境适应力的优势。而斯宾塞步枪最为著名的特点是,能同时填充7发子弹并利用发条的力量连续发射(但不能像现代的霰弹枪一样自动排出弹壳,所以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连续发射”),其威力巨大,雷霆万钧,被誉为戊辰战争中各类洋枪的“天字第一号 ” 。

骑兵枪与步兵枪也有不同,前者枪身较短,易于携带;后者枪身较长,更具威力。

备考:

注 1 :炮兵未在日本兴起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没有炮术专家” 、“维修费过高”,等等。也有反论说,贫弱的补给体制(当时并无“兵站”的概念)根本无法维持大量的炮兵。

注2:新锐的后装步枪,为幕府步兵队所用的主力枪。

注3:即米尼枪被改装成后装式的形式。

注4:能连续发射7发子弹的后装步枪。

 

 

第二讲:军队近代化、战术运用以及新政府军的军令


幕末各藩军队的近代化


第一讲中,笔者大致介绍了戊辰战争时的部队编制和洋枪,提到了军队“软件”、“硬件”的西洋化、近代化。但同时,须知近代军队的概念定义,决非只是“使用洋枪、以小队为基础单位编制的军队”。要把军队训练成名副其实的近代军,各藩可谓孜孜不懈、力学笃行,付出过巨大努力。当时的日本政府——幕府——就是从国外征召仕宦来训军,以图迅速完成近代化(幕府陆军中有直接受训于外国士官的部队,精明强悍,作战能力突出);而各藩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只能靠自己摸石过河、擿植索涂近代化之方法。

其中,西国藩军在独立探求军队近代化的进程中成绩斐然,而东国藩军则是普普通通不咸不淡。导致这一事实的原因在于,各藩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的差异:首先,西南各藩因地理原因,饱尝外国列强的威胁,也更加熟知来自西方世界的险恶,重重危机感下,产生了对西方军事理论、军事技术的皈依情节;其次,东国气候相对西国来说显得更加单一化,东国各藩也因此存有农业等方面的经济缺陷,贫富差距使他们在军队近代化的认知与实践上,晚于膏梁富庶的西国藩军。

所以,在东国各藩中也存有名义上是“小队”,实质却沿用战国时代作战单位的部队(例如仙台藩、米泽藩、秋田藩、加贺藩等)。

 

战术运用

•  散兵战术

当时,军事技术较为先进的欧洲列国在军队的近代化中,发明了杀伤与冲击相结合的新战术——“散兵战术”。日本人在效仿西方军事的同时也吸取这一新思维,衍生出戊辰战争中以散兵作战的历史。

远溯战国,滑膛火绳枪就被作为攻击火器使用,其战术是方阵式的密集射击,即以相当规模的集团射击来弥补火绳枪命中率低下的缺陷。但在命中率较高的线膛枪传入日本后,一方面赋予了士兵单枪匹马作战的新可能——精确狙击能力;另一方面,也以散兵的零星伤亡取代了方阵战术的高伤亡率。拥有线膛枪的兵丁形象,开始逐渐类似于近代士兵,方阵式的密集射击也成为过去。作战时,手持线膛枪的士兵尽力疏开规模较大的队形,构成“散兵线”,从而减少来自敌方火器的面积伤害,并形成能够一齐攻击防守、快速攻防转换的线式结构。这种行之有效的新战术,被誉为军队近代化历史中划时代的创举,成为日后各藩训练部队、制定编制和发展军势的重要指针。

•  行军方法与战斗展开

幕末时代,日本的道路网并没有得到完好地整备,除一些主要街道外,多是羊肠狭路,部队在行军之时,也多以 2 ~ 4 列组成的纵队行进。然而,这样的纵队行军必然面临一个问题,即如果数十人、或数百人的纵队无法整齐划一、令行禁止,大部队的行军速度就将蒙受阻滞。于是,人们试图奏打太鼓来驱使行军步伐得到谐和统一。有关戊辰战争的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中,我们就经常可以看见新政府军一面鸣鼓、一面行军的镜头。这种太鼓既不是摆设更不是乐器,而是调和行军的重要军事手段。另外,行军中鸣鼓的鼓手,也须具备相当专业的军事知识,以保证鼓声与行军速度的联系性。所以,当时也有从他藩招募鼓手的情况。不可预知的遭遇战中,大力奏打太鼓还可以起到吸引注意力、扰乱敌方行军阵脚、振奋自军士气等正面作用——这一策略存见于反新政府军(奥羽越列藩同盟军)的米泽藩的历史记录中。

但是,以纵队编成的部队,是难以进行快速突进和射击的,所以,战斗一旦开打,收到开战指令的部队就会立即横向扩展布阵,并根据道路周围的环境制定攻防散兵线的长短、密集度等作战方案。这种从行军状态,突变为战斗状态的转移,称为“战斗展开”。作为“展开”的信号,有的军势选用喇叭,这种吹响喇叭、传布开战令的军队,在一定程度上,比使用太鼓、或什么也不用的军队更加西洋化、近代化。笔者也认为,喇叭能更加准确有效地传达军事指令,一般情况下,采用喇叭的部队装备也更精良强干。

•  兵站

戊辰战争时,并没有出现近代军队中、为总司令部麾下的兵站组织,新政府军、反新政府军的兵站,也都由各地各藩自行规划建设。

广义地看,兵站起有储备、补给食品和转运草鞋、兵器等物资,收容、后转和治疗伤病,组织技术修理,安排战时食宿,接收、保管和后送缴获,回收物品等作用,是战时必不可少的后勤组织。狭义地看,在当时,不具如同佐贺藩一样的洋枪、弹药制造能力的各藩,就只能依赖进口,这就是说,如果其在前线设有补给港,后勤问题则易于解决,但如若没有,则亦须经历漫长的运送过程。

运送分“陆上”和“水上”两种。顾名思义,“陆上运送”即指通过人员、马匹、车辆等,将物资、补给品从自藩输送到补给港,甚至战斗第一线;而“水上运送”更为复杂,一般认为,有直接运送和间接运送两种,所谓直接运送,就是直接以船只输送必要品到前线,间接运送则是将补给港作为中转站和后据点,运输队将物资、补给用船只运至补给港,再由陆上人员将补给港内囤积的东西送往前线去。与战国时代专门负责运送、贩卖物资的“小荷驮队”不同,戊辰战争时的参战各方更倾向于雇佣宿驿工人和当地农民来运送物资(雇佣金由各藩分别负担)。另外,新政府军也经常从后方大藩和受降藩内购买所需,进而快速投放到前线。

诚如上述,各藩在戊辰战争时,可说是自扫门前雪地建立发展了兵站。但是,像大鸟圭介的江户败走军一类、失去根据地的军队,就常会陷于补给困境。而且兵站自古所费不赀,在戊辰战争后,有不少藩因此陷入经济危机,变得财匮民穷了。

•  阵地构筑

戊辰战争的战役大多是短期决战(包括城池攻防战),除北越战争和箱馆阵地战以外,几乎见不到两军持久的对峙情况,因而阵地的构筑也相对简化,大多数表现为浅挖堑壕,并在战壕前面构筑掩体的“胸墙”。

当时的堑壕只挖及腰部位置,因空间狭小,壕中士兵亦不能交叉行动,壕堑的规模相较比及近代战争的大型战壕,要小上许多。当时的士兵藏身在齐腰堑壕里,于高垒的胸墙之上开枪击敌,此为常见的野战阵地。在城市战或巷战时,则多以榻榻米以及米俵(装米的草袋)等代替胸墙,这种简易阵地多见于鸟羽伏见之战、上野战争和会津鹤城之战中。

因为没有专业的工兵,兵丁只好自己动手、构建小规模阵地和简易的防御设施。这种情况延续到北越战争和箱馆战争才得以终止,那时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阵地和阵地战。

 

新政府军的军令



鸟羽伏见之战结束后,平定九州、四国、中国(地区)等关西地方的新政府军,曾命西国各藩取东海、东山、北陆三道,直向江户。与此同时,新政府军向西国藩兵发布了以下军令(现代语译文)。

(一)、禁止参加枪队、炮队以外之部队。(即取缔刀枪部队)

(二)、禁止任命高官厚禄者为指挥官。(即无论禄高家格,均论才取人)

(三)、禁止穿戴华美。(即取缔战国以来的甲胄、军旗等)

上述之(二),在史学界尚有争议,不可定评。(一)和(三),则是有各种史料支持的。其(一)正如上讲中提到的“制定确立大规模‘步兵'兼及少量‘炮兵'的兵科”。

但是,此军令毕竟是出自攻略江户之前,约束力也是针对方才降服的西国各藩,占领江户后,这一军令的强制性日渐宽松,甚至出现北关东各藩以刀枪(枪指长枪)部队投靠新政府军的情况。但此后,这一白刃战队被大鸟圭介的法式幕府步兵打得弃甲曳兵、落花流水,也因此,导致日后旧幕府军攻夺下为旧式军制的新政府军掌控的宇都宫城(注1)。

尽管如此,历史还是证明这一军令无可辩驳的正确性,当时的西洋军事技术之优越性,也因而更加不容置疑。

备考:

(注1)江户败走军所谓的强大,大概与奥羽越列藩同盟有不同,前者更多地表现为指挥权的高度统一。




主要参考资料:

http://www7a.biglobe.ne.jp/~soutokufu/boshinwar/military/military1.htm

http://www7a.biglobe.ne.jp/~soutokufu/boshinwar/military/military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