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打印本页]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24     标题: 《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一章 日本早期社会[/COLOR] 第一节 日本列岛的黎明

一、日本列岛的形成与日本民族的起源 人类的历史据说最早可追溯到地质学上的洪积世时期。据地质学家与考古学家的研究,在新生代第四纪洪积世,由于冰川作用,日本列岛曾以陆桥的形式与亚洲大陆相连,原始人类与动物可以自由来往。直到1万多年前的全新世,海岸线和气候急剧变化,新地层的形成和侵蚀愈加强烈,随后冰川融化,海面上升,陆桥被淹没,日本列岛遂成为今日与大陆脱离的岛屿。但大陆居民仍可利用日本海左旋环流和季风渡海赴日,往来于大陆与日本列岛之间。一些为追逐动物而至的大陆人逐渐定居下来,成为日本列岛上最早的居民,并在荒芜的土地上播下文明的种子。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口增加,因而形成了日本民族的母体文化。 [/SIZE] 地近寒流暖流、气候温暖潮湿的日本列岛适宜动植物的生长,生活在日本列岛上的居民以狩猎、采集、捕鱼为生,群居洞穴,打制石器,并进一步发明了陶器(即先土器),迈开了由蒙昧走向文明的新起点。人们根据陶器表面的绳纹式样,将弥生粗陶出现以前的约6000年间,通称为“绳纹时代”,长期以来以此作为日本历史的源头。然而,1946年相泽忠洋于今群马县新田郡岩宿发现的一些粗制的黑曜石打制石器,它们被鉴定为早于绳纹时代。此次偶然的发现把日本历史的源头提前到 “旧石器时代”。岩宿遗址的发现,使人们掌握了一把通向远古迷宫的钥匙。至今日本列岛上发现的旧石器遗存总数已达约4000处。 [/SIZE] 关于日本民族的起源,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的考古学者、人类学者和历史学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学术界曾经根据发现的人骨,提出从距今80万年前后至1万8千年前后,日本列岛上曾居住着“明石原人”、“葛生人”、“牛川人”、“三日人”、“港川人”、“滨北人”及“圣岳洞人”等。但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和近年来深入研究的结果,考古学界已明确否定了除冲绳县港川以外的人类遗骨的定性。产生定性错误的原因,一是由于考古发掘技术的局限;二是出于对日本文化的崇敬,故意拔高,妄目推前年代;三是极个别人对考古遗物的伪造。尽管大多数原有的定性被推翻,但是从发掘的石器、陶器和居住遗迹表明,日本民族很早就劳动、生息在列岛上了。关于日本民族的祖先从何处而来,考古学者樋口隆康指出,进入日本列岛的外来移民主要有五条途径:北路(来自桦太即库页岛、经北海道进入本州北部)、南洋路(来自南太平洋诸岛进入本州东部)、朝鲜路(来自北西伯利亚和中国华北、经朝鲜半岛仅进入本州中部)、东中国海路(来自中国长江流域直接东渡至九州北部)和冲绳路(来自中国华南及东南亚经台湾、冲绳至九州南部)。[1] [/SIZE] 二、绳纹时代的日本 元1万年至公元前3世纪稍后,日本进入绳纹文化时代。绳纹遗址最早发现于19世纪90年代,后在全国各地陆续发现,但以东日本分布密度最高,最主要的为贝丘遗迹。在绳纹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陶器。前期器形为尖底深钵,花纹有繎丝纹、押型纹、贝壳纹等。中期以后,器形主要以平底钵形、瓮形、圆筒形等,花纹除绳纹以外,还有贝壳纹、爪形纹、涡纹。后期的器形呈现多样化,深钵、瓮形外,还有瓶形陶器和碗等,花纹以磨消绳纹为主。关于绳纹陶器制作技术,目前存在两种主要说法,一种为“渡来说”,即来自南太平洋诸岛的移民或来自北亚的移民带来了陶器的制作技术,这种技术逐渐为土著人所掌握,创造出绳纹陶器。另一种为“本土说”,即陶器技术是自发产生的。根据考古学界对爱媛县久万川石灰岩断崖处遗址发掘的调查报告可知,在相当于1万2千年前的第九层中发现细隆纹陶器;在相当于1万年前的第六层发现了无纹陶器;在相当于8千年前的第四层发现了押线纹陶器。据此可知,该遗址为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绳纹时代初期的遗址。[2]因此,可以认为,绳纹陶器的制作技术可上溯旧石器时代晚期,下及绳纹时代,中间未出现明显的断层。事实上,陶器的使用是人类文化的共同性,日本的陶器制作技术是石器时代最早的移居者们带来的,陶器工艺以后的变化发展也离不开来自外部的刺激,这已为日本考古界所认同。 [/SIZE] 绳纹人的生活是一个以聚落为中心的闭塞世界,居住竖穴和铺石洞穴,他们的生活用具有打制的石镞、石枪以及用鹿骨制作的骨镞,还有陶制或者木制的、涂有漆的腕饰以及玉石制作的耳饰、骨制的发饰等工艺品。[/SIZE][3][/SIZE]拔牙习俗甚为风行。拔牙的涵义,或为结婚标记,或为近亲服丧,或为护身御敌的咒术,更是一种成年式的习俗。 [/SIZE] 陶俑最早出现于绳纹早期遗址,中期以后大量出现。根据地域的不同,陶俑的形状和制作也相异。表现突出的是乳房和膨隆的腹部,普遍认为这是从女性的形体抽象制成的。有学者认为,绳纹时代日本曾盛行女神崇拜信仰,女性陶俑都是与生殖繁荣相关的女神像。绳纹中期遗址发现的大型龟头形石棒则是一种性器,是作为崇拜对象而出现的。它与注口陶器的注口部分看作性器是相对存在的。[/SIZE][4][/SIZE]除陶俑外,还出土了熊俑、猪俑和猴俑等动物俑。一般认为它们是一种具有护符性质的物品。绳纹后期作为咒物的女性陶俑制作风行,可能是显示了集团性宗教信仰的强盛。绳纹时代一般死者都是呈屈肢状埋葬的,此还有蹲葬、伸展葬,随葬品很少。关于为什么采用屈肢葬的葬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所需面积小,节省劳力;手足缩屈乃睡觉或休息姿态;屈肢为母腹胎儿的姿态,以此祈求再生;为了防止死者再度还生。 [/SIZE] 绳纹时代的日本社会,已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由一个个母系家庭构成的原始共产制经济单位。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的氏族成员,共同居住在一定的区域,住的是简陋的竖穴。从千叶县姥山贝丘竖穴遗迹来看,在直径为6米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平面内,其中央有用石块或陶片围成的圆形灶炉,聚落附近形成的贝塚也很有规则。从这些情况来看,当时的聚落是在一定统率者的支配下过着有组织的生活,依靠集体协作从事采集、狩猎、捕捞等生产活动。当时的生活原则是以聚落为单位实行自给自足,彼此在相当范围内互相进行交易。如用于制造石镞的黑曜石就存在许多交易圈。其中以长野县的和田峠、九州的阿苏和北海道的十胜等黑曜石的产地为中心的交易圈的半径约200公里。[/SIZE][5][/SIZE] 随着考古发掘材料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绳纹时代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绳纹人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渐渐悟识到植物的生长规律,为了确保季节性植物食品的稳定收获,植物的种植栽培便诞生了。作为掘土工具的石斧和摘穗用的石刀,在近畿、九州、四国地区等遗迹中已广泛发现。近年来,一些绳纹后期的遗址中,陆续发现了炭化米、大麦粒等的压痕;北九州福冈市板村遗迹中,发现了绳纹后期的水田遗址,水田置有调节水量的堰水栅、水沟、田间小道。这些发现生动地说明在绳纹后期已栽培栗、麦、稻等作物了,后期绳纹人耕作经验的积累,为后来弥生时代水稻的广泛耕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SIZE][6][/SIZE] 与原始农耕相适应使用的陶器,无论从绳纹陶器的形态还是纹饰来看,都有相当进步。但从烧制陶器和制造陶器的技术来看,可以说还停留在很幼稚的阶段。绳纹陶器中残留有许多黑斑,这种黑斑显然不是绳纹人想制造黑色陶器的结果,而是因为不了解造窑技术和其效应,满足于低火候、低温烧制的陶器。绳纹时代的各种技术随着时代前进多少有些进步,但就制陶技术来说,不是直线发展的,绳纹文化的发展明显地带有“畸形性”。“尽管在陶器和石器加工上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才能,但是生产力的停滞却使石器时代人的精神内容不能不停留在低级阶段。以物质为材料进行造型的能力之高涨,与组成社会的人类思想认识之低下,形成了原始社会文化奇特的不平衡。”[/SIZE][7][/SIZE] 如此畸形发展的文化,势必要被一种新的先进的文化所代替,于是伴随着水稻耕作技术及金属工具的传入,弥生文化便应运而生。 [/SIZE] 三、水稻的传入与弥生文化的诞生 约在公元前2、3世纪,日本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该时期以1884年在东京弥生町向冈贝塚发掘的比绳纹陶器先进的球形陶壶为契机渐受世人瞩目,该陶器被定名为弥生式陶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的时代被称为弥生文化时代。经过考古学者的论证,人们逐渐明白,弥生陶器是农耕文化的产物,绳纹晚期来自大陆的新文化要素促使日本列岛发生了“农业革命”。这种新文化要素,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日本各地发现了大量的水稻农耕遗迹和金属工具。[8]据考古发掘,绳纹后期九州地区已普遍种植水稻,稻作文化要素显然从海外传播而来。关于稻作的传入路线,主要有四种见解:华北迂回传播说;朝鲜间接传播说;南方迂回传播说;江南直接传播说。迄今,朝鲜间接传播说仍为日本和韩国的许多学者所倡导,也即从中国江南北上经山东半岛、朝鲜半岛南部传到九州北部,而后传播开来的。中国学者多倾向于“江南直接传播说”。近日遗传学专家经过对近畿地区弥生时代的池上曾根和唐古·键两处古代人居住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米进行脱氧核酸(DNA)鉴定,进一步证实水稻是从中国大陆直接传到日本。[9] [/SIZE] 水稻的种植和铁器的开始应用,是弥生文化的重要特征。水稻传入不久,农耕技术迅速地从九州地区传布到近畿地区,并波及全国。水稻农耕作为典型的生产经济方式,取代了以采集、狩猎、捕捞为主的自然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列岛的文明景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住居和村落发生变化;陶器的器形和用途发生变化;纺织技术突飞猛进;原始宗教信仰出现。这些变化与考古发现和《三国志〈魏志·倭人传〉》等史料所载可相互印证。 [/SIZE] 弥生初期,农耕工具虽然主要还是木器、石器,但是中期以后,已从大陆传入铁制工具,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青铜器和铁器制作的风行,日本列岛进入铁器时代。金属文化传入日本,或由大陆移民携来,或为中国朝廷赐予,或经交易获得。由于弥生时代直接从石器时代跃入铁器时代,因此与铁器主要生产工具不同,青铜器主要是作为武器和礼器盛行于世。特别是在弥生时代后期,铜鉾、铜剑和铜戈等完全失去作为实用武器的性格,铜铎也丧失本来作为乐器的机能,它们演进成共同体的神圣礼器。从考古发掘分析,弥生时代的青铜器可划分为以北九州为中心的青铜利器文化圈和以畿内为中心铜铎文化圈。1984年岛根县荒神谷遗迹发现358年铜剑,距该处7米处还发现畿内制的铜铎6件、北九州制的铜鉾16件。由此可见,两大文化圈并非孤立,两者之间存在着交流和影响。[/SIZE][/ALIG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9 22:30:25编辑过]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25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二节 日本古代国家的成立 一、邪马台国与古代国家的起源 水稻农耕作为典型的生产经济方式,取代了以采集、狩猎、捕捞为主的自然经济,与此相应,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集团渐趋消亡,以地缘为核心的村落共同体迅速产生并日益壮大,至弥生中期部落国家初现端倪。公元1世纪成书的《汉书·地理志》载,当时的日本“分为百余国”,这些部落小国定期向汉朝(乐浪郡)朝贡。至后汉时发展成“三十许国”,从安帝永初元年帅升等复数国王参加朝贡来看,日本当时尚未出现统一王朝。至桓灵年间,“倭国大乱,更相攻伐”。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的山地斜坡、高地等处的高地住宅遗址,普遍发现筑有壕沟,并拥有石制、铁制武器。佐贺县吉野里遗迹除出土了铜剑和管玉外,还发现大量折损的武器和残缺不全的人体骨骸,在其四周存在长达2500米的壕沟。由此可知,当时日本已进入阶级社会,分立的小国之间斗争尖锐残酷,正朝着更广阔范围的政治上的统一发展。在相当于魏晋时期,在九州北部诞生了国家联盟“邪马台国”。 [/SIZE] 学术界普遍认为,现存《魏志·倭人传》各版本所载邪马壹国之“壹”为“台”之误,邪马壹国应为邪马台国。然古田武彦指出,原文本作“邪马壹国”,“邪马台国”则为后人擅改。[/SIZE][10][/SIZE]关于邪马台国的地理位置,学术界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见解,即“九州说”和“近畿说”。[/SIZE][11][/SIZE]从考古资料以及九州地区的地理位置来看,九州地区是易接受、吸收大陆先进文化的自然合理地带,最早与大陆通交,且扼守通往半岛的要道,该地区的国家政权最有可能与曹魏结盟,曹魏也不可能避开必经之路九州而通交近畿地区的国家政权。 [/SIZE] 诞生于北九州的邪马台国统治着二十余个小国,其国内“尊卑各有差序,足相臣服”,“下户与大人相逢道路,逡巡入草。传辞说事,或蹲或跪,两手据地,为之恭敬”,“以婢千人自侍”。可以想象,这种存在着“大人”、“下户”和奴婢等级、严格上下贵贱差别的邪马台国,阶级制度和身份制度已经确立。邪马台国还建立了一套包括辅臣、“大率”、“大倭”、“大夫”等机构的国家机器,其应是日本列岛上第一个阶级统治的机关。[/SIZE][12][/SIZE] [PP]《魏志·倭人传》载:“女王国以东,渡海千余里复有国,皆倭种。”说明与邪马台国同时在近畿地区已有国家兴起。以北九州为中心的青铜利器文化圈和以畿内为中心铜铎文化圈的对立,表明了近畿地区也存在着势力强大的国家政权(或国家联盟)。大量的考古发掘显示了该地区的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布局集中且有规则的铜铎和铜镜的大量出土,说明前大和地区的国家已建立了政治统治制度。邪马台国和前大和地区的国家(或国家联盟)并行不悖地发展着各自地域的经济和文化。[/SIZE][13][/SIZE]这说明了邪马台国时代的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多元的,至少北九州和畿内地区的发展水平是相近的,即在九州存在着邪马台国的时候,在畿内地区同时存在着另一个的国家(或国家联盟)。在这两个势力强大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争夺霸权的历史进程中,诞生了统一日本列岛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大和国”。 [/SIZE] 二、卑弥呼的“鬼道”与早期神道教 [PP] 古代人的生活与现代相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侯或地形等自然条件左右,人们既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的恩泽,又对频生的自然灾害感到无限恐惧,因而常把自然的威力归结为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古代日本也不例外,而且围绕祭祀、祈祷神的“神事”相当发达。原始神道的图腾信仰的主要表现为对生殖器的崇拜,至今袒露象征生殖器的石偶或石棒仍残存于日本各地。至弥生时代,随着农耕生产的发展,村落共同体的形成,大约于弥生时代前期,在祈求神灵保佑农业丰收和丰收后答谢神灵恩德的祭祀场上逐渐形成日本的原始神道教。先是以崇拜谷神、土地神为主,后来受到大陆传来的儒、佛、道及萨满教的影响,原始神道的天神、地祗、人灵逐渐完整和系统化起来。原始神道的祭祀出现了“神篱”及“盘境”等。至古坟时代,祭祀仪式逐渐复杂,祭祀期间临时性的房屋被永久性殿社代替,神社神道逐渐诞生。5世纪大和朝廷统一日本后,演变成为以天皇氏族神——天照大御神为中心的一套天神地祗系列和礼仪,这种所谓的皇室神道是神社神道的核心。 [/SIZE] [PP] 原始神道的中核是巫术和祭祀活动。《魏志·倭人传》中,倭人死后“停丧十余日,当时不食肉,丧主哭泣,他人就歌舞饮酒”及重大决定时“辄灼骨而卜,以占吉凶,先告所卜,其辞如令龟法,视火坼占兆”等记载的巫术活动,是日本神道教的原始形态,弥生时代以后的原始宗教,本质上是农耕仪式。春秋两季的祭祀活动目的在于祈求丰收和感谢神灵赐予的丰收。“其俗不知正岁四时,但记春耕、秋收为年纪”,当起源于弥生时代的农耕仪式。[/SIZE][14][/SIZE] [PP] 《魏志·倭人传》中记载,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事鬼道,能惑众”。对于卑弥呼的“鬼道”,学界的见解主要有三种,即原始巫术说、道教说、原始神道说。 [/SIZE] 卑弥呼深居宫室楼观不是道教中的清静无为的修炼,其为王之前仍可示人,“为王之后,少有见者”是为了维持“鬼道”的神秘性、“惑众”性,“居处宫室楼观,城栅严设,常有人持兵守卫”也是为此目的。“宫室楼观”并不是道教的“楼观”,而是倭女王卑弥呼的祭祀场所——殿社。日本原始神道的祭祀,先是选择一定的洁净地划为“圣域”,种植常青树作神灵的依止场所,称为“神篱”;或选一定的岩石叫“盘座”,周围用石头围砌起来,称为“盘境”。至3世纪,日本的神道祭祀场所肯定比“神篱”、“盘境”豪华,作为倭女王卑弥呼保持神秘性的祭祀场所也肯定会建造巨大的殿社并四周“城栅严设”。 [/SIZE] 《魏志·倭人传》记为“鬼道”,正反映了魏使对日本固有的民族信仰和礼仪——日本神道教的见解。或许当时像《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一样,称神道教为“本教”、“神习”、“德教”、“古道”或“神道”等,其具体内容并没有固定下来。对于3世纪来往于中日两国的使者来说,未必能以一个统一的称谓来称呼当时的神道教,他们拿当时中国人的价值标准,结合东汉末年诞生的符水道教(太平道和五斗米道)而称倭女王的祭祀场所为“楼观”、其所事的神道为“鬼道”。我们认为,从祭祀场所为固定的“宫室楼观”来看,卑弥呼所事的“鬼道”已隐约表现出神社神道的性质。[15] [/SIZE] 三、倭人的习俗与对外交往 据考古发现,绳纹时代倭人已佩带陶制或者木制的、涂有漆的腕饰和纹饰,以及玉石制作的耳饰、骨制的发饰等工艺品。《三国志·倭人传》载,男子“以木棉招头,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女子“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可见列岛的纺织技术进步,这与倭人以农业为主、“种禾稻、纻麻,蚕桑、缉绩,出细纻、缣棉”等是分不开的。邪马台国向曹魏贡献的“斑布”、“倭锦”、“绛青缣”、“绵衣”、“皂布”及“异文杂锦”大概供统治者专用,这充分说明当时手工业已较发达。此外,从女王壹与上献的“白珠”、“青大句珠”等装饰物来看,倭国还出现了专门制作供统治者赏玩、装饰等工艺品的部门和工匠。“倭锦”和“异文杂锦”上也肯定与弥生陶器一样绘有图案,虽然不能确定其图案是否为花草、禽兽或人物。至隋代时,倭王开始着冠且“以金银镂花为饰”,很有可能受中国的影响。倭人“男子无大小,皆黥面文身”、“文身亦以厌大鱼水禽,后稍以为饰”则说明了倭人以文身用来装饰,而且“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断发文身乃是古代中国江南吴越地区的习俗之一,倭人文身习俗当来自中国江南地区,《晋书·倭人传》载倭人自谓吴泰伯之后,应是有凭可据的。 [/SIZE] 如上文所述,绳纹时代后期日本列岛上存在许多交易圈,至弥生时代倭国交易更为活跃。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产品的增多,相应地促进了贸易的发展。《魏志·倭人传》载:“国国有市,交易有无”,对马国“乘船南北市籴”、一支国“耕地犹不足食,亦南北市籴”。随着倭人走出海岛,通交汉魏及三韩,海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据考古发掘,九州和本州等西日本各地出土了大量王莽时期的货币——“货泉”。[/SIZE][16][/SIZE]《后汉书·韩传》载:“(辰韩)国出铁,濊、倭、马韩并从市之。”与曹魏之间主要是朝贡贸易,据《魏志·倭人传》的记载可知,倭国贡品的数量远不如中国朝廷的赠赐品多,赐予的“好物”中有黄幢、铜镜、大刀等有效传达出曹魏支持卑弥呼的政治信息。这些赠赐品大大地满足了朝贡国统治者在生活“奢侈品”上的需要和经济贸易的获利,但朝贡主要目的仍然是以政治上的利益为中心的,特别是在动乱时期。 [/SIZE] [PP] 中日文化交流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至少有2千多年。公元前周秦时代的地理名著《山海经》(海内北经)上已有“倭属燕”的记载,写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有中日交往的最早记载,公元3世纪成立的《三国志》开始为日本列传,详细记述日本列岛风俗人情和中日通交的史实。明确记载倭使至国都的史籍为《后汉书·倭传》和《魏志·倭人传》。57(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时,光武帝还赐以“汉委奴国王”金印。[/SIZE][17][/SIZE]107(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说明倭国王帅升是当时该地区军事力量最强、生产力最发达且能代表该地区所有国家的国王。[/SIZE][18][/SIZE]景初二年(238年,今人多据《梁书·倭国传》等史籍改为景初三年即239年)六月曹魏授予倭女王卑弥呼“亲魏倭王”,授予倭使难升米“亲善中郎将”、都市牛利“亲善校尉”等爵号。据《魏志·倭人传》所载,倭女王国朝贡曹魏共有四次,分别为238(景初二)年六月;240(正始元)年正月;243(正始四)年;247(正始八)年。 [/SIZE] 据《晋书》记载,晋“文帝作相”(258年)后,邪马台国又遣使数至。266(泰始二)年又遣使重译入贡。可见邪马台国与中国保持通交直到3世纪后期。至413(义熙九)年,倭国才同高句丽、西南夷并献方物。可以认为3世纪后期至5世纪初日本列岛内部发生了巨大变革,这就是日本列岛的统一进程。从《宋书·倭国传》载倭王武致宋顺帝的上表文表明,倭王武的祖先进行了统一国家的大规模征伐战争。[/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27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三节 大和国的统一与倭五王时代的日本 一、古坟与埴轮 3世纪中叶后,日本列岛的地域国家加快了兼并步伐,不断扩大规模和开拓疆域。据《魏志·倭人传》记载,北九州的倭女王死后,“大作冢,径百余步,殉葬者奴婢百余人”,可以推知统治者生前的权势和威望。根据对全长200米以上的大型坟墓数量和地点的统计可知,迄今发现的大型坟墓有36个,大多建造于4至5世纪。4世纪的大型古坟主要集中在奈良,5世纪移向大阪,6世纪风光不再,这与大和朝廷的发祥、扩张、衰落的历史正相吻合。位于大和地区的箸墓古坟全长达276米,充分证明3世纪后期的大和地区已逐渐成为日本列岛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和地区的前方后圆墓制最早出现在4世纪,以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并成为定式,说明了大和联盟的政治势力和文化影响波及到广阔的区域。关于前方后圆坟的起源,学界有多种见解,但“中国祭坛起源说”,也即前方后圆坟吸纳了祭坛的“天圆地方”要素,前方部是地上统治者举行祭祀的场所,后圆部则为供奉化升天神的祖灵之地说较为确切。[/SIZE][19][/SIZE] 巨大的古坟埋藏着丰富的随葬品。其数量和质量,均远远超过弥生时代的出土文物。在琳琅满目的随葬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埴轮(明器)和铜镜。埴轮是一种素烧粗陶,表面呈灰红色,分园筒器和象形器两种,盛行于整个古坟时代,用途、器形等与弥生陶器判然有别。其中象形埴轮千姿百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同面貌。千叶县姬冢古坟发现45件排成队列的埴轮群,其规模虽不能与西安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同日而语,但其用意应当是一样的。据《日本书纪》(垂仁天皇纪)记载,烧制成人马、器皿形状的埴轮是用来代替活人殉葬的。大阪府堺市的大山古坟(即仁德天皇陵)出土的埴轮约2万件,绝大多数属于园筒埴轮,围绕坟丘周沿紧密配列,大半埋入土中,上部露出地面。这使人想起中国的祭天圆丘四周的围墙。规模巨大的古坟和数目众多的埴轮已隐隐显示了大和王权的强大和日本列岛统一进程的加快。 [/SIZE] 二、“三角缘铜镜” 古坟的随葬品中,除千姿百态的埴轮外,还有各类木器、贝器、铜器、铁器、石器、玉器等,其中代表性的宝器,非三角缘神兽镜莫属。1950年10月,大阪和泉市的黄金冢古坟(前期)发现铸有“景初三年”铭文的三角缘神兽镜,年代与《三国志〈魏书·倭人传〉》所载景初三年魏帝赐给倭女王“铜镜百枚”相吻合,许多学者以此视作“邪马台国大和说”的根据,并将三角缘神兽镜纳入弥生时代进行论述。然而,据1998年统计,目前已知三角缘神兽镜出土地点明确的有485枚,主要集中在畿内一带,均出土于古坟遗存。由于三角缘神兽镜迄今尚未在弥生遗址发现一枚,故此,对于“三角缘神兽镜”的讨论只能在古坟文化的范围内对此进行讨论,与“邪马台国论争”没有干系。[20] [/SIZE] [PP] 在日本出土如此之多的“三角缘神兽镜” 引起了中日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其中对于三角缘神兽镜的制作,更深受关注。日本的考古学界和古代史学界长期以来基本上认为三角缘神兽镜就是魏帝赐予的铜镜,属于舶来的中国北方镜。但由于此类镜的数量早已远远超过巍帝赐予的“铜镜百枚”,使一些学者不得不对此重新审视,遂有人提出,这些三角缘神兽镜系仿造魏帝的赐镜制作的。后有中国学者指出,三角缘神兽镜的花纹样式接近于中国吴地的平缘神兽镜和三角缘画像镜,是参造吴镜制作的;它不是在中国制作的,而是由来自中国的工匠——主要是吴的工匠在日本制作的。[/SIZE][21][/SIZE]这一结论引起了日本古代史研究界的轰动。 [/SIZE] 三角缘铜镜中,除“神兽镜”外,尚有“佛像镜”。[/SIZE][22][/SIZE]佛像镜的年代均在3世纪至4世纪初。迄今,中国和朝鲜半岛均未发现有上述这类铜镜,因此难以认为它们是中国或朝鲜半岛制作的铜镜,从而无法断定是从中国和朝鲜半岛输入到日本的。此外用佛像作图纹的还有“画文带佛像镜”和“佛像夔凤镜”。这两类佛像镜在中国都有出土,据湖北鄂城一带发现的画文带佛像镜证明,其制作年代约在3世纪中期,不晚于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属于吴镜,[23]而日本古坟出土的画文带神兽镜,实际上应是从中国输入的吴镜。 [/SIZE] 以上考察表明,早在3世纪中期至4世纪初,中国的佛像已经传入日本。由于朝鲜半岛至今尚未发现三角缘神兽镜,而且,如画纹带佛像镜的事例所示,佛像雕塑显然是从中国的江南直接传入日本的。同时,若关于三角缘神兽镜是中国江南工匠到日本制作的推测成立的话,则表明佛像是通过移民传入的。值得重视的是,日本千叶县大冢山古坟出土了一枚画纹带佛像镜,经鉴定判明是日本的仿制镜,说明日本不单从中国输入佛像镜,而且还进行仿制;不仅对佛教有所接触,而且还有所认识。[24]佛像镜依稀透露出佛教东渐日本的“南传”途径。 [/SIZE] 三、“大和国”的诞生与日本统一 [PP] 《古事记》、《日本书纪》及《日本风土记》记录了大量古代传说,从侧面反映了日本人的社会习俗和国家的统一过程。传说最早的创世神伊奘诺尊和伊奘冉尊兄妹,创造了大倭丰秋岛、佐渡岛等“大八州国”和岛国的山川草木,生育了治理国土的众神。众神中最高的统帅是天照大神,她治理着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高天原,并分遣五子去开发高天原以外的国土。其弟素盏鸣尊胡作非为引起众怒,被切除胡须拔去指甲,逐出高天原。这一段传说生动地寓意着当时母系氏族社会女子处于的主导地位和谁违反了集体利益就要受到惩罚的社会状况。被逐出的素盏鸣尊降临到出云地方,斩杀八歧大蛇后领有苇原中国,势力不断扩大。然而统治高天原的天照大神却派自己的子孙来统治,最后素盏鸣尊的儿子大国主神顺从地把领地奉献给了天照大神的孙子琼琼杵尊。这段传说说明部落与部落之间,存在着弱肉强食的斗争。琼琼杵尊死后,由彦火火出见尊治理国土,这位传说中的彦火火出见尊被日本统治者奉为开国之王,为其立传,称为“神武天皇”。传说他自北九州东征,最后在大和橿原即位,国号“秋津州”。琼琼杵尊从大国主神夺取苇原中国及彦火火出见尊的东征,似乎说明了日本列岛的统一不是原来大和地区国家的胜利,而是来自九州地区的国家政权东征,占领了大和地区,成为大和地区的统治者。[/SIZE][25][/SIZE]然后逐渐“东征西服”统一了日本列岛。 [/SIZE] [PP] 关于统一日本的主体和中心,有多种学术见解,传统的观点是大和地区的政治势力统一了全国;与此相对,有学者认为是九州地区的邪马台国东迁,征服了大和地区,进而统一了日本列岛。我们认为,统一日本列岛后的“大和国”,是北部九州的邪马台国东迁后建立的国家,由于居处大和地区而被称为“大和国”。九州邪马台国东迁说的主要依据,除上述古代传说外,大量的考古发现也可证明了这一推论。第一、九州文化中的镜、玉、剑后来发展为三种神器,而畿内文化圈的铜铎文化却消失、废弃了;第二、邪马台国在3世纪20年代从历史上消失,不久畿内的铜铎也突然绝迹。随之古坟兴盛。[/SIZE][26][/SIZE]邪马台国东迁说似较有说服力。 [/SIZE] “大和国”在其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依靠先进的武器逐渐地向周围大小国家发动武装兼并。关于当时四方出征、威震列岛的情景,在《古事记》、《日本书纪》中有很多生动的记载。如崇神天皇派遣大彦命征北陆,武涥川别征东海,吉备津彦征西道,丹波道主命征丹波的故事等。在记载武力统一的故事中,尤以大和武尊的故事,最能说明统一日本。是经过长期的奋战,克服了重重障碍和困难,牺牲了无数英雄人物和大批的部民所得的。另据《宋书·倭国传》所载倭王武的上表文:“自昔祖弥,躬擐甲胄,跋涉山川,不遑宁处,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可知,大和国在4世纪末5世纪初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事业。日本列岛的主要地区,“王道融泰,廓土遐畿”,在统一的大和政权下,更迅速地向前发展。 [/SIZE] 四、大和国的国家机构 随着国家的统一和不断输入中国大陆、朝鲜半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大和国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就是部民制,部民制产生于4世纪。部民是皇室和贵族的私有民集团,有公部民和私部民之分。手工业部民称品部民,从事农业的称田部民,分别冠以主人名、职业名、地名等。关于部民的阶级属性,中国学者有不同观点,主要有奴隶说和隶农说。也有学者认为部民呈多样性,即部民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奴、奴婢、虾夷人、隼人、罪犯、战俘等构成的奴隶型部民;二是身份介于奴隶与农奴之间,具有封建主义萌芽因素的隶农型部民;三是部民中的封民和私部民中租佃领主土地的农奴,属农奴型部民。此三种部民并存,其数量以隶农型部民占大多数。[27] [/SIZE] 与部民制这种经济基础相对应的政治制度是氏姓制。氏是由有力族长的直系、旁系血缘家族和非血缘家族组成的社会集团,冠有居住地名(如葛城氏)、职业名(如忌部氏)、祖先名(如久米氏)。氏的首领为氏上,对内主持氏神的祭祀,裁决氏内的争论,对外代表本氏与他氏和朝廷交涉。有势力的氏上担任朝廷的官职,参与国政。他们拥有田庄和部曲、奴婢。姓原来是氏人对氏上的尊称,后来随着大和势力的发展,天皇作为统治贵族的手段,掌握赐予或剥夺姓繁荣权利,从此姓成为氏上身份尊卑的象征。天皇赐姓的标准是根据血统和职务。姓的种类有臣、连、君、别、公、直、造、首、史、村主、稻置等。其中臣姓、连姓的贵族地位最高,最有权势者称大臣、大连,辅佐天皇处理朝政。[/SIZE][28][/SIZE] 关于大和国时期的国家机构与官吏设置的资料并不多,从已知的史籍记载和铭文中出现的官职名,显示出大和国的国家机构和官吏的设置大多受中国官职的影响。如府官制和典曹官制就是显例,所设“舍人”、“史”、“藏”、“司马”等职就源于中国。[/SIZE][29][/SIZE] [/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28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四节 [/SIZE]倭五王时代的对外通交与大陆先进文化的吸收 一、倭五王时代的对外通交 据中国史籍记载,5世纪至6世纪初有五位国王相继统治日本列岛,史称“倭五王时代”。学者多将五位大王讃、珍、济、兴、武分别比作仁德、反正、允恭、安康、雄略五位天皇。据载,倭王讃首先于413(晋义熙九)年遣使南朝献方物。[30]421(刘宋永初元)年又遣使朝贡,高祖下诏:“倭讃万里修贡,远诚宜甄,可赐除绶”。[31]425年、430年倭王讃再次遣使朝贡,其中425年遣司马曹达奉表献方物。司马曹达显然是一位汉族移民,被日本朝廷任命为使节派往南朝,无疑是由于其具有熟悉中国事务的优势(包括语言、军事和风俗习惯上的)。使者携带倭王的“表”,说明大和朝廷的“文首”、“史部”开始用汉文撰写外交文书。此后,倭国王珍、济、兴、武先后遣使朝贡。 [/SIZE] 大和朝廷的遣使通聘中国南朝与涉足朝鲜半岛是同步进行的。4世纪中叶,大和国向朝鲜南部拓展,开始涉足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半岛。4世纪60年代大和朝廷与百济结盟,出兵新罗,掠夺国土及财物。至4世纪末随着国势的强大,大和朝廷加紧了对朝鲜半岛的侵略,但同时也遭到了高句丽与新罗联军的猛烈反击,战争愈演愈烈。据《好太王碑》记载,倭国于391年渡海破百济、新罗,迫使其国人为臣民;396年高句丽好太王亲自率领军队征伐百济,攻陷诸城,百济被迫供奉财物,并发誓永为高句丽的奴客。399年百济违约与倭勾结,进攻新罗,倭军遍布新罗国境。高句丽于400年派兵五万,支援新罗,将倭军击退至任那、加罗。404年倭军侵入带方,又被高句丽打败。 [/SIZE] 大和朝廷涉足半岛,最初目的是掠夺财富和扩张疆域。由于侵略朝鲜遭到失败,大和朝廷转而朝贡中国南朝,试图借中国的权威加强在朝鲜半岛的势力。438年倭国王珍和478年倭国王武朝贡时要求册封表明了这一点。倭国王珍上表要求除正“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但未能如愿。478年倭国王武也上表要求除正,结果宋顺帝封为“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除了都督百济的要求未准外其他都得到了满足。倭王每次上表要求除正的官爵中都未包括高句丽,是因此高句丽势力强大,与刘宋、倭国对抗。刘宋结交百济、倭国,目的是为了通过百济、倭国牵制高句丽的力量。“互利”是当时国与国通交的准则。 [/SIZE] 当然,大和朝廷在朝鲜半岛上的几番进退,切身感受到彼此之间巨大的文明落差,大大有助于统治者们通过吸收大陆的高度物质文化而提高在文化上的优越性,并保持对被统治者的压倒优势。出于对内和对外的双重需要,于是从4、5世纪之交的应神天皇开始,通过结盟的百济招请大量技术人才,积极引进大陆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32]从而推动大量携带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外来移民的涌入,大陆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SIZE] 二、大陆移民的涌入 从先史时代开始,就不断有外来移民进入日本列岛。最早用文字撰述的日本史籍《古事记》、《日本书纪》中,把外来移民称之为“汉人”、“新汉人”、“吴人”、“唐人”、“今来才伎”等,今人常称“归化人”、“渡来人”和“华侨”、“侨人”。《古事记》常用“渡来”、“参度来”,而《日本书纪》多用“投化”、“来归”、“归化”。《续日本纪》用语均为“归化”,明显是当时律令和正史的用语,反映了日本朝廷的政治意识。战后日本学术界及教科书开始改称为“渡来人”。无论是“渡来人”还是“归化人”,这两个名词都是仅是从接受移民的一方而言,内含着日本本土居民优越和外来移民卑贱的错误意识。不仅不利于研究复杂的文化交流以及文化的创新,而且也不符合史实。将他们称为“大陆移民”,无论从性质上,还是从内涵上都更为恰当。从“归化人”到“渡来人”、从“华侨”到“大陆移民”的称谓变迁过程,可谓是中日两国研究日本古代大陆移民的定向历程。大陆移民移居日本列岛的主要可分为三个时期,即秦汉时代——发轫期;魏晋南北朝时代——高潮期;隋唐时代——持续期。朝鲜半岛战争的“驱使”与百济国的主动“奉送”等因素以及日本国内的“拉力”因素,亦即日本朝廷为吸收先进文化,引进技术人才,多次遣使至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寻觅、劝诱汉人来日等,从而推动了大陆移民的赴日高潮。[/SIZE][33][/SIZE] [PP] 东渡日本的移民,大都身怀一技之长,深受日本朝廷重用。无数事实证明,大和国家统治机构的完备,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无不与大陆移民有密切关系。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主要有如下方面:(1)从事教育、文书编写及修史工作;(2)掌握财政,参与政治机要;(3)受命担任外交使节;(4)引进技术,发展生产;(5)宣扬佛教,广兴寺院等。[/SIZE][34][/SIZE]645年大化改新的实施,更是直接得益于大陆移民及其的帮忙策划,大化改新后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表明,经过大陆移民及其后裔的努力,大陆的文化制度已在日本生根、发芽。值得一提的是,佛教是通过移民传入的,保存于大陆移民社会之中对佛教的思想认识,成为日后佛教兴隆的重要基础。[/SIZE] 三、大陆先进技术的引进 [PP] 据《后汉书·倭传》与《三国志·倭人传》记载可知,日本列岛种植禾稻、纻麻、蚕桑,知织绩为缣锦,且人性嗜酒。曹魏时曾多次献生口、斑布、倭锦、绛青缣、皂布、异文杂锦等,魏帝也回赐绛地交龙锦、绛地绉栗炎、倩绛、绀青、绀地句文锦、细班华、白绢。这表明中国与日本之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条“丝绸之路”。绳纹后期水稻耕作的文化要素源于中国。以水稻耕作为代表的农耕技术,作为典型的生产经济方式,取代了以采集、狩猎、捕捞为主的自然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列岛的文明景观,中日之间也存在着一条“稻作之路”。 [/SIZE] 稻作的传入,农耕的发展,最需要的是生产工具的供应,需要量的增加,必然要求采用新的技术和制作方法。弥生时代初期日本列岛的劳动工具还是以木器和石器为主,但中期以后,铁制工具已广泛使用。由于当时中国的长江下游和黄河下游地区都是铁文化发达的地区,铁器与农耕文化相伴而存在,随着农耕文化的传入,铁器和制铁技术也必然随之东传,大量的铁制工具很可能是来自大陆的移民冶炼而成的。弥生时代的铁器文化(包括铁器和制铁技术)的传入途径,早期可能直接从中国沿海地区渡海传入,后期则可能是经海路和陆路(即经朝鲜半岛)传入的,但以海路为主。日本的铁器文化与中国的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吴、越、楚、齐、赵、燕等地的铁器文化具有更多的共性。奈良県大冢山古坟出土的大刀,据考证制作年代为后汉中平年间,且为中国制作,上书“百炼”铭文。熊本県江田船山古坟出土的铁剑铭文刻有中国人“张安”和“八十炼”的铭文,说明中国用百炼钢制作的刀和百炼技术,很早就传入日本。从考古发现的大和国军事武器及骑兵装备来看,大和国的引进了大陆先进军事性手工业技术,如弩镞制作技术、甲胄鉚接技术等。弥生时代的日本以北九州为中心还盛行青铜利器文化,其内涵的主要内容包括青铜剑、铜戈、铜矛和铜镜。据已知的考古资料分析,青铜利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舶载品,即从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传入品;一类是在日本制造的仿制品。早期的舶载品是作为实用工具输入的,日本山口县向津具、佐贺县吉野里等地出土的“把头饰有柄铜剑”的祖源是中国东北的曲刃青铜剑;日本出土的细形铜矛的构造是直接受中国铜矛的影响。弥生人逐渐从铜镜利器成品的输入转向输入原料,乃是技术发展的一次飞跃。 [/SIZE] 有学者提出,与“丝绸之路”“稻作之路”相倂,中日之间还存在一条“书籍之路”[/SIZE][35][/SIZE]如果说在奈良平安时代及其以后的中日文化交流以精神文化为主,通过书籍流动即书籍之路进行的话,那么在弥生时代、古坟时代的中日文化交流则主要表现在物质技术层面,通过外来移民的涌入和政府使节的往来而进行,中日两国事实上存在一条“技术之路”。 [/SIZE] [PP][HR][/SIZE][PP][1] 参见樋口隆康著:《日本人来自何方》及《新选 日本史图表》(坂本赏三、福田丰彦监修,第一学习社,1995年改订22版,第5页)所绘图表。 [PP][2] 王金林:《简明日本古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页。 [PP][3] 小林行雄:《日本考古学概论——连载之二》,《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6期。 [PP][4] 小林行雄:《日本考古学概论——连载之三》,《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1期。 [PP][5] 参见坂本赏三、福田丰彦监修:《新选 日本史图表》(改订22版)第8页。 [PP][6] 王金林:《简明日本古代史》第16页。 [PP][7] 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第二版),岩波书店,1996年第29刷,第13页。 [PP][8] 水稻农耕遗迹有静冈登吕遗迹、福冈立屋敷遗迹、青森田舍馆遗迹、奈良唐古池遗迹和神奈川大塚遗迹等。铁制工具遗迹有熊本县斋藤山遗迹、福冈立岩遗迹、大阪府古曾部遗迹、兵库县会下山遗迹和佐贺县吉野里遗迹等。 [PP][9] 参见田原本町教育委员会编:《唐古·键遗址の考古学》,学生社,2001年版。另参考毛昭晰:《稻作的东传和江南之路》(载王勇主编《中国江南:寻绎日本文化的源流》,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以及金健人:《日本稻作民源于中国吴越地区》,载《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PP][10] 参见古田武彦:《邪马壹国》,载《史学杂志》第78卷9期。 [PP][11] 关于邪马台(壹)国的争论参见汪向荣著《邪马台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和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 [PP][12] 详细请参见王金林:《简明日本古代史》第31—38页。关于邪马台国的社会性质,除此观点外,还有三种观点:(一)认为是部落国家,或部落联盟国家;(二)认为已孕育着身份差别和阶级的隶属关系,表现出专制君主制的萌芽;(三)认为其处于向奴隶制转化的过程中。 [PP][13] 参见王金林著《邪马台国と古代中国》,学生社,1992年版,第127—144页。 [PP][14] 王勇:《日本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PP][15] 参见葛继勇:《卑弥呼的“鬼道”》,载《中日关系史研究》2002年第1期。 [PP][16] 出土的地点为:长崎县原之辻遗址、福冈县御床松原遗址、京都府函石滨遗址、大阪市爪破遗址、京都府函石滨遗址、熊本县上长田遗址等西日本地区。此外在乐浪郡遗址、庆尚南道金海贝冢和济州岛山第港等朝鲜半岛地区也还有出土。 [PP][17] 该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佐贺岛发掘出,重108.73克,印面呈正方形,金质蛇纽,阴文。三行五字,文曰“汉委奴国王”,同《后汉书·倭传》等文献记载相符。 [PP][18] 参见汪向荣:《古代中日关系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PP][19] 王勇:《日本文化》第114页。 [PP][20] 同上,第116—117页。 [PP][21] 参见王仲殊:《日本三角缘神兽镜综论》,载《考古》1941年第5期和徐苹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铜镜》载《考古》1984年第6期。 [PP][22] 出土的地址为:奈良县新山古坟、京都府寺户大冢古坟、京都府园部垣内古坟、京都市百百池古坟、冈山市天神山一号古坟、群马县赤城冢古坟(各1枚)。 [PP][23] 参见王仲殊:《关于日本三角缘神兽镜的问题》,载《考古》1981年第4期。 [PP][24] 韩升:《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第334页。 [PP][25] 参见梅原猛:《诸神流窜》,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26] 参见沈仁安:《日本史研究序说》,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PP][27] 王金林:《日本古代部民制性质——兼论日本未经过奴隶社会》载《历史研究》1981年第3期。 [PP][28] 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7页。 [PP][29] 参见铃木靖民:《武(雄略)の王权と东アジァ》,载佐伯有清编《雄略天皇とその时代》,吉川弘文馆,1995年第四刷;王金林:《从大和国的 “司马”、“典曹”、“舍人”、“史”、“藏”职看中国官职的影响》,载王金林著《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PP][30] 《晋书·安帝纪》、《义熙起居注》[/COLOR] [PP][31] 《南史·倭国传》 [PP][32] 王勇:《日本文化》第131页。 [PP][33] 参见葛继勇:《日本古代大陆移民研究管见》,载《安徽史学》2002年第2期。 [PP][34] 参见吴杰:《从〈日本书纪〉看中国侨人的记载》,载《日本史论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45—154页。 [PP][35] 参见王勇、久保木秀夫编:《奈良平安期的日中文化交流——书籍之路的视角》,载日本农文协出版,2001年第1刷;葛继勇:《中日书籍之路国际研讨会综述》,载《中日关系史研究》2000年第4期。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31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二章 [/SIZE][/COLOR]飞鸟时代 第一节 推古朝改革 一、推古朝改革 6世纪初,武烈天皇去世后,缺乏皇位继承人,大伴金村从越前迎来男大迹王继承皇位,他就是继体天皇。当时,在朝鲜半岛,新罗、高句丽的势力扩张,威胁百济,并使日本在朝鲜南部任那发展势力的半岛经营策略陷于窘境,另一方面,导致大批大陆移民的流入。 [/SIZE] 在国内,皇室在统一国土后,不断霸占地方贵族的领地,扩大自己的屯仓,并将侵略朝鲜的军事负担强加在他们身上,皇室和地方贵族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侵朝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引发了人民的反抗。6世纪中叶以后,部民制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开始瓦解,部民纷纷逃亡。朝廷内部新旧势力之间的斗争日益加剧。在6世纪初,在朝廷中握有实权的大伴氏曾因主张把任那四县割让给百济而受到攻击,从而失去政治势力,物部氏和苏我氏取而代之。物部氏是朝廷掌握军事的贵族,是维护原有统治方式的守旧势力。苏我氏从5世纪后半叶起,在朝廷中掌管财政,势力逐步扩大。苏我氏与大陆移民的关系密切。当时,苏我氏是积极吸收外来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势力。当百济圣明王献给日本朝廷佛像和经论时,苏我稻目积极主张崇佛,力图通过崇拜佛教来代替氏神的信仰,以统一全国的思想,加强皇权。物部尾舆则主张信仰原来的氏神,以维护氏姓制和部民制,坚决反对崇佛,于是两派间围绕崇佛与排佛展开了激烈斗争。 [/SIZE] 587年,用明天皇(585—587在位)死后,以皇位继承问题为契机,苏我稻目之子苏我马子和物部尾舆之子物部守屋之间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马子讨灭守屋取得胜利,物部氏灭亡。打败物部氏之后,苏我马子立泊漱部皇子为天皇,即崇峻天皇(587—592在位)。崇峻天皇不甘心成为苏我马子的傀儡,曾指着献上来的野猪说:“何时如断此猪头,断朕所嫌之人。”苏我马子闻言大惊。592年,苏我马子唆使东汉直驹刺死天皇。为了独揽朝政,同年12月,马子推举外甥女饮屋姬继位,是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帝——推古女皇(592—628在位)。翌年,即593年,天皇立用明天皇遗子厩户皇子为皇太子,并“录摄政,以万机悉委”。后来世人因厩户皇子聪慧,治政英明,称其为圣德太子。 [/SIZE] 圣德太子系用明天皇嫡子,《日本书纪》称他“生而能言,及壮有圣智,一闻十人诉,以勿失能辩”,具有能吏的素质。他师从高丽僧惠慈学佛教、百济博士觉哿习儒学,自幼受到大陆思想文化的熏陶。 [/SIZE] [PP] 圣德太子执政之初,朝廷正处在内忧外患之时。所谓外患,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隋朝;在朝鲜半岛,渐趋强大的新罗,占据汉江、洛东江流域,并在吞并任那(日本在朝鲜的据点)之后,与日本的关系急剧恶化。所谓内患,氏姓、部民制度弊端毕现,以苏我氏为代表的豪族势力尾大不掉,皇室势力单薄。圣德太子受中国的尊王大一统思想影响,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挽救社会危机,为此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SIZE] [PP][B] [/SIZE][/B] [PP][B]圣德太子的改革内容主要如下: [/SIZE][/B] 1)制定冠位12阶 12阶冠位制定于604年,次年开始实施。冠位是授与贵族的荣爵,只按才干和功绩授与个人,不能世袭。实际上,冠位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抑制氏姓门阀势力和选拔人才的作用。它推进了贵族的官僚化和以天皇为首的官僚体制的形成。 [/SIZE] 2)制定宪法17条 宪法17条也制定于604年。《宪法》力图从思想理论上规定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同时通过吏治达到民治,规定了君权的崇高性。《宪法》的内容多出自中国儒、法、道诸子百家及佛教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儒家的“三纲”、“五常”是《宪法》的核心思想。《宪法》提出“承诏必谨,君则天之,臣则地之”;“国靡二君,民无两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其用意在于提高皇权,压制氏姓贵族的势力,建立中国式的君主专制王朝。《宪法》提出要给百姓以必要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如“勿敛百姓”;“农桑之节,不可使民”等,以消弭人民的反抗。 [/SIZE] 3)提倡佛教 佛教的众生平等,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涅槃等教义,要求民众安于现状,追求来世。推古王朝通过振兴佛教以达到树立全国共同崇拜的宗教,来削弱氏姓贵族的势力,提高皇权。594年朝廷曾下诏“兴隆三宝”,宪法17条中也规定了“笃敬三宝”。圣德太子带头建立斑鸠寺(法隆寺的前身),亲自在宫中讲解佛经,又撰写《三经义疏》。国内出现了竞造佛寺的局面。624年,全国建立寺院46所,僧尼人数达到1300余人,其中僧816人,尼569人。 [/SIZE] 4)编纂史书 620年开始撰写《天皇记》、《国记》及《臣、连、伴造、国造180部并公民等本记》等历史书。编撰这些史书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皇室的尊严,加强国家观念。这些书后来大部分散佚。 [/SIZE] 圣德太子的改革,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氏姓贵族的势力,提高皇室的地位,为后来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思想基础。圣德太子的改革是大化改新的准备和先声。但圣德太子的改革是极不彻底的。冠位制是在没有废除氏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只在畿内及其周边地区的中下级贵族中实行。宪法17条作为训诫,只能起到教化作用,没有更大的约束力。更主要的是没有触动当时社会症结的部民制,所以削弱氏姓贵族势力,提高皇权是极为有限的,更不可能解决国内的阶级矛盾,挽救社会危机。[1][B] [/B][/SIZE] 二、中日通交的频繁化 圣德太子改革的另一面重要内容是恢复了中日邦交。 [/SIZE] 中国在589年,由北周重臣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南朝陈,实现全中国的统一。隋朝对亚的外交是结交百济、新罗,征伐高句丽。隋炀帝继位后,从612年起,陆续发动3次对高句丽的战争。 [/SIZE] 7世纪初,以圣德太子为首的推古王朝决定派遣隋使,恢复与中国断绝一个多世纪的国交,并积极吸取大陆文化,充实国力。 [/SIZE] 据《隋书倭国传》记载,600年推古朝首次遣使通隋,又据《日本书纪》记载,607年圣德太子遣小野妹子使隋。这一时期日本改变过去向中国朝廷请封、朝贡的态度,采取对等的立场。使者小野妹子第一次使隋时递交的国书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这封国书虽引起隋炀帝的不悦,但608年小野归国时,隋朝还是遣裴世清出使日本。当年9月,裴世清回国时,日本又遣小野妹子第二次赴隋。这次带来的国书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既反映了外交上追求对等,也反映了太子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强烈愿望。随使团赴中国的还有8名留学生,其中4名留学生是倭汉直福因、奈罗译语惠明、高向汉人玄理、新汉人大国,4名学问僧是新汉人旻、南渊汉人请安、志贺汉人慧隐、新汉人广齐。这些留学生中有些人在中国长期滞留,直至充分掌握中国的文化和制度后才回国,他们在大化改新及律令国家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614年又派犬上御田锹、矢田部造使隋,翌年回国。 [/SIZE] 圣德太子遣使隋朝的目的,学界历来有各种不同看法,日本研究者大多认为,倭对隋的交往目的在于求佛法和输入大陆文化,甚至认为“遣隋(唐)使几乎未见在国际政治上的活动”。[/SIZE][2][/SIZE]也有的主张遣使入隋是为了“兴隆国内佛教”,607年以后的遣使“不单是为求佛法,而是为了广泛地输入大陆文化”。[3]近年,有中国学者提出了新的见解,指出:倭国遣使入隋是其“政教合一”理念的具体反映,与制定冠位、颁布宪法等一系列内政改革具有内在关联。佛教作为“万国之极宗”,不仅是文明开化的标志,同时还是臣民“笃敬”的统治阶级的精神武器。对推古朝来说,尽快掌握佛教,不仅可以跻身先进国家行列,还能使国内臣民俯首听命,可谓政治、外交、文化、宗教等多重目的兼有;其直接目的还是在于“买求书籍”,中日之间为大海阻隔,舟楫往来颇为不便,故通过书籍吸纳中国文化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一模式也为其后的遣唐使所继承。[4][/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33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二节 大化革新 一、革新前的社会政治背景及革新政府的诞生 圣德太子的改革,随着他的逝世而消声匿跡,它没有挽救社会危机,国内阶级矛盾依然日渐激化。7世纪前半叶,土地兼并盛行,租佃制广泛兴起。贵族们“割国县山海林野池田以为己财,争战不已。或者兼并数万顷田,或者全无容针少(之)地。”[5]部民制因此衰落。 [/SIZE] 随着部民制的衰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深。朝廷地位受到严重影响。臣、连、伴造等向朝廷上缴调赋时“先自收敛,然后分进。”朝廷内部外戚权贵和皇室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苏我马子曾向推古天皇要求割让葛城县,被天皇拒绝。626年苏我马子病死,其子虾夷继承大臣。628年推古女皇去世,虾夷独断朝政,排斥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拥立田村皇子即位,是为舒明天皇(629—641在位)。至皇极朝(642—645)时期,虾夷之子入鹿更加专擅朝政,甚至征调人夫修建其父子陵墓,势倾朝野。入鹿为了扼杀改革事业,打击新兴势力,于643年消灭了山背大兄王及其一族。 [/SIZE] [PP]当时,氏姓贵族“各置己民,恣情驱使”,加上征伐新罗的战争和营造宫苑、陵墓、寺院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广大部民苦不堪言。不堪忍受痛苦的部民的反抗斗争日益高涨,他们或逃亡,或聚集山泽,同贵族进行武装斗争。部民起义打击了氏姓贵族,动摇了部民制的基础。 正当社会危机严重的时期,推古朝时期派到中国的留学生陆续回国。僧旻于632年,南渊请安和高向玄理于640年回到日本。他们在中国留学二、三十年,经历了隋唐两代,吸收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统治经验,归国后积极进行传佈,在部分贵族中发生强烈影响。在归国留学生传授隋唐封建制的影响下,皇室和贵族阶层内出现了主张改新的新兴势力,其代表人物是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 [/SIZE] 中大兄皇子是舒明天皇之子。中臣镰足出身于世袭祭祀官的家庭,幼年好学,博览群书,曾就学于僧旻,又同中大兄皇子一起受教于南渊请安。中大兄和中臣镰足都憎恶专横的苏我虾夷、入鹿父子,所以两人共谋打倒苏我入鹿,推翻苏我氏,夺取朝廷大权。中大兄接受中臣镰足的建议,首先争取与入鹿素有矛盾、又有声望的大夫苏我石川麻吕,分化苏我氏的势力,然后联合反苏贵族,组成了革新派。645年6月12日,革新派乘皇极天皇在宫中接见三韩使者的机会,以“鞍作(苏我入鹿)尽灭天宗,将倾日位”为理由,[6]杀死了苏我入鹿。 [/SIZE] [PP] 皇族和多数贵族站在中大兄一边,苏我虾夷见大势已去,便在入鹿被杀的第二天,焚宅自尽。消灭虾夷、入鹿父子后,革新派成立新的政权,轻皇子即位为孝德天皇(645—654在位),中大兄皇子为皇太子,中臣镰足为内臣,苏我石川麻吕为右大臣,阿倍内麻吕为左大臣,留学生僧旻和高向玄理为国博士。两位回国的留学僧灵云[7]和惠云[/SIZE][8][/SIZE]于大化元年(645)跻身佛教界最高权威的“十师”之列。革新政权建立后,建年号为大化,仿“法式备定”的唐制,有步骤地实行改革。645年8月,分别向东国和倭(大和)六县(高市、葛木、十市、志贵、山边、曾布)派遣国司和使者,造田籍,校田亩。9月,下诏:“从今以后不得卖地,勿妄作主兼并劣弱。”[9]这些措施为下一步变革打下基础。12月,首都由飞鸟迁至难波(今大阪市)。646年元旦,发布《改新之诏》,接着陆续颁布了革新措施。 [/SIZE] 二、“改新之诏”的主要内容 第一,在经济方面,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废除了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班田六年一班,即政府每隔6年,班给6岁以上的男子口分田2段,女子为男子的2/3,私奴婢为公民的1/3,公奴婢同公民数。受田人死后,口分田归公。班田农民担负租庸调。租,即实物地租,受田每段交纳租稻2束2把。庸,是力役及其代纳物,凡50户充仕丁1人,50户负担仕丁1人之粮,1户交纳庸布1丈2尺,庸米5斗。调,征收的地方特产,分为田调、户调、付调。田调按土地面积征收。田1町征收绢1丈、絁2丈、布4丈。户调按户征收,其数量为“1户赀布1丈2尺”。付调随各乡土特产征收。 [/SIZE] [PP] 第二,在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制。新政权建立不久,为树立了中央集权的指导思想,天皇在大槻树下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649年下诏,令国博士高向玄理与僧旻“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 “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均受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州县制的影响。两者虽在形式上有差异,但其性质都是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647年,制定7色13阶冠位。两年后又制定19阶冠位。对于大夫以上的贵族赐予食封,以下的给予布帛,作为俸禄。 [/SIZE] 三、“大化革新”性质的评价 关于大化改新后的社会性质,史学界主张不一。日本学者大都认为改新后的律令社会是奴隶社会的继续。因为大化改新后阶级关系没有没生变化,公民的沉重徭役负担,其性质与部民的负担并无不同。中国学者除少数人赞成日本学者的观点者外,大多认为大化改新是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SIZE][10][/SIZE] 日本的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是参照隋唐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而制定的。性质基本一致,都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下的土地分配制度和租税制度。改新后国家对农民的关系是土地所有者对农民的剥削关系。国家占有生产资料——土地,并以租庸调的形式向公民征收国税和课以徭役,公民被束缚在口分田上,以臣属关系依附于国家。这种生产者对土地所有者的依附关系是封建生产关系的重要特征,是有别于奴隶制的关键所在。班田农民除了有终身使用权的口分田外,还拥有对山林池沼的使用权,每年除了交纳固定的租税和徭役外,交租后剩余的产品可以占为己有。由此及见他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SIZE] 大化改新后,虽然奴婢仍然存在,但其数量占当时人口的1/10左右,大部分集中在畿内。奴婢在社会生产中已不起主导作用,多数从事非生产性的家庭杂务。当时社会生产者的主要担当者是班田农民。 [/SIZE] 大化改新是在日本历史上发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运动。它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发展;它为日本历史开创了不发动大规模流血事件而进行社会改革的先例;它维护了主权,防止了社会的分裂;它使日本从东亚的后发展国家,迅速成为东亚强国。[/SIZE][11][/SIZE] 四、白村江之战与迁都近江 在大化改新过程中,革新派与守旧势力之间的斗争尖锐复杂。645年9月,古人大兄皇子谋反。中大兄立即派兵镇压。 [/SIZE] 653年,为控制守旧势力,中大兄奏请孝德天皇将都城从难波(今大阪市)迁回飞鸟,天皇不答应,中大兄不顾天皇的反对,率领皇族和群臣回到飞鸟。第二年孝德天皇饮恨死去。 [/SIZE] 孝德天皇死后,中大兄之母前皇极天皇重又登位,称齐明天皇(655—661在位)。齐明天皇期间,朝廷大兴土木,修建宫殿楼阁,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引起民怨。朝廷的作为,给守旧势力提供了反对的口实。658年11月,齐明天皇和中大兄皇子去纪伊的牟娄温泉疗养,首都留守官、守旧势力的代表人物苏我赤兄乘机鼓动有间皇子叛乱。赤兄列举女皇有三大失政,即大修仓库,积聚民财;穿凿水渠,耗费公粮;以舟运石,累积为丘。在赤兄的鼓动下,有间皇子开始策划谋反。可是当有间皇子准备举兵时,苏我赤兄却见事难成功,转而派人逮捕有间皇子,并派人将有间皇子谋反之事报告中大兄。中大兄将有间皇子处以绞刑。 [/SIZE] 为了转移守旧势力的锋芒和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朝廷大举征伐北方少数民族并出兵朝鲜。政府于647年、648年,在越后分别造渟足栅和盘舟栅。 658年,派阿倍比罗夫付伐秋田、津轻地区的虾夷族。660年派遣比罗夫征讨肃慎国。 [/SIZE] 660年,百济受到新罗和唐朝军队的进攻,王城陷落,国王被俘,濒于灭亡。百济遗臣鬼室福信,求援于大和朝廷。朝廷决定出兵朝鲜。661年,齐明天皇亲赴筑紫指挥。当年7月,齐明天皇因病死于筑紫朝仓宫。662年5月,派阿昙比逻夫率船师170艘送在日本作人质的百济丰璋王子归国继承王位,以图复兴百济。663年3月派遣23000名官兵攻打新罗。同年8月,日军与新罗、唐朝联军在白村江交战,遭到惨败,百济灭亡。战后,日本为防新罗和唐军的进攻,于664年在对马、壹岐、筑紫设置防人和烽火台,在筑紫修建了水城。次年修筑长门、筑紫的大野、椽城。667年又建造了大和的高安城,赞岐的屋岛城,对马的金田城等。白村江的战败加深了国内阶级矛盾,守旧势力趁机向革新派施加压力,在守旧势力的进攻面前,中大兄不得不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664年宣布肯定氏上,允许他们私有部民的诏书。[/SIZE][12][/SIZE] 就在白村江败战后,朝廷内外笼罩不安全感的情况下,667年迁都近江(今滋贺县)。翌年,中大兄即位,称天智天皇(668—671在位)。668,天皇命中臣镰足制定《近江令》22卷,这是日本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据日本学者研究,《近江令》大体参考了唐代的《贞观令》,成为日本以后《令》的基础。 [/SIZE] 670年为防止人民逃亡,命令全国编制户籍,因制定于庚午年,故称“庚午年籍”。这是日本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户籍。[/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34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三节 天武之治 一、“壬申之乱”与天武朝的政治革新 天智天皇在白村江败战后的许多政事,引起了皇族内部的不和,天智天皇同其弟大海人皇子之同的矛盾也日渐加深。大海人皇子是在大化改新中成长起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享有较高的威望。天智天皇即位时大海人被立为皇太子,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大海人对天智天皇的一些倒退政策曾表示不满。668年,在一次宴会“酒酣极欢”时,大海人“以长枪贯敷板(地板)”,引起天智天皇大怒,险些被杀。671年,天皇任命自己的宠儿大友皇子为太政大臣。这一任命实际上是为立大友皇子为皇储,剥夺大海人皇子的皇位继承权。以天智天皇和大友皇子为中心,吸收守旧的大贵族组成了政权。大海人地位和生命都失去保障。为了摆脱这种处境,在天智天皇病危时,大海人以出家为名避居吉野。天智天皇病死后,大友皇子篡位,称弘文天皇,政权落到守旧的大贵族手中。 [/SIZE] 为了消灭在吉野的大海人皇子,弘文天皇积极备战。大海人闻讯后决定举兵反击。672年,大海人离开吉野,经伊贺、伊势,到达美浓,并以此为根据地,联络东国各地军队。东国与皇室有密切的关系,自6世纪以来朝廷一直关注东国,在那里设置了不少屯仓。大化革新时朝廷首先在东国造户籍,校田亩,实行改革。因此,那里封建官僚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而守旧势力相对比较薄弱。东国的国司、郡司积极支持大海人举兵,纷纷加入大海人的队伍。大海人军首先抢先占领不破关和铃鹿关军事要道,截断了近江朝廷与东国的联系。672年7月初,大海人的两路大军分别向近江、大和进发。7月22日,大海人军与朝廷的军队在濑田川决战,大海人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第二天弘文天皇自缢而死。这次内战发生在壬申年,所以被称为“壬申之乱”。这是事件虽然是大海人皇子和大友皇子争夺皇权之争,但实质是革新派与守旧势力之间的一场殊死搏斗。 [/SIZE] 673年,大海人皇子在飞鸟净御原宫即位,称天武天皇(673—686在位)。天武天皇即位后,积极推进大化革新未了的事业。经济方面,676年下诏废除664年天智天皇恢复的氏上私有部民的制度,并废除朝廷先前赐与亲王、诸王、诸臣及各寺院的山林池泽岛浦,收归国有。683年革新俸禄制,将赐与亲王以下诸臣的食封归还国家。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676年下诏:“自今以后,明察百姓,先知富贫,简定三等,仍中户以下,应与贷”。[/SIZE][13][/SIZE]在鼓励生产和减轻农民的徭役负担的同时,朝廷把班田农民紧索束缚在土地上,加强封建剥削和压迫。 [/SIZE] 在政治方面则加强皇权和军事力量。废除太政大臣、左右大臣和御史大夫四职,在天皇之下只设太政官和大弁官。太政官和大弁官直接听命于天皇,无实权,只起上下联络作用。682年规定姓氏的序列作为考选文武官的先决条件。685年更改诸氏族姓,制定八色之姓:真人、朝臣、宿弥、忌寸、道师、臣、连、稻置。681年开始修改《近江令》,在此基础上制定《飞鸟净御原令》,共22卷,现已全部失传。当时未制定律,据后来的日本学者分析,可能准用《唐律》。681年为提高皇威,命川岛皇子等记“帝纪及上古诸事”,即编撰国史。 [/SIZE] 用人政策方面,天武天皇重视人才,注意起用中小官吏。677年下诏:“凡任国司者,除畿内及陆奥、长门国以外,皆任大山位以下人。”[/SIZE][14][/SIZE]将冠位增至48阶,使中小官吏有更多的仕途机会,以此削弱大贵族的势力。 [/SIZE] 为了加强军事力量,“凡政要者军事也”,676年下令:“诸王以下,初位以上,每人备兵。”[/SIZE][15][/SIZE]677年遣王卿于京、畿内“校人别兵”。[/SIZE][16][/SIZE]684年诏诸国“习阵法”,要求文武官“务习用兵及乘马”。 11月下诏收缴私家兵器。 [/SIZE] 宗教方面,采取兴隆佛教和敬神的政策。提倡造寺、写经、念经;崇敬伊势神宫,创始祈年祭等,借以提高天皇的地位。[/SIZE][17][/SIZE] 二、律令的制定与律令制度的成立 从日本古籍记载可知,日本存在过原始刑罚。原始时代有天津罪和国津罪。天津罪包括8种罪行,即畔放、沟埋、樋放、频莳、串刺、生刺、逆剥、屎户。国津罪包括14种罪行,如生杀、断尸、奸母、奸子、母子通奸、犯畜、虫灾、鸟灾等等。随着阶级国家的出现,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刑律也应运而生了。但因为当时尚无文字,所以还没有成文法。 [/SIZE] 关于日本不成文的法律,在中国和日本史籍中都可以找到。把《魏志·倭人传》、《北史·倭国传》,以及《日本书纪》中有关刑罚的记载加以整理,可以得知日本不成文法时期的刑罚种类:死刑有诛、狱死、火、族诛;肉刑有鲸、杖、神祇探汤;赎刑有赎田、赎身(贬为奴隶)、赎姓(贬姓);流刑。这些刑罚中有一些与中国汉代刑罚相似,因此并不能排除受汉代刑罚的影响。 [/SIZE] 大化改新以后,日本以唐律令为范本,开始着手制定和完善法律制度。大化改新之初,新政府根据当时的形势和需要,制定了许多单项法令,如班田制、租庸调制、户籍制、钟匮制、男女奴隶之法、丧葬制、二官八省一台制、国郡里制等,668年制定《近江令》是日本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日本学者推测,它大体参考唐代《贞观令》而编纂的,成为日本以后《令》的基础。 [/SIZE] 天武天皇即位后,681年开始修订《近江令》,在此基础上制定《飞鸟净御原令》(亦称《天武令》),此令共22卷,现已全部失传。当时未制定“律”,据后来的日本学者分析,可能准用《唐律》。 [/SIZE] 700年,天皇命刑部亲王、藤原不比等、粟田真人、下毛野古麻吕等19人撰定律令。参与编撰律令的19人中有伊岐连博德,唐人萨弘恪以及白猪史骨、黄文连备、田边史百枝、田边史首名、山口伊美伎大麻吕、调伊美伎老人等大陆移民的后裔,皆是当时一流法律学家和汉学家。《大宝律令》基本修成于701年。第二年开始全面施行。该法典因制定于大宝年间,故称《大宝律令》。从天武天皇之子刑部亲王和镰足之子藤原不比等领导制定《大宝律令》分析,它与《净御原令》不无关系,事实上,依据日本史籍记载,它确是以增删《净御原令》而成的。《大宝律令》由律6卷、令11卷组成。律,相当于刑法,大抵模仿唐律,但吸收了日本固有维持秩序的制度;令,相当于行政法、民法、诉讼法,作为国家的基本法予以重视。它是根据日本社会经济的实际,参照唐令制定的。律和令已散失,但从《令集解》和《续日本纪》的引文中可略见其逸文。制定《大宝律令》的17年后的718年,藤原不比等奉元正天皇(715—724在位)之命,依据《大宝律令》和唐朝的《永嶶律令》为基础,制定了《养老律令》。《养老律令》有律10卷13篇、令10卷30篇。从现存的《令义解》和《令集解》中可见令的大部分,律则留下一部分。《养老律令》修成后没有立即施行,而放置39年后,直到757年才实施。《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的制定,是大化改新以来,各朝法制建设的必然归结,也是对吸收和消化唐制的结果,标志着日本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完善。至此,日本已成为一个法式完备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 [/SIZE] 大化政府对官僚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原则是“改去旧职,新设百官,及著位阶,以官位叙”。建立的新的封建官僚体制,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位阶制;二是官阶制。 [/SIZE] 以圣德太子的“冠位十二阶”开始,位阶一直是官僚制度的主要内容,大化年间实行19阶制,天智年间增至26阶,但自天武年间开始,亲王、诸王的位阶与诸臣的位阶分设,前者设12阶,后者设48阶。《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中所载的位阶制,是天武朝制定的位阶制的继承和延续。从日本冠位制的具体设置可知,它实际上是与唐朝的品阶制的结合体。亲王称品,诸王、诸臣称位。亲王实行四品制,诸王、诸臣及百官,实行九位制。即亲王设一品、二品、三品、四品4等;诸王、诸臣及百官,从正一位至初位,共分9等,每等又分为正、从两等。从正四位起,正位和从位又各分上下两级。因此诸王、诸臣及百官共30阶。唐朝的品阶制也分为30阶,反映了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 [/SIZE] 关于官阶制,朝廷按位阶贵贱任官。当时,朝廷官制结构基本上依照唐朝制度。天皇之下,朝中权力最大的官职是太政官。太政官的职责与唐朝的宰相相似。太政官由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大纳言组成。在太政官下设八省、一台、五卫府。八省系指中务、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宫内省;一台为弹正台;五卫府为卫门府、左右卫士府、左右兵卫府。中务省主管朝廷礼仪、诏书文案的起草和审理等,它综合了唐朝中书、尚书、殿中等省的职责。式部省似唐朝吏部,掌管全国官吏名籍及官吏的选拔、考课等,治部省的职责与唐礼部相同。民部省相当于唐朝的户部。兵部省与唐兵部相似。宫内省是仿唐殿中省、光禄寺、宗正寺等机构而设置的,主管宫内庶务。 [/SIZE] 地方行政官僚机构也是仿照唐制建立的。仿唐王畿十道制,建立了畿内七道。道之下实行国、郡、里制。[/SIZE]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5-1-19 22:35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不错不错!宗信继续发上来吧~~~~~~`[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9 23:44:33编辑过]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38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四节 飞鸟文化 一、飞鸟文化的国际性 推古朝至大化改新的历史时期,称为飞鸟时代。相应时期的文化称为飞鸟文化。飞鸟文化带有明显的国际性。大陆移民在飞鸟文化的发展中的作用不能忽视。由于与东亚大陆诸国联系的加强,先进的汉文化也随之源源不断地输入日本。在输入汉文化的过程中,汉族移民起着重要作用。据《新撰姓氏录》记载,畿内地区,共有1182氏,其中外国移民有324氏,占全体总数的1/3。有名的汉族移民有山城的秦氏、河内的文氏,大和的汉氏等。 [/SIZE] [PP]大陆移民大都身怀一技之长,因而受到日本朝廷的重用。根据史籍记载,大陆移民中有掌管国库内藏、大藏的,有担任使节,到朝鲜半岛诸国和中国开展外交事务的。大陆移民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他们将先进生产技术引进日本,如绢、缣、锦等丝纺、土木、水利工程技术。在文教方面,最早将中国典籍带入日本的是一个名叫王仁的学者。他从朝鲜半岛的百济,携带《论语》10卷赴日。王仁之后,不断有学者从朝鲜半岛进入日本。538年,百济圣明王遣使向大和国钦明天皇献释迦佛金铜像一躯,经论若干卷,佛教自此传入日本。554年,五经博士王柳贵、易博士王道良、历博士王保孙、医博士王有祾陀、采药师潘量丰、丁有陀、僧侣昙惠、乐人三斤等自百济抵日,卜书、历本、药物等随之携入。588年从百济东渡的僧侣有聆照、令威、惠众、惠宿、道严、令开、惠聪、道欣、惠弥等人。从高句丽赴日的僧侣有慧慈、昙徵、惠灌、僧隆、云聪、法定等人。建筑寺院的工匠、画工等也陆续自大陆东渡日本。崇峻天皇时,日本首次派遣学问尼善信赴百济考察佛学,并筹建法兴寺。602年,百济僧观勒携历、天文、地理、遁甲方术等书籍移居日本,朝廷选派学生随观勒学习。飞鸟文化正是在大量输入汉文化的前提下应运而生了。 [/SIZE] 二、佛教中心的文化 飞鸟文化是围绕佛教而展开的。随着佛教的传入,对佛典的研究也日渐开展,其中圣德太子最典型。他身体力行,是笃信佛教的信徒,对佛典进行了研究、讲授和注释,曾主讲和注释过《胜鬘经》、《法华经》、《维摩经》,总称《三经义疏》。 [/SIZE] 圣德太子摄政后,在生驹山脉南端,建造了斑鸩宫。斑鸩地区成为飞鸟时代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周围地区建造了许多寺院,著名的如飞鸟寺(法兴寺)、四天王寺、法隆寺(斑鸩寺)、中宫寺、法起寺、法轮寺等。这些寺院,大多仿造中国六朝寺院建筑式样。法隆寺金堂中的释迦三尊像、药师像,以及该寺梦殿中的观音像,明显地吸收了北魏的技法。中宫寺的弥勒菩萨木雕像则具有南梁风格。飞鸟寺的丈六铜佛像,法隆寺金堂的净土世界壁画,中宫寺的天寿国刺帐,法隆寺的三重塔等,表明了飞鸟文化与大陆文化的渊源关系。 [/SIZE] 飞鸟时代的绘画大多与佛教、佛寺有关,多出自大陆画工之手,包括移居朝鲜半岛的中国画工。587年百济献佛舍利及造寺工匠,其中包括“画工白加”。他们直接参与营建飞鸟寺。603年6月“始定黄书画师、山背画师”等。609年高句丽僧昙征的到来,是飞鸟绘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不仅首传造纸术,而且还将调制彩色的先进技术带入日本,对飞鸟时代的彩绘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在法隆寺金堂的净土世界壁画等绘画作品就是这一技术结出硕果。 [/SIZE] 部分保存完好的飞鸟时代的墨书作品,其代表作品有《法华义疏》稿本、造像铭文如《法隆寺药师佛像造像记》、《法隆寺金堂释迦三尊光背铭》、《宇治桥断碑》等等,总体上都保存了六朝遗风,高雅典古、气运厚重,但已渐露和化气象。 [/SIZE] 在佛教传入的同时,作为法会仪式的乐舞也由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圣德太子摄政期间,提出“供养三宝,用诸蕃乐”,即把表演传自中国、朝鲜的乐舞,定为佛教法会的仪式。 [/SIZE] [PP][/SIZE] [HR][/SIZE] [PP][PP][1] 参见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45~46页。 [PP][2] 参见井上秀雄:《〈日本书纪〉所见的古代日本的外交》(载《〈古事记〉、〈日本书纪〉总揽》,新人物往来社,1990年),转引于韩升《论隋倭交往的形式及其实质》,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117页。 [PP][3] 森克己著:《遣唐使》,(日)至文堂,1990年8月,第6页。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第53页。张声振著:《中日关系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4月,第70页。 [PP][4] 王勇著:《日本文化——模仿与创新的轨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158页。 [PP][5] 《日本书纪》大化元年九月诏书。 [PP][6] 《日本书纪》卷24皇极天皇四年六月甲辰条。 [PP][7] 《日本书纪》(古典文学大系本)舒明天皇四年(632)八月条载: “大唐遣高表仁,送三田耜,共泊于对马。是时,学问僧灵云、僧旻及胜鸟养、新罗送使等从之。”另,上册第229注二六:“灵云,渡海年时不详。大化元年(645)八月被任命为‘十师’之一”。 [PP][8] 《日本书纪》(古典文学大系本)舒明天皇十一年(639 )九月条载: “大唐学问僧惠隐、惠云,从新罗送使之京。”另,上册第234注六:“灵云,渡中国年时不明。大化元年(645)八月八日被任命为‘十师’之一”。 [PP][9] 《日本书纪》卷25大化元年九月甲申条。 [PP][10] 参见李玉等主编:《中国的日本史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99~104页。 [PP][11] 王金林:《奈良文化と唐文化》,(日)六兴出版,1988年第86~92页。 [PP][12] 《日本书纪》天智天皇三年条。 [PP][13] 《日本书纪》卷29天武天皇四年壬午条。 [PP][14] 《日本书纪》卷29天武天皇五年正月甲子条。 [PP][15] 《日本书纪》卷29天武天皇四年十月庚寅条。[B] [/B] [PP][16] 《日本书纪》卷29天武天皇五年九月乙亥条。 [PP][17] 参考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52-62页。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39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三章[/SIZE] [/COLOR]奈良时代 第一节 律令政治的展开 一、奈良迁都 [PP] 710年,元明天皇将都城从奈良盆地南部的藤原京(今橿原市)迁往北部的平城京(今奈良市),日本进入奈良时代。 [/SIZE] [PP] 奈良迁都的主要原因是随着701年《大宝律令》制定,日本律令制国家成立,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都城。当时的都城藤原京面积狭隘,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新建的平城京的面积约为藤原京的3倍,水陆交通亦比藤原京便捷。 [/SIZE] 另外,从中国的奠都理论来看,地处奈良盆地北部的平城京堪称帝王奠基的风水宝地。按照中国的皇城择地标准,“四神相应之地”便属理想的帝宅。所谓“四神”,即东有河川(青龙)、南有沼泽(朱雀)、西有大道(白虎)、北有高山(玄武)。平城京正是“四神相应”的灵地。元明天皇于708(和铜元)年下《迁都诏》:“方今平城之地,四禽叶图,三山作镇,龟筮并从,宜建都邑。”[1]平城京不仅有四神呵护,还有三山(东春山、北奈良山、西生驹山)为之镇关,是理想的建都宝地。[2] [/SIZE] 平城京的格局模仿唐都长安,其主要特点都是:城廓呈方形结构;棋盘式街道划分出方形的条坊;城中干道都直对一个城门;宫城位于城中轴线北首,宫城内分成若干个以围墙和回廊环绕的长方形庭院,每一庭院都沿中轴线前后配置若干座主要殿堂,左右以次要殿堂对称排列。 [/SIZE] [PP] 平城京的方形城廓,东西约4.3公里,南北约4.8公里,由大路、小路划分为棋盘状。大路东西为十条,南北为九条。每条大路之间相隔约530米,其间又各有三条小路。 [/SIZE] [PP] 位于平城京北端的平城宫占地约1.2平方公里,中央设有“内里”,为天皇的住居,此外还设有执行政务的朝堂和各官厅。直达平城宫正门的干道称朱雀大路,并以此为中轴线东西两侧分成左京和右京。 [/SIZE] [PP] 当时日本的全国人口约五、六百万,在平城京中大约有10~15万人。 [/SIZE] 二、藤原氏势力的扩大和朝廷内部的矛盾 [PP] 进入奈良时代以后,藤原氏为代表的贵族势力日渐强盛,并随着其势力的扩大,朝廷内部的矛盾也日趋复杂、尖锐。 [/SIZE] [PP] 藤原氏的历史开始于中臣镰足,镰足死之前,因其政绩卓著,天智天皇赐姓藤原。其后,文武天皇时,天皇下诏只允许镰足次子不比等继承藤原之姓。 [/SIZE] [PP] 藤原氏势力在朝中的伸张,主要是通过与天皇的联姻实现的。天武天皇曾以中臣镰足的两个女儿冰上和五百重娘为夫人。697年,文武天皇即位,以藤原不比等长女宫子为夫人。 [/SIZE] [PP] 707年,体弱多病的文武天皇驾崩,其母阿闭皇女即位,称元明天皇。元明天皇是天智天皇之女,草壁皇太子妃。而藤原不比等与草壁皇太子之间的交谊又很深,因此,元明天皇即位之后,自然寄重藤原氏势力。不久,天皇进行了人事大变动,藤原不比等由大纳言升为右大臣,石上麻吕为左大臣,穗积亲王为知太政官事。 [/SIZE] [PP] 714年6月,文武天皇之子、藤原不比等的外孙首皇子立为太子。在立首皇太子的典礼上,朝廷为内外文武官分别叙位。在叙位者名单中,就有藤原不比等的长子武智麻吕(升为从四位上)、次子房前(升为从四位下),藤原氏势力在朝廷内进一步巩固。 [/SIZE] [PP] 715年9月,元明天皇让位给女儿冰高内亲王,称元正天皇。元正天皇是草壁皇太子与元明天皇所生,是文武天皇的姐姐。元正天皇即位时36岁,时首皇太子15岁。元明女帝为什么让位元正天皇,而不让位给首皇太子?这是藤原不比等的谋略。他为了使首皇太子日后执政稳定,决定先拥立元正天皇,并在日渐削弱旧氏族势力的基础上,再伺机扶首皇太子继位。716年,藤原不比等将自己与后室橘三千代所生的女儿安宿媛(后来的光明皇后)许配给首皇太子,从而在政界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SIZE] [PP] 717年3月,78岁的左大臣石上麻吕去世,藤原不比等成为政界第一人。同年秋天,其年仅37岁的次子藤原房前成为议政官。父子二人在当时五名议政官中占了两席之地,进一步加固了藤原不比等的地位。720年8月,藤原不比等去世。 [/SIZE] [PP] 藤原不比等死后翌年,长屋王充任右大臣。长屋王是天武天皇之孙,高市皇子之子,母为天智天皇之女御名部皇女。724年,元正天皇让位于首皇太子,是为圣武天皇,这是第一位流有藤原氏血液的天皇。长屋王由右大臣升任左大臣。 [/SIZE] [PP] 由于长屋王具备继承皇位的血统,受到圣武天皇和藤原氏的猜忌。尤其是他反对立安宿媛为皇后(光明立后)更是违背了圣武天皇和藤原氏的意愿。729年2月10日,长屋王被人密告“私学左道,欲倾国家”[3]。当晚,式部卿藤原宇合率兵将其宅邸围住。11日舍人亲王、藤原武智麻吕等人对长屋王进行拷问,12日天皇“令王自尽”,长屋王偕同妻儿被迫自杀。历史上称为“长屋王之变”,一般认为是藤原氏阴谋策划。 [/SIZE] [PP] 长屋王之变后过了六个月,即8月10日,光明子成为皇后。731 年8月,藤原不比等的四个儿子在朝中分别担任了要职。长子藤原武智麻吕位居大纳言兼大宰帅,次子藤原房前任参议、中务卿、中卫大将,掌握实权,藤原宇合任参议式部卿、藤原麻吕任参议兵部卿,掌管文武官吏的人事关系。兄弟四人在议政官中占了半数,确立了藤原四子体制,掌握了政权。 [/SIZE] [PP] 735年夏,九州开始流行天花,到了737年春,京畿地区也开始流行,藤原四兄弟相继传染去世。当时的议政官几乎全军覆没,只留下铃鹿王、葛城王(即橘诸兄)、大伴道足三人。 [/SIZE] [PP] 橘诸兄是橘三千代和前夫美努王之长子,与光明皇后是同母异父的兄妹,原名葛城王,736年改籍臣下,遂从母姓。藤原四兄弟病死后,橘诸兄由参议晋升为大纳言,翌年正月又晋升为右大臣。 [/SIZE] [PP] 橘诸兄执政时期,从唐朝回来的玄昉和吉备真备受到圣武天皇的重用。740年8月,任大宰少贰的藤原宇合之子藤原广嗣为恢复藤原氏势力,上书弹劾,论难时政,要求罢黜玄昉和吉备真备。9月,广嗣在九州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叛乱,不满朝廷的豪族及农民亦卷入叛乱。朝廷任大野东人为大将军,征发东海、东山等五道军卒征讨。经两月,叛乱平息,广嗣在值嘉岛被捕处死。 [/SIZE] [PP] 藤原广嗣之乱发生后,政局动荡,首都相继从平城京迁至山城的恭仁宫、近江的紫香乐宫、摄津的难波宫,745年又迁回平城京。橘诸兄的势力逐渐衰退,代之而起的是藤原武智麻吕的次子藤原仲麻吕。 [/SIZE] [PP] 藤原仲麻吕在藤原广嗣之乱后进入政界。743年任参议,由于得到光明皇后的信任而日渐得势。749年7月,圣武天皇让位给他与光明皇后的女儿阿倍内亲王,即孝谦天皇。孝谦女帝即位当天,藤原仲麻吕晋升为大纳言。同年又兼紫薇令、中卫大将。757年,藤原仲麻吕排斥了与自己没有关系的皇太子道祖王,立大炊王(淳仁天皇)为皇太子,并将自己去世儿子真从的媳妇许配给他,令其居住在自己的宅邸“田村第”。同年,藤原仲麻吕又镇压了橘诸兄之子橘奈良麻吕的叛乱,将自己的反对势力一举歼灭,从而确立了自己在政界的专制地位。 [/SIZE] [PP] 758年,淳仁天皇即位,藤原仲麻吕获赐名惠美押胜,任大保(相当于右大臣)。760年又升任大师(相当于太政大臣)。此后,由于孝谦上皇宠幸僧侣道镜,藤原仲麻吕的势力急剧下降。为了夺回失去的势力,仲麻吕于764年起兵,兵败后被捕于近江高岛郡,与妻子同时被斩。[B] [/B][/SIZE] [PP] 藤原仲麻吕被杀后不到一个月,淳仁天皇被废,流放到淡路岛。孝谦上皇再次即位为称德天皇。倍受称德女帝宠幸的道镜受到了重用。僧侣道镜俗姓弓削氏,河内国人。开始时从义渊学法相宗,后来住东大寺。752年被孝谦女帝招入宫中道场。后以看病禅师身份为女帝治病,受到宠幸。764年受任大臣禅师,参与政事。765年又升任太政大臣禅师。766年受赐法王位。道镜的掌权令当时的贵族们极为不满,由于他们的反对,称德女帝传位于道镜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770年8月,53岁的女帝驾崩,道镜被贬下野国药师寺,两年后死去。 [/SIZE] [PP] 称德女帝驾崩当天,左大臣藤原永手和藤原百川、良继等重臣拥立天智天皇之孙白壁王为皇太子。10月,白壁王即位为光仁天皇。光仁天皇即位后,注力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否定称德女帝时期的佛教政治,建树颇多。[B] [/B][/SIZE] 三、国土的开拓 [PP]国土的开拓,一直是朝廷的重大政事之一。奈良时代国土版图进一步扩大。 [/SIZE] [PP]709年在东北地区的日本海沿岸设立了出羽栅,712年设立了出羽国,后来又在太平洋沿岸建造了多贺城。多贺城的始置年代说法不一,据多贺城铭文记载,建城约在724年。多贺城开始称镇所或陆奥国镇所,后改组为正规的军政府,称镇守府,并置陆奥国府和陆奥出羽安察使,是征服虾夷、开发边疆的重要基地之一。 [/SIZE] [PP]此后,随着对虾夷的征服,东北地区不断得以开拓。759年9月,在出羽国设雄胜、平鹿二郡。767年于陆奥国设栗原郡。奈良时代对对东北地区的开拓,东侧至宫城县,西侧至秋田县中部。 [/SIZE] [PP] 从天武朝(672~686)开始,日本政府就试图向南九州、南岛(九州南面的西南群岛)扩大势力,要求南九州的住民隼人和南岛的岛民前来朝贡。698年4月更是派遣使者进行实地视察、试图扩大版图。由于隼人不服中央政府,便以武力加以征服。日本政府先是征服了萨摩、多褹地区的隼人,大约在702年设立了萨摩国、多褹国。此后又于713年设立了大隅国,并于721年彻底镇压了大隅地区隼人的叛乱。 [/SIZE] [PP] 同时,九州南部的西南群岛相继遣使前来朝贡,为属朝廷的统治。[/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42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二节 奈良朝的经济发展 一、班田制 [PP] 646年正月,孝德天皇宣布大化改新诏书,正式宣布实行“班田收授法”即班田制。班田制仿照唐朝的均田制而制定,是律令制土地制度的根本法。班田制从它颁布到消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其颁布至742年,第二阶段从743年垦田永世令颁布至800年,第三阶段从801年一纪一班令颁布至902年。 [/SIZE] [PP] 班田制实行班田收授,首先须编定全国的户籍。正仓院所存8世纪初的户籍详细地记述了姓名、年龄、受田额、家属关系、人口数、疾病、贫富等级、租税的课与不课等。户籍每六年编制一次。班田的具体作法是:凡六岁以上公民,由政府班给口分田,男子二段(一段约1983.4平方米),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官户奴婢与公民相同,家人、私奴婢则给公民的三分之一。有位、有职、有功者,按位的高低,功的大小,班给相应的位田、职分田、功田等。除口分田之外,还相应给以若干宅地和园田,为世业田,若绝户还公。班田每六年一次。所受之田不准买卖,若受田者死亡,由国家收回。 [/SIZE] [PP] 班田制在实施之初还算顺利,从646年至713年,共班田十二次。但此后越来越难以维持。这是因为:首先,沉重的租庸调和徭役负担,使大多数公民无法承受而抛弃户籍和口分田逃亡;其次,由于土地不能私有,因此无人垦田,而人口却不断增加,致使无田可班;另外,贵族和官吏营私舞弊,利用掌管班田之权,大量侵占公田,并使自己获得的位田、职田、赐田等变成私有土地。 [/SIZE] [PP] 为了鼓励荒地的开垦,增加收入,723年,政府制定了《三世一身法》。规定凡新修沟池开垦的土地,多少不限,允许开垦者三代占有;凡利用原有沟池开垦的田地,只准一代占有。由于农民倦怠,收效不大。但此法的实施却成为国有土地私有化的契机。 [/SIZE] [PP] 743年,政府又颁布了《垦田永世私财法》。规定按位阶限定开垦土地面积。一品及一位准垦500町,二品及二位准垦400町,三品、四品及三位准垦300町,四位准垦200町,五位准垦100町,六位至八位准垦50町,初位至庶人准垦10町,郡司大领、小领准垦30町,主政、主帐准垦10町。申请获准后,三年内必须结束开垦。在以上规定下的垦田,永世归开发者私有。有势力的寺社、贵族、地方豪族均利用此令,大肆垦殖扩大领土,促进了庄园的发展。 [/SIZE] 二、租庸调和徭役 [PP] 与班田制相适应,奈良朝的租税实行租庸调制。租按田地面积征收,一段口分田征稻谷二束二把,约占收获量的3%。庸是代替劳役而交纳的实物。正丁(21~60岁)每年去京城服劳役十天,相应的庸则纳布二丈六尺;次丁(61~65岁)二人的庸布相当于正丁一人。除布外,还可按当地所产交纳米、盐、棉等,并运往中央,脚夫由纳庸户负担。调只限男丁负担,按照正丁、次丁、中男(17~20岁)等不同等级交纳绢、絁、布、绵、染料、油等土特产品。调和庸每年8月中旬开始征收,近国于10月末、中国于11月末、远国于12月末以前上交大藏省,充作中央的费用。 [/SIZE] [PP] 除了交纳租庸调之外,百姓还要负担沉重的徭役。 [/SIZE] [PP] 兵役是一种很重的徭役。根据大宝令的规定,有四分之一的正丁被指名服兵役。到军团当士兵的被分为十班,每十天轮流值勤,粮食、武器自备,免除其它徭役。若是去京城当卫士则须一年,去九州当防人则长至三年,免除调庸和其它徭役。[/SIZE][4][/SIZE] [PP] 还有一种徭役是出“仕丁”,每五十户出二人,到京城为朝廷服役三年,免除调庸和其它徭役。至平安时代允许出钱代役。 [/SIZE] [PP] 在赋役令中未作出具体规定的徭役称为“杂徭”。正丁每年限六十天,次丁三十天,中男十五天。一般由国司征调,从事官衙、道路、堤坝的修建等,原则上不供饮食。 [/SIZE] [PP] 此外还有雇役,即雇佣公民修建都城或耕种官田。虽名为“雇”,但报酬甚少,实际上也是一种徭役。[/SIZE][5][/SIZE] 三、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PP] 奈良时代农业有了显著发展。首先表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铁制农具如铁锨、镬、锄、镰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同时开始使用牲畜,出现了带铁刃的犁和耙。畜力的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SIZE] [PP]此外,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还表现在生产技术的改进上。如当时的水稻栽培,已掌握了一套完整的生产程序,广泛采用了先进的插秧技术和割茎法。 [PP] 奈良时代的农作物种类丰富。水稻品种可分为糯与粳、早稻与晚稻。除水田外,当时还经营旱作,杂粮作物有大麦、小麦、粟、大豆、小豆、荞麦等,蔬菜有芋、姜、葱、蒜、韭菜等,经济作物有桑、纻、麻、漆、梨、栗等。此外,养蚕也相当盛行。出羽、相模、常陆、上野、下野、武藏等地,都是蚕丝的主要产地。[B] [/B] [/SIZE] [PP] 奈良时代手工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当时手工业有官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两种。官营手工业作坊由中央各寮、司以及国衙、郡衙设置,生产高级手工产品。这些产品专供宫中消费和朝廷使用。家庭手工业作坊则生产较简单的产品。 [/SIZE] [PP] 手工业发展中最突出的是纺织业。家庭纺织业以农家妇女为主,一般生产布、絁、绢之类,主要供家庭自用和缴纳庸调。中央设有官营作坊织部司,由挑文师、挑文生负责技术,下属数百户织人,分别生产锦、绫、罗、绮等高级纺织物。为了推广丝、绵织业,朝廷经常派挑文师、挑文生深入全国各地,传授技术。 [/SIZE] [PP] 日本的造纸术是从中国传去的。到了奈良时代,日本的造纸技术已相当发达。纸的品种有“谷纸”、“麻纸”、“檀纸”、“宿纸”等。780年遣唐使来唐时,其使者兴能即大使布势清直带来的纸“似茧而泽,人莫识”[/SIZE][6][/SIZE]。他带来的两幅纸,后来被五代文人陶谷看到,陶谷在《清异录》中描绘道:“一云女儿清,微绀;一云卵日光,白滑如镜面,笔至上多褪,非善书者不敢用,意惟鸡林纸似可比肩。” [/SIZE] 四、商业的发展 [PP] 708年,由于武藏国秩父郡发现一种含杂质极少的自然铜“和铜”,日本政府为了纪念“和铜”的出现,改年号为“和铜”,同时以唐朝开元通宝为模式,铸造了一种名为“和同开珎”的货币。这是日本政府发行货币的嚆矢。 [/SIZE] [PP] 和同开珎为圆形方廓,表面刻有“和同开珎”四字,直径约为2.4厘米。材料有银、铜两种。由于银的产量太少,709年废止银钱。银币于唐代时有传入中国,在东北地区及西安等地有出土。 [/SIZE] [PP] 由于人们已适应了原来的物物交换,所以“和同开珎”在铸造后,使用率极低。为了促进货币的流通,政府于711年颁布了蓄钱叙位令,规定凡是储蓄货币并将货币捐给政府者根据货币数量晋升位阶,如无官位者捐钱五贯即五千枚铜钱,就可获得最低官位少初位下。此后,政府又采取了用钱支给季禄,畿内及其周围各国用钱纳调等一系列措施,鼓励用钱。但由于商品经济尚不发达,除了京城和畿内等地以外,钱币流通不广,交易仍以物物交换为主。 [/SIZE] [PP] 奈良时代畿内的难波、泉、宇治、势多等流通经济上的要地,通过淀川水系和陆路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流通经济圈——“中央交易圈”[/SIZE][7][/SIZE]。对于当时主要以实物来运作的律令中央财政而言,这个交易圈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和官员将分配到的实物通过这个交易圈换成自己所需物品。 [/SIZE] [PP] 当时平城京设有东西市,进行物品的交易。但是仅靠平城京的东西两市还不足以满足朝廷和官员对物品的需求,所以中央交易圈扩大到畿内各要地。政府和官员或在各要地设置庄、所,或派使者前往交易,以获得所需物资。如为建造东大寺专门设置的造东大寺司,在泉津设置了泉木屋所、在宇治设置了宇治司所、在势多设置了势多庄,又派交易使去难波。 [/SIZE] [PP] 商品的流通离不开商人。奈良时代平城京的东西两市和畿内各要地的市,都有很多商人活动其间。市中设有市司,专门管理市场的秩序,检查商品质量和价格,商人都在市司注册。 [/SIZE] [PP] 除了在中央交易圈内从事贸易的商人外,当时还有一些商人从事畿内和地方的远距离贸易,如漆部伊波。他是相模国的豪族,往来于相模和中央之间,从事贸易,从而积敛了大量的财富。748年,他捐重资建造东大寺大佛,被朝廷授予外从五位下的官位。 [/SIZE] [PP] 商人们的贸易活动使各地土特产品得以交流。[/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43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三节 奈良朝的对外交流 一、8世纪的东亚形势 [PP] 8世纪前后是东亚各国相对统一的时代,各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均田制和由它脱胎而来的班田制、丁田制,先后形成了较为强大的封建的中央集权国家,至8世纪中叶达到发展的顶峰。 [/SIZE] [PP] 8世纪的中国,正处于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它与阿拉伯帝国东西相峙,成为亚洲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与唐朝维持良好的国家关系,通过派遣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是奈良朝和前期平安朝外交政策的核心。 [/SIZE] [PP] 675年,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结束了半岛上三国鼎立的时代。统一的新罗在唐帝国律令的影响下,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政治体制;在土地制度上模仿唐的均田制实行丁田制;在文化上向唐派出大批留学生,自觉地吸收唐文化。8世纪日本与新罗曾多次交换使节,但由于日本对新罗采取大国主义姿态,将其当作属国看待,所以双方关系恶化。 [/SIZE] [PP] 7世纪末靺鞨族首领在今中国吉林敦化县附近的敖东城建震国。713年,唐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自此震国改称渤海国。渤海国曾多次向日本派出使节。从日本史书留下的大量的渤日通聘资料来看,双方的态度是友好的,而渤海国方面尤为积极主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渤日政治关系中,始终贯彻着这样一个矛盾,即日本以“上国”自居,要求渤海臣服,而渤海国则坚持对等外交。 [/SIZE] 二、与唐王朝的交流 [PP][B] [/B]奈良朝与唐王朝的交流主要是通过遣唐使来完成的。 [/SIZE] [PP] 在日本史料中,遣唐使早期称为“遣大唐大使”[/SIZE][8][/SIZE]、“西海使”[/SIZE][9][/SIZE]、“入唐使”[/SIZE][10][/SIZE],后来才正式称作“遣唐使”[/SIZE][11][/SIZE]。与一切其他国家的使节一样,唐朝称之为“朝贡使”。 [/SIZE] [PP] 从630年至894年,日本遣唐使的任命次数,有18次[/SIZE][12][/SIZE]、19次[/SIZE][13][/SIZE]、20次[/SIZE][14][/SIZE]等诸说。其阶段的划分也有两期、三期、四期等不同划分。从其派遣目的来看,两期划分法较为合适。前期从630年至669年,一般由2艘船组成,乘员约250人左右。主要是为了解决朝鲜问题,力图维持其在朝鲜半岛南部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可以说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派遣的。后期从702年至894年,船只增至4艘,乘员超过500人。主要是为了全面而系统地输入大唐的先进文化,以促进自己国家的迅速发展和进步。 [/SIZE] [PP] 遣唐使团成员包括:(1)官员。大使一人、副使一至二人、判官一至四人、录事一至四人。有时在大使之上另设押使或执节使一人。他们负责对唐的外交、贸易以及代表团的日常生活等事务。押使、执节使、大使和副使,是能否完成任务的关键人物,选任甚为谨慎。除具有外交才能外,还须有堂皇的仪表,优雅的风度,以及有关中国的知识和礼仪方面的较深修养。(2)随行人员。有留学生、留学僧、还学僧、请益生、知乘船事、译语、主神、医师、阴阳师、画师、史生、射手、船师、卜部、音声长、音声生、玉生、锻生、铸生、细工生、船匠、柁师、挟杪、傔人、杂使、水手长、水手等。 [/SIZE] [PP] 遣唐使团集中了当时日本外交、学术、科技、工艺、音乐、美术、航海等方面的优秀人才,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完成外交使命、吸收先进的唐朝文化、提高航海的成功率。 [/SIZE] [PP] 遣唐使赴唐的航线主要有三条。前期多走北路,后期则改走南岛路或南路。(1)北路。这是自汉和三国以来,中日交通的早期航线。从难波、北部九州的筑紫起航,经壹歧、对马岛至济州岛,然后沿朝鲜半岛西南沿岸北行,自汉江口、瓮津半岛起,折而向西,横渡黄海,至山东半岛之登州或莱州登陆。或自汉江口继续北行,越过鸭绿江口,西航,到辽东半岛之南端,通过庙岛列岛,到登州。此路航期长,但多沿海岸航行,较为安全。(2)南岛路。由北九州的筑紫沿九州岛西海岸南下,经奄美岛、琉球,越东海直达长江口岸。(3)南路。由北部九州的筑紫横渡东海,到达长江口岸。南岛路和南路航期虽比北路短,但海难事故较多。 [/SIZE] [PP] 遣唐使团成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饱学之士,或有某种高超技艺的人才,他们将在唐期间学得的先进文化技术带回日本,对日本的制度、法律、宗教、教育、文学、乐舞、书法、工艺美术、史学、医药、历法、建筑、体育娱乐、衣食风俗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SIZE] [PP] 遣唐使除了带回先进的文化技术之外,还带回了许多珍货宝物,有些现在还保存在奈良的正仓院。他们的贸易活动在客观上促进了当时的中日物质交流。[B] [/B][/SIZE] 三、与渤海国的往来 [PP] 渤海国的创立者大祚荣在世期间,曾努力加强与唐朝中央政府的联系,但在他死后,他的继承人大武艺却滋生了摆脱唐朝中央政府的倾向。大武艺之弟大门艺,因为力主与唐朝中央政府合作而受到大武艺的迫害,不得已出奔长安。为了对抗唐朝中央政府和从背后牵制与唐和好的新罗,大武艺便试图争取与新罗交恶的日本结盟。727年,大武艺派遣高仁义使日,希望与日本结援。 [/SIZE] [PP] 735年大武艺又与唐朝修复了关系。但是,渤海国与新罗的矛盾却日益加深。为了牵制新罗,渤海国又多次遣使赴日。 [/SIZE] [PP] 762年,唐朝册封渤海王的官爵由“郡王”升格为“国王”,同时渤海王被授予同新罗王同等的官职检校太尉。渤海国与唐朝中央政府关系的日益好转以及东亚国际形势的趋缓,使得渤海国的对日本外交出现了转机,由政治目的转为经济目的。[/SIZE][15][/SIZE]与前期出于政治目的的遣使相比,后期出于经济目的的遣使规模有所增大。渤海国的遣使赴日交易一直延续到平安时代。 [/SIZE] [PP] 在奈良时代,渤海国先后派遣使节赴日,共有13次。人数最多的1次是746年,使团成员1100余人,船只最多的1次是771年,325人乘17艘船抵日。[/SIZE][16][/SIZE] 四、与新罗的关系 [PP] 奈良时代,新罗遣使日本22次,日本遣使新罗16次。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交往虽然一直没有中断过,但矛盾和摩擦不断。 [/SIZE] [PP] 722年,新罗在京城的南部建毛伐郡城,以截断“日本贼路”[/SIZE][17][/SIZE]。731年4月,日本兵船三百艘,越海侵入新罗东部边境,两国在海上交战[/SIZE][18][/SIZE]。738年、742年、743年新罗的三次遣日使均在大宰府被阻。 [/SIZE] [PP] 759年,大权在握的藤原仲麻吕开始计划征讨新罗,企图重温侵略朝鲜半岛的迷梦。6月,他命令大宰府制定征讨新罗的作战书,9月又命令各道在三年内制造500艘战船。761年,命美浓、武藏两国的40名少年学习新罗语,此后又在各道任命节度使,积极为征讨新罗做准备。后来由于藤原仲麻吕的势力下降、民意不从等原因,最终征讨新罗计划废止。 [/SIZE] [PP] 由于奈良时代日本和新罗关系的不断恶化,进入平安时代不久的799年后,日本与新罗的官方往来正式中止,取而代之的是商人的民间往来。[/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45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四节 奈良文化 一、佛教的兴盛 [PP] 在迁都奈良之际,有些原来的大寺被迁往新都,如元兴寺、兴福寺、大安寺、药师寺等。但这还远远无法满足统治者的需求,他们大肆兴办佛教事业。奈良时代由国家兴办的佛教事业中,最著名的当推东大寺和国分寺的兴建。 [/SIZE] [PP] 东大寺及其卢舍那大佛像是由圣武天皇于740年发愿,于743年开始兴建的。圣武天皇建东大寺和大佛的目的是为了依赖“三宝之威灵”,祈求天下太平,国家富饶繁盛。在兴建东大寺和巨大铜佛像的过程中,花费了庞大的人力和物力,动用了举国的财力,又号召民众自愿出力支持。751年大佛殿建成,翌年4月,由朝廷主持举行盛大的大佛开眼供养法会。 [/SIZE] [PP] 所谓国分寺即是设在各国国都的寺院,有比丘住的国分僧寺和比丘尼住的国分尼寺。它的兴建实际上是效仿中国的。修建国分寺的步骤,大致分为如下三步:第一步是737年3月,诏令每国造丈六释迦佛金铜像一躯和左右配置的菩萨两躯。当时虽然还没有国分寺的名称,但因这个释迦像可以认为是国分寺的主佛,所以此举当是修建国分寺的先驱。第二步是740年6月,令每国抄写《法华经》十部,修建七重塔。这是以《法华经》第四《法师》第十为依据的,实际上就是国分尼寺的前驱。第三步是741年2月,诏令各国设置僧尼两寺,僧寺置僧20人,名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尼寺置尼10人,名为“法华灭罪寺”。前者是根据《金光明最胜王经• 四天王护国品》第十二所说,为的是消除国家的灾祸,祈求四天王保护;后者主要是为了比丘尼灭罪行善使诵《法华经》而修建的。[19]国分寺在建造中并不顺利,由于各地政府在饥谨、疫病流行之后,财力不足,民力疲敝,建寺造塔工作进展缓慢。直到770年,这一造寺工作才基本结束。实际上,有些地方的国分寺并非新建,只是旧寺的利用或改造。 [/SIZE] [PP] 都城奈良的东大寺与地方上的国分寺之间,在组织上并无上下所属的关系,但因为东大寺在中央,由天皇组织修建,而国分寺在地方,由国司监造和监管,所以不仅在佛教信仰上存在密切关系,而且在形式上也有上下所属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东大寺也称“总国分寺”。 [/SIZE] [PP] 奈良时代的寺院分为国家的大寺、国分寺及属于私人寺院的“定额寺”、普通的私寺等。国家的大寺,是据历代天皇和皇室成员“敕愿”建造的,也称为“御愿寺”,如称为“南都七大寺”的东大寺、兴福寺、元兴寺、大安寺、药师寺、西大寺、法隆寺。“定额寺”是为定额所限而得到朝廷承认的大寺,是由官吏或贵族修建的,其管理和维修需由国司和造寺施主共同负责。 [/SIZE] [PP] 寺院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天皇、政府和贵族的施舍,包括土地、封户、奴婢及财物等。如749年,东大寺兴建接近完成时,天皇施给东大寺垦田100町,不久又诏定垦田限额可达4000町,前后施封7500户,另施给奴婢达400多人。 [/SIZE] [PP] 奈良时代,随着中国佛教宗派的不断传入,逐渐形成了六宗:三论宗、成实宗、法相宗、俱舍宗、华严宗、律宗。佛教史上称之为“奈良六宗”,相对于平安时代的京城(今京都),又称“南都六宗”。奈良六宗与平安时代以后出现的诸宗相比,更注重经典学问的研究。僧侣常兼数宗之学。 [/SIZE] [PP] 三论宗以主要研习龙树《中论》、《十二门论》、提婆《百论》三部佛经而得名。起源于印度,后由鸠摩罗什传入中国。至隋代的吉藏而集大成。625年,吉藏的弟子高丽僧人慧灌将三论宗传入日本,后由法隆寺的智藏、大安寺的道慈发展成为日本古代佛教的重要宗派。 [/SIZE] [PP] 成实宗研习印度诃梨跋摩所著《成实论》,依附于三论宗传入日本,在日本未成为独立的佛教宗派。 [/SIZE] [PP] 法相宗亦称唯识宗、有相宗、慈恩宗等,由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主要继承古印度瑜伽行派学说,所依经典据称为六经十一论。653年,道昭入唐从玄奘学此宗,归国后以元兴寺为中心传法,为法相宗第一传。658年,智通、智达乘新罗船入唐,也师从玄奘学法相宗,回国后亦在元兴寺传法,为法相宗第二传。第一、二传又称南寺传。703年,在日本的新罗僧智凤、智鸾、智雄奉敕入唐,从智周学法相宗,归国后弘传此宗,为法相宗第三传。716年玄昉入唐亦从智周学法相宗,为法相宗第四传。第三、四传又称北寺传。 [/SIZE] [PP] 俱舍宗主要研习印度世亲著《阿毗达摩俱舍论》,道昭、智通、智达、玄昉等人将法相宗传入日本时同时传入,它是法相宗的附宗。 [/SIZE] [PP]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因唐时创始人法藏受武则天赐号“贤首”,故又称贤首宗。736年,唐僧道璇将华严宗章疏传到日本。740年新罗僧审祥到日本宣讲宗义,传法于日僧良辨,以东大寺为根本道场,开创了日本的华严宗。 [/SIZE] [PP] 律宗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以《四分律》、《梵网经》为宗义。天武天皇时道光归国首传,736年唐僧道璇抵日宣讲戒律。754年鉴真抵日,于东大寺设坛传戒,继而又创设戒坛院。鉴真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于759年创建唐招提寺,为该宗的总本山。 [/SIZE] [PP] 综观奈良时代的佛教,有如下特点:在国家直接控制之下,被作为镇护国家的要法。与政治关系比较密切,僧侣染指政治,朝廷对僧侣待遇优厚。寺庙均建于城市中,被称为“都市佛教”。追溯此时期形成的奈良六宗的起源,其主要传人几乎均为留学僧或渡来僧,因此各宗与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的佛教宗派具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其教相判释、教义戒法几乎是原原本本从中国引进,并无多大发展。奈良佛教的制度逐步完备,从僧官设置、僧位授予、僧尼的品行衣食住行等均有详细规定。[/SIZE][20][/SIZE] 二、儒学的影响 [PP] 奈良时代儒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SIZE] [PP] (一)治政理念。日本早期儒学曾影响当时日本社会各领域,而其最主要的影响则是为日本古代天皇制国家提供了政治理念。[/SIZE][21][/SIZE] [PP] 奈良朝虽然积极地推崇和信仰佛教,但从总体上看,其治政的指导思想,是以儒家政治贯彻始终的。儒家政治的核心内容,其一是“政在养民”。把富国安民的基点,放在农村的安稳和农民们摆脱贫困上。奈良时代“农者天下之本”的思想,始终成为统治者治政的首要大事。其二是“简人任能”。对于各级官吏的选拔、政绩良劣都十分注意。其三是“俭约”。儒家认为,帝王崇尚俭约,则民心不乱,国可兴盛。奈良时代虽然大造佛像,用尽国库,但从全面来看,历代天皇均比较注意俭约。[/SIZE][22][/SIZE] [PP] (二)官吏的选拔和考核。奈良时代官吏的录用考试模仿唐朝,也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书、算等六科。生源主要是中央和地方学校的学生。大学寮是中央学校,国学是地方学校,它们既是培养官僚的教育机构,又是日本儒学的传播体系,其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儒学经典。如大学寮设有明经道(儒学科),教科书有“九经”,即《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孝经》和《论语》,这些教科书必须使用规定的注释本。 [/SIZE] [PP] 奈良朝和唐朝一样,特别重视对官吏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的成绩,进行升降、褒贬。官吏的考核,由各级管理的长官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德行的考核以及工作的考核。考核德行时依据的是儒家的德义、清慎、廉洁、恪勤。 [/SIZE] [PP] (三)对人们道德生活的影响。奈良时代儒学不仅为统治者提供了治政理念,儒学道德“孝”道还渗透到了民间,影响了人们的道德生活。 [/SIZE] [PP] 在中国,儒家把“孝”提高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在儒家学者看来,“孝”不仅指在生活上赡养父母,还要无条件地顺从父母。在日本,儒家经典传入之前,并不存在上述意义上的“孝”的道德观念。日本统治者倡导“孝”道,主要是在进入奈良时代之后。中央和地方统治者通过制定法令和采取行政措施对“孝”道予以宣扬,使其逐渐渗透于统治阶级与民众之间,“孝”道成为公认的道德规范。 [/SIZE] 三、文学 [PP] 奈良文学中,最有价值的当属和歌《万叶集》和汉诗《怀风藻》。和歌与汉诗相对,和歌指日本的民族歌谣,汉诗指从中国传入的诗体。 [/SIZE] [PP] 完成于奈良末期的《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和歌集,共20集,收录了4~8世纪间的长歌、短歌、旋头歌4516首,据说其编者是大伴家持。《万叶集》中的文字均用汉字标音,即“万叶假名”,标志着日本假名文字的草创。集中收录和歌的作者既有天皇、贵族、僧侣和文人,也有农民、士兵和民间歌人等。内容主要吟咏爱情、劳动、自然景物,也有神话传说等。 [/SIZE] [PP] 751年编成的《怀风藻》是日本人创作的第一部汉诗集,一卷,编纂者不详。共收录了天智朝至圣武朝64位诗人的120首汉文诗。诗风受中国六朝诗及唐初王勃、骆宾王等的影响颇深。全集除7首七言诗外,其余100多首均为五言诗。作者有皇族、朝臣和僧侣等,如大友皇子、大津皇子、文武天皇、长屋王、藤原不比等父子、丹广成、淡海三船、石上宅嗣等人。其内容主要表现宫廷的饮宴、仪礼等公事性活动,为天皇歌功颂德。 [/SIZE] [PP] 在奈良文学中,还有一些值得鉴赏的传记与小说。传记如淡海三船的《唐大和上东征传》、思托的《延历僧录》,小说如无名氏的《蒲岛子传》等,在日本文学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SIZE][23][/SIZE] [PP] 《唐大和上东征传》又称《鉴真过海大师东征传》、《鉴真和上东征传》,淡海三船所著,于779(宝龟十)年成书。记述了鉴真应日僧容睿、普照等邀请东渡,几经挫折到达日本,传布律宗,于东大寺设戒坛,建唐招提寺等经过。 [/SIZE] [PP] 《延历僧录》为鉴真的弟子思托所著,于788(延历七)年成书,其立传不限于僧侣,涉及帝王、皇后、官吏、居士等。 [/SIZE] [PP] 《蒲岛子传》成书早于《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汉文小说。它用和式古汉语写成,其题材与文体样式,皆类似于中国唐代的“传奇”。[/SIZE][24][/SIZE][B] [/SIZE][/B] 四、建筑 [PP] 奈良时代的建筑,受唐朝的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平城京的建设和佛寺的建造上。 [/SIZE] [PP] 平城京的面积虽然只有长安城的四分之一,但如前所述,其结构与长安城极为相似。 [/SIZE] [PP] 佛寺的布局和建筑风格也非常接近唐朝寺院,如正殿都在寺院的中心位置,正殿前有中门,中门前有对称的一对塔。在鉴真的设计下修建的唐招提寺,尤其受到了唐式建筑的影响,明显体现出唐朝风格。 [/SIZE] [PP] 此外,住宅建筑也有向唐学习的趋势。如724(神龟元)年太政官上奏,为了显示京城的壮丽,凡五位以上官员的府邸和殷实庶民的住房都要把原来的板屋草舍翻改成瓦舍,并涂以赤白之色。[/SIZE][25][/SIZE] 五、绘画与雕刻 [PP] 奈良时代的绘画作品主要有佛画、反映世俗的风俗画、山水画,都受到唐绘画的极大影响。 [/SIZE] [PP] 佛画强烈地体现着唐代的画风。如奈良法隆寺金堂内的壁画,在四个最大的壁画上画着四个天界的景象,在每一天界的中央是主佛法座,周围则画有众菩萨及四天王,上面画有宝盖,宝盖左右各有一个飞天。这样的题材和构图与敦煌壁画如出一辙。 [/SIZE] 世俗题材的风俗画和山水画也很有水平,其中与贵族阶层生活相关的屏风画尤为突出。764(天平宝字八)年捐入东大寺的圣武天皇收藏品中,就有大量屏风画,这些屏风画中有风俗画《舞风屏风》、《子女画屏风》、《素画夜游屏风》、《鸟毛立女屏风》、《大唐勤城楼前观乐图屏风》、《古人宫殿屏风》等,山水画《山水屏风》、《古样山水画屏风》、《国图屏风》等。 [/SIZE] 奈良时代的最出色的美术作品是佛像的制造,即所谓天平雕刻。当时的雕刻种类甚多,有泥塑、干漆、铜、银、金、石、砖、木等。前期以金铜造、脱干漆造为主,后期以木心干漆造和泥塑造为最胜。泥塑、干漆法都是直接吸收了唐代的技艺。[/SIZE][26][/SIZE] [PP] 天平雕刻的代表作是东大寺的卢舍那佛,该佛像高1.6丈,背后雕刻有864个小佛,雕刻技艺高超,是现存世界最高的铜铸佛像。 [/SIZE] [PP] 此外,唐招提寺的佛像群亦是天平雕刻的杰出作品。 [/SIZE] 六、乐舞 [B] [/B]奈良时代,外来的乐舞和日本民族的传统乐舞并存,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大宝年间,朝廷设立雅乐寮,掌管“文武雅曲正舞”。雅乐寮下设和乐、唐乐、三韩乐和伎乐,和乐占绝对优势。随着遣唐使的往返,唐代盛行的乐舞大举东传,到了天平年间,唐乐跃居首位。 [/SIZE] 当时传入日本的唐乐有壹越调、平调、双调、黄钟调和般涉调等。曲目有《秦王破阵乐》、《太平乐》、《万岁乐》、《兰陵王》、《柳花苑》、《喜春乐》等一百多种。 [/SIZE] 大批乐器亦在此时传入日本,主要有琴、瑟、筝、五弦琵琶、尺八、笙、排箫、竽、鼓等。其中一部分至今还保存在正仓院。[/SIZE] 唐代的音乐理论随着《乐书要录》等著作的东传和音乐家的交流,也传入日本。 [/SIZE] [PP] [PP][HR] [/SIZE][PP][1] 《续日本纪》卷四和铜元年二月戊寅条。 [PP][2] 王勇:《中日关系史考》,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1月,第4页。 [PP][3] 《续日本纪》卷四天平元年二月辛未条。 [PP][4] 虎尾俊哉:《奈良の都》,讲谈社,1975年2月,第95页。 [PP][5] 武安隆编:《遣唐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第22页。 [PP][6] 《新唐书·日本传》。 [PP][7]荣原永远男:《日本の歴史4•天平の時代》,集英社,1991年9月,第94页。 [PP][8] 《日本书纪》白雉五年七月条。 [PP][9] 《日本书纪》白雉五年七月条。 [PP][10] 《万叶集》八、九、十卷。 [PP][11] 《续日本纪》养老元年二月壬申条。 [PP][12] 森克己:《遣唐使》,至文堂,1972年,第25~28页。 [PP][13] 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第62~72页。 [PP][14] 王勇:《日本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第192~198页。 [PP][15] 李成市:《東アジアの王権と交易》,青木书店,1997年7月,第138~139页。 [PP][16] 酒寄雅志:《渤海国と古代の日本》,校仓书房,2001年3月,第240页。 [PP][17] 《三国史记》卷八《新罗本纪》圣德王二十一年条。 [PP][18][18] 《三国史记》卷八《新罗本纪》圣德王三十年四月条。 [PP]19 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第170页。 [PP]20 王守华、卞崇道:《日本哲学史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第22页。 [PP]21 严绍璗、源了圆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思想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31页。 [PP]22 王金林:《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251页。 [PP]23 王勇:《日本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第233~234页。 [PP]24 严绍璗、中西进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文学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20页。 [PP]25《续日本纪》神龟元年十一月甲子条。 [PP]26 王金林:《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345页。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46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四章[/SIZE] [/COLOR]平安时代 第一节 [/COLOR]皇权旁落 一、平安朝的迁都 [/COLOR]781年,光仁天皇让位于山部皇太子,即桓武天皇。784年,桓武天皇迁都长冈京,794年又迁都平安京(今京都),从而开始了平安时代。 [/SIZE][/COLOR] [PP]桓武天皇以平安为都,是由于平安京处于淀川水域,地处交通要冲,避免以平城京三面环山,远离大江大河的不利局面;除外尚有着更为深远的政治因素,“佛教在奈良时代达到兴盛的顶点,因之产生各种弊端,乃至很难说清是政治从属于佛教,还是佛教为政治服务。”[/COLOR][1][/COLOR]由于奈良朝佛教迅速发展,谙熟汉学的高僧往往直接参预政治,与守旧贵族集团在利益上产生了激烈冲突。摆脱僧团势力及贵族集团间的矛盾与冲突,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迁都便成为桓武之治的第一件大事。 [/SIZE][/COLOR] [PP] 平安京东西1508丈,约4.5公里,南北1753丈,约5.3公里,规模略大于平城京。9世纪时平安京人口约十万到十五万左右,最盛时有百万人口。 [/SIZE][/COLOR] [PP] 平安京整体结构与平城京基本相似,规模却比平城京大,呈方形棋盘状,皇宫位于城的中央北部,占地东西8町,南北10町,周围筑有高墙。城中央有一条南北向大道,称朱雀大道,道宽约84米,以朱雀大道为中心,分为左右两京,结构左右对称。由东西向大路将左右京各划分为9条;由南北向大路,将左右两京各划分为4坊。条坊相交,将全城划分成72坊。每坊内又由东西三条小路交叉,构成16町,左右京各有608町。在规划原则上看,可以说类似长安城,虽然城市的大小,比例各有不同。[/SIZE][/COLOR][2][/COLOR]从中可以看出唐长安城和宫殿对于日本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的显著影响, [/SIZE][/COLOR] 二、桓武之治 [/COLOR][PP] 桓武天皇继位后,为重振中央集权,确立天皇绝对权威,打击豪强寺院势力,尤其是扫除僧侣参政的宿弊,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撤消不必要的机构和裁减冗官,三关边要以外的人员,实行定编。凡赢弱兵士,一律解甲归田,以保证农业生产。废除边境以外各地的征兵制,实行“健儿制”;整束纲纪。为防止官员腐化,制订国郡司褒贬条例16条,奖励治政清廉,政绩显著者,惩罚和贬斥腐化和庸碌无为者。鉴于班田制实行过程中的实际困难,规定将班田时间由6年一班改为12年一班,还实行贷稻制和改革良贱制度,国郡司必须以精良的庸调进贡朝廷,违者一律严惩,有效地保障了国库收入;规定国郡司在公廨田以外,不允许再经营水田和兼并百姓的农田及垦荒土地;禁止寺院兼并国有山林,未经许可不可以滥造寺院。 [/SIZE][/COLOR] 三、摄关政治的形成 [/COLOR][PP] 桓武之治使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但从9世纪中叶起,皇权逐渐落入以藤原氏为代表的外戚集团之手。藤原氏通过一系列打击异已,扶植亲信的手段,牢牢地控制了中央大权,日本历史进入了长达200多年的藤原氏专政时代。藤原不比等死后,他的四个儿子武智麻吕(南家)、房前(北家)、宇合(式家)、麻吕(京家)受天皇所器重,成为朝廷重臣。后来藤原氏北家的势力发展最快,藤原良房、藤原基经都属北家。 [/SIZE][/COLOR] [PP] 9世纪中叶,藤原氏不再满足于已有的政治地位,开始窃取中央大权,842年发动的“承和之变”就是藤原氏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迈了出的第一步。 [/SIZE][/COLOR] [PP] 藤原良房为拥立有血缘关系的皇太子,以便日后可操纵皇权,于7月17日,以“谋反”罪为借口,逮捕了春宫坊带刀伴健岑及但马权守橘逸势,后又包围了皇太子恒贞亲王住处,解除了春宫坊带刀舍人的武装,接着又迫使朝廷宣布废除恒贞亲王为皇太子,立藤原良房的亲外甥道康亲王为皇太子。850年,道康亲王继位,称文德天皇。不久藤原良房又胁迫文德天皇册封藤原良房的亲外孙出生才9个月的惟仁亲王为皇太子。857年,藤原良房被任命为太政大臣。次年8月,文德天皇突然死亡,年仅九岁的皇太子惟仁亲王即位,称清和天皇。藤原良房以太政大臣和外戚的双重身份独揽朝政。 [/SIZE][/COLOR] [PP] 为进一步打击异已势力,实现一人政治,藤原氏又精心策划了一场阴谋。866年,朝廷举行重大仪式的朝堂院正门---应天门突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因大纳言伴善男与左大臣源信长期不和,就诬陷应天门大火为源信所放,伴善男的诬告正合藤原氏的需要。右大臣藤原良相据此派兵包围了源信宅邸。藤原良房考虑冒然逮捕源信会引起诸多麻烦,阻止了良相的行动。源信遭此恶陷,一直郁郁不平,最终含冤而死。源信死后,伴善男与藤原良相分列左右大臣。正当伴善男得意之时,藤原氏的屠刀早已架在伴善男的脖子上了,有人向藤原良房告密应天门大火为伴善男父子所为。藤原氏立刻采取行动,乘机逮捕大伴氏一族。藤原氏正是通过精心策划的阴谋,假借他人之手诛杀政治对手,彻底剪除朝廷中异已势力,为自己独揽朝政扫清障碍。 [/SIZE][/COLOR] 872年,藤原良房因病去世。23的清和天皇决定亲临朝政,但天皇的这一举动却遭到藤原良房之子藤原基经的激烈反对。877年,藤原基经胁迫清和天皇退位,拥立年仅9岁的皇太子继位,称为阳成天皇,藤原基经以外舅身份摄政。八年后藤原基经又废了阳成天皇,拥立年已55岁的时康亲王,称为光孝天皇。光孝天皇渐至老年之际登基,自然对藤原基经感恩戴德,甘当傀儡,下诏让基经摄行万政:“自今日就坐官厅,万政领行,入辅朕躬,出总百官,应奏之事,应下之事,必先咨禀,朕将垂拱而仰。”[/COLOR][3][/COLOR]887年,光孝天皇病亡,由21岁的皇太子定省继位,称宇多天皇。慑于藤原氏的威势,宇多天皇即位之始便发布诏书:“万事巨细,百官总已,皆关白于太政大臣,然后奏下,一如旧事。”[/COLOR][4][/COLOR]自此开始至11世纪末,“摄政”、“关白”独揽朝政。至此,藤原氏在天皇年幼时,辅政者称为摄政,天皇年长时,摄政者称关白,窃取了朝廷最高权力,史称 “摄关政治”。藤原氏势力最盛时期是藤原道长掌握朝政时期,他的三个女儿分别为一条天皇、三条天皇、后一条天皇的皇后,这在日本历史上绝无先例。摄关政治并非为进步的政治体制,他与中国的外戚和宦官制度一样,是盘距在中央集权体制上的两个毒瘤,也标志着大化改新以来所确立的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削弱,日本经过一个世纪所建立起来的律令制度的彻底瓦解。 [/SIZE][/COLOR] 四、院政 [/COLOR]以藤原氏为首的外戚政权建立后,他们并不关心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生活疾苦,政治黑暗,生活腐化。同时,藤原氏外戚政权的专横跋扈也遭到皇室的日益不满。1068年,后三条天皇继位,他是日本自10世纪以来唯一与藤原氏无任何联姻的天皇,他不甘充当藤原氏的傀儡,试图重新加强天皇的权威。因此各种反对藤原氏的势力都团结在后三条天皇周围,拉开了反对藤原氏摄关政治的序幕。 [/SIZE][/COLOR] 后三条天皇首先在政治上提拔了反对藤原氏的源师房,东宫侍读大江匡房,东宫学士藤原实政等人,以削弱了藤原氏在朝廷中的权力。在经济上,进行庄园整顿,通过庄园整理令规定,凡没有契约文书的庄园一律没收。在庄园整理过程中,属于藤原氏或寄进在藤原氏名下的庄园大量被没收,藤原氏遭到重大打击。 [/SIZE][/COLOR] 后三条天皇采取打击藤原氏势力,巩固皇权的措施,虽使天皇的威信日渐提高,皇权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但藤原氏势力尚存,天皇仍不能随心所欲地贯彻自己的意旨。1072年白河天皇继位后,为了彻底排斥摄政、关白体制,1086年他把皇位让位于年仅14岁的皇子,即崛河天皇,自已称上皇(出家后称为法皇),在自己居住的宫殿内设立院厅,亲自操纵朝政,日本历史开始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法王执天下政”的院政时代。 [/SIZE][/COLOR] 院厅内设别当,年预、判官代、主典代、藏人等官员,负责处理院厅事务。院厅可直接发布“院宣”或“院厅下文”,其权威性要高于天皇的诏敕。院厅建立后,朝廷日常事务仍由太政官为首的官吏处理,重大事情交由公卿会议决定,但最后的决择权乃至官员任免则掌握在上皇手中。 [/SIZE][/COLOR] 院政与摄关政治都是保守的大贵族政权。它们之间的斗争实际上是地方贵族势力与藤原氏之间的斗争,因此,院政建立后矛盾更趋尖锐化。在尖锐复杂的政争中,夹杂着院政与摄关斗争、天皇与上皇的矛盾、藤原氏内部的争斗、守旧势力与新兴武士间的矛盾。矛盾无法调和,最终于12世纪中期触发了“保元、平治之乱”。 [/SIZE][/COLOR] 1155年,近卫天皇病死,因天皇的继承权问题,鸟羽法皇与崇德上皇之间发生了严重对立。近卫天皇死后的第二天,鸟羽法皇扶立后白河天皇,引起崇德上皇极度不满。1156年7月,鸟羽法皇病死,崇德上皇乘机勾结藤原赖长、源义为起兵夺权,后白河天皇则利用武士平清盛、源义朝予以反击,双方经过殊死战斗,终以崇德上皇失败告终。这一事件发生在保元元年,史称“保元之乱”。 [/SIZE][/COLOR] “保元之乱”为后白河天皇亲政创造了条件。亲政后天皇重用藤原信西(即藤原通宪)。后白河天皇亲政的第三年,把皇位让给二条天皇,开后白河院政,自为上皇,操纵大政。后白河上皇的专权引起藤原氏的嫉恨,院厅别当藤原信赖和二条天皇的外戚藤原经宗、藤原惟方以及在“保元之乱”中立有大功却并未得到重用的源义朝,和以藤原信西、平清盛为首的院政集团形成了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斗争愈演愈烈,终于在1159年12月,在平清盛前往熊野参拜神宫之时,源义朝和藤原信赖乘机发动政变,大举进兵,拘禁了后白河天皇和二条天皇,杀死了藤原信西。平清盛闻讯后,匆忙返回,举兵声讨源义朝。经过激战,源义朝大败,全家遭诛,年仅13岁的儿子源赖朝被流放到伊豆岛。这一场发生在平治年间的朝廷内乱,史称“平治之乱”。 [/SIZE][/COLOR] “保元、平治之乱”最后虽都平息,但它并不能解决长期困扰朝廷内部的各种争斗,这两场斗争表面上看都有赢家,但在战争中不经意地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为武士阶层的崛起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日本历史终于迎来了武士时代。[/COLOR]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47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二节 [/COLOR]班田制的瓦解与庄园经济的发展 一、班田制的瓦解与庄园的出现 [/COLOR]到8世纪中叶,班田制下的农民不堪繁重的租税徭役,纷纷逃亡他乡,以至户口不实。再加上豪族贵族的大肆兼并土地,使口分田日趋缺乏,终致每六年一班的制度难以实施。以畿内地区为例, 800年,朝廷进行了一次班田,理应在806年重新班行,然一直到810年才进行班田,接下去一次是在19年以后的828年才实行。834年朝廷将6年一班改为12年一班。即使如此,也难以实行,所以861年宣布不再向畿内地区派遣班田使,自此畿内地区的的班田就基本上停止了。 [/SIZE][/COLOR] 在班田制渐趋瓦解的过程中,出现了庄园。日本的封建领主庄园制形式非常具有典型性。日本的庄园,最早出现在何时,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但似可肯定的是庄园源于日本的土地私有。从这一视角考虑,私有土地早在班田制施行期间就已存在。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公贵族、神社、佛寺等特权阶级占有的职田、位田、功田、赐田、神田、寺田等,表面上是属于国家,实际上这些田除职田外,基本上可以世袭,而且在剥削方式上比班田更为灵活,采取直接租赁给班田农民,收取实物地租。以私有土地为基础,全国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庄园。进入9世纪后,以权门势家、寺社为中心,通过购买、兼并、寄进等形式,庄园进一步获得了发展。 [/SIZE][/COLOR] 一般庄园每年都要向朝廷输纳年贡。起初只有寺田、神田等拥有不纳租税的特权,后来王公贵族利用他们手中的地位和权力,以种种借口要求朝廷给予他们不纳租的特权。除不纳租的特权外,特权阶层还要求拥有“不入权”,即拒绝国家派遣的检田使等官吏进入其庄园,排除国家行政机关对庄园事务的干涉。这种既不纳租又拥有“不入权”的庄园,统称为“不输不入庄园”。“不输不入庄园”的大量出现,不但使朝廷财政发生空前危机,政府赋税大量流失,而且“不输不入庄园”逐渐摆脱了朝廷的控制,国家无法对全国土地进行有效的管理。“不输不入庄园”的出现标志着庄园制度的彻底形成。 [/SIZE][/COLOR] “不输不入庄园”严重地冲击了国家秩序,影响了国库的收入。因此自10世纪开始,朝廷针对庄园进行了整顿,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四次。 [/SIZE][/COLOR] 二、庄园整理令 [/COLOR]902年,醍醐天皇发布“延喜庄园整理令”。禁止权势占据山川、河泽和公私田地;禁止百姓田地卖给权贵;禁止购买百姓田宅及闲荒地建立庄园。1045(宽德元)年,宣布禁止国司任期以后建立的新庄园。1055(天喜三)[/SIZE]年,进行了第三次整顿,凡1044年以后新立庄园一律禁止。1069(延久元)年,进行了第四次整顿,宣布1046年以后新庄园一律停止;1046年以前的庄园必须交出建立的券契,无券契者一律停止。庄园整顿取得一定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庄园迅速发展的势头,如石清水八幡宫领有的庄园有34处,经过记录所的勘查,券契合法,允许继续存在的有21处,其它13处皆因手续不全,券契不明,被命令废除。庄园整理令的颁布,表明了国家对庄园整治的着眼点在于禁止非法建立起来的庄园,而对于券契齐全的庄园,无形中起到了保护作用。因此,仍然阻止不了庄园的发展,以伊贺国为例,所辖4郡17乡,在1053年时,庄园已占全部土地的2/3。有的地区公田已所剩无几。所剩公田日益被庄园化,地方国司利用手中特权,往往控制着国郡内的大量土地,变成名副其实的大庄园主。到12世纪时,中央权贵也不甘落后,把手伸向各国郡,他们往往通过兼任地方国司,却不赴任,将具体事务交由代理人处理的“知行国制”,在京都摇控指挥,国衙控制的公田蜕变为私有领地。 [/COLOR] [PP] 日本庄园的经营方式以11世纪为界分为两种类型,前期以开垦土地为基础建立的,称为“垦地型庄园”;后期主要以地方豪强寄进的土地建立的称“寄进型庄园”。垦地型庄园,一般都直接过问庄园的经营管理,但具体事务多由庄官去处理,庄官基本上由地方富豪担任。庄园里的主要劳动力是班田农民、浮浪和领主私有的奴婢,由他们替庄园主开垦荒地,再向领主租借,交纳田租。由于权贵们的庄园拥有不输不入的特权,依附庄园可以免去繁杂的劳役,因此,班田农民纷纷投向庄园。地方豪强为确保自己的利益,也纷纷将自己所拥有的庄园寄入权门势家,借以获得政治上的庇护和经济上的保障,地方豪强作为领主委任的庄官,具体管理庄园事务,庄官每年向领主交纳一定的年贡。[/SIZE][/COLOR]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48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三节 [/COLOR]武士力量的兴起 一、武士与武士团的形成 [/COLOR]随着班田制瓦解,庄园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庄园领主为不断扩大庄园,经常派本庄的庄民强行到他人的领土上去开垦、种田,建立新的庄园。为了抵御外来的侵占和干扰,于是各庄园都将本庄庄民武装起来。各个大的寺院和神社的庄园内也都建有自己的“僧兵”。这些被武装起来的庄民起初以农为主,以兵为辅,随着冲突的不断加深,逐渐以兵为主,以农为辅,最后成为脱离农业生产的武装力量。各个庄园凭借自己手中的武装力量,巧取豪夺,不断侵吞和霸占他人领地,壮大自己的力量。针对各个庄园武装力量的壮大,各地国司和郡司为维护地方利益,保护自身生命财产,也大批组织武装力量。11世纪以后,出现了超越庄园范围的地区性武装集团。分散的武士聚集在这一地区势力最强的豪强门下,形成集团。武士团内部是按宗族关系和主从关系结合在一起的,首领称“物领”,下属称“庶子”。从者绝对服从主人,主人则保护他们的财产。这种关系成为维系武士集团的重要思想支柱,也影响着日本以后的社会思潮。在众多的武士团中,以源氏和平氏两大势力最强。 [/SIZE][/COLOR]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武士阶层进行了研究,认为所谓武士应有如下特点,即第一,经济上为领主,既可以是庄园领主,也可以是封建领主;第二,社会上以武艺、战争为职业;第三,政治上以掌握政权为目标;第四,思想上以主从关系为道德标准。[/COLOR][5][/COLOR] 二、源平两氏的崛起 [/COLOR]源氏是嵯峨天皇赐与诸皇子源的氏姓,始于814年。此后的14代天皇都相继给自己的皇子赐源氏之姓。源姓皇子一般都不住在京都而住在自己的领地。在这些源氏子孙中,以清和源氏最为著名。 [/SIZE][/COLOR] 清和源氏的壮大发展始于清和源氏的曾孙源满仲,他是藤原氏家的侍从,其子源赖光和源赖信也先后担任藤原家的侍从,因在“安和之变”中立有军功而升为藤原家的武将,因与摄关家的这一层关系,源氏被任命为国司,不断积累财富,实力也日渐壮大。从源赖信起,经源赖义、源义家三代,势力发展最快,1028-1031年,源赖义平定了安房国之乱,1062年赖义及子义家平定了陆奥地区的安培氏之乱(“前9年之役”),1087年又镇压了出羽田地区的清源氏之乱(“后3年之役”),使得源氏名声大振,各地武士纷纷慕名投其帐下,源氏迅速成为雄霸一方的大氏姓。 [/SIZE][/COLOR] 平氏是桓武、仁明、文德、光孝四天皇赐给部分皇子的氏姓,其中以桓武天皇赐姓的桓武平氏势力最大。经过各自不同的发展,平氏在关东的上总、下总、陆奥势力都非常强大,被称为“关东八平氏”。平氏内部的相互争斗和矛盾,导致了935-940年间的“平将门之乱”。经过不断兼并,伊势的平氏开始一枝独秀。到平正盛时代,将伊贺的私领庄园寄进给隶属于白河法皇的六条院,从而赢得了白河法皇的青睐,先后担任隐岐、若峡、因幡等地的国司,不断积聚武装。“保元、平治之乱”后,平氏势力进入中央,平清盛顺利的当上了太政大臣,成为朝廷重臣,权倾一时。 [/SIZE][/COLOR] 三、平氏政权 [/COLOR]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平清盛不择手段,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排:除异已,控制皇权。首先通过联姻的方法,与天皇、法皇和藤原摄关家结成亲密关系。他的妻妹嫁后白河上皇,一个女儿为高仓天皇的中宫,三个女儿嫁给藤原氏世家;其次在中央和地方安插亲信和党羽,控制全国,维护平氏政权。据《平氏物语》载,当时平氏一族身为公卿贵族的有16人,殿上人有30余人,担任地方官的有60余人。平清盛的长子平重盛、次子宗盛、弟经盛、赖盛等,在职中央担任内大臣、左大将、权大纳言、中纳言等要职。全国66国中,平氏亲信控制30余国;第三,为扩大经济利益,巩固经济基础,到处侵占庄园。据统计,平清盛拥有庄园500余处。他还直接控制大宰府,把住日宋贸易的门户,独享日宋贸易所带来的丰厚利润。 [/SIZE][/COLOR] 平氏独裁和腐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尤其引起朝廷权贵的不满,渐渐地以后白河上皇为中心,结成了反平联盟。1177年,后白河上皇的近臣权大纳言藤原成亲、僧西光等,在京都东山的鹿谷秘密商议讨伐平氏,遭到平清盛的野蛮镇压,史称“鹿谷事件”。1179年,平清盛进而率兵攻入京都,幽禁了后白河上皇,废除了院厅,建立了平氏独裁政权。 [/SIZE][/COLOR] 平清盛独裁政权的专制行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平清盛最终陷入了全国的反平浪潮中。 [/SIZE][/COLOR] 四、源平两氏的争斗与平氏的灭亡 [/COLOR]1180年,后白河上皇的第二皇子以仁王发布令旨,宣布起兵征讨平氏。但因势弱兵少,被平清盛镇压。之后,平清盛将都城迁往他的住地福原,更激起了朝野忿恨。各地掀起武装声讨平氏之举。在声讨势力中尤以源氏最为积极。因平治之乱中被流放到伊豆岛的源赖朝,同年8月,在其岳父伊豆豪强北条时政的帮助下,和兄弟源义仲在信浓木曾正式起兵反对平氏政权。 [/SIZE][/COLOR] 源赖朝的起兵,使平清盛感到万分震惊,急忙挟持安德天皇发布“讨伐赖朝及同党”的宣旨,任命平维盛为讨伐使,发兵征讨,并命令甲斐国武田信义,常陆国佐竹义政,陆奥国藤原秀衡协助平维盛夹攻源赖朝,但武田信义倒戈,与源氏结成联盟。 [/SIZE][/COLOR] 10月20日,平维盛的讨伐军到达富士川西岸,此时的源赖朝前有平维盛的讨伐军,后有常陆国佐竹义政军,处境十分危险。源赖朝派武田信义偷袭平维盛后路,在经过富士沼泽地时,不经意惊动了大片水鸟,水鸟击翅惊飞的声音,使平维盛军队以为大军袭来,纷纷弃械而逃,平维盛大败而归。 [/SIZE][/COLOR] 平维盛军队的溃败,使源赖朝部队士气大振,各地反对平氏专权的势力也纷纷崛起。富士川之战是源平两氏的争斗的关健一仗,源赖朝的胜利,不但稳固关东根据地,而且为最后战胜平清盛奠定了基础。[/SIZE][/COLOR]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49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四节 [/COLOR]平安时代的中日关系 一、遣唐使废止后的中日交往 [/COLOR][PP] 894年8月,宇多天皇任命菅原道真为遣唐大使。9月,菅原道真上书天皇,建议中止派遣遣唐使团,其原因是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日衰,长期陷于内乱之中,僖宗、昭宗时代,相继有王仙芝、黄巢起义等;旅途安全也是重要因素。宇多天皇采纳了菅原道真的建议,最终停止派遣遣唐使团。至此长达260年之久的“遣唐使”制度完全废止,在此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中日两国国交处于真空状态。 “遣唐使”制的废止后,民间的交流并未中止,相反唐日两国僧侣、商人的相互往来却更加频繁密切。在“遣唐使”废止后至唐灭亡短短七十年里,民间相互往来就有37次之多,进入五代和北宋时期,由于造船业的发展和航海技术的提高,中日之间通常直接走南路,即由博多出海,横渡东海至明州(今宁波)。地处江南的吴越国占据扬、明二州,得天独厚的条件,推动民间贸易的开展。据考证,自唐亡至宋成立的50年间,吴越船往返有15次之多。吴越国历代君主力图通过商人为渠道与日本建立正式友好国交,吴越王王钱缪、钱元瓘、钱弘佐、钱弘俶等都通过商人与日本天皇、朝廷大臣等有过书信交往。 [/SIZE][/COLOR] 二、与渤海国的往来 [/COLOR][PP] 据史料记载,从727年至926年渤海国为契丹所灭的近二百年间,渤海使赴日有36次之多,其中平安时期有23次。日本使至渤海国有13次。与奈良时期相比,渤海国使的规模已比较稳定,人数一般基本上在100-105人之间。渤海与日本的外交,前期以政治为目的,以争取军事联盟为内容,但随着东亚国防形势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贸易逐渐成了交往的主要内容。[/SIZE][/COLOR][6][/COLOR]当时日本朝中官吏也曾明白地说过,渤海国使“实是商旅”。[/COLOR][7][/COLOR]从渤海国携往日本的主要是虎皮、熊皮、豹皮、人参、蜂蜜、玳瑁酒杯等等;从日本携回渤海国的主要是丝棉为原料的纺织品和原料,如绢、丝、绵等等。由于渤海国深受大唐文化影响,因此渤海国也是日本吸收大唐文化的重要一站,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补充。[/SIZE][/COLOR]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52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五节 [/SIZE]平安文化 [/COLOR]一、佛教的兴盛 [/COLOR]奈良佛教是日本佛教发展的起点,曾为移植中国文化做出过积极的贡献。然进入8世纪后,由于班田制的瓦解,寺院的迅速扩张成了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加之奈良后期僧侣上层又参预政治和腐化堕落,对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扫除僧侣参政的宿弊,重新确立绝对权威,桓武天皇在在784年迁都平安京后,刻意扶植新的天台宗和真言宗,与奈良旧佛教势力相抗衡。 [/SIZE][/COLOR] 天台宗的教义,最早由唐朝僧人道睿传入日本。但正式将天台宗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派则是传教大师最澄(767-822)。最澄12岁出家在奈良大安寺,学习唯识宗章疏。20岁在东大寺戒坛院受具足戒。804年,最澄与空海随遣唐使入唐,在浙江台州龙兴寺从道邃学止观法门,还到天台山从行满受天台教义,又在天台山禅林寺受牛头禅。805年在越州龙兴寺顺晓处受教胎藏界、金刚界之法。这样,最澄在唐朝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得了“圆、密、禅、戒”的“四宗相承”的丰硕成果,同时带回天台、密教等经疏典籍230部460卷及密教法器等。归国后,在桓武天皇的支持下,正式创立天台宗,以比叡山为中心,在各地积极展开传教活动。 [/SIZE][/COLOR] 空海(774-835),24岁出家为僧,803年受具足戒,后与最澄一起入唐求法,在长安青龙寺拜密教名僧惠果门下,其才能受到惠果的赏识,先后受胎藏界、金刚界的灌顶,以及密教典籍和修行仪轨。806年回国,在平成天皇、,嵯峨天皇的支持下,创立了真言宗,以高野山为传教道场。 [/SIZE][/COLOR] 二、史学成就 [/COLOR]在中国传统史学文化的强烈影响下,平安时期在史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平安时期共编修了5部正史,加上奈良朝完成的《日本书纪》,日本史学史上合称“六国史”,即《日本书纪》、《续日本纪》、《日本后纪》、《续日本后纪》、《日本文德天皇实录》、《日本三代实录》。[8] [/SIZE][/COLOR] 纵观奈良时期“六国史”, 与中国正史相比,虽有局部某些差别,但在总体上,编修体例、编纂目的、主导思想等方面都与中国古代“二十四正史”有相似之处。 [/SIZE][/COLOR] 三、假名文学的诞生 [/COLOR]日本经过长时间的消化和改造,至平安时代中后期,逐渐产生“国风文化”。就日本的文字而言,在平安时期以前,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并无本民族的文字。随着与大陆交流的推进,汉字作为两国交流的载体,无疑克服了在语言上的障碍。 [/SIZE][/COLOR] 在汉字影响下出现了假名。早期,假名完全借用汉字,以汉字的音、训表记日本的语音,《万叶集》就是借用汉字音、训写成的,故史称“万叶假名”。至9世纪中叶,遂出现将汉字的一部分省略,或草体化而创造出来的表音文字,取正楷汉字偏旁、部首的叫片假名,汉字草体化的叫平假名。关于假名的发明者,历史并没有明确的答案。据传,奈良朝入唐僧吉备真备是片假名的首创者,平安朝的空海是平假名的首创者。然传说毕竟不能代表信史,假名文学的诞生应该说是日本社会经过长期发展,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SIZE][/COLOR] 假名文字诞生后,逐步摆脱汉文学的影响,日本也开始了本民族文学的创作。9世纪中叶后,日本文坛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和歌作家,在他们的推动下,吟咏和歌渐成为日本社会的风尚,893年,菅原道真编撰了《新撰万叶集》,905年,《古今和歌集》的问世,标志着和歌进入一个全盛时期。 [/SIZE][/COLOR] 物语小说是平安文学的最高峰,《伊势物语》、《竹取物语》、《源氏物语》相继问世。通过小说的形式,将日本社会的贵族生活、政治纠葛凝固成一幅幅历史画卷展示在世人眼前,对日本以后文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SIZE][/COLOR] 四、艺术的发展 [/COLOR]平安时期,艺术领域在吸收外来,特别是汉唐艺术的基础上,开始了民族艺术发展阶段,在建筑、雕刻、书法、绘画和音乐上都有一个长足进步。 [/SIZE][/COLOR] 在建筑艺术方面,10世纪时,贵族的住宅普遍采用“寝殿式”建筑式样,即由水池、寝殿、对屋、渡廊、中门廊、中门、东屋等组成。 [/SIZE][/COLOR] 雕刻艺术方面,平安后期出现了“和式”雕刻形式。 [/SIZE][/COLOR] 书法艺术方面,在平安初期,出现以空海、桔逸势、嵯峨天皇为代表的“三笔”,尤其是空海,对王羲之书法心仪甚深。据传空海在唐时,唐宪宗曾请他补写宫廷屏风上王羲之书法的缺字。如果说“三笔”的书法艺术在很大层面上还受到唐代书法的影响的话,那么平安中期,以小野道风、藤原传理和藤原行成为代表“三迹”的崛起,标志着日本和风书法的开创和勃兴。书法的风格,从苍古雄劲的唐风转变为丰润优美的日本书风。 [/SIZE][/COLOR] 绘画艺术方面,平安中期开始,反映佛像和寺院为中心的唐绘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出现了大和绘。大和绘萌芽于延喜年间,至11世纪渐渐成熟,它从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多以四季景致、名胜风景为绘画题材,并与物语、和歌结合,更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著名的《源氏物语绘画》、《信贵山缘起绘卷》均是其中优秀作品。 [/SIZE][/COLOR] 五、平安文化的特点 [/COLOR]人们通常把奈良时代的文化称为“唐风文化”,平安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国风文化”。文化的演变和进步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尽管奈良朝的“唐风文化”全面移植唐朝制度,唐文化对奈良社会、文化产生深刻的不可忽略的影响,甚至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日本自身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同样,平安时期的文化,尽管称之为“国风文化”,但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国风文化”的形成,实际上是日本人民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创造性地使之与本民族文化结合的过程。这里体现了日本人民的创造力。 [/SIZE][/COLOR] 平安中后期出现的独创“寝殿式”的建筑风格,具有浓厚日本民族生活气息的大和绘画,假名文学的诞生和用假名文字创作的和歌、物语等等都标志着外来因素,特别是唐文化因素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SIZE][/COLOR] [PP][HR][/COLOR][PP][1] [/COLOR]迁善之助著《日本文化史2 平安时代》,(日)春秋社1950年5月版,第1页 [PP][2] [/COLOR]梁思成《唐招提寺金堂和中国唐代的建筑》,《中日文化交流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第82页。 [PP][3] [/COLOR]《日本三代实录》,元庆八年六月五日。 [PP][4] [/COLOR]王金林《简明日本古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第179页。 [PP][5] [/COLOR]沈仁安:《武士阶级形成史论》载《日本学》第7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PP][6] [/COLOR]王承礼:《中国东北亚的渤海国与东北亚》,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55页。 [PP][7] [/COLOR]《类聚国史》卷194《渤海》下。 [PP][8] [/COLOR]《日本书纪》:编成于720年,是日本第一部官修国史,由安万侣等编撰。全书共30卷,1、2卷为“神代卷”,3至30卷讲述自神武天皇至持统天皇的历史。 《续日本纪》:由菅原道真、藤原继绳主持编修,全书共40[/COLOR]卷,记述文武天皇即位(697年)至桓武天皇延历十年(791年)的历史。 《日本后纪》:由藤原继嗣主持编修,全书共40[/COLOR]卷,紧接《续日本纪》,从天皇延历十一年(792年)至天长十年(833年)的历史。 《续日本后纪》:由藤原良房主持编修,全书共20[/COLOR]卷,记载天长十年(833年)至嘉祥三年(850年),仁明天皇一朝18年的历史。 《日本文德天皇实录》:由藤原基经主持编修,全书共10[/COLOR]卷,记载嘉祥三年(850年)至天安二年(858年),文德天皇一代9年的历史,以“实录”的形式,史料价值较高。 [PP]《日本三代实录》:由藤原时平、菅原道真主持编修,全书共50[/COLOR]卷,记载天安二年(858年)至仁和三年(887年),清和、阳成、光孝三代天皇历史。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53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五章[/SIZE] [/COLOR]镰仓时代 第一节 [/SIZE]镰仓幕府的建立与发展 一、镰仓幕府的建立 富士川之战后,源赖朝并没有一举进入京都,而是巩固经营自己东国一带的地盘。之后,赖朝回兵讨伐常陆的佐竹氏,并对诸豪族论功行赏,承认他们对旧有领地的支配权,并恩赏新的所领。在政权交替的内乱之时,这一政策对集结各地豪族和武士的力量起了很大作用。源赖朝凭借此策在关东确立了支配地位,并得到院厅的承认和重用。 [/SIZE] 1181年初,平清盛在战乱中郁郁而终。趁此机会,一直被平氏压制的后白河法皇,希望联合赖朝复兴院厅势力。赖朝也为了策应京都而向院厅表达了讨伐平氏的意图。但院厅并不想灭亡平氏,而是想令源平两氏并存,都对朝廷尽忠,相互牵制。但赖朝拒不接受这种主张。 [/SIZE] 在源赖朝专心巩固东国根据地之时,源义仲的势力发展很快,1182年7月进驻京都。由于后白河法皇倚重赖朝,引起了义仲的不满,遂与赖朝产生矛盾,相互对立。此时,义仲、平氏、赖朝形成了以京都为中心的三足鼎立局面。赖朝派其弟范赖、义经去讨伐义仲。1184年正月,义仲在近江的粟津战死,赖朝进入京都。继而,义经在长门坛浦一战中,将平氏一族大部分人消灭于濑户内海。平氏政权从此灭亡。 [/SIZE] 平氏灭亡后,源赖朝声名大振的同胞兄弟源义经代表赖朝,在京都与朝廷交涉,并与院厅的关系更加亲近。后白河法皇为了抑制赖朝的势力,任命义经为检非违使,打乱了赖朝统领御家人的原则。如若允其发展,义经必将成为对抗赖朝的一大势力,因此赖朝决定将其消灭。1185年10月,后白河法皇秘令义经与行家追讨赖朝,却被赖朝事先查知,义经败逃至奥州藤原氏处,赖朝反而乘机取得了追讨义经、行家的院宣。同年11月末,赖朝以追讨义经、行家和整治治安为名,在得到院厅的同意后,宣布将原来在一部分地区私设的守护、地头制度,扩展到全国。每一国设置守护以保障治安,设置地头以检查租税的缴纳,庄园、公领可另征收五升兵粮米。守护、地头的设置,是镰仓幕府具有决定性的一步。从此,赖朝掌握了全国的军事、警察权力。 [/SIZE] 奥州藤原氏是平安末期藤原清衡在奥州六郡树立的势力,从战力量地理上考虑一直是镰仓的腹背之患。赖朝要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必须消灭藤原氏。义经音乐家入奥州,便成为源赖朝消灭奥州藤原氏良机。因此,1188年,赖朝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命奥州的藤原氏追讨义经。屈于赖朝的压力,1189年藤原泰衡杀死了义经。赖朝又以杀害义经的罪名,动员全国的地头和御家人,率大军征灭了奥州藤原氏,控制了奥州。1191(建久二)年,赖朝任命伊泽家景为陆奥留守。 [/SIZE] 通过这次征伐,赖朝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至此全国已无可与赖朝抗衡的武装势力,守护、地头制也更加确定。镰仓幕府已初具规模。 [/SIZE] 随着奥州征伐的结束,院厅和幕府的关系日益尖锐,随时有可能再次爆发内乱。因此,以前从未谋面的后白河法皇和源赖朝,都迫切希望有一次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涉。1190年11月,赖朝在统一全国后,率领主要御家人上京,以臣子的身份拜见了后白河法皇。这次会面,双方在守护、地头的权限和其他行政权力等问题上达成妥协。但赖朝对后白河法皇未能授予其“征夷大将军”的称号极为不满,很快愤然回到镰仓。 [/SIZE] 1192年3月,后白河法皇去世,以院厅为首的公家势力急剧衰落,亲赖朝派九条兼实控制了朝廷。同年7月,后鸟羽天皇授予赖朝“征夷大将军”。这标志着镰仓幕府的最终建立。 [/SIZE] 镰仓幕府的确立,使日本政坛出现了双重政权体制,即在京都仍保存皇室政权的同时,在镰仓出现了独立于王朝之外的武士政权。双重政权体制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点不可忽略,即建立镰仓幕府的源赖朝本人就是皇族后代,他本能的具有亲近皇室的血统意识;其次,幕府初建,除武功之外,并无一统天下的意识形态权威,皇室仍是日本一面精神上的旗帜。因此,利用天皇的传统权威号令天下,对幕府政权而言,乃是最简便有效的途径。双重政权虽然并存,但权力的天平并不平衡,镰仓幕府以武力为支柱,左右国政,天皇仅是听命于将军的“治天之君”。[/SIZE][1][/SIZE] 二、镰仓幕府的政治与经济 随着镰仓幕府的建立,原来作为赖朝私家机关的各种机构也转变为公立机关,幕府的制度也进行了整顿。赖朝最初的家政机关是1140年设立的侍所。侍所原是御家人宿值警卫之处,镰仓幕府建立后,职责扩大为负责赖朝御所的警卫和镰仓市的安全、统治御家人等,侍所别当的政治权力也相应变大。1184年10月,又设公文所,聘京都的大江广元任别当。公文所主要处理以财政事务为主的一般政务。1185年,赖朝又将公文所改为政所。与公文所一起设置的还有问注所,主要负责裁决,京都法学家出身的三善康信为第一任执事(长官)。 [/SIZE] 在地方上,赖朝延续了战时的守护、地头制。在全国各地的庄园内,以一国一人为原则,任命有力御家人为守护。守护最初也称为总追捕使、奉行人,后来才逐渐统一为守护。守护的职责称为“大犯三条”,主要是率领管下的御家人警固皇居(京都大番役)、检查和搜捕犯有谋反、杀人等重罪之人。此外,守护还要处理管内社寺、驿路的事务,指挥和监督大番役以外的御家人平日的勤务,传达幕府的法规、任命御家人等。 [/SIZE] 地头由御家人担任,是幕府派驻在庄园的代表,任务主要是检察、征税、管理土地等。地头分为本领安堵地头和新恩地头。本领安堵大多是原来的大庄园主,赖朝承认他们对旧有所领的支配。本领安堵对所领具有名主、地头两重支配权,庄园农民与他们有更强的隶属关系。新恩地头是立战功的御家人,赖朝将没收的平氏土地赐予他们,成为一方的地头。新恩地头为了巩固自己的在地权力,以地头职和给田为根本,以幕府权力为依靠,加强了对农民的支配。 [/SIZE] 镰仓幕府的阶级基础是御家人制度。所谓“御家人”就是与源赖朝有主从关系的地方上的土豪、武士。平氏时代,武士们在各自的土地上已经具有了开发领主、地主、名主三重身份。为了维持自己在庄园内的地位,他们将所领寄进于中央贵族名下,并从寄进的庄园领家那里获得管理原属自己所领的实权。赖朝起兵后,支持赖朝的武士成为了赖朝的御家人,被授予守护、地头职。 [/SIZE] 镰仓幕府建立后,将军给予御家人以本领安堵、新恩地头的职务和其它政治、经济上的权力,称为“御恩”;御家人为将军服役、对将军尽忠,称为“奉公”。奉公的内容主要是担任镰仓和京都的警卫、战时为将军效命等。元朝忽必烈二次侵日时,又增加了“异国警固”的义务。御家人平时的费用由幕府和总领分担,总领负责统辖庶子一族。 [/SIZE] 这种以土地为媒介而结成的将军和武士主从关系的御家人制度,构成了镰仓武家社会。 [/SIZE] 镰仓时代初期,仍旧延续了平安时代的古代庄园制。一个庄园由数个“名田”组成,名主从庄园领主处获得名田的私有权,进行自主经营。名主向庄园领主交纳租税,农民向名主交纳“加地子”。这种体制称为“名田经营”。 [/SIZE] 镰仓中期后,开始有了显著变化。庄园内的大名主、土豪,成为了幕府的地头。他们倚仗幕府的势力,居住在庄园内,代表庄园领主管理庄园。庄园领主把庄园的一切经营全部托于地头,地头每年向领主缴纳一定的年贡和租税,这种形式称为“地头请所”。由于庄园领主们经常会为了“请所”而产生激烈纷争,因此镰仓中期以后,又出现了另一种称为“下地中分”的经营方式,即把庄园耕地和庄内农民分为“地头分”和“领家分”,地头断绝与领家的一切关系,完全独立于领家。通过“地头清所”和“下地中分”这两种方式,地头逐渐转化为在地领主。这种转化,是建立在对农民的支配和管理的基础上的。 [/SIZE] 总之,镰仓时代的庄园比之古代的贵族领主制,更符合时代的潮流,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庄园制度,成为镰仓幕府的经济基础。 [/SIZE] 在镰仓时代,农业、商业和手工业都有明显的发展 [/SIZE] 农业 镰仓时代,农业成为了各种产业的中心。关东和九州的边境地带,进行了大规模的新田开垦。当时的农民已经掌握了扬谷、脱壳的技术,水稻已有了早稻、晚稻和中稻等几个品种。镰仓中期后,生产力发达的地区已经普遍施行了“二毛作”,即每年种两茬庄稼,并大量施用草木灰、人粪尿等肥料,用水车灌溉。在各地的大庄园内,开始用牛、马来耕地及搬运。 [/SIZE] 商业 农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也带动了商业的发达。平安末期出现的定期市,到了镰仓时代已经非常普遍。社寺、政所的附近,都是定期市的主要地点。市民和商人开始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交换。奈良、平安时代曾经发行过“皇朝钱”,随着律令制度的衰微被废止。到了12世纪中叶,出现了大量中国宋朝的铜钱,大都是通过与宋朝的贸易输入日本的。宋钱使用极广,以至后来日本朝廷不得不以“动摇物价、衰败朝廷”为由,一度禁止使用。 [/SIZE]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经济发达的京都、奈良等地区,除了定期市外,还出现了很多固定集市和小卖店,商人和手工业者聚集于此。他们还结成“座”,希望得到庄园地头的庇护,以保证他们在商业上的利益。同时,一种被称为“问丸”的行业也在河流、港口出现。他们主要是从事中介业务,用“为替”代替钱,替边远城市运输和贩卖货物。“问丸”已经脱离了与庄园主的隶属关系,成为了独立的货物中介业者和运输业者。 [/SIZE] 手工业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庄园已普遍栽培桑、麻等作物,农民们掌握了纺布织绢的技术。阿波绢、美浓八丈等各种地方特产,在市场上都非常受欢迎。在镰仓时代,纸张除了书写,还要用来黏糊拉门,需要量很大。还有檀木制的“檀纸”、雁皮制的“鸟子”都流行一时,极受武士阶层的喜爱. [/SIZE] 镰仓时代的手工业,已经从农业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职业。手工业者自己生产商品,拿到市场上交换生活必需品。他们也结成“座”,从属于庄园领主,并直接参与工商业者的经济活动,为室町时代手工业者向商人的转化作了准备。 [/SIZE] 三、镰仓幕府的巩固与发展 1199年正月,源赖朝去世,其子赖家继承将军位。赖家缺乏统治御家人的能力,又偏倚妻子的娘家比企氏,轻视幕府的元老们,引起了以北条氏为首的有力御家人的不满。北条氏是赖朝妻子政子的娘家,也是镰仓幕府的重臣。为了巩固幕府的统治,同年4月,北条政子罢免了赖家的诉讼裁判权,重新制定了由北条时政、北条义时、大江广元等十三人共同裁决的集体合议制度,使政局暂时获得稳定,但仍没有消除潜伏着的御家人之间争权的危机,各地反赖家幕府的事件还是不断发生,幕府的统治陷入了困境。在这种情况下,1023年8月,北条政子与北条时政合谋,废黜了赖家,将关西38国的地头职让与其弟千幡,关东28国总守护职让与其子一幡。赖家不甘心失败,勾结比企能员,企图打倒北条氏,结果反被北条氏所败。之后,北条氏拥立千幡(实朝)为镰仓幕府第三代将军。北条时政担任政所别当(当时称执权)。但不久,时政因反实朝失败,引退于伊豆,北条义时继任执权。北条氏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杀死了当时的侍所别当和田义盛,北条义时集政所、侍所别当于一身,确立了北条氏的霸权。1219年正月,北条义时唆使源赖朝遗子公晓暗杀了实朝,然后北条义时又借此杀害了公晓,从此源赖朝的血统完全断绝。北条氏掌握了幕府的最高权力,北条政子成为幕府的实际最高统治者。 [/SIZE] 北条氏专权后,面临将军无人继任的问题。因为第三代将军实朝无子,所以北条政子欲选拔一名皇族为将军,但院厅方面对此时而应允,时而反对,最终,拒绝了幕府的要求。幕府的态度十分强硬,义时率千骑人马入京,要求皇族将军东下,不料朝廷的态度也很强硬,再次拒绝了幕府的请求。北条氏只得放弃原案,改迎与源氏有血源关系的左大臣藤原道家之子、两岁的藤原赖经为将军。虽然将军问题解决了,但朝廷与幕府的关系紧张依旧。院厅方面以后鸟羽上皇和顺德上皇为中心,开始秘密筹倒幕。 [/SIZE] 1221年5月,朝廷集合了北面、西面武士和畿内寺院僧兵的力量,正式发出征讨北条义时的旨令,史称“承久之乱”。面对这种紧急状况,北条政子集合了东国的有力御家人,痛陈源赖朝的恩德和武士阶级的利益,最终统一了御家人们的思想,甚至连准备内应京都的三浦氏也宣誓效忠幕府。6月15日,北条义时之子泰时、弟时房一举攻占京都,粉碎了院厅的阴谋。后鸟羽上皇见事态不好,不得不撤回追讨义时的命令。北条泰时、时房率军进驻京都的六波罗府,处理战后事务。“承久之乱”宣告失败。 [/SIZE] “承久之乱”后,幕府废止了后鸟羽上皇的院政,流放了后鸟羽、土御门、顺德三位上皇,拥立与后鸟羽上皇关系疏远的后堀河天皇,并推举西园寺公经为内大臣,掌握朝廷的实权。北条氏没收了原属朝廷的3000余处所领,作为恩赏赐给有功地头。为监督朝廷,维持京都安全及畿内等地区的行政和诉讼,京都的六波罗馆被改为六波罗府,任命北条泰时为六波罗探题,权力仅次于执权。 [/SIZE] “承久之乱”使公武双方的力量关系逆转,公家政权开始衰落,以镰仓幕府为中心的武士阶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SIZE] “承久之变”后,北条义时成功的巩固了北条氏的执权政治。1224年6月,义时去世,时任六波罗探题的北条泰时继任幕府执权。为了确固北条氏的地位,泰时将北条氏一族提升为“家督”,有别于其它的有力御家人。随着北条政子等一些幕府元老的相继去世,政权逐渐集中到泰时一人之手。 [/SIZE] 为取得武士阶层的信任,泰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他将执权一职由一人增至二人,另一人称“连署”,第一任为由北条时房担任。然后,他又废除了执权的独裁统治,设立由11人组成的“评定众”,与执权、连署一同议政。评定众的地位仅次于执权、连署,由北条氏及其它有力御家人世袭。1249年又设“引付众”,由评定众的长官兼任,管理御家人的诉讼。 [/SIZE] 执权体制是作为将军独裁制的对立面出现的,体现了武士阶层的意志。泰时的集体合议制受到御家人们的欢迎,提高了北条氏在武士中的威望。 [/SIZE] 承久之乱后,御家人之间对土地的争夺日益激烈,裁判稍有不公,即会招致御家人们的反对。为了平息纷争,巩固幕府统治,1232年,北条泰时制定了一部武士的重要法规《御成败式目》,又称《贞永式目》。这部法规是基于赖朝以来的武士习惯法制定的,共51条,内容涉及到社寺关系、守护和地头的权限、所领关系、诉讼手续等一系列问题,是武士裁判的重要准则。 [/SIZE] 《御成败式目》是镰仓幕府武家社会的根本法典,也是第一部武士阶级自己的法典。它标志着武士不再从属于公家,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御成败式目》再次否定了将军的独裁制度,确立了幕府“法治”的政治方针。[/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54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二节 [/SIZE]镰仓幕府的衰落和灭亡 一、御家人制度的瓦解 13世纪之初,在欧亚大陆上,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和他的孙子忽必烈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不仅统一了中国大陆,征服了中亚和南亚,而且远征欧洲,所向披靡,而征服近邻日本自然也是其中的目标之一。 [/SIZE] 1268年,忽必烈通过高丽国寻求与日本的国交,试图迫使日本屈从。此时幕府的执权是北条时宗,他果断的拒绝了蒙古的要求,并对蒙古入侵作了准备。翌年9月,蒙古使者赵良弼奉命出使日本,遭到日本幕府的驱逐,两国状态一触即发。 [/SIZE] 1247(文永十一)年10月,忽必烈派忻都、洪茶丘率领蒙古、高丽联合军队3.3万余人,战船900余艘,由朝鲜半岛的合浦出发,进攻日本。他们首先在对马岛登陆,接着又打败壹歧守军,侵入肥前的松浦郡沿岸。尽管松浦氏顽强抵抗,仍未能抵挡蒙军的进攻。10月20日,蒙古军侵入博多湾。以大友氏为首的九州御家人们集结在博多顽强抵抗,但面对蒙古军的集团战法和铁炮等新式武器,日本军队仍处于不利形势,不得不退至水城。蒙古军占领了博多和箱崎,但伤亡不小,因此暂时退回船上休整。不料,一夜忽遭暴风雨,蒙古军舰船大都破损沉没,军队死伤惨重,不得不罢兵回国。这就是“文永之役”。此役之后,幕府为了防范蒙古军再次入侵,加强了博多的警卫,新设“异国警固番役”。 [/SIZE] 忽必烈并不甘心第一次的失败,加紧准备二次征日。1271年11月,蒙古国改元为元朝。1275年到1279年,元朝先后派使者杜世忠、周福到达日本,却都被北条时宗斩首,幕府的态度十分强硬。1281(弘安四)年,忽必烈发动第二次侵日战争。此次元军分成东路军和江南军。从合浦出发的东路军首先攻下了对马和壹歧,逼近博多湾,但由于日本守军的顽强抵抗,登陆未能成功,因此暂退至鹰岛,等待与江南军会合。江南军从宁波出发,不久即达九州沿岸,两军汇集在鹰岛,准备一举攻入博多湾。不料又遭到大风雨的袭击,舰船大部分沉没,元军大败而归,史称“弘安之役”。 [/SIZE] 其后,由于军费过重及江南人民的反元起义,忽必烈对于第三次侵日已是有心无力,因此停止了对日本的进攻。关于两次侵日的失败的原因,中日学者大多认为,暴风雨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主要还是因为日本军民的英勇抵抗和不屈斗争;元军不习海战;被征的高丽兵、宋兵士气不振等。 [/SIZE] 对蒙古的侵略战争的抵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对镰仓幕府的政治、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内的种种社会矛盾日益严重,其中之最是恶党问题。 [/SIZE] 镰仓幕府虽在文永、弘安之役中取胜,却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无力再给有功的御家人以土地和金钱上的赏赐,使御家人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逐渐丧失,幕府与武士间的主从关系也开始松懈。对幕府不满的下层武士和庄民联合起来组成“恶党”,反抗幕府的统治。有时,御家人还与非御家人联合,表现出了地域上集结的倾向。“恶党”的存在,给幕府以极大威胁。从文永、弘安时期开始,幕府就曾多次发出过“恶党镇压令”。 [/SIZE] 在“恶党”问题日趋严重的同时,幕府御家人,特别是中下层御家人的日益贫困,导致幕府与御家人关系紧张。为了缓解矛盾,维持双方的主从关系,确保御家人的经济利益,1297年,幕府颁布了“德政令”:御家人因贫困而转卖的土地可由原主无偿收回;御家人所欠债务一概取消,不用偿还;御家人的债主不得就债务问题向幕府申诉。“德政令”的目的是为保证御家人的所领,救济御家人的经济,但实施过程中的种种障碍,迫使幕府不得不在第二年就将其废除,幕府的权威愈加丧失。 [/SIZE] 在内外的双重威胁下,幕府感到只有强化专制制度才能巩固统治,解除危机。北条时赖任执权时,经常弃集体合议制于不顾,在私邸召开秘密会议。蒙古入侵后,最高决议机关“评定众”已形同虚设,形成以北条氏家督(得宗)为中心的专制体制,称为“得宗专制”。北条氏一门占据了评定众、引付众等幕府要职和各地方的守护职,使幕府地方机关完全处于得宗的支配下。得宗的家臣、被称为“御内人”的北条氏嫡系御家人们依仗得宗的权势,极度扩张自己的势力,引起了被称为“外样”的一般御家人的强烈不满。时宗去世后,御内人代表平赖纲和外样代表安达泰盛发生冲突,结果安达泰盛一族被全歼,史称“霜月骚动”。此后,作为镰仓幕府阶级基础的御家人制度开始瓦解,镰仓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SIZE] 二、镰仓幕府的灭亡 13世纪中叶后,皇室分成后深草上皇的持明院统和龟山天皇的大觉寺统两派,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皇室内部争斗。 [/SIZE] 1318年,大觉寺统的后醍醐天皇即位,决心恢复皇室权威。他废除了多年的院政,实施亲政。后醍醐天皇认识到要夺回实权,必须清除幕府这一障碍。为改变长期皇权旁落的局面,后醍醐天皇以诗会、游艺为名,在日野资朝等大臣的协助下,秘密筹划倒幕,并决定在北野祭这天起兵。但计划却被幕府得知,事先逮捕了日野资朝等几名主要大臣,并将他们流放,第一次倒幕运动失败。此事发生于1324(正中一)年,史称“正中之变”。 [/SIZE] 后醍醐天皇并未因此放弃他的计划,他集结了各大社寺僧兵和近畿的武士,准备再次倒幕。1331年,大臣吉田定房向幕府告密,计划败露。大臣日野俊基被捕,天皇仓皇出逃,在赤坂城起兵的楠木正成也被幕府军打败,史称“元弘之乱”。幕府废除后醍醐天皇,立光严天皇,后醍醐天皇被流放于隐歧。第二次倒幕又告失败。 [/SIZE] 虽然“元弘之乱”失败,但以近畿、东国为首的各地武士和农民的反幕府运动此起彼伏。流放于隐歧的后醍醐天皇仍在筹备第三次倒幕。1332年,护良亲王首先在吉野起兵,楠木正成于河内呼应。1333年,各地豪族都举起了反幕大旗。幕府派当时最有力的御家人足利高氏去京都平乱,但早已不满北条氏专制的足利高氏中途反戈,一举击溃了京都六波罗府。接着,新田义贞又攻下镰仓,最后一代执权北条高时自杀,镰仓幕府宣告灭亡。[/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55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三节 镰仓时期的中日交往 一、贸易往来 [PP] 平安末期,日本政府规定除了得到许可的入宋巡礼僧外,国人一概不得出海。针对中国商船的频繁来航有违日本紧缩方针的现象,制定了“每三年一航”的规定。但从11世纪开始,庄园制进一步成熟,贸易管理逐渐懈怠,宋商船的来航限制已有名无实。庄园领主和大宰府的商人们不再满足于被动的贸易,开始秘密地向宋派出商船。到了平清盛掌权的平家时代,对外贸易的态度更加积极。 [/SIZE] 镰仓初期,幕府沿用平氏方针,承认民间的自由贸易,日本商船赴宋更盛。到了中期,幕府也开始派自己的商船入宋。《宋史·日本传》中,有宋朝1176年、1183年、1183年、1200年、1202年日本商船漂至宋朝的记录。“倭人冒鲸波之险舳舻相衔,以其物来售”[2],由此可推测到当时渡宋的盛况。 [/SIZE] [PP]日本的贸易最初由大宰府管理,指定鸿胪馆前的海岸为贸易港.宋船入港后,朝廷优先挑选购买宫中所需之物,然后再与民间交易,价格也由政府规定。到了镰仓时代,有力贵族、寺院的庄园扩展到全国,而且拥有“不输不入权”。宋商趁此机会,将船泊于庄园管辖的港口,避开大宰府,直接与庄园主进行密贸易。这样,在九州的博多湾等海岸,出现了很多以庄园为依托的秘密贸易港,而鸿胪馆则渐被荒废。博多、箱崎等贸易港交易繁盛,赴日的宋商也多有长期居留于此者。 [/SIZE] 当时,从宋朝输入日本的商品种类很多,有铜钱、织绢、香料、药品、砂糖、茶叶、珍禽异兽等等,其中铜钱的输入尤其值得注意。从北宋起,宋朝铜钱就开始大量外流,朝廷虽屡下禁令仍难以抑制,到了南宋一度出现了“钱荒”。宋钱在日本流传非常广泛。 [/SIZE] 日本也有很多商品通过宋日贸易输入宋朝,其中以工艺品居多。日本的时绘、螺钿、水晶、扇子、刀剑等精美的工艺品,都极受宋人的喜爱。宋朝的著名诗人欧阳修有《日本刀歌》一诗,赞美日本刀之精。宋日僧侣之间也常互赠工艺品。此外,建造寺院用的杉板、罗木和黄金也是主要的输入品。 [/SIZE] [PP] 日本与元朝的关系并不好,由于忽必烈发动了两次侵日战争,致使两国交恶数十年。元日间虽无国交,但民间的商船往来却相当频繁,尤胜宋朝。 [/SIZE] [PP] 与宋日贸易不同的是,元朝时期两国民间贸易的商船几乎都是由日本驶往元朝的。元朝仿照宋制,在广州、泉州、庆元设提举市舶司,作为对日的贸易港。但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绝大多数的日本商船都泊在庆元。日本的贸易港仍是博多,所以元日间的商船大都往来于此两港之间。 [/SIZE] [PP] 日本船开到元朝后,由当地市舶司发给证明身份的文件——公凭和公验,然后经过市舶司的抽分,方可进行货物交易。 [/SIZE] [PP] 元朝输入日本的商品主要有铜钱、经卷、书籍、佛教用具、茶具、绘画等等,其中铜钱仍是主要的输入品之一。据载,“日本遣商人持金来易铜钱”[/SIZE][3][/SIZE],说明中国铜钱在当时的日本还是很受欢迎的。虽然元朝政府曾一再禁止铜钱外流,但大量的铜钱还是通过民间贸易输入了日本。元朝的经卷、书籍输入日本的量也很大。元弘年间输入日本的宋版《一切经》,就是日本商船带回的。镰仓时代社会上流传的中国儒家、道家的经典,如《论语》、《老子》等都是从元朝传入的。佛教用具和茶具在禅僧和上流社会中极为流行。自荣西从中国带回茶种并大力提倡以来,喝茶之风在僧侣中已相当普遍。至于从日本输入元朝的商品,虽无确切资料可考,但估计大体与宋代相同,主要是黄金、刀剑和螺钿、扇子等工艺美术品。 [/SIZE] 二、僧侣的交流 在镰仓时代,中日僧侣间的交往非常频繁,出现了很多名留史册的入宋僧。他们乘商船入宋,学习南宋的佛教和文化,再将其带回日本。 [/SIZE] [PP] 镰仓前期的入宋僧,继承北宋时的入宋僧的传统,即巡礼圣地,瞻仰佛迹。江南著名的禅宗五山十刹,尤其是径山、天童山、育王山都是入宋僧必去之处。当时入宋僧主要进修律宗和禅宗。律宗传入日本已久,但到平安中叶以后,日趋势微。镰仓正治年间,俊艿率弟子二人入宋,先后师从南宋五山十刹的高僧学习律宗,留学十三年方回。回国后,在京都开创泉涌寺,弘扬律宗。俊艿是入宋学习律宗的代表人物,其后,他的很多弟子也陆续入宋,进一步传习戒律。禅宗虽然早已传入日本,却一直未能兴盛。因此,禅宗的再次传入也就成了必然的趋势。荣西入宋后,师事黄龙派虚庵怀敞,学习临济禅,回国后开寿福寺、建仁寺,大力倡导禅风,日本禅宗从此开始兴盛,荣西也被尊为日本临济宗的开山之祖。荣西之后,其弟子明全、道元也相偕入宋,道元在宋朝习得正统曹洞宗,成为日本曹洞宗之祖。其后又有圆尔辨圆、无关普门、约翁德俭等日本禅僧相继入宋,宋末时达到入宋僧的高潮。 [/SIZE] 入宋僧除了学习佛教以外,还搜集了很多经书、教义和其它方面的典籍,带回日本,最重要的是宋版《大藏经》。《大藏经》的传入,直接和间接的刺激了日本印刷业的发展。除《大藏经》外,入宋僧还带回了律宗、天台宗、华严宗等宗派经卷上千册。南宋儒学发达,儒家经典也是入宋僧的必携品。俊艿就曾带回儒家书籍200余册,圆尔辨圆也带回典籍上千卷。这些典籍对于日后五山文学的兴盛起到了重要作用。 [/SIZE] 除经卷和典籍外,入宋僧们还带回了很多宋朝的佛具、艺术品和特产。据记载,曾三次入宋的俊艿,带了佛舍利、普贤舍利、如庵舍利、释迦碑文、水墨罗汉画等物品回日本,其中水墨罗汉像对日本后世的罗汉像有很大影响。在入宋僧的随携品中,特别应该记述的是茶种。荣西将茶种和喝茶的风气从宋朝带到日本,并著《吃茶养生记》,使吃茶之风在禅僧中流行和兴盛,以至后世有“茶禅一味”之说。 [/SIZE] 随着宋日交流的频繁和日本禅宗的兴起,除了日僧的大量入宋外,也有不少南宋僧人前往日本。据学者研究,镰仓时代前往日本的宋僧共有14人[4]。最早的是1246年赴日的兰溪道隆和他的弟子义翁绍仁。道隆先到京都,后受北条时赖之邀,去镰仓开创了日本第一个禅宗道场。1253年,时赖在镰仓造建长寺,请道隆任住持。 [/SIZE] 道隆之后,南宋名僧兀庵普宁也于1260年抵达日本博多,后到京都,又受北条时赖之请到镰仓,继道隆之后住持建长寺。虽然普宁在日本只住了五年,却很受北条时赖的尊敬和推崇,他所信仰的禅宗也很快在武士间流行,对后来禅宗与武士的结合起了很大作用。 [/SIZE] 普宁之后,又陆续有无相静照、大休正念、西涧士昙、诠藏主、英典座和无学祖元等宋僧赴日。他们到日本后,在镰仓武士间大力宣传禅风,使很多武士都开始信仰禅宗。当时幕府的执权北条时赖甚至亲自研习禅理,参禅悟道。禅宗“立处皆真、随处为主”的宗旨,使武士们能看透生死,对日本武士道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SIZE] 元朝建立以后,特别是文永、弘安之役后,入元的日僧日渐增多,可以查到姓名的有220余人之多。与入宋僧不同的是,入元僧除了研习佛教、体验禅宗生活之外,游览江南的山川风物、体验江南的情趣之美,也是目的之一。江南的名寺古刹就是他们参谒的对象。 [/SIZE] 在入元僧回日的随携品中,有大量元朝禅僧的语录。这些语录,在日本作为范本翻刻重印,被日僧奉为经典,如《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元代广泛流传的书,在日本也非常流行。这些禅宗语录的翻印,促进了日本雕版印刷和出版事业的发展。入元僧还带回了大量汉文书籍。受中国禅僧用文字表现禅法的风习,日本禅僧也开始用汉文作佛偈、写法语,对日本汉文学的发展有不小的影响。 [/SIZE] 除了入元僧外,元朝僧侣赴日者也是络绎不绝,但相对于入元僧来说,数量则要少的多。一些著名的元朝僧人,受镰仓幕府之邀,赴日主持寺院,发扬中国禅宗,对日本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 [/SIZE] 最早赴日的元僧是一山一宁。1299年,一山一宁受元朝政府派遣,搭乘日本商船到达日本。他到日本后,幕府执权北条贞时认为他是元朝奸细,将他流放到伊豆,数年后才请他到镰仓,主持建长寺。一山一宁先后在镰仓、京都广开法席,宣讲佛法,历时20余年,极受日本臣民的尊崇。他在日本圆寂后,当时的上皇赐予国师的封号,并赞他为“宋地万人杰,本朝一国师”。一山一宁本身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通晓历史和文学,擅长书法,对日本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SIZE] 一山一宁之后,北条氏屡屡派人入元,聘请元朝的高僧。清拙正澄、竺仙梵仙、明极楚俊都是受邀而赴日的。清拙正澄于1326年到达日本,先达京都,后到镰仓,也曾主持过建长寺,是渡日元僧中最杰出的一位。他还在信浓建开善寺,并与信浓和其他地方的有力武士关系密切,对武士们的禅宗信仰影响很大。他著有《大鉴略清规》等著作,对日本当时禅林的规矩和日后日本的礼法有相当的影响,武家礼法就是按照他制定的禅林规矩而制定的。明极楚俊和竺仙梵仙于1329年到达日本。他们到达时,已是镰仓末期,战乱不断,但他们还是受到了幕府的优待,受聘为各地名寺的主持。他们积极宣扬禅法,感化了很多公卿武士。他们还擅长宋元诗文,对日本五山文学的发展有不小的作用。[/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57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四节 镰仓时期的文化 一、新兴佛教的产生 镰仓时代是日本佛教史上的重要时代,创立了一些新的宗派。其中,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净土宗、从净土宗派生的时宗、日本独有的净土真宗和日莲宗是比较重要的四个宗派。 [/SIZE] 净土宗 发源于中国,唐朝时由入唐僧圆仁传入日本。最初,净土宗只是依附于其他宗派。9世纪时,天台僧源信(942—[/SIZE]1017)著《往生要集》一书,追求“往生净土”,倡导极乐世界。源信被尊为日本净土宗的开拓者,其著作也被当作净土宗的重要典籍。法然上人(1133—1212)是日本净土宗的正式创始人。他本名源空,1175年,读唐善导的《观经疏》有悟,决意舍其它诸宗,开创净土宗。在京都东山大谷结庵,力主专修念佛,可往生及乐。由于他的修行方法简便,得到了上至皇族、下至庶民的普遍欢迎,一时从者甚众。法然曾因私度宫女出家,而被天皇处以流刑,但他圆寂后还是被授予“圆光大师”的谥号。著有《选择本愿念佛集》、《往生要集大纲》等,是日本净土宗的重要典籍。 时宗 从净土宗派生的镰仓时代新兴教派之一,创始人为一遍上人(1239—[/SIZE]1289)。一遍最初入比睿山延历寺学习天台宗,后赴大宰府皈依净土宗。35岁时,参悟了往生念佛的要旨,创立时宗。一遍主张“一心不乱”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即可往生极乐。他曾手举念佛牌,口诵“南无阿弥陀佛”,游走全国,“决心往生六十万人”,以宣传自己的信念和主张。他的足迹北至奥州,西至四国、九州,巡游六年间,得信徒250余万人。 净土真宗 也称真宗、一向宗,是日本特有的教派。创始人亲鸾(1173—[/SIZE]1262),号“见真大师”,9岁出家学习天台宗,29岁师从法然上人学净土宗教义。因1207年净土宗遭禁而被流放越后国府,五年后得赦免,移居关东常陆。著《教行信正文类》六卷,正式开创净土真宗。亲鸾注重信念,强调内心信仰,提出“恶人正机说”,认为即使是恶人,只要诚信阿弥陀佛,死后一样可以往生净土。他还主张“僧俗一样”,不反对僧侣食肉娶妻,他自己就曾娶妻生子,表现出与传统佛教的对立。亲鸾的理论赢得了很多信徒,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在战国时代有很大的发展,产生了“真宗十派”。 日莲宗 也称“法华宗”,1253年在清澄山创立,创始人为日莲(1222—[/SIZE]1282)。日莲16岁出家,游历日本后,提出了著名的“四条格言”,将净土宗、禅宗、密宗、律宗一概斥为“邪教”,只有“南无妙法莲华经”才能拯救世界。日莲著有《立正安国论》,其中批判幕府政治,认为按“正法”治政,国兴,反之将招致国亡,因此屡遭幕府斥责和流放。日莲宗在民间流传很广,对后世影响较大。 镰仓时代的禅宗有临济宗和曹洞宗两派。 [/SIZE] 前文所述临济宗开山祖是荣西, 1191年,他从中国回国后,先后在博多圣福寺、京都建仁寺传布临济宗,因遭到南都和睿山诸宗的反对而难以流行。后来,荣西受到将军源赖朝之请,到关东地区传播禅宗。 [/SIZE] 曹洞宗的开山祖是道元。1223年,道元入宋,在天童山如净禅师门下修禅三年,继承了如净的衣钵和临济宗的教义回国,深受幕府的青睐。 [/SIZE] 荣西著有《兴禅护国论》,力说禅宗的国家性,极有利于幕府统治。幕府要人北条政子、源实朝、北条氏一族和御家人足利氏都皈依此宗。曹洞宗则受地方武士阶层的欢迎。道元著有《护国正法义》、《正眼法藏》等,宣扬曹洞宗才是护国正法,同时提倡参禅第一的思想。他的学说既与京都旧教团不同,又有别于镰仓的临济宗,因此受到朝廷和幕府的冷遇,但受到各地地头领主阶层的欢迎。[/SIZE][5][/SIZE] 综上可知,镰仓佛教虽有诸多创新,但皆与宋元时代中国的佛教教义和教派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与前代的各种“贵族宗教”相比,镰仓佛教可谓是“平民佛教”,大多没有复杂的理论体系,教义简洁易懂,注重信念和修行。针对当时的社会正处于两种制度和思潮的交替期的状况,镰仓佛教大都倡导否定现实,祈求净土,绝对信仰往生极乐,因此容易吸引下层武士和一般平民,尤其在民间非常盛行。当时的一些农民起义也往往借助新兴宗教的力量,团结起来反抗封建领主,如1488年加贺国净土真宗的农民起义、16世纪各地的“一向宗”起义等。 [/SIZE] 二、镰仓文学 镰仓时代的文学,是从古代到中世的转形期文学。这个过渡时期的文学,一方面承袭了平安时代以来的古代贵族遗风,无论是创作态度还是作品内容,都非常传统和保守,但已趋没落。以后鸟羽院的宫廷歌坛为中心的《新古今和歌集》,是日本的三大和歌集之一,共收录和歌20卷1980余首,其中除了前代和歌,还收录了大量镰仓当代的名家之作,表现了古典和歌洗练、幽美的境界。镰仓幕府的第三代将军源实朝所作的《金槐和歌集》,以感伤的笔触书写了作者在北条氏压迫下的郁闷和寂寞。此外,藤原定家的《敕撰集》、宗良亲王的《新叶集》等也是当时的优秀作品。 [/SIZE] 这一时期描写贵族的物语虽然大都模仿前代,描写贵族糜烂的生活,缺乏新意和活力,但也出现了《源氏物语》这样的传世之作。它形象的描述了当时上流社会的争斗和男女青年贵族的爱慕、欲望和空虚,是平安时代中后期贵族社会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随着武士阶级的成长壮大,出现了很多以武家社会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并逐渐成为镰仓文学的主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军记物语的兴起。军记物语是以武士为主题的小说,起源于平安时代的《将门记》、《陆奥话记》等汉文题材文学作品,其中《平家物语》是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通过平氏一门的盛衰,表现了诸行无常、盛者必衰的佛理。这部作品在日本文学史上有很大影响,其开篇的“祗园精舍的钟声,鸣诸行无常之响;婆娑双树的花色,呈盛者必衰之理”四句,更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保元物语》、《平治物语》也是军记物语的代表作。《今昔物语》、《宇治拾遗物语》是两部通过口头传诵记录下来的“说话集”。“说话集”初现于平安末期,成型于镰仓时代。 [/SIZE] 镰仓时代还出现了不少佛教文学,有佛教说话集和随笔集,如鸭长明的《方丈记》、吉田兼好的《徒然草》等。它们大多用佛教观念对贵族生活进行尖锐的批判,给传统守旧的文坛带来一股清新的感觉。这些作品带有强烈的宿命观,也含有一些消极的思想,表现出中世隐者文学的特点。 [/SIZE] 三、镰仓艺术 建筑 镰仓建筑以佛教建筑为主。由于前代的兵火战乱,佛教寺院损毁严重,因此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随着中国禅宗的传入,宋代的建筑风格也极大的影响了日本建筑界。镰仓时代是中国建筑样式的第二次传来期,在日本建筑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SIZE] 镰仓时代的建筑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大佛样”(又称“天竺样”),主要是模仿中国南方寺院的建筑风格;二是 “禅宗样”,其典型建筑是镰仓的圆觉寺舍利殿,精美细致,与豪放大气的“大佛样”有着显著的不同;三是“和样”,即传统的日本样式,也曾一度复兴。 [/SIZE] [PP] 雕刻 镰仓时代的雕刻艺术主要是佛像的雕刻。初期采用“玉眼”的雕刻手法,代表作是1151年建造的奈良长岳寺阿弥陀三尊像,佛像的眼睛用水晶嵌入。这种技法成为镰仓雕刻的基本特点之一。 [/SIZE] 镰仓初期最著名的佛像雕刻师是康庆,现存的作品有兴福寺南圆堂的不空绢索观音、四天王、法像六祖等,体现了镰仓雕刻生动写实的特色。1203年建造的东大寺南大门的金刚力士像,是康庆之子运庆和快庆共同建造的。他们的作品以写实为基调,结合了前代的唯美主义和镰仓的武士风格,体现出强烈的日本民族精神。 [/SIZE] 康庆之后,迎来了镰仓雕刻艺术的颠峰期。这一时期的雕刻,深受宋朝美术的影响,加入了很多宋朝工艺。其中高德院金铜阿弥陀如来坐像(即镰仓大佛)是当时规模最大、工艺最精的雕像,可见镰仓时代雕刻水平之高。 [/SIZE] [PP] 绘画 镰仓绘画主要以佛教绘画与水墨画为主。 [/SIZE] [PP] 随着净土宗的广泛传播,以净土教为内容的佛画也日渐流行。佛画大多是阿弥陀来迎图,与净土宗教义一致,在题材、人物、布景等方面都与平安时代的佛画有很大的不同。镰仓后期的佛画已不再仅仅是绘画,而成为了一种有社会背景、故事情节、流行于民间的“绘卷物”,大都具有很明显的净土思想,如《地狱草纸》、《饿鬼草纸》等。 [/SIZE] 宋朝禅林流行的“顶像画”也传到了日本。顶像画即禅宗祖师的肖像,以荣西把其中国师父虚庵怀敞的顶像画带回日本为始。顶像画以写实为主,以显示像主的真实精神风貌为目的,整体画面虽不如前代佛画美观,但着色和线条均可与之比肩。 [/SIZE] 除了佛教绘画外,还有表现民间社会的世俗绘画,以水墨画居多。相对于平安时代具有浓厚唐朝风格的日本画“唐绘”,镰仓时代的日本画被称为“大和绘”。 [/SIZE] 曲艺 “今样”是盛行于院政时期的一种新式歌谣,镰仓的贵族和武士们都很喜欢吟唱,在镰仓时代极为流行,被称为“郢曲”、“郢律舞曲”。前代的《梁尘秘抄》是收集“今样”最多的一本集子,惜大部分失传。现存最多的是记录在《古今目录抄》纸背文书上的“今样”,共64 首。 [/SIZE] 镰仓时代的流行的“和赞”,是一种朗咏艺术,多被镰仓时代的新兴佛教用来传播教义。“和赞”其实就是以和歌形式创作的顺口溜,明白浅薄,通俗易懂,在民间流传很广。 [/SIZE] 镰仓时代广泛存在着被称为“琵琶法师”的艺人,〈〈平家物语》、《保元物语》、《平治物语》等军记物语,大都是由他们记录流传的。他们大多是以琵琶伴奏为主的盲人作家,演奏的曲子称为“平曲”,一般用于神社祭祀时。《平家物语》是最早的“平曲”,后来经过发展创新,在镰仓中期流行一时。 [/SIZE] 平安时代有一种以滑稽模仿为主的演剧“贱民猿乐”,到了镰仓时代,又加入歌谣、舞蹈、合唱等形式,形成了一种完整的艺术——“猿乐”。镰仓时代的猿乐是形成后世“能乐”即室町时代 “大和猿乐”的鼻祖。 [/SIZE] [PP][HR][/SIZE][PP][1] 王金林:《日本天皇制及其精神结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87页。 [PP][2] 《开庆四明续志》卷八。 [PP][3] 《元史·日本传》。 [PP][4] 木宫泰彦:《中日文化交流史》,胡锡年译,商务印书馆长,1980年4月。 [PP][5] 王金林:《日本天皇制及其精神结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9~111页。 [PP] [PP] [PP]参考书目 [PP]王晓秋等:《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1 历史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PP]张声振:《中日关系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4月。 [PP]王守华、卞崇道:《日本哲学史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 [PP]木宫泰彦:《中日文化交流史》,胡锡年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 [PP]依田熹家:《简明日本通史》,卞立强、李天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 [PP]《图说日本文化史大系5 镰仓时代》,小学馆。 [PP]村上专精:《日本佛教史纲》,杨曾文译、汪向荣校,商务印书馆,1981年11月。 [PP]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2:59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六章[/SIZE] [/COLOR]室町时代 第一节 政权的变迁 一、建武新政 镰仓幕府灭亡的次月,后醍醐天皇返回京都,重掌朝政,改元“建武”,并开始一系列新政,史称“建武中兴”。后醍醐天皇对宋学有研究,他赞成宋学“正君臣父子”的名分思想,同时对平安时代的延喜(901-922)、天历(947-956)年间的天下一统的政治颇为向往。为重现天皇一统天下的政局,他在重新执政后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曾宣布过以下“新政”: [/SIZE] 1、制订了《所领个别安堵法》,以挽救“士卒民庶”的贫困,安定社会人心。宣布新“德政令”,以图恢复原土地所有者的权利。 [/SIZE] 2、任命了新国司和新守护,企图恢复平安时期的知行国制,给权门世家以支配知行国的特权。 [/SIZE] 3、[/SIZE] 对幕府的有功之士进行奖赏。 [/SIZE] 4、[/SIZE] 整治国家机构,天皇实行亲政。中央只设置直属于天皇的记录所(负责行政)、 [/SIZE] 杂诉决断所(负责诉讼)、武者所(负责京都治安)、洼所(伺所)。 [/SIZE] “建武新政”只不过是后醍醐天皇的理想,由于他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即时代已与延喜、天历时期不同了,而其主要的不同点在于独立且实力颇强的武力的存在。[/SIZE][1][/SIZE]所以最终导致失败是必然的。在具体执政过程中,朝廷重公卿轻武士以及政令多变、决策错误百出等等,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公卿与武士之间矛盾的激化。 [/SIZE] 二、南北朝与足利幕府 随着公卿与武士之间矛盾的加深,从镰仓幕府倒戈的足利尊氏利用社会混乱和矛盾,决意重建武士政治体制。对此,后醍醐天皇命尊良亲王、新田义贞以及陆奥地区的北畠显家围歼足利尊氏,最后尊氏军击败朝廷军。1335年,尊氏利用前往东国平定兵乱的机会,在镰仓竖起叛旗。1336年1月攻入京都,3月,退出京都进军九州。 [/SIZE] 在九州恢复元气的足利尊氏、足利直义兄弟率军从海陆两路东上。朝廷乃命新田义贞和楠木正成迎战于兵库。1336年5月26日,尊氏、直义军与新田、楠木军在兵库凑川决战,新田、楠木军大败。足利尊氏再次攻入京都,后醍醐天皇逃入比睿山,尊氏拥立光严之弟丰仁亲王为光明天皇,并派直义围攻比睿山,后醍醐天皇遂为尊氏所幽禁。尊氏控制京都以后,自任征夷大将军,开幕府于室町,并公布《建武式目》十七条作为施政纲领。同年12月,后醍醐天皇逃至吉野山,并宣布重开朝政。自此京都光明天皇的朝廷称“北朝”,吉野山后醍醐天皇的朝廷称“南朝”。五十七年间,日本南北两朝对峙,进入内乱时期。 [/SIZE] 三、室町幕府的统治 以1336年11月7日公布的《建武式目》为标志,拉开了足利幕府的统治序幕。 [/SIZE] 《建武式目》是当时调整道德行为的一种规范,它的很多条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各阶层人民的要求,为足利氏能够最终击败南朝奠定了基础。 [/SIZE] 幕府成立后,曾先后控制南朝势力,平定接踵而来的“土岐氏之乱”(1391年)与“明德之乱”(1391年12月)。但幕府内部就如何对待皇室、贵族等政策方面发生分歧。足利直义与幕府执事高师直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越演越烈,以至1350年2月足利直义背叛北朝,投奔南朝。1351年1月,直义率南朝军大败北朝军。2月足利尊氏与直义兄弟和好。不久又因关于南北统一的主张不同,兄弟再次反目。1353年2月,尊氏在镰仓杀死了直义。1358年4月,足利尊氏病故,同年12月,足利义诠任幕府第二代将军。1367年11月,足利义满就任第三代将军。而日本真正得以树立稍微安定的政权,是在1392年足利义满统一南北朝之后。 [/SIZE] 义满执政后,对社寺势力进行抑制,尤其是对实力较强的守护,不失时机地给予打击。1390年削弱大守护土岐氏势力,1391年镇压了山名氏势力,1399年平定了拥六国守护之职的大内氏势力等。在此期间,义满促进了南北的统一。 [/SIZE] 室町幕府在行政方面由将军综理一切政务。其下设“管领”,以辅佐将军,一般由足利氏一族的斯波、细川、畠山三氏轮流担任,谓之“三管领”。管领之下有侍所、问注所,政所等机构,而以侍所最为重要。侍所的首长称“所司”,由山名、一色、京极、赤松四氏担任,谓之“四职”,负责御家人的统治与行政诉讼。“问注所”的首长称“执事”,此机构除保管幕府的记录、文件外,也负责文书的误谬、伪证以及证件遗失等诉讼的审理工作,执事由三善氏子孙世袭。政所首长也称“执事”,此机构与镰仓幕府的政所有所区别,它只主持幕府财政,审理有关买卖、借贷、质押等方面问题。最初执事一职由二阶堂氏担任,后来则由伊势氏世袭。虽有“执事代”辅佐,但伊势氏却又别置“政所代”,使之负责实务,由蜷川氏世袭这一职位。此外又与前代一样设有“平定众”、“引付众”。 [/SIZE] 地方上,在镰仓方面设有“关东御所”,其下有“关东管领”。关东御所原由尊氏长子义诠负责,后来改有次子基氏及其子孙世袭。除守护由将军任免外,其它关东方面的事物均委诸“关东管领”。关东御所下设有“关东管领”、“平定众”、“引付方”、“政所”、“问注所”、“侍所”等,几乎与幕府相同。在九州设有“九州探题”,东北地方设有“奥州探题”和“羽州探题”。 [/SIZE] 与镰仓幕府一样,在诸国置“守护”和“地头”,惟其性质两者有异。镰仓幕府的守护与地头都是幕府将军的御家人,两者之间形成主从关系。室町时代守护大多由足利氏同族和有力家臣担任。他们一方面拥有裁判诉讼、处理无主田地、征收税款、催促兵役的权利,同时不断侵吞庄园,将领国的国人变成自己的家臣团,逐渐发展为守护领国的守护大名。 [/SIZE] 在财政方面,由于室町幕府对守护、地头的统治并不彻底,所以其经济主要来源于分散各地的约二百余处的直辖地“御料所”,由将军近臣“近习”、“奉公众”以“代官”身份负责管理,并代征“年贡米”、“年贡钱”,作为将军家的生活费用与“代官”的俸禄。必要时,虽也向诸国守护、地头课税,但他们未必从命。因此不得不在畿内的交通要道设“关所”,征收“关钱”,或在渡口收取“津料”。并且对京都内外的“土仓”(当铺)与“酒屋”(酒坊)课征“仓役”、“酒屋役”。还经各地守护、地头向“公田”征收“段钱”,向“在家”之民征收“栋别钱”。如临时有事而经费不足时,也向“有德人”(富豪)告贷。所以室町幕府的财政自始至终很不稳定。为了解决经济拮据问题,与明朝进行“勘合贸易”,也逐渐成为幕府的重要财源。 [/SIZE] 四、此起彼伏的“一揆” 在长期的动乱中,广大的下层农民受害最深,因此在室町时代,农民反抗官府和统 [/SIZE] 治者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种斗争称为“一揆”。它又可分为土一揆和国一揆。最重要的一揆是自1428年开始的“德政一揆”。这一年的9月18日,近江国醍醐乡的农民起义,以德政为口号,得到了广泛响应。当时“天下土民蜂起,号德政令,破却酒屋土仓。寺院等、杂物等(恣)盗取之。借钱等悉破之。管领成败之。凡亡国之基不可过之。日本开(白)国以来土民蜂起是初也。”[/SIZE][2][/SIZE] 1441年8月,德政一揆规模更趋扩大,郊外数万农民包围京都,城内到处是“不交出债务,可放火焚烧”的布告,幕府不得不颁布“德政令”,宣布取消农民一切债务。九月十四日,幕府进一步发布“一国平均德政令”,不论身份贵贱、地位高低,一切债务全部废除。 [/SIZE] 1485年12月,山城国发生一揆,主要是因为“应仁之乱”后,东军的畠山政长同西军的畠山义就以山城为中心展开了战斗,战场所在地的国人和农民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强烈要求两军撤出。在这次大规模的反抗斗争中,国人在农民的支持下,实现了自治,维持了八年的统治。 [/SIZE] 1488年6月,加贺(石川县)的国人、农民以宗教一向宗的教义为组织基础,发生了“一向一揆”,打跨了守护大名,控制该国,实行了将近百年的自治。 [/SIZE] 以上这种国人和农民团结一致反抗官府的一揆活动,与自治地缘组织的兴起有关,但是,民众政治上的觉醒是一揆不断产生的根本原因。 [/SIZE] 五、战国纷乱 群雄割据 1467年,围绕将军继承问题,幕府内部形成分裂,细川氏与山名氏两大名 [/SIZE] 的倾轧白热化。以细川胜元为统率的16万东军挟天皇、将军与以山名持丰、大内政弘为首的11万西军在京都展开大战。势均力敌的两支大军经过十一年的持久战,难决雌雄。及至胜元、持丰两氏相继病死,政弘返回周防,双方部队才开始撤去。长期的战争使得当时的京都百疮千孔,荒芜人烟,一些巨刹、邸宅多数为战火所毁。公卿们因为不堪生命之危险与经济之困窘,大多逃离京都,避难于地方。至此幕府权威完全扫地。当时的将军义政无意于政治,不仅在战乱中大兴土木,营造别墅银阁寺,还在戈矛声中饮酒作乐,过着风雅生活。其子义尚继位后,曾想重整幕府威势,却于亲征近江的六角高赖时阵亡。于是幕府之势已是风前之烛,岌岌可危名存实亡了。 [/SIZE] 在战国时代这个特殊的年代里,守护代、国人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们皆以实力而成了大名,并且竞相把分国领地纷纷扩大,相继各霸一方,成了战国大名,从而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分裂局面,此后的日本更是战火不停。 [/SIZE] [/SIZE] [B]战国主要大名 [/B] [B] [/SIZE][/B] [TR]地区 [/TD]大 名 及 年 代 [/TD][/TR][TR]关东 [/TD]北条早云(1432-1519)、北条氏康(1515-1571)、佐竹义重(1547-1612) [/TD][/TR][TR]北陆 [/TD]朝仓孝景(1428-1481)、上杉谦信(1350-1578)、朝仓义景(1533-1573) [/TD][/TR][TR]甲信 [/TD]武田信玄(1521-1573)、武田胜赖(1546-1582) [/TD][/TR][TR]东海 [/TD]斋藤道三(1494-1556)[3]、今川义元(1519-1560)、织田信长(1534-1582)、丰臣秀吉(1536-1598)[4]、德川家康(1542-1616) [/TD][/TR][TR]近江 [/TD]浅井长政(1545-1573) [/TD][/TR][TR]中国 [/TD]毛利元就(1497-1571)、大内义隆(1507-1551)、黑田孝高(1546-1604) [/TD][/TR][TR]四国 [/TD]长宗我部元亲(1538-1599)[5] [/TD][/TR][TR]九州 [/TD]岛津贵久(1514-1571)、大友宗麟(1530-1587) [/TD][/TR]资料来源:《三订图说资料新日本史》,浜岛书店,昭和五十八年,第52页。 [/SIZE] [/SIZE] 为了巩固自己的领国,并能不断扩大领土,战国大名们对各自统领的领国实行有效的治国之策。首先设法安定民生,并以此为前提谋求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们都采取了严厉的法治主义。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分国法、国法、家法、壁书等。制定此种法令的目的在于:(1)使大名的权威具有绝对性;(2)严格管制其家臣团与农民;(3)家臣团的婚姻、继承、通信采用许可制;(4)与“国”外的交通作严格限制;(5)严厉执行维持治安上的刑罚,并使其领国内的民众彻底了解其战时体制下的独裁政治方针。分国法中比较著名的有伊达氏《尘芥集》、物田氏的《信玄家法》、今川氏的《今川假名目录》、北条氏的《早云寺殿二十一条》、大内氏的《大内家壁书》、长宗我部氏的《元亲百条》等等。其次战国大名们还采取安抚农民的措施,如谋求人口增长、整顿税务制、兴修水利、开垦农田等,以安定民心,增加国的收入,增强武力,巩固统治。 [/SIZE] 六、织丰政权 战乱时代是弱肉强食的时世,在此严酷的情势下首先走上统一全国之路的是织田信长。织田信长诞生于尾张“守护代”之家,自1560年5月,在桶狭间击败今川氏后,以破竹之势兼并四邻各国。 [/SIZE] 自从鸟铳传到日本以后,织田信长是最早利用这种新式武器,并在战场上数次击败强敌而崭露头角的人物。他一方面从事征战,一方面又为货畅其流实施“乐市”、“乐座”,并废除庄园,保护新来的基督教。正当信长取得节节胜利、扩大势力的时候,他先后接到京都的天皇和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昭的请求,请他保护皇室和幕府的权势。因此,信长于1568年9月进入京都,挟天皇和将军而号令天下,奠定了统一全国的基础。在控制近畿地区后,信长开始西征。1582年派羽柴秀吉(丰臣秀吉)西攻。受秀吉紧急求援,信长率军前往援助,不料在行军途中被部下明智光秀所害(本能寺之变),年仅49岁。信长一生短暂,却为日本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SIZE] 织田信长的事业由其部将丰臣秀吉所继承。秀吉诞生于尾张国爱知郡中村的“足轻”家,初名木下藤吉郎。投奔织田后逐渐被提拔为部将,以其独特的手腕怀柔地方土豪。因仰慕柴田胜家、羽柴长秀二武将,乃各取二将姓中一字为己姓,称羽柴。在织田信长的统一战争中,建树很多。1569年受信长之命,作为京都守护,长驻京都。信长决定西征后,秀吉率兵前往中国地方,费五年岁月经营播磨、备前、美作、但马、因幡五国。1582年5月西征,攻入备中国,肉搏高松城。毛利氏获秀吉大军来临的消息后,曾遣使谋和,但秀吉不允。后受毛利氏军和小早川氏军围攻,形势十分紧急,遂向信长求援,不料信长遇难。秀吉获此噩耗后严加保密,首先同意毛利氏的议和,并与之缔结和约。之后迅速动身征讨明智光秀,光秀败退,被土民所杀。 [/SIZE] [PP]之后秀吉被任命为左近卫少将,以强田信长的后继者自居,引起柴田胜家和信长的三子信孝等人的不满,欲与之抗衡。 [/SIZE] [PP]1583年4月秀吉率军与柴田胜家军决战于近江的贱岳山麓,结果,柴田军大败,柴田胜家自尽,柴田家灭亡,织田信孝也自杀。 [/SIZE] 秀吉的作为使织田信长的次子织田信雄感到不满,故与德川家康联手反抗秀吉。1584年4月,两军在尾张国长久手发生激战,秀吉军败北。11月,两军又在小牧山地区会战,胜负难分。秀吉分别与信雄和家康和谈,最后达成言和协议,家康乃以其子秀康为人质,“小牧·长久手之役”于是结束。 [/SIZE] 此后,秀吉采用文武兼用的手段,统一了织田信长诸家臣的势力,确立了领导地位。1585 [/SIZE] 年7月,秀吉任关白,改姓藤原。次年12月,升为太政大臣,天皇赐姓丰臣。1587年平定了九州,实现了除陆奥以外的全国统一。 [/SIZE] 七、丰臣秀吉的统治之策 1582年信长死后,其遗业由秀吉来推行。秀吉在上得皇室宠信、下控诸国大名之后, [/SIZE] 便开始实行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一是强行兵农分离政策,丈量全国土地,将农民系于各自土地上,把农民私藏的刀剑全部征收。1588年发布了《刀狩令》,对人民的行为加以种种限制;二是在1597年施行《太閤检地》政策。通过丈量,使土地所有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统一全国度量衡。 [/SIZE] [PP]除以上各种政策外,秀吉还下令金、银矿归公,并将此金、银投资于海外贸易,曾数次以大量银子购买丝绵。 [/SIZE] [PP]秀吉于1587年征讨九州的同时,对侵略朝鲜已有具体准备,并欲使博多成为对明贸易的转口港而促其繁荣。同年,发布驱逐传教士令,声称基督教为邪教,应予禁止。但又让外国黑船入港来日交易,这一切乃是秀吉重视海外贸易以积储侵略力量的表现。 [/SIZE]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对外就开始了他的扩张主义政策。早在1585年9月,他就曾经表明欲入侵明朝之意。1587年6月,当秀吉结束九州之役之后,他入侵大陆的构想进一步具体化。秀吉的具体构想是:在占领朝鲜之后,自己渡海至中国,“居留”宁波,然后占领印度;派丰臣秀次占领北京,然后拟在1594年迁都北京。秀吉要当亚洲太上皇的美梦,为了实现霸占亚洲的美梦,他先后对朝鲜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即1592年的“文禄之役”和1597年的“庆长之役”。遭到中朝联军的沉重打击,损失惨重,最后以失败告终。丰臣秀吉忧郁成疾,最后于1598年8月18日,带着他的扩张主义美梦呜呼而去。 [/SIZE] [PP]丰臣秀吉在政治舞台上的迅速消逝,并不是他在国内政策的失败,主要在于他对外政策的错误,即妄图侵占朝鲜、占领中国、称霸亚洲,建立丰臣氏的亚洲王国。[/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3:01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二节 经济 一、室町时代经济的发展 [PP]在室町时期,农业仍居各种产业之首,并且又因农民生活的提高,一些原为隶属民的“下人”、“所从”等因获得解放,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而随之的技术进步、农具改良、肥料种类多样化、商品作物需要量增加等因素,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弥补了不少因战乱而带来的损失。 [/SIZE] 随着地租由劳役、杂徭形式改为实物以后,农村的各种产品加工业也兴盛起来,并且 [/SIZE] 因技术人员增加与产品需求量扩大,手工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在农耕器具制作、住宅建筑方面,除了为领主服务外,还能够满足一般农民的需要。原来属于公卿、神社、寺院的手工业者也开始独立生产一般社会人士所需的产品,各地也逐渐形成了手工业生产中心。 [/SIZE] 在工业方面,需要量最大、技术工人最多的首推冶炼、铸造、纺织三方面。其中冶炼、铸造不仅供应农民所需的劳动工具,也是各类兵器的生产地。除此以外,由他们制造的刀剑还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SIZE] 在纺织业方面,值得一提的就是麻与绢。“应仁之乱”前的京都曾是纺织业的中心,京都西阵的丝织业已全国有名。 [/SIZE] 随着手工业的发达,产品的增加,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也日趋频繁。农村集市也从临时变为定期,一向每月三次的定期市场——“三斋市”从室町时代中期开始,改为每月六次的“六斋市”。市场上出现了专卖特定商品的摊位——市座。市场管理也有原来的领主变为“町人”,建立了“乐市”,撤去了市场税与具有独占性的贩卖坐席。随着定期市场的普及,出现了常设的零售店,商人也正式成为一种崭新的职业。 [/SIZE] 滥觞于平安末期的“座”,经过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已是非常普及,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越多。这种行业协会在商品买卖、关卡自由通行方面均享有特权。由于“座”的普及与发达,行业种类也随之增多,分工也越来越细,促进了商品质量的提高。“应仁之乱”后,随着入“座”商人的增多,这种带有封闭性质的协会便成为自由通商的障碍。在战国时期,由于武士势力增大,“座”的性质已有改变,助长了“座众”的自由化。迄止近世,则因“乐市”、“乐座”运动而大部分“座”都已解散。 [/SIZE] 室町时期的交通因商业活动的隆盛而快速发展,并且在都市附近出现专门为顾客搬运商品的运输业“马借”、“车借”。海上交通出现了驳船,容积达千石的也不少。在陆上,除一般商旅往来外,一般民众出外旅行,特别是巡礼神社的也逐渐多了起来。 [/SIZE] 室町时期都市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以大名所居城堡为中心形成了集政治、经济一体的城下町;(2)随着港埠发展,形成港湾都市——港町;(3)随着宗教民众化而以寺院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都市——门前町;(4)因驿站而发展起来的都市——宿场町;(5)因商业活动昌盛而兴起的经济都市——市场町。当时的大都市则有政治都市京都、镰仓,宗教都市奈良等。 [/SIZE] 二、农村自治体的形成 大名主阶层本是庄园体制中直接控制庄民的最基层剥削者。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高利贷剥削等原因,使相当一部分名主无法维持生计,只好出卖名田和名主职。这样,很多旧的大名主就沦落为小名主、自耕农或一般庄民。而新出现的名主占地面积少则一、二反,多则数町,所以他们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名主,他们从旧名主那里继承下来的权利,就是向领主缴纳年贡而已。名主阶层已徒有虚名,名田也名存实亡了。 [/SIZE] 中世纪以后,劳动力强的租佃农在劳动之余热心开垦庄园内的荒野,这些被开垦的土地虽然仍受着领主约束,但在一定年限内允许免纳年贡和赋役,并允许开垦者自由买卖耕作权,所以,实际上成了农民的私田。这样就出现了一批自耕农。另外,名主阶层的分化,产生了一大批小名主、小百姓,他们也是自耕农的一部分。 [/SIZE] [PP]为了战乱时的自卫,对付领主额外的要求,同时也为争取、保护自己共同利用的山林与水源,这一时期的农村便逐渐加强团结,形成了自治的农村体制——“惣”。它实质上是庄园制内部成长起来的新的社会体制,既是生产上的协议机构,又是农民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3:02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三节 对外关系 一、对明交通与勘合贸易 1368年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曾于次年就遣行人杨载、吴文华一行七人使日本,并带去赐予日本国王的玺书一封。当时明朝使节交涉的对象系控制着博多、大宰府一带的日本南朝征西将军府将军怀良亲王。怀良亲王对明朝使节的态度并不友好,使节中五人被杀。杨载、吴文华拘留三月才被放回。1370年,明朝再次遣莱州同知赵秩等诏谕日本。此后,明使颇受礼遇。随后,怀良遣僧祖来为正使赴明奉表称臣,贡名马和方物,并送还明、台二郡被掠人口七十余。 [/SIZE] 从怀良对明朝使节态度转变之快可以看出,起初对明廷使节的不礼,主要是不甚了解当时中国王朝更换的情况,并非象一些学者所说的是他高涨的“神国思想”所致,况且,作为怀良来说,就当时的国内、国外形势,也没有实力和必要与强大的明朝政府对抗。 [/SIZE] 1372年,明太祖又遣仲猷祖阐、无逸克勤等8人随祖来一行使日本。此次明使在日本滞留期间,与足利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取得了联系,这为以后明代的中日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足利义满正式遣使明朝是在1401年。义满之使祖阿、肥富受到明成祖的款待。回国时,明成祖派天伦道彝、一庵一如为陪送使,并正式册封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义满对明朝使节的态度,极尽殷勤。他亲赴摄津兵库欢迎明船,还焚香下跪,三拜后始拜览明朝国书,并在其表文上自称“日本国王臣源”。 [/SIZE] 足利义满于1408年5月去世,经由明成祖与足利义满建立的“甜蜜”期,因足利义持继任将军职位而中断。关于中断奉表入贡的理由,足利义持在向明朝解释时推称:“本国开辟以来,百事皆听诸神”;[/SIZE][6][/SIZE]“灵神托人谓曰,我国自古不向外国称臣”;并说要改变义满国策,“今后无受外国使命。因垂诫子孙,固守勿坠。”[/SIZE][7][/SIZE] 为了争取在亚洲的有利政治地位,又不能与明朝彻底摊牌,因此假托断交的理由乃日本的神明之意,而非人愿。然而其真正原因在于幕府和王室(公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幕府内部的矛盾。 [/SIZE] 1429年正月,足利义教继任第六代将军,恢复了曾经中断十余年的贡舶。 [/SIZE] 明代中日关系中,经常会提到“勘合”一词。日本派遣遣明使船一般都得填写“勘合”(前两次没有),而明廷派遣到日本执行赏赐任务或者其他任务时的答使,也往往执有“勘合”。因此,“勘合”一词几成彼此往来的代名词。 [/SIZE] 在历史上,通常把携带“勘合”到中国进行朝贡贸易的日本船只称为“遣明船”。自足利义满于1401年派出首次遣明船开始,到1547年最后一次为止,在将近一个半的世纪中,日本共派了19次。其中第1次到第8次可以认为是朝贡贸易的成立期,为幕府将军所独占;第9次到第17次可以称之为发展期,以有力寺社、守护大名的经营为主;最后两次称为衰退期,为大内氏所垄断。[8]除第一次外,其余18次的遣明船正使都由精通汉学的五山禅僧担任。他们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对明的朝贡任务,而且在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少佳话,与罪孽深重的倭寇形成鲜明对比。 [/SIZE] 二、明代时期的倭寇 在叙及室町时期的对外关系时,不能不提及倭寇问题。所谓倭寇,是指从朝鲜的高丽朝至李朝,我国的元朝至明朝,在朝鲜半岛至中国沿海之间肆虐的日本海盗集团。[/SIZE][9][/SIZE] [PP] 历来学界通行将倭寇活动大致分为前后两期,即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中叶为前期,16世纪后半为后期。作这样的划分,时间不是其中的主要标准,更主要是前后两期倭寇在性质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SIZE][/COLOR] [PP] 前期倭寇,虽然其间可能杂有极个别的非日本籍人,但绝大部分是日本人,他们一般是受其领主、大名或者地头等的指使和组织,掠夺朝鲜半岛和我国沿海地区的粮食、水手及其劳力。鉴于明太祖采取软硬兼施的双管齐下政策,加上之后永乐朝中日邦交的正常化,较大规模的倭寇活动接近平息,但零星的骚扰和劫掠几乎没有中止过,给我国的东南沿海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SIZE][/COLOR] [PP] 后期倭寇无论是人员组成还是劫掠目的都与前期有所区别。“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这是学界对后期倭寇成分比较通行的说法。不过这种说法不够全面,后期倭寇的组织者、行动的策划者、抢劫的实施者,均以日本人为主。人数上占一定比率的中国人,一部分是沿海人民反抗当时统治阶级以及统治政策而铤而走险,大多数则是被日本倭寇强迫充当炮灰。从劫掠目的看,一般只抢大户,或者对官吏加以报复。因而,劫掠的范围也与前期不同,除了深入内地外,还有流劫数郡的现象。 [/SIZE][/COLOR] [PP] 日本的一些学者正是利用后期倭寇的特殊性,以点概面,在叙述这段历史时,只用“边民”一词,而自始至终不提“倭寇”两字,企图淡化或者否认倭寇犯下的滔天罪行。而与前者相反,另一些极端主义者却以耻为荣,对倭寇的行为用“邦人的海外发展”、“雄飞国外的通商贸易”、“旺盛的冒险心”等词语来进行美化和粉饰,这是完全违背历史事实的。[B] [/B][/SIZE] 三、明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明朝的文化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对日本产生影响。第一是人物的交往,其中又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永乐朝(1403-1424)以前,三三两两搭乘商船来中国的求法僧。他们的目的和入元僧一样,与其说是钻研禅学,不如说是来体验中国丛林生活,领略中国风情,学作可与明朝人媲美的诗文。因为他们留明时间较长,所以对于中国文学以及其他各种文化的移植,极有贡献,其中以绝海中津和汝霖良佐等人最为有名;第二种是带着日本方面的使命而入明的僧侣,他们虽然是使臣,但其中不乏长于诗词文艺的人物。他们尽管在明时间不长,不过一二年,但竟有在中国博得很高声誉的人。如仲芳中正奉成祖赐命书写“永乐通宝”钱文;桂庵玄树每成一诗,便传诵艺林,被称为有盛唐之风;雪舟等杨受尚书姚公的委托为礼部院作壁画,明帝看到后,认为是希世之宝,命他任天童山的第一座,等等;第三种就是渡日明朝人,他们大多数是学问、道德闻名遐迩的高僧,尽管留日时间短促,却广泛地与日本的文人特别是五山僧侣交往,为日本同行题词、写序、修改、讲学等等,为日本的诗文、学术带去了很多新鲜的刺激。 [/SIZE] 然而,一种文化仅靠人员流动来传播和继承毕竟有它的时间性和局限性。因此,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结晶的书籍应是最理想的传播工具了。这就是明朝文化影响日本的第二条途径。 [/SIZE] 首开求赐书籍之例是在1402年明使一菴一如东渡之际,日僧岐阳方秀曾请求《华严清凉国师大疏》、《晋水源师节录注经者》、《演义钞》、《科文》、《圭峰行愿品记》、《原人发微录》、《禅源诠都序》等书籍;1408(应永十五)年,日本使节回国时,曾请求明廷赐予仁孝皇后撰写的《劝善》、《内训》两书各一百本;1468年,足利义政在派遣使节时,竟令瑞溪周凤在附件上记录了求书目录18种;1477年,义政通过遣明使再次求赐《佛祖统纪》、《教乘法数》、《三宝感录》、《法苑珠林》等12部典籍。当时传入日本的书籍还有《翰墨全书》、《大明一统志》、《大明官制》、《武经七书》等等。 [/SIZE] 大量汉籍的输入,给日本汉文学一种清新的刺激与兴奋,对五山僧侣所撰的汉文摆脱倭臭起了较大作用。 [/SIZE] 明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还表现在印刷术、医学、礼仪、美术工艺、食物等等众多领域。 [/SIZE] 四、日本与朝鲜的关系 1392年8月,高丽的李成桂自立为王,改高丽为朝鲜,便派僧觉锤出使日本,要求日本禁倭。因此,倭寇问题的解决就成了日、朝两国的燃眉之急。李成桂以怀柔与奖励为基本原则,分化倭寇。 [/SIZE] 然而,这种处置方法虽然能一时缓解危机,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倭寇给朝鲜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1429年出使日本的朝鲜通信使朴瑞生在归国报告中记载了被倭寇掠到日本后的惨景:“倭贼侵略我国,虏我人民,把他们充当为奴婢或者转卖异国,永不得回。他们的父母兄弟悲痛欲绝,直到今天还有多少人无法报此冤仇。我们的舟每停靠一处,被虏的人就争先恐后想逃上船来,无奈因身上坚囚枷锁而未果。此情此景甚是悲惨。日本人多粮少,很多奴婢被卖,更有甚者拐卖人家子弟。这种现象随处可见。”[/SIZE][10][/SIZE] 15世纪时,对马岛主宗氏以及幕府将军、诸大名、诸豪族等都各自遣使前往李氏朝鲜,积极促进两国贸易。朝鲜则为了防止类似倭寇行为的再次发生而与之周旋,但又惧怕因贸易扩大而增加财政负担,所以对贸易加以限制。1443年日朝缔结“癸亥协定”,实行“信牌制”贸易。贸易限制的结果,拟欲扩大贸易的日本与朝鲜之间便形成对立,最终引发了“三浦之乱”。暴乱之后,朝鲜态度转为强硬,与对马断绝一切关系。1512年日朝签订“壬申条约”,日本力图恢复往日与朝鲜贸易的规模,但朝鲜只开乃而浦一港,且不许日本人居住。自此,两国贸易日趋衰落。 [/SIZE] 五、日本与琉球的关系 琉球从14世纪70年代开始与明朝发生主从关系,对明朝频繁朝贡。当时九州北部的博多已成为东亚贸易的转口站。琉球的船只则从博多与鹿儿岛的坊津等港埠,将南洋出产的香料、药材、染料等输往日本,然后又从日本采购刀剑、折扇、硫磺、铜等货物转售南洋各地。琉球商船前往暹罗、安南、苏门答腊、爪哇等地的贸易异常活跃。在此时期,日本商船前往琉球的也日益增多。琉球输入的南洋产品也有经由这些日本商人转到明朝与朝鲜出售的。 [/SIZE] 直至明朝嘉靖年代(1522-1566)中叶,因倭寇骚扰,明朝与琉球两国关系遂疏远,而一直与琉球保持着若即若离关系的日本,趁机与琉球密切关系,琉球与萨摩间的交通逐渐频繁。 [/SIZE] 1588年8月,当岛津义弘前往京都谒见秀吉时,秀吉曾告诉他有使琉球服属之意。于是义弘在同年末派大慈寺僧侣龙雪前往琉球传达秀吉旨意。这时,秀吉再次促其输贡修职。1589年,日本又促琉球遣使赴日,否则就要出兵征讨。尚宁登上琉球王位后不久,就遣使至萨摩,致书并献方物以修和好。岛津氏陪伴琉球使者谒见秀吉,秀吉大喜。后秀吉亲自修书尚宁,声言不出数年就要征讨明朝,琉球也宜出兵来会。1591年,岛津氏又致书尚宁,指出关白正欲征讨朝鲜,命琉球务在明年二月以前,将七千五百人十个月的粮食运至坊津,然后设法将它们运至高丽。接到此书,琉球群臣愤慨激昂,一致认为应拒绝日本的无理要求。秀吉乃致书尚宁曰:“我自卑践膺运兴,以威武定日本,六十余州既入掌中,至远近无不共朝贺。然尔琉球国,自拥弹丸之地,恃险远,未聘贡,故今特告尔,我将明春先伐朝鲜,尔宜率兵来会。若不用命时,先屠乃国,玉石俱焚之。”[/SIZE][11][/SIZE]侵略者的嘴脸暴露无遗,为日本日后吞并琉球埋下伏笔。[/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3:03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四节 文化 一、室町文化 室町文化是日本国内诸种文化融汇而成。在这一时代,文化气象日新月异,在传统公家文化的基础上,武家文化独树一帜。此外,国人、农民乃至町众地位日益上升,由此而催生出了丰富多彩的庶民文化。 [/SIZE] 1、朱子学的隆盛 [/SIZE] 后醍醐天皇在做皇太子的时候,就喜好钻研佛教与儒学。在玄惠法印进入宫廷讲授儒学之后,实际上已经开始传授重义理的朱子学。后醍醐天皇对朱子学的看重是有其长远政治目的的,他希冀以朱子学的名分论为号召,鼓动更多公卿、武士起而勤王,趁幕府衰弱之际,夺回已失去的权利。后醍醐天皇不仅在宫中宣扬朱子学,而且利用儒学讲坛作为掩护,纠合亲信秘密进行倒幕的组织准备。所以说,日本历史上的“建武中兴”与朱子学有着密切关系。 [/SIZE] 北畠亲房是忠于南朝的重臣。他在后醍醐天皇病逝后的1339年写成了《神皇正统记》,其根本意图在于说明南朝统治的正统性。他在书中写道,日本的皇统连绵是日本乃神国的体现,皇室正统的来源在于其祖先就是神。书中“以有德者继承为正统”的观点,也是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 [/SIZE] 参与足利尊氏施政性纲领《建武式目》制订的人,有原镰仓幕府的“平定众”是圆、真惠,奉行太田七郎左卫门、明石民部大夫行连、布施彦三郎入道,儒学者日野藤范、玄惠法师等。《建武式目》主要内容有禁奢侈、行俭约、镇暴行、止贿赂以及选贤者任官等等,显然是以儒学为指导思想。 [/SIZE] 2、五山文学 [/SIZE] 自从平安时代以公卿为中心的儒学式微以后,代之而起的就是以五山禅僧为中心的禅林儒学。因佛教经典都是以汉文书写,所以汉学乃成为僧侣的必修课程。然而这一时期的汉学,乃是以探讨性理之学的宋学为主。禅僧兼学宋学,除了传播禅宗的需要外,还出自禅宗内部生活的日常需要。禅林的日用文书多用汉字“骈文”体。这种骈俪体的四六文,经常要引经据典,除引用禅宗语录外,还引用大量儒典、诸子百家乃至中国文学作品。要应付五山的日常生活,禅僧不仅要学会写四六骈文,还要熟记许多经典。因此,五山汉文学空前兴隆。当时五山禅林颇与中国相似,尤崇尚华风生活,其所撰的诗文也有与元明文人并驾齐驱者。 [/SIZE] 3、贵族化的武士文化 [/SIZE] 北山文化的象征是足利义满建于京都的金阁,它所体现的是传统的公家文化与禅宗文化的两相兼容。同时,它又受到来自明朝的深刻影响。在这种文化中,既包含当时将军、守护等上层阶级的趋向,也反映了从前代开始同大陆有着密切交流的临济宗受到幕府的保护,被将军家确立为“五山之制”而日渐隆盛的史实。 [/SIZE] 东山文化的象征是足利义政在京都左京区建造的银阁。银阁系两层建筑,下层为书造,上层为唐风楼。东山文化继承了北山文化的传统,但较之北山文化的华丽色彩,它更尊重风雅处世的精神,追求枯淡幽玄之境界。 [/SIZE] 二、安土、桃山文化 1、世俗文化 [/SIZE] 御伽草子这类作品以老若妇孺为对象,多为通俗易懂的短文,内容大抵是拟人化的神话、传说、童谣、怪谈之类,宣扬无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才华就能出人头地,反映了庶民的呼声与祈望。 [/SIZE] 连歌最初属于和歌之余技,因其题材表现新鲜、自由,后来独立成为一种大众喜爱的民众文艺,为江户时代俳句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SIZE] 大约在12世纪前后,中国汉代的散乐传到日本后形成为猿乐,到了室町时期经观阿弥、世阿弥父子的改良创新,演化为能乐。能乐是一种博采众长的复合艺术,至今依然保留许多中国文化的要素,其将近三分之一的曲目取自中国题材。与能乐相比,狂言的庶民性就更为明显,题材大都取自日常生活,内容滑稽可笑,追求一种诙谐、通俗、娱乐的效果,往往与能乐同台演出。 [/SIZE] 2、贵族文化 [/SIZE] 中国茶的东传可以追溯到遣唐使时代,然而饮茶习俗真正在日本流行,得益于荣西撰写的《吃茶养生记》(1211年)。16世纪千利休倡导“佗茶”,日本独特的茶道才成型。日本茶道崇尚“和敬清寂”的境界,茶室基本属于书院样式。 [/SIZE] 建筑的典型是城郭,它的特点是集办公与居住于一体,除防御工事外,其外围有数道护城壕与石垣高筑,雄伟壮丽,它是城主权利的象征,其代表为天主阁。二是住宅的建筑,则流行“书院造”,聚乐第、大德寺唐门可为其代表。 [/SIZE] 三、西方文化的传入 [PP]室町时代后期,整个世界正处在大航海时期,因此,日本与西方的相遇是必然的。最早抵达日本的西方人是葡萄牙人,他们带来西方的器物、宗教、科技知识,给东方传统的室町文化,涂上一层西方文明的奇异色彩。 [/SIZE] [PP] 1、“铁炮”(鸟铳)的传来 [/SIZE] [PP]早在1543年,自广东航向宁波的佛郎机(葡萄牙)人,在宁波附近遇到飓风,被漂流到九州南部大隅半岛南方约二十公里的种子岛岸,遂将“铁炮”东传日本。铁炮传至日本以后仅两三年时间,便开始在根来、堺、国有等地制造,从而改变日本的战术。 [/SIZE] [PP] 2、天主教的传播 [/SIZE] [PP] [/SIZE]葡萄牙人开拓的对日贸易,也为西方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契机。1549年8月15日,耶[/SIZE]稣会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搭乘商船在鹿儿岛登陆,这预示着一场外来文明的暴风雨即将来临。继沙勿略后,天主教传教士络绎而至,他们以贸易为诱饵,劝说大名接受洗礼,从而获得在大名领域内传教的权利。日本的天主教信徒,不单是大名和武士,包括商人、农民、渔民等广大阶层。天主教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广,令人惊讶,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战国大名利用天主教加强经济和政治实力;传教方式日本化;广泛兴办社会慈善事业;顺应民心;耶稣会的主观努力。除此以外,文艺复兴后欧洲创造的科学技术、人文思想等先进文明,在16世纪以后形成一股难以阻挡的潮流。[/SIZE][12][/SIZE] 3、南蛮文化 [/SIZE] [/SIZE]凡在这一时期从西方传入的文化,不论是有形还是无形,是物质还是精神,都被称为[/SIZE]“南蛮文化”。主要包括宗教思想、伦理道德、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等等。 [/SIZE] [PP] 在宗教思想上,天主教信奉唯一的上帝,反对偶像崇拜和祖先信仰,主张神权高于君权。因此,这种思想在日本的传播,意味着将会动摇日本人的宗教信仰。 [/SIZE] 在伦理道德上,天主教主张男女平等、个人自由、一夫一妻,重视贞操反对淫乱。因此日本国内的许多现象均遭到天主教的指责和攻击。 [/SIZE] 天主教出于传教的目的,将天文学、地理学、历算、测量学等科学知识传入日本,使日本人大大开阔了眼界。 [/SIZE] 另外,天主教传教士还在日本各地积极兴办教会学校,给日本全民的文教事业作出了很多贡献。他们还把西方艺术引入日本,为日本的民族艺术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 [/SIZE] [PP][HR][/SIZE][PP][1]王金林:《日本天皇及其精神结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4页。 [PP][2](日)《大乘院寺社杂事记》之十二,东京角川书店,1964年11月,第317页。括号内为原书误字。 [3]日本《国书人名辞典》(岩波书店,1996年11月)中关于斋藤道三的出生年有两种说法即“1494年”和“1504年”;而《国史大辞典》(吉川弘文馆,1997年4月)中认为其出生年月不详。 [PP][4]日本《国史大辞典》(吉川弘文馆,1997年4月)认为丰臣秀吉出生于1537年。 [PP][5]日本《日本史大辞典》(平凡社,1993年8月)中认为长宗我部元亲出生于1539年。 [PP][6](日)田中健夫等编:《善邻国宝记》,集英社1995年版,第138页。 [PP][7](日)田中健夫等编:《善邻国宝记》,集英社1995年版,第140页。 [8](日)森克己、沼田次郎编:《日本史丛书》之五“对外关系史”,东京山川出版社,1978年8月,第90~91页。 [PP][9] 郑樑生在《明代中日关系研究》(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5月)一书中指出,“倭寇”两字首见于《高丽史》高宗十(1223)年五月条所记“倭寇金州”。日本学者石原道博在《倭寇》(吉川弘文馆,1964年4月)一书中也持同样观点。而日本学者田中健夫在《倭寇——海的历史》(株式会社教育社,1982年2月)中指出,如果纯粹从字面上追述“倭寇”两字的最早出典,应是在公元414年高句丽长寿王为其父广开土王立的碑文中。(该碑现存中国吉林省辑安。)其内容为“十四年甲辰,而倭不轨,侵入带方郡,大王率兵自石城岛连船渡海带方,倭退至濮句满城,然后相遇,王衡要截荡刺,倭寇溃败,斩杀无数。”而把“倭寇”作为一个固定的名字来使用,田中健夫认为应该是在高丽忠定王二(1350)年之后。 [PP][10](日)村井章介:《中世倭人传》,岩波书店,1993年3月,第30页。 [PP][11]特引自郑樑生:《明代中日关系研究》,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3月,第536页 [PP][12]王勇《日本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353页。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3:05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七章[/COLOR] 江户时代[/SIZE][/COLOR] 第一节 幕藩体制 一、江户幕府的成立 德川家康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对巩固日本德统一起了决定性作用的人物。他生于1542年三河国(今爱知县)的岗崎城人,幼名竹千代。曾作为人质跟随战国大名今川义元征战南北。今川义元在桶狭间战役中死后,家康乘机独立,并转而与织田信长联合,发展自己的势力。1582年,织田信长被刺身亡,家康则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成为占有骏河、远江、三河、甲斐、信农五大国的大名。1584年,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家康大胜羽柴秀吉(丰臣秀吉)。但考虑到自己的实力,家康向秀吉妥协,并通过与秀吉联姻等方式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1590年,丰臣秀吉完成了统一大业,德川家康被封于关东江户城(今关东一带)。1596年家康被封为内大臣,五大老首席。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翌年德川家康进入伏见城本丸,成为事实上的执权者。 [/SIZE] 丰臣秀吉死后,五大老与五奉行虽表示诚心辅佐秀吉遗子秀赖代行政务,但各自心有打算。其实,丰臣秀吉死以前,他的近臣就已分成两派,以石田三成为首的文吏派和以加藤清正为首的强权派。德川家康与强权派关系密切,他积极地笼络人心,操纵派系对立,开展独占霸权的活动。 [/SIZE] 1599年,文吏派的干将、五大老之一,前田利家病死,政局均势被打破,形势有利于家康。1600年,家康以上杉景胜不从朝廷命令、图谋反叛为由,组成东军,攻打会津。此时,石田三成乘机与其他四奉行谋划组成西军,推毛利辉元为盟主,共同弹劾家康,并于7月攻下东军的据点伏见城。9月,西、东军先后进入美浓(今歧阜县)。15日,双方在东西4公里,南北2公里的关原盆地展开了激战。东军忠诚合作,战斗意志昂扬,而西军内部意见不统一,人心涣散,小早川秀秋又忽然倒戈,最终这场战斗以东军的胜利而告终。石田三成、小西行长、安国寺惠琼等被捕,10月在京都六条河原被处以死刑;毛利辉元、岛津家久收拾残局回到自己的领地。 [/SIZE] 德川家康取得霸权之后,立即开展铲除异己、分封亲党的活动。多达88位大名被“[/SIZE]改易”或“除封”,丰臣秀吉的儿子丰臣秀赖只得到摄津、河内及和泉三地,成为收入仅65万石的“大名”。1603年,德川家康效仿镰仓时代的源氏与室町时代的足利氏,强迫朝廷封他为右大臣和征夷大将军,并将江户作为自己的据点,成立了幕府。当时的江户破旧败落,无法与本州西部各大名的封地相比。德川家康艰苦创业,苦心经营,在取得征夷大将军之后经过精心建设,终于将江户建设成足以与京城相匹敌的政治经济中心。为独占政权,削弱皇室的权利,江户幕府于1614年颁布了《禁中及公家诸法度》,不仅取消了朝廷对武官的任命权,并规定天皇的活动只限于从事学问。同时,为防止丰臣氏卷土重来,德川家康对身处富庶的大坂一带的丰臣秀赖展开了打击。1614年,他制造了“方广寺钟铭事件”,发动对大坂的进攻,并于次年占领大坂,迫使秀赖母子自杀,终于彻底清除了来自丰臣氏的威胁。 [PP] 德川家康在执掌政权二年后,让位于儿子德川秀忠,隐居于骏河自己的老巢,遥控江户幕府。经过第二、三代将军的经营,江户基本确立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SIZE] 二、幕藩体制的确立 [PP][B] [/B] 江户幕府的统治,将军是绝对的中心,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将军之下设有“大老”、“老中”、“若年寄”等职。“大老”,为特别指任的执政官,具有较高的地位,但并非常设;“老中”,经将军授权直接掌管政务,一般由4至5人组成,轮流主持政局。“老中”的职责主要有皇室、公卿、大名事务的处理,全国财政、寺社的管理以及外交事务处理等等。为确保德川氏的统治地位,幕府对“老中”人选的选用非常谨慎,除考虑个人能力之外,与德川氏的亲疏关系也成为入选条件之一。据统计,整个江户时代共有“老中”143人,其中“御家人”、“谱代大名”等与德川氏关系密切的人占据了95%左右,[1]足见德川氏为维护统治用心良苦。“若年寄”也参与政务,分掌旗本、御家人及江户市政。“若年寄”的人选也大多出自德川氏亲近。“老中”下还设有许多职务,如江户奉行、寺社奉行、勘定奉行等等,他们管理江户一带的政务、司法以及全国寺社、财政等事务。 [/SIZE] [PP] 幕府的监察机构有“老中”下属的“大目付”与“若年寄”下属的“目付”,监视上至“老中”下至一般武士的行为。幕府的最高司法机构为“评定所”,由“老中”、若年寄、三奉行、大目付、作事奉行等人员组成,审议一些涉权范围较大的案件。 [/SIZE] [PP] 幕府的军事机构由直属御家人、旗本及各藩与所属武士组成,重要的城市由“定番”轮流守卫。有重要的战事时,各地的大名就是军事统领,他们有对幕府担负军役的义务。但总的来说,全国大名的兵力无法与幕府的军事力量相抗衡。 [/SIZE] [PP][B] [/B] 幕藩体制是德川家康以来建立的统治模式,“幕”即位于江户以将军为中心的幕府,“藩”即由幕府任命的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大名”。幕府把持中央的大权,地方上的藩政则交由“大名”来管理。“藩”的统治机构也与幕府机构基本相似,但大名具有一定的自治权利。这并不代表大名对地方藩政的完全掌握,大名的权利首先要以对幕府的绝对支持为前提,幕府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度规范和限制大名及下属武士的权利与义务,并且利用各种手段削弱大名对幕府的对抗力,确保大名既能管理好地方事务,又不会威胁到幕府的统治。 [/SIZE] [PP] 首先,幕府以亲疏关系将大名们划分为“亲藩”、“谱代”、“外样”三类。“亲藩”就是将军家的亲属大名,与德川家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尾张德川家、纪伊德川家、水户德川家,被称之为御三家;“谱代大名”是指在关原之战以前就历代服侍于德川家的家臣,在江户幕府成立时共有68家,分别称之为安详谱代、冈崎谱代、骏河谱代;“外样大名”,是关原之战后新臣服的大名。与德川氏关系密切的大名被安排在江户的周围,外样大名被封往边远地区,并定期到江户参观。许多大名由此耗去大量财力与精力。幕府还规定一藩只能保留一座城堡,其余全部拆毁。 [/SIZE] [PP] 大名的统治结构与中央幕府基本相似。如“家老”相当于幕府的“老中”,藩下各町也派“町奉行”驻守,也设有监察官“大目付”等等。大名向下直接掌管农民,征收租税,向上则承担各种公役和军役,如修建工程,战时组织军事力量等。 [/SIZE] [PP] 这样,将军通过领地的分封与俸禄的提供,与各地大名、武士结成牢固的君臣、主从关系,大名及其下属武士、家来则向将军宣誓效忠,并担负一定的义务。大名与其下属也结成相似的关系。因此,全国大名虽然呈现割据状态,但由于将军及幕府的绝对支配地位,幕藩体制安全运行了两个半世纪。 [/SIZE] [PP][B] [/B] 为进一步牢固幕藩体制,幕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如前述的《禁中及公家诸法度》,限制皇室的权利及活动范围,同时对大名及武士也实行严格控制。1615年,幕府颁布的《武家诸法令》,规定了大名及武士阶层的活动准则及对幕府的义务。《武家诸法度》共分13条,内容包括大名、武士的生活规范,如服制、乘舆制度、婚姻制度等;生活方式如勤俭、禁止群游群饮、修炼“文武马弓之道”等;对上义务方面,首先是要定期到江户参见将军,其次不可隐瞒包庇任何有违于幕府法制的行为与人,禁止修缮新城等。《武家诸法度》要求各地大名与武士严格遵守,若有违反,就要被处以幽禁、没收领地,甚至赐死。 [/SIZE] [PP] 1635年,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时期,幕府任命名儒林罗山主持,对庆长版《武家诸法度》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将原有的13条法规扩充为19条,并进一步规范了大名的义务。特别是严格规定各地大名、小名必须隔年到江户拜见将军,即一年驻守领地,一年执勤幕府,回领地期间大名的妻子留在江户作为人质,这就是著名的“参观交代”制度。“参观交代”制度一方面限制了大名的政治活动,一方面由于参观的巨大开支,牵制了大名的财力,削弱了大名对幕府的抵抗。幕府由此加强了对大名的控制,进一步巩固了其统治地位。 [/SIZE] [PP][B] [/B] 幕府实行幕藩体制的统治方式,其根本支柱是严格的不可僭越的等级身份制度。为实现少数武士对人口占大多数的农民及“町人”的统治,所谓“士农工商”的身分区别被不断强化并固定下来。“士”指武士阶层,“农”指农民,“工”、“商”差别不大,指商人与手工业者,他们被统称为“町人”。在这四个阶层中,武士的地位高高在上,他们修习武艺与学问,佩戴双刀,一把用于杀敌,一把用于自裁(剖腹)。假如农民与“町人”有“犯上”的行为,武士有权不经过上级而直接将他杀死。与武士相反,农民、“町人”等平民的地位相当底下。幕府对农民的劳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严格的规定,极力诈取其全部的剩余劳动;由于幕府“重农轻商”政策的限制,“町人”的活动也受到多方限制。平民不能象武士那样拥有姓氏,遇到大名出行等场合,必须伏地跪拜,不能抬头。另外,在各阶层内的等级制度也十分严格,如武士又分为“侍”、“徒”、“中间”等级别,徒以下的武士遇到上级,也应伏拜路旁。农民中有“持高”农民与“无高”农民之分;町人也有复杂的门第与身分差别。在四民之下的还有秽多、非人,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SIZE] [PP] 统治阶级中的皇族、公家、僧侣与神官不属于四民之列。 [/SIZE] [PP] 幕府就是这样严格地铸造起等级身份制度的铜墙铁壁,以保证其阶级统治顺利进行。 [/SIZE] 三、禁教与锁国 [PP][B] [/B] 江户幕府成立后,虽然德川家康曾通过各种途径要求与明朝恢复国交,但由于明朝政府对丰臣秀吉的侵略言行记忆犹新,加上国内政局不稳,对此反应不甚积极。幕府又企图利用再开“勘合贸易”、将贸易区移至琉球、将琉球十年一贡制改为一年一贡制等措施实现对流球的控制,遭到了明政府的拒绝。 [/SIZE] [PP] 在这期间,日本与朝鲜关系通过对马岛藩主宗氏的外交努力得以改进,1609年,两国缔结《己酉条约》,恢复了国交与贸易关系。而对于琉球,德川家康则以琉球亲明为由,出兵琉球,迫使其从属岛津藩。 [/SIZE] [PP] 德川幕府与南洋各国之间实行“朱印船贸易”制度。庆长年间朱印船的触角深及暹罗、吕宋(菲律宾)、交趾(越南中部)、东京(越南北部)、柬埔寨、西洋(澳门)、安南等19个地方,而到了元和(1615-1623)、宽永(1624-1643)年间,朱印船贸易的港口就集中到了高砂(台湾)、东京、暹罗、吕宋等7个地方。在往来贸易的同时,日本人在所到国当地建立起的贸易驻地——日本町。 [/SIZE] [PP] 16世纪的世界海域一直被旧教国葡萄牙、西班牙所控制。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人摧毁后,葡、西两国的东亚海洋贸易遭受到了来自新教国英国、荷兰的挑战。葡萄牙人数次在幕府面前攻击英国与荷兰,德川家康不以为然,反而对英、荷贸易产生极大的兴趣。经过激烈的竞争,葡萄牙、西班牙在东亚贸易战中败给英国与荷兰。由于对中、日贸易的苦心经营,荷兰又逐渐取得了贸易的优势地位,到17世纪20年代,荷兰成为西方独占对日贸易的国家。 [/SIZE] [PP] 在国内,幕府对外来宗教尤其是对天主教的发展越来越警觉。德川幕府建立初期,因贸易的需要,对天主教的传教活动采取默认的态度。天主教势力得到很大发展,参加者从平民到武士甚至大名诸侯一应具有。他们结成坚强的组织,宣传上帝的权威与人人平等的思想,这与幕府的“神国”思想及等级身份制度相违背;加上新教国家英国与荷兰因贸易的竞争关系,对天主教支持国西班牙、葡萄牙不断进行挑拨,幕府愈来愈感觉到对天主教进行镇压已刻不容缓。 [/SIZE] [PP] 1612年,天主教大名有马晴信击沉一艘葡萄牙商船,为讨封他的肥前旧领地,有马氏向德川家康近臣本多正纯的家臣冈本大八行贿,但事情未获成功,有马向本多正纯追问,冈本大八受贿事发,被本多囚禁。在狱中,冈本又揭发有马晴信谋杀长崎奉行。幕府以谋杀、受贿罪且两人均为天主教徒为由,赐死有马,火刑冈本大八。并以此为契机,断然发出禁教令,宣布幕府直辖都市骏府、江户、京都、长崎等地禁止天主教的传播,并要求摧毁域内所有天主教堂。1613年大久保忠邻被任命为“伴天连追放总奉行”,进入京都,负责摧毁京都的教堂,流放天主教传教士,并强迫那里的天主教信徒“改宗”。1616年,幕府命令岛津家久消灭领内“百姓以下”一切天主教活动,禁教的重点由清除外国传教士活动转向对国内一般教徒的迫害。1622年发生了著名的“元和大殉教”事件,西班牙等外国传教士、日本教徒及朝鲜、中国人55人被集体屠杀。幕府还采用“踏绘”的手段搜查信教民众,一旦被幕府发现,信徒就被处以游街、拷打甚至竹锯、火刑等各种残酷的刑罚。许多教徒被迫改宗。 [/SIZE] [PP] 九州肥前的岛原与天草,是天主教在日本的发祥地,自1634年以来两地天灾不断,幕府却一再逼交租税,并对信教民众展开残酷迫害。两地人民忍无可忍,推举16岁的少年天草时贞四郎为首于1637年发动起义。参加起义的群众很快发展至3.7万人,包围了岛原城。农民、浪人武士、天主教徒是这次暴动的核心。幕府紧急调动兵马,令执勤于京都的西南藩主回国镇压起义。双方僵持了数月,天草军终因长期困守,弹尽粮绝,被幕府军镇压。天草时贞四郎战死,被俘民众全部被杀害。岛原起义是一次以宗教为号召口号的农民起义运动,一方面冲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秩序,另一方面更引起了幕府对外来宗教的恐惧,为全面锁国埋下了伏笔。 [/SIZE] [PP] 伴随着禁教的展开,幕府逐步加紧了锁国的脚步。早在1616年幕府就下令除明船以外的外国商船只能在平户、长崎两港停泊。1620年,禁止日人随外国商船出海并输出武器。1622年“元和大殉教”之后,驱逐葡萄牙、西班牙人出境及禁止入境通商。随后幕府分别于1633、1634、发布第一、二次“锁国令”,在进一步驱逐境内的天主教势力的同时,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与贸易,宣布只有经过特许的船只(奉书船)才能出海。1635、1636年又接着发布第三、四次“锁国令”,禁止一切船只驶往海外,海外归侨、葡、西混血子女一律处死等。1639年幕府发布第五次“锁国令”,全面限制一切外来船只。规定只有中国、荷兰的船只才能与日本通商,且通商地点限定在长崎一港。朱印船贸易被禁止,幕府垄断了所有对外贸易。1715(正德五)年,幕府发布《正德新令》,限定每年来航的中国船只不能超过30艘,银6000贯;荷兰商船限定2艘,银3000贯。 [/SIZE] [PP] 这样,日本经过数十年的禁教锁国运动,一步步关上了国门。日本对西方的开放如惊鸿一瞥,立即转入对本国文化的咀嚼与对民族产业的经营上。[/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3:05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二节 江户时代经济的发展 一 、封建领主制经济发展状况 [PP][B] [/B]江户时代的经济制度是一种封建的小农经济。16世纪末,日本人口的80%以上为农民。基本的生产关系为各藩领主直接控制广大农民,农民为领主耕种一块世袭土地,并交纳一定量的实物地租和贡米。这种被称为“本百姓”的自耕农,是德川幕府时代幕藩体制的主要经济基础。 [/SIZE] [PP] 幕府的收入主要依赖农民的年贡。因此为保证大米等粮食的供应充足,幕府千方百计提高对土地产量的剥削,不断地变换租税收取制度,提高农民上税的份额,对农民的搜刮几乎到了使农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境地。为防止农民从土地上流失,严禁土地的永世买卖。同时为了防止农村生产、生活的商业化,1650(庆安三)年,幕府向全国农民发布《庆安告谕》,禁种经济作物,提倡节约。并通过改革币制、强制捐献、垄断专卖等形式压抑商品经济的发展。 [/SIZE] [PP] 尽管如此,商品经济还是在农村出现了,农村的生产力程度由于生产工具的改造以及栽培技术的提高而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一部分农民开始有了年贡之外的剩余产品。这为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创造了条件。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富农、地主雇佣贫雇农进行土地的耕种,同时在农村开设手工作坊,进行商品的经营,牟取更大的利益。乡村商人统包农民的农产品及手工产品,销往外地。同时城市商人也把目光投向农村,他们向农村收购产品,牟取利润。封建领主出于生活与财政的需要,也不得不鼓励农民进行一些经济作物的生产,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产生了农业特产区,如棉花生产集中在畿内和东海地区,养蚕集中于关东和东山地区,大豆盛产于本州东北地区。这样的地区性特色农业为农产品的商品化提供了契机。米、棉、油等农产品除了上交部分外,剩余部分都作为商品出售。自然经济逐渐受到冲击。 [/SIZE] [PP] 农村经济作物的生产,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从17世纪末开始,农村手工业成为手工业发展的显著特点。农产品的商品化,使农村卷入商品经济的漩涡。上交给幕藩的租贡和农民的剩余品都向货币趋势发展。17世纪后半期开始,为解决复杂的财政生活需要,各幕藩开始实行初期专卖制,并开始经营地方性特色手工业。一部分农民在商业活动中独立出来,成为新兴的阶层。经过商人的活动与幕藩的经营,各地手工业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自己的特色。手工业的主要产地有:京都西阵、九州博多的丝织业,大阪附近的棉织业,越前、美浓的造纸业,滩、池田、伊丹的酿酒业等等。 [/SIZE] [PP] 由于各产业的发达与“参观交代”制度的影响,交通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形成了以江户为中心的呈反射状的交通要道。沿海岸到京都的东海道、经信浓到京都的中山道、通往甲州(今山梨县)的甲州街道、去往奥州(今东北地区)的奥州街道与通往日光的日光街道被称为当时的“五街道”。由于运送大米与物质的商船的增加,航运事业也逐渐发达起来。 [/SIZE] [PP][B] [/B] 随着各产业的发达,城市的发展进一步繁荣。为削弱各地大名的反抗力量,1615年幕府下令摧毁除藩主居住地以外所有地方的城堡,保持“一国一城”。幕藩的领主将武士聚集到城堡周围,并召集手工业者、商人也聚集到这里,形成“城下町”,在“城下町”的基础上慢慢发展了城市的规模。到17世纪末,全国上下已有城市300余座。其中江户、大坂、京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以江户为例,不仅是幕府所在地,而且是经济文化的中心。据1693年的调查,江户各阶层的人口总数有100余万,超过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伦敦。大坂为当时商业的中心,有“天下的厨房”的美誉,江户时代在这里形成了全国市场的中心,活跃在城市的町人与进出大坂的商人使大坂成为当时最具活力的城市,人口也仅次于江户。另一个繁华的城市就是京都,18世纪初城内外人口达到36万左右。 [/SIZE] [PP] 城市的兴盛使商业更加繁荣。为保证商业的利益,批发商门组成同业公会,不断地积蓄起财富,出现了大坂鸿池、江户三井等大商人。 [/SIZE] 与城市商人相应生辉的是农村商人的崛起,他们以农村为据点,展开了与城市商人间的竞争。[B] [/B][/SIZE] 三 、资本主义因素与生产关系的变化 [PP] 德川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全国形成了以大坂、江户、京都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圈。江户是最大的全国消费市场。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船满载大米、酒类、盐、手工制品在江户港停泊。这些产品除了一部分为上交给幕府与藩主的租赋外,一半以上为进入江户流通市场的商品。以大米为例,送到江户的商品大米由米批发商卖给销售商,经“舂米屋”加工后直接送往市场销售,在嘉永(1848-1853)年间,仅江户城就有这样的“舂米屋”2700余间。 [/SIZE] [PP] 在大坂,于1697(元禄十)年,开设了堂岛大米市场,1730年,堂岛米会所成立,下设“正米商内”与“帐合米商内”。“正米商内”负责米券的发放,“帐合米商内”则进行相当于期货交易的证券买卖活动。每年有100万石以上来自畿内、九州、四国甚至东北的大米集中在被称为“藏屋敷”的仓库中,米商用购买的“米切手”(米券)兑换大米运往大坂堂岛米市场进行销售。 [/SIZE] [PP] 除了大米之外,酒的市场也在形成。幕府为稳定米价,曾于1754年下令解除对造酒业的限制,兵库县滩地方、摄津的伊丹、池田都成为著名的酒产地,兴盛的酒制造业还吸引周边百姓参加劳动。另外,盐的产地主要是濑户内海沿岸诸国。17世纪,这里出产的盐占全国盐市场的九成以上。 [/SIZE] [PP] 由于城乡分工扩大,商品生产的流通、合作性日益加强。例如秋田的棉纺织业,其原料就来自藩外的大坂。这种生产方式打破了藩与藩的界限,使商品生产的市场日益扩大。 [/SIZE] [PP] 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把农民卷入了商品生产的环流。农村不仅仅是商品原料的提供地,同时也成为简单加工业的工厂。商人会向农民统购一定的手工产品,支付有限的加工费;地主富农开设手工作坊,雇佣农民进行生产等等,都是这一变化的体现。 [/SIZE] [PP]这样,全国各地各地都出现了相对独立的市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逐渐出现。 [/SIZE] [PP] 19世纪初,出现了由许多工人分工制造同一产品的手工业工场。在农村,地主富农开设酿酒、酱油等手工作坊,雇佣农民进行生产。也有的商人提供原材料和生产工具如棉纱、织机等,组织劳动力生产商品。而在城市,手工工场的数量和规模都达到了相当大的程度。江户时代上层社会穿着的华贵衣物和市民们消费的布料大多出自京都西阵的手工业工场。工场除了平织机之外,还拥有可以织出复杂花纹的“高织机”。西阵的丝织工场在18世纪达到极大的规模。1730年6月京都西阵织造工场遭受大火,损失织机3012台,而这个数字只是全部织机的一半,恢复后的工场,织机数量仍然达到2500余台,可见当时西阵织造工场实力之强。除了酿酒、丝织,其他行业也相继出现了手工工场。[B] [/B] [/SIZE] [PP] 商品经济冲击着封建领主经济结构, 促进了生产关系和农村的阶级变化。首先,出现了一大批豪商,他们利用商品经营中获取的利润,投资于土地垦殖和河川治理,成为拥有商品、钱庄河大量土地的商人兼地主。他们把资本转化为土地,再通过租佃关系剥削农民,转过来又用地租投入商业活动;其次,农民中也发生了分化,大批小农失去土地,沦为租佃农。小农的破产,从根本上动摇了幕藩体制。正是这种生产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推动了推翻幕府,建立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政府的活动。[/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3:07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三节 幕藩体制的动摇 一、幕府统治的腐败 [PP][B] [/B]17世纪后半开始,商品经济的发展势不可挡,封建经济日渐显露危机。幕府在这样的挑战下显得无能为力。与商人的崛起相应的是下层武士生活日益贫困,幕府采取减免武士债务的办法加以挽救,但仍然阻止不了社会发展对武士造成的冲击。不满的武士连续发生数起反幕事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分裂的危机。 [/SIZE] [PP] 在幕府内部,由于挥霍无度,奢侈成风,加上对新的经济形式的冲击缺少把握,幕府的财政逐渐陷入危机。对此,幕府一方面加紧对农民的超经济剥削,对农村提高年贡额,享保年间的农业税取消按年收成丰歉程度课税的旧例,税率由农产品总量40%升至60%。[B] [/B]另外还进行提前征税,有的甚至提前三年征税。对于富农,同样征收各类摊派。另一方面,还加紧对城市手工业者与商人的压榨。如通过发行成色较低的货币,引起物价的高涨;垄断某些特产品买卖;而大商人又与幕府相勾结,通过各种手段,将负担转嫁给下层市民,造成城市贫民生活的贫困。城市贫民的反抗运动不断涌现。 [/SIZE] 二 、武士的贫穷与商人势力的抬头 [PP] 从17世纪后期开始,幕藩的财政连年出现赤字。为维持财政,各藩大名采取的对策之一就是减少家臣俸禄。家臣、武士得不到维持开销所需的俸禄,生活陷入穷困。为了生计,武士们只得用自己的俸禄、官爵、领地最为抵押向商家典当、借款。有的武士无法偿还到期的高利贷,沦落到上街乞讨的不堪境地。 [/SIZE] [PP] 对于武士的窘迫境地,幕府也曾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解决,如发布法令,宣布不接受商人关于武士借债不还的诉讼等等。但整个武士阶层,特别是中下级武士的贫困已是不可挽回的趋势。 [/SIZE] [PP] 与武士的贫困相反,城市商人势力的发展却蒸蒸日上。城乡批发商、高利贷者聚积了大量的财富。在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坂、京都、江户地区聚集了许多巨商,如鸿池、住友、三井等。鸿池一家的收入就相当于10个藩的收益。为维护自己的商业利益,大商家还结成批发商公会,形成全国性的同盟,开始运行全国性的商业经营。伴随着武士的没落、商人的社会地位的提升,旧有的封建等级身份制度开始受到冲击,走向反面。原有的封建统治秩序受到动摇。[B] [/B][/SIZE] 三 、农民与市民的反抗运动 [PP] 封建统治危机使幕府更加残酷地剥削农民,在封建领主压迫下的农民因不堪忍受沉重地负担,集结在农村共同体组织下,向领主请求减少年贡与课税,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越级上告。当他们的愿望没能实现时,往往忍无可忍,采取武力斗争的手段。据统计,享保(1716-1735)年间发生农民起义90次,天明(1781-1788)年间发生114次,天保(1830-1843)年间则发生了近160次。以天保年间为例,农民起义的频率为平均每年11.21次,仅1836年一年就达到了67次。1842年,反对清丈土地的近江农民起义的人数达到4万人,给幕府以沉重的打击。 [/SIZE] [PP] 与此同时,城市中受到幕藩领主与城市大商人双重压榨的城市贫民,成为动摇幕府统治的另一支力量。1675年,江户市民由于米价上涨,向町奉行展开请愿活动,要求借米,获得成功;1732年,发生大饥荒,米商与幕府勾结,囤积米谷,乘机高价出售,引起市民的愤慨。次年1月,进而市民发动了暴动,捣毁米商住宅和仓库,捣毁财务,撕碎帐簿等。1837年,在大坂发生了著名的大盐平八郎领导的市民暴动。暴动队伍走上街头,烧毁店宅,分取店主的财物。这一发生在经济中心大坂的暴动极大地震撼了幕府。在这之后各地的市民斗争风起云涌,撼动了幕府的统治。 [/SIZE] 四、三大改革的失败 [PP] 元禄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幕府统治产生的动摇,使幕府不得不采取摆脱危机的措施。1716年,第8代将军德川吉宗上台,为挽救封建危机,首先推行改革。因其改革大部分发生在享保年间,故被称为“享保改革”。 [/SIZE] [PP]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首先强调将军的独裁统治,发行鼓吹封建伦理道德的书刊,号召天下百姓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加强对大名武士的管理,要求武士恢复狩猎、练习武艺;向各大名、旗本发出节约令,缩减开支;实行官职津贴制,用俸禄调节官职的差异;改变原有的参观交代制度,同意各地大名可以用俸米代替半年的参观交代,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名的负担。经济方面,针对农村人口不断从土地上流失的情况,从1722年起废除以往按每年土地丰歉进行征税的制度,改为“定租制”,即按照近十年土地的平均产量定出租率征税,但 1737年仍旧被恢复为“勘查制”,将土地收成按五公五民(税率为收获量的50%)的比例征收,这一作法更加大了对农民的掠夺。另一方面,幕府鼓励开垦新田,并向开垦的新田征税,对商人开垦的土地,允许他们以地租的形式收回成本。法制方面,制定了《宽保告示集成》、《诉讼处理御定书》等一系列法令、法典,规范幕府统治。 [/SIZE] [PP] 享保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幕府的财政,挽救了幕府的危机。但它一味压制商品经济,幕府与商人的矛盾加深了。同时,它最大限度地剥夺农民地劳动成果,也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强烈反抗。 [/SIZE] [PP] 德川吉宗之后,德川家重接任将军。以老中田沼意次为首的改革派继续进行改革。为了增加财源,田沼意次依靠富商,垦殖沼地;鼓励种植棉、烟草、桑、麻、茶等经济作物和开展加工农副产品;允许商人的特买专卖;批准建立新行会,组织商人会所,收取行会、会所的杂税;支持各藩推行新兴产业;垄断与清朝的民间贸易等。改革后来由于德川家重的亡故,被迫中断。 [/SIZE] [PP] 18世纪70至80年代,日本全国各地天灾不断,1783(天明三)年还爆发了大饥荒,而幕府仍然不顾民情横征暴敛,生活不下去的农民毅然起来反抗,发动数十次农民起义。在城市,商人的投机暴利引起米价的动荡,深受其害的贫民也起来斗争。一时间,起义、暴动遍布全国。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一任老中松平定信上台,开始了幕府的第二次改革,即“宽正改革”。 [/SIZE] [PP] 改革的中心任务仍然是农村经济问题。松平采取的是压制商品经济、稳定自然经济的方针。幕府命令在外乡或城市打工的农民回到土地上,并设立“人足祭场”,对游荡人进行技术培训,随后遣返回乡。另一方面,为得到尽可能多的税收,加紧征收租税。对于城市经济,加强对商品流通的管理。对于日益贫困的武士阶级,仍然倡导节约,同时为减轻他们的负担,废除他们拖欠商人的债务。在文化上,指定朱子学为正学,禁止其他的学问;对外则坚持锁国。 [/SIZE] [PP] 宽正改革,未能正视社会矛盾及商品经济带来的社会变化,对商品经济一味限制压迫,是不符合社会潮流的复古改革,它不但不能彻底解决幕藩体制的根本矛盾,反而促使矛盾的激化和深化。在这一背景下,以首席老中水野忠邦为首的幕僚宣布新政,史称天保改革。 [/SIZE] [PP] 改革主要沿袭前两次改革的内容,一是整顿财政,号召天下武士、百姓厉行节约,减免大名、旗本的债务,并向町人课重税;二是严格控制城市的人口,发布“归农令”,尽量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加强自然经济,巩固小农经营;三是解散特权行会,把与农村商品生产商的联系直接归入幕府手中;四是控制各藩经济实力,下令禁止各藩的藩产专卖权;五是扩大幕府直辖领地,江户周围十里、大坂周围五里的土地收归幕府。 [/SIZE] [PP] 天保的改革与前两次改革一样,未能正视时代发展的现实,实行了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复古保守的政策,因此都未能达到彻底挽救社会危机的目的,各地的农民起义与市民运动愈演愈烈,幕府统治终于迎来了末路钟声。[/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3:08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四节 锁国体制下的中日交流 一 、长崎贸易 [PP] 江户时代的对外关系,一言以蔽之就是锁国。自17世纪中叶锁国体制确立后,日本人被禁止出海航行,能够进入对外开放的窗口——长崎港进行贸易的只有中国船和荷兰船。如1684年10月,清政府废除“迁界令”,颁布了“展海令”,来日商船激增,1688年达到193艘。而日本方面,于1685年发布了《长崎贸易限制令》、1715年发布了《海舶互市新例》[/SIZE][2][/SIZE],以限制贸易额和实行“信牌(长崎通商执照)贸易”作为对策,来缓解国内铜产量的不足。船的数量及定额虽然减少了,但贸易总额却并未减少。据统计,仅1688(元禄元)年一年乘船至长崎的中国人,就达9128人。从唐船、荷兰船的数量或贸易额来看,唐船大大超过荷兰船。[/SIZE][3][/SIZE]这足以说明,江户时代的中日贸易在当时长崎的贸易中所占的绝对优势。但从总体上看,江户时代的中日贸易,即日清贸易,受两国政府所采取的国内外政策制约。 [/SIZE] [PP] 当时航日的中国船多由南京、宁波、温州、厦门、漳州、广州等口岸起航,经舟山群岛,横渡东海,直驶长崎。由于日本对中国贸易和中国商人多方限制, 1688年长崎建立了“唐人坊”,凡赴日的中国商人必须居住在唐人坊的围墙内。尽管日本对中国贸易严格限制,但中国文化还是随着贸易传入日本。长崎成为富有异国情调的城市。“长崎的异国情调实际是中国情调。祭祀、节庆、饮食等都受到江户时代中国贸易的影响。”[/SIZE][4][/SIZE] 二、文化交流 [PP] 随着明朝的灭亡和清朝对海禁的解禁,许多亡命的明朝遗臣、明清僧侣扬帆东渡到达长崎。在这些遗臣中,朱舜水、陈元贇二人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朱舜水(1600——1682)于1659年至1665年在长崎讲学,后被水户藩主德川光国聘为宾师,广收门徒,传播中国文化。他治学重视实际效用,主张学术为政治和社会服务,这种实学思想对当时的日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陈元贇(1587——1671)赴日后与诸多名士结交,唱和诗文,传授中国武术,并发展了日本古来的柔道,他还在名古屋制造陶瓷器,后人称“元贇烧”。赴日的僧侣多为黄檗宗传人,他们不仅推进了黄檗宗的东渐,而且将独特的中国书法、绘画、音乐、佛像雕塑、医学等传给日本,甚至日本人食用的胡麻豆腐、隐元豆腐、黄檗馒头等到今天还受喜爱。 [/SIZE] [PP] 从现藏于内阁文库的《唐蛮货物帐》可知,载有书籍的船只赴长崎贸易只限于南京船和宁波船。在江户初期,在进入长崎贸易的南京船和宁波船中,载有书籍的还比较少。可是到中后期,赴日商船几乎都载有书籍。当时日本输入的汉籍主要有《唐六典》、《唐律疏议》[/SIZE][5][/SIZE]、《大清会典》等法制书籍,包括直隶、山西、河南、浙江、贵州等17个省的州府县的地方志,及汉译“洋书”等。明清小说如《水浒传》、《金瓶梅》、《桃花扇》、《西厢记》等出现了选译本和“翻案本”。 [/SIZE] [PP] 值得一提的是,德川吉宗曾命儒臣物观(荻升北溪,荻生徂徕胞弟)校勘补遗《七经孟子考文》,1732年传回中国,并在中国流播,此事堪称江户时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3:10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五节 江户时代的文化 一、哲学思想 [PP] 儒学发展到宋朝,经程颐、程颢及朱熹的发展,形成了儒学发展的新阶段——宋学。宋学最初作为禅僧的学问被带入日本,16世纪开始形成学派并逐渐影响到幕府政治。 [/SIZE] [PP] 朱熹的理论侧重于伦理道德的“大义名分”思想,极符合刚刚建立起统治的江户幕府的政治需要。因此朱子学逐渐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 [/SIZE] [PP] 日本朱子学的代表人物当推藤原惺窝与林罗山。藤原惺窝由禅僧转向儒学,继而用朱子学的理论对佛教发动进攻,为朱子学在日本思想领域的地位作了开创性的努力。而真正使朱子学成为统治思想的是藤原惺窝的弟子林罗山。林罗山也脱胎于禅僧,同样由批判佛教走向朱子学。同时他积极地参与政治,曾历侍4代将军,帮助幕府制定律令,起草文件。在他的努力下,幕府将朱子学定为官方意识形态,并将其推广到民间。幕府资助林罗山在各地开设专门讲授朱子学的学堂,各地也出现了被指定教授朱子学的藩校。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时期,幕府建立了直属幕府的昌平黉,大学头的职位由林家世袭。 [/SIZE] [PP] 朱子学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分裂成两派。一派是山崎闇斋为代表的海南派,带有浓重的国粹主义倾向;另一派是以贝原益轩为代表的关西派,强调朱子的“穷理”理论,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 [/SIZE] [PP] 阳明学传入日本最早可追溯到室町时代的了庵桂悟。史料表明他与王阳明曾有过接触。但他的思想上并未体现阳明学的系统理论。阳明学真正在日本兴起,始于中江藤树。中江原是朱子学的追随者,随着学问的深入,他逐渐感觉到朱子学过分拘泥于外在形式,有漂浮不实的感觉。在接触阳明学后,深感“格物致知”理论的深刻,遂倾倒于阳明学。 [/SIZE] [PP] 中江藤树之后,其弟子熊泽蕃三进一步发展了阳明学。熊泽蕃三通过与藩主、大名的接触,将阳明学传播到上层社会。但由于朱子学的强大压力,阳明学未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展开。熊泽蕃三之后,日本阳明学一度沉寂。直到江户后期,阳明学又出现复苏,它的鼓励实践的精神,鼓舞了一批日本社会的革命家。如大盐中斋(大盐平八郎),吉田松阴等,都是用阳明学作为武器对现实体制展开批判和斗争的。 [/SIZE] [PP] 阳明学还影响了一批后来明治维新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如高杉晋作、西乡隆盛等。 [/SIZE] [PP] 朱子学在江户时代被树立“官学”地位的同时,也招致其他学派的怀疑和反对。在反对朱子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儒家学派。日本的古学派借用复古汉学的口号,从朱子学派中脱离出来。 [/SIZE] [PP] 古学派的创始人是山鹿素行。他提出朱子学与阳明学都不是真正的孔孟之道,要恢复真正的儒学,必先追踪孔孟经典,钻研先秦儒学。山鹿素行于1665年撰写了《圣教要录》,批判朱子学和阳明学对儒学的曲解,遭到幕府的流放。 [/SIZE] [PP] 另一名古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伊藤仁斋,他也站在反对朱子学的立场上,高喊复古口号,编撰《论语古义》7卷,主张以“人情”而非政治手段来树立道德。伊藤创建的这一学派被称为“古义学派”。 [/SIZE] [PP] 荻生徂徕也是古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在文学方面提倡“古文辞”,主张摹拟先秦隋唐诗文,反对宋代文风。同时,他将这一文学原则贯穿到自己的政治理论与道德观上,大力推崇“先王之道”,反对朱子学。面对陷入重重困境的幕府统治,他提出幕府统治者应负起恢复古代良风美俗的责任,自上而下地改革“礼乐刑政”,为此必须研究古典文辞,学习“先王”制定的典章制度。 [/SIZE] [PP] 古学派代表人物的观点虽略有不同,但他们都主张返回古典,并企图从古典中寻找到对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用的智慧,即回归到“经世之学”与实用之学上来。 [/SIZE] [PP] 18世纪以后,在儒家学问的重重包围中,出现了一支主张回归日本古典,从本国文化中寻觅“大和精神”的“国学”潮流。它经过契冲、荷田春满、贺茂真渊的努力,到本居宣长集大成,确立了国学派的地位。 [/SIZE] [PP] 契冲通过对《万叶集》与古代假名的深入探讨,总结出了国学的研究方法。主张应着眼于古典中的自然情感,从比考据对象更早的文献进行精密的实证。伏见稻荷神社的神官荷田春满继承这一研究方法,立足于日本古典的研究,致力于将日本传统神道从儒学、佛教中分离出来的活动。而贺茂真渊则吸收了契冲主情主义的文学论与荷田春满的神道论,力求从古语古句中发现“古道”,并主张从儒学的合理主义出发寻求人的内心的解放。 [/SIZE] [PP] 国学在本居宣长时期集大成。本居宣长出身于棉花商人之家,青年时期深受契冲与贺茂真渊的影响,埋头研究《古事记》、《源氏物语》、和歌等等。文学上,他主张摒弃儒学道德观控制下的文学观,重视人的自然情感的流露,提出著名的“物哀”概念。统治论方面,强调日本乃天照大神之子孙,只要遵守神道,即使没有佛教和儒学,日本也可保持天下太平,皇统无穷。关于政治改革,他主张恢复“古道”,以古人之治挽救今日之危机。 [/SIZE] [PP] 本居宣长之后的平田笃胤更是大力提倡复古神道和纯粹国学,在幕末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极大的煽动性。 [/SIZE] [PP] 国学者提出的理论大多有着尊皇、复古的国粹主义倾向,这也为幕末培养了一批尊王攘夷运动的活动家。 [/SIZE] 二 、町人思想与町人文学 [PP] 町人思想的发展与成熟是以工商业者的经济成长为背景的。就整个江户时代而言,人们生活在等级制度的社会中,在四个等级身份中,“商”的地位是最低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元禄(1688-1704)时代,商人在经济上的实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在田沼意次的年代,商品经济超越了旧有的农村自然经济,工商业者阶级的实力终于超过武士阶级,这与他们当时的地位显然是不相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代表町人意志,努力为町人争取社会地位的思想家、文学家出现,产生出别具一格的町人思想。 [/SIZE] [PP] 町人思想的首要任务是否定封建社会的尊卑观念,否定等级身份制度。他们首先从全人类的角度,提出人皆为天地子孙,本没有贵贱上下之分,主张“武士不为贵,商人亦不贱”。其次,对于商人的社会作用的肯定是町人思想的又一特征。心学的创始人石田梅岩就认为商人的行业有助于天下,它不为私利私欲,具有公益的性质,因而不应对商人的行业产生偏见,商人的利益也是正当的。学者西川如见在《町人囊》中指出,商人虽位居四民之末,但它具有滋润万物的作用,对贵族社会也是有用的。儒学者荻生徂徕也说:“商者互通有无,助于世人”。町人思想的另一表现是努力追求与武士阶级的平等。提出商人对国家的贡献犹如武士对君主的效忠,商人的营利犹如武士的受禄。这一思想还表现在文艺作品中对武士阶层的轻视。商人出身的町人文学家井原西鹤在他的作品中就多处表示对武士阶层的轻视与讽刺。 [/SIZE] [PP] 江户时期町人思想的成长为提高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要求平等的思想倾向虽然招致幕府的打击与压制,但在其蒸蒸日上的经济实力的支撑下,町人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学艺术方面,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町人文化。 [/SIZE] [PP][B] [/B]俳谐来源于前代连歌之发句,在江户时代经松永贞德的努力使之脱离连歌,成为迎合庶民口味的短小精悍的诗歌形式。俳谐的风格幽默滑稽,带有讽刺的意味,因而得名。后来西山宗因将俳谐从和歌、连歌等古典传统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取材、语言都追求自由的风格,表现城市新兴阶层町人的真实生活情感。元禄时期,武士出身的松尾芭蕉对俳谐进行改造,使之成为由17个音节组成的短句,并改革俳句的内容与风格,将俳谐从纯粹的通俗消遣文学中升华,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诗歌艺术形式。 [/SIZE] [PP] 芭蕉的俳句,经过正冈子规的努力推广,形式被加以固定,成为世界上最短小的诗歌形式,在今天,俳句仍然被广大人民所喜爱。它成为日本文化的特色之一。 [/SIZE] [PP][B] [/B] 江户时期在前代“御伽草子”和“假名草子”的基础上出现了描写当世人俗风情的新形式小说 “浮世草子”。“浮世”,指现实社会。浮世草子主要以町人生活与情感为描写对象。17世纪中后期出身于商人家庭的井原西鹤是江户时期浮世草子作家的杰出代表。 [/SIZE] [PP] 井原西鹤一直以町人的身份与立场关注着人世间的冷暖饥渴,创造出其著名的“好色”文学。《好色一代男》、《好色一代女》是其中的代表。他利用俳谐的手法,通过对町人社会男女恋爱故事的描写,肯定人的欲望与爱情,同时刻画出等级社会中商人的心理与生活遭遇,被誉为日本社会现实主义的顶峰作家。 [/SIZE] [PP] 井原西鹤的代表作品还有《世间胸算用》、《日本永代藏》、《西鹤诸国话》等。在井原西鹤之后,一大批浮世草子的作家活跃于文坛。著名的作家与作品还有西泽一风的《风流御前义经记》、江岛奇碛的《倾世色三味线》、《倾城禁短气》;上田秋成的《诸道听耳世间猿》等等。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井原西鹤世情小说的影响。[B] [/B][/SIZE] [PP][B] [/B]草双子是以图为主的小说体裁,类似于中国的连环画。它用连续性的绘画来描述一定的故事情节,配以假名解说。江户时代,这种通俗易懂的小说形式得到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的平民百姓的欢迎。 [/SIZE] [PP] 草双纸按照封面的色彩与装订的形式分为“赤本”、“黑本”、“青本”、“黄表纸”、“合卷”5种。“赤本”主要为儿童启蒙读物;“青本”与“黑本”内容比“赤本”较深,多为戏剧图解、英雄故事和鬼怪传奇等。而“黄表纸”的内容多取材于现实生活,绘本的解说词开始受到关注。 “合卷”出现于19世纪初,采用新的装订方法和内容形式,受到当时歌舞伎的影响较深。[/SIZE][B][6][/SIZE][/B] [PP][B] [/B] 读本以文字为主,配以插图。采用的文字和汉交混,内容许多是明清白话小说的翻版。以都贺庭钟的《英草纸》为例,共收录作品9篇,其中8篇是将“三言”加以改编使其日本化的作品。它们或借原故事情节讲述日本人物故事、或改换人物叙述日本史实。被加以改编后的读本内容上与以往的浮世草子相异,给日本民众带来新鲜的感受。风格上摒弃了媚俗的风格,做到了雅俗共赏,吸引了一批欣赏口味较高的读者。可以说,它在町人中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SIZE] [PP] 早期的读本以短篇小说为主,逐渐向长篇发展。著名的长篇读本有《飞弹匠物欲》、《三七全传南柯梦》、《椿说弓张月》、《南总里八犬传》等。 [/SIZE] [PP] 读本在日本文学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不仅是日本反应社会问题的近代小说的先声,也是明治初期政治小说的滥觞。[/SIZE][7][/SIZE] 三、 町人艺术 [PP] 人形净瑠璃,人形即木偶,是一种木偶说唱艺术,净瑠璃原是一种弹唱艺术,起先的乐器是快板与琵琶,室町时代后期从中国经由琉球传入的三味线成为净瑠璃的主要乐器。江户时代元禄年间,一边演奏净瑠璃一边操纵木偶的表演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当时人形净瑠璃发展的中心是大坂与京都。民间艺人竹本义太夫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人形净瑠璃曲调,人称“义太夫小调”。加上当时著名的戏曲作家近松门左卫门为竹本义太夫的剧团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假想郑成功率领日本武士抗清得胜故事的《国姓爷合战》,描写男女含冤殉情的《曾根崎心中》、《心中天网岛》等,这些都大大引起庶民的兴趣,著名人形净瑠璃剧的剧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SIZE] [PP] 进入18世纪,歌舞伎的兴盛给人形净瑠璃带来了挑战,脚本的缺乏与对歌舞伎的盲目模仿使人形净瑠璃走向衰败。18世纪末,大坂的植村文乐轩接手经营人形净瑠璃,将其改编为“文乐净瑠璃”。从此,人形净瑠璃以“文乐”之名一直流传到今天。 [/SIZE] [PP] 歌舞伎现在被称为日本的“国剧”,但它最初只是一项民间的娱乐活动,而且发展过程较为曲折,在江户时代曾屡遭禁止。 [/SIZE] [PP] 歌舞伎的始创者是17世纪初一位名叫“阿国”的女子。她在当时流行一时的“风流舞”的基础上创造出节奏明快、具有市井风俗特色的舞蹈剧。女性在舞台上出现本是一件稀罕的事,更何况还要女扮男装,甚至还要穿着西洋服饰登场;剧情内容活泼通俗,甚至有涉及风月场所的剧情,这一切都大大刺激了庶民的口味,歌舞伎一经推出,便受到庶民社会男女老少的狂热欢迎,迅速在民间传播开来。 [/SIZE] [PP] 这一态势引起幕府的担心,1629年,幕府下令女子不得参加歌舞伎的演出。然而男扮女装的歌舞伎似乎更受欢迎,幕府不得不于1651年全面禁演歌舞伎。然而禁演引起的抗议迫使幕府最终向民意投降,二年后歌舞伎解禁。经过压制的歌舞伎逐渐改变了其过于媚俗的特点,慢慢走向洗练、正规,并出现了例如市川团十郎、坂田藤十郎等著名的歌舞伎演员。18世纪中叶,歌舞伎大胆改革,借用人形净瑠璃的剧本上演,再次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一直延续至今。 [/SIZE] [PP][B] [/B]在德川时代,美术创作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浮世绘”。17世纪后期,随着町人思想与文化的崛起,原本服务于宫廷贵族的狩野、土佐派绘画作品逐渐失去魅力,取而代之的是风格华丽、取材生动的“浮世绘”。浮世,是指既非过去又非未来的今生今世。“浮世绘”就是描写歌舞伎、相扑、花柳巷等今世浮华景象的绘画。刺绣工人出身的画师菱川师宣是浮世绘的始祖。菱川师宣先是为假名草子、艳情小说绘制插图,后来这些插图因受到热烈的欢迎,而从文学读本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欣赏绘画。菱川将这些画制成木版,套色印刷在民间广泛出售,浮世绘因此在民间快速传播流行。18世纪,铃木春信发明“锦绘”,使浮世绘的色彩如织锦般华美丰富。喜多川歌麿的美人画、东洲斋写乐的歌舞伎演员画都是当时人们喜爱的浮世绘画。江户时代末期,浮世绘的描绘对象由原来的美女、歌舞伎肖像转而变为风景画,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安藤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都是其中的杰作。 [/SIZE] 四、西籍的传入与兰学的发展 [PP] 江户幕府作为禁教政策的一环而采取的禁书制度极其严格。所谓禁书,就是只用中文书写印刷的宣传基督教教义的书籍。这些书籍禁止传入,禁止私藏,更不允许贸易。1692年幕府在长崎奉行之下设书物改役一职,专司调查境外传来的书籍中是否含有基督教的内容,没有的方可输入。在整个江户时代,禁书的书名并没有公开,了解此事的仅限于负责检查书籍的官吏及其他一小部分人。关于禁书的种类,以《御禁书目录》(现藏于长崎县立图书馆)记载最值得信赖,宽永禁书有32种(一说31种),1685年继《寰有诠》被视为禁书后,又把《帝京景物略》、《西湖志》等15种列为禁书,其后种类又有所增加。禁书制度的实施,对当时的中日贸易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大量被视为不含“邪教”的书籍(其中不乏汉译洋书)仍畅通无阻,输入日本。特别是在德川吉宗解除除基督教书之外的洋书及汉译洋书的输入禁令后,许多与西方自然科学有关的洋书和汉译书籍蜂拥而至,随之学术研究群体也不断壮大,从而大大丰富了当时的儒教实学和作为技术学和经验科学的实学的内涵,为近世实学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SIZE] [PP] 解禁后先后传入的书籍有《历算全书》、《新写译本历算全书》、《西洋新法历书》、《灵台仪象志》、《圜容较义》、《同文算指》、《职方外记》、《交友论》、《三才发秘》、《坚夸瓜集》、《西湖志》、《天学初函》器物篇的《几何原本》、《勾股义》等。由于希望文库中增加一些载有实利性的荷兰书籍,德川吉宗于1717年收入的《动物图说》(荷语版)等。由于知道了西方医药书籍的附图非常精密,名儒医青木昆阳、侍臣野吕元丈奉将军之命学习兰学。 [/SIZE] [PP] 至德川吉宗时期彻底地结束了对“形而上”学问的穷追,改为提倡以形和物为基础的客观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把注意力转向经世济民上来。实学成为幕府和诸藩殖产兴业、加强封建制度的有力手段。以技术学和经验科学为特色的实学都孕育着实用的、实证的、合理的、批判的性质,因此“兰学”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兰学,日本人的视野也渐趋朝向西方,大规模地吸收先进的西方文化,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SIZE][8][/SIZE] [PP][HR][/SIZE][PP][1] 林景渊:《德川幕府初探》,台湾寰宇出版社,1999年,第68页。 [2] 由于其在正德年间制订故又称《正德新例》、《正德新令》。其内容为(一)、长崎铜贸易量:一年内的定数为四百万斤至四百五十万斤,应严格遵行。(二)、唐人商卖法:一年的船数,口船(来自南京、宁波等中国大陆的商船)与奥船(来自东南亚或中国南部的商船,这也作中国船处理)的总和限三十艘,银额限六千贯目,其中铜渡数为三百万斤。(三)、荷兰人商卖法:一年的船数为二艘,银额限三千贯目,其中铜渡数为一百一十万斤。(载日本史教育研究会编:《新版日本史史料》第105页 1997年4月第2版)。 [PP][3] (日)中村质:《近世长崎贸易史的研究》,吉川弘文馆。平成4(1992)年11月.第372~376页。 [4] 大庭修著、徐世虹译:《江户时代日中秘话》,中华书局出版社,1997年,第8页。 [5] 该书由荻生北溪校写,清人沈燮庵校阅,并附有清刑部尚书励廷仪之序。 [6] 此节参照王勇:《日本文化》第十章第四节之《草双纸》。 [PP][7]严绍璗、中西进:《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文学卷》,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11月.第317页。 [PP][8] 葛继勇:《从“唐船持渡书”去看德川吉宗德实学思想》,载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编《中日关系史研究》2001年第2期。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3:12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八章[/SIZE] [/COLOR]明治维新(上)[/COLOR] 第一节 西力东渐与幕府的灭亡 [PP] [/SIZE] 一、西力东渐与开国 在日本长达两百多年的锁国期间,世界发生了巨变。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西方列强怀着谋求海外市场与原料的共同目标,将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远东。日本位居远东航线的末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18世纪中叶起,日本就开始进入列强的扩张视野,边警频仍。 [/SIZE] 最早打破日本锁国之梦的西方列强,“既非美国,亦非英国,而实为俄国”。沙俄东邻日本,是西方列强中向日本伸手最早的国家,早在18世纪初叶就开始不断向千岛群岛扩张势力,酿成了日本延续至今的北方领土问题。沙俄率先向日本叩关是在1792年,拉克斯曼奉俄女皇卡特琳二世之命,携西伯利亚总督函及价值两千卢布的“礼物”,并以护送因海难漂流到俄国的几名日本人为名,乘“卡塔琳娜号”轮船从鄂霍次克出发,抵达日本北海道的根室,要求开港通商。此行未获成果,十一年之后(1804年)沙俄又遣特命全权使节雷扎诺夫赴日交涉。雷氏率舰开进长崎,递交了沙皇国书,要求通商。但幕府以不能违背锁国祖法而予以拒绝。1812年因拿破仑进攻莫斯科,沙俄无暇东顾,但日本的“北边之警”从未停息。 [/SIZE] 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也多次试图入侵日本。1808年,挂荷兰国旗的英国军舰“菲顿”号闯入长崎港。1813年企图夺取荷兰在日本出岛的商馆,未能如愿。1818年,英船驶入浦贺港要求通商,遭到幕府拒绝。1824年英国船员携枪在水户藩常陆大津滨登陆,要求通商,与藩兵发生冲突。同年,英船停泊萨藩宝岛,射杀水牛,并与岛民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幕府在1825年发布“异国船驱逐令”,命令对靠近日本海岸的外国船只一律开炮驱逐,强行登岸者捕杀不殆。 [/SIZE] 当时英国正值维多利亚王朝的鼎盛期,为阻止沙俄势力南侵,1853年全力投入克里木战争。而美国却随着1848年占领加利福尼亚,横断太平洋的东方贸易之梦想成为可能。限于轮船的续航能力,需设立中继站。另外活跃的捕鲸业也急需补给基地。日本自然就成为美国扩张的理想目标。多次遣使要求建交均遭拒绝后,美国决意诉诸武力。于是后进的美国,成为了西方列强中强迫日本开国的急先锋。 [/SIZE] [PP] 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开国的消息,震惊了日本朝野上下。 [/SIZE] 长崎的町年寄[/SIZE][1][/SIZE]高岛秋帆最先做出反应,他向幕府提交了关于改进炮术以加强武备的意见书。[/SIZE][2][/SIZE]围绕该意见书,形成了改革与保守之争。保守派认为: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的原因在于两百余年歌舞升平造成武备松弛所致,日本若贸然采用西方炮术,只会迎合俗人好新之弊、学者好奇之病,最终导致“平日风俗习尚”的变革,为害非浅。改革派则针锋相对地指出:中国兵败之情由,是由此种空论所招致。幕府老中水野忠邦认为,鸦片战争“虽为外国之事,但足为我国之戒”。他接到高岛秋帆的意见书后,对高岛颇为赏识,将其提拔为与力[/SIZE][3][/SIZE],并召至江户,传授西方炮术。幕府于1842年7月23日,下令废“异国船驱逐令”,改行“薪水给予令”。与此同时,《中英南京条约》签署,中日两国不约而同地被迫修改锁国政策。 [/SIZE] 鸦片战争在日本知识界也掀起了波澜。中国知识分子所写的一批介绍鸦片战争和世界史地的书籍,通过中国商船源源流入日本,广为流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被誉为“天下武夫比独之书”。自1851年传入,即被翻刻,至1856年各种翻刻本竟达二十二种。正如梁启超所说:“其术在今日之中国,不过束阁覆瓿之价值。然日本之佐久间象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辈,皆为此书所刺激,间接以演尊攘维新之活剧”[4]。 [/SIZE] 1853年,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派东印度舰队司令官培理率军舰四艘,士兵560人,于6月3日闯入日本浦贺港,并致国书,要求开港通商。培理行前接受了美国国务院的三项指令,要求就以下内容与日本政府达成协议:(一)签订有关救护海上遇难的美国船员的长期协定;(二)日本为美国船只提供补给煤水粮食的港口和补给站;(三)日本对美开放通商口岸。此外,为促使日本打消顾虑从速开国,培理还需向日本说明:随着美国国力日趋强盛与东亚关系的日益密切,日本继续保持锁国是错误的;美国与英国在亚洲的扩张活动毫无瓜葛。但若和平谈判无法奏效,应以武力为后盾,表明强硬态度。 [/SIZE] 浦贺当局拒不受理美国总统国书,要求依照日本国法,开往长崎。培理断然拒绝,派遣“密西西比”号入江户湾测量水深进行示威,声称:“若不受理国书,舰队就开进江户与将军直接谈判,否则万一开战,美国必胜,那时可执白旗来见。”幕府屈服于威压,不得不在浦贺附近的久里滨收下美国国书,约以明年答复。培理无视幕府旋即离去的请求,命舰队开至羽田附近示威,直指江户,江户市内群情哗然。不过培理明白要幕府迅速回复是困难的,加之在琉球另有紧急任务,遂声言明年春天前来听取答复,遂撤离日本。坚守200余年的锁国体制危在旦夕。 [/SIZE] 由于美国军舰船身漆成黑色,以蒸汽为动力,冒着黑烟,因此日本人把培理舰队的叩关通称为“黑船事件”。 [/SIZE] 1854年1月,培理又率舰7艘再次开进浦贺湾,停泊于神奈川河口,以武力胁迫幕府谈判签约。结果于3月3日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通称《日美神奈川条约》。翌年2月在下田交换批准手续后正式生效。这是日本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近代的国际条约。 [/SIZE] 日美神奈川条约共有正文12条和附录13条。条约规定:日本对美开放下田、箱馆函馆两港,并允许美国在两港设驻日领事;供应美国船只水、燃料、粮食及其它必需品,价格由日方规定;日本须救护并优待美国遇难船只;给与美国最惠国待遇等。这样,下田港就成了美国开辟横渡太平洋航线的中继站,箱馆变成了美国在北太平洋捕鲸船的一个基地。美国通过《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迫使日本走出了开国的第一步,大体完成了其扩张目标。培理曾如此评价过《日美亲善条约》:“虽然是初步的,但对于今后将与日本政府建立的通商协定,却是最重要的一步。”[5] [/SIZE] 之后,英、俄、荷等国均援引美国先例,陆续胁迫幕府签订了类似“亲善条约”。日英条约较日美条约简单,要求开放长崎和箱馆两港。日荷条约主要确认其在日的既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放宽限制。荷兰在日本长达200年的锁国期间,独占对日贸易,但仅限于出岛一处。因此乘签约之机,荷兰要求享受同等待遇,开放长崎、下田、箱馆三港。日俄条约与众不同,在要求开港的同时要求享有治外法权,并提出了划定北方领土边界问题。定边界于择捉岛与得抚岛之间,库页岛为日俄共管。至此日本锁国体制崩溃。 [/SIZE] 据《日美亲善条约》,美国派遣了第一任驻日使节、总领事哈里斯,其主要使命就是在亲善条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与日本缔结通商条约。哈里斯在中国宁波担任过代理领事,并曾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泰国,是一个具有殖民侵略经验的“东方通”。时逢中国遭遇第二次鸦片战争,于是他不失时机,对幕府软硬兼施,以武力相威胁,最终于1858年6月19日在神奈川海面停泊的美国“波瓦坦”号军舰上签订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亦称《江户条约》),条约共14条,附《贸易章程》7则。 [/SIZE]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限期开放神奈川、长崎、兵库、新泻、箱馆五口及江户、大阪两处通商;允许在开港地设立出入自由的“居留地”,享有居住买地盖房信教等自由;美国在日本有贸易自由和领事裁判权;确定了进出口商品的四类关税率,即外国人旅居日本所持金银及生活用品免税,输入酒类纳税35%,造船、捕鲸用具、蒸汽机械、铅、锡、马口铁、煤炭、丝绸、木材以及米面食品等纳税5%,其余皆20%。除金银货币和棒铜外,日本产品的输出税为5%。改变税率须在神奈川开港五年后双方“协商”解决。 [/SIZE] 接着幕府又相继与荷、俄、英、法签订了同样的通商条约,史称《安政五国条约》。在“亲善”“友好”的名义下,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地位。最具殖民侵略的代表性条款就是关税协定和领事裁判权。《安政条约》的关税协定使日本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商业的自主权;领事裁判权则侵犯了日本的司法自主权,袒护了外国人躲避日本法律的制裁。 [/SIZE] 随着日本锁国体制的崩溃,幕府独裁统治日趋动摇。幕府原本一直架空天皇,对各藩、尤其是“外样”大名则加以限制,以防尾大不掉。然“黑船事件”之后,束手无策的幕府竟破天荒地向天皇及诸大名征询对策,企图借助天皇“神威”摆脱困境,并调整与诸藩的关系以获得实力派大名的协助。从此天皇与雄藩得到了干预国政的权力。1858年起,围绕将军继嗣问题,雄藩改革派与幕府保守派之间的斗争也日渐激烈。改革派(亦称一桥派)以主张限制幕府独裁实行强藩和议制的越前藩主松平庆永、萨摩藩主岛津齐彬为首,以才智、年龄为理由,推选一桥家的德川庆喜(1837~1913,原为水户藩藩主德川齐昭之子,过继给一桥家)。保守派(亦称南纪派)以维护幕府独裁的谱代大名彦根藩藩主井伊直弼为首,主张按血缘关系,推选年方十二岁的纪伊藩藩主德川庆福(1846——1866)。这时,业经议定的《日美通商条约》也遭到了改革派的反对。两派就“将军继嗣”和“条约批准”问题,不约而同想得到天皇的支持。于是在外来压力下,“尊皇攘夷”势力崭露头角,日后逐步演变成倒幕的一面大旗。 [/SIZE] 1858年4月,保守派为维护幕府统治,由井伊直弼出任幕府大老,并于6月19日不待“敕许”,断然签订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6月25日又宣布德川庆福为将军继承人。并以将军名义勒令水户、尾张、越前三藩藩主隐退。“一桥派”指责幕府专权,“违敕”签约、迫害三家,策动公卿以天皇名义下密诏给水户等藩,企图推翻井伊直弼的统治,将政权移交德川齐昭父子。井伊直弼对此采取了高压手段,于9月初开始大肆搜捕,首先逮捕了尊攘派著名领袖梅田云滨、吉田松阴等人,兴起了“安政大狱”。次年,梅田云滨死于狱中,吉田松阴、桥本左内、赖三树三郎等被斩,水户藩家老安岛带刀等四人被迫切腹或问死,四名皇家公卿被勒令“辞官”或“落饰”(出家)。遭迫害者近百人,其中四分之一遇害。 [/SIZE] 安政大狱之后,尽管皇室公卿和藩主鼓吹“公武合体”,许多尊攘志士充分认识了幕府的反动与诸侯大名的无用,开始产生了倒幕维新思想。正如吉田松阴在狱中所写的《草莽崛起论》中所阐述的那样:“今日之幕府、诸侯皆已为醉人,无扶持之术,非草莽崛起之人无所望矣。”[/SIZE][6][/SIZE] 面对井伊的高压政策,在京都的萨、长、土、越前和水户的藩士,经过多次秘密磋商,决定督促萨摩藩主率兵东上,改造幕府,实行攘夷;同时制定暗杀大老井伊直弼的计划。1860年3月24日黎明前,江户城雨雪霏霏,在爱宕山上集合起来的18名志士——水户藩士17人和萨摩藩士1人,于上午8时以城楼的鼓声为信号,利用井伊为庆贺上巳佳节而坐轿登城的机会,在樱田门外,成功地袭击了由60名武装卫队护卫的井伊直弼,砍下了这个幕府大老的首级。史称“樱田门事件”。暗杀志士自称“草莽”,在其随身携带的《斩奸旨趣书》中痛斥井伊罪大恶极,“其中犹以对于外虏,为其凶猛之虚声恫吓所惊恐,酿成神州之大害”,并“玷污国体,使圣虑烦恼,又违背敕意,横生奸计,实可谓天下之大罪人”。同时强调他们“与官方(幕府)毫无敌对之意,……无论依法受何种处置,均无怨恨”。[7] [/SIZE] [PP]由此可见,此次有组织的暗杀活动,仅是所谓的“清君侧”,不具有反幕色彩。但它是草莽志士从“安政大狱”的血泊中崛起的重要转折点。值得一书的是,此次暗杀活动得到一位名叫樱冈的豪农的支持。从此以后,各地志士不论藩属,只问信仰,云集长州、土佐,联合豪农豪商与朝廷公卿,激烈地开展起尊王攘夷运动。 [/SIZE] 根据《安政条约》,1859(安政6)年5月28日起开港。日本对外贸易随之激增,生丝、蚕卵纸、茶、水油、海产品大量出口,其中生丝居首位,占总输出额的50%-80%,其次是茶,占总额的7%-20%。随着需求量的大增,日本制丝业和制茶业取得了明显进步。制丝工场手工业在信州、上州、甲州等地快速发展起来。由于生产技术及规模的变革,丝、茶产量大幅提高,新兴的农村商人活动活跃,给幕末农村经济带来了勃勃生机。 [/SIZE] 但另一方面,日本封建社会制度在开国的打击下,面临解体的全面危机。由于日本的关税权为外人操纵,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大批向日本倾销,而日本的农产品等原料源源流往国外。开港后的1860至1867年,日本对外贸易输出额增加2.5倍,输入额却增加13倍。日本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成了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大量西方质优价廉商品的涌入,沉重打击了日本国内产业。而生丝的大量出口,造成国内供应短缺,丝价暴涨,丝织业萎缩。由于条约认可洋银在日本的自由流通,西方商人和使馆人员就利用日本金银比价远低于国际牌价,用墨西哥银元套购日本黄金,攫取巨利。幕府为限制外国水兵兑换日本银币套购黄金,便规定每人每天兑换的数量。于是水兵们开具假名单,随意捏造名字以便多换。就这样,开港贸易仅半年,日本黄金外流了一百万两。再加上幕府改铸劣质货币,大量发行不兑换纸币,导致日本物价飞涨,整个经济陷入一片混乱。 [/SIZE] 经济的破坏,造成了包括下级武士在内的人民生活的恶化。农民起义次数剧增,1860年发生43起,1865年~1867年平均每年发生55.3起,均远远超过了天保年间(1830~1843)32.5起的纪录。城市贫民暴动的次数也显著增加,主要表现为反对藩主和投机商人的“米骚动”。下级武士本属幕藩体制的特权阶级,也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逐步分化,趋向没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形成了新兴的社会阶层——豪农豪商。该阶层一经诞生,就具有对封建制度的反抗性和依附性的双重性格。在内外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形下,萨、长、土、肥和水户等强藩大名与幕府的矛盾进一步深化。大名们反对专制,要求参与幕政。幕藩体制在内外交困之下分崩离析。 [/SIZE] 二、幕末社会政治形势 活跃于幕末维新时期的西南强藩(长州、萨摩、士佐、肥前等),通过天保、安政年间两次重大藩政改革,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由此奠定了其雄厚的政治资本。综观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三点:1、破除身份限制,大胆启用人才。一批擅长理财和近代军事技术的下级武士脱颖而出。豪农出身、熟悉经济的知识分子也开始受到重用,参与藩政。例如西乡隆盛辅佐萨摩藩主岛津齐彬,桥本左内辅佐越前藩主松平庆永。2、鼓励商品经济,加强专卖制,统一藩内市场,自力更生,逐步转变为独立自主的藩领经济。3、大力改建近代军制。如1855年,长州藩设立“西学所”,研究西方军制,探索西方各国海陆兵制沿革、政事得失、人物善恶等情,以供海防之用。[8]萨摩藩从1856年起,学习英国海军,建设水兵队。另又建造了洋式炮台,装备了有限电信,用电引爆水雷。 [/SIZE] 藩政改革的成功与幕府改革的失败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安政改革,西南雄藩的物产交易以长州的下关和长崎为中心而益发繁荣。然而西南雄藩的这种经济繁荣,必然要与幕府以江户、大阪、京都等“三都”为中心控制全国市场的传统政策发生冲突,从而导致幕府与雄藩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西南雄藩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促使其不再满足于外样大名的地位,反对幕府专制,渴望登上中央政治舞台分享政权,实现权力再分配。于是兴起了要求“强藩和议、改革幕政”的雄藩联合运动。 [/SIZE] 起初,雄藩通过“开国”和“将军继嗣”两大问题干预幕政,随后在尊王攘夷运动的潮流中被推上了中央政界。虽然雄藩中的尊攘派是其进入中央政界的推动力,但雄藩的主流上层却坚持公武合体的方针。不过雄藩的公武合体与幕府的公武合体政策不同之处,在于幕府为了强化幕权,而雄藩则主张以朝廷为主,幕府应处于从属地位,然后在两者之间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 [/SIZE] “尊王论”和“攘夷论”本是源于儒学的“名分论”的两种不同思想。“尊王论”确立于江户初期,江户中期后,随着幕藩体制矛盾扩大,国史研究和国学的发展,“尊王论”逐渐有了现实基础。到了江户末期,后期水户学和平田国学进一步发展了“尊王论”; “攘夷论”起源于儒学的“华夷思想”。幕末幕藩体制矛盾的激化和外来入侵,促使两者结合起来,成为幕末政治运动的一大潮流。最初并无倒幕色彩,相反是为了加强幕藩统治。然而在“安政大狱”之后,藩政改革的幻想被无情打碎,“尊王攘夷”演变成了由天皇取代幕府成为新政权核心的一面倒幕大旗。樱田门事件之后,“尊王攘夷”由理论变为下级武士、浪人的实际行动,从此草莽志士开始越过大名走上政治舞台。 [/SIZE] 尊攘派向公武合体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主要战术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攘夷事件使屈服于西方列强的幕府陷入困境。1860年12月在三田刺杀美国使馆翻译休斯要。1862年5月英国水兵被杀(“东禅寺事件”)。8月21日发生了“生麦事件”,即在神奈川的生麦村,四名英人因骑马穿越萨摩藩主的父亲岛津久光出行的行列而被藩士杀死一人,刺伤两人。12月,长州藩的高杉晋作、久坂玄瑞等放火焚烧正在江户品川兴建的英国公使馆,等等。尊攘派还通过恐怖手段打击公武合体派。幕府老中安藤信正推行“公武合体论”,迫使孝明天皇的妹妹和宫下嫁将军德川庆福,企图借天皇的权威来恢复幕府权力地位,招致尊攘派的激愤。宇都宫藩的大桥讷庵积极策划反幕斩奸活动,准备刺杀老中安藤,后因事泄被捕。但水户浪士为中心的尊攘派武士7人,在1862年1月,利用安藤登城的机会,在江户城坂下门外进行伏击。安藤虽仅背部受伤,并无生命危险,但此次“坂下门之变”沉重打击了以幕府为主导的公武合体运动。1862年7月长州藩召开的藩政会议上,尊攘派领导人久坂玄瑞等成功地使藩政方针由公武合体宗旨转变为“奉敕攘夷”,将长井雅乐为首的公武合体派上级武士逐出藩政府。长州藩遂成为尊攘派的基地。激进派少壮公卿的登台,从而使朝廷内的尊攘派得势,公武合体派势力开始消退。幕府迫于形势,终于决定遵奉攘夷敕旨。长州藩率先响应,炮轰下关的美国商船和英法军舰。7月爆发英萨战争。武装斗争使尊攘运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然而尊攘运动的发展,令幕府诸侯深感恐惧,连尊攘派所倚重的孝明天皇也开始动摇。双方串通一气,由幕府与公武合体势力联合发动了1863年8月18日政变,驱逐了京都的尊攘派势力,掌握了政局的主导权。 [/SIZE] [PP] 公武合体运动(公,指朝廷:武,指幕府)。试图利用天皇传统的“神圣”权威来改组和加强行将崩溃的幕藩体制的思想,早在国学和水户学中就已出现,但在面临外来压迫的危机下才形成具体的实际政治运动。 [/SIZE] 以幕府为中心的公武合体运动,主要是为了强化幕府统治,为此,他们于1860年5月策划了皇女下嫁将军的计划。同年10月得到敕许,实现了孝明天皇之妹和宫与十四代将军德川庆福的政治联姻。以雄藩大名为主导的公武合体运动,主要是想利用天皇的权威以实现藩政改革,进入中央政权而分享权力,同时联合整个幕藩领主阶级,共同克服内外危机,以维护封建统治。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长州藩的长井雅乐和萨摩藩的岛津久光。长井雅乐作为长州藩的“直目付”[9],早在1861年4月向藩主毛利庆亲提交了《航海远略策》建议书,指出:毁约攘夷不过是血气方刚的暴力论;开国进取乃是自古以来的国策;公武合体可望国内和睦;须伸张国威于海外等。这是明显的公武合体·开国论。长井奉藩命进京游说,周旋于公武之间,受到朝廷和幕府双方的欢迎。岛津久光是萨摩藩主忠义之父,作为国父掌握实权。1862年,久光为实现“公武合体”而率兵进京,一方面利用“寺田屋骚动”镇压尊攘派,一方面侍奉敕使大原重德赴江户,逼迫幕府实行幕政改革。结果实现了一桥庆喜就任将军后见职,松平庆永任政事总裁职。1863年幕府在尊攘派和朝廷的压力下,被迫决定攘夷。公武合体势力一度处于劣势。“八·一八政变”后,公武合体派重新得势。1863年底到1864年初,一桥庆喜、松平容保、松平庆永、伊达宗城、三内容堂、岛津久光等公武合体派强藩大名组成“参予会议”,但由于雄藩与幕府的权力争夺和萨长同盟,不久便分裂解体。公武合体运动趋向没落。 [/SIZE] 1863年7月,英国为了生麦事件,派遣军舰7艘驶抵鹿儿岛,兴师问罪。谈判破裂,发生交战,双方均损失惨重。英方旗舰舰长副舰长等共计13人战死。萨方炮台被毁,鹿儿岛市街1/4被烧毁,船只烧毁3艘。通过与英军的交战,萨摩藩痛感军备近代化的重要,认识到英国的实力,从而意识到攘夷是行不通的,答应搜捕生麦事件的元凶并支付赔偿金。英国也因萨摩藩的英勇好战而重新评价其实力,承诺为萨摩藩购买军舰进行斡旋。 [/SIZE] 1864年8月,英国乘幕府第一次征讨长州藩之机,联合美、法、荷四国舰队炮击下关,武装进攻尊攘派基地——长州藩。此次行动是为了报复1863年5月长州藩炮击通过下关海峡的外国船只事件。虽然幕府征伐长州获胜,由于长州藩内保守派势力抬头并掌权,但下关战争同样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从此英国看清了腐朽的幕府终将被强藩支持的皇室所代替,所以当尊攘派转向倒幕后,便竭力接近萨、长,售与舰船武器,暗中予以支持。 [/SIZE] 萨摩和长州两藩之间,曾由于政见的根本对立而存在尖锐矛盾。萨摩藩长期推行岛津久光的公武合体政策,在“八·一八政变”和“禁门之变”中残酷镇压长州藩尊攘派,一度被长州人称作“萨贼会奸”。但两藩在历经西洋炮火洗礼之后,均开始向开国倒幕转变,萨长同盟因而成为可能。 [/SIZE] 1864年,萨藩政局发生深刻变化。由于萨藩激烈反对幕府独占对外贸易的垄断政策,导致“参予会议”的解体。随后,幕府又在第一次征长中出尔反尔,突然宣布恢复过去的交替参觐制度,这又标志了公武合体路线的破产,大大削弱了岛津久光在藩内的政治影响。此时,武士出身的著名商业家五代友厚提议“富国强兵”政策。于是原本追随岛津久光的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开始实行“割据富国”,走向倒幕。 [/SIZE] 在第一次征长战争时,担任幕府军征长参谋的西乡隆盛,对幕府持异议,力主撤回征长军,从轻处理长州藩,迈开了萨长接近的第一步。1866年1月,长州的木户孝允和萨摩的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在京都缔结萨长军事同盟条约六条。密约规定在幕府第二次征讨长州时,萨藩要协助长藩,并共同举兵反幕。同年底,木户孝允和五代友厚,又经土佐藩倒幕派坂本龙马的斡旋,在下关签订《商社会谈议定书》,从而继军事同盟又建立了萨长经济同盟。萨长两藩意图以萨摩、长崎、下关为中心的西南日本贸易圈,切断幕府支配的国内商业网,形成全国性市场。这样,萨长两藩在军事和经济上形成了左右日本全局的讨幕联合阵线。 [/SIZE] 在倒幕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也日益高涨,沉重打击了幕府统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866年大起义和1897年的“可好啦”骚动。 [/SIZE] 由于1866年农业歉收和第二次征长战争,物价飞涨,民怨沸腾。1866年5月,西宫爆发了要求降低米价的捣毁运动。运动扩至大阪,上万市民包围米店,攻击富商,800余家商店被毁。有的被捕市民在廷审时甚至公开宣称:引发暴乱的罪魁祸首就是将军。6月中旬,更大规模的捣毁运动在江户爆发。町奉行所的大门被贴上了“政治售完”的讽刺性传单。一连数日,江户陷于瘫痪状态。当时萨摩藩在大阪的藩吏木场传内曾把这情况详报在京的大久保利通。大久保认为:“民心已离将军,幕府何足惧!”[10] [/SIZE] 与市民暴动遥相呼应,农民起义也爆发了。6月7日,在幕府发动第二次征长战争的当天,川越的木匠要求降低米价,掀起了“改革世道”的起义。各村农民群起响应。起义者打着“改革世道”、 “为救日本穷民”的旗帜,提着印有“国内各地太平”的灯笼,袭击、捣毁商人和高利贷者。在秩父,农民捣毁官衙和监狱,释放囚犯,烧掉土地清册,砸毁枪支,把大炮扔到井里,并冲进当铺,当场发还抵押品,销毁当票。几天之间起义席卷武藏、上野两藩,参加者超过十万。 [/SIZE] 1867年,名古屋盛传伊势神宫天降神符。市民们视之为“变天”瑞兆,纷纷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反复唱着“可好啦!”“可好啦!”的歌,在街头狂歌乱舞,闯入高利贷者、商人、地主家宅,勒令拿出酒食,吃饱喝足,继续歌舞。幕府各藩严加弹压无效。这场以宗教形式表达“改革世道”要求的运动,迅速波及东海、近畿、南关东、中国、四国等地。 [/SIZE] 三、幕府的灭亡 继公武合体运动的破产,“公议政体”派代之崛起。其政治理想主要是一种吸收了欧美上下两院议会制度,通过公武合体、诸侯会议谋求革新幕藩体制的设想,反对武力倒幕,幻想将军自动放弃政权,成立以诸侯会议为基础的封建联邦。1867年6月,坂本龙马与后藤象二郎同船从长崎去京都时,坂本曾向后藤提出关于建立新国家的八条基本纲领,即“船中八策”,可以说这是“公议政体”派政治纲领的初步草案。1867年6月22日,缔结了以实现“奉还大政”为目标的萨、土盟约,使“船中八策”更加具体化。接着,萨、土、安艺三藩之间于9月缔结了倒幕军事协定。土佐藩藩主山内容堂在后藤的说服下,也认为:在讨幕运动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奉还大政是德川氏的唯一出路,因而劝说江户幕府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向天皇交还政权。 [/SIZE] 1867年10月14日庆喜接受劝告,为了挫败讨幕运动,向天皇奏请“奉还”大政。然而在公议政体派积极奔走活动的同时,讨幕派也在紧锣密鼓地策划武装倒幕。萨摩藩的大久保利通等与长藩讨幕派领袖木户孝允等会见,商讨出兵讨幕和控制天皇(即所谓“夺玉”)问题。就在庆喜提请“奉还”大政的同一天,讨幕派也接到了《讨幕密敕》。15日,将军庆喜得到天皇批准其奉还大政的敕书和三项指示:1、天皇收回最高政权;2、迅即召集诸侯会议,决定一切政务;3、在未召开诸侯会议之前,仍由将军照旧统治领地领民。这样,将军事实上又重新掌握了内政外交的实权,而这也正是幕府所希望的。 [/SIZE] 其实,庆喜上奏“大政奉还”并无诚意,只不过是使倒幕派师出无名而保存幕府实力的缓兵之计。木户、西乡、大久保等倒幕派识破了公议政体派的阴谋,更加坚定了武力倒幕的决心。他们利用京阪地方爆发“可好啦”骚动的有利时机,集结与部署兵力。至年底,萨、长、安艺三藩大军集聚在京阪神地方,摆开了和幕府决战的阵势。倒幕派还通过倾向倒幕的朝廷公卿,紧紧地控制住天皇这块“玉”,以便正大光明地举行讨幕战争。另一方面,“大政奉还”也确实鼓舞了公议政体派,以会津、桑名两藩为首的佐幕派在大阪集中海陆军部队,妄图维护幕权。11月15日,倒幕志士坂本龙马和中冈慎太郎被暗杀。大久保、岩仓等决定于12月9日发动“王政复古”的宫廷政变。同时大久保、西乡写信给岩仓说:“实行决战,死中求生,乃当前之急务”,明确指出以武力迫使德川庆喜“辞官纳地”是唯一出路,警告岩仓莫再犹豫而错失良机。 [/SIZE] 1867年12月9日晨,倒幕派按预定计划发动政变,以天皇名义,解除幕府亲藩部队对宫廷诸门的警卫,改由西乡指挥的军队取而代之。宣布废除摄政、关白、幕府,设总裁、议定和参与三职,进而发布《王政大号令》,宣布一切权力重归天皇,除旧布新。是夜,在皇宫小御所召开了首次三职会议,史称“小御所会议”。会上武力压制了公议政体派,强行通过了命令庆喜“辞官纳地”的决定。所谓“辞官”,就是剥夺德川庆喜的统治权;“纳地”,则是夺取德川庆喜的领地领民。它意味着要彻底消灭长达260年的江户幕府专制统治,无疑等于天皇政府下达了讨幕的命令。一场决定日本前途和命运的内战,迫在眉睫了。 [/SIZE] 小御所会议后不久,庆喜逃往大阪。他公开会见六国公使,表明不承认“王政复古大号令”和“辞官纳地”。又制定“讨萨表”,决心以“清君侧”的名义武力征讨萨摩藩。幕府海军副总裁榎本武扬率海军舰队在兵库海面,突然开炮袭击萨摩船只“平运号”,从而挑起战端。庆喜亲自率兵会同会津、桑名等藩兵,共1万5千人,从大阪沿淀川北上,兵分两路,向京都进攻。当时岩仓等公卿动摇不定,公议政体派又大肆反扑,情势危急。大久保、西乡等奋力反击,督促朝廷决定坚决征讨庆喜“朝敌”。1868年1月3日黄昏,两军在鸟羽、伏见开战,宣布全面内战的开始。新政府军虽仅5千人,但在士气、装备和训练方面远远领先。幕军终于不敌,全线溃败。日本国内外形势为之一变:倒幕派击败了公议政体保守势力,取得了领导权,朝廷内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本处于观望的近畿以西各藩倒向讨幕;三井等三都特权商人抛弃幕府,财力支持新政府;欧美各国承认新政府和幕府为对等交战团体,宣告保持中立,但事实上英、法通过大量出售武器,暗中支持各自的扶持力量。 [/SIZE] 奉命追讨德川庆喜的东征军包围了江户城,决定择期发动总攻。然而在关东地区人民起义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引起了幕府、维新政府及西方列强的强烈恐惧。维新政府和对讨幕派有影响的英国公使,都“恐怕因决战而引起‘无知之民’的不测之变”。幕府军事总裁兼海军奉行胜海舟见识卓越,力主讲和。他从民族利益出发,担心“同族相煎,西洋诸国将乘虚而入”,不愿印度、中国之悲剧重演于日本。他又从统治阶级利益出发,担心幕府统治地区民心离反,有可能“敌军未到而都下瓦解”。于是总攻前一天,胜海舟与西周谈判,达成妥协。4月21日,江户“无血开城”。德川庆喜出奔,退隐于水户。 [/SIZE] 德川庆喜虽降,但一小撮旧幕吏仍负隅顽抗。在东北地区,以仙台、米泽藩为中心结成奥羽列藩同盟,并发展成奥羽越列藩同盟;在北海道,幕府海军副总裁榎本武扬成立“虾夷共和国”。1869年5月,发生函馆战役。榎本被迫出城投降。至此,持续一年半之久的戊辰战役,终于以江户幕府的彻底灭亡和新政府的最后胜利结束。[/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3:14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二节 明治新政 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868年3月14日,正是预定总攻江户日的前一天,天皇率公卿诸侯,在京都御所的紫宸殿,以神前盟约的形式,宣读了《五条誓文》: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上下一心盛行经纶;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破旧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SIZE] 作为维新政府的开国宣言的《五条誓文》,向世人明示了公议政治和开明进取的大方针。但在开明的言辞背后,却有着隐秘的保守妥协的一面,即:对内,压制公议政体派,团结融合各种政治势力;对外,欲得到欧美列强的支持。“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列于首条,其中的所谓“会议”,并非指近代化的会议,而是由任职于新政府的公卿、藩主和藩士组成的会议。 [/SIZE] 就在《五条誓文》颁布的翌日,又发布了《五榜禁令》:1、为人者应正五伦之道,不得有杀人、放火、盗窃资财等罪行;2、不论由于何事,均不得结党强诉或相率擅离乡里;3、对基督教应坚决禁止;4、禁止对外国人擅自杀害或乱施暴行;5、禁止私自逃离本乡。 [/SIZE] 《五条誓文》的开明性与《五榜禁令》的保守性的矛盾对立,显示了明治政府的双重性。 [/SIZE] [PP] 明治初年,中央机构先设“三职七科”,后又改设“三职八局”。1868年闰4月21日颁布《政体书》,仿效奈良时代的“律令制”,实行太政官制度。明确规定:“天下之权力皆归太政官,使政令无出于二途之患。太政官之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使无偏重之患。” [/SIZE] 太政官下分七官,名为三权分立,但实际上并未分立。具体官职设置如下:议政官行使立法权,分上、下两局,上局“掌管创立整体、制定法制、决定机务、铨衡三等官以上,以及明赏罚、定条约、宣战、议和”,下局“租税之章程、驿递之章程、造货币、定权量、与外国缔结新约、内外通商章程、开拓疆域、宣战讲和、水陆捕拿、招兵聚粮、定兵赋、筑城垒或武库于藩地、各藩彼此争讼”;行政官、神祗官、会计官、军务官、外国官分执行政权,其中行政官“掌管辅佐天皇、奏宣议事、督国内事务、总判宫中庶务”, [/SIZE] [PP] 神祗官“掌管总判神祗祭祀、祝部、神户”,会计官“掌管总判田宅租税、赋役、用度、金谷贡献、秩禄、仓库营缮、运输通递工作、税银”,军务官“掌管总判海陆军、乡兵招募、守卫、军备”,外国官“掌管总判外国交际、监督贸易、开拓疆域”;刑法官行使司法权,“掌管总判执法、守律、监察、弹劾、捕亡断狱。”[/SIZE][11][/SIZE] 之后,太政官制有过多次修改。如1871年改为正院、左院、右院三院制。正院设太政大臣、纳言、参议。太政大臣“辅佐天皇,总揽庶政,统辖祭祀、外交、宣战、媾和、订约之权,海陆军之事务”;纳言位居大臣之下,“大臣缺席时,得代理其事务”;参议“参与大政,审议政务,辅佐大臣、纳言,协理庶政”;左院主管立法,审议各项法案,实为正院的咨询机构;右院由各省长官、次官组成,“草拟所辖事务之法案,审核各省之议案”。[12]1885年,太政官制才被内阁制所取代。 [/SIZE] 为了充实财政基础和消除封建割据,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统一,新政府决定实行“版籍奉还”。“版”指土地,“籍”指户籍(人口),版籍奉还就是诸侯交出对土地和人民的封建领有权。1868年11月,鸟羽伏见之役中战败归顺的姬路藩(领地15万石,在今兵库县),因内部纠纷,申请“奉还版籍”,这是第一个申请“奉还版籍”的诸侯。新政府由此获得启示,但并没有立刻接受。12月,新政府制定“藩治职制”,令各藩废除“家老”,打破身份限制,拔擢倒幕领袖担任“执政”等职,参与藩政。从此打开了政府干涉藩政的道路。木户孝允是主要的倡导者,早在1868年初就主张:“一变七百年来之积弊,使三百诸侯均奉还其土地人民,否则一新之名不知何在。” 1869年1月23日,萨、长、土、肥四藩主在参与大久保、木户、板垣、大隈的分别说服下,联名上表朝廷,请求奉还版籍。名为奉还,实际目的是希望天皇重新授权,以取得合法地位。强藩既已带头,其余各藩也被迫效仿。至6月,奏请者已达236个。1869年7月25日,明治政府批准各藩之“奉还”,却不再授封,任命旧藩主为藩知事,成为地方官。 [/SIZE] [PP] 版籍奉还后,明治政府为了划一藩政,加强监督,又于1870年9月宣布藩制改革。这引起了士族的不满,以至酿成暴动。从1870年起,一些小藩由于财政困难,主动申请废藩。大藏省由于财政方面的考虑,也强烈要求废藩,否则无力维持日益膨胀的政府机构。在以上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明治政府决心废藩置县。 [/SIZE] 但是若无萨、长、土等藩的军事支持,根本无法实现这一改革。尤其没有被誉为“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的帮助,就无从依靠萨摩藩的兵力。明治政府派木户孝允和大久保利通分别回到长、萨两藩,促使两藩藩主及西乡隆盛入京。西乡与木户、大久保进行了会谈,取得萨、长、土“三藩同心合力”协议。不久,政府征调三藩精兵约1万人入京,组成御亲兵,归兵部省管辖,从而建立了新政府最初的常备军,从军事上为废藩置县做好了准备。 [/SIZE] 然而围绕着政府体制问题,明治政府的上层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大久保、木户请西乡进京,是为了把萨摩军改编为忠于新政府的常备军,以便废藩置县。而西乡率军入京,是想借废藩置县改组政府,建立代表士族利益的军事封建专制制度。1871年6月25日,西乡独断地改组政府,除西乡和木户两人留任参议外,其余参议一律降级为各省的卿。不过最终各方力量在废藩置县的共同目标下,达成一致。8月29日,木户以集结四藩力量废藩置县为名,又重新改组政府。 [/SIZE] 同一天,木户等以天皇名义,召集在京的76个藩知事,宣读废藩置县的诏书。[13]新政府承担了各藩债务,旧藩主一律解职,留住东京,坐食俸禄。全国262个藩被改为261个县,连同明治初年所设府县,全国共3府302县,不久并为3府72县,至1888年并为3府42县。 [/SIZE] 在“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和“壬申户籍改革”过程中,明治政府逐步改革封建身份制度。1869年7月25日,结合“奉还版籍”,废除“公卿”“诸侯”之旧称,改称“华族”。1870年以后,又废除“中下大夫”、“上士”及其以下旧诸称,统称“士族”及“卒”。把有世袭身份的卒编入士族,其他则编入平民。由于无论是征兵还是征税,必须使用有姓氏的户籍,因此破天荒地准许平民使用姓。废除“秽多”、“非人”等贱称,取消贱民制,将其“编入民籍,其身份、职业皆与平民同等对待”。1872年3月8日,于是,所谓“四民平等”的身份制得以确立。原大名、公卿,改称“华族”,地位仅次于皇族;幕府直属的家臣、藩士及武士改称“士族”;农、工、商和僧侣、神官、贱民统称“平民”。遵循“四民平等”的原则,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变革措施。如:允许平民骑马,并有选择职业、迁徙的自由;允许武士自由“散发”;废除武士佩带刀剑和“格杀勿论”的特权;允许华族、士族和平民之间自由通婚;允许不做官的华族、士族经营工农商业等等。 [/SIZE] 虽然表面上“四民平等”,但是特权华族及上层士族日益转化为近代资产阶级或近代官僚;下层武士则日趋没落,对贱民的现实歧视仍然未能革除。因此“四民平等”徒有其表,是不彻底的。 [/SIZE] 二、富国强兵 最早主张建立日本近代征兵制的是兰学家大村益次郎。大村曾指导长州藩改革军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倡“不依靠藩兵而靠农兵——国民征兵来建立中央武力。”此举虽然得到维新领袖木户孝允的赞赏,但来自公卿和士族的反对意见格外强烈。岩仓、大久保等人害怕人民当兵会造成反抗政府的危险,故主张“应该同藩的势力进行妥协并加以利用”。以西乡为首的士族阶层愈发反对义务征兵制,认为农民不是正规军的可靠基础,竭力维护武士军职的世袭特权地位。这样,大村的主张一时没有实现。1869年9月,大村遭到反对派士族的袭击,在兵部大辅任内死去。其遗志由山县有朋加以继承实现。 [/SIZE] 1871年底,身为兵部大辅的山县有朋与兵部少辅西乡从道、兵部少辅川村纯义三人联名建议:以全国20岁以上、身体健康的男子作为征兵对象,仿效欧洲兵制实行征兵制。1872年2月,改兵部省为陆军省和海军省。同年11月发布《全国征兵之诏》和《征兵告谕》,批判了武士专有的军事特权,宣布四民平等,人人须服兵役,宣告“佩双刀,称武士,抗颜坐食,甚至杀人而官亦不问其罪”的封建兵制从此消亡。翌年1月,制定《征兵令》,具体规定陆军分成常备、后备、国民军三军,士兵分步、炮、骑、供、辎五兵种。全国17至40岁男子都载入军籍,编为国民军;在满20岁男子中选择编入常备军,服现役三年;期满后编入后备军,又分成第一、第二后备军各二年。同时也制定《常备兵役免役概则》12条,规定了可免除兵役者的范围[/SIZE][14][/SIZE]。并规定交纳代人金270日元也可免役,这给有权势的富有者大开逃避兵役之门。 [/SIZE] 征兵令否定了武士阶层的特权,招致士族们的反感而发生反对征兵暴动。广大贫苦农民因征兵夺取劳动力,以及轻信关于《征兵告谕》中“血税”的谣传,也相继发生反对征兵暴动和逃避征兵事件。于是,1879、1883年两次对《征兵令》进行修改,废除了代人金。1889年又大规模修改,废除了户主、嗣子免兵役的规定,据此全面废除原有的免役规定和顶替制,从而确立国民皆兵的原则。 [/SIZE] 租税是建国的根本和关系到民心向背的极其重大的事情。明治政府正处于“百废待兴”时期,急需确立稳定的租税体制。因此,在迫切的财政危机和农民要求土地革命的巨大压力下,促使明治政府决心实行地税改革。 [/SIZE] 1870年6月,集议院判官神田孝平即提出《田租改革建议》,主张废除土地买卖的禁令,并建议颁发地券(土地执照),申报买卖地价,按地契价格确定地价,按地价征收货币租税等具体可行的改革方案。1872年5月,神奈川县令陆奥宗光也提出了《田税改革建议》,提议根据土地肥瘠程度和水利条件差别来确定法定地价,然后按法定地价征税,即收益地价方式。神田孝平的地契方式和陆奥宗光的收益地价方式,构建了地税改革的雏形。 [/SIZE] 1872年初,大藏省先在东京府内颁发地券,将地税定为地券金额的2%。3月,太政官明令解除土地买卖的禁令,允许一切人自由买卖土地。这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变革,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土地私有权,从而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制。之后,地券发行普及全国。据此还确立了一地一主的原则,采取调整永久佃耕的方针。壬申地券的发行为地税改革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SIZE] 1872年8月,大藏省租税寮内新建立了地租改正局,陆奥宗光与松方正义分别担任租税头和租税权头职,主持地税改革。1873年4月至7月间,大藏省召开全国地方官会议,讨论地税改革。7月28日,政府颁布《地税改革法令》和《地税改革条例》,宣布在全国实施地税改革。 [/SIZE] 《地税改革法令》是地税改革的纲领,宣布“原有田地贡纳之法悉皆废除,”“地税可按地价百分之三规定之”;“从前由于官厅及郡村所需经费等而课于土地之份额,一律改按地价征课。但其金额不得超过本税金三分之一。”[/SIZE][15][/SIZE] 《地税改革条例》的内容要点有四:(1)、地税的标准:课税的基准不是石高(即收获量),而是土地的价格(地价);(2)、地税的税率:税率与丰收、歉收无关,以地价的3%为定率;(3)、地税的形态:不是纳物(纳米),而是纳钱;(4)、征税的对象:纳税者不是土地耕作者,而是土地所有者。 [/SIZE] 地税改革始于1873年底至1881年基本完成。通过地税改革,实现了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确立了日本近代土地所有制,保证了国家固定的财政收入。地税改革也给地主加大剥削量和兼并土地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从中受益的不是广大农民,而是新兴寄生地主阶级。农民们的租税负担有增无减,终于引发了大规模的减税起义。和歌山茨城、三重、爱知、岐阜等等县都有农民起义,政府使用暴力进行镇压,受处罚者逾五万人之多。但政府被迫宣布:土地税标准从地价的3%降为2.5%。在斗争中取得胜利的农民自豪地说:“竹枪一挑,挑出个二分五厘。” [/SIZE] 封建俸禄制度给新成立的明治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明治政府通过削减、赎买的方式,分三个步骤逐步废除俸禄制,从而剥夺了武士阶级的经济特权。这一过程总称为“秩禄处分”。 [/SIZE] 奉还版籍后,明治政府即开始着手改革禄制。规定以藩收入的1/10作为藩主的家禄,使藩政与家政脱离。随后又实行“禄米制”,规定以廪米(库存米)支付俸禄,不再从藩收入中支付,使俸禄脱离领地贡租,改变了封建俸禄的性质。 [/SIZE] 1872年12月,发布了家禄奉还规则,命令家禄、赏典禄不满百石的人献出俸禄。次年又命令百石以上的人献俸禄。献出俸禄者,政府发给产业资金,现金、公债各半。其中世袭禄给六年份额,终生禄给四年份额。家禄的兑换公债通称秩禄公债,发放的第3年开始抽签偿还。但由于大多数士族的就业状况不佳,“迅速陷入贫困者十之七、八”,因而1875年不得不停止奉还。 [/SIZE] 由于地租改革后,实物地租改为货币地租。所以,1875年9月明治政府宣布实行“金禄制”,即将禄米改为货币俸禄,按1872年至1874年各地市场平均的米价,以现金支付俸禄。这是实施金禄公债证书的前奏。 [/SIZE] 1876年3月,大隈重信从产业金融利益出发,奏请废除俸禄制,发放金禄公债。大隈的主张虽然遭到同情贫困士族的木户孝允的反对,但全面废除俸禄制度已是势在必行。 [/SIZE] 同年8月,政府颁布了《金禄公债证书发行条例》,命令所有领取俸禄者一律献出俸禄,然后发给一份金禄公债证书,即强制将货币俸禄的现金支付改为发授公债证书,一次处理完毕。按照上述条例规定:拥有1千日元以上的高额家禄者,发授6至7年禄量的公债证书,利息5分;拥有1百日元到1千日元者,发授7至10年禄量的公债证书,利息6分;拥有20日元到1百日元者,发授10至13年禄量的公债证书,利息7分,规定都以公债一次支付完毕,今后不再支给。所发的公债,从第6年起,每年以抽签方式偿还,在30年内偿清。 [/SIZE] 秩禄处分大大缓和了明治政府的财政危机。但少数华族和上层士族获利颇丰,他们或转化为资本家或转化为新兴地主,大多数士族阶层却日趋分化没落。 [/SIZE] 殖产兴业是明治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和资金,带动、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改革政策。1868~1885年间,明治政府用于殖产兴业的资金,约占财政支出的1/5左右。 [/SIZE] 殖产兴业政策的制定,最早可以追溯至1868年的《五条誓文》。其中的第二条“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即指发展国家财政经济。这是越前藩的藩士由利公正在《誓文》的初稿中首先提出的。由利曾在安政年间主持过越前藩的财政改革,他深刻认识到:“扩大藩内的物产,是使民富之术,而民富国亦富”。因此把“士民一心,盛行经纶”,即政府在地主、资产阶级的协助下,发展国家财政经济的主张,写入了《五条誓文》。由利的主张在当时很快便达成了共识。因为在幕末西南强藩的藩政改革过程中,长州藩就已积极推行自上而下的扶植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萨摩藩也在五代友厚的建议下,认识到实行“富国强兵”和“殖产兴业”政策的重要性。[16] [/SIZE] 资金是实施殖产兴业政策的首要问题。明治政府依靠国家政权力量,多方筹集资金。其途径主要有:大量发行纸币;发行公债;征收地税;废除武士俸禄制度;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SIZE] 明治政府分以下三阶段,逐步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SIZE] 第一阶段(1870~1873):以工部省为中心机构。新政府通过没收的幕营工业开始进行军事工业的建设,重点对官营事业进行经营以及技术的改良和引进,创办“模范工厂”,特别是把铁路和矿山放在重要的地位。 [/SIZE] 第二阶段(1873末~1880):中心机构由工部省转向内务省。内务卿大久保在大藏卿大隈重信和工部卿伊藤博文的协助下,以英、德为榜样,大力推进殖产兴业政策,形成了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大藏省主要负责殖产兴业资金的筹措、调配;工部继续主管铁路、矿山和机械制造工业;内务省则致力于经营劝农、畜牧和农产加工三大事业部门。大久保在《关于殖产兴业的建议书》中明确提出了依靠国家的力量发展日本近代工业的方针。大久保还建议,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制丝、纺织、农业、畜牧、海运为中心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纠正前一阶段侧重发展重工业的路线。在实行过程中由于西南战役的军需品需求扩大而加速了政策的推行。这一阶段缩小了官营事业的规模,重点是内务省直营事业和对民间事业的资金投入。 [/SIZE] 第三阶段(1880~1885):由农商务省统括殖产兴业的政策实行。重点放在纺织、水泥、玻璃、制糖业和矿山经营等方面。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廉价处理国营企业,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成长。由德川幕府时期巨商大贾发展而来的特权商人,如三井、三菱等,由于在倒幕运动中出钱资助立有大功,所以得到了明治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如三菱仅以官办投资额的1/7的资金就购买了长崎造船厂;川崎仅以相当于官办投资额的1/10的资金就购买了兵库造船厂。 [/SIZE] 殖产兴业政策的实施,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短短15年内,便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尤其是轻工业部门的工业化。 [/SIZE] 三、文明开化 明治日本的迅速崛起,离不开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 [/SIZE] 早在幕末,日本的教育普及程度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不仅有面向幕臣及武士阶层的“藩学”、“乡学”,也有以平民百姓为对象、传授基本读写算技能的“教谕所”、“寺子屋”,甚至还有传授洋学的私塾和官方学校,如“医学所”、“开成所”等。这些都为明治教育改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SIZE] 1871年,岩仓使节团赴欧美考察,痛感培养人才是根本大计。代表团的首脑人物之一木户孝允在给国内写信时说:“吾人今日之开化非真正之开化,为防十年后之弊病,唯在于兴办真正之学校……确立牢不可破的国基者唯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无穷者,唯真正在于教育而已。” [/SIZE] 1871年7月,设立文部省,着手全国教育改革。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关于奖励学业的告谕》和《撤销府县旧有学校,按照学制重新设立学校》,共三份文件。《学制》系参照法国教育制度设计而成,在废除德川时代的藩校和各地的寺子屋的基础上,规定全国分为八大学区,另外还改变了德川时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转而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关于奖励学业的告谕》[/SIZE][17][/SIZE]中首先宣扬学问是立身之本,并批判了以往教育的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学问系士人以上之事,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不知学问为何物”;二是“士人以上之少数学者,动则谓为国而学,不知其为立身之基。”大力提倡教育机会均等,“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总之,此次教改法令的颁布,实现了“士人教育”向“国民教育”的重大转变,确立了近代日本的资产阶级国民教育的方向。 [/SIZE] 此后,即从70年代至80年代间政府对于教育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之试验。在重点实施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同时,还大力兴办了中等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明治政府尤其注重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级科技人才。1877年,在幕末开成所和医学所的基础上,建立了东京大学,设法、理、文、医四个学部。在此前后还建了私立的庆应义塾大学和同志社大学。 [/SIZE] 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成功,是与明治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无论就其兴革之频繁,抑或法令规章颁发之多,均无法同教育改革相比拟。仅据粗略统计,从1870到1896年的26年间,明治政府颁发的重要教育法令规章近30次,占同期所颁各项法令规章的首位。[18]日本政府不断增加教育经费。1899年从中国的甲午战争赔款中拨出1千万日元作为普及教育基金。至1910年,地方政府预算中,小学教育经费约占40%。全国教育经费,至明治末年已占国民收入的3%。 [/SIZE] 早在1866年,幕府和诸藩就向英、法、美各国派出了留学生。1870年,明治政府制定了《海外留学规则》,并将留学生事务由外务省转给了大学。1871年明治天皇敕谕华族,奖励留学。1872年的《学制》中又修改了出国留学规则,由文部省掌管留学事务,从出国的具体手续到归国后的义务,都详细地作了规定。1873年《学制》第二编中又进一步作了增补。最初派遣的留学生多为华族子弟,学习效果不佳。1875年,召回全部公费留学生,并决定以后由开成学校(后东京大学)严格遴选优秀学生出国。为了减轻国家负担,又于同年颁布《贷费留学生规则》,即通过考试选拔学习、品行、身体好的人才,由国家贷予学费,学成归国后,20年内还清贷款。1882年制定了《公费留学生规则》,由国家负担学费,由文部省制定所去国家、所学专业、学校,归国后由国家分配工作。留学规则几经修改,留学生的派遣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培养了日本近代化急需的大批优秀人才。 [/SIZE] 维新初期,明治政府不惜重金聘请外国专家、教授、技师和技工,最多时达四、五百人。以工部省最多,文部省次之。东京大学初建时,39名教授中,外籍教授占27名。当时东京大学的经费占文部省总经费的40.9%,而外籍教授的工资就占了三分之一左右,有的外籍教授的工资竟超过政府大臣薪金的五成以上。1880年起,海外留学生陆续回国。日本遂逐年解聘外国专家,至1889年基本全部解聘,实现了科技教育的自立。 [/SIZE] [PP] 1873年(明治六年)8月,在从美国归国的森有礼倡议下,开始创建启蒙学者和思想家的团体——明六社。其宗旨是“集有志之士商讨办法,以谋我国教育之进步。并集合同志,交换意见,扩大知识,明确见识。”[/SIZE][19][/SIZE]正式会员有福泽谕吉、加藤弘之、中村正直、西周、西村茂树、津田真道、箕作秋坪、箕作麟祥、杉亨二、森有礼等,后来发展至30余人。除西村以外,都是旧幕臣,多数与开成所有关。成立之初,先推举福泽为社长,因福泽固辞不就,由森有礼任第一任社长。 [/SIZE] 从1874年开始发行《明六杂志》,其中讨论的内容不仅限于政治问题,还有广泛的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尽管如此,由于1875年政府压制言论自由,只出版了43期,便被迫停刊。明六社也同时宣告解散。 [/SIZE] 在文明开化方针指导下,日本近代新闻出版事业开始蓬勃发展。 [/SIZE] 日本最早的日报是1870年发行的《横滨每日新闻》,用西洋纸活版印刷。接着,1872年创刊了《东京日日新闻》、《邮便报知新闻》、《日新真事志》,均带有御用报纸的性质。以1874年的《成立民选议院建议书》为转机,开始出现社论,自由民权派报纸逐渐得势。但因1875年《报刊条例》和《谗谤律》的相继颁布,言论自由受到限制。1874年《读卖新闻》和1879年《朝日新闻》的先后发行,使报纸由政论转向新闻报道为重心,加强了群众娱乐性。 [/SIZE] 杂志的发行,以《西洋杂志》为最早,主要是以柳河春山为中心的西洋学学者投稿居多,其中荷兰学术杂志的译文转载较多。此外作为著名杂志,政治思想类有《明六杂志》;经济类有田口卯吉于明治十二年创刊了《东京经济杂志》,以自由主义经济论的立场上批判政府的保护贸易政策;自然科学类有由杉浦重刚、井上哲次郎等创刊于明治十四年的《东洋学艺杂志》,对基础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堪与英国代表性科学杂志《自然》相媲美;妇女读物类有创刊于明治十八年的《女学杂志》,内容由基督教式的启蒙开始,逐渐偏向文学方面,是《文学界》的母体。[/SIZE][20][/SIZE] 报刊杂志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读者手中,使读者及时了解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自然与当时的铁路、邮政、电信事业的发展态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1897年,日本发行的报刊杂志共计745种,1912年上升到2227种。[/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3:15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三节 自由民权运动及近代天皇制 一、民权运动的兴起 明治政府大刀阔斧地推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的举措,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的同时,也激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强烈不满。 [/SIZE] 在明治初年的新旧过渡时期,由于日本仍是农业国,农民所交纳的地税成了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农民不但没有从封建制度的一些最明显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且必须额外负担新政府的巨额开支。农民们不堪重负,纷纷起义。明治政府农业顾问马叶特氏在《上山县伯爵书·序》中也曾对明治初年的农民运动作了概述:“由于农民状况颇不令人满意,农民暴乱频仍,债务纠纷四起,一县之内农民破产及强制公卖之事达数百件之多,农民成群结队向政府请愿,要求减免租税。”[/SIZE][21][/SIZE] [PP]在倒幕运动中,豪农豪商曾出过大力,但明治政府并没有赋予他们如同特权商人及旧藩主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明治政府着重培植财阀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这就必然损害了豪农豪商的切身利益。 [/SIZE] 士族阶级也因征兵制和秩禄处分等政府改革,被剥夺了政治、经济、军事特权,日趋分化没落。其中留恋昔日特权的士族,发动叛乱,企图依靠武力推翻政府。也有的士族在派系斗争失败后,以自由平等为号召,利用群众斗争的有利形势,试图改革政府。 [/SIZE] 大资产阶级、大寄生地主和农民群众、中小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成了当时的主要矛盾。与此同时,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运动也渐成气候。福泽谕吉1872年写了《劝学篇》,1875年写了《文明论概略》等书,鼓吹自由、平等、自主、独立等思想。《劝学篇》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说:“天不生人上人,也不生人下人”。其销售量达20万部以上,影响十分广泛、深远。福泽谕吉被誉为“日本的伏尔泰”。1870年,加藤弘之写了《真政大意》的文章,宣传“天赋人权”思想。津田真道编译《泰西国法论》,宣传实证论和普及西方资产阶级法学知识。中村正直翻译英国作家斯迈尔斯的《自助论》和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弥尔的《论自由》,影响了大批的青年读者。 [/SIZE]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酝酿产生了自由民权运动。自由民权运动以1874年爱国公党提出《民选议院建议书》为开端,到1887年的“大同团结运动”,历经14年,以1881年为转折点,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活动人物是士族知识分子和豪农豪商,后期则有少数激进分子与下层群众的参与相结合。 [/SIZE] 在“征韩论”政争中失败的板垣退助、副岛种臣、江藤新平、后藤象二郎等,于1874年1月组成爱国公党。同月,又联名向政府递交《成立民选议院建议书》,猛烈抨击了“有司专制”,指出“方今政权之归所,上不在帝室,下不在人民,而独归有司”,极力主张开设民选议院,反映了豪农豪商和不当权的士族的参政要求。《建议书》虽遭到政府拒绝,但引发了一场围绕民选议院设立时机是否成熟的激烈争论。论争促使民主思潮迅速扩展。 [/SIZE] 1875年4月14日,政府为形势所逼,以天皇名义发布了《渐次建立宪政体制诏书》。1877年6月9日,板垣领导的“立志社”再次提出由植木枝盛起草的《建议书》,指责明治政府八项弊政,提出了“开设国会”、“减轻地税”、“修改不平等条约”三大口号,广泛吸引了各个阶层。 [/SIZE] 1878年9月,趁全国高涨的形势,以立志社为中心组成的爱国社在大阪召开重建大会,其成员从士族扩大到豪农豪商,全国有13个县派代表参加。1880年3月,爱国社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国会期成同盟”。出席代表共114名,来自两府22个县。大会又选出片冈健吉、河野广中为全权代表,向天皇提交开设国会的“请愿书”。这一空前盛会令政府恐惧不安,迅即颁布《集会条例》加以镇压。然而国会期成同盟的代表并不因此屈服。请愿活动不断发展,各地纷纷向元老院递交的请愿书和建议书,共有58件,涉及34个县,签名人数达24万余人。政府的高压政策反而使国会期成同盟如火如荼地壮大起来。至11月召开“国会期成会”第二次大会时,会员超过13万,且以豪农为中心的平民代表过半数,开始崭露头角。 [/SIZE] 1881年,政府内就成立国会问题,形成了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渐进派与以大隈重信为首的急进派的对立。正在这时,发生了北海道开拓使廉价出售公产事件。自1869年起,政府投资了1400万日元开拓北海道,萨摩出身的黑田清隆一直任开拓使长官。十年计划期满之际,黑田清隆以价格38万日元、无息三十年付清的条件将公产卖给同乡五代友厚等的关西贸易商会。大隈重信获知后,借机向外透露,授政府口实予自由民权派。一时间群起攻击政府,其激烈程度令政府深感忧虑,唯恐在日本造成如同法国大革命的局势。面对政府危机,岩仓、伊藤、井上毅等密谋罢免大隈。 [/SIZE] 1881年10月11日夜,明治天皇召开御前会议。翌日即下令停止处理北海道官有产业,罢免大隈重信及其他大隈系官员,并发布《召开国会敕谕》,宣布:“兹以明治二十三年(1890)为期,集合议员,召开国会,以遂朕之初志。”[/SIZE][22][/SIZE]大隈重信等被逐后,13名参议中,萨藩6人、长藩4人、土佐藩2人、肥前藩1人,长、萨藩阀政府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此次政局变动被称为“明治十四年政变”。 [/SIZE] 政府之所以公布开设国会的时期,表面上是对自由民权派的让步和安抚,实际上却是先发制人之招。正如诏书的建议者井上毅所说:“此时不发此诏,则中间派将转化为急进派。发此诏敕,则各政党之向背立判。”[/SIZE][23][/SIZE]情况果不出所料,以《召开国会敕谕》为转折点,自由民权各派迅速分化。 [/SIZE] 组织政党的动向在1880年末已初显端倪,1881年的《召开国会敕谕》中约定在1890年开设国会,更进一步促进了这种倾向。在“明治十四年政变”一周后,即1881年10月18日组建成立了自由党。板垣退助被选为总理,中岛信行为副总理。自由党是一个以士族、豪农、豪商等为基础的全国性的政党,其友党是在大阪成立的以中岛信行为总理的宪政党。自由党主张激进的自由民权,其盟约是:扩充自由、保全权利、增进幸福、图谋改良社会;尽力于确立善美之立宪整体;与吾党共主义、同目的者一致合作,以达吾党之目的。 [/SIZE] 1882年3月成立了以大隈重信为总理的立宪改进党。它是以和大隈同时下野的河野敏谦、前岛密为首,以嘤鸣社、东洋议政会、鸥渡会三派为核心组成的,它的社会基础是都市的实业家和有识阶层。该党以英国政治为模式,采取渐进主义的主张。其纲领的第一条便是“维护皇室之尊荣,保证人民之幸福”,这与党纲党章中只字不提皇权,坚持自由民权运动为中心口号的自由党形成了鲜明对比,足以说明两党的性质差异。为了与民权系的政党相抗衡,同年成立了以政府党自认的立宪帝政党。发起人是《东京日日新闻》的福地源一郎、《明治日报》的丸山作乐、《东洋新报》的水野寅次郎等。纲领中表明了他的主权在君的钦定宪法主义的政治主张,公开宣称“宪法由圣天子钦定”,“我皇国之主权当为圣天子所独揽”,“圣天子拥有批准或驳回国会决议之大权”等。该党的社会基础是士族、神官、僧侣、退职官员、市町村的吏员和御用商人等。在创立过程中,伊藤博文、井上馨、山田显义等曾给以支持,但由于他们并不想积极参与政党,党势很快就萎靡不振了。于是在政府的示意下于1883年9月解散。 [/SIZE] 二、自由民权运动的激化及失败 自由民权运动在政府的严厉镇压之下,日益趋向激化。早在1881年福泽谕吉便预感到:“民权论似有愈来愈赞成直接行动的倾向。长此以往,官民反目必日甚一日,流血之祸,恐终所不免。” [/SIZE] 第一次激化事件是1882年2月至12月由自由党领导的指向福岛县令三岛通庸专制统治的农民起义,史称“福岛事件”。这是一次福岛县议会自由党议员与县令的独断专行政策的对立,以及农民与县令的激烈对抗事件。当时福岛县自由党势力强大,县议会由自由党控制,河野广中任议长,民权派过半数。于是,1882年2月,三岛通庸带着扑灭自由党、扶持帝政党和修筑公路的三项密令,出任福岛县令。他扬言要在自己任职期间“使纵火犯、强盗和自由党不得抬头”。为在会津地方开凿由若松分别通往山形、东京、新泻的三条公路,三岛命令福岛县西部六郡的居民,不管男女,每人在两年期间必须服一个月零一天的劳役,不参加修路工事的人,男人每天要交纳15钱,女人每天交纳10钱的代金,随后强行开工。县会否决了县令提出的所有议案,会津自由党也展开了起诉请愿运动。 [/SIZE] 11月14日,若松裁判所驳回了诉讼请求。会津自由党的宇田成一等决定去东京控告法院,结果宇田等被捕。11月28日,群情激愤的农民们集合举行集会,一千几百人涌向了警察署,要求释放被捕的领导者,遭到了三岛的残酷镇压。12月1日县政府对县内自由党的总检举和大逮捕,以河野广中为首的2000多人被捕。在高等法院的裁判中,三岛县令向司法官请求判处河野死刑。1883年9月下达了监禁河野7年、其余4人6年的判决。此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开创了自由党和农民起义结合的先例。 [/SIZE] 1884年9月,在茨城县发生了与福岛事件相关联的加波山事件。1883年10月,三岛通庸被任命为福岛县令兼枥木县令。在枥木,三岛也大兴土木,因而和县会、县民产生对立。自由党激进派策划在枥木县厅落成典礼上袭击三岛和高官大臣。他们积极准备,联络同志,筹集资金,制造炸弹。但制弹所不慎失火爆炸,引起了官府的警觉,落成典礼也延期举行。1884年9月23日,河野广中之侄河野广体、富松正安等16名激进派发表了《革命举兵之檄》,以加波山为大本营起事,竖起“自由魁”的旗帜,袭击山麓的警察分署、高利贷者。但因势单力薄,三天后即被政府镇压。由于公然标榜革命和使用炸弹,令政府深感恐慌,因此从重判刑。1886年6月,富松等七人被判处死刑。而三岛县令则被晋升为内务省土木局长、警视总监。 [/SIZE] 加波山事件发生后,自由党的《自由新闻》态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居然指责此事件是“轻举妄动”,称参加者为自由党之敌。1884年10月29日,建党仅三年的自由党在大阪终于做出了解散党的决定。自由党的领导权是在身兼工商家的地主手里,当下层民众揭竿而起时,他们害怕危及自身的利益,便开始产生动摇,背叛民众,以至投靠政府。虽然是加波山事件直接导致了自由党的解散,但自由党内部分裂才是关键所在。 [/SIZE] 自由党解散后的第三天,即10月31日,在埼玉县发生了自由民权运动中规模最大的秩父暴动。秩父地区最发达的农家副业是养蚕和缫丝,但因茧、生丝价格暴跌,1882年以后陷入严重的萧条状态。1883年末,中农落合寅市、高岸善吉等代表负债累累的农民,多次向郡役所请愿,均被驳回。1884年2月,在大井宪太郎的鼓动下,成立秩父自由党。以大井宪太郎的政谈演说会为契机,壮大了债务返还运动组织,进而成立了困民党。8月,豪农出身的侠客田代荣助出任首领,展开请愿活动,约由1万多贫农加入。请愿要求包括:对高利贷缓期十年偿还,十四年还清;为了节减学费,小学停课三年;减少杂税;修改征兵令;暂停征收地税等。请愿失败后,计划起事,制订暴动方案,同时联络群马、长野两县的自由党员。11月1日,在下吉田村椋神社境内发动起义。以田代荣助为总理,以自由党员加藤织平为副总理,制订五条军规,编成甲乙两队农民军。当晚,起义军占领小鹿野町,捣毁警察分署、高利贷者和大地主的家,烧毁借款字据和地契。2日早晨攻入大宫,占领了秩父的郡公所、警察署和法院,并捣毁了高利贷者的住宅。在大宫成立了“革命本部”。田代以“革命军总理”的名义发布告示,表明了树立革命政权的意志,宣布起义目的为“推翻现政府,立即召开国会”。4日与警察、军队发生冲突。最后兵败,残部逃往群马、长野,但终被彻底镇压。 [/SIZE] 在东京审判时,慕名前来的旁听者济济一堂。审判结果,田代等七人被处死刑,其他重罪296人,轻罪448人,罚款者2642人。 [/SIZE] 自由党解散后,停滞不前的自由民权各派在成立国会的前夕,在反对井上修改条约案运动的激励下,又开始活跃起来。1886年10月,以原自由党有志之士为中心的全国有志恳谈会,排除原有的对立,提倡“去小异,存大同”,兴起了大同团结运动。1887年 10月,高知县代表片冈健吉等向元老院提出了由植木枝盛等起草的建议书,提出包括言论自由、减轻地税、签订对等条约等三大要求。这三大要求建议运动很快就扩展到两府三十二县,以星亨、中江兆民、片冈健吉等为代表的2000余名社会活动家参加了此次运动。同年10月,后藤象二郎创办丁亥俱乐部,号召有志之士团结起来,逐渐成为大同团结运动的核心领导人。12月,政府颁布《保安条例》,进行镇压。1888年2月,政府诱使改进党的领导人大隈重信入阁,谋图分裂战线。4月至12月期间,后藤等到东北、东海、北陆各地游说,通过机关刊物《政论》,号召地方人士团结,提高声望。然而1889年3月,后藤却出人意料地突然参加黑田内阁,任递信大臣。大同团结运动失去中心,后因运动方针问题,产生分裂。自由民权运动也随之沉寂了。虽然民权运动虽然沉寂了,但它宣传了“自由”、“民权”、“开设国会”、建立“立宪政治”等思想,推进了君主立宪政体的进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SIZE] 三、近代天皇制的确立 为巩固天皇的权威,保证皇室的稳定的经济收益,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德大寺实则、岩仓具视、井上馨等人先后提出建议,认为有必要设定皇室的财产。1882年伊藤博文访欧的调查项目中也包括“皇室及皇族财产”。1882年岩仓具视向政府提议说:“我国方今将制定宪法,首先必须巩固皇室之基础,以期在今天防止千秋万载之后大权发生动摇之弊”。[24] 同年,明治政府根据岩仓的建议,决定正式设立皇室财产。于是皇室财产迅猛增长。从1882年起,明治政府将所持的日本银行、横滨正金银行和日本邮船公司等企业的股份,共计860万日元拨归天皇所有。天皇成了日本银行最大的股东。此外“帝国饭店”、一些大铁路公司和糖业公司等大企业也都有天皇的股份。甲午战争后从中国索取的巨额赔款,也被明治政府拨出2000万日元给天皇。1885年12月,设立了宫内省御料科,以掌管皇室拥有的山林、原野、矿山等事务。以移管佐渡、生野两矿山为开端,政府在各府县规定了世传御料,并且把国有林编入了御料林。国会开设前后数年间,大量国有林被划归皇室财产,多达357万町步。 [/SIZE] 1884年7月,制定了《华族令》,把华族分为公爵、侯爵、伯爵、男爵五等,并准予世袭。华族由三类人构成,即公家、大名、维新功臣。公家根据家世,授予子爵以上爵位;大名和维新功臣则根据原有俸禄和在戊辰战争中的表现,授予男爵以上爵位。通过“华族令”,“保卫皇室的屏藩”得以树立。 [/SIZE] 1885年12月,废除太政官制,采用内阁制。内阁只对天皇负责。太政大臣三条实美曾在奏议中明确指出内阁大臣的职责:“宰臣入则参大政,出则就各部之职,均陛下之手足耳目也。而选其中一人,专任中外职务,奉旨承宣,以保持全局之平衡,得各部之统一,此乃祖宗切实之政,圣上亲裁之体制,立宪之意义不外于此。”[/SIZE][25][/SIZE] 1889年2月11日,众所期盼的明治宪法终于公布于世。 [/SIZE] 这部《大日本帝国宪法》共7章76条,标志着近代天皇制的确立。第一章即为“天皇”,计17条。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乃国家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并依本宪法各条之规定行使之。宪法将立法、军事、财政、外交等大权皆归于天皇,如法律的制定、公布、执行(第六条);议会的召集、闭会、停会、众议院的解散(第七条);决定陆海军编制、常备兵力量(第十二条);宣战、讲和、缔结条约(第十三条);战时、国家事变之际的特别大权(第三十一条);建议修改宪法(第七十六条)等等。天皇权力在实施过程中是依据“无答责原则”,即天皇对臣属的汇报只听不答,后果与责任由臣属承担,从而使“法律不具有责问天皇之力”,确保了天皇的神圣权威。 [/SIZE] 宪法规定,内阁与国务大臣只对天皇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议会采取两院制。贵族院由皇族、华族、敕选议员组成,作为特权阶级的机构起帝室屏藩的作用。众议院由选举产生,但选举资格限制极严,并受到贵族院的牵制。 [/SIZE] 宪法还将属于宫内体制的枢密院置于内阁之上。枢密院设立于1888年,宪法也是由其审议颁布的。关于枢密院所负职责,伊藤博文曾作过如下表述:“夫我国宪法,如熟考其旨趣,须将主权归于王室,至其终极,应规定以至尊之裁决为最后决定。政府与议会之间万一发生龃龉,或大臣辞职,或议会解散,应由圣裁决定其一。处此情况,为明察国家之形势,国民之感情,抑扬得宜,须有能进善良劝告之顾问官。予以为如不求知于枢密院,别无它途。”这样,枢密院和议会、内阁,同为支撑天皇制统治的三大支柱。 [/SIZE] 从《明治宪法》不难看出,近代天皇制具有神政、家长式、立宪主义的特征,其实质则是以立宪为外表,神政和家长式为内核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规定了近代天皇制的“封建”、“民主”的双重特性,[/SIZE][26][/SIZE]因此可以说,明治宪法作为东方第一部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宪法,具有进步意义。但由于其保留有大量的封建因素,致使近代日本走上了天皇制军国主义的歧路。 [/SIZE] 明治政府成立后,作为恢复皇权和统一国家的工具,神道被定为国教,神道从而发展成为国家神道。1868年1月设立神祇事务科,推行祭政一致运动。接着又恢复神祇官。同年,又颁布“神佛分离令”,造成“废佛毁释”的局面。1870年发布《大教宣布之诏》,建立了祭政一致的国家神道,神道教被定为国教。1871年4月教部省下达了“三条教则”,神道开始向皇道蜕变。1889年颁布的《帝国宪法》中,明文规定了国家神道对其他宗教的统治地位,并制定了“身行敬神爱国”、“心明天理人道”、“奉戴皇上并遵守皇旨”三条教则。1890年颁布的《教育敕语》,被奉为国家神道之教典,标志着国家神道教义的形成。 [/SIZE] [PP] 教义上强调“敬神崇祖”、“灭私奉公”、“忠于天皇”,把崇拜天皇和崇拜祖先结合起来,把日本作为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天皇就是家长,因而把家庭一级的孝扩大为国家级的忠。同时宣传神国主义和国家主义,号召“一旦情势紧急,当以义勇奉公,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为天皇效忠卖命,以适应日本军国主义向外扩张侵略。明治政府在1911年颁布的《国定修身教科书》中明确规定:“我国以家族制度为基础,举国构成一大家族,皇室是我等宗家,我等国民以对父母敬爱之情崇敬万世一系之皇位,是以忠孝为一不可分”。 [/SIZE] 综上所述,国家神道的核心是“大日本帝国乃我皇祖天照大神肇造之国,其神裔万世一系之天皇,遵照皇祖之神敕,自悠久古代,永远治理之”[/SIZE][27][/SIZE],即所谓的神国思想和天皇是现世神的思想。这一思想虽然曾在倒幕和维新初期起过统一和稳定大局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国家神道的恶性膨胀,沦为了军国主义的服务工具,对外宣扬“圣战”“八纮一宇”,对内宣扬敬神爱国、崇祖忠皇。总之,国家神道是近代天皇制的思想支柱。 [/SIZE] [PP] [/SIZE] [HR][/SIZE] [PP][PP][1] 町年寄,在江户、大阪、长崎等城市设置的较高级职务,受町奉行领导。 [PP][2] (日)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65页。 [PP][3] 与力,隶属于奉行并协助其工作的官吏 [PP][4]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史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第3册,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97页。 [PP][5] 转引自信夫清三郎编:《日本外交史》(上),第36页。 [PP][6] 《日本思想大系》54,第337页。 [PP][7] 转引自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73页。 [PP][8]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27页。 [PP][9] “直目付”是直属于藩主并向其提供情报的一个职务 [PP][10] 转引自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56页。 [PP][11] 《世界历史》编辑部编:《明治维新的再探讨》,第169页。 [PP][12] 《世界历史》编辑部编:《明治维新的再探讨》,第176页。 [PP][13] 《世界历史》编辑部:《明治维新的再探讨》,第173页。 [PP][14]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68页。 [PP][15] 《世界历史》编辑部编:《明治维新的再探讨》,第184页。 [PP][16] 参见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471页。 [PP][17] 《世界历史》编辑部编:《明治维新的再探讨》,第181页。 [PP][18] 万峰:《日本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年,第79页。 [PP][19] 《世界历史》编辑部编:《明治维新的再探讨》,第183页。 [PP][20]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04页。 [PP][21] 诺曼:《日本维新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69页。 [PP][22] 《世界历史》编辑部编:《明治维新的再探讨》,第193页。 [PP][23] 转引自吕万和:《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2页。 [PP][24] 大久保利谦编:《近代史史料》,吉川弘文馆,1996,第220页。 [PP][25] 《世界历史》编辑部编:《明治维新的再探讨》,第196页。 [PP][26] 王金林:《日本天皇制及其精神结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92页。 [PP][27] 转引自村上重良:《国家神道》,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16页。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3:17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九章[/SIZE] [/COLOR]明治维新(下)[/COLOR] 第一节 对西洋的屈从和对亚洲近邻的侵略 一、明治初期的西洋外交 [PP] 明治初期,日本政府意识到自国还远未具备与西方列强抗衡的实力,因此在与西洋的外交中采取步步退让的政策。 [/SIZE] [PP] 1871年12月,明治政府为与欧美列强进行改约交涉,并考察、学习欧美各国的制度和文化,派遣了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方为副使,另有书记官、理事官及随员共48人组成的庞大使节团,赴欧美访问考察。此外,还有59名由华、士族出身的留学生随行。使节团从横滨出发,横渡太平洋经旧金山于翌年1月抵达华盛顿,开始与美国就不平等条约问题进行交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首次交涉就遭此挫折,使使节团成员深切地感受到以“弱国”日本去完成改约使命的非现实性,从而坚定了他们将此次欧美之行的重点放在考察学习上的决心。在结束美国的考察访问后,使节团先后还到了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俄国、丹麦、瑞典、意大利、奥地利、瑞士等国,对欧美先进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产业、文化等方方面面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考察过程中,使团成员“目睹彼邦数百年来收获蓄积之文明成果,粲然夺目,始惊、次醉、终狂”,达到神迷程度。[/SIZE][1][/SIZE]直至1873年9月回国,历时长达1年10个月,耗资百万日元,占同年度国家财政收入的2%以上。使节团的此次欧美之行,对明治日本的内政外交政策影响巨大。日本以为:要与欧美列强的强权政策相对抗,首先要增强自国的实力,要富国强兵,否则在欧美列强面前就只能是委曲求全;当今世界正处在弱肉强食时代,强盛的国力可以使自己的霸权、侵略主张凌驾在弱国身上。 [/SIZE] 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改约逐渐成为明治政府外交上的紧迫课题。因为日本与美、荷、俄、英、法等国签订的通商条约,不仅使列强对日本的经济掠夺合法化,还使日本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和对列强各国侨民的司法权,因此显然是不平等的条约。西方列强凭借领事裁判权,在日本肆意滋事,日本却无权惩处;而因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导致的低税率,则严重影响了关税收入,并对日本资本主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制约。 [/SIZE] 继1872年岩仓使节团与美国交涉失败后,1878年,外务卿寺岛宗则认为要同时废止领事裁判权和恢复关税自主权有相当难度,而着力与美英等国进行了旨在恢复关税自主权的交涉,结果遭到了英国的强烈反对而以失败告终。 [/SIZE] 1879年,井上馨继寺岛宗则任外务卿后,再次开始了改约的交涉。1880年,井上制定了先恢复部分法权和税权的修正案,并建议各国在东京举行修改条约会议,遭到了英国等的反对而未果。1886年,改约会议举行,井上全面接受英国和德国提出的改约建议,列强承认废除部分领事裁判权,提高部分进口关税,日本则答应二年后开放日本全国,准许外国人内地杂居。井上的行为受到了列强的褒奖,却遭到了国民的强烈反对,最终政府不得不放弃井上已达成的协议,井上被迫辞职,改约交涉再次失败。 [/SIZE] 1889年,外相大隈重信重新秘密开始改约交涉,然而其主要内容与上述井上协议相差无几,再次招致了国民的猛烈反对,大隈因此被国粹主义者炸去一腿而负重伤,政府不得不再次停止改约交涉。 [/SIZE] 交涉的屡屡失败,并没有使日本政府丧失信心。此后,日本利用英国与俄国在争夺中国权益上的矛盾,并以对中国实施侵略为代价,于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率先与英国解除了不平等条约中的领事裁判权条款。以此为契机,日本与其他各国也陆续重新谈判,逐渐废除了一些不平等条款,并最终于1911年恢复了关税自主权。日本从开始进行交涉至最终完成改约足足花了半个世纪,而且是在通过对亚洲近邻实施侵略来获取欧美列强青睐的基础上实现的。[B] [/B][/SIZE] 明治前期,日本政府从制度、风俗等方面积极推行西洋化政策。尤其是在井上馨任外务卿期间,为促进改约交涉而采取了极端的欧化主义政策。井上认为,要改变欧美列强对日本的态度,首先必须使他们承认日本也是文明国家,而作为文明国家的国民,其风俗习惯乃至服装、举止都必须是西洋式的。作为推行欧化政策的重要一环,井上策划在东京耗巨资建造“鹿鸣馆”,专门用作接待外国贵宾,并安排上流社会成员在此与西洋人进行社交。达官显贵们携妻带女、洋装革履,几乎每日来此参加招待西洋人的舞会、宴会,以改变欧美人对日本的印象,并达到改约的目的,史称“鹿鸣馆外交”。然而,这一表面而且极端的欧化主义政策,招致了国民的极大反感,并最终随井上的辞职而宣告破产。 [/SIZE] 在1855年德川幕府与俄国签订的通好条约中,规定了两国的国境在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择捉岛以南为日本领土,得抚岛以北为俄国领土,而库页岛被认为是两国的杂居地。库页岛历史上属中国领土,18世纪日俄两国先后向该岛的南部和北部殖民,并逐渐占据该岛。1869年,日本将吓夷地改称北海道,将库页岛改称桦太,统辖于同年所设的开拓使。俄国乘库页岛归属尚未确定之机,向该岛大量移民并派遣军队,企图独占该岛,使日俄间在领土问题上矛盾不断加深。明治初期,政府认为凭日本当时的国力,尚难以与俄国抗衡,遂采取退让政策。视日本为阻止沙俄南下前哨的美、英两国,认为日本尚无力抵抗沙俄,经营库页岛,因此也极力劝告日本放弃该岛,集中力量经营北海道。经交涉,于1875年日俄两国签订了“库页岛千岛交换条约”,日本让出库页岛,俄国则将得抚岛及其以北的小岛屿千岛群岛共计18岛让给日本,以作为补偿。日本之所以轻易让出曾认为是自国领土的库页岛,除屈服于俄国的强大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不希望与俄国搞僵关系,以使俄国对日本的侵略朝鲜政策保持中立,企图把在库页岛的损失从对亚洲近邻的侵略中夺回。很明显,日本政府在此问题上所采取的也是“失之欧美取之亚洲”的政策。[/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19 23:19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明天继续。。。。。要睡了。。。。。[em07][em01][em01][em01]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5-1-19 23:42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可以了~~~~~`不必再弄了,我们感兴趣的也就是明治维新之前的日史~~~~~宗信辛苦了,多谢![em01] 另外,记得把目录也弄上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9 23:45:07编辑过]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20 11:08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一章 日本早期社会 第二章 飞鸟时代 第三章 奈良时代 第四章 平安时代 第五章 镰仓时代 第六章 室町时代第七章 江户时代 第八章 明智时代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5-1-20 12:39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败了,这个目录也太简单了点吧~~~~~`这样弄还差不多~~`` [B]《新编日本通史》总目[/SIZE] [IMGA]http://wanglpwlp2003.hp.infoseek.co.jpleadbbsfile/biaoti02.gif[/IMGA] 前 言[/COLOR] [/B] [B][IMGA]http://wanglpwlp2003.hp.infoseek.co.jpleadbbsfile/biaoti02.gif[/IMGA] 第一章 日本早期社会 [/SIZE][/COLOR] [/B] [PP][B]第一节 日本列岛的黎明 [/SIZE][/B] [PP] 一、日本列岛的形成与日本民族的起源 [/SIZE] 二、绳纹时代的日本 [/SIZE] [PP] 三、水稻的传入与弥生文化的诞生 [/SIZE] [PP][B]第二节 日本古代国家的成立 [/SIZE][/B] [PP] 一、邪马台国与古代国家的起源 [/SIZE] [PP] 二、卑弥呼的“鬼道”与早期神道教 [/SIZE] [PP] 三、倭人的习俗与对外交往 [/SIZE] [PP][B]第三节 大和国的统一与倭五王时代的日本 [/SIZE][/B] [PP] 一、古坟与埴轮 [/SIZE] [PP] 二、“三角缘铜镜” [/SIZE] [PP] 三、“大和国”的诞生与日本统一 [/SIZE] [PP] 四、大和国的国家机构 [/SIZE] [PP][B]第四节 倭五王时代的对外通交与大陆先进文化的吸收 [/SIZE][/B] [PP] 一、倭五王时代的对外通交 [/SIZE] [PP] 二、大陆移民的涌入 [/SIZE] [PP] 三、大陆先进技术的引进 [HR][/SIZE] [/SIZE] [B][IMGA]http://wanglpwlp2003.hp.infoseek.co.jpleadbbsfile/biaoti02.gif[/IMGA] 第二章 飞鸟时代 [/SIZE][/COLOR] [/B] [B]第一节[/SIZE] [/B][B]推古朝改革 [/SIZE][/B] [PP] 一、推古朝改革 [/SIZE] [PP] 二、中日通交的频繁化 [/SIZE] [B]第二节[/SIZE] [/B][B]大化革新 [/SIZE][/B] 一、[/SIZE] 大化革新 [/SIZE] 二、[/SIZE] 白村江之战与迁都近江 [/SIZE] [B]第三节[/SIZE] [/B][B]天武之治 [/SIZE][/B] [PP] 一、“壬申之乱”与天武朝的政治革新 [/SIZE] [PP]二、律令的制定与律令制度的成立 [/SIZE] [B]第四节[/SIZE] [/B][B]飞鸟文化 [/SIZE][/B] 一、[/SIZE] 飞鸟文化的特色 [/SIZE] 二、[/SIZE] 佛教艺术 [/SIZE] 三、[/SIZE] 儒学与道教 [/SIZE] 四、[/SIZE] 国史的编撰 [HR][/SIZE] [/SIZE] [IMGA]http://wanglpwlp2003.hp.infoseek.co.jpleadbbsfile/biaoti02.gif[/IMGA] [B]第三章 [/B][B] 奈良时代 [/B][/SIZE][/COLOR] [B]第一节[/SIZE] [/B][B]律令政治的展开 [/SIZE][/B] 一、[/SIZE] 奈良迁都 [/SIZE] 二、[/SIZE] 藤原氏势力的扩大和朝廷内部的矛盾 [/SIZE] 三、[/SIZE] 国土的开拓 [/SIZE] [B]第二节[/SIZE] [/B][B]奈良朝的经济 [/SIZE][/B] 一、[/SIZE] 班田制 [/SIZE] 二、[/SIZE] 租庸调制和徭役 [/SIZE] 三、[/SIZE]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SIZE] 四、[/SIZE] 商业的发展 [/SIZE] [B]第三节[/SIZE] [/B][B]奈良朝的对外交流 [/SIZE][/B] [PP] 一、8世纪初的东亚形势 [/SIZE] [PP] 二、与唐王朝的交流 [/SIZE] [PP] 三、与渤海国的往来 [/SIZE] [PP] 四、与新罗的关系 [/SIZE] [B]第四节[/SIZE] [/B][B]奈良文化 [/SIZE][/B] 一、[/SIZE] 佛教的兴盛 [/SIZE] 二、[/SIZE] 儒学的影响 [/SIZE] 三、[/SIZE] 文学 [/SIZE] 四、[/SIZE] 建筑 [/SIZE] 五、[/SIZE] 绘画与雕刻 [/SIZE] 六、[/SIZE] 乐舞 [HR] [/SIZE] [PP] [/SIZE] [B][IMGA]http://wanglpwlp2003.hp.infoseek.co.jpleadbbsfile/biaoti02.gif[/IMGA] 第四章 平安时代 [/SIZE][/COLOR] [/B] [B]第一节[/SIZE] [/B][B]皇权旁落 [/SIZE][/B] 一、[/SIZE] 平安朝的迁都 [/SIZE] 二、[/SIZE] 桓武之治 [/SIZE] 三、[/SIZE] 摄关政治的形成 [/SIZE] 四、[/SIZE] 院政 [/SIZE] [B]第二节[/SIZE] [/B][B]班田制的瓦解与庄园经济的发展 [/SIZE][/B] 一、[/SIZE] 班田制的瓦解与庄园的出现 [/SIZE] 二、[/SIZE] 庄园整理令 [/SIZE] [B]第三节[/SIZE] [/B][B]武士力量的兴起 [/SIZE][/B] 一、[/SIZE] 武士与武士团的形成 [/SIZE] 二、[/SIZE] 平氏政权 [/SIZE] 三、[/SIZE] 源平两氏的争斗与平氏的灭亡 [/SIZE] [B]第四节[/SIZE] [/B][B]平安时代的中日关系 [/SIZE][/B] [PP] 一、“遣唐使”废止后的中日交流 [/SIZE] [PP] 二、与渤海国的往来 [/SIZE] [B]第五节[/SIZE] [/B][B]平安文化 [/SIZE][/B] 一、[/SIZE] 佛教的兴盛 [/SIZE] 二、[/SIZE] 史学成就 [/SIZE] 三、[/SIZE] 假名文学的诞生 [/SIZE] 四、[/SIZE] 艺术的发展 [/SIZE] 五、[/SIZE] 平安文化的特点 [HR][/SIZE] [/SIZE] [B][IMGA]http://wanglpwlp2003.hp.infoseek.co.jpleadbbsfile/biaoti02.gif[/IMGA] 第五章 镰仓时代 [/SIZE][/COLOR] [/B] [PP][B]第一节 镰仓幕府的建立与发展 [/SIZE][/B] 一、[/SIZE] 镰仓幕府的建立 [/SIZE] 二、[/SIZE] 镰仓幕府的政治与经济 [/SIZE] 三、[/SIZE] 镰仓幕府的巩固一发燕尾服 [/SIZE] [PP][B]第二节 镰仓幕府的衰落和灭亡 [/SIZE][/B] 一、[/SIZE] 御家人制度的瓦解 [/SIZE] 二、[/SIZE] 镰仓幕府的灭亡 [/SIZE] [PP][B]第三节 镰仓时期的中日交往 [/SIZE][/B] 一、[/SIZE] 贸易往来 [/SIZE] 二、[/SIZE] 僧侣的交流 [/SIZE] [PP][B]第四节 镰仓时期的文化 [/SIZE][/B] 一、[/SIZE] 新兴佛教的产生 [/SIZE] 二、[/SIZE] 镰仓文学 [/SIZE] 三、[/SIZE] 镰仓艺术 [HR][/SIZE] [/SIZE] [B][IMGA]http://wanglpwlp2003.hp.infoseek.co.jpleadbbsfile/biaoti02.gif[/IMGA] 第六章 室町时代 [/COLOR] [/B] [PP][B]第一节 政权的变迁 [/SIZE][/B] 一、[/SIZE] 建武新政 [/SIZE] 二、[/SIZE] 南北朝与足利幕府 [/SIZE] 三、[/SIZE] 室町幕府的统治 [/SIZE] 四、[/SIZE] 此起彼伏的“一揆” [/SIZE] 五、[/SIZE] 战国纷乱群雄割据 [/SIZE] 六、[/SIZE] 织丰政权 [/SIZE] 七、[/SIZE] 丰臣秀吉的统治之策 [/SIZE] [PP][B]第二节[/B][B] 经济 [/B][/SIZE][B] [/B]一、[/SIZE] 室町时代的经济发燕尾服 [/SIZE] 二、[/SIZE] 农村自治体的形成 [/SIZE] [PP][B]第三节 对外关系 [/SIZE][/B] [PP] 一、对明交通与勘合贸易 [/SIZE] [PP] 二、明代时期的倭寇 [/SIZE] [PP] 三、明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SIZE] [PP] 四、与朝鲜的关系 [/SIZE] [PP] 五、与琉球的关系 [/SIZE] [PP][B]第四节 文化 [/SIZE][/B] 一、[/SIZE] 室町文化 [/SIZE] 二、[/SIZE] 安土、桃山文化 [/SIZE] 三、[/SIZE] 西方文化的传入 [HR][/SIZE] [/SIZE] [B][IMGA]http://wanglpwlp2003.hp.infoseek.co.jpleadbbsfile/biaoti02.gif[/IMGA] 第七章 江户时代 [/SIZE] [/COLOR][/B] [PP][B]第一节 幕藩体制 [/SIZE][/B] 一、[/SIZE] 江户幕府的成立 [/SIZE] 二、[/SIZE] 幕藩体制的确立 [/SIZE] 三、[/SIZE] 禁教与锁国 [/SIZE] [PP][B]第二节 江户时代经济的发展 [/SIZE][/B] 一、[/SIZE] 封建领主制经济发展状况 [/SIZE] 二、[/SIZE] 资本主义因素与生产关系 [/SIZE] [PP][B]第三节 幕藩体制的动摇 [/SIZE][/B] 一、[/SIZE] 幕府统治的腐败 [/SIZE] 二、[/SIZE] 武士的贫困与商人势力的抬头 [/SIZE] 三、[/SIZE] 农民与市民的反抗运动 [/SIZE] 四、[/SIZE] 三大改革的失败 [/SIZE] [PP][B]第四节 锁国体制下的中日交流 [/SIZE][/B] 一、[/SIZE] 长崎贸易 [/SIZE] 二、[/SIZE] 文化交流 [/SIZE] [PP][B]第五节 江户时期的文化 [/SIZE][/B] 一、[/SIZE] 哲学思想 [/SIZE] 二、[/SIZE] 町人思想与町人文学 [/SIZE] 三、[/SIZE] 町人艺术 [/SIZE] 四、[/SIZE] 西籍的传入与兰学的发展 [HR] [/SIZE] [PP] [/SIZE] [B][IMGA]http://wanglpwlp2003.hp.infoseek.co.jpleadbbsfile/biaoti02.gif[/IMGA] 第八章[/COLOR] 明治时代(上)[/COLOR] [/B] [PP][B]第一节 西力东渐与幕府的灭亡 [/SIZE][/B] 一、[/SIZE] 西力东渐与开国 [/SIZE] 二、[/SIZE] 幕末社会政治形势 [/SIZE] 三、[/SIZE] 江户幕府的灭亡 [/SIZE] [PP][B]第二节 明治新政 [/SIZE][/B] 一、[/SIZE] 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SIZE] 二、[/SIZE] 富国强兵 [/SIZE] 三、[/SIZE] 文明开化 [/SIZE] [PP][B]第三节 自由民权运动及近代天皇制 [/SIZE][/B] 一、[/SIZE] 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 [/SIZE] 二、[/SIZE] 自由民权运动的激化及失败 [/SIZE] 三、[/SIZE] 近代天皇制的确立 [HR][/SIZE] [/SIZE] [B][IMGA]http://wanglpwlp2003.hp.infoseek.co.jpleadbbsfile/biaoti02.gif[/IMGA] 第九章[/COLOR] 明治时代(下)[/COLOR] [/B] [PP][B]第一节 对西洋的屈从和对亚洲近邻的侵略 [/SIZE][/B] 一、[/SIZE] 明治初期的西洋外交 [/SIZE] 二、[/SIZE] 甲午战前的东亚外交 [/SIZE] 三、[/SIZE] 甲午战争 [/SIZE] 四、[/SIZE] 日俄战争 [/SIZE] 五、[/SIZE] 对外侵略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SIZE] [PP][B]第二节 明治文化 [/SIZE][/B] 一、[/SIZE] 学术 [/SIZE] 二、[/SIZE] 艺术 [/SIZE] 三、[/SIZE] 教育 [/SIZE] 四、[/SIZE] 宗教 [/SIZE] 五、[/SIZE] 明治时代的中日文化交流 [/SIZE] 而且第九章也没弄完啊~~~~~`晕了~~~~~[/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20 13:39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二。甲午战前的东亚外交[/SIZE] [PP] 与对西洋的屈从外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明治政府在成立不久,就逐渐确立了以对朝鲜和中国实施侵略为目标的东亚外交政策,企图以此弥补失之于欧美的损失并最终实现其征服大陆的野心。明治天皇执政伊始,即颁行诏书,宣布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表示要用武力征服世界。 [/SIZE] 明治政府最早抛出侵略论调是所谓的“征韩论”。由于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下级武士陷入困境,为了消除他们的不满,维护国内的安定,而有必要将他们的士气转向国外;俄国势力南下,企图侵占朝鲜,而朝鲜作为日本侵略中国的跳板,日本必须抢占先机。尽管“征韩论”因政府当权派间的矛盾被“内治优先”派否决,但此后并没有停止侵略的步伐,出兵台湾并吞并琉球、制造“江华岛事件”并强迫朝鲜签订《日朝修好条规》等一系列事件,这些都表明明治政府正是朝着其既定目标一步步实施侵略政策的。 [/SIZE] 言论界出现的对亚洲的蔑视和侵略扩张的论调,以福泽渝吉的《脱亚论》最具代表性。1885年3月,他在文章中称:“我国与其坐等邻邦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对待支那、朝鲜之办法,不必因其为邻邦而稍有顾虑,只能按西洋人对待此类国家之办法对待之。”[2]1890年3月,内阁总理山县有朋在国会演讲时将本国疆域称为“主权线”,然后把“与我国主权线之安危紧密关联的地区”称作“利益线”,并强调“仅仅防守主权线已不足以维护国家之独立,必须进而保卫利益线”,提出一套向邻国扩张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日本只要认为某国家或地区与本国利益有关,就可以出兵加以“保卫”。根据首相的旨意,青木外相在《东亚列国之权衡》一文中,更加露骨地主张要在近期内抢先占领朝鲜、满洲和俄国滨海地区,甚至要把朝鲜、满洲并入日本。山县、青木的这些论调,是立宪后第一届内阁提出的对邻国外交总方针,通称为“大陆政策”,以后的几届内阁在外交上都承袭了这个方针。[B][3][/B][B] [/B][/PRE]明治新政府成立后不久,就试图与中国进行外交接触。1870年9月,日本政府派外务权大丞柳原前光等至天津,会见了李鸿章,并递交了日本外务卿致清朝总理衙门的信,还以两国通好可以协力抵抗西方列强等措辞打动李鸿章,极力要求与中国通好。李鸿章认为日本虽然难以成为中国的外援,但一旦有事时亦可稍事联络,因而主张与日本订约。清政府接受李鸿章等人的建议,答应与日谈判订约。1871年6月,日方全权大使伊达宗城、副使柳原前光到达天津,两国开始谈判订约。日方提出条约应以中国和欧美各国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为基础,日本也应像欧美各国那样从中国享受种种特权,结果遭到了中方的坚决反对。经反复辩论,双方最后商定《中日修好条规》18条,通商章程33条。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与西方各国强迫中、日两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同,它是两国自主商定并且基本平等的条约;第二,与西方列强签订的条约中,中日两国都被迫规定给予西方各国以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的权利,而本条约规定双方均给予对方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的权利,二者处在对等的地位上;第三,条约规定了中日两国永不侵犯对方领土,互不干涉内政,体现了双方尊重对方主权的原则。然而,日本政府对此条约却非常不满,并要求修改条约,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1873年4月,中日两国全权大臣李鸿章和副岛种臣在天津互换了《中日修好条规》和《中日通商章程》。[B] [/B][/SIZE] [PP] 《中日修好条规》是中日两国近代签订的第一个对等条约。但在订约谈判中,日方已暴露出了以西方列强的姿势凌驾于中国之上的野心,只是由于当时日本正值维新之初,国力尚弱,才没有坚持所提出的一些无理要求。然而,换约后一年,日本政府就公然破坏条约,出兵侵略中国台湾。 [/SIZE] 琉球自明朝始就已成为中国的藩属。1609年日本鹿儿岛萨摩藩藩主岛津氏承德川家康旨意率兵侵略琉球,俘虏琉球王,并派兵监督琉球内政,但琉球仍作为一个独立王国并继续接受中国皇帝的册封。1871年11月,一艘琉球船只遇飓风飘到台湾南部高山族聚居的牡丹社地方,一些水手因同台湾高山族居民发生冲突而被杀害,其余逃出者受到清政府官兵保护并送回琉球。本来,这一事件纯属中国与琉球间的问题,与日本无关。然而,日本政府居然于1872年单方面宣布琉球王国为属于日本的“琉球藩”,正式侵占琉球。1874年,日本以“牡丹社事件”为借口,荒诞地声称“杀害琉球人就是杀日本人”,出兵侵略台湾。日本的侵略行为,不仅遭到了台湾人民的英勇抗击,清政府也任命福州船政大臣沈葆祯率军渡海保卫台湾。日本政府深感国力不足,因而急于求和。1874年10月,在英国公使威妥玛等的“调停”下,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使大久保利通在北京达成协议,并签订了《北京专约》。主要内容为:清政府承认“台湾‘生蕃’曾对日本国属民等妄为加害”,日本出兵台湾是“保民义举”;日军撤出台湾,清政府赔偿日本银50万两。[4]很明显,这是一个屈从的条约。清政府承认日本出兵是“保民义举”,间接承认了琉球人为日本属民,为日本此后彻底吞并琉球留下口实。1875年7月,日本强迫琉球国王停止向清朝中央政府朝贡。1879年4月,日本拘禁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于东京,废“琉球藩”为冲绳县。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并最终从中获得赔偿,这也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 [/SIZE] 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等日本明治初期政府当权派虽对西乡隆盛等人过急的“征韩论”持反对意见,但他们并非反对侵略朝鲜,只是主张等待最佳时机。1875年9月,侵台得手后的日本,派军舰“云扬”号侵入朝鲜江华岛附近,向该岛上的朝鲜守军寻衅挑起战端,并占领了岛上的炮台,制造了“江华岛事件”。这是日本政府蓄谋已久并单方面挑起的事件。1876年1月,日本政府仿效美国政府派培里率舰队用武力胁迫日本开国的手法,派特命全权大臣黑田清隆率六艘军舰到朝鲜仁川,在隆隆炮声中于2月26日迫使朝鲜签订了《日朝修好条规》,也称《江华条约》。同年8月还签订了《日朝修好条规附录》、《附属于修好条规的往复文书》等。条约第一条规定:“朝鲜国是自主的国家,和日本保有平等的权利。”这决非表示日本真正与朝鲜缔结了平等的外交关系,而是希望以此确定朝鲜脱离与清政府的关系,成为“独立国”,并最终达到统治朝鲜的目的。条约还规定日本在朝鲜享有治外法权,日本的货币在朝鲜可以自由流通,朝鲜不得对日本的出口商品征收关税等条款。至此,日本初步打开了侵略朝鲜的道路。 [/SIZE] [PP][B] [/B]条约签订后,朝鲜国内掀起了反日反封建的热潮。1882年7月,朝鲜京城镇兵发生兵变,民众附和,大院君也乘机鼓煽。兵变者及民众杀害了闵妃派的主要人物和日本军事教官,纵火焚烧日本使馆。大院君重掌政权,排斥闵氏。史称“壬午事变”。事变后,日本和中国相继派兵,朝鲜国内动乱趋于平静。李鸿章为避免战争,捕捉大院君并带往天津,重新扶正闵妃政权。并与日人和谈,订立《日朝济物浦条约》,由朝鲜向日本支付赔款并允许日本派兵保护使馆。 [/SIZE] 1884年12月,日本趁中国忙于中法战争之际,在驻朝公使竹添进一郎的策动下,唆使亲日的“独立党”(开化派)发动政变,推翻了闵妃一派的“事大党”(保守派)政权,建立了新政府。清军在闵妃政府的请求下入朝支援,三日内就平定了政变。竹添进一郎见败局已定,弃馆潜逃。动乱中开化党众多领导人物被杀,党首金玉均等逃亡日本。史称“甲申事变”。 [/SIZE] “甲申事变”虽被平定,但日本和中国的大批军队仍驻留朝鲜并形成对峙。当时日本不少人主张趁中法战争中国败局已定之机发动对华战争,但伊藤博文等认为,以目前日本的国力尚无充分的把握与中国抗衡,主张用外交手段解决纠纷。1885年春,日本特派伊藤博文为全权大使,到天津与李鸿章进行谈判。最后双方签订《天津条约》,规定:第一,两国军队在四个月撤出朝鲜;第二,两国停止向朝鲜派遣军事教官;第三,两国今后若向朝鲜派兵必须事先相互通告,并在事后立即从朝鲜撤兵。至此,日本获得了向朝鲜派兵的权利。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以“办理朝鲜交涉通商事务”的名义赴朝,加强对朝鲜的控制。而日本则加紧扩军备战,等待时机。[/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20 13:40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三、甲午战争 日本在侵略朝鲜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华侵略的准备。1887年,日本制订了《征讨清国策》,提出了以5年为准备期,抓住时机进攻中国的计划。[5]1887年,明治天皇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30万日元,并要求文武百官从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到甲午战争前,日本的军费开支已占总预算的40%,并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万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海军已拥有31艘军舰,24艘水雷艇,总排水量达7.2万吨,在军事上完成了发动战争的准备。 [/SIZE] 1890年,日本发生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随着日本资本主义体制的迅速确立,国内投资急速扩大,而国内市场尚未完全成熟,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生产严重过剩。严重的经济危机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纷纷揭竿暴动。日本政府为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向国外开拓商品市场,摆脱政治困境,决意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SIZE] 1894年2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势如破竹。朝鲜政府虽有向中国借兵之意,但顾虑到日本若借机出兵,局面会难以收拾,故议而不决。日本认为发动侵略战争的时机已到,一面极力纵恿清政府出兵,并诡称“我政府必无他意”,一面秘密加紧迅速出兵的准备。6月,起义军直逼汉城,朝鲜政府不得不请求清政府出兵。清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要求,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总兵聂士成率军开赴朝鲜,驻守牙山,并按照《天津条约》的规定通知日本。日本政府见阴谋得逞,遂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迅速源源不断地向朝鲜派遣军队,兵力达到了中国军队的二倍,并迅速控制了仁川、汉城等军事要地。 [/SIZE] 朝鲜政府见日本大军入境,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希望早日平定东学党之乱,以使中日两国撤兵。6月10日,起义军与政府达成了“全州和约”,汉城趋于平静。至此,清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共同撤兵,但遭到了日本的拒绝。日本蓄意制造事端、挑起战争的图谋已昭然若揭。 [/SIZE] 而正在此时,7月16日,英国与日本签订了《日英通商航海条约》,同意在条约实行五年后废除领事裁判权。这样,日本不仅首次与欧美国家签订了对等的条约,加强了政府在民众和在野党心目中的地位,而且还消除了英国干涉的危险。英国虽担心日本对中国的战争会影响其在中国的既得利益,但当时在远东地区,英、俄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两国都极想拉拢、利用日本。 [/SIZE] 日本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将侵略计划推进到最后的实施阶段。7月23日晨,日本攻占了朝鲜王宫,推翻闵氏政权,建立了以大院君为中心的亲日傀儡政权;7月25日,日本逼迫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间的一切条约,并“授权”日军驱逐中国军队;同一天,日本不宣而战,向驻守在牙山的中国军队和丰岛海面的中国兵舰发动了突然袭击,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SIZE] 在遭到日军的突然袭击后,清政府被迫应战。8月1日,中日同时宣战。李鸿章任命从牙山逃回的叶志超为诸军统帅,率军驻守平壤。9月15日,日军进犯平壤,清军统帅叶志超贪生怕死,连夜逃离平壤,“一夜狂弛三百里”,退至中国境内。至此,平壤失守,日军完全控制了朝鲜,战火开始烧至中国境内。9月17日,日本海军在大东沟以南的黄海海面向北洋海军发起进攻,挑起黄海海战。丁汝昌率领舰队列阵迎战。经五个多小时的激战,北洋舰队损失“致远号”、“经远号”等舰船5艘,日舰也有5艘受到重创。相比之下,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日军没有实现“聚歼清舰于黄海”的野心。本来,北洋舰队只要重整旗鼓,仍可与日再战,但李鸿章为自存实力,却令舰队躲进威海卫,致使日军取得了黄海的制海权。10月下旬,日军经月余休整后,兵分二路进犯中国东北边境,接连占领九连城、金州、大连、旅顺等地。日军占领旅顺后,不分男女老幼,展开了灭绝人寰的大屠杀,杀害居民二万余人。1895年1月,日军在山东荣城湾成山登陆,包抄威海卫的后路,并开始进逼威海卫港内的北洋舰队。进入2月,日军击沉北洋舰队“来远号”等4舰,威海卫形势万分危急。此时,丁汝昌决定冒死突围,但部下偷生之徒拒不执行命令,丁汝昌在绝望中自杀殉国。12日,牛炳昶等率军投降,威海卫陷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3月,日军集中兵力攻占辽东,先后占领了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军事要地,所到之处,肆意烧杀。 [/SIZE] 甲午战争爆发后,由于清政府和清军的腐败无能,无论是朝鲜战场还是中国国内战场,清军总是屡战屡败。1995年1月,在美国公使的斡旋下,清政府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求和。但是日本正在威海卫围歼北洋海军,迫使清政府接受它的全部侵略要求,因此借口张、邵二人“全权不足”,拒绝谈判。2月,日本鉴于国内外局势的变化,以割地、赔款为条件,通过美国要求清廷以奕訢或李鸿章为全权代表赴日谈判。3月14日,李鸿章携参议李经芳、参赞马建忠等,赴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进行谈判。谈判桌上,日方只允许李鸿章对日本事先拟好的条款表示“允”与“不允”,还声称一旦谈判破裂,日本将派大军攻打北京,动辄以战争再起相要挟,逼迫李鸿章接受苛刻条款。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廷在下关(马关)春帆楼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是:一、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二、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三、中国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白银,分八次在七年内付清;四、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本船只有权沿内河驶入以上口岸;五、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其产品免征各项杂税,并可在内地设栈寄存。[B] [/B][/SIZE] 《马关条约》是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了清政府承认日本控制朝鲜,使日本终于实现了二十多年梦寐以求的扩张目标,并把朝鲜变成入侵中国的桥头堡。条约的割地条款,不但使中国失去大片战略要地,而且使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条约规定了巨额战争赔款,加上后来“赎还”辽东半岛的款项,总共2亿3千万两,大约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清政府为偿付这笔巨额赔款,只得大举外债,而列强通过附有苛刻政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日本获此赔款,加强工业特别是军工业的建设,为进一步实施扩张侵略创造了条件。开放沙市等四个新通商口岸和准许内河航行,使各国得以深入长江流域广阔地区,直接掠夺那里丰富的资源和倾销商品,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条约允许日本在华直接设厂,西方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特权,共享这项权利。甲午战争后,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沉重打击了尚未成长的中国民族工商业。[B] [/B][/SIZE] 甲午战争后,列强加剧了对中国的瓜分和侵略。在《马关条约》中,中国割让台湾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的规定,直接触及列强的权益。因此,《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出于进一步侵略中国的目的,立即联合德国、法国一起干涉此事。三国认为:日本如占领辽东半岛,不仅会使朝鲜的独立有名无实,而且会妨碍欧洲各国在远东的利益,威胁清朝首都,妨碍东亚的和平,因而“劝告”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面对三国的干涉,日本急忙争取美、英的支持。美、英两国虽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和与日本的关系而没有直接参与干涉,但也不愿看见日本在中国的势力过于膨胀,因而没有直接支持日本的主张。日本自知无力与三国为敌,于5月5日正式宣布接受三国的劝告。6月,日本派林董为驻华公使,7月清朝派裕庚为驻日公使,两国恢复外交关系。11月,按照三国事先与日本达成的协议,日本与中国在北京签订《辽南条约》,规定由中国加付3千万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随后三国以此为机,强迫清廷给予许多侵略特权。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暴露了列强在中国的矛盾,也暴露了俄国妄图独霸中国东北的野心。[B]   [/B][/SIZE]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中国神圣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开后,中国人民立即掀起了反对割地赔款,要求继续抗战的浪潮,尤其是台湾人民反对割台的斗争更为激烈。当台湾军民积极准备抗日之际,日本也在做侵占台湾的准备。5月10日,日本政府任命海军大将桦山资纪为台湾总督兼军务长官,以便办理台湾岛的接收事宜;5月19日,清政府无视台湾人民的呼声,派割台专使李经芳前往台湾办理交割。6月2日,李经芳在一艘日本军舰上正式与桦山资纪办理了台湾交割手续。5月27日,在割台手续办理完毕之前,日本就派陆军中将北白川能久亲王率领的近卫师团开始进犯台湾;5月29日,日军由桦山资纪和北白川能久指挥,向基隆进犯;6月3日日军攻占了基隆。台湾巡抚唐景崧不战而逃。7日,日军攻占了台北。台北失守后,台中的一些守将也纷纷弃地而逃,整个台湾岛随时可能陷落。在此紧急关头,台湾人民在吴汤兴、徐骧等人的领导下,成立了抗日义军,会同刘永福领导的守卫台南的黑旗军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他们以土枪土炮抗击训练有素并拥有近代化武器装备的日本侵略者达5个月之久,5万侵台日军伤亡达3.2千多人。近卫师团不仅有半数官兵被消灭在台湾土地上,而且团长北白川能久中将和第二旅团长山根信成少将也在这次侵台战争中毙命。台湾军民为捍卫祖国的神圣尊严,保卫自己的家园,用自己的鲜血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20 13:42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四、日俄战争 三国干涉还辽后不久,俄国便以“还辽有功”为借口,加紧攫取在华“权益”。1896年6月,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等特权;1898年3月,强行向清政府租借旅顺和大连;1900年7月,又乘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机,以保护中东铁路为名,派军入侵中国东北三省。 [/SIZE] 日本由于三国的干涉而被迫归还辽东半岛,自然心有不甘。自此,日本确定了对俄作战的计划,并积极进行作战准备。而俄国的上述扩张行动更加剧了它同日本在东北和朝鲜问题上的矛盾。 [/SIZE] 1902年1月,日本与英国签订了“日英同盟”条约,日本以此作为其对外战争的外援,英国则企图利用日本阻止俄国势力的南下以保护自国的利益。美国则认为俄国是其在亚洲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障碍,也希望借日本削弱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支持日本对俄开战。在军事实力方面,至1904年,日本经过长期备战,其实力也已非十年前可比。日本对俄作战的准备已基本完成。 [/SIZE] [PP] 1902年4月,俄国与清政府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同意分期从中国东北撤兵。1903年4月,是俄军第二次撤兵的期限。但临近期限,俄国不但拒不撤兵,反而从本土派遣增援部队,还居然任命了远东总督,企图永久侵占中国东北。对此,日本一边与俄国进行外交交涉,一边调兵遣将,准备战争。1904年2月6日,日本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并宣布断绝与俄国的外交关系。8日,日本海军偷袭旅顺港的俄国军舰,不宣而战。10日,日俄两国相互宣战,日俄战争正式开始。 [/SIZE] 日本海军偷袭旅顺港俄国军舰后,对驻守该地的俄国太平洋分舰队进行了多次攻击,并将其主力封锁在旅顺港内,但难以对其实施致命性的打击。 [/SIZE] [PP] 3月,日本开始陆上进攻行动。4-5月,从朝鲜登陆的日军不断北进,渡过鸭绿江,出其不意地击溃俄军东满支队,占领九连城、凤凰城。与此同时,日军还于5月初在辽东半岛小河口一带登陆成功,占领金州;同月底在辽东半岛大孤山登陆,进占海城;6月从大连湾登陆,包围旅顺。日军在陆上进攻接连得手。 [/SIZE] 8月下旬,日俄两军展开“辽阳会战”。两军苦战至9月初,结果俄军败退,日军以损失2万多兵力的代价占领辽阳。 [/SIZE] 在辽阳会战的同时,日俄海军在旅顺东南的黄海海面也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8月初,驻守在旅顺港的俄国海军为了向海参崴突围,将舰队驶出港外,结果在黄海海面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的封锁,不得不与之展开海战。最终俄军舰队溃不成军,遭受重创。 [/SIZE] 黄海海战后,日俄两军又展开了激烈的旅顺争夺战。旅顺的得失,对日俄战争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只要旅顺港的俄国舰队还存在,日军就无法结束战争,也无法保证海上交通线不受威胁。因此,日军不惜代价攻取旅顺。9月至11月底,日军经过数次强攻,终于在12月初攻克了战略要地——203高地,旅顺港完全处于日军炮火控制之下。1905年1月1日,俄军旅顺守军将领开城投降,旅顺落入日军之手。 [/SIZE] 日军攻陷旅顺和摧毁俄军驻旅顺舰队主力,使日俄战争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日军为与俄陆军决一死战,调集25万兵力进攻奉天。两军经多次交锋后,俄军于3月7日开始北退,10日日军占领奉天。此时,日军虽有阻截追击之心,但将士已无北进之力,于是两军在昌图和四平之间形成对峙。奉天会战,日军伤亡7万,俄军投入兵力37万,伤亡9万,另有2万士兵被俘。 [/SIZE] 奉天会战后,俄国政府仍不甘心失败,还寄希望于即将到达的从欧洲东调的舰队能挽回败局。5月27日,当这支舰队经过对马海峡准备驶向海参崴基地时,遭到早在此处待机的日本联合舰队的猛烈攻击。双方经过2天激战,俄军惨败,共被击沉舰船19艘,被俘7艘,逃跑中被中立国解除武装6艘,遇难2艘,只有4艘舰船逃回海参崴。 [/SIZE] 对马海战的结束,标志着俄国在军事上的彻底失败。但这时,日本也不仅在前线上伤亡惨重,而且国内兵力和物资的增援也已告罄。这样,日本在获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以后,主动提出与俄国讲和。 [/SIZE] [PP]  在美国的调停下,日俄两国派代表前往美国朴茨茅斯谈判。1905年8月10日,两国正式开始谈判。9月5日,双方正式签署《朴茨茅斯条约》。条约规定:俄国承认朝鲜为日本势力范围;俄国承认中国东北南部为日本势力范围,俄国则保留其在中国东北北部的势力范围;俄国把其在辽东半岛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把长春至旅顺的铁路及其一切特权和财产权无条件转让给日本;俄国割让萨哈林岛(即库叶岛)南部给日本,承认千岛群岛属于日本。《朴茨茅斯条约》是一个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背着中国和朝鲜政府签订的分赃条约。同年11月,日本还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强迫清政府承认既成事实,还从中国夺去了许多关于通商、投资、采伐森林的特权。《朴茨茅斯条约》和《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的相继签订,使中国东北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从此,中国东北几乎全境对外开放,为日本进一步向亚洲大陆扩张打开了方便之门。1906年日本成立了“[/SIZE]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并改旅大“租借地”为关东州,设立关东都督府。这两个机构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日后对东北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侵略的中枢。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20 13:43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五、对外侵略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明治时代是日本资本主义形成、发展并走向帝国主义的时代。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对日本实施对外侵略提供了物质保证,而日本的对外侵略则解决了发展资本主义所面临的资金和市场这两个最根本问题,从而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SIZE] 日本通过对外侵略战争从中国掠取的第一笔具有战争“[/SIZE]赔偿”性质的款项是1874年琉球事件后的赔款50万两白银。而在甲午战争后三年间,日本以战争赔款、赎辽费和威海卫驻军费等名义从清政府掠取了约2.3亿两库平银,约合3.5亿日元。以日本1896—1898 年三年的财政总收入约为2.7亿日元推算,日本通过甲午战争从中国掠取的巨额款项,约合当时日本国家年度财政收入的4倍。义和团事件后,根据《辛丑条约》规定,日本又从中国的4.5亿两“赔款”总额中得到0.35亿两,约合0.5亿日元。此外,日本还在战争中抢掠了大量财物。 不仅如此,日本还通过战争获得了各国列强在中国所拥有的一切不平等特权,并迫使清政府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可以设立工厂,其产品免征各项杂税,并可在内地设栈寄存。这些都对日本从中国输入原料并输出工业产品,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国内的工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SIZE] 日本把通过对外扩张和掠夺作为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捷径。事实上,日本政府除将巨额战争赔款用于扩充军事、划归皇家财产等之外,还主要用于发展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这为日本近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钢铁制造业方面,主要利用甲午战争所获得的赔款兴建的官营八幡制铁所(钢铁厂),于1901年投产。其原料采用中国湖北大冶的铁矿石。钢铁厂投产后,其生铁和钢材产量在日本钢铁总产量中均占极大的比重。该钢铁厂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不仅为日后的日俄战争等提供了大量的军用物资,也为整个日本重工业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在造船业方面,甲午战后的海军扩充计划促进了民营造船业的迅速发展,使国产船舶总顿数很快超过进口船舶数。在航运业方面,由于战争的需要以及受到政府的特殊保护,甲午战争后,日本邮船、大阪商船、东洋汽船三大公司已对日本的航运业构成垄断地位。在纺织业方面,甲午战争后,由于输出中国和朝鲜的纺织品数量急剧增长,纺织企业数和生产总量均大量增加。据统计,从1896年至1899年短短三年间,棉纺产品出口量增长8倍,总产量增长近一倍。在对外贸易方面,随着工业原料的进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加,贸易总额成倍增长。在银行业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银行数量从1893年的454家增加到1900年的1802家,呈现急剧增加的态势。日俄战争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由于战后军备扩张增加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加之通过掠夺台湾、朝鲜等广阔的殖民地市场,战争期间已获巨额利润的大资本企业再次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SIZE] [PP][B] [/B]日本在1871年决定实施金本位制,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黄金储备,实际上所执行的是银本位制。由于当时国际市场上银价的持续下跌使日元贬值,从而导致进口产品价格攀升和国内通货膨胀。在明治初年日本开始实行近代货币制度当时,金银比价约为1:16,而至1894年,金银比价约为1:32,货币约贬值一半。因此,日本深感急需将银本位制改为金本位制。正当日本苦于黄金储备不足之际,以英镑之金币支付的甲午战争巨额赔款,为日本提供了实施金本位制的备用金。以此为契机,日本终于在1897年确立了金本位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20 13:44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第二节 明治文化 明治时代是日本不断走向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时代,而其近代化实质上无异于全方位的西化。在幕末,政府吸收西方文化的范围仅限于满足军事等领域的部分需要;而在整个明治时代,日本政府则试图通过全方位地学习西方近代的政法制度、经济模式和文化知识,以实现日本的近代化。因此,明治时代的文化是在继承江户时代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大力输入和消化吸收欧美近代文化,使之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产物。在明治初期,有机会接触西洋文化者,多为社会上层人物,西化风潮尚未及普通民众阶层,西方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具有启蒙色彩。但是,随着近代教育的普及,交通、通讯的发达,出版、广播等大众传媒的普及,西方文化迅速在日本各阶层普及,最终在对其进行消化吸收和批评反思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即近代日本在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中,经历了启蒙、普及和创造三个阶段。 [/SIZE] 一、学术 幕末乃至明治时代前期(1853~1885),日本改变江户锁国时代以来主要通过荷兰语汲取西方近代科技的狭隘方式,通过英语、德语、法语、俄语等西洋各国语言及地区汲取西方近代科技知识,从而使日本科技发展从兰学时代进入到洋学时代。[6]明治维新后,日本更从幕末的被动开国转向积极主动开国,为洋学发展创造了更充分的条件。洋学时代的到来成为日本近代科技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并为日本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SIZE] 在天文学方面,明治政府废除了千余年来一直使用的阴历,宣布自明治五年十二月三日即1873年1月1日始,采用阳历。1877年,东京大学创立时,创设天文科,并于1878年建立天象台。1888年文部省接管东京大学附属东京天文台,成立东京天文台,负责编历、报时和时钟检定。1908年,成立日本天文学会。 [/SIZE] 在数学、物理、化学、植物等自然科学领域,明治时代最早的“理学五博士”的成果可以说代表了同时期的最高成就。菊池大麓作为明治时代数学界最具影响的人物,担任过东京和京都帝国大学总长、文部大臣、帝国学士院长等要职,他所编的《初等几何教科书》,作为当时最优秀的数学教科书,不仅对日本的数学普及起到巨大作用,还多次被翻译成中文等,对亚洲其他国家数学教育的发展也功不可抹。山川健次郎为日本最早的物理学教授,也曾历任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总长。曾留学柏林大学的长井长义,归国后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发现并究明了麻黄素的构造。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伊藤圭介、矢田部良吉作为知名植物学家,对日本近代植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SIZE] 在工学方面,由于明治维新时期,英国在完成第一次产业革命后,正在进行第二次产业革命,德、法、美等国也被卷入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浪潮中。因此,日本工业近代化一方面吸收英国以轻工业为中心的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还引进以蒸汽动力的普及、重化工业和电气工业的发展为中心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技术成果。两次产业革命同时进行是日本近代化,也是日本工学发展的特点。幕末引进的洋学知识和明治时代移植的西方近代科技对日本工学的发展作用巨大。[/SIZE][7][/SIZE] 在农学方面,明治政府通过向欧美各国派遣考察团和聘请外籍专家学者的方式,汲取西方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同时,通过设立学校,创办农事试验场,成立农学会等多种途径,培养专门人才,研究和普及农业新法。 [/SIZE] 在医学方面,由于明治政府规定医生开业须接受西医学考试,传统的中医急剧衰落,西方医学发展迅猛。在日本西医发展过程中,由于聘请了为数不少的德国专家,加之大批成绩优秀的医学生也纷纷选择德国留学,德国的医学对日本医学近代化影响甚大。日本著名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1843~1910)在德国留学期间,成功培养破伤风菌,并发现破伤风的血清疗法。归国后创立传染病研究所,后发展成著名的北里研究所。 [/SIZE] 在哲学、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日本在“文明开化”口号的引导下,举国上下掀起了模仿西方的高潮。明治初期,主要受英、美、法等国的自由主义思潮影响,哲学流行法国的实证主义和英国的功利主义,史学则以英法的文明史学为盛,经济学也以英国的自由主义学派为启蒙。明治中后期,日本制定以德国君主制宪法为模式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国家主义和国粹主义思潮抬头,德国的国家主义学说成为主流。在哲学界,实证主义哲学走向衰落,最早由西周引进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占统治地位;三宅雪岭等人组织“政教社”,出版杂志《日本人》,领导国粹主义运动。在史学界,德国人利斯创设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院史学科,并将兰克派的德国史学介绍到日本,强调通过史料的考证来究明历史面貌。德国史学派的这种考证主义作风,与明治国家主义复古思潮相吻合,自然成了官方史学的目标。此后,德国实证史学压倒英法文明史学。以东京帝国大学国史科和史料编纂所为中心,先后编成了《大日本史料》、《大日本古文书》、《国史大系》等资料性巨著。在经济学界,也由英国的自由主义学派,转向德国的贸易保护论和社会政策学说占优势。[/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20 13:45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二、文学艺术 明治时代是日本封建旧文学向近代新文学转化的时代。 [/SIZE] 明治初期的“戏作文学”,其实质是江户时代俗文学“戏作”的延续,虽一度流行,但它不能表达新的时代现实和主流而未能发展成为近代文学。代表作家有仮名垣鲁文、高畠蓝泉等。自由民权运动时期流行的政治小说,虽然其目的在于宣传自由民权运动,但它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代表了文学革新的一个方面,可以说是近代新文学的前奏。代表作有矢野龙溪的《经国美谈》、东海散士的《佳人之奇遇》、末广铁肠的《雪中梅》等。 [/SIZE] 1885年出版的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是作者吸收西方文学理论,阐述写实主义文学创作主张的一部重要文学理论著作。1887年,二叶亭四迷发表小说《浮云》,对坪内的写实主义创作理论进行了重要实践。以尾崎红叶为核心的砚友会,作为近代日本最早的文学结社,在明治中期的文坛举足轻重。其主要成员有山田美妙、石桥思案、泉镜花等。重要的写实主义作品有尾崎红叶的《心之闇》和《金色夜叉》等。进入90年代后,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追求个性的浪漫主义文学论渐次兴起,代表人物有森鸥外、北村透谷和高山樗牛等。日俄战争前后,受社会环境以及法国及俄国等欧洲自然主义文学作品的影响,掀起以客观描写充满问题和矛盾的社会民众生活为主题的自然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岛崎藤村的《破戒》、田山花袋的《蒲团》等重要作家和作品。明治末年,自然主义文学渐趋衰落,以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标榜的武者小路实笃等人的白桦派逐渐取而代之。 [/SIZE] 明治时代日本音乐发展的主要成就在于近代西洋音乐的普及。1872年,文部省颁布《学制》,规定小学需设唱歌科目以学唱西洋歌曲,中学需设奏乐科目以学习西洋奏乐;1887年,正式设立东京音乐学校,由伊泽修二任校长,专门从事介绍西洋音乐,编撰音乐教科书,培养音乐教员等事业。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音乐开始走向大众化,并出现了许多大众喜爱的歌曲,其中以泷廉太郎的《荒城之月》最为著名。 [/SIZE] 在戏剧方面,歌舞伎在江户时代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了全盛时代,涌现出市井团十郎、尾上菊五郎等著名演员;80年代,出现了与歌舞伎相对抗的以社会问题为题材的新派剧;进入20世纪后,受欧洲近代剧的影响,产生了与歌舞剧和新派剧对抗的新剧。在新剧产生初期,坪内逍遥将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等大量剧本翻译介绍到日本,并与岛村抱月等人组织文艺研究会,对新剧的发展贡献巨大。 [/SIZE] 在绘画方面,以东京美术学校首任校长、日本绘画协会会长冈仓天心为代表的改革派对日本画的创作进行了革新;以留法归国的黑田清辉为代表,一大批留学归国的洋画家通过举办画展、创立美术会等活动,对西洋画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雕刻方面,将西洋技法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创造了大量的杰出作品。在工艺方面,海外及日本国内举行的各种博览会对工艺品的发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合乎时代时尚的工艺品深受民众的喜爱。在建筑方面,随着社会的西洋化和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官府、学校、银行乃至民宅,西洋建筑样式被大量采用,并出现了大批和洋结合的建筑。[/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20 13:46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三、教育 明治时代,日本旧教育体制崩溃,确立了“四民平等”的国民教育体制,奠定了整个文化教育的基础,这是日本教育史上划时代的创举。政府将教育作为统一国民思想的根本,国家全力发展教育,可谓是这一时代日本教育的首要特征;第二个特点是学校教育与振兴国家和产业相结合,实行了前所未有的实业教育;第三个特点是学校教育成为国民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学生升学被认为是立身处世的阶梯,形成一种学校教育万能的思想,妨碍了社会教育体制的发展。[/SIZE][8][/SIZE] 明治政府成立后,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作为政府工作的三大纲领。而明治初期的“文明开化”是以教育改革为中心进行的。1872年,文部省主持制定第一部日本近代学校制度《学制》,将全国划分为八大学区,每区设一所大学;每个大学区划分32个中学区,每区设一所中学;每个中学区划分为210个小学区,每区设一所小学。这样,全国就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学校体制。《学制》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国民,国民受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内容以实用为主,反对不切实际、虚妄空谈的学说。《学制》的颁布和实施,对迅速废除教育领域的封建制度,促进教育事业的近代化起了巨大的推动和奠基作用。至1875年,全国设立小学多达24225所。1879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学制》本身所反映出的弊端,政府重新制定了以美国的自由主义教育为蓝本的《教育令》以取代《学制》。同年,明治天皇颁布了《教育大旨》,决定了此后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翌年,政府颁布了以保守派主张为依据的《修正教育令》,强调国家干预教育,修正自由主义教育,强制推行国民义务教育,并将修身课列为各教科首位,加强尊皇爱国教育。这标志着1878年以来的,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改革派和以元田永孚为首的保守派之间的道德教育论争,保守派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自此,明治政府的教育政策及以此为中心的“文明开化”政策开始走向保守。 [/SIZE] 1885年,森有礼任第一任内阁文部大臣,翌年主持颁布了《学校令》,以废除自由化的《教育令》,加强国家对学校的控制。以《学校令》为基础,日本逐渐确立了普通学校、师范学校和实业学校三大教育系统。1890年天皇发布了井上毅和元田永孚起草的《教育敕语》。《教育敕语》把忠君爱国作为教育的灵魂,“和魂洋才”作为教育的纲领,是神儒思想和近代国家主义的产物,同时也是改革派和保守派妥协的产物,它的发布使日本的教育方针最终得以确立,为明治初期以来的教育改革画上了句号。以后到二战结束的50余年间,日本的教育方针没有发生过重大变化。明治后期,为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外侵略的需要,以《教育敕语》为指针,进一步加强了国家主义的教育体制。如整顿学校体制,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加强国家对教科书的控制等。《教育敕语》为巩固近代天皇制和建立军国体制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SIZE] 总之,明治中期后的日本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是以维护天皇政体为核心的国家主义教育。它通过“家族社会教育、教养修炼,同时依靠学校注入式的知识强化形成战前三位一体的国家主义道德教育模式,不仅造成日本国民人格发展的缺陷,也形成了日本人所特有的立足于家族观念基础之上并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狭隘的爱国主义意识”。[/SIZE][9][/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20 13:47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四、宗教 明治政府采取以神道教为中心的宗教政策,将神道教视为国教,神道不仅成了近代国家的精神支柱,也成了其推行军国主义的工具。使天皇神权政治思想复活的最重要人物是复古神道派的集大成者平田笃胤(1776~1843),他认为日本是“万国之本国”,日本人是天照大神之后裔,理当统治世界。天皇是“现人神”,天皇之尊严,君臣之差别,是“万世一系”的。明治政府成立初期,通过恢复古代的“神衹官”,天皇举办亲祭,创建神社,推行“神佛分离”政策,确立“纪元节”等一系列的措施,迅速强化了神道作为天皇制统治的思想,并确立了其作为国教的地位。明治时代,国家神道占统治地位,但也产生了许多主张政教分离和信仰自由的新的神道教派,这些神道统称“教派神道”。如神理教、天理教、金光教、黑柱教等。教派神道各教派多有教祖,主张民众的现世救济,并往往与山岳信仰、佛教等相结合。 [/SIZE] 明治时代的佛教,因政府所采取的不同政策而经历了毁灭、复苏、重振三各阶段。明治元年,政府颁布“神佛分离”令,命神社所属的僧侣还俗,神职人员及其家属的葬礼必须按照神道仪式,禁止公卿子弟为僧,废止宫廷内的佛教仪式,并一度发生了“废佛毁释”运动,各地寺院、佛像、经卷遭受严重破坏。但这一排佛风潮持续时间并不久,至1875年,由于民众反对排佛运动,主张信教自由的呼声不断高涨,政府宣布各宗教派别可以自由传教。1898年,明治宪法颁布,规定了民众信教自由的权利。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井上圆了等学者尝试将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运用到佛教理论中,影响巨大。由于佛教各派多采取与政府合作的姿势,日本佛教自明治中期开始迎来复兴的机会,各宗派竞相创办学校等社会事业,并积极向海外,特别是朝鲜、中国等开展宗教事业。改革后的佛教适应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和政府对外扩张的需要。 [/SIZE] 明治初年,政府对基督教仍按旧制加以禁止。1873年,政府鉴于国内外日益高涨的信教自由呼声,撤消了江户初期形成的对基督教的禁令。此后,基督教在日本发展迅速。至1886年,全国有教会193所,信徒1.3万人。基督教文化也得到发展,教会开设各种学校和医院,还翻译了“新旧约圣经”(1887)和“新撰赞美歌”(1890)。[10]明治中期,由于受日本国粹主义思潮的影响,基督教曾一度遭到排斥。在此情况下,基督教开始走向日本化和国家主义化。至明治末年,基督教和神道教、佛教一起,成了日本三大宗教。1909年,日本基督教会在成立50周年大会上,宣布有信徒约7.5万人,基督教学校的师生总数达9万人。[11][/SIZE]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20 13:48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五、明治时代的中日文化交流 明治日本率先在亚洲成功地移植了近代西方文化,自然引起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重视。在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和促进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主流;而在近代,日本对中国学习西方文化的确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这是因为通过日本汲取近代西方文明,具有路近省费、语言相近、风俗相似,“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等优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SIZE][12][/SIZE] 近代中国学习日本主要有派遣留日学生,赴日考察,招聘日本教习,翻译日本书籍等途径。以留日学生为例,从甲午战争后至明治末年的十余年间,赴日学生总人数达2万人左右,[13]留日高潮期的1905~1906年,在日学生总人数近1万。如此规模的留学运动,在当时世界各国留学史上均极为罕见。 [/SIZE]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的“日本文化”,多以“西方文化代言人”的形式展现于文化交流的舞台。近代中国不仅从日本学到了西方近代理工农医等科学知识,而且也学到了西方的有关政治、社会、教育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思想和学说,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这是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但另一方面,如以成千上万的留日学生为例,他们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乃至数十年旅居日本,日本文化中的一些固有成分,诸如小则卫生等生活习俗,大则日本民族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在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的开放意识等等,无形中会给留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重要影响。 [/SIZE] 近代中日文化间的相互交流,虽主流发生逆转,但其相互间的作用力仍会保持一定的惯性。而且,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也决不是单向的,就像以吸收中国文化为主流的古代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也曾起到过推动作用一样,近代中国对日本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作出过一定的贡献。 [/SIZE] 在近代,一方面是大批中国留学生和游历官绅东渡日本。另一方面,从1871年起,日本中央政府各省、陆海军以及公司银行、对华团体陆续派人来华留学,并有不少自费留学者。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即从事地理兵制调查等间谍活动、学习中国学术文化及养成翻译人才。进入20世纪,随着日本东方主义的复兴和新兴中国学的发展,在各方资助下,“学问的留学生”渐居主导。在中日关系不断紧张的背景下,中国学者对于真诚求学的日本青年能够区别对待,在学习、生活、见闻各方面给予方便。由此建立起来的相互了解和联系,虽然不能阻止日本的侵略步伐,战后却转化为中日民间交流的重要动力。[14] [/SIZE] 从清末开始,中国从日本聘请了大批的专家学者,史称“日本教习”。在明治初期,日本为加快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曾不惜重金雇佣外籍专家学者作技术指导和培养科技文化人才,这些人员虽然主要来自欧美,但其中也包括为数不少的中国人。如明治八年,北海道函馆雇请了两名中国的毛皮加工技术人员,有的地方还聘请了中国的技术农民指导农业生产。据记载,山东许世泰自光绪元年被日本开拓使黑田清隆招至北海道后,在向日本农民传授农业技术的同时,开发经营官有土地,尤其是为北海道的洋葱种植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事迹甚至被奏报到日本天皇。[/SIZE][15][/SIZE]在制茶业方面也曾聘请了为数不少的中国技术人员。黄遵宪在《日本国志·物产志》中记载:“明治七年,日本劝业寮创编《红茶制法》一书,颁布诸府县,民间始有学制者。次年,日本驻中国上海领事馆特聘我国人二名,于肥后之山鹿、丰后之木浦等处学制,而未能得法。又遣委员多田元吉往湖北、江西、安徽等处,学习栽培、制造诸法,并购觅良种赍归。其后日本三井银行与一西商,又延聘华人四十余名,于近江大津郡制造。”明治初期赴日者中,文人画家或从事书籍以及文化用品经营者也非常引人注目。广东南海人冯镜如最初因太平天国革命而东渡日本,后在横滨创立文经商店,又名文经活版所,专营外国文具和印刷事业;[/SIZE][16][/SIZE]浙江慈溪人冯澐,号雪卿,以工书客居日本;江宁人王冶梅,嘉兴人陈曼寿也以工书善画客游日本;胡小蘋,名震,浙江宁波人,工书善医,诗也清逸,长年旅居日本;[/SIZE][17][/SIZE]叶炜,字松石,浙江嘉兴人,擅长诗文书画,明治七年被聘任东京外国语学校汉文教员,任期满后曾一度归国,明治十三年再度赴日,以为日人作书画为生;罗雪谷,明治五年前后赴日,明治八年开始居住于筑地居留地外,专门传习书画;[/SIZE][18][/SIZE]等等,不胜枚举。他们的活动也属于向日本传播中国文化的范畴。 [/SIZE] [PP][HR][/SIZE][PP][1] 小西四朗、远山茂树编:《明治国家的权力和思想》,吉川弘文馆,1979年,第158~159页。 [PP][2] 《时事新报》1985年3月16日。 [PP][3] 大久保利谦编《近代史史料》,190-191页,吉川弘文馆,1965年。 [PP][4]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343页,三联书店,1957年9月。 [PP][5].藤村道生:《日清战争》第45页,岩波书店,1974年。 [PP][6]廖正衡:《关于日本科技发展分期的新尝试》,《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一期。 [PP][7] 郑彭年:《日本西方文化摄取史》,307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 [PP][8] 吴廷璆主编《日本史》,第586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 [PP][9]王建平:《日本明治时期的道德教育观对国民“他律”人格形成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1期。 [PP][10]吴廷璆主编《日本史》,第591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 [PP][11] 岸本英夫:《明治文化史》第六卷,第413页,原书房,1979年。 [PP][12]张之洞:《劝学篇》(下),游学第二,第6页,《张文襄公全集》第203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 [PP][13] 拙著《清末浙江与日本》,第7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 [PP][14] 桑兵:《近代日本留华学生》,《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 [PP][15].张謇:《癸卯东游日记》,拙编《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下),552页。 [PP][16] 冯自由:《华侨开国革命史》,转引自《华侨与辛亥革命》,第32-3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PP][17] 李筱圃:《日本纪游》第6页,南京图书馆藏。 [PP][18] 《都市纪要(4):筑地居留地》,附表A“自明治四年至明治九年末居留地外居住外人表”,东京都情报联络室发行,1957年;实藤惠秀《近代日中交涉史话》122页,春秋社,1973年。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20 13:54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卡卡~~~~本来想发个懒~~~被抓了现形~~~~补完了~~~[em01][em01]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5-1-20 14:12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嗯,做事情还是善始善终的好 ~~~~~`呵呵~~~``这个我一定是要弄上主页的,很不错~~~``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5-1-22 18:45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嗯嗯,忙了一下午,终于弄上主页了,就是不够美观,呵呵~~~~~`[em04][em01]
作者: 金森宗信    时间: 2005-1-22 19:32     标题: Re:《新编日本通史》~~作者:王 勇

看到了~~~~卡卡~~~[em01][em01][em01]
作者: 满者伯夷    时间: 2007-2-12 14:41     标题: re:稍微评论一下,和楼主无关。王勇确...

稍微评论一下,和楼主无关。 王勇确实在日本史研究方便有些成绩,但据我所知他的研究领域也仅限于日本上古史和终日文化交流方面,对于中世以降实在没看到什么成果出来。此书也是如此,缺乏新意极为明显。既然主编对于日本史没有全盘的掌握能力,又有很什么资格来主编呢?此书和南开日本史相比实在大同小异,不过是某些人为了增加自己的所谓“学术成果”或者捞点钱罢了。但愿国内学者不要再效法此风。。。。。。
作者: Seven    时间: 2007-3-26 01:32     标题: re:LZ, 可不可以转第8,9章(明治维新)...

LZ, 可不可以转第8,9章(明治维新)去我徒弟的冲田总司中国盟站 http://www.okitasouji.com/ ? 我知道这是来自日本文化研究所. (可是我不是会员, 不想单单为了问一个问题成为会员.)
作者: 苍真    时间: 2007-3-26 08:32     标题: re:在一方名叫中国的花盆里,日本学之花注...

在一方名叫中国的花盆里,日本学之花注定只能长成狗尾巴草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7-3-26 10:01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Se...

引用:
下面引用由Seven发表的内容: LZ, 可不可以转第8,9章(明治维新)去我徒弟的冲田总司中国盟站 http://www.okitasouji.com/ ? 我知道这是来自日本文化研究所. (可是我不是会员, 不想单单为了问一个问...
嗯,只要标明来源就可以了,当初我得到的就是这样的答复~~~~ 又,楼上的某淫和老妖啊 ,这种通史类的东西本来就是了解个大概,不适于一字一句的去认真抠~~~~~~要想有比较大的收获,建议还是去啃日本史家的专著,不过那样比较辛苦~~~[em26]
作者: Seven    时间: 2007-3-26 12:26     标题: re:Thanks!我也建议啃日本史家...

Thanks! 我也建议啃日本史家的专著, (比较辛苦, 不过很值得.)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7-3-29 22:43     标题: re:中国的所谓学术著作,往往是陈词滥调,人云...

中国的所谓学术著作,往往是陈词滥调,人云亦云,跑路跟风,常弹旧声。凡此种种,混淆视听,实在轻如鸿毛,不值一提。通观书市,历史类书叠床架屋,种类百千,其实锄删同类,不过一两种而已。而充数竽公,往往而在,莫可辨识。亦哀之矣。
作者: 满者伯夷    时间: 2007-4-10 07:49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大内...

引用:
下面引用由大内义虎发表的内容: 中国的所谓学术著作,往往是陈词滥调,人云亦云,跑路跟风,常弹旧声。凡此种种,混淆视听,实在轻如鸿毛,不值一提。通观书市,历史类书叠床架屋,种类百千,其实锄删同类,不过一两种而已。而充数竽公,往往而在,...
此语精辟,一针见血,可供评论滥书专用回帖。。。。。。 [em01]
作者: Seven    时间: 2007-4-10 19:17     标题: re:嗯...我从不看中文日史书籍......

嗯... 我从不看中文日史书籍... 所以中国的学术著作是否"往往是陈词滥调,人云亦云"等等, 我不于至评. 至于这《新编日本通史》, 至少基本上准确. 我认为, 我徒弟之辈看这就够了... (不然, 难道还推荐看网上那些有太多错误, 气死人的所谓历史"资料"???)[em27]
作者: 东乡    时间: 2007-4-12 16:45     标题: re:58楼说的,应当是商业性历史文学书籍吧?...

58楼说的,应当是商业性历史文学书籍吧? 一般而言,专业学术书籍在书店是不多见的......[em34]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7-4-12 18:56     标题: re:非邪,我的主语就是"学术类书"通俗历...

非邪,我的主语就是"学术类书" 通俗历史小说类书籍不在此列
作者: 东乡    时间: 2007-4-13 10:53     标题: re:毛润之说:“为了中国的出路,要统统打破旧...

毛润之说:“为了中国的出路,要统统打破旧世界!” 板仓先生说:“破还需立,若破了不能更立,破则不如不破。” 毛润之则说:“我相信群众,破了他们自然能立。” 板仓先生默而不对。 PS:历史证明了青年毛泽东的考虑不周和激进用事。 虽然你认为“中国现在学术类书不堪一阅“,与青年毛泽东“立志统统打破旧世界”,表现不同,但原理相通。 另外———你我科班分工、文,出身不同,我不敢妄断自然科学学术界的是非,但就文科学界以内而言,我认为现在的确不能套用你在58楼的主张。毕竟事情远远没到你说的那么不堪之境地。 当然,你可以列举出许多不争的事实——当今中国人文社科学界鱼龙混杂、风气大坏、沽名钓誉、弄虚作假、滥竽充数,等等。————但综观古今、通览环球,中国人文社科学界有许多国际一流水准的研究成果和独特的探索领域,甚至有一些是超国际一流水平的。 最后说一点,凡是读书人,则无论结局如何,总跟“体面”、“清誉”多少还是挂钩的,你也不要把读书人一棒子打死了。要求看别人的成果容易,自己去付出努力研究学术、去应付艰苦的时局就难了~~~~~ [em10]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7-4-13 12:17     标题: re:话说给你发短信怎么石沉大海莫非是换手...

话说给你发短信怎么石沉大海 莫非是换手机号了?[em05]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7-4-13 12:45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东乡...

引用:
下面引用由东乡发表的内容: 毛润之说:“为了中国的出路,要统统打破旧世界!” 板仓先生说:“破还需立,若破了不能更立,破则不如不破。” 毛润之则说:“我相信群众,破了他们自然能立。” 板仓先生默而不对。 PS:历史证...
立是能立,但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一般人可等不了啊。[em37]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7-4-13 13:53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东乡...

引用:
下面引用由东乡发表的内容: 毛润之说:“为了中国的出路,要统统打破旧世界!” 板仓先生说:“破还需立,若破了不能更立,破则不如不破。” 毛润之则说:“我相信群众,破了他们自然能立。” 板仓先生默而不对。 PS:历史证...
厄 我也是说 充数芋公,往往而在 却不是万马齐喑,莫不噤声 我不是反对整个学术界,而是反对那些占用学术资源,装腔作势,滥竽充数者.他门对学术几无贡献,反而影响了学术的正常发展.(别的不提,就连我辈想买一两本货真价实的学术书,他们也带来了许多障碍).批判这些人,那是肯定有必要的. 我可没有说要全盘否定啊.跟毛泽东的彻底革命论完全是两码事.我这顶多算改良派吧.
作者: 东乡    时间: 2007-4-13 18:14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大内...

引用:
下面引用由大内义虎发表的内容: 厄 我也是说 充数芋公,往往而在 却不是万马齐喑,莫不噤声 我不是反对整个学术界,而是反对那些占用学术资源,装腔作势,滥竽充数者.他门对学术几无贡献,反而影响了学术的正常发展.(别的不...
我希望你能从所谓“草根”文化圈解脱出来。无非是虚拟话语权的勾斗。只能说不能做,就是所谓“草根”文化的宿命。 否则就像阎西山说薄一波:“是个好娃娃呀!可惜了。”
作者: tjq815    时间: 2007-4-14 20:56     标题: re:向作者致敬!!就是字体稍微有点太大了。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闲雪御所 剑与火 真田幕府 日本历史文化 朝鲜半岛历史文化 (http://www.sanada.net.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