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刘备三顾茅庐成功的真实原因 [打印本页]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08-5-17 18:46     标题: 刘备三顾茅庐成功的真实原因

太公望封于齐。齐有华士者,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周公曰:“此人齐之高士,奈何诛之?”太公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为教首,使一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8-5-17 19:45

那孙权顾诸葛亮咋没成功捏?他老哥又在他帐下混事,按理说更容易才对啊。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8-5-17 21:10

其实是猪哥待价而沽罢了~~~~君择臣,臣亦择君~~~无论保曹操还是孙权,都不大可能尽其才,因为这两位身边早已经人才济济,关系密切者一大把了~~~只有四处流窜狼狈不堪的刘大耳才是最值得投资的哈~~~

当然,也不能否认猪哥还是有匡复汉室的正义感的,这大概也是他选择刘备的一个原因~~~
作者: 云间舞鹤    时间: 2008-5-17 21:16

跟皇室沾上关系的毕竟容易服众。
篡位的 人必篡之,这是历史的必然。。。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08-5-18 00:44

同志们阿,关键是孙权和曹操都管不上隆中阿。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刘备虽然破落,要杀个诸葛村夫还是容易的。
又,诸葛亮不选孙曹而选刘备,其中一个原因,恐怕是和贾诩劝张绣投曹操而不投袁绍是一样的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08-5-18 00:46

引用:
原帖由 云间舞鹤 于 2008-5-17 21:16 发表
跟皇室沾上关系的毕竟容易服众。
篡位的 人必篡之,这是历史的必然。。。
赵匡胤……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8-5-18 18:41

赵匡胤人品比他弟弟好多了~~~赵光义贼坏贼坏的~~~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8-5-18 22:17

关于宋太宗干的那点儿事,连当时人都啧有烦言,金元间人诗云:
建炎新焰起江东,冤血青城尚几重。闽越两王还有后,天教太祖继高宗。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8-5-18 22:55

嗯,据说赵构最终决定把皇位传给赵匡胤那一支,也是得知自己的老祖宗干的事太摆不上台面了~~~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8-5-18 22:57

又~~~仅仅从对待南唐后主李煜这件事上~~~赵匡胤和赵光义二人的人品就高下立判啊~~~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08-5-19 09:25

他们的父母教育有问题阿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8-5-19 13:05

引用:
原帖由 真田豪 于 2008-5-18 22:55 发表
嗯,据说赵构最终决定把皇位传给赵匡胤那一支,也是得知自己的老祖宗干的事太摆不上台面了~~~
不是他得知自己老祖宗干的事不上台面,是太宗之裔死亡略尽,活着的也在五国城劳动改造,只能在太祖支里找后继者了。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8-5-19 15:37

我一向认为,历史上那些有夺位传闻的应该是略有其事,但不像某些野史里描述得那么夸张。
作者: 柳川昌信    时间: 2008-5-19 17:21

投刘备就是帐下第一谋臣,投孙曹只能屈居周瑜张昭二荀等人之下了吧。。。俺觉得有一点这方面的因素。。。
作者: 林飞影    时间: 2008-5-19 17:40

当时孙权害怕官员结党   所以诸葛兄弟不能在一个公司里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8-5-19 19:32

引用:
原帖由 大意觉迷 于 2008-5-19 15:37 发表
我一向认为,历史上那些有夺位传闻的应该是略有其事,但不像某些野史里描述得那么夸张。
毛主席读史,在读到宋太祖"五十而亡"时,特意加批~~~不言病而言五十而亡,有问题啊~~~呵呵~~~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8-5-19 19:55

引用:
原帖由 真田豪 于 2008-5-19 19:32 发表

毛主席读史,在读到宋太祖"五十而亡"时,特意加批~~~不言病而言五十而亡,有问题啊~~~呵呵~~~
俺的意思是,夺位是真,但不一定是“烛影斧声”
作者: 东乡    时间: 2008-5-21 07:50

  追风这段文字是从哪里得来的?
汉晋时 做官来去自由 没有多少程序限制 不想干了随便就离开 所以陶渊明才那么牛叉
截止宋代以前 士大夫不一定以身在朝中居官为荣 甚至习惯于辞官之时大家来庆祝 当然不是说大家都鄙视做官 而是大家认为辞官比做官更荣耀、潇洒 更体面
但从明开始 文人士大夫不听朝廷安排就不行了 再没有那种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规矩 空前的皇权专制主义 朱重八杀了些不听召唤的文士
也是深受元的影响 文人士大夫地位头一次出奇的卑微 阴影太重了......

所以 我感觉追风引用这段文字估计是后人 很可能是明清之人假托先秦人物而编织的故事 思想上的时代印痕过于明显了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8-5-21 13:09

这貌似是韩非子的话,倒不是后人编造的。或者说,不是近世人编造的。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8-5-21 13:15

追风上面这段内容来头可早了,但和诸葛亮没啥关系。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8-5-21 13:17

搜了下,本文出自冯梦龙的《智囊全集》。但这个故事早在《韩非子》、《尹文子》中就存在。《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云:
太公望东封于齐,齐东海上有居士曰狂矞、华士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无上之名,无君之禄,不事仕而事力。”太公望至于营丘,使执杀之以为首诛。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曰:“夫二子,贤者也。今日飨国而杀贤者,何也?”太公望曰:“是昆弟二人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无上之名,无君之禄,不事仕而事力。’彼不臣天子者,是望不得而臣也;不友诸侯者,是望不得而使也;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无求于人者,是望不得以赏罚劝禁也。且无上名,虽知,不为望用;不仰君禄,虽贤,不为望功。不仕,则不治;不任,则不忠。且先王之所以使其臣民者,非爵禄则刑罚也。今四者不足以使之,则望当谁为君乎?不服兵革而显,不亲耕耨而名,又所以教于国也。今有马于此,如骥之状者,天下之至良也。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左之不左,右之不右,则臧获虽贱,不托其足。臧获之所愿托其足于骥者,以骥之可以追利辟害也。今不为人用,臧获虽贱,不托其足焉。已自谓以为世之贤士而不为主用,行极贤而不用于君,此非明主之所臣也,亦骥之不可左右矣,是以诛之。”
一曰:太公望东封于齐。海上有贤者狂矞,太公望闻之往请焉,三却马于门而狂矞不报见也,太公望诛之。当是时也,周公旦在鲁,驰往止之;比至,已诛之矣。周公旦曰:“狂矞,天下贤者也,夫子何为诛之?”太公望曰:“狂矞也议不臣天子,不友诸侯,吾恐其乱法易教也,故以为首诛。今有马于此,形容似骥也,然驱之不往,引之不前,虽臧获不托足以旋其轸也。”
《尹文子·大道下》云:
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正,太公诛华士,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六子者,异世而同心,不可不诛也。
所以并非明清人的编造。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8-5-21 21:57

HC风这段在冯梦龙的<智囊>里就有~~~那可是本好书啊~~~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08-5-22 01:14

恩,我有白话版
作者: 东乡    时间: 2008-5-22 05:23

哦 某没查清楚...也没有去查...忘了..

不过某还是坚持韩、尹、冯这些书虽然客观上有这些故事早已存在
但这都不能直接当成反映历史真实的史料记载
韩子爱说故事 尹子或是伪书 冯子那是文学

或者说从时间关系上来看 韩子应该是这类故事的肇祖 在法家思想发展过程中 他算是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虽然不一定符合战国时代真实的社会环境 这多半是韩子对社会未来发展的高度期许和严格设计 但他的个人奇思异想某种程度上符合了后世的一些特征 这也是有可能的 即是说 从秦汉到唐宋的历史表明 韩子的心愿还没有完全得到实现 必须等到更靠后的明清才有可能

就说故事中提到的太公、周公 他俩是啥时候的人?西周初期~ 西周初期只能是世卿世禄制度 没有抛开家族不论而直接针对个人的选贤选能思想和客观可能 这类似日本的惣领制 国家不曾排斥宗族的社会功能
西周时期用现在国内外前沿动向来说 更适合算作“早期国家” 连西周王权发展还在起伏反复之中 所以很不可能有后世那种成熟、严格的“君臣”关系
就像商汤得伊尹那样的故事 更是几千年封建文人模式化改造的结果 圣王求得贤相之类 完全排斥了伊尹的真实身份和他与商的真实关系以及商的历史真实

[ 本帖最后由 东乡 于 2008-5-22 05:41 编辑 ]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08-5-22 12:27

《智囊》应该不能算文学吧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8-5-22 13:18

我的意思仅仅是,这个故事是早已有之,不是明清人造作的,至于这是不是韩非编的,那就无关紧要了……
我想追风的意思,也仅仅是说,诸葛亮要是坚决不肯出山,闹不好刘备也有兴趣来一回太公诛华士。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8-5-22 13:51

大耳倒未必真那么看重猪哥~~~就算猪哥有连吴取川之功,入川后地位也仍然在法正\糜竺\简雍之下~~~大耳临死前也没让猪哥开府~~~只不过后世拼命宣传这二人所谓如鱼得水,猪哥如何得重用罢了~~

其实猪哥当年虽然有那么一点小名气,但一个27岁没出场过的青年,又有谁会真看重他?~~~知人善任,也就徐庶这样的好友知道猪哥真有本事~~~
作者: 东乡    时间: 2008-5-22 15:46

引用:
原帖由 江城梅花引 于 2008-5-22 13:18 发表
我的意思仅仅是,这个故事是早已有之,不是明清人造作的,至于这是不是韩非编的,那就无关紧要了……
我想追风的意思,也仅仅是说,诸葛亮要是坚决不肯出山,闹不好刘备也有兴趣来一回太公诛华士。
晕 你我对追风的理解不一样
我以为追风认为太公望的做法是个先例  然后刘备就让诸葛亮明白利害 你来就一起大碗喝酒 你不来就杀~
作者: 东乡    时间: 2008-5-22 15:51

引用:
原帖由 真田豪 于 2008-5-22 13:51 发表
大耳倒未必真那么看重猪哥~~~就算猪哥有连吴取川之功,入川后地位也仍然在法正\糜竺\简雍之下~~~大耳临死前也没让猪哥开府~~~只不过后世拼命宣传这二人所谓如鱼得水,猪哥如何得重用罢了~~

其实猪哥当年虽然有那么一点小名气,但一个27岁没出场过的青年,又有谁会真看重他?~~~知人善任,也就徐庶这样的好友知道猪哥真有本事~~~
嗯 我在想 东汉末年乱世 猪哥流落到南阳 不知他有没有携带族人部曲之类 如果有那就能在刘备手下混个高位
若是猪哥在他那一族内不算个啥 那只能凭个人慢慢积攒功绩 然后向上爬 但这个实在是很慢 而且刘备首先还是得照顾各地归附的名士和豪强
恰好 猪哥在隆中 一不是名士 二不是豪强 so 大家可以想到一些什么了~

PS 隆中对猪哥满心希望刘备乘虚夺下刘表的荆州 然后溯汉水而上 通过魏兴、新城等东三郡 占据汉中 并非后来不得已的溯长江而上 但大耳他只是听听而已......

[ 本帖最后由 东乡 于 2008-5-22 15:56 编辑 ]
作者: 东乡    时间: 2008-5-22 15:53     标题: 插一句

你们的“知行”是咋算的?我怎么有这么多?比梅花还多呢?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8-5-22 19:55

知行新规是按发帖算的吧,我忘了折子公布没公布公式了,反正即使公布我也不记得了……
战盟真田家的知行跟这里分离,SO你的知行比我还多。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8-5-22 19:56

引用:
原帖由 东乡 于 2008-5-22 15:51 发表


嗯 我在想 东汉末年乱世 猪哥流落到南阳 不知他有没有携带族人部曲之类 如果有那就能在刘备手下混个高位
若是猪哥在他那一族内不算个啥 那只能凭个人慢慢积攒功绩 然后向上爬 但这个实在是很慢 而且刘备首先还是 ...
这是田余庆先生的观点哪,第一次看到我惊了下,然而后来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8-5-22 19:58

诸葛亮不是和刘表沾亲吗?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8-5-22 20:07

是沾亲,但也是转弯的亲戚。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8-5-23 00:31

刘表曾经延请过猪哥的,猪哥没去~~~偶们的猪哥还是很有抱负的好青年啊,非一般想着混个官当的人可比~~~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08-5-23 10:22

昨天看一本小说。說幕府最初以3000石请武藏,武藏不干,因为柳生是是1W2000石。
后来尾张藩想用他,但是不能超过500石,因为为尾张的另以为兵法大家也只有500,但是武藏說低于3000不干。于是去之。
最后武藏流落到熊本,吃300石“忍耐粮”,最后死在那里。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8-5-23 13:12

这该咋说捏……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8-5-23 13:17

人活着,面临的局面不一样,所体现的属性也就不一样。
作者: 望月介之    时间: 2008-5-23 17:42

一念之差而定终生啊.........
作者: 东乡    时间: 2008-5-23 17:43

篮子里挑花 越挑越差~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8-5-23 20:41

引用:
原帖由 踏月追风 于 2008-5-23 10:22 发表
昨天看一本小说。說幕府最初以3000石请武藏,武藏不干,因为柳生是是1W2000石。
后来尾张藩想用他,但是不能超过500石,因为为尾张的另以为兵法大家也只有500,但是武藏說低于3000不干。于是去之。
最后武藏流落到 ...
呵呵,某岛不在,否则当知是否真有真事~~~~要是真事的话,那武藏也太昏了,人家柳生好歹也是大和豪族,一直以来和当权者关系密切,怎可盲目攀比啊~~~
作者: 今川政虎    时间: 2008-6-16 00:38

引用:
原帖由 东乡 于 2008-5-22 15:51 发表


嗯 我在想 东汉末年乱世 猪哥流落到南阳 不知他有没有携带族人部曲之类 如果有那就能在刘备手下混个高位
若是猪哥在他那一族内不算个啥 那只能凭个人慢慢积攒功绩 然后向上爬 但这个实在是很慢 而且刘备首先还是 ...
猪哥MS和蔡家是亲戚,想混个官非常易事~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8-6-16 14:01

好象是和刘表有点拐弯的亲戚关系`~~~猪哥老丈母娘和刘表的老婆好象是姐妹还是啥的~~~刘表曾经请过他,猪哥不肯出来干~~~
作者: 林飞影    时间: 2008-6-16 14:15

蔡瑁的姐姐是诸葛亮的丈母娘   蔡瑁的妹妹是刘表的小

蔡瑁最高

刘备是社团出身  少语言,善下人   估计去几次很有可能

[ 本帖最后由 林飞影 于 2008-6-16 14:19 编辑 ]
作者: 泥舟斋    时间: 2008-6-17 20:25

引用:
原帖由 真田豪 于 2008-5-23 20:41 发表

呵呵,某岛不在,否则当知是否真有真事~~~~要是真事的话,那武藏也太昏了,人家柳生好歹也是大和豪族,一直以来和当权者关系密切,怎可盲目攀比啊~~~
司马的真说宫本武藏就是差不多的剧情
作者: 竹引浅风    时间: 2008-9-8 14:12

大概是老刘那边人少,比较容易有作为,老孙家和老曹家那叫一个人才汲汲呀




欢迎光临 闲雪御所 剑与火 真田幕府 日本历史文化 朝鲜半岛历史文化 (http://www.sanada.net.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