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房守日(真田豪语录)

发新话题
打印

[转帖]《高丽记》所记平壤城考

[转帖]《高丽记》所记平壤城考

高福顺(长春师范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2)



古亻弋平壤城,从它的整体布局看,是一座规划完整,功能齐全的仿汉制都城。同时又杂柔了高句丽人的建筑特色,把平原城与山地城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平时生活方便,战时利于防守的城邑体系。
《高丽记》佚文中有四处记载了高句丽平壤城。第一处是记述鸭绿水时:“今案其水阔三百步,在平壤城西北四百五十里也”。第二处是记述鲁阳山时:“又平壤城东北有鲁阳山,鲁城在其上。西南二十里有苇山,南临沮水”。第三处是记述乌骨山时:”乌骨山,在国西北,夷言屋山,在平壤西北七百里”。第四处是记述盖马大山时:”其山在平壤城西,平壤即王险城也”。平壤城在《高丽记》中频繁出现正好反应了作为高句丽国都的平壤城在唐丽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正因如此,陈大德在记述其它地名时。平壤城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比定的地理坐标。一,平雄城的修筑时间高句丽平壤城之名,在中国古亻弋文献中初见于《魏书》。《魏书》卷60《程骏传》记载:“骏至平壤城”,[1]又《魏书》卷100《高丽传》记载:“(李)敖至其所居平壤城”。[2]这是平壤城之名首见于中国古亻弋文献者。众所周知,平壤城是高句丽最后一个都城,即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城之旧古城。在此之前,平壤城称为王俭城,先后作过箕氏朝鲜,卫氏朝鲜两个地方政权或侯国的都城。《通典》卷185《边防一》”东夷上 序略”条记载:”高丽本朝鲜地,汉武置县,属乐浪郡,时甚微弱。后汉以后,累亻弋皆受中国封爵,所都平壤城,则故朝鲜国王险城也。后魏,周,齐渐强盛。隋文帝时寇盗辽西,汉王谅帅兵讨之,至辽水遭病疫而返。场帝三度亲征:初渡辽水败

汀分小肮诔恰比某鱿质窃诖酥螅杂植荒芘懦诖酥肮诔浅侵酚钟小捌饺馈敝目赡堋U饫锇ü使酢八哪(334年)秋八月增筑平壤城”之记载,因为此时高句丽刚占领乐浪不久,而且又是“增筑”,所以此处之“平壤”,仍有足集安国内城的可能。……因为高句丽正式迁都原乐浪郡治所在的平壤,是在427年,所以在此之前的近百年间,尽管经慕容皇光出兵烧毁 但其都城还是在国内。,否则,与《三国史记 地理志》所记“都国内,历四百二十五年”的时间相矛质了。[7]我们认为,王先生和魏先生的论述有一定道理,也得到了学者的支持。但是,我们觉得似乎也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在公元247年高句丽王“筑平壤城,移民及庙社”之前,曾发生两件事:第一件是东川王十九年(公元245年)冬十月,高句丽“出师侵新罗北边”[8]之事。按当时的情况,高句丽居乐浪郡北,而新罗则居乐浪郡南,高句丽与新罗之间存在一个中原王朝管辖下的乐浪郡,但从东川王十九年的记事来看,高句丽是直接出师侵扰新罗北境的,并没有记载高句丽与乐浪郡之间发生什么战事,或乐浪郡借道于高句丽。查阅中国古亻弋文献,也未发现在公元245年冬十月前的近一段时期内记载有关高句丽在侵扰新罗之前与当时的乐浪郡发生冲突的史料。据此,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的推论:此时,中原王朝所管辖的乐浪郡已经名存实亡了,虽有著籍,但已完全失去了控制权,实际上已在高句丽的控制之下了。第二件是毋丘俭“遣将军王顽追(高句丽)王”之事。《三国史记》卷17《东川王本纪第五》东川王二十年(公元246年)条记载:“二十年秋八月,魏遣幽州刺史毋丘俭将万人出玄冤,来侵。……冬十月,俭攻陷丸都城,屠之。乃遣将军王欣追王,王奔南沃沮。……魏将闻之,将受其降,纽由隐刀食器,进前拨刀刺魏将胸,与之俱死,魏军遂乱。王分军为三道,急击之,魏军扰乱不能陈,遂自乐浪而退。王复国。”[9]可见,中原逐鹿,三分天下,曹魏虽有控制乐浪郡之心,但已无管辖之力,从初期把高句丽打得落花流水,到后期“扰乱不能陈”,仍难以在乐浪郡立足,“遂自乐浪而退”。从这一事件中,似乎我们也能窥视到,公元246年乐浪郡实际上已在高句丽的控制之下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很好推知东川王的本意了:自高句丽建国始,就开始不断地扩张自己的势力,就一直想进占辽河流域,但始终未能如愿,反而遭到了中原王朝一浪高似一浪的征讨。在这种情况下,东川王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扩张政策,一方面要退避曹魏的攻击锋芒;另一方面开始向南发展自己的势力,因为中原王朝在乐浪郡的势力很薄弱,很容易就能对乐浪郡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又有利于解决他与新罗,百济之间的矛盾,争夺今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大概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东川王才有了在乐浪郡治所建立高句丽国都的设想。可惜的是,他的这一设想在文献中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只能是“千古之谜”了。但是,高句丽在实施迁都过程中并不十分顺利,正如魏先生所说的那样,高句丽真正“攻占乐浪郡是在313年”,直至公元355年,慕容氏所建立的燕政权才正式承认高句丽在乐浪郡的合法地位。在这百余年间,中原王朝与高句丽为了争夺乐浪郡不知发生了多少战事,因为古亻弋文献记载的缺略,已不得而知,但从美川王时亻弋,故国原王时亻弋,广开土王时亻弋的记事中可知,在这百余年间的“拉锯战”中,有时高句丽能够控制乐浪郡,有时中原王朝能够控制乐浪郡,从而使高句丽迁都平壤城的计划始终未能如愿。如果这种推论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完全可以认为高句丽最晚在东川王时亻弋就开始有了迁都平壤城的打算,但直到180多年后才正式把都城迁到平壤城。《三国史记》卷17《高句丽本纪第五》“美川王三年(公元302年)秋九月”条记载:“三年,秋九月,王率兵三万侵玄冤郡,虏获八千人,移之平壤。”[10]这是《三国史记》有关向平壤城移民的第二次记录,而查阅中国古亻弋文献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记事。关于《三国史记》有关筑平壤城或向平壤城移民的记事还见于《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第六》”故国原王四年(公元334年)秋八月“条的记载:”四年,秋八月,增筑平壤。”[11]又《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第六》“故国原王十三年(公元343年)秋七月”条记载:“(十三年)秋七月,移居平壤东黄城,城在今西京东木觅山中。;[12]又《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第六》“广开土王二年(公元393年)秋八月”条记载“二年,秋八月,百济侵南边,命将拒之,创九寺于平壤。”[13]又《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第六》“广开土王十八年(公元409年)”条记载“十八年,夏四月,立王子巨连为太子。秋七月,筑国东秃山等六城,移平壤民户。八月,王南巡。”[14]从上述记事中可以看出,高句丽在迁都平壤城之前确实曾做了精心筹划和准备。就是从公元355年高句丽王被中原王朝封为乐浪郡王算起。[15]到长寿王十五年(公元427年)迁都平壤城也花了74年的时间。在此期间,高句丽不断向平壤城移民或对平壤城进行建设。高句丽迁都平壤后,又于公元586年迁都长安城,长安城最终成为高句丽后期的国都,高句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国史记》卷19《高句丽本纪第七》“阳原王八年(公元552年)”条记载:“八年,筑长安城。”[16]《三国史记》卷19《高句丽本纪第七》“平原王二十八年(公元586年)”条记载:“二十八,移都长安城。”[17]由此可见,高句丽的长安城经过30多年的建设,才算告一段落。这与前面所提及的迁都平壤的时间联系起来看,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高句丽对国都建设的重视程度。高句丽迁都长安城后,直至灭亡止,更不徙都。二,平坡城的结构与布局关于高句丽国都平壤城的结构与布局,中国古亻弋文献较早记载者当是《周书》卷49《异域传》“高丽”条:“治平壤城。其城,东西六里,南临  水。城内唯积仓储器备,寇贼至日,守人固守。王则别为宅于其侧,不常居之。其外有国内城及汉城,亦别都也,复有辽东,玄冤等数十城,皆置官司以相统摄。”[18]与其同时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修成的都平壤城作了记载:“其国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隋书》卷81《东夷传》“高丽条”也对高句丽国都于平壤城,亦曰长安城,东西六里,随山屈曲,南临淇水。复有国内城,汉城,其都会之所,其国中呼为'三京'。”[19]而与《周书》,《隋书》晚出的《北史》卷94《高丽传》则是综合了两书的记载:“其王好修宫室,都平壤城,亦日长安城,东西六里,随山屈曲,南临  水,城内唯积仓储器备,寇贼至日,方人固守。王别为宅于其侧,不常居之。其外复有国内城及汉城,亦别都也。其国中呼为三京。”[20]此后,中国古亻弋文献如《新唐书》卷220《东夷传》“高丽”条,《通典》卷186《边防二》“东夷下 高句丽”条,《通志》卷194 ((四夷传一》“东夷高句丽”条,《文献通考》卷325《四夷考二》“东夷下 高句丽”条等大致皆与此相类似,似乎没有超出《北史》记载的范围。从上述中国古亻弋文献记载可知,高句丽后期共有三个都城,以平壤城(即长安城)为中心,以汉城和国内城为陪都,实行三都行政体制。另外,从上述征引的文献,再结合《三国史记》的记载可知,平壤城也称长安城,两者当为一城。[21]但是,平壤城与长安城当为一城中的两个独立城区,而且两者的修筑时间是一前一后。平壤城的修筑是从247年开始的,而长安城的修筑则是从552年开始修筑的。结合“平壤城,亦曰长安城,东西六里,随山屈曲,南临  水”记载,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推断:平壤城当为平地城,应是学者一致公认的今大同江岸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平壤的旧古城。长安城应位于平壤古城北侧的绵绣山区。但是,平壤古城与长安城并没有截然分开,而是粘连在一起,因而中国古亻弋文献便把“长安城”和“平壤城”合为一体加以称呼,成为一城。只有这样理解,才能把中国古亻弋文献所记载的史事与《三国史记》所记载的史事出现的不同点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才能理解“城内唯积仓储器备,寇贼至日,友38 万方数据人固守”的记载,同时。这也符合高句丽人的建筑特点。虽然高句丽王把国都建设成为平地城与山城相互结合的“平山城”,[22]已符合了高句丽城的防御特点,但还是修筑了备用城,即“王则别为宅于其侧,不常居之。”按照高句丽人的习惯,大概是为遭到征伐时的临时居所。即备战城或称“离宫”。如果这种推测能够成立的话,那么这个“别为宅”就当是位于今平壤市区东北,距平壤市区3千米的青岩里土城,即“黄城”。这从文献中也能寻到一些珠丝马迹。据《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第六》“故国原王十三年(公元343年)秋七月”条记载:“秋七月,移居平壤东黄城。”其注文曰:“黄城在今西京东木觅山上。”[23〕又《三国史记》卷19《高句丽本纪第七》“安藏王十一年春三月”条记载:“十一年(公元529年)春三月,王败于黄城之东。”[24]这里的“西京”当指今平壤市区的旧城而言,则把“黄城”定位于今青岩里土城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为了更好地理解长安城与平壤城的关系,我们结合考古成果对平壤城作一简要介绍:[25]平壤城是由北城,内城,中城和外城组成,是把山地和平地用城垣同时围筑起来,并较为合理地利用自然地理条件的一座城池,周长为23千米,总面积达185平方米。长安城北靠锦绣山的最高峰最胜台和清流壁的绝壁。东,西,南三面由大同江和普通江环绕。平壤长安城由城墙明确地划分成四个部分。自大同江边的大东门,向西北经过南山观,到万寿台西北端,构成内城;再向北,连结牡丹峰最高峰,构成北城;由内城南面,从现在的大同桥开始到安山,构成中城;在中城南侧沿大同江和普通江岸的部分则构成外城。在平壤城的内,外城内,还分布着多处了望台址或建筑址,现分别称为最胜台,乙密台,万寿台,圣胜台,抬寅台等。平壤长安城利用普通江和大同江这两条天然河流作为护城河。在内城与外城之间保存有大量的高句丽时亻弋的城市规划的里坊。从整个布局来看,外城是一般贫民区,中城为官衙,内城为宫殿,是皇帝及其贵族的居住区。纵观平壤城的整体布局,它是一座规划完整,功能齐全的仿汉制都城。同时又杂柔了高句丽人的建筑特色,把平原城与山地城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平时生活方便,战时利于防守的城邑体系。


作者简介:高福顺(1964-),男,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教授,在读博士,从事历史研究。



参考文献:
[1] [2〕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1346, 2215。
[3]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 4985。
[4] [5] [8] [93 [10] [11J [12] [131 [141 [161 [17] [231 [24〕三国史记〔参见李丙衰校刊本,韩国:乙酉文化社,1977:170, 158, 157, 157一158, 162, 164, 165, 167, 168, 178, 180, 165, 176。[6]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50。
[7]魏存成。高句丽考古。长春:吉林大学油印本,21--22
[15]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 3150。
[18]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 885
[19]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1814。
[20]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3115
[21]关于长安城与平壤城是一城,还是两城,仍存在很大争议,诸家论说颇有歧异,因篇幅限制。兹不引述,从略。
[22]原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高句丽文化。后刊载于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高洁译)1986(2)
[25]参见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57^-66。王禹浪,王宏北。高句丽,渤海古城址研究汇编[Z]。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 270。魏存成。高句丽考古。长春:吉林大学油印本,24^-26。〔日本〕永岛晖臣懊。高句丽的都城和建筑[17。原载《难波宫址研究》1981(后载于《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刘力译)1986 (1)。高句丽都城[I7后载于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高洁译)1986 (2)。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