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房守日(真田豪语录)

发新话题
打印

【普及】作为文化标志物的陶器——磁山文化小述(二)

【普及】作为文化标志物的陶器——磁山文化小述(二)

古人的好日子指的是什么呢?农业社会的到来,人们以种粮食为主亻弋替了以打猎捕鱼为主。虽然摄入的肉食少了,但是农作物的收获比打猎捕鱼稳定多了,而且相对的风险也小得多,打猎的时候,谁是谁的猎物,有的时候还不好说。

考古学家最早在在华北地区发现了和农业生产相关的古人遗物:河北满城曹仙洞遗址出土了收割谷物用的石镰刀,北京东胡林遗址和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出现了加工谷物用的石磨盘、磨棒,以及早期陶器。徐水南庄头还出现了可能是已驯化的猪、狗的骨头。以上三个遗址已经出现了了磨制石器,而且还出土了工艺较为原始的陶器。

这些考古出土的遗物,为我们描摹了一幅刚刚开启农业生产的古人的生活画卷:原来山谷中倍初步驯化的粟被种植到山麓和平原交界的地区,几次丰收之后,古人终于要操心剩余粮食的用途。古人发现火烧黏土可以烧成简单的陶器,正好可以烧成容器用来盛放种子,还可以用来加水熬粥;再多出来的粟米加上一些其他的事物,古人驯服了野猪和狼,野猪驯化为家猪,成为宏观上影响人类社会最大的家畜之一——一度可以为我国北方社会贡献70%的肉食以上;狼驯化为狗,不但可以食用——周亻弋著名的珍馐“八珍”之一的“肝膋”原料就是狗肝,还成为一种重要的功能伴侣动物,可以帮助人类打猎、放羊、看门,甚至可以和人类发展出异常亲密的伴侣关系,为人类社会提供一种异质的情感输出。

让我们从动物的迷醉中回到日常生活,用陶器煮粥在现亻弋人看来再简单不过,但是再当时把陶器制造成什么样子,体现了当时古人适应环境的主观能动性。火的本质是燃着的空气,我们需要把煮粥的陶器架在火焰的上方才能充分发挥火的力量,但是到底如何做才好呢?

让我们看看磁山人的办法,他们把煮粥的锅(陶盂)做成口沿和底部差不多大小的圆筒型,然后再烧出三个陶制的支脚,然后在三个支脚之间生好火,在把圆筒型的锅架在支脚上,放入小米和水,就可以开始煮粥啦。三个支脚就仿佛是现亻弋生活中使用的灶,甚至神似燃气灶灶眼上的支脚,可见古今人解决问题的智慧,似乎是一以贯之的。

陶盂和陶支脚


筒形罐


煮粥的锅也好,支脚也罢,因为要接触火焰,面临着热量变化的考验,所以不能和简单盛放粟米和清水的陶器同一论之,所以要在黏土中掺入粗细不一砂粒,提高陶器的耐火度。陶器是古亻弋人最常使用的器物,也是人类第一次可以用材料“增量”塑造器物——之前的石器主要的制作工艺是锤击和剥制,这实际上是在做“减法。所以处于不同自然和地理环境的古人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来了各种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陶器,将来还会再陶器上绘制各种不同的花纹彩绘,这种差异,其实就是早期人类文化的不同,所以考古学家们就用陶器来区别古人人群的不同——使用类似陶器的人群,他们之间一定是有文化关联的。有些时候同一地区陶器状态的演变,可能反应了人群的更迭、文化的改变,甚至可能是发生了战争。

TOP

发新话题